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amuel (孔雀翎), 信区: Movie
标 题: 全面解读《英雄》之五:“辩”英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22日17:29:0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英雄》一出,天下争说。媒体、专家、网友各执一词,孰是孰非,
莫衷一是。相信电影上映之日,观众自能分辨。
《英雄》在深圳短暂地露面七天,各种评论便风起云涌,赞的、弹
的,都各有各的道理。当然不管是哪种,都至少是关关注中国电影,并
对“第五代”的旗手人物张艺谋抱有相当期望值的一群人。我们在此选
择目前争论较多的几个方面进行行“以偏概全式”的对比,读者将来有
机会看完电影再来回味今日所说自会见仁见智。而我们这个“英雄”专
题也就到此完结结了。
一宗罪:创意抄袭
主控:《刺向英雄的一剑》尚可《北京青年报》(下同)片中充斥大
量缺乏消化的模仿,有几处是黑泽明的《乱》,有几处是王家卫的《东
邪西毒》(梁朝伟和张曼玉使这个模仿变得很容易),有几处是陈凯歌的
《刺秦》,你甚至还能看到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
相关控词:提起张艺谋的《英雄》,就不能不提到李安的《卧虎藏
龙》。事实上,《英雄》是踩着《卧虎藏龙》脚印的,这一点,连张艺
谋本人也并不讳言。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样的古装,一样
的武侠,一样的飘逸和一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张扬。李慕白一心退隐
江湖,千方百计化解玉娇龙身上的戾气,与残剑以“天下”二字劝解一
心刺秦的飞雪与无名,其用心几乎如出一辙;而同时出现在两片中的章
子怡更像一条纽带,从神情到装扮都暗示着两片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
就连为李安操刀的作曲家谭盾,也同样被张艺谋相中,继续在《英雄》
中敲打着他的鼓点。而《英雄》湖上“点水式”的打斗,很容易让人想
起《卧虎藏龙》竹林中吊着钢丝飞来飞去的那场戏。《难以成败论<英雄
>》杨青《深圳商报》
主辩:章柏青
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下同)
说到模仿的问题。这关系到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问题。文化传承有模
仿和创新两个方面,二者是辨证的。特别是这种娱乐片、类型片,我觉
得这是张艺谋的聪明之处,观众习惯有旧有新,也就是电影当中有创新
的东西,但又不要和观众相距很远,创新的步子迈得太大,必然脱离观
众。《英雄》的定位本身就是娱乐影片,特别希望能调动广大观众的欣
赏习惯,也就是原来武侠影片那种套路那种思路,那种处理人物的方式,
这些东西很多已经在观众当中形成欣赏习惯了,它必须保留,如果全部
创新,所有的都没有见过,这不仅是不可能,也肯定没有观众。说它模
仿了谁,是不是模仿或照搬,要具体地论述,可不可以模仿别人比较好
的艺术方法,改造之后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这是另一个观点。我认为
不仅可以,为了吸引广大观众,我觉得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这和纯
粹的抄袭是两回事。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学习以前优秀的武侠影片的娱乐
元素上是吸取得比较好的,即使像《卧虎藏龙》这样的影片也是学习了
香港影片《侠女》、徐克电影等一些武侠影片的视觉元素,还可以联想
