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JDT (WJDT), 信区: Movie
标 题: .《英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8日12:13:3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人人熱切期待
在二零零二年十月廿六日,筆者見證了中國電影史的新一頁。以前看見老外通宵輪候
《星球大戰》的電影戲票,總是不明所以。到了《英雄》,為了赶及能參加下年度的奧斯
卡金像獎,故在深圳的新南國電影院預映了七天,我才大概接近明白。電影公司為了易于
控制及防止有人偷拍,每天只放映晚上八點及十點兩個場次,每場只售五十張門票,即每
天合共一百張。每天的下午十二時正開始賣票。筆者到達深圳那天,是門票開始發售的第
三天,据說晨早六時左右就有人開始排隊,而且后來的說法更是凌晨四時,甚至隔天之前
就開始有人排隊了。其實也不難明白這种熱切的心情,已多久沒有一出如此令人期待的國
片了?有一位前輩近日就對我說,國片的主流電影就是藝術電影,另類電影反而是馮小剛
的娛樂電影,像《英雄》這類游走于兩者之間而又有如此大卡士的,畢竟罕見。而且在開
拍此電影之后,不少大大小小的「抄作」不絕于耳,又令人對這部電影多了另一份好奇了
。
人人小心奕奕
我也盡量嘗試調節自己的脈搏,因為我知道這份期望很有可能影響我欣賞電影的心情
。但當我差不多十時許到達電影院時,先是五個守衛把我的門票檢了又檢,翻了又翻,然
后是約十來個電影公司的工作人員,要求我把隨身的電子用品、金屬用品都暫存放在電影
院外,他們用一個個白色的垃圾塑料袋盛著我的一切隨身對象,原始而簡單地打包起來。
終于可以進入戲院了。這間電影院是新建的,是類似AMC那种斜台形式,后面的觀眾永遠不
會被前面的觀眾阻擋了視線。這种電影院在進場前有一條小小的隧道,也就在那儿,電影
院方面架起了兩座探測裝置以掃描入場觀眾的全身。過了五關斬了六將,終于可以安坐下
來。由于只有五十位觀眾,斗大的戲院有三份二的座位是空空的,而每行的兩旁走廊則有
兩位工作人員「把守」,我當然明白,為了防止盜錄,此等措施之必要,但這种如臨大敵
的「陣勢」,卻又把我帶回屏息靜气的期待之中。筆者有個小小的習慣,由于記性日漸衰
退,故慣于把電影中一些枝節記錄下來;但就算作紙筆記錄也有工作人員上前阻撓。有同
行說笑,可能是他怕我抄下之后出來翻拍另一出,但,我不諱言,此等過度扰民的措施實
在破坏觀影气氛。如果再引用一點武俠世界的術語,這個預映是曠古歷今吧。
非一般的敘述模式
有人說,有時,用上強大的卡士是信心不足的表現;以藉卡士來補救不足。但我看在
《英雄》里的張藝謀卻是信心十足的。先是選材,單是第五代導演也刺了三次秦。首先是
周曉文拍的《秦頌》,之后陳凱歌拍了《荊軻刺秦王》;當然,現在有張藝謀的《英雄》
。既然刺秦是一個難以有突破的故事﹙總不成刺死了秦皇吧?﹚,況且珠玉在前,但張就
是有一定把握做得比以前有一點點不同的信心,而他又的确做到了。我們看見《英雄》劇
照上的角色有不同的色調配襯,原來是令到觀眾更有條不紊地看故事的「道具」,擺脫了
一般武俠片的線性敘述故事模式。再來是《羅生門》式的多角度敘事,觀眾看見不同色調
及衣服顏色,其實就是電影中不同版本的故事敘述。
故事開始不久,就急不及待來一個高手過招,當今世上,又怎能找到第二對「李連杰
和甄子丹」?為了映襯兩位主角出手之快,背景的CG雨水彷佛停頓了。而且兩位主角的對
決,其實是一動不動的,所謂「交戰」,不過是思想上的。黑白的畫面就等于交代了兩人
的「思想」。正略嫌張藝謀把故事說得太白﹙要回憶便要黑白色﹚,突然又來到一個全紅
色的世界,而且某些要角很快就被刺死了……。如先前所說,這個紅色世界原來不過是電
影的其中一個可能性的敘述。往后,只要把不同顏色的故事世界并并合合,便大概可以知
道事件的全部。
非一般的電影美學
有朋友不想知道劇情等等,只問我這部電影拍得美不美?我認為某些場面,肯定可以
在電影的美術史上留名,雖然友人說我很有夸張影評人的口吻,但張藝謀的電影一向以美
見稱,而《英雄》還是他眾多作品之中最唯美,而且美得最張狂的一部。如果有看過張曼
玉和章子怡在電影中漫天黃葉樹林對打的一幕,該不會詫异于電影之美。《時代雜志》說
張藝謀派了一個人在樹林觀察樹葉變黃的情況,而且細心地收集了三种不同深淺黃色的黃
葉。那一幕,散在鏡頭最前的是最淺色的黃葉,散在最后的則是最深色的黃葉。兩位紅衣
