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onado (丽丽挎包里的妖), 信区: Movie
标 题: 理性与感性的教育—以电影配乐为例(上,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6月02日12:36:41 星期天), 转信
理性与感性的教育—以电影配乐为例
简成熙
电影配乐(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不算是很正统的音乐,也较
易为人忽略,我希望借着此一演讲,能鼓励更多老师从电影、音乐的素材中去启发孩子
多元的视野。首先,不同的电影配乐展现了不同的曲风,本身就是音乐教育的好教材。
西方的电影配乐很多是采管弦乐方式,绝对是认识各种乐器及入门古典乐的好教材(如
《彼得与狼》之功能);再者,电影配乐是配合电影的情节,可以增加学生音画的想象
空间。更重要的是 各种电影内容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可适合作为一种「情绪教育」
。《浴火赤子情》的救火员侠义精神,怎不令人动容。《童年往事》、《恋恋风尘》淡
淡的亲人、家园的怀念、《大河恋》的大自然情怀、不胜枚举…。
我个人并不是学音乐的,也不会演奏任何乐器,今天在此对各位演讲,实在很汗颜,以
下只不过是我个人收藏原声带中的小小浓缩,我们选择的标竿尽量以通俗层次的「好听
」,而且尽可能可以在台购得为原则。因此,许多优秀但较冷门的乐迷收藏,就只有割
爱了。
John Williams(约翰?威廉斯)
耳边想起波澜状阔的乐声,景物急速向后排开,四周黑暗中闪着无数银河发亮小星。你
驾着宇宙飞船往前疾驶,《星际大战》(Star Wars)正是电影配乐史上不朽的作品。的
确,以铜管主导,辅以绵密的锣鼓和回旋的弦乐所构成的《星际大战》主旋律,应该伴
随着无数四十岁以下的人渡过童年。而《外星人》(E.T.)那场脚踏车征逐的一幕,弦
乐、木管、铜管、打击乐互相尾随,一前一后,扣住观众的紧张情绪,更是少有的杰作
。
大导演史蒂芬.史匹柏之作品,大部分都由Williams担纲配乐,如《大白鲨》系列等,《
星际大战》系列亦是Williams最重要之作品。相信Williams的作品,许多人已耳熟能详
,我在此要向老师们推荐的是较少引起注意的《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借
着一位英籍小孩孺慕日本零式战斗机,在日本集中营中的成长心境,勾绘出复杂的大时
代动荡、反战情愫(本片背景在中国,许多国人会觉得片中忽略了对中国人的同情,见
仁见智),《太阳帝国》绝对是Williams不可忽略之作品;《远离家园》(Far and aw
ay),汤姆克鲁斯,尼可基嫚主演,是Williams少见的爱尔兰田园之作;《火线大逃亡
》(Seven Years in Tibet),马友友的助阵,使这部片子如虎添翼;《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帕尔曼助阵,使这部配乐成为经典,如果你不喜欢《星际大
战》管弦大气魄吵死人的作品,又想领略Williams大师绵密的配乐功力,「远、火、辛
」是很好的选择。
Jerry Goldsmith(杰瑞?高史密斯)
受过完整音乐教育的Goldsmith,几乎是美国电影配乐的代言人,由于过度量产,致作
品参差,而Goldsmith 主要擅长以铜管乐作各种冒险,科幻的磅礡气势。一般而言,此
类作品虽热闹有余,但较不易讨好一般爱乐者,如《星舰迷航记》、《七四七绝地捍将
》、《第一滴血》系列,《鬼哭神号》等。不过,以下我要介绍的作品,绝对可以满足
古典爱乐者的要求。《天魔》(The Omen),为Goldsmith捧得一座奥斯卡奖,这部恐怖
片绝对不是吓死人的怪叫声,《俄罗斯大厦》(Russia House)、《暗夜猎杀》(The
Ghost and the Darkness)、《刚果》(Congo)、《铁面特警队》(L.A confidentia
l)都有一定的水准。
Goldsmith所作的《黑魔王》(Legend)无论电影或是音乐,都未引起此间人士的注意,
非常可惜,这片梦幻的原声带,非常适合启发儿童的幻想。《一往情深》(Angie)则是
Goldsmith少有的爱情温馨田园风格之作,《第一武士》(First knight)则是中规中举
的管弦乐演奏。
我最喜欢Goldsmith的两张原声带是《追梦赤子心》《Rudy》,这部影片与《黑魔王》一
样,都未引起国人的重视,非常可惜,该片是描写一位天生矮小的男生,立志要成为橄
榄球王的立志故事,配乐以铜管为主,颇能激励人心,非常适合各位老师鼓励学生之用
(只可惜不容易购得了);《追梦赤子心》绝对是Goldsmith最好的配乐之一;《花木兰
》(Mulan)第六轨〈木兰组曲〉,很成功的表现了中国北方豪迈,匈奴入侵,断垣残壁
的悲壮抗敌气氛,而待嫁木兰相亲,木兰胸中情怀,代父从军的婉约豪迈,以及最后彰
显父亲荣耀,保家卫国的圆满收场,五分钟的〈木兰组曲〉,很成功的利用音乐呈现了
主题。
