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第二 (附评论若干篇)
By like
第二就是第二,没有什么别的用意,只是我和我父亲之间发生的事,按我讲述的次
序来看,他是第二件。
1895年,我刚好22岁,我认为22岁对我而言是个"周期",所以我用了"刚好"来修饰
22岁。从第22开始,我由一个精明人变成了废人,工地上的一大块钢从半空中掉下来砸
中了我的头。父亲对我已经无可奈何,就当是重养了一个儿子,包括吃饭,说话,走路
,他全得教我。
那一年,故事发生的那一年,父亲领我去坐火车,火车"呜呜"地开,从赵庄出发,
一直开到横树岭,中途经过北京,但是这样的小站一般不停,照直开过去。火车"呜呜"
的开,服务人员拎着茶壶跑来跑去,父亲不时向下看,他们白皙的腿上偶尔溅上几点泥
水。火车"呜呜"地开向前去,车内烟气笼罩,我站在桌上,双手和嘴巴贴着窗子,看着
车外一排排杨树捋向后方,更远处的树木却立在那里不动,好像他们会看到我。
"啊!----"我叫了起来。
父亲问我怎么了。
我结结巴巴地说:"三叔,坐着,树上,三树坐着,树上。"接下来我看见父亲摇着
头唉声叹气的坐回了座位,皱着眉头又抽起烟来。
大约是1870年吧,三叔被我父亲一不小心推到井里摔碎了,这是后来我才打听到的。
旅行十分无聊,是的。火车开,总是"呜呜",是的。等待下一站,等待很痛苦,是的。
可没有终点的等待更痛苦,是的。我上气不接下气的喊:"到---站,到到--站,道----
站,到刀到--站!"这是我所理解的火车先生的活动节奏,但是没想到一个世纪之后人们
的音乐里充满了这种火车。
子夜时分,迷迷糊糊的被父亲扛下了车。我站在了自家的墙上,土渣从墙头"唰唰"
的掉落,我望着院子中心的井口,然后纵身跳下,踩着了一只正在趴窝的鸡,它"咯咯"
扑着翅膀跑开,又把几只公鹅惊起,拐出菜园。恍惚听见父亲的大脚踩着雪,"咯吱咯吱
",走得辛苦,我在他肩上像是入睡。我又站在草垛上,一踮一踮,草就陷下去,成了凹
坑,我就沉下去,像人们的生活,被草沉,被草淹没,吞掉。草垛中,我似乎闻到了浓
烟的味道。父亲把我放在火热的炕上的时候,公鸡已经开始清嗓子准备第一啼了。我出
了一身的汗。
第二天(明天),太阳没有起来,一个模模糊糊的黑影把我从炕上拎了起来,不由
分说的打了我两个嘴巴,我疼,双手紧抓住炕上的竹席。他开口说话了:"你到底是怎么
死的?"这句话在大脑很深的地方荡了很久才落到心底,神经短路了。我感觉自己的声音
就像那个黑影,不,是比那个黑影更模糊,"我…………我…………掉井里…………"那
个影子笑着,继而大笑特笑着,后又狂笑不止。我问你笑什么呢?他说你等着看吧,我
说你要我看什么呢?他躺在了地上,我的胃和他的影像一同沸腾起来,我恶心,心悸,
想吐。
昨天喝掉的小米粥刚刚涌到嗓子眼,突然我不敢动了,你猜测已久的事情发生了,
房子和整个房子剧烈的摇晃起来,蛀虫的作品伴着尘土从屋顶降落,风暴的作品伴着檩
子的扭折声告诉户主:屋顶要被吹走了!接着是墙,墙没有了,这是我所希望的,你呢
?我晕晕傻傻,坐在炕上,老远一群孩子蹦蹦跳跳排着队跑过来,他们一致的唱着:"拾
一箩,数一遍,一片一片看不见,洒一箩,数一遍,一站一站路不断(repeat)"他们看
都不看我一眼,自顾自的跑了过去,跑进树林,消失在一块墓碑的后面。
噢,天!!父亲在那儿笑呢!多好的一课。
(hit)like 2002/3/11-4/*
评论一: 《tst:<第二>的非理性言说及其主张》
读第一遍的感觉很熟悉,细细一想原来是我联想到了阿来的《尘埃落定》里面的那个傻
子。但是阿来的笔下那个"我"是装傻,这个like写的"我"却是真"傻"。于是,一贯喜欢
在文字中进行试验的like开始了诗歌以外的另一次试验,这将是一个转折点。
首先被作者拿来试验的是时间。这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但是作者却故意要颠覆它。先吓
坏我们的是一个突兀的"第二"。什么叫"第二"?第一在哪里?没有人知道。坏坏的like
绝对守口如瓶。这是他第一轮对读者的嘲讽。后来第二段出来了一个1895年。这又是一
个荒谬的时间,比不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这样的做法还要荒谬。"那一年,故事发生的那
一年""大约是1870年""第二天(明天)"这样的时间词在文中陆续出现,故事在一个混沌
的,荒谬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展开,甚至连最后的署名都是"3.11-4.*"。故事完成的时间
竟然也成了一个秘而不宣,或者本身具备模糊意义的概念。时间的不在场或者变异的在
场在昭示什么?这是我们读者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 那一年,故事发生的那一年,父亲领我去坐火车,火车"呜呜"地开,
: 从赵庄出发,一直开到横树岭,中途经过北京,但是这样的小站一般不停,
北京这样的小站不停。哪里是赵庄?哪里又是横竖岭?作者
要带我们去哪里?时空的坐标系已经不存在,那些帮助我们
解读小说的传统意义上的stereotype被like消解掉了,我的
手心开始冒冷汗了,"我这是在哪里?"
