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scream (stich), 信区: Movie
标 题: 看电影之四《天生杀人狂》——反抗者的黑色狂欢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04日17:19:5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看电影之四《天生杀人狂》——反抗者的黑色狂欢
麦加
UATURAL BORN KILLERS
《天生杀人狂》
导演:奥立佛。斯通(OLIVER STONE)
主演:伍迪。哈里逊(WOODY HARRELSON)
朱丽叶。路易斯(JULIETTE LEWIS)
记得前年有个女孩弑父杀母的案子轰动一时,案发不久当事人家属又把奥立佛。斯通
告上法庭,罪名是利用电影传媒教唆青少年犯罪。原来,警方在搜查罪证时发现那个孩子
的住处有大量的凶杀影带,其中就有奥立佛。斯通执导的大名鼎鼎的《天生杀人狂》,这
部影片以其毫无遮拦的血腥气息曾在首映时令观众目瞪口呆,继而引起轩然大波。虽然这
部片子没有遭到禁映的厄运,但是奥立佛。斯通却被一系列官司缠身。
如果抛开这些反面因素不谈,单就这部片子本身的艺术性就事论事,我相信很少会有
人不被该片的绝妙的剪辑和完美的音乐所激动。我至今还记得我初次观看此片的感受:震
惊。这个形容词形容《天生杀人狂》一点也不过分,我知道美国有个电影杂志评选本世纪
最好百部电影,《搏击俱乐部》好象名列第三,但是现在看来,《天生杀人狂》丝毫也不
逊色于《搏击俱乐部》。
这部片子和片子里的杀人鸳鸯米基和美洛一样,简直就是美国高度发达的资本文明机
器孵生出来的怪胎。影片几乎调用了当今可能运用的一切科技手段,高明的电脑特技和令
人眼花缭乱的剪辑手法,目迷五色的影调变化和配合得天衣无缝的音乐,以及演员无懈可
击的表演,叙事手段的穿插变幻,这就是美国好籁坞的天才导演奥立佛。斯通带给你我的
惊人视听盛筵。
如果再将这些浮华的表象撇去,奥立佛斯通向我们展示的影片内在的精神血脉是什么
呢?
社会达尔文主义宣扬人类社会如同动物世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一切法则中的最
高法则。人类自以为是万物灵长,是上帝的宠儿,即使失去了伊甸园,仍然可以比其他生
灵具有优先的眷顾权。《旧约》里上帝因为人类的堕落荒淫而降罪,但是仍然叫义人挪亚
召集百兽共度难关,如同人类居住的地球随着人的知识面的拓展而偏离宇宙的中心继而成
为沧海一粟一样,人的地位也一度由蒙受神恩的奴隶到世界的主宰再跌落为无足轻重的三
尺微命,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把人的地位等同于禽兽,人类的社会组织无异于禽兽世界的纷
争鏖战的自然秩序,强者王侯败者为寇,所谓尊严、理性、文明不过是强者奴役弱者的借
口而已。
在这个社会等级序列里,遵循着强权的游戏规则,谁胆敢违犯这种规则,谁就成为新
的社会秩序的挑战者,而挑战者的结局也有两条,要么因为力量悬殊被既有秩序的利益集
团所绞杀,要么原有秩序的获益者妥协依据新的变化局面重新分配既得利益。
在《天生杀人狂》中,米基和洛奇作为庸俗世界的判道者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两个
人挑战了家庭的权威,并犯下了文明世界最难以饶恕的弑父杀母的罪恶,从此成了这个社
会的游离分子,他们的存在是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必须加以剪灭。而在这个社会的另
一集团——渴望打破原有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同情势力却为之欢欣鼓舞,称他们为令人崇拜
的英雄。监狱成了一种囚禁思想的象征性机构,它是强权者维护国家统治的必要手段,那
里囚禁这所有扰乱社会的危险分子。而米基和美洛作为一面自由自在逃脱控制的旗帜,其
号召力和影响就成了被围剿扼杀的异端。
米基和美洛每到一地作案都要留下活口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他们更乐于和国家
秩序的维护者警察作对,正是这一点让警察惊惧万分。米基和美洛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和爱
情的真诚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反讽色彩。他们被描述为滥杀无辜的恶魔,但是几乎每一次
大开杀戒都是因为被其他人所不尊重造成的:在这一点上,美洛的父母可以做一个代表。
