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j (随风), 信区: Movie
标 题: 影评——《功夫》:昔日周郎今安在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29 20:17:49 2004), 转信
今年岁末要赶两个场,一场是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另一场便是周星驰的《功夫
》。电影院门口好久不曾出现过这般热闹的景象,晚到的人只怕是卖不到好座位了
。周星驰的影响力并不因为过去不曾在大陆公映他的电影而有所减弱。正如有些观
众说的那样,这是周星驰的电影第一次在内地公映,说什么也得去捧个场。对啊,
要捧这个场,看了这么多年碟片,现在要在大银幕上一睹史蒂芬周的真面目。
别拿《功夫》和《天下无贼》作好坏之比,这是没有可比性的,两种风格,两
种路子,在影片的投资上也是差着一大截呢。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冯小刚在变,周
星驰也在变,这是一个好现象,也可能产生一个会令人失望的结果。周星驰的作品
在渐渐地从小做大,从本土化渐渐迈向国际化。看周星驰以往的作品都是些小成本
制作,依赖的是周星驰无厘头式的表演,周星驰一个人撑起整部作品,但现在你能
看到的是周星驰的电影已经开始变得日渐华丽。到了上一部作品《少林足球》,一
切都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大量的特效被广泛运用到了影片之中,影片的成本也一下
子高得惊人,《功夫》的成本更是前所未有的超过亿元。周星驰的作品也从小成本
喜剧慢慢地变成了大制作电影。
你喜欢周星驰电影的哪方面?无厘头式的幽默和恶搞式的桥段能令人忍不住的
捧腹大笑。周星驰和冯小刚一样,一方面要寻求转变,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住最初
的优势,所以在新片《功夫》仍然有不少令人大笑的桥段。但是这些已经被压缩了
,因为在《功夫》里有太多的动作和特效,搞笑的桥段存在的空间已经变得很小。
在观影过程的大部分时光里你都在领略周星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些夸张化的功
夫特效给你带来的视觉享受。这种改变事实上来缘于周星驰的喜剧被认为有太强的
地域局限,要突破这类局限那么就需要寻找新的载体。中国功夫是香港电影在国际
上的标志性品牌,对于全世界的影迷也是大小通吃的通行证,于是周星驰便将自己
无厘头的喜剧与功夫片类型相结合,开始自己的全新天地。李小龙通过功夫片走向
世界,而当周星驰穿着白衫马裤在影片中出现时,周星驰已不光是想圆自己一个功
夫巨星的梦想,他更希望能象自己的偶象一样能够最终走向世界。
在影片的开始,猪笼城寨的故事以翻版的七十二家房客开始,特别是包租婆停
自来水这一段完全是原版的照搬,不过经过周星驰的全新处理,的确添加了不少的
周氏恶搞笑料。那露臀的形象是不是有点讽刺低腰露臀沟的风尚,我也不敢肯定,
至少是全新加料的七十二家房客,周星驰的草根情结通过这个经典的喜剧加以了舒
发。如果说借用七十二家房客的故事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火云邪神的门外那段血
水奔腾的桥段就有点令我迷惑,这完全是《闪灵》中的经典镜头,难道是为了向大
师库布里克致敬吗?这样的致敬事实上与情节的发展并不显得恰当,在《功夫》的
整出影片中到处有大量的致敬桥段,为了致敬而致敬实在是没有必要。如果说是来
个模仿秀,《功夫》中模仿的效果并没有起到如《恐怖电影》那样的恶搞效果,无
论是《蜘蛛侠》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还是如《黑客帝国》那样群战斧头帮。
这样的一部《功夫》几乎是从头打到尾,特效也是从头玩到尾,直把人看得眼
花缭乱,目不暇接。周星驰已经将这部电影变成一部特效大片,因为太多的打斗戏
让演员的表演和发挥都变得无足轻重,周星驰自己的表演戏份事实上也已不多,更
不用说其他的各位演员了。《功夫》中的主角周星驰的出场是很晚的,不过这个亮
相还是颇为精采的,他玩了几脚漂亮的颠球后一脚踩爆皮球倒是很有爆发力,还顺
带回顾了一下前作《少林足球》。随后的戏份中还有一些令人捧腹的桥段,的确周
星驰对于刺激观众的笑腺很有一套,但是可惜在整影片中还是少了些,因为这部电
影已经不再是以周星驰的搞笑为主导的影片,而是部以功夫为主导的影片。五郎八
卦棍、十二路潭腿、洪家铁线拳、六指琴魔、狮吼功、蛤蟆功,以及那些曾经功夫
片中的老演员们的集体亮相说明的是《功夫》是周星驰将中国功夫的集体大汇演,
而不是过去纯周星驰标签的电影。
《少林足球》在我看来是一种创新,周星驰能够将足球和功夫以这种形式结合
,而且赋于了一种理想,转变的第一步让我觉得满意,可是《功夫》却有些本末倒
置的令我叹息,被牺牲的精华实在太多,甚至让这个简单的故事在情节发展上都显
得生硬。
在《少林足球》中曾经令人眼睛一亮的林子聪在《功夫》中早就被功夫挤压得
没有亮点可寻,而我原以为黄圣依这个清纯动人的美女有可能成为《喜剧之王》中
的张柏芝,但没有多少戏份的黄圣依最终还只是一只花瓶。最初看到黄圣依是在电
视剧《红苹果》中,的确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感觉,周星驰的选择让我产生错觉以为
这是她成为另一个张柏芝的机会,但最终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她只是一个点缀,周星
驰把自己的表演都压缩了,她又能有什么机会来发挥呢?事实上影片中每一位角色
都没有被成功塑造,他们似乎都是为打斗而存在,没有动作戏就靠边站。
坐在电影院里的每一位都能在《功夫》中找到笑声和视觉上的享受,用大量金
钱堆积起的特效却让我有些失望,这些好莱坞式的东西,已经没有作为中国电影和
周星驰电影的特色。我想我还是最喜欢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和《食神》,因为这
两部电影里有《功夫》没有的酸甜苦辣,有在暴笑之后存在的人生无奈和痛楚。但
我也明白这也是周星驰要走入世界的必须一步,因为极致的形式和中国式标志的东
西总是能最快地吸引那些国外的观众,《英雄》再遭骂也能在美国大卖,《功夫》
也需要这样的机会。周星驰说自己不是大师,因为他要的还是票房,要的还是海外
市场,一个目标走完就要为下一个目标准备,牺牲总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性的东西
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受欢迎的。周星驰仍然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过去是走不回去的。
(zz)
--
http://images.21cn.com/albums/photos/I/O/K/IOKA/1058432650.gif
http://img.mms.sohu.com/mms/1213/42/15442/p1.gif
http://img.mms.sohu.com/mms/1213/10/15310/p1.gif
http://img.mms.sohu.com/mms/1213/44/15444/p1.gif
http://img.mms.sohu.com/mms/1213/40/15440/p1.gif
http://im.qq.com/face/authed/0/b420.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