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zcwjf (渔火分神), 信区: Movie
标 题: ]《蓝色》随想——谈谈影片《蓝色》的视听表意(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6月09日13:46:5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蓝色》随想——谈谈影片《蓝色》的视听表意
《蓝色》无疑是一部电影史上的上乘之作。
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把一个女人的心灵剥开给人看,面对那种挣扎,没有人能
不被震撼。
基氏曾对人言,作为三色(红白蓝)之一,他赋予蓝色为自由。
我看《蓝色》,是一个顺时针的多空间变幻的心理历程。顺时针是指女人朱丽在车
祸丧夫丧女后,独自度过的一段顺叙时光;多空间朱丽与朱丽拼命想摆脱的那个世界(
情感、物质社会)的错综交融。
朱丽在遭遇车祸后的生活中又遭遇了一些人,这些人是朱丽不太想接触的,朱丽不
想接触任何能勾起她对丈夫和女儿怀念的任何人。她变卖了所有的家具,搬到新公寓住
,撕毁与丈夫“合作”的乐谱,与其他的男人做爱。但是,朱丽无法遗忘。在这些人中
,有朱丽的女友、护士、厨娘、园丁、母亲;也有暗恋朱丽的作曲家、丈夫的情人、妓
女、目睹车祸的男孩等等,他们充当着朱丽世界与朱丽想摆脱的世界的闯入者,一次又
一次地提醒着朱丽的记忆,他们或善意或无心地帮助着朱丽回忆——朱丽难忘蓝色。
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朱丽开始由拒绝接触转化为被动地与外界接触。这里我们
很有必要提到的是那个暗恋朱丽的作曲家。他对朱丽的刺激(拯救)使朱丽由劫后余生
的失常自虐走向了较为自觉地去寻找,去争取新生活。那个转折是发生在朱丽偶然中看
到电视(与外界相连的又一媒介)上,作曲家接受采访说:朱丽同意与他合作,继续前
夫遗作的时候——这是个谎言。谎言暂且不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男人(作曲家)与朱
丽前后六次接触,那是一个渐变递进的过程:
男人第一次出现是朱丽新寡,独自沉浸在痛苦冥想之中的时刻,在视听表达上,男
人是以与厨娘的对话这样一个画外音出现的,同时的画面是朱丽冥想的脸,紧接着是男
人走上楼梯的单人镜头,再接下来就是男人走出朱丽的住楼了。第一次见面的巧妙安排
颇具意味——视觉上男人没能和朱丽在同一画面中出现,听觉上男人仅是朱丽冥想之外
的画外音,甚至连必要可能的对白也被省略,男人被完全排斥在朱丽的生活之外,三个
洗练的画面交代了男人寻隐者不遇,扣芳菲不开的尴尬境地;男人第二次出现是因为朱
丽寂寞,两人做爱后男人被朱丽赶走了,朱丽对男人说“寓所就是我的心,你不能久留
”,男人脱衣时的视像是被朱丽观照的,那是肉体的渴求,不是灵魂的需要;第三次,
朱丽搬走,男人尾随,提出与朱丽合作续写她前夫的遗作,遭拒,至此,前三次接触均
以男人失败而告终,朱丽拒绝援手——这时,电视媒介闯入,这一次,男人竟公开表示
朱丽答应与他合作,屏幕上亦相应出现了许多朱丽前夫的照片,一张朱丽从来没有见过
的照片——前夫和情人的亲密合影也林立其中,朱丽看着屏幕,完全沉浸在丧失亲人中
的她被强烈地触动了,有些真相她并不知情!她开始主动出击,到处寻找着那个在电视
上说谎的男人,她追打着他的汽车,直到两个人纠缠在一起,达成了合作,丈夫隐匿的
背叛拯救了她无休止的思念,此时,她和这个用心良苦的男人终于进入了同一个声画空
间;第五次,两人在钢琴旁切磋,主题音乐与对白所提及的乐器相和(和谐初现);第
六次,朱丽给男人打电话,建议按前夫设想创作,此时的朱丽已有知觉,在那个深爱着
她的男人面前,她有血有肉,男人不再象以前那样作诱导的努力,他对朱丽说“我想自
己写下去,虽然它会有缺陷,但它是我的”。男人不再扮演朱丽前夫的延续者,而是作
为独立个体的出现,朱丽心中开始有另一种感情在涌动,朱丽驱车前往,投入男人怀抱
,至此,朱丽完成了重生的全过程。
可以这么讲,作曲家对朱丽的重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朱丽自
己把丈夫在心中的像打碎之后才走向新生的。外界的刺激只是一个诱因(如争回乐曲原
创权利),而发现丈夫生前有情人,并且情人身怀遗腹,却另有新欢的事实也摆在了她
的眼前,朱丽开始置疑自己的思念。出现在朱丽生命重创之后的人们在不断地提醒着她
,暗示着她——爱情她永远向前,生活他无意停步!朱丽去见母亲,想找回情感依托,
但年迈失忆的母亲除了把她认作自己的妹妹外就只知道盯着电视看。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电视里的画面:一个年迈老者腰系绳索从飞机上跳下来作惊险表演。画面如此令人揪心
