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n (大灯泡), 信区: Movie
标 题: 鬼魅人间——评《PTU机动部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29日16:33:0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鬼魅人间——评《PTU机动部队》
作者:约瑟
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
夜晚之初,非常郁闷。然而郁闷来得毫无征兆。
反黑组警员肥沙旁若无人地摇进夜宵店。店里几个混混,打头扎着辫子的马尾
他认识。这种瘪三何必鸟之?再说,自己隔几天就要升职了。肥沙正是气顺时节,
眼瞅着马尾一票人所在的桌子不错,不请自坐,那还有客气的么?店家发觉气氛不
对,连忙恭请马帮迁席。
一会儿,小二端盘马尾点的牛肉过来,肥沙抬手就截了下来。正吃着,马尾接
到一通电话,之后打发走那几个喽罗。
肥沙随即也接到电话,反黑组陈警官有请打牌。他撂下酒菜,付帐出门。
吃饱喝足,打打牌,这一晚上可不就过去了么?
却见方才马尾手下马仔之一立在本爷座驾前,正拿刀划痕呢。肥沙大怒,撒腿
猛追。穿街溜巷,直跑得心有千千结,那小子转入楼侧没影儿了。
嘿嘿,蒙我?抄后路把伊给拉克了!肥沙稳住气息,蹑足饶行,下台阶,不曾
想,脚下一滑,摔个结实,就此人事不知!
待到嘤咛一声醒来,已是面目全非——自然是拜那几个混蛋所赐。TMD,PTU如
此灵敏,竟然到了,老子这丑献得不小。算了,瞒过了事,敷衍几句,这就走也。
PTU的阿展却叫住了肥沙:“你的枪呢?”肥沙一摸腰旁枪带,空空如也,登
时魂不附体!还好,阿展够哥们,不立即上报,还答应帮忙找枪,但时间只是天亮
之前。过了今晚找不回来,那谁也救不了。
既然是马尾手下干的好事,只好拿小马问话了。肥沙和阿展都是这般计较。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肥沙离开夜宵店不久,马尾被人一刀给捅了……
这是杜琪峰新作《PTU》开场给人物设下的死结。
周末,难得无事,睡到日上三竿。早饭也不必吃了,直接开碟机吧。
还不到五月,竟热气逼人。时近中午,看什么呢?找出三区《花样年华》试了
片段,嗯,和法二比,也不是全无长处。玉姐伟哥一归位,随手把新买的六区《
PTU》放进碟机,且看吧。
广告。出版单位LOGO。静态菜单。
先看预告片。VCD画质。
六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出版架势,也挺逗的。
没啥玩头,点击正片。
于是,在艳阳天,看《PTU》。
竟看得心中暑意全无。
《PTU》当然不是鬼片。它也不恐怖。但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冰冷和凄凉,与
鬼片相比不遑多让,而且更有不同滋味。
与《24小时》主角杰克鲍尔不同,肥沙、阿展等人遭遇的纯属突发事件,并非
有人刻意筹划安排。这个夜晚也有太多的巧合和意外。但是,被人操纵也罢,无意
趟入混水也罢,当局者永远是迷乱的,仿佛被无形的线牵引,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
时空。由此而论,有意无意没有区别。看客旁观剧中人煞有介事、草木皆兵,固然
可以一笑置之,但高明的编导,却由不得你一直事不关己,机关算尽,为的是让你
陪他们一起风声鹤唳。
如果以剧情论,《PTU》故事很薄弱,倘若是一个三流导演来拍,就这点情节
,想不拍出垃圾都难。但老杜自然不是庸才,在极尽铺排事件玄机以外,他更花功
夫的,是全片气氛的控制。这就是影片让人脊梁骨悄生寒气之因,也是即使知道故
事梗概仍可看得五迷三道之由。
老杜掌控气氛的第一步,是把故事发生的环境整治得仿佛地府。影片中的夜香
港是一座肃杀的死城。放心,鬼魂是没有的。但是,有比鬼魂更神秘的事物:时不
时游荡在现场的骑着脚踏车的黑衣小童,偶尔串出来如墓场萤火的计程车,忽然飘
洒的一阵雨……没有这些倒还好了,添上几点盎然生机,竟更显得幽明不定。
印象最深的,是马尾死亡现场,反黑组与重案组在那里忙活,最后,以肥沙的
主观视角,给了个全景,用不动声色的慢镜表现——深夜的香港街头,十来个人在
流满鲜血的计程车周围移动,除此再无他人……
既然把人间拍成鬼蜮,自然得再费些功夫,将活人拍成死人。因此上,几个主
角,如任达华的阿展,邵美琪的KAT,及一干PTU队员,都没有什么表情。虽然肥沙
张扬、重案组MADAM张跋扈、秃头激动、大眼愤然、传令员气盛,那也只不过是活
跃些的小鬼罢了。
