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otoro (猫中之龙,御风而行), 信区: Movie
标  题: 终极无间终极无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14日20:02:31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大热关注:《无间道Ⅲ:终极无间》

  由于《无间道Ⅰ、Ⅱ》的空前成功,嗷嗷待哺的影迷和观众们对《无间道Ⅲ》
的期待热情也随着“预产期”——12月12日的到来而与日俱增,有关这部“三
部曲”结局篇的种种新闻和猜测也早已惹得大伙坐卧不宁。与前两部电影相比,《
终极无间》主打内地市场的野心昭然若揭,它把首映式搬到人民大会堂的做法无疑
是为了给《无间道》系列一个隆重漂亮的收尾。
  不过这一次,刘伟强和麦兆辉让大家有点失望,预期的精彩没有重现,《无间
道Ⅲ》没能摆脱事不过三的命运。在首映式上,杜汶泽对影片有一句戏谑的评语:
终极无间,终极无聊!现在看来,这实在是一句不错的评价。
                        ——编者

  神话破灭了  评分:★★

  □袁蕾

  什么叫期待越大落差越大,以至于不相信香港和内地放映的是同样一个版本。
即使是《无间道前传》,虽然保守但也严谨的人物关系,也让人感到“无间道”的
缜密,但在《无间道Ⅲ》里,对于庞大关系的把握和有条不紊的大局观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匆忙而慌乱的“花絮”状的剧情。
  影片迷恋于人物的正反交错,用侦探式的谜底代替了“无间道式”的悬念错位,
本身已经背离了“无间道”概念的原意。为了维持人物复杂的假象,凭空添加了
陈道明和黎明的角色,又采用分割和拼接时空的办法来加强影片的迷宫性。为了让
迷宫更复杂,刘伟强和麦兆辉似乎走火入魔了,他们打着韩琛剩下3个卧底的招牌
来架构剧情的扑朔迷离,到头来发现他们自己都将这个起因给遗忘了——如果说这
是开拍《无间道》第四集的伏笔,那么“终极”无间似乎就成了一个笑话。
  “终极无间”本可以有很多内容可以挖掘的,即使同样将刘德华的落网设定为
剧情的主线,方法也不是反过来抄袭《双雄》的催眠和混乱。在刘德华、黎明和陈
道明三者关系的处理中,我们看到了多少忙乱和焦躁,刘伟强和麦兆辉就有多少失
语,片中似乎三人都是排兵布阵的高手,但他们的超能力并不是剧情发展自然而来
的,导演从幕后不时跳到幕前,主观地拉扯剧情的发展,让人感到黎明和陈道明角
色的多余。
  梁朝伟和刘德华因为陈慧琳的催眠治疗,被拉到了不同位置但同样性质的“无
间地狱”的审视中,在某种意义上,两人都是在走万劫不复的道路,出卖人都是他
们的工作,本来正反人物在此的重合应该成为影片最出彩的一幕,但没有生命力的
台词和两人疲惫的演技,充其量只能是穿越时空的二重唱,将心情散文断行念成了
诗。这样刻意的排比突出了导演的良苦用心,但工整的对仗也失去了真实性。
  为什么刘德华始终不会将手机由响铃改为震动?为什么所有卧底都在一个天台
上碰头?为了给每一个“可能影帝”机会,影片加入了太多可有可无的角色,其性
质跟春节联欢晚会上混个脸熟的小明星有什么区别?反而到了最后看不出谁才是该
存在的角色。刘德华的两次调职交待得很弱,为了掩饰新增角色的正反面,影片又
加入了在黎明面前自杀等人物和元素来混淆视听,当影片的矛盾和焦点建立在一个
很容易解决的基础上时,大家就有理由怀疑人物的结局是否“自取其辱”,其实自
取其辱的是刘伟强和麦兆辉。并不是每部电影的“凑数”都是自取其辱,而所留的
韩琛另外3个卧底和刘德华的必然落网,都可以自成体系。可惜的是刘伟强和麦兆
辉似乎被无间包裹得无法透气了,而在短时期里想要在一个故事上天衣无缝,几乎
是不可能的。从建筑神话到神话破灭,往往都是匆匆的一年。
  不知道是否为了能在内地和香港同时上映,影片刻意加进了很多反应时代变迁
的形式主义。比如陈永仁坟前变成了五星红旗和紫荆旗,内地和香港警方的通力合
作,陈道明那句牵强的“说普通话,说普通话”。其实“无间”值得骄傲的是庞大
而易转的人性,人性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的耐久,那么给影片画蛇添足地加上时代
背景,本质上告诉观众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那么这种无间的地狱性似乎也完全可
以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自然消亡。
  至于演员,刘德华的夸张和梁朝伟本身角色是否该出现的尴尬都无法评判,曾
志伟、杜汶泽和黄秋生演技的单调让人感到了厌倦,黎明的催眠状演技不忍再提,
最为可惜的是,连戏精陈道明都可以被糟蹋成“内地附属品”。至于花了20万港
币训练演技的陈慧琳,仍旧是一个不起眼花瓶,只是分外记得她一个伤心欲绝的特
写,流下了两行鼻涕,却没有一滴眼泪。无间道里只有一个女人——前传中的刘嘉
玲。

