LilacPa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ovling (对我好,就叫我娄尧),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残酷年代的温情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Nov  2 14:49:56 2005)

  作家并不需要高产,一部好的作品就足以影响几代人的人生。于是像余华这样的作家
,尽管这十年来都再没有长篇小说问世,但是有《活着》、《许三观买血记》这般的作品
在前,却已经为整个文坛和自己都竖立起一个丰碑。这高度如同一个记录,等待着他自己
来超越。所以尽管《兄弟》是去年4月开始动笔,但人们仍将它看作是余华十年一剑的作品
,对余华的期冀和等待,都凝聚在这近50万字的作品中,深厚且凝重。尤其是作为前戏的
上半部,在众人的关注中终于拉下头纱,此时在等待着余华,有欣喜,有憎恶,也有沉默


  与之前那些引起过人们内心强烈震撼的作品类似,《兄弟》要讲述的依旧是余华最擅
长的小人物的故事,发生在时代变迁下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在绝望的年代中人性的恶与
善。《兄弟》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两个本无血缘关系的少年因为父母的结
合走到一起,在动荡的环境下却愈加变得亲密。但是如此的相互依靠却是建立在恶劣的外
在条件下,在文革那彻底颠覆人性的十年,这家人紧密相拥的感情更显得是那么的弥足珍
贵。正如余华自己所说,特殊年代的压力和恐惧反而衬出了家庭内部的忠诚与爱。

  《兄弟》的主角是李光头和宋钢,但在这部小说的上半部中,余华将更多的描写落在
了他们的父母宋凡平与李兰两人身上。从宋凡平被残忍地活活打死,到在上海治病的李兰
回到镇上痛苦地将丈夫埋葬,余华为这期间的主人公感情的转变注入了过多的笔墨,但是
这样的叙述却不会使人觉得冗长,反而为那个年代的残酷感到震惊与哀婉,余华以他文字
上的成熟和流畅,总是能最恰当形象地表现出彼时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感受,叫读者身临其
境而不能自拔。而他那冷冷的幽默中透露出的残酷,则令人时而发笑,时候兴叹。但纵然
是那个疯狂年代的惨痛回忆,余华并没有将它一路引向绝望,就像他说《许三观卖血记》
,虽然人生处处面临绝望的境地,但是隐含其间的却是一路的坚持。《兄弟》亦是如此,
在文章的末尾,虽然母亲李兰也以死来谢幕,但是兄弟俩拉着母亲遗体走过大街的那一段
描写,却是全书中最令人感动也是最为温情的一幕。

  是否残酷意味着灭绝一切?包括希望。我想余华所持的应该是否定的观点。《兄弟》
的下半部更长,据说要写到05年的11月,哥俩是否一路走向光明,更为依靠,或是变得分
裂,算来余华不会简单地给出答案。但是有希望总归是件好事,哪怕等待的只是一本小说
的下半部分。
--


生活不一定天天有高潮
但我尽量天天去写博客

http://banro.blogcn.com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06.180.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0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