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st (洛之秋·蓝墨水的上游是黄河), 信区: Movie
标  题: 王安忆:读陆川小说《寻枪》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18日17:51:5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王安忆:读陆川小说《寻枪》

2002年05月17日10:46:27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王安忆

  据说,最早是某作者的一篇小说,然后,导演陆川改编拍摄成了电影,再然后,陆
川又从电影写成了这本十万字的小说。这过程其实挺有意思,就是说陆川从最初的小说
中攫取,又在自己小说中放大的是什么?还有,他是以什么材料去扩充那放大的部分?
其间想必会体现他虚构生活的出发点,以及技术手段,当然,也包含了他对真实生活的
看法。不过,我既没有看过原初的小说,也没有看电影《寻枪》,我越过了前两段,三
级跳地看到了小说《寻枪》。所以,我只能说小说《寻枪》。

  陆川显然不是一个熟练的叙述者,我似乎能够想象他,面对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过渡
,束手无措,不晓得如何将这空白填满。人和事都兀自在着,而之间的那种连绵不断的
关系,究竟当由什么去组成?文字,对于一个以镜头画面为书写工具的电影人来说的抽
象,虚枉,无从抓挠,是一个问题。但是,大约还有一个个人经验的问题,一个生活在
政治中心,基本在学校与书本中生长起来的年轻人,对这个边地的故事,缺乏材料,所
感到的力不从心,也会是叙述上的障碍。后者的困难可能比前者更为艰巨。所以,我倒
宁可以为陆川在小说中采用的虚实交错,主客观转换手法是出于不得已,为了将这个十
万字的庞大篇幅覆盖而编结的文字织物。还有,关于主人公马山的家庭生活,尤其儿子
马东的性启蒙情节,大约不仅出于对篇幅的责任,也是意欲加深对人性的探秘吧。二十
年来的新时期文学,将人性裸露到性之后,便茫然失所,于是后来者陆川,不免一脚进
去。这些,都显出陆川的不老练,他还不能肯定“寻枪”故事的好,他还嫌好得不够,
就要去装饰它,结果,反而使它的外部变得琐碎,庞杂和累赘。

  尽管是在这些零碎的掩埋之下,寻枪故事依然显出它的好。这故事的核,很单纯,
就是“寻枪”。这单纯并不是简单,而是指它的形态,节约与明快,和繁复相对立,绝
不影响它的丰富性。事实上,在这单纯的核里,聚集有相当饱满的资源——在这个西南
山区的古镇里,一把公务用枪并不具有实际的用途,它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意义上,即
国家机器最极端强力的执行。所以,当它遗失之后,给国家安全造成的危险,是在理论
上推理成功的。这推理合乎逻辑,但却大不可能实现,然而,后果则是现实的,那就是
派出所警察马山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及一系列派生出的惩罚:扣除
全所奖金,取消荣誉称号,甚至殃及上级单位。在这抽象的因与具体的果之间,就有了
一个不真实的空间,一切关于寻枪的行为在这空间里上演,都会呈现出变形的效果,这
效果就是“夸张”。夸张的滑稽,伴随了整个寻枪过程,但是并没有妨碍事情越来越变
得严肃,以致损害最终的壮烈,一个卑微的小人物陡然变为英雄。反过来,也是,故事
的英雄性也没有减低和取消它的滑稽,就是现代话语所说的“荒诞”。这种同时并存的
情形,便是这核里的资源储量吧。

  但是,这只是故事的第一个“好”。这第一个“好”,是规划的性质。而接下来的
,要将它最终落实为真正的故事,也就是将一个“核”饱满成果子。第二步的“好”,
道路则更加漫长,而且风险大,随时可能失足,蹈入败着,使规划落空。在这里,就是
“寻枪”如何去“寻”,如何寻得精彩,需要更为耐心细致的想象和推理。写作的技能
大概是更具体地表现在这里,而之前,主要是由思想完成。

