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lash (急了也能跑), 信区: Movie
标 题: 鬼子来了大家谈--from mop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03日19:43:28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所有看过《鬼子来了〉的人都进来说说。
----------------------------------------------------------------------------
----
虽是一部黑色幽默,但偶却笑不出来,其实更想哭,那个疯子的话就是偶想干的“偶一
手一个掐死俩,刨坑埋了。。。。。。。。“
同时恨中国人的劣根性。
先看看日本人的观后感吧:
(发帖时间:2002-12-23 23:02:01)
---李烈火 J
回复(1):我想,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所谓普通观众对它的反映最是真实生动。我们摘要
了一些日本网友对于《鬼子来了》的反映。在“映画生活BBS”,网友可以对电影投票打
分并给出打分理由(在这里给这个电影打5颗星的观众竟然在6成以上,而打4颗星的观众
则有四分之一),而这个网站也有些“日本IMDB”的意思。“映画批评空间BBS”是日本
人气最旺的电影论坛之一,来自这里的评论也因为坛友众多而各具特色。
激赏
鬼子来了!鬼子是日本人,还是所有人其实都是“鬼子”?你自己是否也是?无论如何
,我要为这个出自良心的电影画上五星。——Suzuri
无论持何种信条,无论男女老少,好像我认识的日本人都想看看这部电影。至于能
否接受或者观点一致,那就是另一回事啦。既然这样,不该画五星吗?——Yasu
电影结束后的剧院里一片混乱,还不能证明这是名作吗?——MaaTsua
反感
对日本人来说,这电影的惟一意义就是看完让你不高兴到家罢了。——水那岐
这电影要说的不过是一个联盟如何崩坏,以及一场预告多时才上演的杀人全记录。
没什么新鲜的。——Kishi
我绝对不再看第二遍了!从头到尾,那个男人的脸几乎晃满了镜头的全部,然后是
石子儿一样满天乱飞的中国土话,听的我实在头晕。唯一能感觉到的,战争是不是就像
一个糟糕的电影那么没条理?——Kagu
不解
究竟是谁把花屋扔进麻袋里去的?酒队长那时还在作战,不会是他干的吧?——Saqi
冷静
谈论过去的事情没什么意思。重要的是,现在每个人都要感受到个人和组织间不可分割
的关系。政党,公司,外务省,或者就是普通的学校社团。——Tawaba
说实话,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个腿受伤的国民党军人了。相比之下,那个微笑着被
处死的翻译倒让我更欣赏。——Kenken
映画生活BBS投票统计:
5分 21人
4分 9人
3分 6人
2分 0人
1分 0人
合计 36人
平均分 4.4
■日版剧情简介
本来的《鬼子来了》剧情很短:一个日本兵,一个汉奸翻译,莫名其妙的被扔给了挂甲
台的村民。有人想杀,有人想放,最后鬼子无人认领,村民主动把他们还给了日军。最
后一夜,依旧是鬼子的日军把全村农民屠杀殆尽,当事后复仇的马大三被曾被捉去的鬼
子砍下头颅,电影戛然而止。在GAGA的官方网页上,日本电影公司这样对观众介绍剧情
:
“花屋因已成被囚之身而感觉分外耻辱,他为了速死而发出的辱骂却被贪生怕死的翻译
狡猾的偷换。”,“花屋放弃了当初自暴自弃的心情,感激村民照顾的同时,他提议以
粮换人”,“酒厉声询问,是谁送回了花屋,他是带着武器回来的吗?一个已醉的村民
安慰酒不用害怕,还拍着他的肩,一刹那间,花屋的心中有什么突然绽发了,面目扭曲
的他举刀捅进了农民的身体”,“中国人说的‘鬼子’,是在对外国人的憎恶性称呼,
有不好的含义。”
■媒体反响
《每日新闻》:
《鬼子来了》描述了日军与中国农民间奇妙的交流。故事从一个神秘的人丢下两个
俘虏开始,用黑白胶片展示着属于姜文的黑色幽默。本片和中国惯有的“抗日电影”不
同。姜文则说,“我描绘了人类的误解与爱恨,恐怖与死亡”。
在花屋和村民的交往中,虽然一直有幽默作陪,但紧张不安的气息亦跟随始终,并