没表情好象很容易,但是没表情要演出味道不容易。所以本片最没表情的任达
华和邵美琪,表现最好。反倒是波澜起伏的肥沙(林雪),令人回味之处甚少。这
是一个荒谬的故事,荒谬的焦点在肥沙身上,但林雪虽然将角色演绎得鲜活十分,
却忘了在蛋糕上抹加不可或缺的荒氏奶油(我这么说,冯小刚肯定要笑,参看其《
我把青春献给你》中评论姜文的部分)。很怀念他在《枪火》中故作憨厚的表演,
虽然两个角色不可类比。
《PTU》确实形式感很强烈,然而如果徒具架势如《英雄》,那也没什么可说
。老杜的狡猾,还在于他经营细节同样有功力,细节的丰富、细节内在的暗流涌动
,弥补了剧情(阿杜的重点并不在此吧?)的不足。而且,细节本身也有形式的外
表,以此强化形式感,造成浑然一体的局面。
阿展率几个队员到电玩厅找马尾手下那一场就颇可玩味。整个过程,阿展很有
耐心,包括很有耐心地抽一位马仔的脸,不紧不慢,生生把那小子由桀骜不驯打到
惊惧饮泣。
更有耐心的自然是幕后的老杜。典型的表现是阿展等五人到一幢楼内搜寻疑犯
那一幕,这也是全片最精彩的几分钟(甚至好过结尾的枪战)。阿展打头登楼,传
令官稍后跟进,另三人押尾。一句台词没有,全靠眼神、形体出戏。那是很紧张的
几分钟,紧张来自可能出现的凶徒,也因为五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偏偏音乐很怡人
,悠悠然,胜似闲庭信步。好象张清芳的《迫不及待》,唱的是驿动的心,用的是
从容的曲。杜导还加插大楼全貌,孤黑的楼宇,只有不同楼层跳跃的电筒之光,简
直浪漫极了(但是这场戏的收尾失之草率。整部电影是玩笑连环套,可这个局部玩
笑解套得过于轻巧)。
所有细节中,最具形式感的,就是马尾之父——秃头对儿子手下的处置方式:
剃光了头,一丝不挂地锁进铁笼里。秃头当着肥沙的面,锤击“光猪”,以此逼肥
沙约见杀子嫌疑人大眼,此手法与之前阿展掌掴小喽罗迫马尾手下打电话如出一辙
。
即使到了片尾的火并,峰哥也不忘加料。跑路悍匪临行不忘致电相好(?),
而且很小心地用公用电话,还因为没有零钱要和肥沙换,很温情的夜晚奇遇呵,谁
知道,电光火石之间,风云突变,此刻的相互援手,并不能终止未来的你死我活。
人生就是这样么?
影片中出现的几路人马:PTU(还分成阿展和KAT两拨)、反黑组(以肥沙为代
表)、重案组、秃头、大眼、神秘跑路客,各怀鬼胎,矛盾总会交集,哪怕原来并
没有联系。影片的交集有两场,一场小碰撞,雨中的中国冰室,集合了PTU、肥沙
和重案组,全是警界,却势如水火;另一场,安排在结尾,大家鬼使神差,齐集广
东道,拔枪相向。
杜导的枪战戏,在《枪火》一片已然深获好评。如今要更上层楼,并非易事。除了
照例的定镜快切,还略略修饰了射击的效果,更主要的,是将场面复杂化,比一般
的双方对立更为棘手。还不忘揶揄拽了一晚的重案组女警官,最后顺带揭晓失枪的
谜底。
枪战爆发之前,那个鬼鬼祟祟的小男孩又出现了,他要做什么呢?知道答案和
永远不揭晓哪个更好?杜导选择了前者,私以为是一个败笔。
一个错误、迷乱、可笑、血腥、诡异的夜晚。开局于PTU队员对同僚之死的嘲
弄,终场于肥沙对同僚——重案组张警官的善意嘲弄:“开两枪吧,上面会赞赏的
”。但嘲弄也好、手足无措也好、自命不凡也好,都无法抗拒地滑向仿佛深渊的前
方。也许,冲过去就是光明,但焉知等待你的下一个玩笑是什么呢?下一次,躺在
地上的是谁?
好的电影,在影象的背后,有无限的可能的性,引发观众探究的欲望。阿展为
什么要帮肥沙,仅仅因为“穿上制服就是自己人”?阿展身上有什么故事?那个小
男孩为什么会做那样的行当?染上毒瘾的卧底阿猫经历过什么?王天林惊鸿一瞥的
背后是怎样的曲折?悍匪与阿红,情怀可堪追忆?
再有,如果马尾没有被杀呢?肥沙、阿展从他那里也绝对拿不回枪,那又将发
生如何的荒谬和错乱?
……
好象每个人物、每个转折都可以发散出新的文章。一步一步探问下去,也是寒
战打过之余的乐事。
《PTU》是一部小品。但透过本片,可以发现,这位当年拍《射雕英雄传》和
《碧血寒山夺命金》的导演,直至今日,依然灵光闪烁,进可明修栈道贺岁,退可
暗渡陈仓出奇,创作力依然勃发,这一辈香港影人的能量远未穷尽,香港电影的远
景也并不悲观。
最近一直在翻看大卫玻德尔所著《香港电影的秘密》。凑巧的是,六区《PTU
》的封面也附加他对本片的评价,足见香港电影海外亦不乏知音。香港电影自有其
制胜之道,然而曾几何时,香港影人仿佛肥沙,遗落手中的枪,盲目买把长枪,锯
短来使,看着好用,却原来只是摆设。
也许,枪就在某个街角?
--
如果程序员懂得了软件工程,
那么他就不再是牛,
更不是妓女了。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8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