  “寻枪”的“寻”,要由情节去展开。情节是合理的,从时间上推理,马山是在妹
妹的婚宴上丢失的枪,而他此时酩酊大醉,记忆已经模糊。于是,许多可能性出现了,
事情陷入扑朔迷离,情节在这里拉开表现的空间,让各种人物和人物关系登场。这一着
,使得“寻枪”与单纯的情节剧拉开了距离。当马山在这一段丧失的记忆里东碰西撞的
时候,情节则蔓生出枝节,变得曲折,这就不至于影响情节剧的复杂性了。想象力在此
是相当兴奋与活跃的,情节合理又富有活力地铺陈开来,质地还是疏松的,要靠细节去
“砌”,使其细密、结实。细节其实是决定故事的弹性和光泽的因素。“寻枪”里,有
这样几个细节,贯穿于情节之中,它们有些像闲笔,但却有效地呈现出失枪的边地与遥
远的国家中心的距离,这距离令人伤怀,又不无滑稽。第一个是马山的妹妹马娟的新房
,新人们执意选择在镇外边公路边上,十分的突兀;第二,马山终于向上级汇报了丢枪
的事故,局长问丢了多久,回答二十个小时,局长大惊道:“二十个小时!要是坐汽车
已经到省城了!坐火车到北京了!要是坐飞机都到美国了!”这假设一下子将这山区与
外面的大世界联系起来,于是,马山眼前便出现了天安门广场发生枪案;再有,就是当
马山决定采取行动时,到妻子供职与儿子就读的小学校,最后看他们一眼,孩子们正在
读书,读的是:“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祖国的土地上,都是高楼大厦……”高楼大
厦,幅员辽阔的祖国,在课本上向他显现,是何等的抽象却又神圣,而他已决定去献身
了。其间,还有一个最出色的细节,这细节所具有的能量,促使它转为情节的条件,那
就是,834896工厂。

  这是当年三线建设的工厂,后来三线撤离,遗留下一片空旷的厂区。这一情景,描
绘出这地方的偏和远,还有被遗弃的荒和寂。当年,它曾作为后方而热闹一时,而今,
在冷战结束的和平日子里,又回到蛮野之中。这一个场景不仅有细节的描写作用,而且
担纲起情节的要务。它不仅在“寻”的过程中制造了意外之笔,甩了个大包袱,更要紧
的,它为偷枪人提供了有力的作案动机,致使“寻枪”有了下落。

  这两个“好”之后,还有最难的一“好”,便是结尾。前边情节设置得越险,后面
结尾的难度便越大。马山在酒醉的朦胧意识里寻觅线索,事情一阵明一阵暗,进一步,
退两步,真不知该如何结束。但是,真相还是在浮出水面。这是马山采取最后极端行动
的不得已和得已,具有了这两项条件,才可绝处逢生。马山的最终行动,多少有些“好
莱坞”的痕迹,可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这样了。得承认,“好莱坞”是有办法,它技
术成熟,可将人逼到绝处,再一把拎起来。马山的行动就有这点意思。事情到这一步,
马山只有豁出命去了,就在这一“豁”,他从平庸中脱生,有了英雄的光华。所以,这
一“好”,还是够分的。

  有了这些好处撑着,陆川虽有些不着力的地方,但作为一部小说,基本的条件都已
具备,体现了一个虚构者的才能。

  (《寻枪记》原是广西作家凡一平的小说,后由青年导演陆川改编成了电影《寻枪
》。陆川又据此重写了这本小说。本文即王安忆对小说《寻枪》的读后感,现已被收入
书中作为代序。)
  

--


        网络文学电子期刊《丁香雨》  最新一期 已经在五月五日推出!
        欢迎到 lilacpark版精华区 来看我们自己的电子期刊!
        web版网址为 http://gaea.hit.edu.cn:99/ 
        电信网用户请访问 http://lilacrain.wenxin.ne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tlab4.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