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n (大灯泡), 信区: Movie
标  题: 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有多远——我看《死亡诗社》(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3月15日14:10:01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tResource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un 所发表 】
作者:白玉老虎 来源:本站论坛

说出来各位不要笑话,这片我过去虽有耳闻,但从未看过。此前在网上看到不少关于这片
的影评,由于片子自己没看过,所以也没有细看,但印象里大家都说不错。前一阵在JS处
看到HL的这张碟,于是掏银子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回家后第一时间把这片子看了一遍,果然不错,久未写东西的我竟有写点东西的欲望,可
感觉心中有有很多想法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所以一直没有动笔。前几天看了红龙寒冰
的影评《 由〈春风化雨〉想到的——不是什么影评的影评 》,很受触动,决定动笔写写
,因为再不动笔,那点写作的欲望可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 
我看这片子的感受可能有一点是与大部分DY不同的,因为这片子更接近我的生活,因为我
也是一名老师。看了这片子我很激动,可激动之余我不禁在心中暗问: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有多远? 
当十年前,我走上讲台的时候,我是多么的年轻气盛,多么的单纯幼稚,但又多么的充满
激情,多么的颠覆传统,似乎基丁做过的所谓出格的事,我也都做过,只不过我做的没有
电影里的完美成功。 
其实说到底基丁行动核心很简单:无外是作学生的朋友,去帮助和引导他们。“我是你们
的朋友。”曾有多少老师将这句话挂在嘴上,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现实对老师和
学生的界定本来就是对立的,是改造者与被改造者,所谓朋友只不过是改造的武器而已。
一旦有真正和学生做朋友的老师,真诚的去帮助他们的,往往是不容于现实的,其下场就
和基丁一样。我还记得自己十年前的那个班级,我感觉我当时已完全容入其中了,有时我
都觉得我不是老师,我只是比他们大点的学生,其他老师惟恐学生把作业做完,而我则担
心我的学生做不完作业;其他老师惟恐学生有特殊的想法,而我则担心我的学生在现行的
教育体制下失去自我;其他老师惟恐学生学生太活跃,而我则担心我的学生失去活力。我
也象其他老师一样每周布置学生写大作文,但我决不细看,因为大作文是应付检查的,学
生是这样,我也是这样。我最大的乐趣是批改学生的日记,因为我从中感受到了他们的信
任,同时我也通过批改让他们了解我的真诚,我们是在做真正的交流。他们曾告诉我自己
钟情于某个女生,自己曾在迪厅吃过摇头丸,自己家庭中的烦恼,他们还曾经告诉我我发
起脾气很可怕,他们还曾经告诉我对某个学生的体罚是不恰当的,他们还曾经告诉我……
我也曾努力使他们懂得珍惜男女生之间的纯真的情谊,我也曾努力使他们懂得珍惜生命,
我也曾努力使他们懂得独立面对生活,我也曾努力的…… 
可惜我与他们相处只有一年的时间,我所做的一切受到了很大的阻力,领导和其他同事都
曾善意的告戒我:教学是很实际的,不要太理想化。是啊,现实告诉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根本就是无法测量的。 
呵呵,话扯远了,还是回到我们的电影上吧! 
我与红龙寒冰有着相同的迷惑,影片所展示的哪是我们印象里的美国的学校,这不分明就
是我们的生活吗?难道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片头校领导训话说,我们学校成立于XXXX,有XXX学生,有XXXX考入XXX大学,靠,这不是
我们熟悉的升学率吗?看来在美国也有这种要求的,那片中学校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是名校,我们不能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老师,老师孱弱的肩膀怎能承担的起如此的重
担呢?片中基丁老师曾引用劳勃佛洛斯特所说:“树林里有两条岔路,我选择较少人走过
的那条路,那里有天壤之别。”可在以后的日子里,基丁老师还会做思想的巨人吗?我想
如果现实中真有基丁老师,那他考虑的一定是现实,而非理想,许多现实似乎都在告诉我
们理想是多么没有价值的奢侈品啊!!! 
究竟是谁的错?是校方?不,校方要说:我们没有错,是家长要求我们这样做的。那是家
长?不,家长也会说:我们没有错,是社会要求我们这样的。那一定是社会的错了,社会
不会分辨,可家长和校方都忘了,社会是由他们组成的啊!这好象又会牵扯到什么体制问
题,我觉得体制就是人心,要想改变体制就必须改变人心,而改变人心又谈何容易啊,鲁
迅先生致力于改造国民的思想已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可现在阿Q仍然遍地都是,这大概就是
现实吧。要想真的有所改变,那需要多少基丁老师啊,而现实却在消磨着仅有的几个基丁
老师。片子的结尾似乎有一丝亮色:纷纷站到桌子上的学生。可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二十年
后他们还会站到桌子上吗,他们难道不会成为众多的尼尔的父亲呢?谁也无法预料。 

说到片名,我倒更喜欢《死亡诗社》,《春风化雨》完全掩盖了现实的残酷。“我步入丛
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
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发现自己从没活过”多好的致辞,我们应向死亡诗社致敬
!!! 

说了那么多丧气话,我想是时候象电影那样来一个不那么丧气的结尾了: 
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有多远,没人能说得清楚,在残酷的现实中,我们仍然一如既往的钦佩
那些有理想、有追求的思想的巨人。 
借红龙寒冰的结尾收笔, 
将片中惠特曼的诗句送给大家: 

啊!我 啊!生命 

这个问题不断重复的生命 

在我远无信者的绵延车厢里 

在这充满愚人的城市之中 

身处其中的意义为何 

啊!我 啊!生命 

你在这儿 

使生命存在 使其有一致性 

使这个强而有力的戏演下去 

而你能贡献出一篇诗歌 


附:HL《死亡诗社》简单数据 
容量:7.94GB 
片长:2:03:34 
Aspect Ratio : 16:9 
音轨:英语DD5.1  法语DD5.1 英语DD2.0 (评论) 国语DD2.0 
字幕:一堆,没细看,两条国语 
Average bit rate:5.87mb/sec 
PDVD  Bitrate : 9.80Mbps 
画质:不错 
片基:老薄金  读碟流畅,有人说换层后声音大,在我机器上无此种情况。 
其他:带OST,将光标移到播放键,然后按向上键进入。 

最后想说:看了这片以后才发现很久以前在CCTV-6演过一部关于老师的电视电影,竟是抄
袭《死亡诗社》。唉,中国电影的希望在哪里? 


返回

--
    如果程序员懂得了软件工程,
    那么他就不再是牛,
    更不是妓女了。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4.14]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4.1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9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