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dwolf (桐子),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周评]简评8、9-8、15 几位作者的小说实践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Aug 18 17:24:24 2004)


    对于评论我一向很敬畏,假如平时随便给点观感,倒也不太要紧,另外学了点世故,
一般也不对不熟悉的人说一些负面的话,所谓交浅不言深,评不好别人会见怪的呀。但
我刚回来,就噼里啪啦胡说八道了一通(好在斑竹已经销毁了我的“犯罪记录“),只
因我有回家的感觉,大大咧咧的,就差没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了。呵呵,有点汗。很久
都没接触网上的文字了,现在评论它们,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首先就是很难浸入它们,
往往是读着读着,心情很烦恶,这跟文字的质量无关,可能是逐渐养成的浮躁的毛病吧;
其次就是随着阅读的增加,对一个酷爱文学的人来说,逐渐有了一些写作的观念,带着
这些先入之见,进入文字,就像不投机的两个交谈者,总说不到一块儿去。尽管如此,
我还是带着倾听的态度读了一周的文字,看看他们想说些什么,并根据自己的思路尝试
给点一家之见,希望说错了大家不要见怪阿。我给的意见是比较笼统的原则性的,而且
可能有预设立场,我想了一下,大致如此:1.你是热爱文学并对她怀着崇敬的感情;2.
你期望我给的意见是我的真实想法。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对能说出的尽量准确具体,对说
不出的保持沉默,我希望我这篇评文更多是一篇读后感,提出点问题,能通过它与大家
交流看法最好。

    版面上8月9日-8月15日文章比较集中的是faithchee、nosay、paradora和scoc的小
说,scoc已经有tst评论了,tst的评论很专业很认真,还是大三暑假scoc就能有精力上
网写小说,而刚上网就能得到tst 这样严肃评论者的到位评点,设想是我,一定会感到
幸运万分了。有sassysassy的日记,我觉得很好,有guobihuai 的散文,感到亲切,其
他的可能还有一些,看不过来了,哎。

    在faithchee 的《美女如花》中,出现了“慕容公子”、“语嫣”、“悟净”这样
熟悉的人名,我马上想到的就是戏拟的手法,但是看内容,与金庸《天龙八部》、《西
游记》又没有互文的关系,大概就是借用一下名字吧。《浣纱与沉鱼落雁》我觉得不错,
浣纱这样的字眼,我想到的是川端康成先生的《雪国》,“ 在雪中缫丝、织布,在雪水
里漂洗,在雪地上晾晒,从纺纱到织布,一切都在雪中进行。有雪始有绉纱,雪乃是绉
纱之母也。”记得还有一个“浣纱洗剑录”的什么名字,对于浣纱我充满了浪漫的想象,
因此我想faithchee 曾亲见浣纱吗?浣纱是怎样的情景啊?但是我又一次被自己的感觉
骗了,浣纱在文中似是洗衣的意思。“条件反射”一节我觉得也是不错的想象。但与知
识沾不上边的幽默,在faithchee 的观念里一定是一个优点,但是“幽默滑稽”绝对与 "
浅薄油滑"是近义词,在生活中时常幽它一默未尝不可,在作品中不可不慎。 在我的一
篇《去死吧,眼镜》中我也尝试了类似的幽默,当时觉得还可以,一个MM告诉我她也觉
得“幽默”,后来我毫不迟疑的把它当作渣滓,塞进了垃圾箱。faithchee 的文章里,
我对此保持警惕,并提请您注意,“幽默”也许是达到喜剧的高度才能成立的。我想很
多人都看过卓别林的喜剧,你会发现他的幽默是何等高的品位。

