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roust (Legend of 1871), 信区: Movie
标  题: 《蓝宇》果真毫无魅力?----与PauID商榷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10 18:57:24 2003) , 转信

    读罢PauID先生《毫无魅力的匆忙叙事》一文,有些不同看法。

    PauID洋洋洒洒的行文背后可以看出其哀“关”不怒、怒“关”不争的拳拳之心,作为
一个喜欢关锦鹏电影的影迷,我和你一样都期望他的作品不断地给予我们感动和惊喜,尽
管不是每部影片都会这样。

    但具体到了《蓝宇》这部影片,PauID的措辞未免不够客观了,直抒胸臆倒底不错,但
过于主观的描述,在满足了语言脱口而出的快感之后,对读者和观众的误导,这份干系可
是脱不开的。

    首先指出PauID自相矛盾的地方,一开始,PauID指出“电影连煽情的低级阶段都未达
到,只是马不停蹄地复述着原著里的情节……”,然后又抱怨编剧“没有理由地含糊人物
关系和情节铺展”,试想,如果编剧真的“马不停蹄地复述”,应该也不至于将那么重要
的“人物关系和情节铺展”含糊过去吧?

    PauID首先指出剧本的硬伤,称其为一个“肥皂剧本子”,称其“场景的过渡和转折没
有任何辅佐措施”,《蓝宇》的剧本是不是“肥皂剧本子”姑且不论(天知道肥皂剧本子
是怎么个模样?),“场景的过渡和转折没有任何辅佐措施”可是有些偏颇了,影片中不
时出现的旁白和画外音就是最明显的“辅佐措施”,当然,不止于此。
    
    谈及人物的出场,PauID认为“就拿捍东和蓝宇来说,他俩出场时既看不出职业身份,
更看不出性格内涵”,对此笔者有不同意见。首先,不能指望八十年代末的大款们一定拥
有十几年后小康社会纸醉金迷的气质和精神面貌,胡军饰演的捍东甫一出场,昏暗的台球
桌边他盯着蓝宇狡邪的眼神便十足地透着太子党的骄横和玩世不恭,而通过他助手刘征之
口,蓝宇的学生身份和“下海”动机也交待得清清楚楚,刘烨扮演的蓝宇楚楚可怜地偏坐
一隅,平添了几分无奈和纯真,两个人的性格的初始状态从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定位,怎
么会“既看不出职业身份,更看不出性格内涵”呢?
    正因为有了这最初的参照,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作为观众的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主
人公性格的发展和转变。

    PauID对比原著中主要情节的缺失,借此来证明编剧的失职,这一点也值得商榷。
    “蓝宇求医”的确是小说中浓墨重彩的一段,蓝宇与捍东的关系也确实从此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但任何一部改编作品都不可能完全拘泥于原著,删除它想必有编者和导演的
理由。PauID批评影片缺乏起码的节奏感,不知您是需要怎样的节奏感?节奏感可是个见仁
见智的东西,从我个人看来,影片不徐不疾、不温不火娓娓道来的从容不迫恰恰体现出了
一种最理想的叙事节奏。
    在这种情况之下,“蓝宇求医”情节的导入无疑会破坏影片固有的节奏,高潮的提前
到来和营造会削弱影片最后蓝宇车祸身亡捍东抚尸痛哭的的悲剧力量。

    至于说捍东与林静平结婚离异的仓促,我想大概你看到的不是完整版的关系。VCD枪版
《蓝宇》的这段的确很让人不解,但看了DVD版之后,你会发现捍东与静平的离异是有相当
的铺垫的,决非你看到的那么突兀。而你津津乐道的“蓝宇和捍东郊游”那场戏也有所保
留,只不过背景放到了冬天的某个公园,蓝宇断断续续地为捍东唱了一首影片的主题歌《
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两人昵而不狎的依偎和拥抱为影片为影片高潮的到来醉了最后的铺
垫.

   “置景简陋,几乎没有北京的氛围”倒是事实,不过关锦鹏的确只是想讲一个简单的爱
情故事,盛世华衣、香车云鬓,真的对推动情节的发展,拓展或丰富人物的性格有帮助吗
?其实应该看得出来,从一开始,关锦鹏就打定主意洗尽铅华,讲一个朴素得不能再朴素
的故事给大家听:这个故事持续了十年,以悲剧告终,就这么简单,刻意强调北京的氛围
,那还不如就叫《北京故事》好了。
   
    不错,《胭脂扣》是悲情的,《阮玲玉》也充满技巧,《红玫瑰与白玫瑰》华丽得像
一幅油画,《愈快乐愈堕落》充满感伤,《有时跳舞》寓言意味十足,但现在我们看到的
是《蓝宇》,一个发生在同性之间的爱情故事,压低的声调、放慢的节奏、偏冷的灯光、
简陋的置景,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这个故事服务,平实的近乎朴素的风格恰恰体
现出了导演的艺术追求。

    关锦鹏作为同志导演,相信在影片中融入了不少的个人体验,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
一定要体现出某种“特殊感情”,就算他真的倾注了某种“特殊感情”,他又真的有必要
一定要作为观众的我们“一览无遗”吗?他的目的并不在此。
    刻意地发掘“特殊感情”,只不过是一种窥视欲的暴露和满足吧?

    谈起主角的表演,PauID举出了“梁朝伟在《春光乍泄》中看张国荣的眼神,汤姆·汉
克斯在《费城》中跟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跳舞的感觉”的例子来证明刘烨与胡军“缺乏亲
密无间者的默契”,事实真是这样吗?
    缺乏同性爱经验错不在你我,但如果想象力枯竭那就不可原谅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是不是同性爱的两个人,一定要么或同时拥有“梁朝伟在《春光乍泄》中看张国荣的眼神
以及汤姆·汉克斯在《费城》中跟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跳舞的感觉”?世界上怎么会有相
同的眼神和感觉?刘烨和胡军只不过表现的是蓝宇和捍东的爱情,生硬地将他们与别人的
爱情做比较,怎么着都透着某些不明智。

    《蓝宇》讲了两个人的十年间的分分合合,诠释的是一个朴素而简单的爱的主题,为
什么一定要赋予它因“描写了一对同性恋人的命运”,而在中文世界具有的“开拓意义”
?至于两个正面裸体镜头,扪心自问,确实有拿出来说事儿的必要吗?

    说到最后,《蓝宇》是否有魅力,要取决于每个观众的判断,但我承认影片深深地打
动了我,究其原因在于影片朴实风格的营造和演员质感的表演,就像砂子嵌入着皮肤,一种
粗粝而真实的疼痛,挥之不去……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172.16.7.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