到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胡少红,善恶分明,它似乎很成功地把这些东西
借到,实际上借不到的,恰恰是张艺谋在艺术上做到了。他的影片之所
以能吸引大多数观众,正因为他把握了这一点,他的新和旧恰如其分,
把新的形式和旧的为观众所欣赏的娱乐元素结合得比较好,也就是他的
影片当中,既有继承的东西也有创新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他的优点。
相关辩词:
影片的情节是通过无名(李连杰饰)与秦王(陈道明饰)在大殿对话带
出并穿引全片。无名的陈述,秦王的识破,再回到无名坦露实情,分别
带出三个版本的刺客故事(即无名与长空、残剑、飞雪、如月的故事),
从而向观众讲述了刺秦故事,同时引领观众一步一步深入电影人物的内
心世界,一层一层地揭示人物的各自性格及相互矛盾。有点类似于侦探
类电影,通过不同人物的叙述来演绎不同版本的故事情节来慢慢接近真
相。只不过这次只有两人:无名和秦王。他们互相叙述推断,表现了两
人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较量与斗争,如下棋对垒。所以张艺谋在电影的叙
事方式与结构上确实有所突破。
《英雄的叙事方式》网友章太极
二宗罪:人物脸谱化
主控:《刺向英雄的一剑》
《英雄》中所有角色的脸谱化、符号化,以本人看来皆源于剧本对
“英雄”矫揉造作的所谓升华,以致君王不像君王,刺客不像刺客,人
人都没有“人性、人情和人味”,加上台词草率、不伦不类(想象一下李
连杰说“一夜情”的效果),张艺谋手中的那一干演技明星、影坛老手个
个照本宣科,演来没有方寸,了无生机,整部影片捏不出一丝灵魂。
相关控词:
他们的表演个个都在耍酷。也许是张艺谋对影片总体意境的要求和
把握,我感觉那些人物个个都是被抽象的英雄形象,没有多少人情人性
的表演。演员的表情也比较单调,看不出这些明星的表演功力呈现。其
实该片还是给予演技发挥的空间的。许多角色都有丰富的感情变化。无
名,复仇心态到明白英雄真谛的变化,期间还有面对秦王短时间内的心
态反复波动,思想斗争。残剑和飞雪,爱情与国恨家仇之间矛盾造成的
人物感情变化。李连杰到好莱坞发展拍的几部片《罗密欧必死》和《The
one》培养了他冷酷的演风,我不太喜欢。对于杀手,应该面无表情,
耍酷,这谁都会演。把表面冷酷的刺客思想的斗争、内心感情的变化给
演绎出来,把冷中的热给诠释出来,那才叫表演大师。还有,影片对刺
客间的情谊表现也欠缺。这方面,不如前几年吴宇森跟周润发的合作。
同样的问题存在于梁朝伟、张曼玉、甄子丹身上。这应该与张艺谋
的风格把握及具体要求有很大关系。陈道明的表演还好点。虽然已经有
好几个演员诠释过不同风格的秦王,感觉陈道明的表演是有血有肉的。
至于章子怡,表演没有突破,表演风格完全跟《卧虎藏龙》、《武士》
差别不大。而且如月这个角色,感觉戏分太多了,她完全是一个配角而
已啊。不过这也难为他们了,这些角色离现实太远了,太抽象了,不好
把握。
《英雄的演员演技》网友章太极《英雄》是一部符号化的电影,所
有的符号都在传达一个标识:“MADE IN CHIN A”。在这样的视觉听觉
轰炸中,演员的表演成为影片中最为弱化的环节,如果不是出于商业的
考虑,估计谁来演都可以完成任务。大牌明星们的表演徘徊在扮酷或更
好地扮酷之间,说狠一点,剧本给他们的空间,无法演出“人味儿”,
他们的内心活动,表情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服从服装颜色变化
的需要,电影的主角是服装,布景,道具,这些符号代表着忠,义,情。
演员是人,但是有一群神一样的摄影舞美灯光,人便不再是人,是“英
雄”,于是一个历史故事最终变成一个超现实故事。
《使眼睛兴奋把耳朵唤醒》王轶庶《南方都市报》
《英雄》里是没有人的,里面所有的人物都是符号,或者用来表达
中心思想的例证。张曼玉、梁朝伟,这些优秀的演员对电影所起的作用