,而母亲却黯然不动。朱丽看着画面,百般不忍。她本来是想移情,她希望母爱能安慰
她破碎的心灵,但母亲对她的不能指认使她的一厢情愿化为泡影;而噩耗对于母亲来说
,如同电视上叫那个颤颤巍巍的老者跳飞机一样,令人齿冷和残忍。这一点在朱丽邻居
——一个妓女的身上得以强调:妓女要上场跳脱衣舞了,却发现观众席中有自己的父亲
,怎堪相见?妓女的怜父之心唤醒着朱丽,别让妈妈担太多的心吧!朱丽再去看母亲,
母亲还在看电视,朱丽深情地看着这个老人,悄然离去。如果说,作曲家对朱丽的拯救
是出于爱情,那么朱丽对母亲的态度变化也是出于爱情——非男女之爱,而是母女亲情
;前者朱丽是被动接受的,而后者是朱丽主动醒悟的,这是朱丽为重生迈出的一大步。
另外,在视觉表意上,蓝色作为过去生活的代名词,反复加以强调和重复,如女儿
在车上玩的糖纸是蓝色的,在旧居屋中悬挂的蓝色玻璃球作为唯一被迁入新居的饰物而
保留;只要回忆起与丈夫相关的事情,摄影光线就以蓝色铺底,并且,朱丽是在一池蓝
水中游泳。。。。。蓝色频繁地被用在视像的表达中,我们看到过去象噩梦一般地追逐
着朱丽。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在《论影象作为符号》一文中曾经指出:影象不象
词汇那样是“自在”的符号,它也不是任何事物的符号,它是通过与其相关的事实整体
,影象才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表意能力”。的确,影象表意无法离开事实整体,就如
同《蓝色》一片中反复出现的朱丽游泳的影象,每一次的拍摄方法、构图、音乐处理都
不一样,但这些示意方法均为事实变化服务,其效果使人们看到意识活动基础之原始符
号思维的反光,同时也看到了前逻辑(米特里语)的心理建构的反光,它涉及直觉逻辑
,等同于移情活动。由此,我们来分析朱丽游水的几次影象表意:
影片多次出现朱丽在游泳池中游水,也许,不应说是游水,而是泅水,更为恰当。
一池蓝水,象朱丽游不出来的心理困境,她在里面翻腾着,挣扎着。第一次,朱丽由画
右游向画左,但她并未上岸,只在水中露出脑袋;第二次,朱丽游到岸边,想上岸,但
此时耳边骤然又响起音乐主题(前夫遗作)——如梦魇的追随,朱丽颓然跌入池中;第
三次,朱丽正要上岸,妓女在岸上与她说有关前夫的事情,朱丽脑中一片空白,此时,
一群戏水的儿童突然闯入画面,在水中嬉闹,朱丽转过头去;最后一次,朱丽在池中静
静地游着,画面中都找不到朱丽的踪影了,突然地朱丽从画面的正前方冒出,呛了几口
水,没有其他音响加入。这四次泅水镜头的设计,没有任何叙事上的必要,却是表意上
的重要参与者,并且每一次游泳池游水的镜头安排都独具深意,这里仅以第三次和第四
次游水为例。
第三次游水之前发生的事件是朱丽去找母亲,而母亲在观看老年人跳伞的电视画面
;游水时朱丽被等在岸边的妓女带进回忆(话题),同时又打破这种回忆(突然出现戏
水的孩童);游水之后发生的事件是将要表演脱衣舞的妓女因不忍被父亲看到,向朱丽
倾诉。游水连接了朱丽的感情被唤醒的两个过程——希望依赖母亲的关怀到不忍让母亲
为自己担忧,同时,就在她听女伴的倾诉时,,她看见了电视上丈夫与情人的合影——
而这些都是朱丽开始发生变化的导火线,“游水”影象已作为前段情节的结果和后段线
索的暗示而存在了;同时,第四次游水被安排在朱丽与丈夫情人的见面之后,情人对自
己丈夫的爱溢于言表,但情人的现实和善于解脱也使朱丽震动,这次游水之后画面上就
出现了朱丽在母亲屋外掉头而去的镜语。而这一次游水可以看见朱丽静静地游在水中,
呛了几口水后浮出水面,惟独这一回,音乐主题(梦魇)不复出现——朱丽静静地经过
了泅水历程,她在人生道上曾一再沉溺不能自拔不能上岸,但最终还是能“浮出海面”
,“蓝色”对于她来说,象呛水情结一样,之后,将复归水面平静。
影片《蓝色》的音乐主题动人心弦。它充分参与影片叙事,象另一个提醒者,追逐
着朱丽痛楚的灵魂。它的参与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心理意识的音乐外化表达,一种是环
境中的乐器加入叙事行列。我们知道,“蓝色”音乐主题的前期创作是朱丽丈夫的遗作
,而这段主题在影片前段反复迂回有其良苦用心:苦苦不能相忘——朱丽看葬礼的录象
,葬礼上的小号手正哀婉地奏着主题;朱丽坐在屋中,窗外女友问候,朱丽脑中一片空
白(黑画面的延续),音乐主题进入;朱丽把丈夫的乐谱扔进垃圾车,乐起;与男人作
爱,乐起;与捡到十字架的男孩对话,黑画面与主题的重复出现;街边乞丐用竖笛吹出
的丈夫所作曲子;蓝色玻璃球充满整个画面时(影片进入中段,朱丽转变开始)朱丽在
吉他演奏(背景音乐)的主题中走出蓝色,凡此种种,影片充分调动了画面中有声源可
寻的乐器以及朱丽意识深处残留的“蓝色主题”来传达朱丽内心的苦楚。
