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Movie
标 题: 上海老电影,经典如昔(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n 10 17:25:32 2004), 转信
新京报 www.thebeijingnews.com
上海老电影,经典如昔(上)
作者: 时间:2004年6月10日9:42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毫无疑问,上海曾经是中国电影最为重要的创作基地,也是中国电影文化成熟、发展的发祥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上海制作出品的电影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造就出一批著名的编剧、导演还有众多至今让人耳熟能详的电影明星,并且培养出大量属于中国电影的固定影迷群体。在今天看来,上海的众多老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可跳过的经典名著。
对影迷而言,了解中国电影的最佳途径就是对上海老电影的观看;就现今的电影制作者而言,对上海老电影经验的吸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种途径。观看哪些上海老电影,上海老电影又有哪些可取之处,这些才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可能将经典的上海老电影进行一一推介,以下推荐的十部影片应当属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马路天使》:上海风情画
小云和小红姐妹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因生活无依,姐姐小云被迫为娼,妹妹小红跟随琴师卖唱度日。姐妹俩与邻居报贩老王和吹鼓手小陈朝夕相处,彼此由同情进而产生爱情。不久,当地一个流氓头子企图霸占小红,老王仗义资助小陈和小红远搬往别处。
流氓头子抓到小云,逼问她小红去向,小云却宁死不说。后来,小云逃往小红的藏身之处,不料被流氓发现。为了掩护小红逃走,小云独自面对众多凶恶的流氓,最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马路天使》把镜头对准了都市下层贫民的日常生活,再现了他们痛苦与希望相交织的生存状态。
同时,《马路天使》更是一幅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市井风情画,生动地刻画出妓女、歌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匠、小报摊主等一群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据说,本片导演袁牧之为了把握好各种人物的性格、语言,曾多次专门到上海八仙桥、四马路一带的茶馆、澡堂、妓院去观察生活,最终完成了这部影片的创作。
影片在表现风格上既有深沉隽永的一面,在某些段落也显得十分明快诙谐,镜头的运动和蒙太奇运用都有不少可取之处。扮演吹鼓手的赵丹,扮演小红的周璇、扮演小云的赵慧深。扮演老王的魏鹤龄,都发挥出自己的表演才能,成功地体现出角色的性格和感情。
影片于1937年7月公映,极受观众欢迎,在当时就被誉为“中国影坛上开放的一朵奇葩”。由田汉作词、贺绿汀作曲的影片插曲《四季歌》以优美的民歌曲调,唱出了东北人民乡土沦落的痛苦和抗击日寇的愿望,周璇的歌声也成为一个时代记忆的特殊标志。
《马路天使》在国际上也受到广泛赞誉。曾经编著《世界电影史》的法国著名电影史家萨杜尔认为:“《马路天使》是新现实主义的先驱,是中国电影的光荣”。意大利影评家卡希拉奇则认为:“意大利引为自豪的新现实主义,还是在上海诞生的”。
《神女》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编导:吴永刚主演:阮玲玉、黎铿
十里洋场的旧上海,一面是灯红酒绿,一面却是民不聊生。迫于生计,时有不少青春少妇无奈地沦为妓女。阮嫂,一位20出头的小姐,为了抚养亲生儿子,每当夜幕降临,她就充当妓女,每当翌日凌晨,她又总是有气无力地回到家中,俨然一位圣洁的母亲。几年以后,阮嫂的儿子长大上学,却因母亲的身份被人欺侮与歧视,最终遭到学校开除……
《神女》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早期代表作,也是上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影片以朴实无华的素描手法刻画出下层妇女的悲苦境遇,表达了对受压迫凌辱的下层妇女的深切同情,同时影片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了一种强烈控诉。
《神女》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著名影星阮玲玉的出色表演,她朴素、自然、深蕴的演技风格在片中得以完好体现,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妓女形象,同时赋予这一角色以坚硬的反抗精神。
正是因为吴永刚取材现实的创作风格以及阮玲玉真挚动人的表演,《神女》才在当时即引起轰动,更成为日后中国电影的经典名著。
《桃李劫》电通影片公司1934年编剧:袁牧之导演:应云卫主演:袁牧之、陈波儿
陶建平、黎丽琳原本是一对幸福的夫妻。由于陶建平生性正直,看不惯职场上老板们的欺诈手段,愤然辞职后便一直失业在家,妻子黎丽琳也因不堪公司经理的骚扰而失去工作。陶建平只好到工厂里当苦工,刚刚生产的黎丽琳又因无人照料而发生意外身受重伤。陶建平为了能给妻子看病,迫不得已从工厂偷出工钱,结果黎丽琳还是不治而亡。万念俱灰的陶建平遭到工头与警察的缉捕,最终被判处死刑。
《桃李劫》讲的就是一对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青年,由于坚持自己的本性与原则,在社会上失意、反抗、挣扎最终被彻底吞噬的悲剧。既是对个人苦难的描述,又是对当时整个社会的不解与控诉,情绪之强烈、态度之锐利都令人刮目相看。而且影片的结构新颖,一改过去中国电影常用的平铺直叙的手法,而是采用倒叙,增强了艺术效果。影片还被视为中国第一部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使音响第一次真正成为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影片的插曲《毕业歌》,后来由百代公司灌成唱片,流传至今。
《十字街头》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编导:沈西苓主演:赵丹、白杨
大学生老赵、阿唐、刘大哥和小徐四人毕业后,即面临生活的严峻考验。刘大哥刚毅坚强,在民族存亡关头,回到北方老家投身抗战;小徐消沉懦弱,找不到生活出路,企图自杀,后返回家乡;阿唐性格乐观,随遇而安,替商店布置橱窗广告糊口;老赵对生活充满信心,当了报馆校对,并租了工厂区一个前楼房间栖身。不久,老赵家旁边搬来一位新邻居———绸厂女教员杨芝瑛,两人在种种误会中建立起感情……
拍摄于1937年的《十字街头》,剧本曾被当时的电影检查部门删改;完成后又被租界当局一再删剪;许多有意义的镜头和对白都遭到删剪。尽管如此,《十字街头》还是在当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有评论就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国产佳片”。《十字街头》通过对几名大学毕业生的不同遭遇,描写出上世纪30年代青年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十字街头》的剧本是沈西苓从东北流亡学生和学校里出来的失业的朋友闲谈国事、家乡的故事中得到启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试图“归纳成一个整个的社会问题”。
--
携书弹剑走黄沙
瀚海天山处处家
大漠西风飞翠羽
江南八月看桂花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167.60.3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9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