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yteek (反腐先锋@我有问你意见吗.COM), 信区: Movie
标 题: 我喜爱路易马勒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6日12:47:25 星期天), 转信
这是一篇表达意见的文章,带点气,不过有理,口语体,请笑纳。
路易马勒也许是法国那时候的冯小刚,看他的片子很舒服,全无法国
人的故作高深和“文化味”,好象显得全世界就他们家有文化似的,就他们有知识分子
的苦闷和品位似的,我尤其不待见高达和楚浮,明明是俩小混,大学好象也没上过(高
达倒是上过,还是巴黎大学什么文化什么人类学),靠着拉帮结派也占山为王,依靠着巴
赞这杆大旗夺取了文化舆论阵地,其实我对巴赞也很有意见,感觉他象个偏执狂,也是一
打一派拉一派的主儿。要是全世界都照着他的主意去拍电影,电影恐怕早死了。有一位
师兄跟我说过,这导演和评论家可是铁哥们儿的关系,评论家固然要靠评说电影才能活
着,导演也别以为自己就是衣食父母,三瓜俩枣就把人家打发了,亦与亦取,真要成为
大导演还要靠评论家去捧,一方面好酒也怕巷子深,一方面知道丑才越是要打扮,评论
家集团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他们在大众意识形态更甚在“专业”意识形态中建立和
改造读者的思想,三人成虎,曾子杀人,不可谓不畏。要不方言等人合计着当作家搞分
工要派专职的去当“评论机”呢。贾樟柯固然好,也要“欧洲人”喜欢;贾樟柯电影拍
得好,不如中外评论家们文章写的好。贾樟柯涨势如虹,也是顺应了基本面的内在要求
,各路基金尤其是外资评论基金长期面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影”市,各种产权不
清经营不善的国企“导”们圈“宠”有之,得政府奖有之,就是不被影民认可,因为人
人都知道那里面是些什么货色,潜藏着多少无能、愚蠢和自私自利!贾樟柯是个绕过了
电影局纳斯达克上市的创业板,风险基金当然对他呵护有加,加上他质地确实优良,不
比早先那扶不起来的中国概念第六代,更可以顶替过气的“四川长虹——张艺谋”“深
圳发展——陈凯歌”,成为新经济(电影)时代的一面旗帜,希望他真是一只领头羊(
领涨股),不说雄鸡一唱天下白吧,也是“中国电影的面貌从此为之一新”。
马勒的电影文体流畅,全片观之毫无阻滞之感,说明他在剪辑上功力
非凡,同马丁斯克塞斯颇有同工之妙,但马丁是华丽的锦绣,马勒则是跳跃的清泉,斯
克塞斯的电影中多种技术手段频繁使用,使观众的感官在不间断的兴趣中被始终吸引,
马勒则简约的多,音乐被控制在最少的范围内,完全靠场与场、镜与镜的节奏变化,但
全片都洋溢在幽默与情趣之中。
对比《情人们》和《朱尔与吉姆》,两片都是讲述带那么一点荒谬气
味和存在主义精神的感情故事,前者在时间跨度上更短,主要内容就是在一夜间完成,
后者为完成主人公的纠葛却断断续续的许多年,而且在各段落上可以说是平均分配,这
样固然最后的驾车落水动作很突然,很惊诧,但是我感觉在前面段落对莫罗的另一种感
情的分配没有到位,对她这种舍弃爱她的丈夫的决然行为让人不能信服,因为朱尔和吉
姆的爱是分不出孰轻孰重的,只是让导演完成了一次行为艺术和自我发泄。而《情》则
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铺垫和情绪的累积,非常细腻的表现了一对陌生人的遭遇激情,
因为这个莫罗无所依傍,无论跟那一个男人走对她都是一种解放,正象台词中说的一样
“在激情过后,她虽然对前途感到恐慌,可是并不后悔”,后悔是对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还有所期待,不后悔就是已经完全置之度外。出走毕竟比自杀来的温和一点,可接受的
多,何况跳河还要拉上一个垫背儿的。
高达的《枪手》也叫反战作品?因为条件的简陋就随便取景,
随便拍点什么完了?评论家肯定说:“你看他这在现代化立交桥上随便找俩人就打上仗
了,对,是对现代化工业化社会的反讽,是对现代政治体系和战争组织的解构。有理有
理。嘿,这人名也取得有意思,一个有理西斯,一个维纳斯,一个可楼怕特拉,有深意
