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onado (我,我劫一下色先), 信区: Movie
标  题: 顾小白评论:《功夫》 周星驰的动作帝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Dec 19 10:47:06 2004), 转信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22:29 新浪娱乐 

 

周星驰在《功夫》北京首映式上(图片来源:新浪娱乐)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无论如何,周星驰的电影都是令人期待万分的。期待中的期待,是希望他能将
自己的无厘头喜剧风格开创出更搞笑亦更深刻的新纪元,但喜剧这回事儿,对创作
者而言,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简直难于上青天,想想胜极而衰的香港电影近年
来在这方面的努力,实在是乏善可陈,找不出什么令人欣喜的闪光点,原本各领风
骚各展其才的创作中坚,如刘镇伟、李力持、王晶等人,尽皆变作才尽江郎,拍出
来的东西,也都是强弩之末,创意与诚意双双沦丧,沦为了完完全全的商业糟粕。
作为领袖的周星驰,在众叛亲离、孤军奋战的逆境下,  

想不败,想突破,就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我们在《少林足球》中看到了这样的效果:搞笑不再唱主角,特效成功篡
位、黄袍加身,成了大局在握的王者。

  很多影迷无法适应这样的结果,于是开始怀疑周星驰的能力。

  事实上,“无厘头喜剧”玩儿了这么多年,早已式微乃至衰亡,周星驰的转变
正显示出了他的聪明之处,他悬崖勒马,调转马头,绝不一条道走到黑,否则就是
自寻死路——想想吧,当初是刘镇伟、李力持、王晶这些超一流的“幕后喜剧之王
”辅助他成就了无人可及的辉煌,现在这些人都黔驴技穷了,单凭他一人之力,又
怎能翻云覆雨、永不言败?尽管他现在仍有一批幕后班底,但“田鸡”、“聪仔”
、“李小龙”这班人与刘镇伟李力持等大师相比,显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他们更
多是帮周星驰完成一些枝节工作,担当不起灵魂人物的重任。

  于是周星驰及其团队穷则思变,在保留“无厘头喜剧”这商业噱头的大前提下
,避重就轻,玩儿起了特效——在好莱坞商业电影全球化的今时今日,能最大限度
地俘虏观众的,就是特效了,以周星驰在华语影坛的影响力,足以使其聚敛到足够
的资金去将特效做好做到位,这是其他香港导演所不敢想象的,更甭提在港片低迷
到了不能再低迷的现如今了。

  《少林足球》在票房上的成功,更为星爷添了自信、增了勇气,亦令大批投资
商广告商趋之若骛,于是有了投资更大、特效更猛的《功夫》。《功夫》可谓是有
史以来特效最多、制作最精良、最大众化、最具国际水准的华语商业大片,从这个
意义上来说,周星驰那精益求精慢工出细活的探寻与努力,价值非凡、意义深远。


  如果你仍怀着看“周星驰大玩无厘头”这样的想法看了《功夫》的话,你将再
次产生不解渴不过瘾的念头,事实上,里面的搞笑场面及对白,基本上都剪进版本
不同的预告片里去了,也就是说,搞笑更少,更多价值在于招徕固有观众。一旦你
被“骗”进影院,你就会目不转睛地被此起彼伏、一轮又一轮的“特效大战”给看
的目瞪口呆、合不拢嘴,最后令你大呼过瘾的,是堪与《黑客帝国》中的打斗场面
相媲美的世纪大战,变作配角的笑料,成了缓和紧张气氛的调料。

  ——这又显现出了周星驰的聪明与野心,“特效+动作”,是纵横中外的法宝
,无厘头搞笑则太过本土,许多笑点离开粤语土壤便大大折扣,更别提一统天下、
大卖全球了。

  有人可能会质疑《功夫》里那飞天遁地神乎其神的特效动作场面有模仿《黑客
》之嫌,但对刚刚起步的华语电影工业而言,特效至此,没有道理嗤之以鼻乃至反
唇相讥。看过《功夫》后,有一定常识的观众也就能明白周星驰当初为什么非要换
掉洪金宝、请来袁和平了,因为那么多动作场面需要与特效进行后期配合,空有功
夫却全无经验的洪金宝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想象力,而在好莱坞浸淫多年,堪称Nu
member one的袁和平绝对是不二人选,亦非泛泛之辈所能请得动的。  

    抛开周星驰的改变及商业因素不谈,单看《功夫》本身,亦显示出了难能可贵
的诚意与激情。周星驰说过的最真诚也最可贵的话是,我不会去拍自己不感兴趣的
东西,否则就算拍了,也拍不好。这样的创作态度,对当下这浮躁浮华的香港电影
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圈,颇具警醒意味。  周星驰最感兴趣的,是来自贫寒童年的
“功夫片记忆”——劭氏、李小龙、张彻……及其包涵的正义感、情意结和动作哲
学。事实上这些东西是贯穿于周星驰的电影的,从《新精武门》、《破坏之王》、
《喜剧之王》直至《少林足球》,周星驰绝不错过任何“可乘之机”,来表达自己
对小人物的悲悯、对理想的追逐、对功夫的热爱、对李小龙的景仰、对功夫哲学的
解读,只是那时候的他还没有能力去全面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观众们要看的是“
屎尿屁”的恶搞,老板们也要靠这赚钱,谁敢想象“周星星”在银幕上化作绝世英
雄,挥拳劈腿、以一挡百啊?!真要拍那样的场景,也只能处理成“抓奶手”和“
无敌剪刀脚”这般的喜剧模式,想看硬桥硬马的赤膊大战?还是去看成龙李连杰吧


  世事难料,穷街陋巷出身的周星驰成了万众敬仰万人爱戴的喜剧之王——他爱
功夫比爱喜剧要多得多,成为喜剧明星,怕只是阴差阳错造化弄人的结果——他终
于可以拍自己想拍的“功夫”了,但他也不会傻到要在大银幕上跟真正的功夫巨星
李小龙李连杰一较高下的地步,于是他唤来更多有真功夫的世外高手强兵良将(袁和
平、梁小龙、元华、元秋、董志华等),借助电脑特效,将“功夫”赋予最具时代气
息与可看度的“后现代解构”(如果非要这么说的话),将这部电影锻造成属于他自
己、也属于所有观众的“功夫帝国”。

  于是《功夫》涵盖了如下元素:周星驰那穷困却又充满俗世温情的童年记忆、
惩强锄恶的侠义精神、弃恶从善的道德观、简单纯美的爱情、对“如来神掌”等经
典却已陈腐的旧派武侠的动漫再造、对李小龙及诸多经典动作场景的致敬……情感
元素很简单,却很动人,动作元素很炫目,却不勉强。

  所有一切,来自激情与诚意,来自认真与创新,喜剧之王渐行渐远,一代大师
君临天下。 

    顾小白/文

 

 


--
温柔尚在,寂寞永生。
                   --魔羯座



※ 修改:·tj 于 Dec 19 10:50:39 修改本文·[FROM: 219.217.250.*]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中国国家安全局]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