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oyoo (闻西·达), 信区: Movie
标  题: 《天与地》与《风林火山》——上杉谦信VS武田信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6月09日18:07:24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孙子兵法——军争篇》
《天与地》与《风林火山》分别以战争的两位主将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的背景和视角出
发,描述了日本战国时代的同一场著名战役——川中岛之战。
总的感觉,《天与地》比较注重对战争场面的描述,人员、资金的投入十分巨大,交战
双方盔甲鲜明,骑兵、步兵、火枪兵阵列分明,布阵措落有秩,厮杀时红白两军阵营分
明,刀光剑影、厮杀声震天,给人很强的视觉、听觉冲击;《风林火山》则在描写战争
场面显得较为粗糙,更加注重对战争中谋略、战术运用的描写,在诸侯残酷征伐的过程
中不乏脉脉的温情,影帝三船敏郎对山本勘助性格的细腻把握和精湛的表演也为影片增
色不少。相较之下,个人认为《风林火山》较为出色。《天与地》的叙事结构过为松散
,于历史发展的主线着墨不多,很多情节对不熟悉日本历史的朋友显得很突兀,前后不
能衔接。结尾处,上杉率领骑兵以楔型阵突入武田军阵营的镜头壮观有余,但作为结尾
显然太突然了,战史不熟的人可能会认为上杉军战败、主将最终战死吧,呵呵。《风林
火山》则是借山本勘助的视角娓娓道来,从时局的发展,战况的演进,前因后果叙事很
清楚,对长尾景虎更名上杉谦信、武田晴信更名武田信玄的过程给出了清楚的交待。更
贯穿了武田不断扩张的野心、深远的谋略与用心;勘助统一日本创立太平盛世的理想和
为之献身的精神;由布姬面对国仇家恨和命运的无情的彷徨与无奈。
如果两部片子能够同时观看,互相印证,相信就能对战争的全貌由一个全面的了解,更
有助于对影片的理解。
《天与地》,原著:海音寺潮五郎;监制:角川春树;音乐:小室哲哉。
    长尾景虎在夺取了越后的控制权后,本专心于越后的治理,由于其勇武的名声在外
,被武田信玄赶出信浓的村上义清跑到越后,请求谦信帮助他夺回信浓。关东管领上杉
宪政将上杉这个姓和关东管领职务让给长尾景虎,长尾景虎改名上杉政虎,法号谦信。
为争夺信浓的控制权,长尾景虎(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在川中岛进行了五次大会战。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片中详细描述的第4次川中岛之战,战争场面极为宏大,身穿黑甲的上
杉军与全身红甲的武田军在川中岛与千曲川之间展开激战,骑兵冲杀的场面急进壮观,
其中以上杉谦信单骑冲入武田军中军,企图击杀武田信玄的情节最为触目惊心。
《风林火山》,原著:井上靖;监制:稻垣浩;
日本影帝--三船敏郎主演
浪人武士山本勘助(三船敏郎饰),精兵法,工心计,为投靠武田信玄城主,不惜斩杀
友人,以结交武田之重臣皮垣,并经板垣引荐,得任武田之军师。武田野心勃勃,挥军
进攻户石城。山本运用智谋守军不战而屈,不久武田又在上田与村上大军会战。武田兵
马,人强马壮,在山本指挥下,所向披靡。板垣在混战中阵亡,山本悲伤不已。三年后
,武田与山本为断绝儿女私情,专心至志于绝一天下,乃度剃为僧。山本秉承武田妻由
布公主遗志,扶其子胜赖继承武田,并在村中岛建海津城堡,准备与上杉决一雌雄。七
年后,海津城堡完成,胜赖将届成年,准备接任城主,但山本一次战略错误,令到统一
天下之美梦成空,惟有山河依旧,徒供后人凭吊而死。
人物简介:
1、上杉谦信
    上杉谦信出生于1530年1月21日,是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的最后一个儿子。幼名“虎
千代”。 四岁丧母,六岁时改名叫喜平二景虎。
    由于长尾为景怀疑其非己出,所以自小谦信便是在得不到父爱的环境中成长。18岁
时,虎千代离开春日山城,在林泉寺出家。在林泉寺,虎千代得到名僧天室光育禅師的
教育。
    当时越后战乱不断,长尾为景在镇压一向宗暴动时,战死于梅檀野,之后其兄晴景
接任守护代一职。长尾为景一死,长尾俊景和昭田常陆连合叛乱, 那一年景虎十四岁, 
第一次上战场就惨败,大哥晴景不知所终, 两个哥哥景康、景房惨死, 而景虎被长尾家家
臣新兵卫救走, 藏身於林泉寺,后来由上杉朝定出面调解,双方议和,晴景继承长尾家
。此后,晴景不理政事,整日饮酒作乐,结果领地内反叛不断。景虎几次劝告失败后,
只好自己出面讨伐叛逆者,结果屡战屡胜,顿时名声显赫。晴景为此决定起兵打倒景虎
,结果反而被景虎击败。后来由越后守护上杉定实从中斡旋,双方议和,晴景让出长尾
家家督,由景虎接任。
    天文十八年, 景虎率兵五千攻打三条城, 斩七十馀岁老将昭田常陆, 报杀兄之仇.
