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owie (鲍伊), 信区: Movie
标 题: 开往春天的地铁:冬天已经来临 (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9月02日16:19:2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网易报道 舒天楚
□地铁里的故事:
七年,据说是夫妻婚姻生活出现危机的临界点,所谓的“七年之痒”。
《开往春天的地铁》选择了以建斌和小慧这对平凡的夫妻结婚七年后的故事为主体
叙述,显然也是想进一步表达导演张一白在电视剧中没有说完的“将爱情进行到底”的
美丽理念。
一对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就像很多充满憧憬的异乡客一样,背着沉甸甸的背包和梦
想,来到了北京,时年是1993年11月20下午六点,建斌向小慧郑重许诺:我会让你幸福
的。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承诺,一诺千金,可要实践起来绝对不像说“I LOVE YOU”那么
轻松。
影片绝大部分场景选择了地铁,故事的起承转合也和地铁密不可分。
失业三个月,穷得连房租都交不起的建斌,从物质上来说,并没有实现他七年前给
予小慧的“幸福”许诺。于是男人沉重的自尊感使得他无力向小慧讲出真相,一天一天
,他依然像平时一样早起上班,和妻子小慧一起乘地铁,唯一不同的是小慧将地铁仅仅
当作交通工具,而建斌不得不在地铁站度过整整一天,坐在地铁里来来回回,回回来来
。
美丽的梦想就这样一日一日地逝去,对小慧的愧疚感也就这样一日一日地加深,这
趟地铁的终点站真的会是春天吗?
当一个男人无力给他爱的女人幸福时,他无疑会因为自卑而变得格外敏感。用建斌
的话说就是“谁还能奢望一个女人能够和一个事业失败的男人白头到老”。
于是一个叫老虎的男人一个冒失的对小慧表述爱慕的电话就让建斌的心如坠入冰窟
。同样是在地铁站,建斌见到了老虎,以为自己明白了一切。他为自尊向小慧编造了更
大的谎言:单位要派我去法国学习,很快就要走了。他想干什么,想选择结束一切吗?
该说小慧了,徐静蕾延续了她以往的银幕形象,一个文静、温柔、善解人意同时也
渴望浪漫的女子。她爱建斌不言而喻,从她听到建斌的幸福许诺后,羞涩然却坚决地拉
着建斌的手就可以看出,然而她比建斌更在乎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导演经常在影片
中安排这个人物面对镜头自言自语:“其实我已经很自足了,能和建斌在一起七年。”
很显然以建斌的物质条件这不是能让她自足的因素,更多的是因为爱,有时平淡有时狂
热的爱。
小慧并不知道建斌的物质窘境,然而每天和建斌一起乘地铁上班时,她却能感觉到
坐在身边的这个男人对她的爱一天天在消散。这是她最不能忍受的,对于她来说,这趟
爱情地铁开往的似乎也不会是春天。
小慧碰到了老虎,一个爽朗的男人,有了一点她渴望的怦然心动的感觉。建斌为了
打发每日坐地铁的无聊,冒别人的名义去医院看望一个因事故眼睛受伤的年轻女孩。
七年婚姻,平淡之极,一点点感情火花都可能引起婚外恋的熊熊大火。
当然这不是一部重在讲述婚外恋的电影,建斌和小慧,都不过是在自身感情出现危
机后渴望一些沟通和交流,于是小慧和老虎在一起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随意,而不用
看一日一日沉重的建斌的脸色,建斌也在和女孩的交往中感到一种生命的乐观感。
当爱已不再温暖,它只是牵绊,当口是心非已成为习惯,两人所能做的就是摊牌—
—坦白。
小慧希望坦白的是她对老虎的感觉不像建斌所想,她希望挽救这段进入冬季的婚姻
;而建斌想坦白的是他失业的事实。然而当小慧一开口,敏感的建斌就误认为是她要告
诉他,她选择了老虎,于是怒不可遏。互相质问:“你还喜欢我吗”,沟通的尝试就这
样不欢而散。
一次次的沟通尝试,有时是建斌主动,有时是小慧主动,然而无一例外都遭到失败
。
最终,建斌依然没有勇气告诉小慧失业的事实,而小慧得知这个消息也是来自一次
