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dhoc (Angels calling me), 信区: Movie
标 题: 《怒海争锋》悬疑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1月14日19:37:40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作为2004年首发进口大片之一,奥斯卡影帝罗素?克洛(Rossell Crowe)主演的最
新大片《怒海争锋:极地远征》1月23日将和中国内地观众见面。该片自2003年11月中旬
在北美和英国上映后,票房和口碑双双飙升,被评价为惊心动魄的海战史诗。但是该片
2003年12月31日在法国上映前后,却令法国舆论酸涩不已,政治观察家们品出片中不加
遮掩的反法玄机。在好莱坞大片中,反派角色的国籍历来折射国际政治气候,以前十之
八九是德国人、俄罗斯人或者塞尔维亚人,而在伊拉克战争之后……他们都摇身一变成
了法国人。
“在派特里克?欧布莱恩的原小说中,敌舰名号‘诺福克’,是美国舰,可是在好
莱坞版本里,它变成了法国舰‘地狱号’。”法国《解放报》评论道,这部充满爱国主
义和国家荣誉的影片令美国保守派人士十分兴奋,因为法国直截了当地成了靶子,这比
将“法国薯条”改名为“自由薯条”更痛快。
英国畅销书作家欧布莱恩(Patrick O’Brian)从1969年开始撰写这部19世纪航海
系列小说《Master and Commander》,讲述传奇的杰克?奥布雷船长和朋友史蒂芬医生的
海上冒险的故事,书名如果直译应该是《主人和指挥官》,而不是影片现在的中文译名
。到2000年欧布莱恩去世时止,他一共写了20部,售量达800万册。主人公在读者中的影
响力可以比作成年人的“哈里?波特”,而作家本人也被英国文学界视为“自荷马以来最
出色的写海的作家”。电影主要是根据第十部《在世界的另一端》改编。历史背景是18
06年拿破仑执政时期,英法激烈争夺海上霸权。影片中罗素·克洛饰英国战舰“惊奇号
”船长奥布雷,率197人出海,途中骁勇善战,令与英国争夺海权的法国吃了不少败仗,
拿破仑大怒之下派出法国超级战舰“地狱号”。“惊奇号”在南美巴西海岸遇到超级风
暴,又被“地狱号”和西班牙船队重创。但为了军人的荣耀,损伤惨重的“惊奇号”没
有逃跑,反而在奥布雷率领下主动追击敌人,最终以少胜多把敌舰击沉。
好莱坞真是为了针对法国人而完全曲解作者意图和历史吗?如果以1806年为背景,
小说的战争摹本之一确实是名垂战争史的1805年英法“特拉法加海战”(The Battle o
f Trafalgar)。当年10月,英国历史上的传奇海军司令纳尔逊(Nelson)率舰队在西班
牙特拉法加角海面拦截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演出了帆船时代最大的一次海战。纳尔
逊以己方没有损失一艘战船的微小代价,重创联合舰队,击沉和俘获对方18艘舰船,不
但阻止了拿破仑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而且树立了此后英国的百年海上霸权。他自己在
这次海战中受伤而死,被尊为民族英雄,他的品格和勇气在欧布莱恩小说的主人公奥布
雷身上有很多移植。至于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海上争夺,也是欧布莱恩写作的背景之一。
英国依仗强大舰队对美国实施海上封锁,1807年英国枢密院颁布过一道法令,宣称与法
国或其同盟者通商的船只都可以搜查,并阻挠美国和欧洲大陆的贸易。当年6月,美国军
舰“切萨皮克”号开向地中海的时候,被英国“豹”号军舰开火打死打伤20多人,此后
美国船只在海上遭英国捕获和扣留的有500多艘。1812年6月美国正式向英宣战,开始了
第二次对英战争。
换在以往,英法战争也好,英美战争也好,编剧怎么编都没人介意。但是现在,伊
拉克战争导致的美法政治阴影直接投射到了两国文化领域。法国文化界历来自诩为欧洲
抗衡美国文化进攻的中流砥柱,双方互相讽刺本是常有的事,法国人以往在心态上还略
占优势。但是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步步掌握主动,尤其是抓捕了萨达姆之后,法国在国
际政治力量分配中面对美国的被动局面令法国各界越来越感到沮丧,心态也越来越敏感
。影片《怒海争锋》的上映,只不过给2003年的法美文化冲突加上一个着重号而已。■
--
这春天的夕阳是你宛如桃花的容颜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5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