《蓝色》是一部电影特性很强的影片。它深刻挖掘视觉、听觉语言上的叙事及表意
功能,对白不多却又言简意赅。在画面顺序的铺排上以及剪辑先后、长短的安排上颇具
意味。影片伊始,画面上出现的是一个车轮,这个开动的左右奔突的车轮占据了大部分
的画框,紧接着的几个切换镜头却很安静,朱丽女儿无神的双眼,伸出窗外的小手里攥
着一张蓝色的糖纸,路边一个少年(目睹车祸者)玩球等等,切换的镜头基本上处于停
滞、无意义的重复劳作,这些静态拍摄与晃动的巨大的车轮相接,不断累积出压抑、令
人不安的感受,声音处理上只有单调的车轮声、风声、球击地面的声音,单调的蓄势仿
佛在酝酿着一场悲剧的爆发。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幅寓指性很强的画面:车停在草坪上
,车轮在前景,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远景在车轮下方是玩耍的小女孩,而此刻,我们
可以清晰地看见车轮在漏油。。。
《蓝色》一言不尽。蓝色象征着自由。朱丽在自我束缚的困苦中焦虑不安,这焦虑
并不因为她关闭了自己的交际圈子而减轻,相反因为她的内视而如影随形——朱丽超常
自虐以获得知觉:砸玻璃,吃安眠药,用手指滑过班驳的墙,花盆落地,用手扎花刺等
等行为,并且,该片调动一些非常规摄影,如眼球中的医生(特写);看葬礼录象时对
鼻、嘴的长时间特写,画面中清楚地看到朱丽鼻孔的翕动和泪滴顺唇边而下;黑画面(
现实记忆中断,音乐主题进入)的运用以及从勺子的反光中拍弯曲变形的来者(男人)
等等。非常规摄影在观感上令人扭曲、压抑,而这些正是导演想传达给观众的——朱丽
在非常规的环境中被捆绑、被变形,她在煎熬,她不自由。
影象表意在《蓝色》中俯拾皆是,让人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精心谋划不由得生出敬
意——看那结尾,朱丽与作曲家真心结合,朱丽背伏在男人身体下面,蠕动着,画面中
无现实声响,音乐主题深情进入,这时我们看不真切朱丽,因为镜头前似乎隔了一层什
么,镜头拉开,朱丽那样的状态宛如一个婴儿,此时影片色调变暗,画面内容在悄悄的
更迭中置换为B超图象,图象是个婴儿——那是前夫与情人的孩子——朱丽的重生与自由
,不言而喻。之后,蓝光进入,闹钟,目睹车祸的男孩;黑画面;朱丽的母亲,护士走
入;妓女,妓女与男妓跳舞;B超中的婴儿;情人,黑画面;眼球特写,瞳孔中有光进入
;黑画面;朱丽透过玻璃微笑的一张脸;蓝色进入,完。这一段镜头全部是摇移运动,
衔接流畅,一气呵成,所有人物的叠加,成为朱丽新生的目证,那瞳孔中的光亮犹为令
人感动,它如同最后朱丽安静的迷人的微笑一样,是捆绑尽释,重获自由的无言表达。
。。。。。
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介绍:
波兰著名导演,20岁时爱上电影,考了三年波兰洛兹电影学院未果,曾跑到楼顶上
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对失望的母亲发誓一定要实现电影梦想,终于在最后的坚持中跨进
电影学府。毕业后默默无闻地作了很多纪录片,是波兰“道德焦虑影片学派”的灵魂人
物。直到《十诫》问世,轰动影坛。其中,《杀诫》荣获198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以
及n个世界大奖,《情诫》《三色》等均获奖无数,他的影片《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
《无休无止》等部部精品,凝结着这位不容易轻浮和快乐的导演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因
为他的存在,当今的影坛才不至于口味贫乏,他对电影的贡献被世人公认,被誉为“后
大师时代”凤毛麟角式的“世界级天才”。然而,他却告诉人们炮制电影的真相“不仅
仅是你们看到的鲜花、荣誉和花边新闻,更多的是通宵达旦的拍摄,泥泞和雨水,困顿
和孤独以及疲惫不堪的精神透支”,或许应了他自己对这真相的实践,这位我最爱的导
演,曾经考学四年不辍的造梦人,因心脏病死于1996年左右,时年56岁!呜呼!
--
为赋新词强说shit!
我不但要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孩子,而且我越发的对好莱坞没有了兴趣。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34.6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5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