Ennio Morricone(颜尼欧?莫里克奈)
与欧洲Nino Rota (Romeo & Julie,A Time for us经典配乐作者)齐名的Morricone
,无疑地,对全世界乐迷而言,绝对有着更无可取代的地位,你相信吗?他的作品已超
过四百部。我当然不可能都有,在台湾所有Morricone的原声带中,我没有一张不满意,
1964年,我出生的那一年,Morricone谱出了经典作《荒野大镳客》(A Fistful of Do
llars),接着《黄昏双镳客》(For a Few Dollars More )、《黄昏三镳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虽然曲风接近,但绝不是套公式之作,这三首「通俗
」的作品,奠定了Morricone大师的地位,一直到今天,仍令乐迷传诵不已,一位三十几
岁的意大利年轻人,竟然可以把美国西部侠义精神发挥至极。
《天堂之日》(Days & Heaven,红色警戒知名导演Terrence Malick作品)为Morricon
e夺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在八0年代,《四海兄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教会》(The Mission)、《铁面无私》(The Untouchable)、《新天堂乐园》(Ci
nema Paradiso),前三部都展现了深厚的古典风格,《新天堂乐园》则是一部能让我们
勾起儿时成长回忆的永恒之作,一定要放给小朋友听。《欢喜城》(City of Joy)也是
一部应该受到重视而未受到重视的作品,结合了欧风与印度音乐。我一直觉得利用各种
代表性的世界音乐,是培养小朋友宏伟的世界观最好的方式。《豪情四海》(Bugsy)、
《火线大行动》(In the Line of Fire)则是Morricone少见的现代动作配乐,《火星
任务》(Mission to Mars)是近作,成就依然耀眼。
John Barry(约翰?巴瑞)
007系列的作者Barry是美国重要的配乐大师之一,他与Jerry Goldsmith一样,作品多
到无法保证每一品质;若说Goldsmith是以动作取胜,Barry毋宁是以文艺取胜。《似曾
相识》(Somewhere in Time)是Barry最感人的作品。在此介绍Barry重要的作品:《狮
子与我》(Born Free)、《冬之狮》(The Lion in Winter),都得到奥斯卡奖,后者
更是Barry自己最满意之作品,古典气息浓厚。《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
远离非洲》(Out of Africa)、《与狼共舞》(Dance with Wolves)、《真爱一生情
》(My Life),都是喜欢《似曾相识》的人,可以爱屋及乌的作品。
James Horner(詹姆斯?霍纳)
美国量多质精的配乐家,Horner绝对可以与John Williams,John Barry,Jerry Gold
smith等名列同一等级,无需对Horner多做介绍,你喜欢《铁达尼号》(Titanic)吗?
Horner的作品通常都采取渐进式的方法,配合着电影情节高潮起伏,使原先的柔美配乐
加深加广,成为豪壮的主旋律(《浴火赤子情》则是一开始主旋律即登场是不同的创作
典范)。在我个人的收藏中,仅提出以供各位参考:《高尔基公园》(Gorky Park)是
早年的代表作,《星舰迷航记Ⅲ》(Star Trek Ⅲ),是Horner重要的科幻作品,《风
云际会》(Willow),也是早年发烧级的作品,《光荣战役》(Glory)是有别于一般战
争电影的战争配乐;《梦幻成真》(Field of Dreams)结合乡村、蓝调、摇滚之节奏,
是Horner的少数异类作品;《美国鼠谭》也是Horner代表作。《真爱一世情》(Legend
of the Fall)、《英雄本色》(Braveheart)、《阿波罗13》(Apollo13),都是不
可放弃的杰出之作。其中《英雄本色》被公认是Horner最成功的作品,低音合声,管弦
气势,英格兰笛所展现的感人气势,令人动容。最近的作品是《天摇地动》(The Perf
ect Storm),仍维持一贯水准。
Alan Silvestri(艾伦?席维斯崔)
Silvestri是近年来崛起成为好莱坞第一线大师的人,早年以《回到未来》(Back to t
he Future)系列闻名,《阿甘正传》(Forrest Gump)奠定大师地位。他有纯商业的重
要作品如《魔鬼毁灭者》(Eraser),也有隽永大气魄的《接触未来》(Contact),从
最近的作品是《危机四伏》看来,我们可看出Silvestri已很爱惜羽毛,日后应该不断会
有摆脱纯商业吵闹的佳作问世。
--
我们在街头拥吻,背后的城市正在轰然倒下....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lub.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