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sos (存在与虚无·守拙),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感受历史(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31日20:14:21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文化与水土
一直有一种说法,历史和地理是不分家的。西方学术界有人认为,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取
决于这个民族所存在的地理环境的,这个观点曾经在某高中正统的教材中被猛烈的批判
过。不过从历史的证据上看,似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西方文明传承希腊,这是一个海
洋性的国家,对这浩瀚的大海,文化的性格开放浩瀚,中国文明是典型的内陆文明,文
明的性格就深沉,封闭,印度文明由于南亚炎热的气候,人们活动很少,就显得沉思和
静止。
有趣的是,当一种文明传播到和起产生地不同的土壤上的时候,他的本性会发生变化,
这可能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历史版。最典型的是禅宗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在印度的时候,是一种慵懒的,幻想的宗教,很符合印度的水土,而到了中国,
就演化成为了相对积极,并且是和政治经常关联的禅宗。就佛教本身而言,没有办法评
价这是一种进步还是落后,但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确实比印度更加兴旺,甚至于现在佛
教存留最多的地方主要是中国和日本。同样的中国清朝的文化,曾经传播到了欧洲,并
成为了欧洲洛可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内容,但是到了欧洲的中国文化,已经没有那种东
方式的金碧辉煌而变成了欧洲的典雅。
有一种植物传播的现象....(名字忘了),就是一种外来的植物移植到了一个新的地方
因为没有天敌得到了疯狂的发展,这种发展对本土的植物成为了一种灾难。这样的案例
有很多。在文化上似乎也有这样的例子,最典型的可能就是韩日剧今天在中国的不正常
的流行,鉴于可能有哈韩哈日的人在,就不好多说这些变种的文化了。
可以说文化是某种作物而人群是他的土壤,但是什么决定了人群的性质呢??或许归根
到底还是气候和地理环境。就像是一个人无从选择自己的母亲一样,对于他生长的气候
和地理环境,他也很难选择。当然,在今天足够牛的人还是可以选择自己成长的地方的
,但是文化作为上千年地理环境,历史偶然的沉淀,轻易的摆脱是困难的。轻易的否定
某一种文化也是困难的,虽然从历史而言,经济往往决定了文化的流向,但经济无法改
变的有文化的积累和地缘的自然条件,以及人种本身
--
<<社会契约论>>是一本好书,应当多读几遍
风味的肘子味道不错,我还想再吃它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