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ithchee (即便是树,也会开花吧……),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妈妈的幸福——陈年谷子之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Feb 6 10:10:59 2004), 站内信件
说明:这文绝对短篇^+++^,大概写于2001或2002年,好象以前贴过,但是忘记贴在哪里…
…-_-|||
这假期为生计所迫^+++^,在家只住了不到十天,只好这样安慰自己:大家平安就好了,再
多对看个几十天也看不出花来,白白浪费粮食罢了;电视看不到也无所谓,以后也有机会
,再说看多了说不定还会变白痴。我想我之所以身心健康(?)地活到现在,无非有伟大
的阿Q精神支持着罢!
老妈也意识到这几日之紧迫,急急忙忙捉了全家去拍照存证,又坚持每天晚饭后散步(幸
好烟台的气温不像哈尔滨!)若不是我以死相争,我还得被迫每天清晨跟他们俩去打太极
呢!每天的散步当然不是静悄悄的,除了俗人俗事还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山东是以公路交通著名的,即使是像我家住的市郊,也是大路朝天,天黑后也没有什么车
,我们三个人即便“横行乡里”也没有问题。就在腊月二十九那天傍晚(好像是没有三十
的吧),我们依然出去散步。更是没有车了,只见礼花的喧哗。今年似乎不流行鞭炮了。
放礼花也好,没有那么多噪音,只是一个个看起来好像炸药包,又可怕又贵。老妈趁着这
热闹开始讲她跟我爸的罗曼史。这一代的人真可怕,突然一下子好像变得比我开放多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这样肆无忌惮地跟我谈论爱情的问题了?
没有办法,我只得听着。她们的故事,无非两个版本:青梅竹马或是革命同志。我爸我妈
大概应该属于青梅竹马的那一种。我依稀记得大概从高三的暑假开始我每个假期就要听一
遍这个故事了。爷爷和姥爷是老战友,过去两家是一起干革命的南下干部。只是爷爷家先
搬回哈市,而姥爷家在桂林住了十几年才回来。妈妈年轻时梳两条粗粗的长辫,也算得美
女(有相片为证),全不像现在发福了的样子,工作先进,家务全能,据她本人说奶奶即
使在回哈市多年后仍然对她“耿耿于怀”,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得偿所愿。今年的故事比以
前更完整更详细。我跟老爸一人挽着老妈一条胳膊,听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每一个细节。我
刚被天空中的一片礼花吸去注意力,忽听见她的笑声。映着礼花的光采,她变得圆满的渐
渐有了一些黄斑的脸上现出一种令我不太能够接受的少女般的笑容。
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我想像到她在某幢老房子里,在外间的厨房里正做着饭,忽然忐忑地隐约听到里间姥姥和
奶奶的谈话里提到她和爸爸的名字。我想像到她“因公出差”到哈市,头一次跟爸爸到松
花江边去散步的样子——想必那时候松花江还没有怎么污染,太阳岛上也还是一片自然美
丽的景象。我想像到她读着爸爸写来的满篇学习和工作的信(爸爸那时是大学生,班里的
支书——他大概不会想到将来家里的另外两个人会都是不积极向组织靠拢的小反动吧。哈
!),然后写着同样是学习跟工作的回信。
——妈妈的这一生,应该是很幸福的吧——
老爸这时在一旁插话说,那时候你妈一来找我就买点什么话梅啊橄榄啊什么的,其实我还
真不太喜欢吃这些零食——对了,头一回你买的是半斤橄榄,噢,我说嘛,原来是有含义
的啊。说完他探出头来隔着老妈向我挤眼睛。老妈不领情地说,什么含义啊?老爸嘿嘿地
笑两声,不说话。爸爸并不善言辞,着急的时候甚至有些口吃。他是一个善良实在又认真
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任何人也挑不出他的毛病。只是他从来不会想着法
儿为自己争点什么或是多赚些钱——而老妈若不是后来身体不好已经半退休,或许会成为
一个像模像样的女强人也说不定哪!