其实只是他们的响亮的名声,演技可抛在一边。也许,张艺谋压根儿就
没想过人物塑造这回事。在电影里,我只知道他们之间有些情感纠葛,
但他们的性格,我毫无了解。《<英雄>VS英雄》钭江明《21世纪明星周
刊》
主辩:章柏青
这个要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脸谱化”,我觉得这并不完全是
一个贬义词,有些东西必须脸谱化,用另外一句话来讲,就是人物性格
鲜明,正面反面都清楚,娱乐片必须这样。像我们的京戏就是要脸谱化,
它一个红脸就代表红脸,一个黑脸就代表黑脸,正面人物就是正面人物,
反面人物就是反面人物,特别是娱乐影片,在某种程度上面必须脸谱化,
面对大多数观众,如果搞得人物性格非常复杂,复杂得分不清人物的好
坏,那么它不是一个娱乐片,娱乐片的拍摄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脸谱化,
必须性格鲜明。用“脸谱化”这三个字来批评,这恰恰是他对类型影片
某些特点掌握不够,特别是武侠影片,正义和非正义,英勇和软弱,要
对立起来,这样特别容易调动起人们的憎恨或者喜爱,并不是脸谱化,
这是调动观众感情的艺术技巧,而且这种在武侠影片当中形成创作路子,
也是从以往武侠影片中继承下来的艺术形式,在“脸谱化”的同时尽量
赋予人物个性,优秀的影片应该如此,不能用同一个模子,我觉得这部
影片结合得不错,武侠剑客,也不是每个人物都做到这样,但至少有几
个重要人物。
有的影评对演员的表演批评得一无是处,这个我觉得非常偏激。影
片当中我比较欣赏陈道明,因为他作为秦王,在当中没有多少情节戏,
他就是端坐在那个地方,用目光和语调,特别是语调神色等几个方面,
基本上没什么大动作,把他那种机智威严,而且带有一点霸气,从他的
语调和神色体现出来,特别是语调方面把握得非常好。
三宗罪:奴性思想
主控:《刺向英雄的一剑》
在《英雄》对传统“刺客侠士”那种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的审判中,
我隐约看到了一种奴性的伸张和复辟,这是本人对这个片子充满藐视的
原因———刺客残剑和无名在秦王束手就擒之际放弃行刺,其理由是他
们发现秦王是一位“胸怀天下、可以一统八荒”的真英雄,也就是真命
天子,于是他们不干了,因为“和平高于一切”,于是他们“牺牲小我”
,一个自愿受王法处死,一个与情侣自相残杀,都像烈士一样成全了我
们那位始皇帝的千秋伟业。
主辩:章柏青
最后没有刺成就说是“奴性”。我看到这个文章,感觉到他还是认
为秦始皇是一个比较残暴的人物,所以李连杰不应该拜服在这个皇帝下
面,而且整个片子把秦王歌颂得太过分,最后刺客都动不了手,跪倒在
他前面。一种是历史的观点,一种是道德的观点,这是这部影片想要阐
明的历史内涵,这种评价的方法并不是张艺谋一个人的创造,以前也有
很多文章都谈到对秦始皇评价的问题,所以这些前人的思想再通过自己
的思索,化成一个故事,我觉得这就是成功。我们不能要求从影片当中
找出精辟的道理来,因为它毕竟是一部娱乐电影,他把思索的任务用一
个通俗的故事表达,评价历史人物应该用历史的观点,而不是道德的观
点,这样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特别是在秦王作品很多的情况下,交汇
融合在他的作品当中,体现在故事当中,我觉得这就是很大的成功,不
能就凭这么一点就来否定。这个说法有点过火。
四宗罪:豪华烂片
主控:《刺向英雄的一剑》
《英雄》的色彩、造型、美工置景大概是全片惟一的创意所在,杜
可风把九寨沟拍成了仙境,有意炫耀的大场面从构图上也无可挑剔。当
然,张艺谋还有更多的钱用来把水变成玻璃,把风变成丝绸———这类
电脑特效加上能让人飞起来的钢丝,使《英雄》的视觉效果有点好莱坞
A级制作的水准,也使它看上去更像《珍珠港》之类的烂片。
主辩:章柏青
我比较喜欢这个片子。看什么电影就要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不能
