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ntiwar (starship trooper), 信区: Movie
标  题: 冯小刚和八百美金-2004.04.26影话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30 09:27:07 2004), 站内信件


作者: 妖灵妖 

发表日期: 2004-04-26 21:52:24       
本版搜索 站内搜索 返回本版 快速返回 作者的家 
 
 

返回[影音天地]  


冯小刚和八百美金——2004.04.26影话

 


本文为网络文字,谢绝一切平媒转载。

 

 


上周六去听了一个朋友的电影讲座,才有机会踏上整修一新的福州路柏油马路,亦有机会
再度挤在如小菜场一般的上海书城里,看到影视类书籍的书架被如人群挤压我般几乎无法
站立,愈发觉得电影类书籍可能象是菜场里的明虾,越来越多反而越来越难吃。好的电影
书,可以让人有醍醐灌顶般顿悟,在碟越买越多却看得越来越少的日子里,抽一点时间看
看电影书,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电影批评 北京大学出版社 18元

从1998年末起至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戴锦华老师的《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一
直是我经常翻阅的宝书,每次看,每次都有新感觉。在去年,《飞越疯人院》、《夺宝奇
兵》出了新版的DVD之后,我看完碟第一个反应就是看一下戴锦华老师的文字,比较几年前
看和现在看的不同,偶有新得,便喜不自胜。

《镜与世俗神话》已经卖绝版好多年了,许多想看戴锦华老师电影文章的朋友也一直没有
机会接触到她过人的思路和行云流水般的文字,现在,《电影批评》可以弥补这个遗憾了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电影批评》一书挂着“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
材”的名义,全书收录戴锦华老师的9篇影片精读分析文章,从电影的叙事结构、作者论到
类型片的变奏和电影学里的精神分析等,通过某部影片作为实例来一一剖析,所选的文章
,除了《霸王别姬》和《人.鬼.情》是选自《镜与世俗神话》里的外,其他七篇为全新
撰写。

不要以为电影读解就是枯燥沉闷的代名词,此书中所选的影片涉猎十分广泛,从商业片《
第五元素》、《阿甘正传》到艺术片《蓝色》、《黑板》,都根据影片本身的不同形态,
有不同的切入点,比如《阿甘正传》,就用了意识形态的批评手法切入,为你解释那些你
认为感动了你很久的情节或者镜头,可能都是编导煞费苦心地安排好的,而如果你看穿了
他们的底牌,你也许会有全新的角度来举一反三地审视你看过的或者即将看到的同类型电
影。

与《镜与世俗神话》开门见山地分析影片不同,在《电影批评》里,几乎每篇的开头,都
有比较详细的对此文所用的电影批评方法做的简单介绍,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进入状态,
看完277页的全书,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收获,而且因为所涉及的影片大多在市
面上可以被买到的,因此增加了不少可读性,读者可以自行将影片和文字比较,会别有一
番乐趣。

 

 

 

 

世界电影史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北京大学出版社 68元

如果你被68元这个价格所吓倒了,那我必须告诉你的是,这本书的台湾版售价(折合成人
民币)大约是它的7倍以上。

《世界电影史》是美国著名电影学者大卫.鲍威尔的电影史学名著,这本书的特色在于深
入浅出,不摆架子,用最精练的笔法和最直白轻松的方式回顾了整个电影史。说到我们为
什么要知道那么多老电影,大卫.鲍威尔说得精彩,这里引用一下:“这些老电影与当代
的电影一样提供给我们对生活的洞见。他们同样提供强烈的美感经验或使我们洞察生活在
另一空间的人类生活。......有些老电影看起来非常古怪,与我们今天的思维习惯格格不
入。但即使如此,这类电影反倒迫使我们认识到电影可以是与我们所习惯的生活完全不同
,这也强迫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自我认知观点,以适应那些被其他人视为想当然的生活。


由于我身边没有台湾版的《世界电影史》,因此无法判断两者的大概差别,仅从翻阅的印
象来看,陈旭光和何一薇的译文水平还属不错,一些电影专用名词和约定俗成的译法还算
妥帖(人名和片名都有英文原名供对照)。当然,台湾版的译者廖金凤老师的水准也是有
口皆碑的,不过售价实在是太过昂贵,连我当年都忍住了没有买台版,现在守到云开日出
,却颇有失落感,因为感觉身边的朋友,经过了这些年,真正喜欢电影的越来越少了。


 

 


西片碟中碟(英语片) 花城出版社 48元

这本书我没有买,因此上述的出版社和售价可能与实际有出入。这本书是近年来在电影翻
译领域颇有成就的周黎明和台湾的影评人梁良合著的,仿造廖金凤编撰的《电影指南》一
书的编排,收录了千余部电影的介绍,这些电影的资料来自梁良几年前运营过的汉电影网
站,不过这个汉电影网站可谓出师不利,资料库给别人抄去,现在在某两个DVD网站手中争
夺得甚为激烈。

这本的包装上写有“打倒一切碟报”的宣传语,不过这句话说得有些好笑,因为这本名为
“碟中碟”的书,其实介绍的有些片子根本没有出过任何区码的DVD,而它把动作片《碟中
谍》归入“圣经”类关键词索引和把澳大利亚喜剧片《妙丽的春宵》(即“一颗恨嫁的心
”)归到“体育类”索引中的做法,未免把IMDB“汉化”得有些过于生硬了。

 

 

 

 

说了半天,怎么没有冯小刚和八百美金?


这就来了。

今天看《东方早报》,才知道《南方都市报》的第四届华语传媒大奖颁奖礼举行了。路学
长的《卡拉是条狗》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郁闷的关于国产片
的消息)。虽然我支持《南方都市报》对华语电影的持续关注,但我还是要再说一次:我
不喜欢这个所谓的最佳电影,因为它是个虚伪的电影,它不了解劳动人民碰壁的脆弱度,
反而对拍摄者的关注之举而沾沾自喜。

联想到冯小刚是这个电影的监制,想起昨天上午看的《film comment》今年第二号上jeff
rey spaulding的文章“摇尾狗”里的一些小数据。这篇文章是回顾去年美国电影市场票房
成绩的,其中有大量篇幅讲到了DVD对现在美国电影市场的影响。另外就是一些影片在美国
市场的票房数据,大片的票房不用报了,摘录一些我们熟悉的片子的票房,供大家参考,
大家就会知道,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之路,还非常非常非常漫长......(同时希望有良知的
媒体不要用这些数据来做莫名其妙的炒作)


片名:票房(美金)
大腕:800元
和你在一起:100万
9.11:12万
宇宙牛仔电影版:100万
见鬼:50万
红圈(梅尔维尔的,重映版):40万
十(阿巴斯的):12万
女人就是女人(戈达尔的,重映版,为标准公司即将发行的DVD做预热):10万
费里尼天生谎言家:10万
摇滚女狼:5万
摩登时代:8万
不可撤销:76万
醉画仙:5万
全职杀手:2万
千僖曼波:8千
蓝色大门:4千
任逍遥:1万2
 


--
我在这里成长生活 理想被现实猛烈的撕扯 
当我离开这里回头看看 
我才理解原来我很爱国 我爱你 中国 
母亲啊 我不能选择 尽管你还是不够好 
我不愿做你的逃兵可我注定成不了英雄 
我不想牺牲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8.7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