在最后得以爆发。借助马大三这个令人同情而心地善良的农民,姜文导演提出了‘当死
亡逼近时,人究竟会做出何等举动?’这一针对人性的普遍提问。(井上志津)
虽然本片存在着对日本兵的描写不尽自然,影片过长及后半部分条理略嫌不清的问题,
但它无疑以自身的强大震撼深深扣击着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我也不禁惘然失言。(胜田
友已)
因为它的冲击力,看过本片的人都难免因赞赏或排斥的态度而泾渭分明。就我而言,欣
赏过后的感觉是不快的。故事首先设定了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情境,而军人的极恶罪行也
不过是刻板的宣传。实际上,当年的日本军队在虐杀中国人的问题上有严格的规定,而
这样的作品只能让当初都深受战争灾害的日中友谊再添鸿沟。(大岛透)
《朝日新闻》(2002年4月18日):
中国最优秀的演员姜文执导的第二部作品《鬼子来了》将在4月27日于东京和大阪两地公
映。这部电影以黑白胶片描述了日中战争时发生在中国农民和日军之间的遭遇和悲剧,
并在2000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评审团大奖。
某夜,被装进麻袋的日本兵给扔在一个中国农村,而他一旦和农民达成某种和解,
他也必定会被日本人的观念所抛弃。另一方面,农民们的爱国心和“抗日精神”也在不
断膨胀,所以疯狂的行为是注定的最后结局。
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这里被描述和被追问的,只不过是还原至人类本身的脆
弱姿态。
姜文在日本有许多朋友,在他看来,这些朋友都是注重礼仪和清洁的人。但在他年
幼的时候,经常听长辈讲述“鬼子”的所作所为。因此,他的这部电影也可说成是一次
解释这种疑惑的作业。
姜文批评过去的中国电影粗糙的塑造日军形象的做法,为了改变这一点,他的电影
取材于原日军和被征用中国人的真实故事,自己还多次到过靖国神社。(村上太辉夫)
《读卖新闻》(2002年4月11日):
姜文把一个命运起伏的农民刻画得有声有色,同时,香川和泽田扮演的日军角色的心理
也真实可信。本片导演曾经走访靖国神社,在上野找到原日军的军服,从原日军那里做
了充分的取材准备。在影片的摄制中,姜文也经常通过和日籍演员的交流而随时改变台
词。
姜文说,“这是一部为中国人拍摄的中文电影,我强烈的期待着它能够在国内上映
。”曾在中国接受过两周军事训练的香川则说,“请离开战争当事国的立场,从一个旁
观者的角度去思考它吧。”(浜本良一)
日本版《ELLE》
许多日本人在观赏过本片后都觉得难以忍受,我曾经也做如是想,但当我发现导演的意
图并不止于描述日军占领中国的表面题材,而是另有深意后,我才为这部电影而惊讶。
看不见脸的“我”把日军和翻译扔进了乡村,由于语言的障碍,日本士兵和村民都陷入
一片混乱之中。基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自身危险的感知,花屋破口大骂,但却被翻译巧
妙的换了意思。对尊重长辈的中国人来说,把自己称作儿子有着意味深长的含义。而对
于亚洲人来说,理解中国人在这里的设计可谓心领神会。
有人说本片过于强调日军的人性一面,这种说法纯属误会。因为无法忘记大屠杀的
记忆,过往的电影里屡屡见到表现这种场面的镜头,什么时候才能彻底忘记“我”是何
等模样呢,与其说这是剧情,不如说是中国人对日本感情的微妙安排。但导演的意图并
未实现,因为影片一出来后,由于引用了如此沉重的历史作为背景,电影再一次变成负
载庶民的怨恨与悲剧的寓言,对中国人来说,这个“我”的模样大概永远无法忘怀了。
(清水节)
■观察
真实的力量
不知道别人第一次看《鬼子》是什么时候,而去年秋天我在盗版店乱翻时老板还说没到
货。实际上,《鬼子》的诞生和声名在外,都是远早于这个秋天的事情。
1996年,姜文的北京阳光灿烂制片公司从青岛作协主席尤凤伟手里拿到了小说《生存》
的电影改编权及电影拍摄权;1999年,电影尚未完成时,尤风伟和投资方之间展开的官
司就成了这部影片带来的第一次风波。但关于拍摄权的争论似乎并未影响影片的摄制,
