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Movie
标 题: 最乏味的一届奥斯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27日19:14:1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南方周末 2003-03-27 15:14:32
□周黎明
被战争抢了风头
美国电影业大概是最自恋的行业,奥斯卡其实就是听了一整年的赞誉之后,接着自
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美国电影业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嘲讽精神,不然它不会选择笑里藏刀
的《芝加哥》而放弃一本正经的《钢琴家》。
如同《芝加哥》中的女主角,好莱坞最无法接受的是别人抢它的风头,而第75届奥
斯卡典礼的主角是美伊战争,这是多少珠光宝气、多少明星魅力都无法取代的。好莱坞
人士一向以反战著称,这回战争又把它推到观众眼球的边缘地带,你说它能心平气和吗
?
这次可能是最乏味的一届奥斯卡,晚礼服的色彩黯淡了,主持人的嘴皮子没以前那
么尖刻了,明星们的光彩收敛了,仪式的节奏加快了。最佳记录长片得主迈克尔·摩尔
为整个典礼提供了惟一精彩的“表演”:他得奖后,不仅邀请所有提名人跟他一起上台
,还喊出了“布什先生,你该感到羞耻!”
更意味深长的是,台下的观众并没有掌声雷鸣,我们看到只有稀稀拉拉少数人鼓掌
,多数观众满脸紧张,不知如何是好,而远处传来的嘘声更是盖过了摩尔的发言,几乎
把他轰下台。
好莱坞显然不喜欢如此“义无反顾”的反战姿态;它的反战风格有着浓厚的小资情
调,比如在致辞中融入对和平的企盼。每个人都试图用诗化的语言,把反战的观点包装
成人人都能接受的商业片台词。由于布什的政策目前仍得到相当比例的美国民众的支持
,简·方达式的反战显然会得罪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的观众,从而损害好莱坞的商业利益
。新科影帝艾德林恩·布洛迪的发言虽然严重超时,但却有效地把握了反战的分寸,而
且像真正感人的表演那样,以情动人,因此赢得全场观众起立鼓掌。
《芝加哥》得奖的涵义
很多人喜欢用得奖片来猜测好莱坞对现今国际形势的诠释,这种做法往往很牵强。
电影制作的周期很长,就拿这轮的提名影片来说,非但跟美伊战争毫不沾边,即便是“
9·11”也没有影响,因为都是那以前完成主要拍摄工作的。
《芝加哥》的胜出也许出乎很多中国观众的意料,但它完全符合奥斯卡对最佳影片
的不成文规矩,即在商业和艺术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它没有《时时刻刻》那样的
思想深度和艺术突破,但它拥有更广泛的观众群;它有很高的娱乐性,但娱乐的背后又
有着对时弊的针砭,尤其是辛辣地讽刺了盛世的浮躁心态及操纵媒体的伎俩。在艺术上
,它有很大的创新,比如将歌舞和叙事分布在两个不同但又丝丝入扣的空间,使得两相
呼应成为一种编排和剪辑上的闪光点;但它却没有一头扎进小众艺术片的曲高和寡而难
以自拔。
最佳男主角艾德林恩·布洛迪和最佳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是此次奥斯卡的真正黑马
。两位的胜出除了实力不可否认外,还有着竞选力量的交错作用。
评委们要在尼科尔森和刘易斯之间选择一个是非常难的,两人均有奥斯卡影帝记录
,两人这次的表演都那么炉火纯青。可以说,选择一个,对另一个是不公平的,但是,
选择布洛迪在良心上就更能平衡。他扮演的波兰钢琴家不是一个常见的电影英雄,甚至
没有辛德勒的魅力,但该人物在那种艰难环境中挣扎的求生欲望更接近普通人的真实心
态。布洛迪跟去年的哈莉·贝瑞一样,是似乎最没希望但又最该获奖的选择。
最佳导演类的情况稍有不同。斯科西斯早该得奖,却一直阴差阳错跟小金人失之交
臂;马歇尔首次执电影导筒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的确令人刮目相看。把奖给斯科西
斯,那其实就成了终身成就奖,因为这回他的《纽约黑帮》在很多方面简直开创了斯科