用艺术片、意识片的要求去看这种类型影片、娱乐影片,这种片子最大
目的就是让人喜欢看,看得高兴,有一定思想内涵那更好,即使没有的
话,只要大家看得高兴,快快乐乐,一样是个好片子。如果硬是要求片
子要有多少深厚的内涵、多少艺术的创新,对这种类型影片的要求是不
妥当的,这种要求也许是一些电影学院的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各种类型
影片的同时,从书本的理论或自己的历练来要求,还有一种自命清高,
把这种影片看成层次很低的,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这部片子作为娱乐
影片的形式,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从我现在看到的武侠影片来讲,即
使和《卧虎藏龙》来比较,它也不逊色,甚至于在更多地方,可能我更
喜欢《英雄》。这篇批评文章,我觉得语言偏激,以偏概全,立论缺乏
事理,只有主观性的话,不是从具体的类型影片出发来评价影片,恰恰
有时候他认为是缺点的东西,我却认为是它的优点。
一部成功的武侠影片应该有三个要素,内涵、感情,第三是感观刺
激。武打影片一般并不特别强调思想深刻,但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话,能
提高武侠影片的品味。当然我也承认张艺谋在一些地方过于露了一点,
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某些地方不那么自然,某些地方一些说教还没有
完全融合在人物当中,主题思想内涵还通过语言把它说出来,比如“天
下”两个字他要升华成很多含义来,可能就会给人说教的感觉,这是不
够圆满的地方。但这样也不能否认整个影片的内涵,我觉得当中的内涵
还是比较深刻的;第二,这部电影有很多的情感戏,既有男性刚的一面,
也有女性柔情的一面;第三视觉效果。有人认为它是动作盛宴,武侠影
片本身是动作片,动作是非常大的因素。这篇文章中认为影片当中迷人
的景色华丽的服装等他认为看上去就像《珍珠港》那样的烂片,这句话
过分,非常过分。作为一部类型影片,没有强烈的感观刺激视觉造型应
该是不行的,而且这种造型不可能孤立地看,因为包括动作设计,包括
色彩,包括背景这些东西和整个活动是附带联系在一起的,要看造型这
些视觉的东西适不适合整个主题,适不适合人物性格,对这些人物塑造
有没有作用。另外,单单地看,就算丝毫没有联系,也能带来是视觉上
的快乐,如果有联系就更好,能烘托人物,刻画人物性格,就达到了更
高的层次。我是觉得这个影片当中的视觉效果无论单独看,还是对整个
影片所起到的作用来说,都做得比较出色。
相关辩词:
凡是看过影片的领导也好、同行也好,大家都很兴奋。新画面公司
的朋友问我的感受,我只能说出四个字:无与伦比!要我评论,我只是
感到无言以对,因为我已经沉浸在影片里了。不谈影片所要表达的宏大
主题,我最欣赏的是影片的商业化成分,这正是中国电影最缺少的成分,
我终于能够看到好看的中国电影了。
什么是电影?《英雄》的第一个画面出来,我就说:这就是电影。
电影跟电视不一样。这样的电影第一个镜头就让你震撼。现在很多电影
没有电影的感觉了,跟电视剧一样。只有电影找到了电影的感觉,才使
它具有超越其他艺术门类的品质。张艺谋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好。他知道
观众要看过程,而这个过程就需要大量精彩的细节来构成。我个人十分
期待有更多像张艺谋这样的导演,对自己负责,对电影负责,对观众负
责,对投资人负责。这种负责精神,是拍摄出更多好看影片的前提,也
是中国电影摆脱困境、走向产业化经营的十分重要的一环。
电影局宣发处处长毛羽看过片子绝对同意这种评价:《英雄》是一
场视觉上的盛宴。我觉得如果早些时候拍出来,《英雄》还可以拿去做
