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xpress (总统|三人行,必有一灯泡;六人行,必有我师), 信区: Movie
标  题: 时候差不多了,说说东京审判吧(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Sep 21 13:33:56 2006), 转信

http://hitmovie.blogspot.com/2006/09/zz_8458.html

作者: mutong@北大未名

半个月以前和blackpurple一起以北大影协代表的身份看了面向媒体的看片会,得写几笔,再不写就全忘光了。

活动在电影博物馆做的,还碰到了影协的顾问周黎明老师,回来路上洽谈甚欢其他的就不说了,只说说片子吧。

让人摇头叹息的烂片。如果导演高群书真的举债五百万拍出这部片子来,那可真是有些不妥,不厚道如我也只能表示同情。

从剧本开始,这部影片基本就被打上了厄运的烙印。按说剧情透露了怕大家看得无趣,问题在于这部片子完全没有堪称有价值的剧情。由寸土不让的中国大法官打开序幕,然后是几个日本年轻人和中国记者朱孝天的没头没脑的纠葛,其间还莫名其妙死了一个人,以针对死刑与否的投票作为高潮,最后是平淡无奇的结尾。线索发展中间以大量的法庭戏串联,而所有的人物关系生硬而又各自为战地服务于主旋律,却完全无法给人以共鸣。唯一有可能拍出影像张力的法庭戏,却因为编剧业余水平的法学和史学修养(法律界人士blackpurple摇头连连看表不已),以及糟糕透顶的道具舞美(“这个这个什么大律师一转身,哇我就受不了了那个那个,什么廉价西装嘛!”周老师语),外加导演个人热情洋溢的电视剧大片情结(每逢特写接特写或特写切全景,必伴随“轰隆”“唰”“哗”,仿佛霸王龙脚步声的音效),而完全无药可救。个中滋味,大家可以看过之后再加以附议。

还要令人发指的是失败的人物塑造。片中少量的记录镜头完全没有出现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更像是用于调节影片节奏。而所有那些剧中人物本应振聋发聩的前史,却统统由演员口述。而曾志伟、林熙蕾、朱孝天等人的港台普,竟给人娓娓道来之感,脱戏脱得厉害。没头没脑的自杀,没头没脑的恋爱纠葛,完全没法给人代入感,多余的很。尤其是朱孝天饰演的中国记者,每逢右翼青年嚣张,屡屡忍气吞声报以哀怨目光。直到右翼青年举枪站在他面前,竟然任由日本女孩挡在身前保护他,之后任由对方开枪射杀没头没脑的恋人。只见他俯身下来,抱起恋人,嗷嗷大哭,并再次向凶手投以哀怨目光。场下一众中国男子汉只得尴尬不已,而我则暗自幸灾乐祸,朱若敢再来大陆,只怕被愤青口水淹死。

可以看出,导演高群书在法庭戏的调度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在法庭这个封闭空间内,摄影机如同吊了威也一般满屋子乱动,大运动量俯拍运用的近乎泛滥了。流畅有余,而张力不足。用于营造气氛的大量无源音响,起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反效果。所有的这一切让本应成为本片看点的法庭戏,成为了俨然过家家一般的恶搞场面。若是总局领导指望这样的片子来提民族之气感中华之慨,那可真是面子里子都闹笑话了。

一部众人呕心沥血的大片却被我说成这个样子,咱也有点不好意思,自知过分。涉日历史本是一个各方讨巧的大好题材,尤其是八月中旬小泉刚刚参拜靖国神社,更是卖片的绝世好牌。按理说,只要这部片子中规中矩,不犯大错,立场明确,没人愿意跟它过不去的。

问题在于,《东京审判》已经犯了太多的大错,实在让人惋惜不已。九月一日上片,赶上了大好档期,加上近年来大中华沙文主义在草根阶层日渐抬头,可以想见这部片子在未来的一周内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话题。从年前的无极,到暑期的石头,且不论口碑好坏,能形成社会话题就意味着回报良好,这可能是发行方的主导思想。问题在于真正具有仇日分人或许是主流话题的策动者,却从来不是影院票房的拉动力。再加上影片质量不合格,无力营造口碑,高群书导演的五百万巨债,还真让人捏一把汗。

--
我的博客:http://blog.jiangzhanyong.com

我的主页:http://www.jiangzhanyong.com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4.6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