2000年5月,已经在4月中旬拿到戛纳评审团大奖的姜文在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电影已
经在完成后修改了十一个月左右,而违禁参加海外影展的《鬼》片何时能得到电检局放
行还遥遥无期。从这以后,《鬼子来了》就真的成了传说中的鬼子。直到2001年末,中
国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盗版光盘,才让许多影迷一睹其真容。至此,《鬼子来了》的违
禁特色表露无疑。
令人意外的是,“鬼子”的故乡第一次让姜文实现了公映《鬼子来了》的理想。2002年
4月27日,东京的新宿与涩谷,《鬼子来了》在各大媒体的充分造势下隆重上映,一时成
为日本的“话题之作”。而大部分的中国人,就像不知道当年的《那人那山那狗》在日
本院线全面飘红一样,不知道自己没法看见的地下电影已“偷渡”东瀛。
在公映前,姜文的确接受了不少日本媒体的采访,除了引起这次“神社”风波的朝日新
闻记者村上太辉夫外,读卖新闻的中国总局记者浜本良一也曾在4月11日的报道中提及姜
文多次前往靖国神社的事,只是在这次风波中未被提及。实际上,2000年8月12日,姜文
在上海图书馆4楼多功能厅里回答提问的态度已足够表明他的立场:“日本人一直在研究
抗日战争,他们很认真,我们也应该努力。”“日本人在用法律上的漏洞为自己摆脱罪
名。很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电影作品现在成为了日本人所谓的‘证据’。”正是为了改
变中国抗日电影对日军形象及心理塑造粗糙的弱点,姜文才和编剧一起赴日切实收集资
料,并在靖国神社的可开放展厅寻找军国主义的疯狂逻辑和真实罪证。从日本观众的反
映来看,这一点正是让心存障碍的多数日本人愿意走进影院,并给予较高评价的重要理
由——只有真实具有压倒性的说服力量。
日本人挺喜欢姜文的,许多电影杂志上顺带着介绍了他参与过的作品,从《芙蓉镇》《
红高粱》到《阳光灿烂的日子》(译作《太阳之子》)和《寻枪》。日本人还挺喜欢鬼
子的扮演者香川照之,他不仅没有因本片在日本遭遇麻烦。实际上,他的人气因《鬼子
来了》而直线上升,日本女性对他的评价尤高,《朝日新闻》和德间书店等许多媒体都
为他做了专访。
《鬼子来了》放到日本去发行,姜文应该放心,因为日本观众只会在环环相扣的商业宣
传下以“自信而理性”的态度纷纷涌入影院——他们是不是也像花屋一样隐藏着未爆发
的狂气?投资商与发行方不会关心这个。至于中国本土,从劳苦大众到白领小资,可以
想见的是大家也许会再度掀起“赵薇军旗装”般的热情。而电影什么时候能公映?大概
这个问题已经无足轻重。
---李烈火 J
回复(2):相比之下,反倒是日本的一些评价更客观,勿庸置疑这是部好片子,因为它是
以人性为基础的。
---廊桥梦遗 J
回复(3):UP!
---李烈火 J
回复(4):麻木
---匿名人士155242 J b
回复(5):一部好的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好评价啊...
---6gesb J
回复(6):反正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片子,对姜哥只有253
---一刀倾城 J
回复(7):是个好片!!
内地什么时候上映?
---匿名人士175203 J b
回复(8):哪裏有下載啊?上映是不可能了
---邪魔蹴散 J
回复(9):去买dvd,精品版的翻译最好。
---sun_demon J
回复(10):。。。。。。。。。
---李烈火 J
回复(11):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善良、正直却又愚昧、无知的国人世界。
深刻的刻画出了凶残、无常却也无奈的参与到战争期间的鬼子
8错
---freej acky J
回复(12):挺真实的··
---哭蛹 J
回复(13):是部让人反思的好片子。
---HONGLAN J
回复(14):啥叫含笑九泉哪
这,奏(就)叫含笑九泉!
---laser-TP- J
回复(15):我买了dvd,,,真是不错!国内禁演真是可惜了!874电检处的sb!深刻的不
让放,专放弱智的!