西斯作品的新低,用著名编剧威廉·戈德曼的话来说,是“一团糟”;但把奖给马歇尔
吧,那等于是给斯科西斯一记响亮的耳光,因为他曾经两次输给首次当导演的对手,而
其中凯文·科斯特纳等得奖后并没有显露出真正的导演才能。把奖给波兰斯基就可以巧
妙地回避这个难题,一则波兰斯基也是公认的大师级导演,而且也是屡获提名而不得,
二则他当年犯下的强奸幼女罪随着时光的推移,业内人士都慢慢原谅了他,尤其是当年
的受害者公开露面,表示评审该奖的标准应该是影片的成就而不是导演的个人历史,这
从心理和道义上消除了评委们的顾虑。
最佳外语片的失落
中国观众很多人希望《英雄》获奖。但很多人混淆了“你最希望谁获奖”和“谁最
有希望获奖”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英雄》是否最有希望获奖,必须跟另外4部提名
影片摆放在一起才能作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论,而据我所知,几乎所有预测《英雄》获
奖的人士均没有看过另外4部提名片。
其实这次《英雄》应该说是幸运的,因为另外有3部普遍看好的外语片压根没有入围
,而它们被淘汰的原因都属于外在因素。墨西哥的《衰仔失乐园》在本国放映时曾打破
票房记录,后来在美国上映也叫好叫座;但接下来的《阿马罗神父的罪恶》又一次刷新
了票房记录,使得墨西哥有关部门产生《罪恶》得奥斯卡的成数高于《衰仔》的误解。
再加上存在着本国放映时间等技术因素,因此墨西哥选送了一部在美国人看来远不如《
衰仔》的作品。
西班牙的《对她说》是最有希望获奖的,但该国评选人员不喜欢阿尔莫多瓦墙内开
花墙外香的特征,有意不选送这部“拍给外国人看”的作品,其性质跟咱们当年对于张
艺谋的做法如出一辙。
巴西影片《上帝之城》被选送到奥斯卡,但经过抽签被安排在去年12月初向评委放
映,而影评界却在月底才看到该片。在审片会上,许多上了年纪的评委因无法接受影片
的暴力场面,纷纷退场;而等到赞美的影评大量问世时,评委们已看过此片。
外语片的评审不同于其他奖项,参与评选提名片的评委只需要看过十多部参选作品
,因此,一部参选作品的放映范围、甚至放映时间,都可能会影响到它的入围。从这个
意义上讲,尚未公映的《英雄》能入围,表示片商已尽到了力。但从5部提名影片中选出
获奖作品,却需要评委们看过全部5部作品,而且主办单位有严格的把关制度,观看提名
片有专人负责登记评委名单。正因为如此,每年5800名评委中,最多只有1000来人有资
格参与最佳外语片的最终评选。因此,所有评选人都是看过《英雄》的,不存在公映与
否或遭忽视的问题。
国内有人说,《英雄》的主题应该能讨好好莱坞人士,它宣扬和平的命题跟强烈反
战的好莱坞可谓心心相印,而秦王那种胜者为王的逻辑对于那些声称要“解放”伊拉克
的人士也有对应点。但我们是否想过,如果这两批人换个位置看问题呢?那会刚好找到
不喜欢该片的理由。
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关键问题是该片的风格不是评委们喜欢的最佳外语片的风格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从来就没有喜欢过大制作、大场面、大特技,它青睐的是具有本国
特色的题材和有全球性意义的主题,在艺术上它希望看到迥异于好莱坞作品、但没有太
大理解难度的作品。说穿了,需要小、巧、与众不同。《英雄》则反过来,它有着庞大
的制作,它的主题似是而非,让人不知认同还是反感。
每年的奥斯卡典礼都有一个主题,作为“钻石年”的今年,主题是回首往事。过去
74届的影帝、影后以及最佳配角都在那两分钟的蒙太奇中闪了一两秒,而台上更是59位
得奖演员排排坐,向当红明星们揭示了“岁月不饶人”这个真理。等战争的硝烟散尽,
激动的泪水和愤怒的呼声都退到历史的后台,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和表演才能散
发出金子般的光芒。
2003.3.27
--
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香岂宜一壶倾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16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