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asswd (风里密码·谁人知我心), 信区: Movie
标 题: 周星驰现象研究(转载1)(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4日12:32:11 星期五),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 讨论区 】
【 原文由 zxas 所发表 】
周星驰现象研究(转载1)
作者:谭亚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部98级港台电影硕士研究生,导师蔡洪声。
一、 引言:周星驰与无厘头影片
以适应商业机制为目的的香港电影真是包罗万象。其中,由周星驰推出的无厘头电
影,其覆盖面和影响力相当大。从1988年第一部无厘头影片产生,至1998年十年间共有
47部。这与成龙、吴宇森所拍摄的英雄世界相持未决,鼎足而立。票房纪录自1990年始
,除4部影片外,其余全部突破千万港元。1990年的《赌圣》、1991年的《逃学威龙》、
1992年的《审死官》、1993年的《唐伯虎点秋香》、均一再突破票房纪录,高居本年度
票房榜首。周星驰式的演技在香港尉然成风,甚至在香港无线电视的预告表演中我们也
能看到仿周的痕迹,而专家的首肯更令其增色:1988年周星驰在《霹雳先锋》中以独特
的表演,获得第25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又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与最有前途
新人提名;1992年他主演《审死官》,荣获亚太影帝称号;1995年他主演《西游记》,
获香港影评人协会主办的第一届金紫荊奖影帝。而新近兴起的古惑仔影片,更与周星驰
此呼彼应。风靡一时的无厘头文化自然而然形成90年代香港通俗文化的一重要成员,它
折射出香港人集体无意识心理特殊区域。
何谓“无厘头”?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
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
有道理。“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
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最初,周星驰在电视剧《盖 篮老馈分芯 是这样
的演绎,竟被观众看好,一些制片商也看中他这一点,为适合他的戏路专门请编剧写剧
本,接连拍了好几部,竟然都成功了。这些电影全部说粤语对白──尤其是近年流行的
厘语,迅速在社会上(尤其在青少年中)形成一股风潮,电影界也因为周星驰独特的演
绎风格和个人魅力涌出一股潮流,社会上就称此类影片为无厘头影片。无厘头影片的产
生自有它的文化土壤,一百多年的殖民制度造成香港文化“雨打浮萍”的飘零状态。无
厘头影片也在“有根”与“无根”的夹缝中生长,令世人众说纷纭。反映在无厘头影片
中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与批判表现得尤为突出。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是
后现代的一种文本,自然蕴涵着后现代思潮的特质。后现代主义深藏的悲观厌世、即时
行乐,无深度表现、肆意狂欢、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
无厘头意识作为香港人集体潜意识的积淀物,充分体现出通俗性、颠覆性、市俗性、多
元性、反智性等特点。同时,新生代消费的需要和影片自身求新求变的结果使无厘头影
片在人们不期然中诞生了。它表达了香港人的社会生活模式、心态和行为取向,展示了
他们的迷茫和彷徨,并通过周星驰的电影宣泄了这种困惑。
作为通俗文化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仍然符合喜剧电影的两大阅读模式。1一是“社会
阅读模式”,即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使观众对社会现实获得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二是
“娱乐模式”,即强调为处与紧张生活节奏中的观众提供消遣的功能。无厘头系列影片
“娱乐模式”,即强调为处与紧张生活节奏中的观众提供消遣的功能。无厘头系列影片
充分体现了喜剧的两大功能。
--
※ 修改:.zxas 于 Dec 16 18:05:38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5.244]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