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我的国歌是Gothic
like 信区: Rockroll
[编者按]我知道我老了就是从like身上,所以当我接受这个活儿还没具体看各个版
面上的好东西,第一个就想到了like,而一提到like,马上就是这个系列文章。它
们真的够水准、够酷、够伤感和真实。比起那些太技术,太专业的评论,我更愿意
看like这个校友在夜晚的摇滚独白。众所周知,like是个多产的站友,原创的东西
很多,摇滚的评论在一部分中坚影响也很大。他评了"微"的《水》,我的同学就专
门到音像店花30块钱买来听;他在评论中提到了muma,于是当我说:muma太低沉没
什么听头的时候,就有人讲,可是like说好。可惜一直以来我都没好好看,感谢这
次机会,我能够比较详细的品评一下他的主要的东西。尽管他的东西技术成分不够
,感性的东西居多,因而显得不够深刻,但是我欣赏他,他内心孤高,他在快速的
进步。他前途远大。
1
1 2 1 2 3 4-------------------怀着对黑色的巨大崇敬,我在一个漆黑的夜
晚,在没有灯的情况下,摸索着写出这些.也不知道这是我得精神病的第几个夜晚了
,但我始终奇怪于,为什么上帝给人创造出黑夜这么个东西.在这里面,人会把一切精
力都集中在思考或想象上,包括一些可怕的事物.
毒素永远不会被清除掉的,我想.因为一直都有这样的经历,到看着一群人熙攘
攘的走在大街上,我就像如果突然出现巨大的黑暗,吞噬掉这一切,那会让自己多么
快乐呀.不喜欢所有的人,人一多,你就会看的形形色色的丑恶.微笑着对待他们,而
你一转身就行燃尽.在每一个难以入眠的黑夜,者毒素开始发作了,很痛苦,以至甜蜜
,选红色明天死, 选蓝色立刻(like)死(s),人生给我出道这样的难题,却不能靠别人
解决.
我犯了什么,所以才会受如此桎梏.
打开自己的头颅,那里有深厚的黑色沉淀.有第一次进城市看到烟雾时的窒息;
同伴们冷漠的嘲弄;七岁时扔出的剪刀从父亲的头上飞过打在窗玻璃上;木剑被一
个霸道的男孩夺走 ;因贪玩儿回家太晚被妈妈关在门外不准进屋;弟弟的诬告与母
亲的殴打.
崇高的理想,美丽的童年!
那时,我逐渐学乖了,也变得古怪了,也染上了流行性的精神病.主人不渡沙漠,
你就要学会从一头骆驼变成一头驴子,阿,一头温顺的驴子,谁都可以骑,害,辱,骂.
那池水一直积蓄, 堤岸再也承受不住时,洪水倾泻下来.这时,我想微微张开嘴,吸
足一口气,用最低音最低调,把气流呼出,应逐渐消失,只有废气经过嘴时的摩擦声,
我便找回了Gothic的感觉.驱除体温,忘却亲情,蔑视大众,隐藏自我,追逐黑暗.
许久,发作周期过去了,我还是我,我还是人,我还能微笑.
2
恐怖显得很柔情,慢板中漂移着无数的灵魂,哥特给人的就是这种感觉,当然
还有粗野与狂放。
1980年,Joy Division发表专辑《Closer》,此时的哥特音乐就已基本成型了
,有非常突现的节奏,riff旋律,变调而略显压抑的嗓音,漫不经心的唱出声来,
加之异常强烈的空旷音效,使得音乐本身充满了消沉的低调色彩。用一个比喻,那
就象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为他的孩子唱摇篮曲,不同点就在于,这个孩子将永安睡去
。
无数个夜晚,一首首摇篮曲陪伴着我入睡。正版卡带已经要脱磁了,可是还在
听,每每听到那声音,浮躁的内心就会变得很安静,乖孩子即将睡去!说白了,真
正的哥特专辑是很少能听到的,但掺杂并不影响哥特的感觉,一点点恐怖的杂音,
也同样让我领回到哥特独有的美丽,像水一样纯,像酒一样醇。这种脱俗的音乐一
直被主流文化压制到今天,虽也经过发展渗透融合,但毕竟还是有所改变。
《 MU MA 》可以称得上是一张哥特专辑,那些权威人士否认这一点,但我从
不苛求,里面地的确确有哥特元素的存在。《犹豫》中的尖叫声和令人毛骨悚然的
吉它擦弦音,还有,先抑后扬的声部结构都是哥特摇滚的典型特征。在月黑风高的
无人之夜,听这张专辑甚至比《Closer》更让人紧张万分。从短短三分钟的《没有
声音的房间》到长达十五分钟的《穿行》,你一直听到的都是主唱木玛那尽量压低
忽而又抬高的颤音。有些比较简单但又上口好听的旋律,他们用"拉拉拉"来解决,
