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oukou (当淑女也不容易), 信区: Movie
标  题: 这一种爱——电影散谈之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2月23日09:18:4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记得在《十诫》的第二个短片里,有一个片断让我难忘,并让我的感动延伸到
画面以外。 

    X(瓦依达的丈夫)昏迷着,处在垂危边缘。他的病房安静极了。处在选择的
焦虑中的妻子,只是偶尔来他的床前静坐一会儿,便无奈地走开了。 

   医生也已下了判断:他肯定活不过来了。X的病房更安静了。房顶的漏水沿着墙
角一滴又一滴地,缓慢不断地从上面滑下,落在接水桶里,发出节奏缓慢的滴水声
。一只苍蝇在病房中飞来飞去。光线在病房中变化着。 
苍蝇在病房里上下飞舞,它落脚在X的脸上,挪动在X的眼睛下面。就在这时,X,
神奇地睁开了昏迷已久的双眼。就是在那个瞬间,X活过来了,就好像是不停歇的
滴水声和那只苍蝇唤醒了他的生命! 

    在这里,镜头所传达的是不是一种爱呢?——在人对这个生命失望之后,水还
在坚持不懈地替这个世界说:“你听到了吗?”,还有一只苍蝇在探询他:“你要
活过来?还是死去?”——我是从这段儿镜头的意味中这样读取的,我感到了这一
种让人和世界达成维系的爱,这种爱,更挨近虚无的生命底色,当我们能感到它时
,它就能抵抗虚无。 

    仿别人用于文学的说法,我也暂把电影粗枝大叶地分为两类:一种电影给我们
真实,一种电影给我们慰藉。这是我自己的分类,他人以不以为然,这无所谓。也
不必为此争论。我知道我的分类是笼统粗暴的。在给我们真实的电影里我们感受到
的是什么呢?人性里的孤独、空虚、冷漠、变态、畸恋、绝望、虚无、恐惧、残暴
、疯狂等等。电影向我们揭示着这些天真不再的现代人的真实:爱的荒芜和苦楚。
而我们从我们的生活中感到的,也正是这些,虽然强弱程度不同。基斯耶洛夫斯基
的电影是给我们慰藉的电影。在光怪陆离的电影中,基氏用最温和的语言,给我们
讲述故事,让我们在失去神性关怀的荒芜中,还能找到加深内在生活的能力。就像
上面提到的,它用那些镜头语言让我们感到的还有那种“苍蝇的爱”。基氏的影片
,更诱我们介入其是中的是,他的语言意蕴总是隐含的,内在于声光影象的,它只
是悄悄地诱引我们自己去发现。就像,我们说到他的《红色》,说到片中内在(人
物关系的的微妙、镜头的意味、时间的回环、简单中的复杂等)丰富时,总显得没
有说尽一样。那么每一个对于《红色》的解读,都是个人性的解读——我在电影中
看到我能看到的,而电影远不尽于此,这就是基氏电影的卓越之处。在我对《红》
的解读中,我把瓦伦蒂与老法官的爱,就归为“这一种爱”。它算不上是人之常言
的爱情,它或者叫做博爱,或者叫做情谊,它就是在冷漠的个体之间达成的最本色
的人际关系——这种人和人相遇带来的人际关系,在爱的荒芜中是多么平实而又珍
贵啊。 

    类似的,能让我们感到这一种爱的,还在菊次郎和正男之间(北野武《菊次郎
的夏天》)在约酥亚和女教师之间(《中央车站》)。 

    在《十诫》的第二个短片中,女主角瓦依达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一个是她丈夫
,另一个是她的情人。在他丈夫昏迷、生死未卜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她
丈夫是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人。她不忍伤害丈夫,也不忍失去怀中的生命,况且,
她被告知,这可能是她的最后一次生育机会了。她这样决定:如果她的丈夫可能活
转来,她就堕胎。她央求丈夫的医生给她一个肯定的答案,她丈夫是死还是活?什
么时候死去?而医生不能答复。在X(她丈夫)仍处于昏迷,她终于拿定主意要去
堕胎时,医生对她说:你丈夫(X)可能马上就要死了。而我们看到的结尾是:X幸
福地抱着新生的婴儿,和妻子一道来向医生道谢。镜头让我们注意到X望着婴儿的
目光。那种目光中的爱是那么纯粹。它是这样一种目光:越过死亡,超越凡俗,如
同光线望着大地上的事物。基斯耶洛夫斯基要让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种目光。 
     
    “爱能包容一切,对一切有信心,对一切有盼望,能忍受一切……”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