: 照直开过去。火车"呜呜"的开,服务人员拎着茶壶跑来跑去,父亲不时
: 向下看,他们白皙的腿上偶尔溅上几点泥水。火车"呜呜"地开向前去,
: 车内烟气笼罩,我站在桌上,双手和嘴巴贴着窗子,看着车外一排排杨树
: 捋向后方,更远处的树木却立在那里不动,好像他们会看到我。
:
: "啊!----"我叫了起来。
: 父亲问我怎么了。
:
: 我结结巴巴地说:"三叔,坐着,树上,三树坐着,树上。"接下来
: 我看见父亲摇着头咳声叹气的坐回了座位,皱着眉头又抽起烟来。
:
: 大约是1870年吧,三叔被我父亲一不小心推到井里摔碎了,这是后来我
: 才打听到到的。
当"摔死"变成了"挨碎"的时候like的文本开始呈现出一种
诗学特征。关于一场家族谋杀的怀疑开始从文本边缘走出来。
一个傻子眼里的言说开始被铭写在理性的反面。
:
: 旅行十分无聊,是的。火车开,总是"呜呜",是的。等待下一站,等待
: 很痛苦,是的。可没有终点的等待更痛苦,是的。我上气不接下气的喊:"
: 到----站,到到--站,道----站,到刀到--站!"这是我所理
: 解的火车先生的活动节奏,但是没想到一个世纪之后人们的音乐里充满了这
: 种火车。
疑窦丛生的最后一句话。音乐里面充满了火车?钟爱摇滚的
like开始借着一个傻子的马甲在语言的雪地上撒野开来。
关于"火车""到站""旅行"这样常见的诗歌意象使我们
认识到like在开始一次形而上的诉说。
:
: 子夜时分,迷迷糊糊的被父亲扛下了车。我站在了自家的墙上,土渣从
: 墙头"唰唰"的掉落,我望着院子中心的井口,然后纵身跳下,踩着了一只
: 正在趴窝的鸡,他"咯咯",扑着翅膀抛开,又把几只公鹅惊起,拐出菜园。
: 恍惚听见父亲的大脚踩着雪,"咯吱咯吱",走的辛苦,我在他肩上像是入
: 睡。我又站在草垛上,一踮一踮,草就陷下去,成了凹坑,我就沉下去,
: 像人们的生活,被草沉,被草淹没,吞掉。草垛中,我似乎闻到了浓烟的味
: 道。父亲把我放在火热的炕上的时候,公鸡已经开始清嗓子准备第一啼了。
: 我出了一身的汗。
文本的魔幻色彩开始散发出华彩。"墙上","井口","跳下"
整个这一段的所有动作都开始失去了任何时间或者空间的逻辑连贯
性。这不再是传统的故事,这是一次梦与现实的勾兑。或许这就是
一个傻子或者疯子眼里的"真实"?或许什么是"真实"本身成为
了作者关注的命题。真实和虚幻之间究竟隔着什么?
:
: 第二天(明天),太阳没有起来,一个模模糊糊的黑影把我从炕上拎了
: 起来,不由分说的打了我两个嘴巴,我疼,双手紧抓住炕上的竹席。
: 他开口说话了:"你到底是怎么死的?"这句话在大脑很深的地方当了很久
: 才落到心底,神经短路了。我感觉自己的声音就像那个黑影,不,是比那个
: 黑影更模糊,"我…………我…………掉井里…………"那个影子笑着,继
: 而大笑特笑着,后又狂笑不止。我问你笑什么呢?他说你等着看吧,我说你
: 要我看什么呢?他躺在了地上,我的胃和他的影像一同沸腾起来,我恶心,
: 心悸,想吐。
黑影是谁?"我"已经死了?叙事者已经死掉了?那现在是谁在
说话?读者开始再一次神经短路,哦,"我"在哪里? 读者在
哪里?