走到马路的尽头,要上高速公路了。远离了人家,天空深蓝深蓝的,在高速路的路灯之外
,只能看到那几颗最耀眼的星子。我们转过去往回走。老妈说,其实吧,你别看你爸没什
么本事——另一边传来扑哧的一声笑——你别看他赚不了什么大钱,她停了一停又说,他
才是真正的好人哪。她挽起胳膊来紧紧地夹住我的手——想必另一条胳膊也做着同样的动
作吧。她又说,XX啊,你要记住,有没有钱长得帅不帅什么的,那都是次要的——当然你
爸长得也不难看啦(笑)——你要知道最重要的是人好,要真心对你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赚再多的钱,不顾家的话,又有什么用?我这一辈子,碰上你爸,也算不错啦。
她笑笑地叹了一口气。另一边又传来一声轻轻的笑。
不过其实你妈那时候可是很受欢迎的哪!你爸才是撞大运哩!妈妈又开始讲她年轻时的所
谓“风流韵事”。当然也是以前听过的,只是又添了许多的细节。可是大概是因为天气好
?老爸居然被我轻易一闹就也招了,某些片段连老妈听了也干瞪眼呢!哈!难怪嘛,爸爸
当时学习好“成分”好,笛子吹得很好,是二百米栏和四百米的校记录保持者,还是党支
书,难免会有些“阿姨”^+++^总向“组织”靠拢积极找“组织”谈心了嘛。即便是这把年
纪,也隐约看得出他当年的风采哩!可是那会儿我比较单纯,都是学习,不懂那些个。最
后老爸这么说。我想我的幽默感大部分是从他那儿遗传来的。
等我给你找你爸寄给我的第一张相片!一回到家,老妈就开始翻箱倒柜。我家有一个老相
册,满满的都是黑白照片,包括一些上了颜色的黑白相片。我记得最清楚是里面有两张总
理的相片。那是真正的黑白照片而不是什么宣传画之类的东西,是妈妈一家住在桂林时开
照相馆的朋友送的总理一行人畅游桂林的相片。一张是在漓江上,总理站在船头远眺的单
人照;另一张是总理,邓颖超,陈毅,张茜四个人坐在半山的一个小亭子里聊天。那一代
人啊。那风度!我想我真正开始崇拜总理大概就是从我看到这相片时起吧。
老妈拿出那些来不及摆好的只装在纸袋里夹在相册里的相片来仔细地翻看,时不时地递过
来一张指给我看。我捧着这大相册,沉甸甸的,姥爷他们年轻时候的相片也在。姥爷实在
是帅呆了!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没去当演员,他笑笑说还真有人找我去当演员,我没去。
姥爷七十来岁的人了,讲起时事历史来毫不含糊,思维比我这年轻人还敏捷。尤其是说起
他的经历,我总是对这些历史很感兴趣,他也总是说得很快乐。他们这一代的人啊,每个
人都是一本书。他们一起南下爷爷当乡长他当县长的时候,他还不到二十岁。那时两个人
都算是“年轻有为政治过硬”的“知识分子”,看他们两个人站在集体的工作照里,站在
周围三五十岁的革命干部中间,CHUA CHUA地放光,感觉简直不像是那个时代的了——虽然
也都是穿着臃肿的要透过照片掉下土渣的军棉袄。爷爷虽然没有那么帅,但高大英挺,外
型上也丝毫不逊色。有这样的家人,我简直有些陶醉了。
啊,找着了!老妈兴奋地伸手递过一张一寸黑白相片,是爸爸的侧面相,看上去很严肃的
样子,酷毙了!老妈很不屑地说,就是这张相片把我给骗了。我替老爸抱不平说,我爸正
面也不错啊。老妈说哪里啊,你看这儿,这儿,还有这儿,也不知谁给照的,这么一看多
有棱角啊,还这么严肃。我在心里暗笑。其实老爸正面也蛮有棱角的嘛,我就看不出哪有
那么大的差别。当然这句话我并没敢说出来。唉,你不知道,我后来头一次跟你爸见面,
一看也不是那么回事啊,跟照片上差那么多,说话还不利索!她瞪了一眼笑眯眯地坐在她
身边的老爸。少女嘛——她自己也笑起来。我也想笑但是没好意思——总想像要找一个完
美的,可相处时间越长发现的毛病越多。但是呢,完美的哪里才有啊!要真正对你好的,
将来才不会后悔。
——如果几十年后的某一天,换成我这样地跟我的女儿说话,我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
好啦,老妈开始狡猾地笑。我们的故事说完了,该你说说你的了吧。哈,在这儿等着哪!
她不会是把这问题憋了一整晚吧?居然跟我玩起等价交换?哈!真可惜,我只能实话实说
。我哪有什么事可说的啊。拿这么一句话来打发掉老妈的好奇心,实在有些抱歉。可我的
确没什么可说,况且即便有,我想在听了她的故事之后,我也没资格拿出来讲的了。幸福
是沉淀出来的。
——执子之手。我的那个“子”……唉,不提也罢,但愿他不会还是人家小子或是已经成
了人家老子——
一边看着晚会一边包饺子,我在纳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她开始不吝于表达她对我
的感情,开始在打电话的时候说想我,开始安于现状而不再严厉,开始关注别人家孩子的
升学和出国,开始公然讨论感情的问题,……她甚至开始对电视连续剧感兴趣了!我记忆
中的那个她并不是这样的。那是一个急脾气的严厉的年轻母亲,在我善于记仇的小小心灵
里,是她要求我学钢琴的,为了这,我不但少了许多玩耍的时间,也挨了不少揍。是什么
时间呢?她变了,跟身材一起变得圆润的是她的脾气。曾经我的确跟她很有隔阂。曾经我
不愿,甚至不屑成为她这样的人——好在我还至少有些分寸,从来没有做过真正过分的事
情或者说什么出格的话,不然她一定很伤心。现在她变了,而我,似乎正要变成她年轻时
的样子。只是温和些,因为还有爸爸在。
——有我这样一个完美的女儿,大概也是令她幸福的吧!^++++^——
他们把假期照的照片选几张寄了给我。他们两个“老人家”坐在海边微微地笑着,我心里
酸酸的都是幸福。
真的,看着他们,连我都跟着幸福起来了呢!
--
有位哲人说:人生其实不外两个字……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10.84.4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