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y (重金属), 信区: Movie
标 题: 周黎明专栏:史诗片的复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25日08:29:2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史诗片是一种非常讨巧的电影类型:一方面,它跟动作片一样能轻易地跨越国界和文化
的藩篱,另一方面,它比文艺片更受各大奖项评委们的青睐。当动作片无法使人血脉贲
张、文艺片难以让你热泪盈眶时,你可能会一屑不顾;但当史诗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
缺陷时,你可能会放宽心理尺度:“没有功劳有苦劳嘛,瞧那千军万马的大场面,也值
回票价了。”况且,电影票定价又不会根据群众演员的多寡和场面的大小而浮动。
跟任何电影类型一样,要精确地定位史诗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史诗片通常有以下
特征:人物多,尤其是龙套角色;场面大,尤其是战争场景;故事年代久远,最典型要
数古罗马;布景壮观,无论是外景还是内景都有明显的撒银子痕迹;配乐气吞山河,交
响乐和歌剧合唱团全能用上;主角情感均属于饱满性,太细腻了恐怕会淹没在背景中;
长度以两个小时为起点,三小时为中间值,不足90分钟似乎会对不起片商也对不起观众
……
我不敢下定论说好莱坞是全世界最擅长拍史诗片的地方,但即便有错恐怕也不会错
得太离谱。标志着电影从街头西洋镜到艺术殿堂质变的《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便
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诗片,展开了一幅美国南北战争的宏伟画卷。默片时期美国拍了不
少昂贵的史诗片,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史诗片导演西塞尔·B·德密尔便出自那个时代。
虽说哪个年代都有史诗片,但作为一种潮流,史诗片的兴衰有轨迹可寻。随着有声
片的兴起,话剧式的文艺片和喜剧片很快占了上风,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电视在美国
普及,电影为了避免跟电视正面交锋,不得不利用宽大的银幕、鲜艳的色彩、壮观的场
景来吸引观众。于是,德密尔拍过的《十诫》、《宾虚》等被重新搬上了银幕。这一潮
流到六十年代末被现实主义作品取代,毕竟,在政治动荡的岁月,人们那遥想当年的情
怀多少会被稀释。
新一轮史诗片热有一个特殊的源头,那就是电脑特效。如果没有电脑画出空中楼阁
,《角斗士》那样的影片恐怕很难上马,或者效果会大打折扣。但电脑特效跟真实布景
一样,只是戏剧的辅助元素。当年德密尔的作品多半未能经受历史的考验,而纯粹玩弄
CG镜头的史诗片充其量也只能让人兴奋一时,关键是这些技术手段能否为戏剧服务。大
凡很抢眼的电脑镜头都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以为人物和故事是特效的陪衬。
比这更难平衡的,是故事的潜在背景和显性主题之间的矛盾,所谓的民族性和国际
性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方式。就拿《英雄》来说,很多中国观众无法忍受编导把暴君秦
始皇塑造成伟人,但对多数老外来讲,这根本不会影响他欣赏该片,因为他不知道这段
历史。反之,很多西方影评界认为过誉的作品,如《与狼共舞》、《勇敢的心》等,在
我国影迷当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任何史诗片都有具体的时代背景。如果编导以真实性作为最高理想,那么拍出来的
影片大概只有历史学家才会竖起大拇指。比如五六十年代好莱坞热衷的古罗马片,别说
是人物的言行举止,连道德标准都跟上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很相似,到七十年代有人真的
拍了一些反映古罗马荒淫无耻的影片,可是,就连业内人士都表示吃不消。可见每个人
都会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带着自己的时代烙印来审视上千年前、数万里路外的爱恨情仇
。为了最小限度地疏离观众群,或者由于本身的知识局限,创作者便会选择性地淡化甚
至歪曲某些时代特征。
这么说并不是表示史诗片必须将主题大而化之才能打入各国市场。如果一部影片能
拍得像《魔戒》那样,外行看到热闹,内行看出门道,那么它便进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退一步讲,若能把热闹拍好,也可算成功了一半。毕竟,调度千军万马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3.34.11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