关于家族谋杀的猜测开始重新浮现,这个黑影和哈姆雷特遇到的
鬼魂有什么必然或者偶然的联系?
:
: 昨天喝掉的小米粥刚刚涌到嗓子眼,突然我不敢动了,你猜测已久的事
: 情发生了,房子和整个房子剧烈的摇晃起来,蛀虫的作品伴着尘土从屋顶
: 降落,风暴的作品伴着檩子的扭折声告诉户主:屋顶要被吹走了!接着是墙,
: 墙没有了,这是我所希望的,你呢?我傻傻晕晕,坐在炕上,老远一群孩子
: 蹦蹦跳跳排着队跑过来,他们一致的唱着:"拾一箩,数一遍,一片一片
: 看不见,洒一箩,数一遍,一站一站路不断(repeat)"他们看都不看我一
: 眼,自顾自的跑了过去,跑进树林,消失在一块墓碑的后面。
怎么又出来一个"你"?难道是在说我们中的某一个读者?
难道这是所谓巴克金的多声部或者对话性(dialogism)?
房屋的毁灭,孩子(西方最惊栗的恐怖电影导演最数稔的
一个意象就是"孩子","孩子"能够极大地刺激我们对
于恐惧的感知),一块墓碑?反文明,文明,反文明的文
字交替出现,读者开始向精神分裂的边缘又扎扎实实的迈
进了一步.....
:
: 噢,天!!父亲在那儿笑呢!多好的一课。
父亲在那儿笑?那儿是哪儿?坟墓中?多好的一课?
第二段中提到的父亲要教会我的难道就是这些?我
学到了什么?
:
: (hit)like
: 2002/3/11-4/*
阅读like的东西绝对不是一次惬意的享受,相反,是一种灵魂的短暂炼狱。你在这个地
狱中所受痛苦的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你对他的文本的沉浸深度。蜻蜓点水的阅读会让你的
大脑有一次不易察觉的脉冲磁通,深入的咀嚼会让你感觉有水在往脖子上面漫上来....
有人说追问这个文本的意义,即like究竟想说什么。我则想反问一下:难道非要说出来
才是说吗?我想到了一个词叫sheer。文本的审美有可能只是一次对语言非常sheer的一
次perception。读者没有探索,解答这个被like密写的文本的意义的能力,甚至,必要
。就像音乐的某种神秘不可知性,like只想给我们一次纯粹的文字体验,或者展示一种
文本书写的非理性可能。同时这样的非理性表达也给了很多理智健全各位一个理性结论
的线索:时间,空间,叙述者(narrator),情节在扭曲变形甚至完全解构的条件下,文
本对语义的传达还具有多大的实验性空间?是不是真的如德里达讲的那样,"疯狂同样守
护着某种理性?"
我要回去读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了,在我还没有疯掉以前.....
评论二:《Christy:我的出路》
在我个人的反复解读中,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在<第二>中,作者刻意打乱了时间与空
间的界限,对文化的一贯的桎梏的现象和形式深刻地进行了蔑视性的批判.
作者一面进行着"叙述",一面随意地插入"回忆",而"按'我'讲述的次序来看',"我"总
是被愚弄和毁灭的对象,而"父亲"则成了洞察一切而又麻木的代言人."一不小心"刻骨地
刻画了大多数人在社会"通常"道德规范的束缚和"指引"下犯罪的过程和心理.而"墙没有
了,这是我所希望的"体现了"我"的强烈的冲破束缚的意识,但冲破后仍然是迷茫的.