美洛的父亲是一个肮脏的酒鬼和骚扰自己的女儿的恶棍,母亲也是一个闭目不言的纵容者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不是堕落卑劣就是疯狂。美洛和米基的相爱被她父亲仇视,进而被
送进了监狱。一个乱伦者在麻木的家庭纵容下为所欲为却不受谴责,而真诚的相爱却不能
见容与社会。世界的无聊荒诞到了这样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美洛和米基离家时美洛看见
小妹时说的一句话:现在你自由了!而那个孩子真的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我们还可以在不断变换的背景中发现导演的隐喻和意图:从其中的历史图景中可以找
到斯大林和大清洗时的苏联,希特勒的战争阴云下尸横遍野的战场,人类历史进程中一次
次的屠杀,一场场的血案,同那些为获取政治利益而不惜玩弄人类生命与股掌的所谓历史
人物相比较,米基和美洛的追求自由解脱的愿望几乎可以称得上崇高了。
米基和美洛到底是不是恶魔,我们从米基误杀印地安人后的自责和悔恨中应该能看出
端倪来。在代表“公众良心”的媒体面前,米基坦陈杀戮是依附在人类灵魂中的魔鬼,只
要有适当的契机就会冒头,所以我们都是“天生杀人狂”。但是杀戮不能解决问题,世界
不能用不停地彼此制造流血来取得进步,米基呼唤,“惟有爱”可以改变这一切。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奥立佛斯通的观点,我听到这一句简直要苦笑起来。一个被处以极
刑的恶贯满盈的家伙竟然当众宣扬博爱精神,也真够TMD黑色幽默的。也许这的确是发诸奥
立佛斯通内心的善良愿望,但是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黑暗世道,人道主义的“爱”的表
白显得多么荒诞虚无,也许米基对美洛的爱是真诚的,但是这种爱很快就淹没在滔滔汩汩
的血泊之中了。对于这个不再温情的世界,也许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兰夫人说的更悲怆真
实:正义,多少罪恶假汝以行之。
作为国家秩序的象征:监狱、警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他们的卑劣嘴脸。典狱长
是个利欲熏心、利用一切机会博取升官资本的小人,而靠宣扬自身“英雄事迹”写书挣大
钱的警长捷克则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色棍,他趁米基被捕、美洛被毒蛇咬伤的机会占有了
美洛,一年后在监狱中竟然再次欲行不轨。而作为整个劫狱暴乱实践的目击者——依靠采
访濒临死亡的囚犯而吸引收视率的记者韦恩,在米基和美洛看来,也不过是为了保住收视
率而视他人生如草芥的自私自利者。这样的一些虚伪的卫道士——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得者
,优秀监狱的模范,大名鼎鼎的“英雄”警长,总统的朋友——正是这些人为代表掌控着
所谓国家机器,舆论喉舌,影片此时的反讽达到了顶点,促人深思。
在影片的结束,一向利用记录别人获取自身利益的媒体代表韦恩竟然被记录者玩了个
措手不及,米基和美洛这对“反英雄”的英雄决定给这部关于他们的电影一个完美结局—
—杀死“媒体”,彻底自由。韦恩死在自己为之奔命的摄象机前,他的助纣为虐的举动使
警察也不愿意帮助他。另外,影片在监狱暴动中有一个情节,韦恩激动地陷入杀人的疯狂
快感里面。倒是那些囚徒冷静地嘱咐他:你还是老老实实干你的本行。这在某种程度上除
了证实米基所说的: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魔鬼。还反衬了暴徒的残暴比起某些道貌岸然
的人要理智得多。
米基和美洛完成了他们反抗的使命,从此隐姓埋名,生儿育女。这是一个显然十分理
想化结局。也许这只是奥立佛斯通单方面乐观的期望:他似乎再次提醒我们,人们往往会
为了追求一些最基本的生命愿望而不得付出血腥杀戮的最大代价来争取。
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佐证。
影片提示:
对于没有准备的人来说,该片过于暴露的血腥场面可能接受不了,进而对本片产生一
种生理上的反感。最好不要让心理不够成熟的孩子观看。不过,对于成年男性观众、特别
是心理多少压抑的人来说,目不暇给的镜头会让人大呼过瘾。
作者:麦加 MAI_JIA@SINA.COM
--
爱是一种诗意的宗教。
所有浪漫的起因都被搁置在最深刻的背景里,两颗心不再是空寂的庙堂。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