  在高潮后伪装高潮  评分:★★

  □王澍

  首先我们要保持一定的礼仪习惯,在谈《无间道》之前,我们立正,面向南方,
稍示对于它好看的前两集的致敬,这个动作你可以在想像里完成,接着,我要开
始说《无间道Ⅲ》,面对《终极无间》这样一个显得很酷的电影名,你完全可以保
持嬉皮笑脸的态度,不要过于认真。
  不认真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它不够好看。在前两集之后的它好像一块被人啃尽的
鸡肋,这让我有些怀疑制作者在经过了前两集的兴奋之后,高潮是否持续得太久(
或者伪装高潮),以至于他们会事先说明,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不骗你。
  可它真的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我也不骗你。它只是一件干巴的、缩水的衣服,
它缺少一个警匪片应当有的故事架构,它在重复叙述一个变得更加简单的“无间”
故事,它有一些好演员就像衣服上漂亮的钮扣,他们表现得很好,可是这没有用,
一个单薄的故事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演员,他们只是被借来掩饰一个简单的故事,
很可惜,这不是一个好的障眼法。
  它也像是把一双袜子和帽子缝合在一起的怪物,死人再度活灵活现,时间穿插
毫无意义,那些片断都是零碎的东西,像是补遗,像是注脚,惟一的作用就是把观
众绕糊涂,还要以为自己是花钱做了一场脑力激荡游戏。
  它还是一件别人穿过的衣服,我这么说是因为它用了催眠的元素,这很像《双
雄》,当然你可以说,电影当然可以有类似的情节,这不足以定电影的罪,但是,
当催眠被再度神化的时候,当这样的情节已经起到支撑整个故事(和《双雄》一样)
的作用、没有它就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就完全是扯淡了。
  它还是一件式样怪异却并不时尚的衣服,中间的那些插科打诨是雪上加霜,使
单薄更加单薄,使无聊更加无聊,我不觉得它是这部原本阴郁的影片的某片亮色,
相反,我的情绪被打乱了无数次,陈永仁的恋爱故事让我想起了几米,中间穿插的
那些字幕让我再一次想起几米。
  它还试图把一个佛学道理说透彻,试图把一部商业电影做得更深刻点(像前两
集做的那样),可惜,幕后制造者们自己也糊涂了,刘警官在本集永堕“地狱”,
还要被死去的女人补上虚幻的一枪——编导被“无间”、“因果报应”这些概念牢
牢锁住,刘警官知道的他们却忘了,忘了什么是“回头是岸”。
  我要原谅所有人,作为观众,我有原谅的权利,因为我仿佛看见一堆聪明勤恳
的家伙曾经被老板催促着,曾经紧张地编织着故事,为了继续打完一场赚钱的“无
间”仗,他们做着原本已经做完的画蛇添足的事。
  所以请你也不要认真,就看在它前两集的面子上。其实去看和不看都无所谓。
如果看了,如果蔡琴的歌让你想起了第一集的好而感伤地想哭,也请像片中的陈慧
琳那样,只流鼻涕,不流眼泪。

  事与愿违的结局  评分:★★★

  □泊明

  不管票房成绩如何,《无间道Ⅲ》的编导都需要静下心来做个总结了,为什么
第一集和第二集大家都一致说好,到第了第三集却让人难以看懂?其中的原因之一,
是他们太想来个超越,让它尽量不要落入俗套,结果刚好相反。
  《无间道Ⅲ》不能独立成篇,当然,编导可以说这就是专门为看过前两集的人
看的。但看过前两集的人如果也不能看得非常明白,或者说看得很累,这就有问题
了。这一集的故事忽而闪到陈永仁死前,忽而闪到他死后。有时是真实故事,有时
又是角色的想像。编导早料到观众一定很难看懂,所以不停在画面上加上字幕,写
明这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相信很少人能像创作者一样记清故事发生的年月日。
闪回的结果是故事更加悬疑,但也让观众看得更累,看完之后没有荡气回肠之感,
取而代之的是一定要询问一下别人,或者费力地回忆电影中的一切线索,想想片中
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看电影的过程已经不能说是看电影,而应该称之为观众在猜
编导的心思,猜故事的情节。
  导演到底是想拍一部黑帮电影或者警匪电影,还是想拍一部纯粹悬疑的电影,
实在无法知道,因为你说它悬疑,其中还有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喜剧场面。你甚至
可能怀疑自己在看一部喜剧片。更不要说那个大胆的粤港警方合作的败笔设计,既
不讨好内地观众相信也难对香港人的口味。我只能说这个电影最终告诉了我们一些
故事的线索,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编导一片好心,但算计太多反而所有都难以如
愿。