作者一贯对现行的教育和文化体制非常痛恨.他曾经说过:"教育,我永远依赖却对它
憎恨的东西,从第一次长我学习方法之后我就一直在捉摸它,直到现在我最大的痛苦仍
然是教育,当然,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对文化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它也是民
族素质提高的
力导因素,我唾弃着腐烂的传统却又无可奈何的投入她的怀抱,去适应它。......"在这
一点上我是非常认同的.传统对人的束缚不单单是思想发展上的,而且它的在中国的"独
裁性"则让人们在抛弃了之后,会觉得空荡,仿佛象航空喷气发动机启动后会把一个区域的
空气在几秒内
吸光而使这个区域变成真空一样.因此我们"革命"了也好,"毁灭"了也罢,等待我们的或许
是思想虚无的状态,能意识到这一点比仅仅能意识到去"革命",去"毁灭"更可怕,但更真
实. 真正的知识分子,而不单单是"愤情",在对这个社会提出批判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对
"新"秩序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判断和设想.毁灭是容易的,但建设却是艰巨的.最
后,提出一个问题:对待"人",最普通的"人"的思想,究竟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
评论三:《amethystine:另类的写作》
看第一遍的时候,说实话,我不太懂!看第二遍的时候,我有一种在梦中的感觉,觉着like所
描述场景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多次,梦醒后,梦中情景历历在目,可是却无法连贯
在一起,时间空间的跳跃都超出正常的思维,而like在这篇文章中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之
后,搜索了like以前的文章,都说文如其人,从他的作品中,我感觉到like应该是一个比较
另类,不羁,而又爱幻想的人(这样的评论请like本人不要介意,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而已
),而且我觉得他的作品只是在表述他的一种心情,一种心境,一种感觉,甚至是他的一个梦
,我不认为他在写作的时候是带有目的的,比如<<第二>>,我认为下笔原因可能只有一个,
即当时突发一种灵感,他有了这种感觉(或者说意识),于是把它记录了下来,而根本没有想
过要用它来反映什么,映射什么,表述什么另外的意思!还记得初中时学过鲁迅的一篇文章
,(具体那一篇记不太清了)有这样一个标点符号"……!!!???",老师连篇累牍的讲了半天
这几个标点的意思,当时就觉得很好笑,难道鲁迅老先生真的想用这区区几个标点来表示
无穷无尽的含义吗?很多时候,我觉得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生活如此,文学也是如此
!我不太知道B一篇文章到底有什么标准,文学不像数学,有确定的公式,统一的标准,所以
我觉得在评判一篇文章是否值得B,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让大家见笑了,个
人意见个人意见!!:):)
评论四:chuanshuo
昨晚一夜没睡好,大概与这篇文章有关。
对于这篇文章,一开始我什么也不敢说,因为我只是迷迷糊糊的看懂了,其实好像
是什么也没看懂。因为我很少接触这种语言隐晦的文章。所以理解也不深。我知道有些
人对这种文章是深刻批判的,理由是故作高深,但出于批评的人的水平估计也不会很高
。
我在反复的看,看到后来不看了,就开始思考,这篇文章想写什么,可惜我至今也
没想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我对该文章的理解,只能从写作风格来谈谈了。
本来我以为,这是一种类似于王小波的天马行空的写作风格,事实上我比较喜欢这
种风格,有人说王小波的文章不知所云,但我却觉得我能很好的理解他的作品,知道他
所映射的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透过过分夸张的手法,以黑色的幽默去揭示人性的复
杂和社会的虚伪。我理解他的作品,是因为我理解他那种写作背景,而对于《第二》的
作者,我是不了解的,所以我只是猜测的认为,他是类似于王小波的写作风格。
后来,跟christy谈了谈,又发现我有点错了。因为christy也认为,王小波的文章
比《第二》要易懂。所以,我又想了很久,才想到小说不应该就是小说的写法,小说还
应该有别的写法,就《第二》来说,我想是不是蕴含了诗歌的写作方法,抽象、隐晦而
且跳跃性强。我想到的是顾城的诗:《案件》:黑夜/象一群又一群/蒙面人/悄悄走近我
/低语/然后走开/我失去了梦/口袋里只剩下最小的分币/"我被劫了" 我对太阳说/太阳去
追赶黑夜/又被另一群黑夜/所追赶 还有《眨眼》:在那错误的年代,我产生了这样的"
错觉"。/我坚信/我目不转睛/彩虹/在喷泉中游动/温柔地顾盼行人/我一眨眼---/就
变成了一团蛇影/时钟/在教堂里栖息/沉静地嗑着里辰/我一眨眼---/就变成了一口深
井/红花/在银幕上绽开/我一眨眼---/就变成了一片血腥/为了坚信/我双目圆睁就是
这样的感觉,似懂非懂的感觉,可是能引起我们去思考,去接近作者,去试图读懂作者
的心。
《第二》有点短,如果他写的长一点的话,我觉得会好懂一点,但是就我而言,我觉得
文章可以是给自己看的,也可以给别人看的,当情之所至,笔下如行云流水时,写出来
的东西绝对是自己满意的。我想作者对这篇《第二》是满意的吧,那他就应该说是好作
品了。思维总是比挥笔或者敲键盘要快的多的,想到的即使是说出来,效果也打了不少
折扣,所以我觉得能把灵光一闪时的东西很好的描述出来,确实是非高手不行。但我并
非因此而把作者推崇为高手,我希望作者把作品自评一下,看看你对该文章的真实看法
,妙笔和败笔都谈谈吧,如何?
