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june (竹篮打水也要爱june), 信区: Movie
标  题: 考拉夜行影游记——生命之轻与悲伤之重(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28日22:31:39 星期六),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iryTales 讨论区 】
【 原文由 lovejune 所发表 】
生命之轻与悲伤之重——读电影《儿子的房间》(人间有情天)
还记得高二那个柳絮飞扬的午后,你捧着小说问我,生命不能承受的为什么是“轻”而
不是“重”呢?我含含糊糊的试图解释:“因为把生命看得重的是我们自己,其实她是
很轻飘的东西,比如那些交通意外,人说没就没了,不管别人对他的爱有多深多重,就
那么没了,轻的像一阵风。”
你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其实我也一样。
那时生活单纯的几乎等于还没有开始,我们习惯从电影,小说里寻找答案。就是从电影
里看到,死亡可以战胜时间,拯救英雄暮年,美人垂老的失落。可以把生命定格在最美
的瞬间。
“我要像樱花一样,死在生命最绚烂的一刻。”
“告别青春,否则死于含苞待放的时候。”
“她死了,她永远17岁。当我们老去,苟延残喘的活着,她永远年轻,美丽。”
这样的独白让我一度心跳过速。对死的意象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迷恋。
大一的时候,一次夜谈会上,不知怎么说到了死,大家调侃着计划各自理想的死法,有
人说大笑而亡,有人说吃完全世界的美食倒地撑死。就在几个人胡说得不亦乐乎的时候
,一直沉默的阿乐忽然一字一句的说:你 们 现 在 能 这 样 谈 论 死 是 因 为 你 
们 认 为 死 离 你 们 很 遥 远。(我清楚的记的每一个字)。说完阿乐放声大哭。接
下来的寂静我永远难忘。
阿乐的父亲是在阿乐高考的时候,帮朋友修空调出了意外,触电而死的。
后来,我经历了长大后第一次亲人的离去。
然后是第二次。
死亡在我的生活中显现了它的力量。
许多想法变了。生活不同与电影,电影中的死亡经常是为了烘托别的事物:残酷的青春
,永恒的爱情,男人的友谊,野蛮的政治,命运的无常,如此种种。借助死亡的升华,
这些主题得以圆满的诠释,让你激动感伤热血沸腾唏嘘不止念念不忘。然而,生活中,
更多的是普通的死亡。
就像电影儿子的房间里描述的。普通的死亡,不是要证明青春的残酷,或是为爱情牺牲
。就是死了,潜水事故。除了终止一个生命,让家人陷入无尽悲哀,没有别的意义。
这个片子甚至谈不上一个故事。只是平静的描述了一个家庭经历小儿子的意外死亡的前
后生活,他们所陷入和走出的悲哀。
看影片的前半部时有些疑惑,导演为何不厌其烦的表现父亲为病人做咨询的情节,后来
明白,一是突出心理医生的身份,因为按照一般的逻辑,心理医生应该比普通人容易面
对死亡,调节自己、引导妻子女儿走出悲伤。事实上,他反而是最固执的一个,事后到
潜水用品柜台询问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停假设自己如果没有出诊而是陪着儿子会怎样;
小孩子一样天真的期待时光倒流……
二是与儿子死后的对比。以前飞快记录的钢笔现在静静的握在手里成了道具,以前仔细
倾听又置身事外的职业表情现在变得游离茫然而感伤,有一次因为病人提到孩子,父亲
更是禁不住失声痛哭。
正如挪威森林里所写:“当你真的面对死亡,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
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
排遣这种悲哀。”
死亡绝对不像我从前所想的那样简单——类似终曲的仪式,辉煌,凄美。字幕升起的时
候,生活还要继续。对于生者,这仅仅是痛苦的开始。也别指望拥有回忆能缓解悲伤,
彼时的追忆只会突显此时的空白。
福克纳在他的小说里写,男人女人互相深爱,女人死了,有人给监狱里的男人送来毒药
,男人思索了很久,没有吃,他想,她已经死了,一半的记忆也没有了,如果我也死,
所有记忆都将不复存在,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小说在这里结束。我们为此感动,因为男人选择了在回忆里悲伤的活着,那绵长隐忍的
悲伤之重会像雨水渗入土地一样渗入他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浸透他的身体,血液
和骨髓。隐隐作痛,直到永远。
人啊,你当自救。罗曼罗兰这样说。
如果不愿悲伤的活着,自救的方法不是忘却。是敞开的心灵与给予爱的能力。
儿子死前不久邂逅的女孩子,一个失去可能的未知女友,寄来一封情书,给哀痛的父母
心里掀起波澜。父亲想给女孩回信又不知如何下笔,母亲忍不住打电话说明一切。
当女孩子突然造访,她带来了儿子寄给她的照片,还有新的男友。父亲和母亲心中酸涩
但仍然充满爱意的接待了她。女孩子计划搭顺风车去法国旅行,一家人于是开车送他们
到边境,是深夜,半天没有车经过,父亲决定再送他们一程。就这样,睡梦中的孩子们
一直被送到法国。清晨的时候,他们微笑道别。
边境,自己的女儿醒来后大叫,我被你们带到了什么鬼地方?我今天还有篮球训练!父
亲用法语说了句早安,一家人都笑了。在异国的海滨,儿子死后,他们第一次露出笑容
。生活在明朗的清晨中继续,海鸥在不远处飞翔。
“面对死亡,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
…”我试图总结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东西:死亡对生者的影响如此之大,生命之轻、悲伤
之重,无法承受,又必须承受。敞开心灵无私的施与爱,也许是挣脱悲哀的唯一方法。
然而,那句话还没完:“……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
那样的软弱无力。”
……
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而且成功的把简单转化成力量。
印象极深的是片中叙述亲人与遗体告别时整个钉棺木的过程,详尽的展示了第一层棺盖
电焊,第二层敲入钉子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最可以煽情的地方却没有鲜花,没有音乐
。只有冰冷的敲击和哀痛的哭泣。从此生死隔绝两茫茫。生活就是这样。
接近尾声时,父亲到唱片店寻找儿子喜欢的CD,一只忧伤纯美的英文歌响起,结尾处海
鸥飞翔时歌声重现。虽然算是明亮的结尾,那音乐却让你感觉,关于死者的悲伤在空气
里潜伏着,永不会逝去。
过了一个黑夜,电影里的画面和音乐仍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忽然想起了那个遥远的午
后,你的问题。于是想要写点什么。
还好此时窗外的阳光如此耀眼,一些沉重的字眼被晃到了视线之外,就好像离我们的生
活还很遥远……
2002/4/30
--

我可以对月亮发誓我说的都是真的
我恨月亮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68]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6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