在地铁里的偶然闲聊。当她得知这个事实时,她默默地坐在地铁里,坐了整整一天,她
品尝着建斌那长达几个月的地铁生活,想着建斌对她的爱,泪如雨下。
故事在地铁里开始,就在地铁里结束,当建斌假托到法国之名却依然在地铁站晃悠
时,小慧出现了,二人相识一笑,所有的解释都在这一刻显得多余,羽泉的主题歌适时
地响起,动听而煽情,爱情的春天,又将再度回到两人身边,就像那句名诗:冬天已经
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国产电影的春天:
这是一部让我看到了国产电影希望的电影。
今年到目前为止看了《大腕》、《花眼》、《月蚀》、《寻枪》、《那时花开》、
《冲出亚马逊》和这部《开往春天的地铁》几部国产电影,看着大部分场次电影观众屈
指可数的冷清,我想到一点:其实目前中国电影最缺的并不是那种能够在各大电影节拿
大奖出大名的艺术电影,而是真正能让中国广大电影观众(而非专业影迷)走进电影院去
看,平时会热衷于谈论的商业电影。这一点,韩国电影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中国的
电影机构为什么不能借鉴韩国电影提携本国电影的思路和方法呢?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
如果还是由《泰坦尼克号》这样不沉的大片来占据的话,实在是中国电影人的耻辱。
《花眼》、《月蚀》、《那时花开》都没有让我看到国产电影复兴的希望,那种个
人小聪明的自说自话,实在不是拯救国产电影的大智慧。反倒是很多人认为很“逊”事
实上也的确不怎么样的《冲出亚马逊》,倒让我感到一丝影片所作出的商业化努力,值
得赞许。
扯远了,再来看看这部《开往春天的地铁》,导演张一白(《将爱情进行到底》),
从电视剧和这部电影都可以看出他完全具备拍出较好商业电影的潜力。
这部《开》,选用演员如耿乐、徐静蕾、柯蓝、高圆圆等都是颇有观众缘的演员,
包括客串的张杨也不错,讲述的故事也颇具商业性,而且导演在电影中也延续了他一贯
的精致画面的特色,这都体现了他要做一部商业电影的意图。影片中还有一些小细节也
是很值得回味的,比如反复出现的和《原罪》极其相似的浴缸场景,还有那个欲爬到结
婚照的小蟑螂,包括影片或许是为了与建斌小慧故事形成观照的那个厨师和营养早餐推
销员的爱情以及照相馆店员和哑男孩的爱情,这些都是一部商业电影想要取得成功的元
素。
然而这部电影不商业的地方也不少,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艺术:比如人物对话
较少,演员的台词大部分是角色独白,带点似有似无的寓意,如“眼看过去的七年就像
一个溺水的小孩一样,而我们就站在岸边,见死不救”,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个风
格鲜明的香港导演;有时甚至是安排角色直接面对镜头自言自语,让我想到了那部不堪
回首的《北京杂种》;影片的节奏过于缓慢了,在情节的设置上缺乏波折和悬念,可能
会让人失却观影耐心。好像这也是新锐导演的通病,在影像上大都能做得不错,但在叙
事上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寻枪》也是如此。其实大部分观众想看的不外乎是
一个精彩的故事,几个吸引人的场面,几个好看的或者演技出众的演员,如是而已。
当那些热爱电影的年轻人背着背包和梦想来到理想地,开始他们的电影耕耘时,就
像1993年的建斌和小慧一样,有谁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季节。
不过,就像一次蹦极无法解决小慧和建斌的所有问题一样,仅有几部《寻枪》、《
开往春天的地铁》这样的电影也无法宣告国产电影的冬季已经结束,但毕竟第一步已经
开始迈出开始,中国的国产电影也终将会坐上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相信。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4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