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vespid (漫步者),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游记(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06日20:16:52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呵呵,我完成的任务~~~~~~~~~~~
下了火车,济南就在眼前了。虽然济南并不是十朝古都,或是经济繁荣的大都市,但
却是我向往已久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孕育着中原千秋文化的齐鲁大地,这等文人之乡
,岂不是让所有读过圣贤书的人,心向往之?幻想一下历史就足以让人沉醉了:老子五
千言,综罗百代,广博精深,却在儒家思想下甘居下风;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堂堂屈原
只是说着楚国口音,吐辞造句不甚好理解的南方人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
湖。弥久的历史中的泉城,风景入画,引人遐思。
坐在陈旧的公共汽车上,看着两边忙乱的人们迅速地晃过我的视线。迎接我的是灰蒙
蒙的空气,嘈杂的人群,飞扬的尘土,还有狭窄破旧的街道。我奇怪,怎么这里一点都不
像那片有着千秋文化沉淀,万千风土传说的伟大的土地呢。
眼前的一切似曾相识。迟到的红灯总是被轻易闯过,拥挤的自行车和面无表情的人群
,在街道两边漫步或急行。陈旧的街道洗刷成陈旧的灰白,连着两边单色或复色崭新或不
新或半新不旧的建筑,牙缝里长出一丁点绿色,偶尔有些顶天的高楼,突兀地在头上伸
开臂膀。灰色的水泥连着灰色的水泥,高高的建筑连着低矮的民居。这样的济南哪都能
看到吧,比如说在哈尔滨还比如说在北京。
在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城市的历史与个性可以迅速模仿,高楼大厦被认为最值得夸耀
和称赞,它们被肆意摆放在城市的名片上,大家议论的话题无非是最高与最快。变化的数
字,被给予广大的魔力,人们小心供奉它,用自己的创造力,克隆着一般无二的城市,
却心照不宣地忽略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到处都是尘土和车流,宋清时乃至更古时的户户
柳色家家清泉都已经寻觅不见,中原地带缺水闷热的情形却让人时不时感受一下。如今
干涸的中原土地,却在两千多年前孕育了正统的中华文化。谁能想到,春秋时强横一世
的霸主齐桓公就生长在这片普通的土地上?走过这样的城市,谁能留下什么印象呢?
干涸的泉城,你的泉流在哪里?我来到趵突泉,这里曾是御赐的"天下第一泉",两个
皇帝手书的"湍流"见证了泉水喷涌的盛况,如今天下第一泉泉眼已经干涸,泉边的垂柳也
失去了往昔的活力,只有肥硕的鲤鱼成群结队,其乐陶陶。
这里的第一个景是李清照纪念馆。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文采在那个时代的女子中,大
约是数一数二的了,取号易安,求安求易,性格大概是不求闻达,陶光养晦,期望随遇而
安,但是她生不逢时,求安不得,偏偏遇到了靖康大乱,不仅一辈子收藏的金石图书毁
于一旦,神仙夫婿赵明诚也死于建康。到老来,她年老身弱,孤苦无依,在越州、台州
一带的异乡,颠簸流离,孤独地度过了后半生。真可谓天妒英才。
堂两边是现存的李清照的作品集,中间是她的塑像,年轻貌美,风华绝代,却眼光迷
离,颇有出尘之悲。历史上她是中年丧偶,年青时候却是和夫君举案齐眉,享尽人间之乐
的。当然不会为赋新辞强说愁,找些痛苦来尝。把年青的她画得如此悲,恐怕是艺术家
的加工了。顺着她的眼睛看去,外边是松竹掩映,院落静雅素朴,不禁想起她的《声声
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由感慨,任是多大的英雄,终会化为一杯黄土;多高明的名士,也无法看破情欲二
字。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高僧也许何尝不曾是情之深种呢。
三转两转,前面就是趵突泉。导游介绍,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
千七百年的历史。史料记载,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康熙
三临、乾隆二临,品茗赏泉,认为泉水绝佳,是名天下第一泉,立"湍流"碑于岸边。
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
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但是
,我确实看不到这等盛况。因为趵突泉水已经干涸许久,靠别的泉水接济才不至于成为
一潭死水,养活这一池硕大的鲤鱼。物是人非,见证历史的泉水已然不见,但是池底的
卵石被挖出来,铺就了这一条细长的小路。
也许孔子就在我走过的路上走过呢?生于公元前551年前的孔子,心怀远志,学识渊博,
远超同僚,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乐于和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例如他说:"圣则吾不
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一个动乱如斯的时代,他
不是选择一条独善其身,如老子一样避世修行,留一个世上清名的道路,而是大开学堂
,广招门徒,提倡有教无类,人人都可以学习圣贤书,做一个真君子。
如果回家做自己的姜太公,打打牌,钓钓鱼,以他的学识,未必不能成一方之霸,富贵
一生,而他63岁时,仍然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修《诗》、《书》
,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和今天那些浅尝辄止,卖弄学问的人
相比,这是多么伟大的胸怀!
当年他踏在这片土地的步伐,也许是那么急促和沉重。他周游列国,寻一可治之国而不
得,空负雄才,他一定感到时间很紧迫吧。老了,老了,他看着韶华已逝,只能寄情于
山水,他只要在春日时,春服既成,陪着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澡
、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归家。悠然忘食,淡看人生,这才是他想要的,
可惜历史给他的任务太重了。
趵突泉旁的三大殿里面有的娥皇、女英等人的塑像,让我惊奇的还有伏生的像。当年秦
始皇焚书坑儒,有一个齐鲁的博士伏生将一本《尚书》装到墙壁里面,藏了起来。到了
汉朝,天下所有的《尚书》只有伏生那么一部,朝廷于是想派人要回。史书记载,伏生
那时候已经有一百岁了,遇到了来取书的晁错,双方口音不同,耗了许久才把《尚书》
讲明白,这就是所谓的今文《尚书》或称伏生《尚书》。这是中国史上的一件大事,因
为《尚书》可以算作中国的第一部历史书,后代的学者想研究上古的历史,必须从里面
刻苦。但是这本书终究也全不是真的。钱穆先生认为,里面大概只有《西周书》可信,
这是后话。
伏生的塑像,驼背弓腰,藏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面。无伏生,《尚书》不传。这
是对一个普通知识分子最高的评价。当他冒着诛九族的危险,藏起那本书的时候,相信
他有一个信念,一个绝不能让《尚书》失传的信念。这种信念从修《尚书》的孔子那里
,传到弟子,然后传给徒孙,源远流长,传到了伏生这里。使他这样一介书生,敢为天
下先,千万人中维独他藏了这样一本书。他看到了,未来这本书一定会有它的价值,也
一定会遇到如自己这般欣赏它的人。他清楚自己作为读书人的责任--把历史的智慧传承
下去。
这是一种默默扎根于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信念,千百年来,无数先贤穷万物,究一理,修
身养性,格物至知,让智慧之光在自己手里传承下去。伏生因此而需要铭记。
--
生活是思想的母亲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5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