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yteek (反腐先锋@我有问你意见吗.COM), 信区: Movie
标  题: 过年回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4日20:23:3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孙孟晋

获得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大奖
电影舞台艺术家协会最佳影片奖
意大利影评人最佳影片奖
国际天主教协会电影视听艺术组织最佳影片

导演:张元
主演:刘琳    李冰冰


      一个艺术家的姿态往往决定了他的作品。张元实在有些让人
看不懂,该他处于地下状态时总是积极地呈献,不该他积极配合时
又不懂得拒绝。中国不少地下艺术家患有献媚的毛病,当洋人对他
们有了足够的关注点时,他们就会摇身一变获得地上的通行证。张
元在这方面很成功,他事实上什么也没白搭,每拍一部片子都送出
去弄一两个什么奖,骗取一些重视环境不重艺术的人的青睐,比如
《北京杂种》、《东宫西宫》。张元在电影界获得的好评几乎都与
非主流有关,然而我倒以为,他的浮出水面并没有花什么力气,他
一直在用地上的心态做着地下的事情,他实质上很在乎别人的眼睛
,或者说,他知道偶尔以现实主义的姿态反映问题更容易获得一种
本质上是时尚的好感。
      《过年回家》让人对张元刮目相看,不是因为它的更出色,
而是因为它的更糟糕。那个故事是否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重要,
反正张元经常不忘深入生活,但其内在逻辑却是很不近情理的。为
什么还没有证明现实的残酷性,就慌慌忙忙地用温情编造一个失去
真实性的沟通故事,张元好象用眼睛去洞察,似乎总是用违心的东
西来代替同情。
      《过年回家》有大段大段的说实情的手法,好象除了凑足时
间人物心理描写是不用这么浪费的。最不可思议的是人们的感情不
至于脆弱得靠一个谎话来感动。劝化从来没有内疚来得有力,当心
灵迷失的时候,对现实沉默而虚构现实肯定是要离谱的。《过年回
家》里并不是压抑而是扭曲。好象这种情绪的错位与《过年回家》
很容易被人念成“回家过年”一样,至少我每一次说起这部片子的
片名时总是不太肯定。
      搞艺术的人让我最不明白的是他们叫嚣客观,他们明明应该
生有一双与别人不一样的眼睛,也应该存有与别人不一样的立场,
而事实上......一个过于标榜自己客观的人除非他太缺乏主观的能
力了,否则就是他太有动机。
     从张元至今没有拍出一部很有说服力的电影来看,他气质上
少了那么一点自省成分。中国那么多年诞生不了黑泽明、塔可夫斯
基这样的大师,是因为独立人格被“张元们”一时忘却了,也因为
他们理解的终极意义是“走向世界”而已。而今天,我们同样不该
忽视“世界”(国外评论家)功利的一面,他们不负责任的赞誉的
背后是对某种文化某种现实背景的无知,什么“自由意识的隐喻”
,什么“人道主义的震撼力”,无异于面对一幢装修得古色古香的
现代公厕,大赞其古建筑的伟大。
      张元似乎愿意被自己的“探索影像与真实的关系”的幌子蒙
骗,他骗得了自己,却骗不了所有的人,他既不能代表/无愧于地下
,也不能代表/无愧于地上。
w

--


父亲留给了我一块面包,我要好好的活着!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2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