---风简真 J
回复(16):国内别列入禁片了,我看到后面也哭了!
---匿名人士136395 J b
回复(17):黑色幽默吗?不过我还是欣赏姜文的
---死鬼坏坏 J
回复(18):啥也别说了~~
---☆八神庵☆ J
回复(19):很久的片子了
没 贴图就是tm不方便!
http://www1.beareyes.com.cn/lunimage/guest/gzll1.jpg
---NEC12 J
回复(20):
---匿名人士136395 J b
回复(21):我看了dvd很不错的片子 值得收藏
---霹雳小子 J
回复(22):姜文是中国的一流演员```超一流导演```
---我们的故事 J
回复(23):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
哈哈,笑死我了
---匿名人士202199 J b
回复(24):昨天又看了一遍,这次看的是双DVD的版本,HOHO。不过我绝对不会看第三遍
了,心里堵得慌。唉
---廊桥梦遗 J
回复(25):姜文把中国人的奴性刻画得很形象,是部8错的片子。
---花无 J
回复(26):我合着眼呢
---一只饼 J
回复(27):我就是唐山人,这部片子拍的太好了,可惜没有公映在中国,社会主义害死人
哦!!
---leslie_zhau J
回复(28):哈哈 ,反映鬼子的片子在中国禁演,在日本公演,我就r
---cruelman J
回复(29):絕對強片!一上來就露點,比陽光燦爛的日子早多了
---令尊上梁山 J
回复(30):25楼的给我们讲一下你从哪里看出中国人奴性?
一群没受过教育的农民兄弟,为了生存,为了避免游击队的拿他们问罪,把两个日本俘
虏关押了半年,在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把两个人养半年要多少粮食?
后来,还是为了生存,在游击队再也不出现之后,把日本俘虏送回去换两车粮食有什么
错?也许从政治立场上他们是错了,但是从最根本的人性的角度,他们是无罪的!你别
跟我说什么大道理,我受的教育不比你少。那些是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不知道什么
是政治,他们以前跟日本鬼子也没有什么不共戴天的仇恨,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全
村人的生存,这哪里是奴性?这分明是一种伟大的人格。
---廊桥梦遗 J
回复(31):是政府把他們養成了一群羊,只要他們種地交租,日本人入侵的時候,讓羊搖身
一變成為狼不現實,因為他們早就不知道如何說不,所以"逆子不敗家"這句話有道理.這個
情況同樣適用於現在,如果再次面對大敵的時候,政府統治下的羊群會反抗嗎?
---令尊上梁山 J
回复(32):把普通人的心态表现了出来,很写实,而中国的抗日电影,老百姓都是不怕死
的,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被禁影了。
---匿名人士150465 J b
回复(33):本该让国人警醒的片子却被迫只能让日本人去警醒,这才是本片所揭示的最大
悲哀...
---匿名人士163116 J b
回复(34):整个片子的剧情我觉得有点拖沓,不过姜文总算表现出了中国人的善良和怕事
,应该说汉人血液中的民族野性少了点,这是我们最需要的!
---匿名人士229141 J b
回复(35):真实的中国抗日时期,广大百姓所处的生活状态。诚惶诚恐。。。什么奴性不
奴性,那是老百姓。
---忧郁的胖子 J
回复(36):姜文无条件253
---忧郁的胖子 J
回复(37):有一段“中国驴强奸日本马。。。。。”十分精彩!
---jieyoung J
回复(38):37楼,是中国驴干日本兵营里的驴!
---zergwd J
回复(39):啥也别说了,里面的台词太棒了.
---6.15 J
回复(40):描写日本人屠杀中国人,最后还是日本人做成DVD来赚中国人的钱
悲哀啊~~~~~~~~!!!!!!!!!!
---keikojian J
回复(41):看到最后真的痛恨日本人哪!!!!!!妈的!!!我也来874!!
---匿名人士161114 J b
回复(42):这样的好片子,国内竟不让放,dvd竟然是日本出的,真是天大的讽刺!