另外,我想谈谈对文字试验(试验文字?)的看法,首先我觉得《第二》不属此类;再
者,不应该存在,把汉字当积木,当化学试剂这是理科思维,完全缺乏文学常识!!!
!!
评论五:《moonly:一段胡说八道》
我的一些胡说八道和长篇大论。看法而已,对错概不负责,是否跑题也概不负责....
为什么采取这种写法。。。嗯,我刚才在简评里面说过了一下,他的手法很像德彪西的
印象派音乐。不为深邃的含义或先见性,之为描写一瞬间的事物状态,以及这个状态所
延拓出的分支----包括自己的情绪变化,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用静态来描写动态,和
用动态来描写静态等手法的变化。不知道文学上是否也有了印象派(我对西方文学史知之
甚少),印象派其实是很喜欢用朦胧感的,莫奈的光和雾气,梵高的迷离变幻的色彩,
还有德彪西音乐中的幻化的感觉。在这种幻化面前追求深意反倒没有价值了。
回头看这篇文章,从文艺历史上来说并不能算是创新,但在文学上或许是某种试探。就
是在有意义和无意义之间,在挣扎和稳定之间的一种状态。果描写的只是这种现实状态
而不是一种解决办法,也不是为了教会读者什么,那印象派手法应该算是最好的方式吧
。
印象派的画家和音乐家们最初创作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也未必会想到自己的东西将来被叫
做了"印象派",他们把握的不过是一时的灵感。就想你说的,跟本能似的。但这种本能
应该是出于习惯,怎样来源的一种习惯呢?
看看语言所追求的一个极高目标:深刻的含义,简洁的表达,绚丽的文笔,在现代也许
还要加上一条,就是引人注目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无论发生在作品的哪一方面。)而
晦涩,却是最容易的手段来实现以上的所有目标。晦涩和深刻是孪生的,不一样的心灵
和类似的脸;晦涩和简洁是兄弟,常常由省略所生。晦涩和绚丽则是夫妻,在形容词副
词和动词上的冒险促进他们两个发展。晦涩唯一的缺陷就是交流性和易读性,这却是文
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也许我可以冒昧地说退化到这个阶段所最不需要的了,因为你看到
了,大家在没有理解到一篇文章到底说的是什么的时候都同意给b,就是说这个孩子在被
理解前已经被承认。对于作者来言,不被理解反倒是一种荣誉,似乎他已经超越了一个
普通的高度了,而超越普通高度,具有未来的先见性正是一个伟大文学家的特点。这就
是晦涩的主观来源。
再看看语言的发展史,往往是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历史不住地螺旋向上发展。只有
少数人懂的贵族语言----为了交流发展成了大多数人都懂得简化语言---再为了创新试探
出了少数人懂的诗性语言----也许会再为了洒脱不做作向一种简单而明确来发展。这中
间我略掉了许多往复的波动。这其中,简单或是复杂,灰色或是明确,都不会是一个确
定的目标,而是会随着文学发展继续变化的,因此晦涩和明确并不是我们所需要顾及和
追求的,不同的文章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同样达到自己价值,也就可以了。我唯一不赞
成的就是,一篇好好的文章,有意识晦涩化,用减少懂的人的数量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这就台过于刻意和做作了。
突然想起来,现在的文学状况和我做的毕业设计,CORBA,中间件很是类似。作者只需要
写就好了,读者有的是评论可看。此外有许多的中间件,也就是评论家们自顾自地解释
来解释去,解释出作者本身没想到的问题,也增加了作者的可读性。或许这种趋势也促
进了大家写文章毫不考虑读者那边吧。---只要最后成名了,怎样的东西都是能被解读成
天才的。
评论六:《like自评》
我真的不想说什么,好像你们说的有道理,我忘记了我是怎么要写这些东西的。而且,
我一直都在追想童年发生过的,又在感触身边发生着的,于是我不要拿起笔叙述什么,
我不要那样做,因为早已厌烦了,我要混淆,混淆一切无论时间、空间、情感、逻辑,
我要混淆。 但是这篇文字不是一笔挥就的,我反复的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我添
加了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看法,模模糊糊的和原文混在一起,甚至只表现在一些
用词和句式选择上。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文章变的晦涩了。可是没办法,如果写出的
东西首先不能刺激自己,我就失败了。我还是没能交待最初的最根源的创作动机,而且
我还要说,对于感性化的文字,用理性的态度面对是很难找出什么的,我想得到的就是
诸看者在草读此文一遍之后脸部肌肉的一次微小抽动。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3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