    此后,受到北条氏的猛攻、被赶出居城的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将上杉这个姓和关东管
领职务让给长尾景虎,长尾景虎改名上杉政虎。后来室町将军足利义辉赐予其一个“辉
”字,改名上杉辉虎,法号谦信。
    继承了长尾家的景虎没有什么扩张领土的野心,而是一心一意地治理越后。由于其
勇武的名声在外,被武田信玄赶出信浓的村上义清跑到越后,请求谦信帮助他夺回信浓
。为此,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在川中岛进行了五次大会战。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第4次川中
岛之战,上杉谦信单骑冲入武田军中军,企图击杀武田信玄。
    另外一个投靠长尾景虎的是关东管领上杉宪政。上杉宪政被北条家赶出上野,为了
恢复上杉家的势力和地位,他将上杉姓氏和关东管领职务转让给了长尾景虎,景虎因此
改名上杉政虎。为了恢复关东的秩序,上杉谦信出兵关东,杀出一条前往镰仓的道路,
在镰仓参拜神宫,继任关东管领职务,同时围攻小田原。由于北条氏康死守小田原,上
杉谦信最终没有能攻占小田原,撤围而去。
    上杉谦信虽然战无不胜,被称为“战国最强”的武将,但是却信奉佛教,曾一度因
此非常矛盾,想出家去高野山隐居。上杉谦信尤其信奉佛教的战神:毘沙门天,自诩为
毘沙门天的化身,高举“毘”战旗进行圣战。由于崇尚“义”,其行为在战国乱世显得
很特别:当其宿敌武田信玄和今川交战时,今川停止向甲菲供给盐时,上杉谦信认为伤
害了甲信的百姓,拒绝和今川结盟对付武田,也拒绝了部下出兵信浓的建议,反而向甲
菲输送盐。长条之战后,上杉谦信认为不应该乘人之危,拒绝出兵攻打武田。
相反,这时上杉谦信认为织田信长是搅乱天下的祸首。为了维护足利将军家的权威,上
杉谦信开始对织田信长进行远征,并在手取川打败织田的北陆侵攻军(柴田军)。因为
已经是冬天,上杉谦信率军返回越后,准备来年开春上洛。结果在春日山城因脑出血而
死,终年49岁。死前吟诗:“四十九年一睡梦 一期荣华一杯酒”。
2、武田信玄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孙子兵法——军争篇》
    武田信虎之子,人称"甲斐之虎",战国屈指可数的名将,且长于文事,拥有强大的武田
军团。 1541年,信虎,信玄信州进兵,大胜海野一族.凯旋归后,信虎到女婿骏河今川义元
处探访, 信玄乘机夺取家督之位,
驱逐信虎出境,把信虎的玩物珍宝,仕妾丫环都送了过去. 信虎自此有生之年再没有踏上
甲斐一步.
     其后,信玄突然侵攻取访的妹夫取访赖重,取访被逼自杀,
其妹得知噩耗,一痛而绝.
     攻占取访后,信玄进行信浓攻略战,击败北信浓的猛将村上义清,
攻取了南,北信浓.
     得到信浓后,信玄势力大张,继续开疆拓地.被他击败的武将,纷纷逃到上杉谦信帐下
.
     于是,自1553年至1564年,上杉与武田两军在信浓境内的犀川与千曲川之间的平原 
展开大战,交战五次,史称"川中岛之战".合战后,
信玄取得了川中岛,完全控制信浓.
     其时,信玄也控制了西上野,今川义元在田乐狭间被织田信长杀死,其子今川氏真继
任家督.信玄有意染指骏河,嫡子义信为氏真的妹夫,反对进攻骏河.信玄便囚禁义信,最后
义信突然死去.信玄与德川家
共同攻灭了今川家,得到骏河及远江.
     1572年,信玄欲与近畿中的霸主织田信长一决雌雄,途经德川家
的三河.德川家康是织田信长的盟友,自然顽强抵抗,亦被信玄连拔八城.
     同年,织田军来援,双方在三方原遭遇,大战,德川家康大败,
逃回到滨松城.信玄进兵 野田城,急病,退兵.在回师途中,不治而死,
上杉谦信得知后,亦为失去一位好敌手而 叹息.
本文作者是新浪影行天下版主 zheros
--

 犁靶闪希奇该市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2.15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2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