    在此,我想较详细地探讨“幽默“这个范畴。我认为,“幽默”是与“悲哀”相等
的文学风格,是需要品位和培养品位的,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没有“幽默“和
“滑稽“的位置,但是这两个风格在后世的俗文学中得到了发展,我没细读《笑林》,
不知道它的成就怎样,但是幽默正式的引入严肃小说,在《阿Q 正传》中确立了地位。
这些是我的个人意见,是很可商榷的,我对文学史的梳理很粗梳,又没精力在考证上面
费功夫,所以很浅陋,一家之见,说大放厥词也不为过。我认为,直到《红楼梦》,中
国的幽默品味还是很低下的,典型的如《红》庚辰本第十九回中宝玉给黛玉讲香玉(芋
)的故事编排她,我第一次读《红》,趣味很低时就觉得粗鄙,现在更是觉得败笔;不
过那样养尊处优的生存条件下,想出含泪的微笑是不大可能的。幽默在现代西方成为 
“黑色幽默”的较系统的流派,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引进了黑色幽默,蔚为大观,大家可
以看看。所有成功的幽默作品如鲁迅的阿Q 、卓别林电影中的流浪汉、唐·吉诃德,他
们的行为或言语可笑,但在这笑声中,完成了人物形象地塑造,揭示了重大的文学主题。

    回到faithchee的文章,“多年以后,当悟净回忆起这段事情,就总是感叹:啊,那
个时候,我是多么的年轻呀! ”,为什么faithchee 产生这样的笔法,我很感兴趣,不
知你是否读过马尔克斯?这也是亮点。“著名的京城餐饮业老大,食为天的CEO,出生于
塞外荒村却在大不列颠留学过西洋饮食的传奇式人物Lancelot先生”, 我看到这样的句
子,我承认我有点泄气,faithchee和lanslot很熟所以拿他ID开玩笑?我泄气是因为这
样的句子表明作者已经毫不掩饰的在“玩”文学。一个不自律的人不会成长为一个道德高
尚的人,一个不自律的作者永远是下三流的作者。正如王小波《红拂夜奔》中写到的虬
髯公,把剑术当作自己的主业,所以就不可能不严肃,红拂呢,才不在乎成为一流的剑
客。所以,我又感到我的行为尴尬了。但是,作为一个男人,我以虬髯公为剑术的楷模。
并且尊重像我一样把把剑术看作神灵的男人。

    进入nosay的文章,看到这样的句子:“如果读者能从小标题就猜测出我要在这一集
里面烧死个八人,说明我很失败。”这是否表明nosay尝试元叙述呢?我也很感兴趣,这
很可能是出于王小波的影响吧?我想说,这样的尝试我觉得勇气可嘉。但是文字显得单
薄,可能作者积淀有限吧。特洛伊、高加索,哎,好像也在玩戏拟。paradora的《大唐
双龙传》,以为是武侠,一看,原来都是学生的生活,我真的没细看。在对scoc的一个
简单回文中,我质疑了校园写作,文章找不着了,大意是我觉得校园生活写不出太重要
的东西,有名的作家不怎么花大气力正面的写它。scoc回文说,把它作为一个起点还算
不错。对于一个大三的学生,我认同这一点。站在严肃文学经典作品的立场上,自然是
看不到校园文学包括影视作品的价值。这个问题也许值得探讨,但我不想介入了。

    但是对他们三个的实践,我想探讨一下面对现实的角度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也一
直在思考。我想他们三个大概写的都还是比较单纯的生活,其中paradora介入了一个老
头的生活,要深一点。但是为什么一个慕容阿悟净阿,一个特洛伊高加索,一个仲淹吾
兄、鲁大师、睢阳郡出来的雷姓门生,弄得云隔雾罩?我想比较好的解释是,现实的生
活太平庸了,尤其是校园(听说电影《秋至》出来个黑帮),这些都是为了调剂平庸的
生活。但是,如果不能对我们平凡的世界作出不平凡的发见,即使形式多么完美,手法
多么高超,内核都是没有价值的,缺乏力量,自然的,也就缺乏认真的评阅者。这个问
题本可深入探讨。我已经感到我的论点尖锐,而论据不足了。时间有限,就说这么多吧,
大家可以探讨。

    现在离我预定的目标“具体”距离还远,见谅吧。谢谢你们看了我的胡言乱语,如果
我的意见说出了那么一点明确的理念,目的就达到了。相信你们的作品也在表达自己的
理念,祝愿您的理念成功,我的议论速朽。我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004/08/18
(向斑竹致歉,一直拖到今天,我也着急,上不了网,现在把那个老玩游戏的家伙赶了
下去,“呜呼尚飨”)
--
  
             剑胆琴心,以观沧海 
                 是非成败,付诸一笑 
  
 


※ 修改:·wildwolf 于 Aug 18 17:29:54 修改本文·[FROM: 61.149.136.94]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61.149.136.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