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sos (存在与虚无),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风度 风格 风花雪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4日19:39:47 星期一), 站内信件
风度 风格 风花雪月
现在总有人在嚷工大校图文化建设不够,人文气氛稀薄,选话我听来确实觉得咱工
大上上下下的文化人有点冤。不说别的,每晚每晚敲门送到寝室的报纸,一个月下来就
能攒一大堆,这上面可以说凝尽了这些文化人的心血。但把报纸翻翻看看,就觉得前面
的话还有点道理,有很多东西真是不敢恭维。我对文学可以说一窍不通,但我想站在文
学殿堂之外说说我对咱工大校园文学的一点看法。
工大各种报刊上的文章,文笔那真是没的说,行云流水,五色缤纷,足见“妙笔”
,但“妙笔”似乎没能够“生花”,在文章中多多少少能读出些赶稿子或者“配合”的
痕迹来。记得一篇文章说,新中国建国后许多:著名作家没了惊世之作。这话不见得对
,但它道:出个理来,一味的赶政治时髦,起思想时髦,赶文化时髦,想赶出好作品,
难呐!时髦的东西来得那样风风火火,去得也同样匆匆忙忙,还没来得及酝酿成熟,就不
得不把它推上报面,“强拧的瓜不甜”,这者话该有点道理吧。就算您才思教捷,追的
上时髦,但要知道。时髦人人都想赶,处处都想赶,国家大事您评得再好,好得过《人
民日报》的特约评论员吗? 。
我想,真正的为文者,要关心时事,但不要急功近利,应当有自已的操守,有一种
从容不迫的风度。真正的文学,不在一时的火火爆爆,在于它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沉积与
洗礼。“瘐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文学这东西,真是由思想与情感累积起
来的,不是应和人家和出来的。
.话说得近点,咱工科大学生虽不是铁定了走出工大就搞工程技术,但在这年头,要
把文学当吃饭的家伙,对咱来说也确实不怎么现实。咱们写东西为个啥呢?一是应用文,
那叫语文,和数学一样,是工具,不算文学,二是写作,写这些东西,是把自己的思想
与情感见诸笔端,让自己的心舒坦,写得好时见诸报端,“以文会友”,在紧张死板的
学习生活中增加一些亮色,这么说来,非得去迎合什么什么而欺骗自己,真有点亏得慌
。至于您说想赚点稿费,那不能跟你犟,不过当家教和爬格子哪个来钱客易,我想您不
会没数吧。 ’
工科生写文章应当是最轻松的,应该带着一种自自然然的风度,挥毫泼墨,妙笔必
能够生花。
咱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风格那是闻名遐迩的,但除治学而外,在文
化精神上缺少点一贯的风格。一想清华,便是一群西装格履的工程师,站在清华园前一
拍胸脯,一脸自豪的笑容,一想北大。便是清清未名湖前,拍案而起的学子慷慨激昂着
国家大事。但工大呢?给人的印象大浅大浅了,这虽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担有一点我想
。是没法回避的,就是在整个工大的范围内,少有一种成型的文学风格。“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那是应当倡导的,但必然要有把看“百家”聚合起的论点,要有把百花召
集起的春天。
风格这东西当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风格一贯而形成了它。工
大建校也这么多年了,其间流动的工大学人不免有才华横溢者,怎么就没人真真切切的
体验过母校的精神所在呢?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工大还是这样迎来一批批学子,送走一批
批学子,在其中需要有渐渐把工大的文化料神凝结的核点,其间校园文学责无旁贷。咱
们这些工大的才子才女们虽不说要达到“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高度,
在把文章往报面上送的时侯总应当找到点“工大风骨“吧。
不过,看看现在的校园文学,“工大风骨”找不出来,“似水柔肠”可倒满世界都
是。“风月本是无惜物,解用都为
绝妙词”,这精神贯彻的可倒是挺明确的,“风花雪
月”覆盖了大块的版面。
虽然说做一个项天立地的人要“侠骨柔肠两相
谐”,但我总觉得做为典型的北方,一个男女比例5:1的工科院校,总应当飘散着
一种阳刚之气,化到纸上,总应当有力透纸背的深度与力度。但事实上很多文章读起来
薄薄的如大口喝一杯橙汁,初感到十分过瘾与解渴,仔细砸起来似乎就品不出什么了。
爱情故事与准爱情故事看起来也挺楚楚动人,但细看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就是觉得胡说八
道。
说到这,话似乎重了些,作为正值花季的男男女女少了浪漫的情怀也是一种遗撼,
文学也本来就是浪漫的理想与厚重的现实相碰撞生发出来的。这种交互是双方的,只
从一个角度开掘出来的
东西难免显得有点单
薄。我们说生活要五彩缤纷,一色的纸白叫单调,一色的粉红同样也叫单调。
人是情感的动物,拿最能激发人情感的东西给人看,未尝不是一种以自己才华示人
的好办法。但作为读了这么多年理工的工科生,一天接触到的都是数学逻辑分析什么的
,扔掉了自已多年来刻苦学习形成的思考问题的深度,去追逐那种由浪漫生活散漫出来
的浪漫情调,难免有“扬短避长”的味道。再者说;人也是理性的动物;鞭辟入理与款
款深情相比,在人的心中刻下的印迹或许更重些。
把一个东西分折深了透了,往往比那这个东西为引子发表感慨难得多的多,正因为
此,信手拉束来的“风花雪月”才满世界都是,这其今有时候看到的或许是作者提笔时
的懒惰。还是那句话,咱们写作不是为了结果,仅仅为了那个过程中自己思想的释放—
—我不信您一个理科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同时心中悟不出点什么“理”来
。 ,
--
<<社会契约论>>是一本好书,应当多读几遍
风味的肘子味道不错,我还想再吃它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220]
※ 修改:·erdan 於 06月05日07:50:21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7.21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