相当诱惑人,让人情不自禁地与之共和黑暗之声。我想,其内涵之隽永,其意义之
深刻,都在这"拉拉拉"之中了。专辑的可惜之处就在于最后一曲《没有错过时间》
之一开头便收了尾,磁带长度有限,时间不够,还是"错过"了"时间"。
好的东西总是像金子或比金子更珍贵。如果音像店里的所有盒带一下都变成哥
特音乐专辑,他老母,我立刻砸了那家音像店,抢劫!未罪潜逃,听完所有专辑,
写一篇听后感,然后自杀。那是很哥特的做法,建议大家别去实施。
3
这是我沿哥特之路随想的第三篇了,大家都还没有死去,而葬乐在此时此刻却
依然在我耳边回荡。"Love will tear us apart",那是Joy Division 用键盘勾勒
出来的深幽鬼魅的气氛,光用一个形容词无法让你体会声音的确切感觉。所以你还
是要去仔细聆听才会明白这种修辞非常准确。
一天晚上我听的是新买的专辑,U2的War,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专辑,一种混
合态,他实际上是借鉴了低调摇滚的某些理念,用粗糙的鼓音和突出的低音吉他。
不同的是歌曲的思想是一片阳光明媚,使得哥特的味道彻底消掉了。当反复听了几
遍后,你可以确认那的的确确是把哥特因素揉和到了主流金属里去了。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想哥特所独有的黑色的美都不会改变。所谓"以 竟ザ尽
保?当你空虚,烦乱,并且是在白天,请你听死亡金属吧,但如果是在晚上,听哥
特是最佳选择了。其实,人的精神是两分的,这很辩证,即分为善良的一面,和邪
恶的一面。那么哪一面是美丽的呢?通常的理解是善良的那一面。正是由于人们错
误的偏向于这一面,所以这个世间总是有人去犯罪。既然事物辩证两分,邪恶就一
定是丑陋的吗?
异端乐队的专辑《赞美诗》(死亡金属)可以告诉你答案。
打开卡带盒,展开封面纸,看纸背面的背景图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只展开翅
膀的黑色蝙蝠。你的第一念头是:它真邪恶!但如果你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客观的品
评它,你敢说它不美吗?难道画一个红瓤的大西瓜在上面会比这更美丽更和谐吗?
不错的,低调是一种颓废,然而颓废又何尝不是一种激进。就像成功会鼓舞你
前进,而失败同样可以成为你生活的动力一样。
黑的头发,黑的眼睛,黑的衣服,黑的鞋子,黑的夜,黑的意识,黑的神灵,
黑的主宰。
4
每天早晨或黄昏,我都会看到许多老人在外面散步,他们迈着年迈衰老的步子
,走在路上,走在路边,走在一起。他们可曾想到或谈到死?他们是否惧怕死亡?
比我们年轻人更惧怕死亡?我想不会的。
人生经验会让一个人对"死"这个字眼变得毫不敏感。
Ian Curtis (Joy Division 主唱)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领导的乐队也许不
如"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苏克西女妖和怪兽)更出名,它的死(1980.
5.18.自缢)也许不比Kurt Cobain的死(1994.4.5.自毙)更伟大。但是,他的死却
深深震撼了我,
"我不打算活过二十岁"他说。最终他还是活过了二十岁,但却是伴着孤立,自
僻活过了二十岁,伴着先天性的癫痫活过了二十岁,伴着一首首伟大的哥特式作品
活过了二十岁,伴着分离的痛苦活过了二十岁。
他用他二十四岁的青春给了摇滚一个见证:在适当的时候死去也是一种最好的
创作。如果你在闭上双眼之前能够想到:我活够了,我活得很有意义,我已经为这
个世界作过一些什么了。那么,那么你在何时死去都是值得的,三毛(1991.1.4.自
缢)是这样,筠子(2000.9.10.自缢)也是这样。
于是我创作了这首《黑暗葬礼》,哥特式的赞美诗,构思了很长一段时间。就
是为了纪念Ian Curtis的自缢,为了纪念他留给后人的不朽作品和摇滚理念。 正
如大家讨论的那样,哥特艺术最早兴于建筑,而后涉及绘画与文学。79年开始出现
在摇滚乐里面。
好了,我的四篇哥特话题的短文就以这首诗作结吧。希望每个人都能体味得到
黑夜的迷人之处!