女孩就在落葉之中起舞﹙這那是對打!﹚。這幕的紅衣,單是這种紅色,奧斯卡最佳服裝
設計得主和田惠美就挑了超過一百种紅色的布匹給張藝謀選擇。說「最」美,這,卻只是
其中一幕!還有一幕梁朝偉跟李連杰在湖面上對打,單看景色已漂亮過不少旅游特輯,杜
可風該過足了癮吧!而意境上也深刻,但由于不想透露劇情,不贅。除了視覺上的美,電
影對白之克制,以及依賴鏡頭調度、攝影、顏色,甚至道具一如琴棋書畫,都顯示出古典
那种簡約的美。總之,如果你問我《英雄》的美術如何,我會說:「這是一定要看的電影
。」
「小瑕不蓋大疵」,《英雄》的形式及美術雖然的确已提升到另一個更高的層次,但
是電影的形式卻又駕馭了一切,「演員」好象只是為了實現這种「酷」的一只只棋子;而
且電影中有好些場面,為了表現出一种磅礡,卻反而破坏了那种所謂「气勢」,例如漫天
的CG弓箭一幕,我個人就認為是overdone了。形式、美術、演員,掩蓋不了故事的單薄。
在看完電影之后,紅綠藍白的視覺沖擊久久不去,反而張藝謀的英雄觀卻一片模糊。雖然
電影明确指出,殘劍跟無名最后為秦王能「取得天下,定平戰亂」而放棄刺秦,甚至舍身
成仁,但英雄觀就當真如此簡單?愚見是。這种拾身成仁看似蔑視以往武俠電影仇殺的一
個看法很王道。該說「好象」很「王道」。而實質上這种既然他有得天下的決心-縱然他
是暴君,也可以的。從這個「也可以的」中隱隱看見一种鄉土奴性。那种視王法如無物的
俠義精神固然被downgrade。還權于民就更不知可從何說起。英雄。五千年的奴性,悠悠如
固。
不奇怪會有很多人把《英雄》跟《臥虎藏龍》比較,但看過之后,你會發現兩者之間
在表現上有很多不同之處﹙除了譚盾的音樂之外,因為譚盾的音樂實在太類似,尤其是《
英雄》中的擊鼓聲及大提琴聲。不過,据說那大提琴价值六百万元!﹚。而在《臥》片中
的玉嬌龍為了自己而反抗,很女性主義,很前衛;《英雄》中飛雪為了刺秦而不惜跟殘劍
決裂,這兩位女性在武俠電影中的形象,可是一种遙遙的呼應,不再花瓶,不再只乖乖的
站在一旁。
見慣英雄亦常人。看完電影之后跟電影公司的工作人員閒聊起,我說電影太小心奕奕
,太精雕細琢,最深刻的不是漫天的黃葉,反而是秦始皇身不由己地受大臣所播弄,這一
筆,似乎最有力,亦最有人性。
現在電影的宣傳,确是為《英雄》造了不少勢,而且現在那种惊鴻一瞥,當然更令十
三億人引頸以待,電影內外似乎都一樣:overdone了。一個小小的金人。究竟,代表了什
么?為何要勞思動泉,預演,一場為及參加奧斯卡?現在把《英雄》神化,未必是件好事
,到后來這個預映都要查閱身份證才能進場,更似乎是越權的審查。想想,不過是一出電
影,何來查閱身份證的理由?怕的只是為得天下而失天下,過猶不及。電影引用古龍的「
手中無劍,心中無劍」為最高境界,但一幕幕的廝殺﹙尤其是電影外的﹚,卻顯示出《英
雄》只停留在「手中有劍心中也有劍」的階段,如果保留一點白,洒脫一點,效果可會更
好。三千万的制作費,國際級的演員面譜化,所謂最強大的制作班底,最后都化成胭脂及
一只只的棋子,為張藝謀成為英雄而舖路。
中國的《羅生門》 何民杰
《英雄》 走出羅生門的英雄 1951年黑澤明的《羅生門》(Rashomon)成為東方電影的
經典,電影名稱更成為人們的日常用語新詞,其經典之處不言而喻。2002張藝謀的《英雄
》相信不會制造新詞,但其作為經典的討論肯定引發千言万語。
黑澤明的《羅生門》是全黑白制作,但是對于場景的擺設及各种原素的運用,都可看
出制作人的別有用心。張藝謀的《英雄》比黑白電影更黑白分明,色彩成為語言,以單一
色彩協調服飾和背景,建构一張張不傳統的山水畫,靈巧地拉闊電影的美學范疇,比起刻
下暈眩的西方特技,更見東方婉約的智能。
可《英雄》說的不只是誰在說謊的競猜,以美媚的詭譎、權謀的規略和超越的情操道
出三個故事,更隱喻人生平俗、成就和悟世的三個層次。比《羅生門》以惡名遠播的強盜
、自私自利的女人和貪心怕事的樵夫說謊反映人性灰暗,《英雄》里的謊言更見語重深長
,把中國人的大道理娓娓道來,將電影真正帶到春秋世代。香港現今為國家興人權紛紛扰
扰,此刻觀影确叫人深思,無怪乎電影能破格在人民大會堂上映,是政治計算還是巧合已
不用考究。
當然《英雄》的商業考量亦甚明顯,選角顯露走進西方的意圖,可眾星未能揮洒自如,成
為构圖里的點子,沒有《羅生門》中三船敏郎狂妄演繹的性格瘋狂強盜,使人深刻難忘。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1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