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jlinjie (水狗,位置:9.9cm 8行31列),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科学精神杂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22日20:51:1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哲学课讨论稿
我想,在谈论科学精神之前,我们不妨先理解一下,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来目的
是什么。作为整个科学技术哲学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为
普遍的概念。作为历史范畴的科学具有如下的特点:其一,科学反映的是客观事实
和客观规律,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知识;其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三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因此,科学作为知识并被看作一个发现,解释和检验知识
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含义已经从单纯的对知识的理解,而具有
更深刻的内容,并且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因此,也就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
待科学,同样,来看待和分析科学精神。
由于科学首先是一种认识活动,所以,我个人认为,求知欲是许多从事科学研究
的人的源动力。因为,就人们发展科学的最原始的动机而言,就是为了探索未知,
这也是最原始科学的简单目的,因而对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乃至科学精神都没有加
以种种定义和限制。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学科差异的产生,经济和政治等因素
的参入,古老而原始的科学观念已经不适合人类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了对科学精
神等方面的要求。
但是,什么是科学精神?我个人认为,那种动辄将科学精神挂在嘴边,总是高举反
对伪科学,批判迷信,动辄为某一观点摇旗呐喊的人,无非是为了打击别人,标榜
自己或者是趋炎附势,卑鄙的灵魂把科学与狭隘的认识,极端的自私以及肮脏的政
治相连,这才是真正亵渎了科学精神纯洁的初衷和高尚的内涵。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首先,科学精神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态度。在对未知世界探索的过程中,应有开放的
思路和宽广的视野。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然大家都是来寻求未知事物
的答案的,你有你的角度与方法,也就要允许其他的认识途径也是一种方法,也就
是大家的方法都是一种认识体系。比如说搞实证科学的人都知道任何一种具体的试
验方法只能解决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问题,因此实证科学本身也就是探索未知世
界的一种方法而已,也就有其适应的范围和领域。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许多的
科研工作者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科研人员的培养过程就是把人的自由思维收敛到实
证逻辑范畴之内并使之成为自然的过程。大家都普遍的承认创造性,发散性的思维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而递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如此,很多科学工作者并
不怎么承认实证科学所存在的局限,也没有接受新的科学方法的打算,因为随着实
证科学的发展,如同马太效应一样,这个集合越来越大,使得这种禁锢思维的训练
就愈加严格和局限。
其次,真正的科学精神还有一层更加深刻而高尚的内涵。从古到今,千百年来,到
底是什么力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顾他人所谓的挫折与苦难,在对未知的
艰苦探索中体验着志趣和幸福的巨大满足?
我们来听听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科学家却一心一意相信普遍的因果关系。他的
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的惊奇,因为这种和谐显
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的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动都只是它的
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只要他能够从反复无常的自私欲望的桎梏中摆脱出来,这种
感情就成了他生活和工作的最高指导原则。这样的感情同那种使千古以来一切宗教
天才着迷的感情无疑是非常想象的。只有献身于同样目的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究
竟是什么鼓舞着这些人,并且给他们以力量,使他们不顾无尽的挫折而坚定不移地
忠诚于他们的志向。给人以这种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有一位当代的人说得不
错:在我们这个唯物论的时代,只有严肃的科学工作者才是深信宗教的人!
爱因斯坦在这段话里深刻剖析了一个严肃的科学工作者的探索的动机,揭示了自然
所显示出的高超理性与宗教所崇拜的神对于他们各自的信仰者的那种吸引力量的相
通之处,并把科学家探索的动机归因于此,即对宇宙宗教的那种情感与信仰。可见
,这位伟大的科学巨匠是把宇宙、自然的高超理性看得如此神圣,远远高于人类用
于探索之的科学。我们也可以从中深深地体会到他那种从自私欲望的桎梏中解放出
来的博大胸怀。
这种深刻的内涵,也就是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真正要
做到这么一点是何其的困难,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能够正确的对待金钱,地位,视
科学为探索未知世界,而不是政治的附庸。
然而,在当今时代,科学连同科学精神那种神圣初衷和高尚的内涵都被金钱和政治
敲碎,而变得庸俗和卑微。古代有句话叫做:功夫在诗外。这句话本来是极有内涵
的,它是说要写好诗,就得多观察,多思考。如果我把这话引用到科学领域,倒是
成为了对现今相当大一部分科学工作者的讽刺,因为,在科学之外,科学工作者不
是如何大胆思考和严谨求证,而是为了名利而科学,中国一句古话:学而优则仕,
读书学习和科学研究俨然不过是政治地位的敲门砖而已。正如时下有人这样评价两
院院士的遴选:学问固然是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很好的关系网,极大可能不会获
得成功。基于这么一点,还有多少的科学工作者能够把所有的心思放在科研上,把
科学的真正目的:探索未知,为科学而献身,抛弃在身后。
不过,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指责都推到科学工作者的身上,作为社会整体性的部分的
人,他必然要受制于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的科学建制。在某种既定的社会制度中,他
们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冲击。
但是,尽管如此,我个人还是认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其一,对新事物,新
思想保持理性的态度,不以人言而随之,亦不以人言而毁之的精神;其二,对科学
必须有一种宗教般的忠诚,并不懈的探索未知世界,即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其三,
淡薄名利,不沦为金钱和政治的附庸,保持清醒头脑的精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9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