5
我突然发觉自己歌特式的冥想根本不能停歇下来。摇滚乐按我的通常理解可分
为激态、冷态还有常态,不太喜欢常态,除非它能用美妙的不可思议的旋律打动我
,比如艺术摇滚,比如新音乐。冷态的歌特就像是一个绝望的幽灵,用它那冷冷的
手抚摸我的胸膛。
就在"分享快乐"的《永恒》在耳畔响彻半分钟的时候,这种无情的抚摸早已深
深的透入到了内心深处。童年的幻像,我搞不清楚为何会这样,童年的幻像,我穿
这棉衣,脚也被一双厚重的鞋子裹着,太阳,印象多么鲜明,用瘟疫的光笼罩着我
和周围的一切,四周使用黄土搭建得高高的北方式的建筑,那土壤的颜色在阳光的
映耀下显得很是刺眼。像是什么?像是过去的噩梦,又象是眼前的现实,象是预兆
着莫测的未来,又象是隐藏着莫名的惶恐。这种景象越来越清晰、生动,以至于我
的感觉承载力在它面前退缩了,思绪乱成一团。
我迅速的把音乐关掉了。
因为我怕了。因为我一直都很懦弱,虽然迎着风走在大街上的时候从来没这样
认为过。而此刻,我的勇气也仅仅是停留在把这种意识描述下来的地步,也许还能
再壮壮胆,把描写荡开去……………………
划破冷漠的时间,在晴空万里的早上聆听昨日陈暮的鸟憩,呻吟会被你的盟誓
变成怒吼,合着微风吻别最后的十字,指责堆积在躯体之上,含笑领职去冰原告别
蒙昧,看吧,迷离的孩子在潮湿里欢快的跳跃着,看呀,他们拥有凝固的淡蓝色的
眼睛,将火焰与希望一同举过头顶,朝圣之日就在今天来临,朝圣之日就在今天来
临! 沙哑存在与控诉的腔调中,而孩子们的笑声被他的颂读掩蔽,笑声暗示着这场
洗礼会是无穷尽的,盲目的想象着,精心的策划着,颂读则是把命运从麻木中抽取
出来,和着笑声再次注入我们干枯的血脉,流动着的,消失了的,躲在房子里不再
出去,回声激荡,地板光洁,衬着壁炉的火光,跳动,像魂灵,终于抓住空空如也
满载而归。
无法知道如何醒来,那就这么点燃吧!
6
衷心感谢那位曾经在公寓门口兜售打口带的大姐,并且感谢我自己的不经意,
不经意的一瞥,竟然发现了那堆垃圾里竟藏着这么一张好宝贝,我立即让她把盒带
藏起来,意识到了就是价值!我当时没带钱。
-------------------------------------------
Nick Cave:作曲、作词、主唱;
Mick Harvey:钢琴、风琴、吉他; ┓
Martyn P.Casey:贝斯; ┃
Blixa Bargeld:吉他; ┣ 和声
Conway Savage:钢琴。 ┛
-------------------------------------------
乐队来自英国,因为封套后面的工序都是在伦敦完成的,这也合情合理,后朋
的许多经典出自英国。成员的合影很有Goth气息,银白色的背景,全黑的衣服。
第一印象就把这个乐队同其他乐队区别开了,他们的专辑就好像是在唱一首长
篇小说,歌词出奇的长,略略数了一下,至少有一千行吧。在阴暗方面,Nick
Cave 比不上分享快乐和苏西女妖,但在哥特的粗野性上绝不逊色。表现粗野气质
有很多方法,如给鼓音加大混响和低音调节,节奏吉他加大音量,简单动听的节奏
旋律,或者也可以研究乐器的杂音,而Nick Cave 则不仅仅是这些,首先是他的嗓
子就够粗野了,明显可以听出他是故意喊破的,他们还时常把旋律弄成一种暴风般
的效果--大堆歌词不间断的从音乐里冲出来--风卷残云。(这正是歌词多的原因)
热爱金属乐的朋友一定都知道Metallic的专辑『S & M』吧? 应该很熟悉里面
的一首作品《Lover Man》了。这首歌的原作者就是Nick Cave。不听这张94年的歌
特专辑我是决不会想到的。原版的声音比Metallic表现得更加生动,并且,可以肯
定的说,Metallic所运用的类似于编钟的打击乐音效是从NickCave那里学来的。
很多歌特艺人都会把爱与性、黑暗与火、回忆与死亡等题材写进自己的音乐里
面,表现出来的效果往往带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凄柔之美与狂放之美。"在火光喧嚣
之夜我发现了她/猛烈的铃声从广阔的空中传来/我知道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她/直
到有一天我死去/吻别千行泪水/我的爱人 多变的伤痛/乞讨了的转借了的 偷窃了
的 安全存放到明天的/在一个布满银星的无尽长夜/小教堂的铃声叮当刺耳",我只
是翻译了漫漫长诗的一小部分,诗名《Do You Love Me》,我总是觉得,所有的歌
特式爱情都会以悲哀的死作为终结。
我比较喜欢听的是《Jangling Jack》(尖叫的杰克),音乐像一把大扫帚迫
不及待的把你的心扫到一个冰冷的墙角。"Jack pushes through the door/And
crosses the floor / Tips his hat to a man / Grinning in the corner going
do da do /Going do da do do da do /Jangling Jack "恶狠狠的把这一连串动
作表现出来,刺激每一根动感神经,脱离常理的想象。只不过,"Do dado"指代的
是什么?不得而知。
正是这么多的不可知才让我一次又一次的为歌特提笔狂书呀!
附:Nick Cave 专辑列表:
1.From Her To Enternity 从她到永恒
2.First Born Is Dead 出生即是死亡
3.Kicking Against the Pricks 抵挡刺痛
4.Your Funeral My Trial 你的葬礼 我的审判
5.Tender Prey 脆弱的牺牲者
6.The Good Son 乖儿子
7.Henry's Dream 亨利的梦
8.Live Seeds & Photobook 新鲜种子与相册
9.Let Love in 让爱进来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