  讨好心切自顾无暇  评分:★★

  □窦婉茹

  从剧情整个的“粤港合作整治香港黑社会”这种调子的设置来看,《无间道Ⅲ》
是铁了心要“政治正确”,让电影局高兴,把“《无间道Ⅰ、Ⅱ》在内地失去的
票房夺回来”。道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无间道Ⅰ、Ⅱ》本该在内地得到更多收益,
但1改了结尾,Ⅱ被DVD打得抬不起头,所以Ⅲ直奔票房的想法并不过分,可
惜的是以《无间道Ⅰ、Ⅱ》的扎实基础,Ⅲ完全可以名利双收,但现在看来怕是不
能如愿。
  主要就是太过讨好,为了“正确”,为了打开内地市场,就不惜损害艺术。真
所谓“讨好心切,自顾无暇”。
  讨好也有艺术,尤其是对于艺术。艺术家要吃饭,这个可以理解,但要把东西
做好。

  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评分:★★

  □张超

  以《无间道》前两集的野心和实力,第三部拍成现在的样子,令我失望。
  指责创作不用心是不公平的,也许是太用心了,但实际已无处可以用力。假如
说第一部是瓶老窖,续集是二锅头的话,我不能说第三集是瓶白干,实际上它变成
了另一种液体——啤酒。
  第一部有主题,第二部有人物,第三部却像是拼贴,人物立不起来,情节牵强
可怜,无间主题实际上大权旁落。唯一的主线是交待刘建明的结局,为了增加故事
的悬疑,增强可看性,引入了陈道明和黎明。可是,天知道,这两个莫明其妙的棋
子。除了充当打入内地市场的一枚微不足道的小卒之外,有何意义。
  最要命的是,故事和人物不再按照自己的命运逻辑发展了,我看到了“上帝之
手”,凭空安插的两个人物完全是上帝的操控。
  刘伟强和麦兆辉要编的是华绵,但现在他给我们的只是一张破鱼网!

  角色+剧情行走无间道  评分:★★★★

  □谢世明

  “万恶之地。在无间行走的人,必具非常潜能。”
  梁朝伟、刘德华、黎明、陈道明、黄秋生、曾志伟各怀绝技的六大影帝聚集不
仅仅是个颇具号召力的商业噱头,更是一场演技功力的大比拼。
  无间道上没有省油的灯,陈永仁的释然、刘建明的心机重重、杨锦荣的沉郁、
沈澄的不露声色、韩琛的张扬、黄志诚的沉稳内敛都来者不善,在没有枪林弹雨、
血肉横飞之中,却齐刷刷地踏进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眼神、举止、品位连同那
无可逆转的命运震撼,余音袅袅。
  或许陈道明饰演的黑道军火商(实则内地卧底公安)有点模式化、刘德华饰演
的精神分裂、濒临崩溃边缘的刘建明略显粗糙。总体而言,六大影帝的表演无疑是
精彩到位的,充满质感的浓厚味道。暧昧不明而又个性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同一副副
浓墨重彩的油画肖像,看似模糊而又艳丽得刺眼。而个体与个体之间那种既敌又友、
既是又非的错综复杂关系更是激活了每个人的潜能,使得双方抑或三方对峙的群
体关系张力十足,构成了一幅缺一不可的无间人物命运图谱,要说影帝间的相互飙
戏也多体现在此,正如曾志伟所说:“拍片的时候,每个人都好像揣了一把刀子,
要将对方置于死地。”。
  在这些散发着“无间”式深沉的成熟男人魅力之下,女性完全被淹没,在影片
最后昙花一现的郑秀文、刘嘉玲自不用说,而戏份较多的惟一女主角陈慧琳尽管眉
头使劲皱着,脸哭成苦瓜样也难逃点缀式的“红花”嫌疑。这本来就是一部男人的
电影。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影片以陈永仁殉职为界前后划分为相互交替而又风
格截然不同的两部分,最初的两大“黑白”无间行者陈与刘也被分割在最好的“天
堂时代”与最坏的“地狱时代”两厢。
  影片错落有致,张弛有度,大量娴熟、巧妙的闪回、转切镜头显示出导演不凡
的剪辑叙事功力。当然,过多过快的时空变化难免让人要费点心思,集中精神观看,
但高明的是,编导在影片中始终保持着较强的悬念性,环环相扣,如沈澄、杨锦
荣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请原谅我用如此简单的词语划分片中这批如此复
杂的矛盾分裂体)、刘建明的最终命运如何等等都要到最后一刻才揭晓;再加上2
002年“天堂时代”那边“傻强”杜汶泽的搞笑、“忧郁王子”梁朝伟的幽默都
让观众自始至终都能快乐地打醒十二分精神进行“无间旅程”。要说好一个故事看
似简单实则不易,这是部编剧优势的影片。
  一个好剧本,一批好演员,还有一个实力不俗的好制作班子,《无间道》三步
曲虽成为不了“教父级”的史诗性黑帮片,但也算得上“二五仔”(间谍、卧底)
电影的经典之作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5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