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sos (存在与虚无),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所谓文化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5日09:17:2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所谓文化
王宏志
    这个年代中伴着知识的爆炸,作为其衍生物的文化自是也蔓延进了每个人心内身外
世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正正邪邪,雅雅俗俗,大大小小的文化存在形式看
起来是五光十色,五花八门。
    一个人胃口再大,也吞不下满汉全席,站在繁华的前所未有的闹市前,怎么挑是悉
听尊便的,这一“悉听尊便”,问题就出来了。文化不是食物,你爱吃面条,我爱吃汉
堡,咱们互不相干,都是填肚子,品味道不存在谁贬低谁的问题,在一桌上吃也不至于
打起来。尽管中国人对文化的包容与吸纳性从古到今还是相当强的,人家好的都能揽到
自家屋下,把少数民族的琵琶、笛于、胡琴都是改造成了自己的民乐,但文人们却有个
不好的性格,便是“文人相轻”,生产者出于竞争,情有可原,而生产者的脾性却影响
到了消费者。在接受到信奉一种文化模式的过程中,总要经意不经意地贬损到其它模式
的文化。这体现得最明显是在文学评论或更广泛的文化评论上,比如评某部电影时,在
说了一大堆好处之后,非得拿其它的电影来垫背不可,还净挑那些名头大的说;喜欢文
学名著那是好事,鼓励人家读,无可非议,于吗非拉上金庸、琼瑶、王朔不冷不热批评
上一通;更有厉害的喜欢原作.于是把原作的衍生物诸如电影电视批判一通,弄得别人
都看不惯了。“你爱吃芽菜鸡丝可也不能由此砭低红炯肘于”。
    如此为了一些无关于自己痛痒的事弄得面红耳赤,多不好。每种文化就如同捆在一
起的木捧,潦在冥冥中,是不存在谁高谁低谁低这一问题的,不过是从哪个角度看罢了
,所谓“文化是多元的”嘛。多种形式的文化应当是种共处、互相渗透的,在文化这个
问题上没有绝对的对错,也就不存在体死我活的斗争。记得三十年代,祟尚描写“人性
”的梁实秋、周作人被无产阶级左翼文化阵营的人批了个狗血喷头,但事实上,无产阶
级专政了这么多年,他们的文章还有市场,在一些文选中也赫然的和鲁迅等无产阶级作
家排在一起,短短的一段文学史告诉我们,经了时间的洗礼,种种不同的文化还是作为
一个共同体保留了下来。
    这里说这样的话,并非是取消个人对文化的好恶,不加区分的接受一切文化,对这
种观点的驳斥,许许多多大人物已有论述,我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指摘什么。在打“五
四”以采,各种思潮与政治事件对文化的雨打风吹之后,在一次对文化巨大摧残,使文
化近乎毁灭的“大革命”之后,在荒芜的土地上,是一群灼热过后继承者与开拓者在短
短的二十年间使我们的文化空前的繁荣起来;以前一切时代被压制,被禁锢,被扼杀的
文化都奇迹般地找
  到了一席之地。在文化再一次也是
  空前繁荣的时代,对这种繁荣褒贬
  不一,不论如何这点比文化的荒芜
  要强得多,谷粮满仓通常不会撑死
  人,但颗粒无收往往要饿死人。
    我们是文化的消赞者在莱个
  角度看也是生产者,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应感谢命运的,没有任何历史的明影抑或
政治的阴影为我仍戴上变色镜去看待文化,我们就没必要自己为自己带上变色锗。一种
文化能够存在,自有其道理,只要其不逾越法律的约束,谁也没有理由去对其大加挞罚
,因为还毕竟有人在支持着它。
    自古而今,科学有的争论往往带有研讨的味道;旨在互相促进文人则争论却大有你
死我活的尖锐。在这个:科学空前发展、文化也空前发展的时代,在宣扬科学具有普及
,实用等文化个性的同时,文化是否也应当具有一些客观包容的科学个性呢?

--

   
<<社会契约论>>是一本好书,应当多读几遍
风味的肘子味道不错,我还想再吃它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2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