申奥片。所有关于中国的符号,《英雄》里都不遗余力地再现:围棋,
书法,剑,古琴,山水,竹简,弓箭,巍巍楼宇,漫漫黄沙,青山碧水,
红墙绿瓦。《英雄》电影的画面,极具中国画的意境。如果不去做申奥
片,《英雄》还可以去做中国旅游的广告片,或是爱国主义教育范本。
的确,我相信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为我大好江山,我泱泱大国击
节赞叹,相信这部电影全球放映后,会加快留学人员归国效力,加大各
国人民来华旅游观光力度。王轶庶《南方都市报》
在影片被故事的讲述者无名和秦王划分的四个段落里,张艺谋分别
用红蓝白绿做主色调,像黑泽明的《罗生门》一样,讲述了四个不同版
本的关于残剑和飞雪的故事,四个故事分别用情杀、假死、殉情和殉义
描述了残剑和飞雪的最后结局。于是,残剑和飞雪的性格在反复的讲述
中变得灵动起来,他们的爱情在张艺谋的摄像机里,也从红色的狭隘、
蓝色的成全、绿色的激荡到最后白色的殊途同归,一点点伟大起来。张
曼玉也从红色的冶艳、绿色的浪漫、蓝色的质朴到最后白色的伤心。于
雪《深圳商报》
五宗罪:音乐无新意
主控:《眼睛饱了耳朵吐了》于雪《深圳商报》
影片一开始,谭盾就再次用了跟《卧虎藏龙》如出一辙的“如泣如
诉小提琴”,差点让人以为影院放错了拷贝。所幸,紧跟着的一幕——
—秦军出场是雄壮的“交响”。但接下来又不对了,片中第一场武打戏
———无名和长空的厮杀,除了古琴的陪衬,又加上了跟《卧虎藏龙》
如出一辙的鼓点,顿时让人对这场精彩的武打感觉差了许多。可能是成
功的经验要不断吸取,谭盾没怎么费力气就把《英雄》的配乐做成了《
卧虎藏龙Ⅱ》,这是《英雄》惟一的瑕疵。
相关控词:《英雄》的配乐由谭盾创作。我认为,这次张艺谋失策
了。不是说谭盾不好,而是这会让《英雄》与《卧虎藏龙》太像了。想
想,奥斯卡已经颁过一次奖给他了,要想第二次可太难太难了!看《卧
虎藏龙》当时,杨紫琼和章子怡在庭院对打配的是鼓点打击乐,我感觉
很新颖,很好很出色。完了,这次配《英雄》但凡打斗,大多又配了鼓
点打击乐,好是好,太雷同了。
《英雄的声音效果》网友章太极主辩:章柏青
音乐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是特别深,
有些地方没有留下足够的空白,因为音乐是满了一点,特别是武打
影片,有的时候并不需要始终贯彻音乐,因为有时音乐会把你的情绪吸
引到外面去,如果在打斗的时候配上和情节不很合适的音乐的话,你会
出戏,会跳出去,里面有一些地方会有这种感觉,因为音乐本身孤立地
看,很不错,但结合在某一个情节当中,可能把人的情绪吸引到外面去,
脱离了这个情节,这样观众就会产生欣赏方面的矛盾,作为音乐来讲可
以探究。
相关辩词:
《英雄》沿用了《卧虎藏龙》的作曲大师谭盾,音乐中融入了更多
民族的风情,而片中鼓点的感觉尤为出色。在影片的开头,鼓声隐隐响
起,营造出一种非常肃杀的气氛。《英雄》主题曲中悠扬动听的小提琴
由帕尔曼演奏,包含了一种中国古老的高音,听起来有一种远古大漠的
苍凉感觉。影片中小提琴和古弦交相演奏,营造出悲壮的气氛。《首映
笔记》刘江华《北京青年报》(本报记者谢晓 实习生伍洁敏采访整理)
--
三年硕士五年博,身变皮骨腰变驮。昨日豪情遭磨难,今朝两鬓见斑驳。
囊中通货常恨少,腹内草莽日渐多。墙上芦苇浅根底,山间竹笋空外壳。
有心飘洋求深造,无奈拦路有G 托。终日昏昏书中死,彻夜迷迷网上活。
人依电脑哥俩个,情寄足球心一颗。偶有红袖添香事,南柯梦醒愁更多。
不毛之地空求雨,梧桐树矮愧凤落。寄言诸位同窗友,莫效小子这般活。
轻浮小舟难下海,空虚岁月易蹉跎。此中言语皆肺腑,敬请大家细琢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179.17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5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