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zcwjf (渔火分神·民工), 信区: Movie
标  题: 人世修行即自我放逐(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6月20日07:26:0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人世修行即自我放逐
  2002年06月19日09:34:53 网易报道 
  
  
    吉川英治在日本被称作“国民作家”,小说《宫本武藏》是他的代表作。论地
位,胡乱的匹配一下,大概相当于中国的金庸。但说起内容,似乎与中国另一位武侠大
师古龙颇为相像。宫本武藏是一个剑客,所谓的仗剑求道者,一生好像都是在一次次与
人决斗中达到自我的提升。但宫本武藏毕竟不同于西门吹雪:后者要的是血溅当场一剑
封喉,之后只求一壶清水两个鸡蛋,维护荣誉,维持现状,虽攻却觉守;而前者挥刀断
念血染青锋并非是单纯的你死我活,而是追寻一种禅剑合一的境界,以求达到对自我的
修炼和锻造,并且这里边渗透着一种意味强烈的东方处世哲学。小说如此,电影却异样
些。稻垣浩拍《宫本武藏》,有点像王家卫拍《东邪西毒》,取了人物和一些枝节编排
在一起,表达的是自己的意念,武侠二字,被故意隐在影像之中而后慢慢销掉了魂魄。

  
  
    电影并没有涉及宫本武藏与人的对决,或者换种说法,电影并没有展现宫本武
藏行走江湖的风风雨雨。全片将故事终止在武藏决心游历四方以求自修,把武藏如何从
一个暴力游民转向有修养的剑客的过程放大展现了出来。如此看来,它有别于同时期的
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以及黑泽明的一些武士电影。稻垣浩通过这部电影,并没有去
刻画武士的济世扶人恩怨仇杀,而是把武士从这两个字的光环之下抽离出来,从人的角
度讲述了一个关于修行的故事。全片着力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隐忍的,执拗的
,只求明心见性的处世态度。此片因此也获得了第28届奥斯卡(1955年)最佳外语片,
那是奥斯卡偏重艺术性和独创的纯粹年代。
  
  
    故事的时代是日本战国时期,正值烽烟四起。武藏与又八是一对死党,武藏决
定从军借以博取功名,又八也抛弃了未婚妻通子与武藏同行。然而,兵败如山倒,又八
也受了伤。二人躲进一户山村人家,结识了朱实和她的母亲。养伤期间,又八表现了对
朱实的好感,但朱实更迷恋武藏的狂放不羁。朱实对武藏表达爱意也被武藏粗暴拒绝。
山贼到来,武藏誓死反抗打走山贼,朱实的母亲用感情收买武藏,武藏愤而出走。又八
接替了武藏,与朱实母亲成婚,和母女二人逃向别处。武藏历险回到家乡,因为没带回
又八被众人指为不义并被追杀,武藏采取了暴力反抗。又八未婚妻通子得知又八的背叛
,痛不欲生。武藏后来被抓,通子设法解救,二人两情相契。最后武藏受道于泽庵和尚
,抛却儿女情长,云游四方开始了人生的苦修。
  
  
    故事情节本身并不是十分激烈。在武侠片或武士片里,它显得更温情一些。它
没有直接写风花雪月儿女缠绵,却有含蓄的情愫和静穆的表达。影片中故意设置了走着
截然不同人生道路的两个人物:武藏和又八。武藏虽然只是一个好勇斗狠的乡村流民,
但他心中有自己设定的义和原生态的善:正被村人和官兵追杀,当见到又八的母亲和通
子,他还要送达又八没有死的消息,至于对见色起意的又八没回来的原因他只说不能说
,这是对朋友的维护。而又八明显的善变和懦弱,当他托着伤腿把朱实压在草堆上,他
忘记了家乡的未婚妻通子;当朱实的母亲用暗藏的利刃捅进劫匪的胸膛引起骚乱,他才
捡拾起一丁点男子汉的尊严拔刀乱舞,匪徒散去,他扑倒在地的哀号把这一点尊严也抹
煞了。从这里看,改造武藏的确比改造又八更容易些,也更实际些。当然,从感情上,
又八也败给了武藏。又八再不可能得到通子和朱实的心之所属,甚至朱实母亲心中丈夫
的尊严和地位。又八注定失去,而武藏虽然最后搁置了感情,但他永远被寄取着两个女
人真心的牵念。
  