---peike J
回复(43):同意24楼,看完片子之后我就堵得慌,啥也不想说,不愿说,不知道为什么。
怕是受了太大的触动,鬼子的电影拍了这么多年,以前的总是让人咬牙切齿、群情激愤
、义愤填膺,却没想过每种人性都不会是单一的。
---蔡蔡可风 J
回复(44):农夫和蛇的故事~~~~~
很好的片子
很同意30楼的分析
---benny J
回复(45):其实,鬼子来了还是值得看的,没有很偏向那一方
---happy_bird100 J
回复(46):姜文的片子一向是奇喜欢。
因为真实是绝对不会让人失望的。
---catgrass J
回复(47):很深刻的片子,本来以为是搞笑的哗众取宠片子,看完之后觉得心里不舒服,
就象上学的时候鲁迅的文章,用最普遍的现实,揭示深刻的问题!
---巴巴拉 J
回复(48):看完后就把片子收好了,实在不好受啊。
不忍心看第二遍了。
---tse J
回复(49):谁来说说最后一下变成彩色胶片的用意??
---HERESY J
回复(50):偶看过,这些天的MSN的名字就叫“我一手一个掐死俩,刨个坑,埋了”,开
始就觉得唐山话搞笑
看完后,一个感觉,内涵太丰富了,虽然你我都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可是,看完了,你
会说那个时代就是片中的样子
正因为和GCD的主调不同,这不片子永远不可能公映
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不好做内容评说,但是,我想说,好片,不看绝对遗憾,看了你和
我一样,就是8想评论。
---yFar J
回复(51):看过
好片
只能这样说了
---人间蒸发 J
回复(52):42楼的,不要随便上纲上线。。。影片的禁映是因为他私自送出国参加影展,
违反了有关规定,和社会主义无关。
---k2so4 J
回复(53):确实是好片,所谓什么“描述中国农民的奴性”之类纯粹是不能理解这么有深
度的片子。
“啥叫汉奸呢?……帮日本子杀中国人的那叫汉奸,找日本子要粮食还叫汉奸?把日本
子白送回去不要粮食的,那才叫汉奸呢。”
巨喜欢这句台词……这才叫真实,比那种什么“为了**,为了**,为了**,我代表**枪
毙你”要真实到什么地方去了……想起来都寒。
---mullerkayfritz J
回复(54):52楼的知道不知道这样一件事情
有人找过姜文
说这部片子只要剪掉一点,哪怕只是一丁点,他们就同意公映。姜文没同意。
所以我们现在只能看DVD
这事可信可不信,全由自己来判断。就象你说的那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样。
---tse J
回复(55):新汉奸把好电影都禁了``````
---我们的故事 J
回复(56):活着,鬼子来了,都是日版的DVD我无语拉
---hongway J
回复(57):找不到呀。。。。。。。。
---拉出去毙了 J
回复(58):日本鬼子都是王八蛋!!!
---皮卡丘爱EVANE J
回复(59):可恶的奴性.......看到强大的敌人对自己微笑的时候马上感到安心了......
.我痛恨这样...
最好的反映抗日的电影,为什么TMD禁放?
---viccnu J
回复(60):可恶的奴性.......看到强大的敌人对自己微笑的时候马上感到安心了......
.我痛恨这样...
最好的反映抗日的电影,为什么TMD禁放?
---viccnu J
回复(61):41樓多半沒看過就進來874了...正P孩!
---匿名人士148179 J b
回复(62):52楼的,你真觉得是这原因么?
---一刀倾城 J
回复(63):50楼的,你说说现在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偷东西你会不会站出来叫一声"抓
小偷"?????????
---zhlmnet J
回复(64):
好片子都要要被禁DI。
有思想的片子也是要禁DI。
用SB片子愚化10Y人的工程何其壮观。
鬼子砍姜文的头那个镜头最经典:
一只蚂蚁爬到将被杀之人的脖子上,暴露于刀口之下,一只手轻轻地弹开了蚂蚁……刀
过之处人头落地!!!
现实感啊,人不如蝼蚁!
---牛的眼泪 J
回复(65):我一手一个掐吧死俩,刨坑埋喽
---beowulf J
回复(66):绝对是个好片,前面是灰色幽默,后面日军屠杀村民是一个悲剧,再后面马大
三被花屋砍头让剧情到了高潮,悲剧中的悲剧。
---wgsg J
----------------------------------------------------------------------------
----
【收藏 道具 举报】【管理回复(帖主Only)】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7.1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7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