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idday (龙溪),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合集]唯物和唯心,我也谈一点(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20日09:48:1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ellery (九年·三天) 于 2002年08月17日12:11:28 星期六 说道:
文中提及的人物、事迹,多凭记忆,
如有些许错误,请原谅。
从小到大受过的教育几乎都是“唯物”的,
或许正因为如此,在接触“唯心”的东西的时候
才觉得那么新鲜,那么有趣,那么渴望着深入
……
真的,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
唯物的东西理论性都不是一般的强,
复复杂杂的冗长的严密的论证
——自成体系的。
当然,唯心的也不是没有体系,
只是觉得不是十分明显。
(德国古典哲学的那几头不算^_^)
而之所以觉得他们有趣、新鲜、渴望深入,
也多是因为偶然间听到看到的
在唯物的课本上被拿出来做反面典型观点的
看似离经叛道、天空的观点,
无论是主观唯心注意还是客观唯心注意的。
真的,这些观点大多带着十分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让人看了很舒服,
至少我是这样看。
虽然“客观唯心主义是宗教神学的根源”,
可不得不说好多宗教神学上的观点都很有深意,
很有想头,很能让人提起精神去思考。
释迦牟尼在被问到“何谓佛”的时候,
思而不答,信手捻来一朵花,
表明万物都是佛,佛无处不在的道理;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就是无,
“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而慧能的“风动幡动心动”,
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
柏拉图说“没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
王阳明的“心无外物心无外理”,
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还有著名的“飞矢不动”
(即使这个很显然是错误的)
……
没有一个不让人开心的、费力的思考。
而像
芝诺让短跑健将阿西里斯
跑到死都追不上速度是它1/10的距他100m的乌龟
的故事更是让我们开怀。
纵观过往的哲学家,
或者被称为哲学家们的人物,
最有名的似乎也还是以唯心主义者为多吧。
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叔本华、尼采……
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想到好多。
众多唯心注意主义哲学家的人生也都相当的坎坷,
结局有的也很难看。
叔本华在德国的大学里讲自己的理论,
从开始到最后一直在跟黑格尔打对台(尽管他们都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结果是惨败,于是闭门著书立说,
也不被赏识,
面对这一切他却很坦然“这种遗忘,证明我不配我的时代,或者我的时代不配我”。
黑格尔,之所以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是因为他最先全面的系统的阐述了辩证法的观点。
(按照哲学老师的调侃)
黑格尔的辩证法于唯心主义之中,
好比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马克思将黑格尔从牛粪中拔了出来,
结合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成了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于是,似乎黑格尔的最大贡献就是为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努了一把力。
而究竟唯物主义哲学带给我什么那?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于是“人”可以被这样定义
——
“人就是直立行走的双足无毛的动物”。
于是,我不大喜欢学这个的。
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想到好多……
────────────────────────────────────────
wzcwjf (民工~西安~培训~半年~手机~相机) 于 2002年08月17日12:28:16 星期六 说道:
这种题材你也可以写,我可是写不来
────────────────────────────────────────
ellery (九年·三天) 于 2002年08月17日12:36:02 星期六 说道:
嗯,
我也有点佩服自己了。
────────────────────────────────────────
wzcwjf (民工~西安~培训~半年~手机~相机) 于 2002年08月17日12:45:31 星期六 说道:
我ft,呵呵
────────────────────────────────────────
ellery (九年·三天) 于 2002年08月17日12:54:34 星期六 说道:
也不全是吧。
我只是觉得
唯心的观点很多很“美”
────────────────────────────────────────
ellery (九年·三天) 于 2002年08月17日13:02:28 星期六 说道:
o,好吧。
────────────────────────────────────────
diki (斑竹给俺M……上) 于 2002年08月17日15:18:23 星期六 说道:
主要是最近一段时期一直跟着我混……,kaka.
────────────────────────────────────────
jump (我就是不起昵称!) 于 2002年08月17日15:40:31 星期六 说道:
刚上完哲学,看明白了
────────────────────────────────────────
yidday (龙溪) 于 2002年08月17日19:37:08 星期六 说道:
我觉得,所谓唯心唯物都是基于人对对世界本原的认识,
解决的是“世界如何来”、“人怎么来”、“世界由什么
组成”之类的基本问题。这些都只是学说,是人对世界的
看法,简单说就是一种猜想而已。既然如此,当然不可能
都对,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一定要把哲学分为唯心唯物,我不以为有什么好处。按照
定义,所有哲学都可以分到这两堆里面去,看起来简单了
其实可能更复杂。首先,我觉得,大部分哲学学说的目的
不外乎是解决一些难解决的或是本原性问题,哲学家当然
会下苦功,说明这些问题在他那是有解,而且解决得很不
错的。人知也无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谁能超越历史说
这些东西全部都错了吗?据此判断唯心唯物的依据不外乎
论据本身和推理过程本身的唯心唯物性,而这种唯心唯物
并非便是对错的标准,所以这样判断结果显然说不过去。
其次,人生苦短,人的精力学识都有限,人的认识更加有
限。很多事实是必须等到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观测
得到的。如果用现在的眼光衡量过去的学说,意义不大,
或者只能说明你在某一些方面进步了而已。有一些方面,
人无法保证也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历史还需要发展。所以
对各个历史阶段哲学的判断,必须加上对历史本身的认识,
并非用简单的唯心唯物就可以代替。而且,我觉得,随着
人的认识的不断进步,对唯心唯物的判断标准也是在不断
进步。我以为任何标准无法做到永恒不变,如果用这种变
化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哲学学说应该是没有意义的。
对世界本原的看法,并非只是对天、地、万物的认识,还
包括对人的认识。如人的社会性、人的精神世界、人与人
之间的生活准则。如果哲学忽略了人,忽略了人的精神世
界,不可能能得到很好的结果。从古到今,能在历史上占
据一定地位的哲学学说,我猜想内容应该都是和人密切相
关的。中国古代最早的易经,例如《周易》,认为世界的
本原是阴、阳,天乾地坤,人分阴阳,利用天地,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可以预测人生。对中国文化影响非
常大。儒家将它视作经典。道家更有它的市场,道士画符
演算八卦,给人算命,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应该说,易经
首先是概括世界变化,说明世界本原的学问,但是人可以
从中学到如何做人,如何利用时势造就人的道理。应该算
作人学。这可以说明,单纯判断唯物唯心,忽略了哲学中
关于研究人的部分,不能说这种判断很完整,或是很有价
值。
────────────────────────────────────────
sibyl (庵主) 于 2002年08月17日22:23:03 星期六 说道:
美如何定义?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