有深意”其实我觉得这是高达肤浅,这样玩深沉(其实是假深沉)的主儿我看着别扭,
又看一遍王朔答记者问的话,他说区分好坏作品起码有一个标准(当然不是全部):
就看你还想不想再去看第二遍,小说如此,电影也是如此。显然电影中能钩起人们再次
“阅读”欲望的相比小说少得太多,当然谁也没有病把所有读过的名著一定要去再读一
遍,没这时间,也不用给自己作秀(这要排除少数非要看二十遍《公民凯恩》的,嘴上
不那么说,心里边还是多多少少为搭上的这四十个小时偷着乐呢吧?)这样玩深沉的作
品处于人的正常机能以下,肯定没有人愿意多受一会儿刑,最关键的原因倒不在他这形式
上,而是你要玩深沉,允许!你倒真有点深沉的东西呀!现代派不在你的莫名其妙,不在
你的荒谬疏离,你倒是把萨特加缪的道理用戏剧力量或镜头语言表现传达出来呀。既然
你的蒙太奇组合如此孱弱无力(几段飞机扔炸弹、死尸的记录片胡乱往里一剪——离爱
森斯坦的效果都差老鼻子了),你拍出来给大家看这一大堆东西到底是为了什么呀?我
想问一句,他们自己清楚不清楚?也许你要说这不是他们的好作品,可以找好的说呀。
不过我是真不想在这二位上保持耐心了。多亏高达还没死,我这不算完全的诽谤古人。
应该多学学历史,到底什么样的艺术品是能够长期流传下去的。一时
的奇形怪状还能招徕新鲜的目光,但没有观众的艺术品,谁去替你口碑相传?别提梵高
,他死得早,按照一个人的正常寿命,他是应该能看到自己成功的。为什么李杜当时人
人称善,还可以万古长青,曹雪芹是落魄,可马上也是洛阳纸贵,他也活的短。罗兰巴
特还好意思说“19世纪由小说家来表达哲学,20世纪由批评家来表达哲学”如果此类艺
术品(不说别的只说电影)例如高达和安东尼奥尼只活在评论家的脑子里,还有已然被
传讹之讹所误的子弟的臆想中,那么我们真的值得为他们去殉葬吗?我总是认为,这二
位是大尾巴狼的成功代表,练名门正派的功夫费时费力练好了也七老八十不再能打群架
逞威风扮酷骗小女孩风情万种潇洒倜傥在江湖上闯荡何况还不一定是一代宗师的材料,
邪门歪道剑走偏锋抽不冷子碰个头彩岂不是人生快事。按评论家的话,这二位是影响了
一批人,“有历史贡献”,其实是教坏了一批人,只要看看徒子徒孙中还有什么成器的
,就知道师傅的高低了。
马勒就与他们不同,他的东西形式上水准很高,随便一个段落就能打
动人,使你觉得有情趣,有意思,也不说大话,说实话,说有意思的实话,我信王小波
的,艺术品首先得有趣,虽然“趣”可以不同,但总是得“有”,打死我也信。我不是
说马勒就最高了,他的“趣”还是略微小了一点,“性”多了一点,不过在法国那样的
环境中就很难得了。好莱坞挑导演眼光是很毒的,不会讲故事的导演不要,无趣的导演
不要,没点特色的导演不要,你看不上人家,人家还看不上你呢!马勒去了,吕克贝松
去了,而且成功了。
法国电影就跟现代法国小说一样,稀稀拉拉一大堆,要说名气儿,
有,而且还都不小,但一对一、个顶个的不多,其实我看法国什么东西都是这样繁荣昌盛
,但挑一个拔尖儿的,没有。如果您觉得我说的不对,我也不跟你争,就跟你说要看三
十遍《公民凯恩》一样,我信。
我看马勒的第一部作品还是《雏妓》,感觉真好,当然不是为了萨兰
登的裸体,当然这也是影片效果的有机部分。小丝和萨兰登演得太好了。马勒的摄影机
就在那妓院的几间房子里转,机位景别移动切换,让你倍儿舒服,我想,拍电影很大程
度上是在拍一种调子,一种氛围,没有一部好电影是缺乏这种氛围、这种调子的,别管
你拍什么题材,首要都是拍出符合这题材的这种氛围调子,让人一看象那么回事儿,是
那么回事儿。马勒就有这种本领。
马勒还有幽默感,这也是他招人喜欢的原因。这一点高和安都没有,不
是说他们一定得有,那你倒是有点别的呀,就会触怒观众,观众倒是真怒了,可触怒观
众本身并不是艺术呀!其实观众也没有真怒,他们根本就不看,我倒是真怒了,非得与
以高安安(高达、安东尼奥尼、安哲洛普鲁斯)为首的走假正经道路的玩深沉派斗争到
底!到底!到到底! (玩笑,我那有那精神头儿呀)
( 几天后)几天过去了,突然没话了,再见。
--
父亲留给了我一块面包,我要好好的活着!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2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3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