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sila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信区: Movie
标  题: 《达芬奇密码》攻略·解读 看密码后一起找不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y 23 08:47:56 2006), 转信

《达芬奇密码》攻略·解读 看密码后一起找不同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虽然电影《达·芬奇密码》长达两个半小时,但想把小说内容完全讲清楚并不容易。因此,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电影与原著有一定区别。记者将原著与电影中的不同提炼出来,并对作品中逐个难点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情节。


  ■不同之处


  兰登介入是因为一部书稿


  为什么索尼埃临死前让苏菲找到兰登?电影中对这部分内容一带而过,似乎只是因为罗伯特在相关方面很有研究。但兰登自己在影片中也说过,比他厉害的人还有很多。


  书中有详细介绍:事情缘于罗伯特刚完成的一部书稿,其中有几章是关于抹大拉的玛利亚。该书编辑福克曼在艺术界选了10位名人,未经兰登同意,便把书稿邮寄给他们,其中就有索尼埃。


  正是抹大拉的内容,促使索尼埃提出与罗伯特见面,但由于意外被杀,他只好临死前让孙女去找罗伯特。 



  密码筒被“简化”成一层


  《达·芬奇密码》的主线就是对密码的一层一层破解,一步比一步简单,层层深入。电影中破解过程大大简单化,比如原本应该破译两次的密码筒被压缩成了一次。 


  书中,兰登、苏菲和提彬在飞机上对密码筒进行破译。兰登用钢笔尖挑开玫瑰镶嵌物时,露出一段文字。兰登这样的符号学专家也未能看出如何阅读。这时,苏菲根据儿时祖父对她的训练看出了文字的奥妙。


  但当苏菲打开密码筒时所有的人都失望了:他们在里面找到一个更小的密码筒。里面羊皮纸上的文字显示,要想打开第二个密码筒,必须拜见伦敦某位骑士的坟墓。


  提彬的出现不是一次偶然


  在威特利城堡,兰登、苏菲等人一起乘坐提彬的飞机逃离法国。这里,电影省略了书中一个重要情节,造成观众的困惑:提彬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假如兰登在遇到警察追捕时没去找提彬,故事情节岂不是与现在完全不同?


  书中,丹·布朗明确告诉读者,提彬的出现是必然的,是他精心策划了从头到尾的一切阴谋。警察在搜索时发现谷仓里的秘密:一套非常先进的监听系统。在窃听名单上,索尼埃赫然在列。当读者看到这里,已对提彬的身份产生怀疑。 


  最后提彬自己也说出,即使兰登和苏菲没有投奔他,他也一定会想方设法伸出“援手”。


  苏菲与亲人团聚处理简单


  电影中,兰登和苏菲走出罗斯琳大教廷密室,发现教堂中出现了很多人。这时,一位老夫人告诉苏菲:索尼埃并不是她的亲爷爷,她是被收养的。 


  看到这个地方,很多看过小说的人都会感到意外,小说中对这段情节的描写要感人得多:兰登和苏菲走入教堂时,年轻的导游注意到她手中的密码筒,就告诉她,自己奶奶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密码筒,他的奶奶是教堂的管理人。随后,苏菲根据童年记忆找到悬崖上的房子,和自己的奶奶相认,而她的弟弟——年轻的导游也和姐姐拥抱在一起。


  信报记者 赵明宇

■细节解读


  索尼埃遗言


  ■五角星


  索尼埃临死前以血作墨,以腹部作画布,画了一个五角星。兰登说,五角星是一个在基督教产生之前,有关自然崇拜的符号。古人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半雄性,一半雌性,即阴阳平衡。而索尼埃肚子上画的是代表万物中阴性的那一半。最具体的解释:五角星象征维纳斯,代表女人性爱和美的女神。



  这个符号与兰登的解释,都为后面有关圣杯与女性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斐波那契数列


  “13-3-2-21-1-1-8-5”——这是索尼埃临死前在地板上留言的一部分。苏菲说,这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正确的次序是1-1-2-3-5-8-13-21,这个数列构成了索尼埃在苏黎世储蓄银行的手提箱的密码。


  ■列昂纳多·达·芬奇


  索尼埃的留言中还包括:O,Draconiandevil!(啊,严酷的魔王!)和Oh,LameSaint!(噢,瘸腿的圣徒!)在斐波那契数列重新排列的启示下,重新组合拼出:LeonardodaVinci!(列昂纳多·达·芬奇!)和TheMonaLisa!(蒙娜丽莎!)


  ■P.S.


  索尼埃留言的最后一行显示为:P.S.FindRobertLangdon.(附言:找到罗伯特·兰登。)英语中,字母P.S一般被理解成“附言”,但苏菲知道,P.S还代表她的名字的首字母:“P.S是祖父索尼埃和我住在一起时他给我起的绰号,它代表Princess Sophie(索菲公主)!”


  开启密码筒


  ■十字架


  兰登和苏菲得到索尼埃留下的钥匙,按照线索到了豪克斯街24号,发现那里是苏黎世储蓄银行。兰登才想起,这个等边十字架也正是中立国瑞士的国旗图案。


  ■密码筒


  密码筒的工作原理和自行车上的号码锁一样,如果把这些转盘上的字母正确地排成一行,锁就打开了。


  ■密码一:Sofia


  兰登他们确认密码是鲍芙默一词,在正式希伯来书写体系里,去掉元音字母,该词只剩下五个字母,通过苏菲画的替换密码矩阵,这几个字母换成了“S-o-f-y-a”,再经过提示,他们得出了第一密码:S-O-F-I-A。


  打开密码筒,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密码筒和一张羊皮纸。纸上有一首四行诗,诗中清楚地表明:要打开第二个密码筒,就必须去拜访位于这座城市某个地方的骑士坟墓。经过一番曲折,兰登认定,牛顿就是这位骑士。


  ■密码二:Apple


  知道了骑士指的是牛顿,又怎么得到第二个密码筒的密码?小说中叙述:兰登被迫将拱心石抛向空中,密码筒的刻度盘组成了一个单词:Apple。牛顿正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索尼埃所给的提示再具体不过了。


  信报记者 张守刚


  丹·布朗


  丹·布朗(Dan Brown)出生于1964年,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作品包括现在仍然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的《达·芬奇密码》。


  丹·布朗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1996年,对密码破译和秘密政府组织的兴趣促使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数字城堡》。之后,丹·布朗的另一部小说《圈套》也延续了政治、国家安全与高科技的主题。


  丹·布朗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数学教授,母亲是一位宗教音乐家。这样一个家庭环境,后来成为他创作《天使与魔鬼》的灵感之源。



--
二十几岁的时候,天才数学家伽瓦罗已经完成他的光芒四射的五次方程代数解法。
二十几岁的时候,哥本哈根的年轻人正坐在咖啡馆里争论“猫是死是活”之量子力
学佯谬。二十几岁的时候,爱因斯坦已经巅覆了整个世界的时空观。二十几岁的时
候,我们在通宵自习室里准备考研……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0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