  
    武藏在乡里背着恶名,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对这样的一个人的转化自然也非易
事,数人之众的官兵和乡民依靠勇力也拿不到他。即便拿到了,他也不会悔改,狂放如
初只等自己人头落地。于是,情节发展中介入了宗教。泽庵和尚是一个传道之人,他力
图使武藏改善自我成为一个修行之人。和尚痛说武藏不管他人死活只求自己快意,直至
说到武藏伏地痛哭,这样才有武藏的甘心被绑。风吹,日晒,雨淋,吊在高处的武藏仍
然是一腔愤怒破口大骂。泽庵和尚却显得十分耐心。通子的救助,使武藏和通子走到一
起。但马上追兵到了,通子被掳,武藏要去拼死相救。和尚又出现了,他假托带武藏去
见通子,然后把武藏关了起来。室内有一大堆书,武藏被强迫读书。三年,武藏只与书
籍为伴,这也开始了武藏的修行。宗教的以暴制暴也初现了成效。
  
  
    这时的京都,朱实还沉浸在过去关于武藏的美好回忆里。成了她的养父的又八
,一幅十足的受气包相,挨着女人的数落和挖苦。倚着栏杆的又八眼望春水,只能无助
的呼唤通子的名字。而此时的通子,在小店工作之余,也来到垂柳桥边,遥视远方,只
是他心里呼唤的是另外的一个人。三年就这样过去了,武藏衣着华丽晋见城主,当初的
功名已经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他只用修行不够就拒绝了城主赏赐的官位。但他依然惦念
着那个豁开性命把他救下的通子。泽庵和尚说,如果只是见救命恩人你可以去,如果还
有别的那就不要去了。武藏终不能如此抉决,他来到通子常去的小桥边。通子见到武藏
,再三要求与武藏同去天涯,武藏答应了。通子收拾东西回来,武藏早已远去。桥栏上
刻着:请原谅我。一段感情就这样埋在了武藏的内心深处。修行,也便成了一种自我的
放逐,具有着很迷人的令人心碎的东方色彩。得到,在境界的层次上是形而下的,人的
最终追求指向了精神上的安慰。
  
  
    影片的拍摄有些中规中矩,很传统。诸如表现大场面,经常机位不动,人在摄
影机前调度。音乐上交响乐与日本民族音乐的交叉运用,虽然有些庞杂,却也时时涤荡
着一股英雄气。饰演宫本武藏的三船敏郎的表演也十分精彩,那应该是他表演生涯的黄
金时期。在情节上,因为是从一部大作品中截取了一段,有些人物刻画乏力,也没有安
排表现的充足空间,因而在人物构架上显得有些失衡。但从立意上来说,的确从故事的
讲述者升华到了道的传播者。甚至它的道的表达,超越了故事的外壳,而并不是依仗故
事来烘托道的境界。在这一点上,影片绝对是一部笑傲前尘后世的经典之作。
  
  
    我一直困惑于一种思之念之却不想得之的处世原则。从世俗的眼光看,这种做
法无疑是荒唐的,自虐的,甚至是病态的。现在,我突然觉得这其实是一种超脱开恋恋
风尘的华丽独行,它来自于自我的本性嚣张。如同贴着冰冷的刀锋滑行,有一种令人上
瘾的疼痛滋味。道的修行最终表现为境界,人的境界提升的过程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
或者叫做悟的过程。当对精神的苛求变得无以复加,那么宫本武藏撇开真心的女人一个
人走上修行的大道,却正说明他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影片结尾女人对着桥下流水哭泣,
而武藏的身影正隐向如血的残阳。当一个人能如此坦然的将自己放逐在人世间的萧瑟里
,那么无疑他将无往而不胜。人世修行本来就是自我的放逐,残酷得如同沙漠里的恐怖
绿洲。此时此刻,我没有欲念。
  
  

--
为赋新词强说shit!
我不但要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孩子,而且我越发的对好莱坞没有了兴趣。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33.2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7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