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stboy (失落天堂), 信区: Movie
标 题: 什么是“蒙太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13日13:23:14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何为"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
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蒙太奇基本上是俄国导演发展出来的理论,是由普多夫金根
据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的剪辑手法延伸出来,然后艾森斯坦也提出了相关性的看法。
普氏认为两个镜头的并列意义大于单个镜头的的意义,甚至将电影认为镜头与镜头构筑
并列的艺术。至少用远景而用大量特写的连接造成心理, 情绪, 与抽象意念的结果。艾
森斯坦则受俄国辩证性哲学思维的影响,认为镜头间的并列甚至激烈冲突将造成第三种
新的意义。当我们在描述一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起
,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例如:我们将母亲在煮菜、洗衣、带小孩、甚至
父亲在看报等镜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母亲"忙碌"的感觉。
蒙太奇广义的来说是指剪接,以前的电影是没有剪接的 一卷十分钟拍到完才换另一
卷,第一个把剪接用在电影上的是《波坦金战舰》,其中婴儿车由楼梯摔下、四周人在
开枪、母亲紧张失措、这些画面交互剪接
产生紧张紧凑、隐喻的效果,成为电影史上空前的发明造就的经典。如果不甚了解,可
参考普多夫金的“母亲”或艾森思坦“波坦金战舰”中的“奥德赛台阶”,不过基本上
蒙太奇是一种导演操纵镜头的手法,也就是控制了绝对的知性思维与表现意义,观众只
等著被灌输,与具有诗的表现形式的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暧昧性与开放性完全不同,后者
如塔可夫斯基,、温德斯、费里尼。
事实上不应只说是剪辑的手法,因还有其他形式可造成蒙太奇的效果,简而言之即是
中国文字中的“会意” 字,可以靠著剪辑将不同地方的人景物事前后排序,让你以为彼此
有关联,例如:先拍一人在敲门,随后人进屋内,事时上屋内屋外可能在不同地方拍的。
何为"蒙太奇"段落,如先有一个镜头出现两个人面对面的画面,紧接一个镜头是其中
一个人的表情特写,观众藉由这个人的表情,可以知道另一个人的动作,虽然那个人未出现
于画面。蒙太奇(剪辑)是显示时空的跳接,时间是点和点的衔接,相异于镜头从A到B一条
线的移动。蒙太奇所呈现的时间是导演严格摘取的一个点。此外蒙太奇强调的是一件事
发展后的结果,如同一个女人在酒廊争吵,紧接一个镜头是她已死在卧室,镜头强调的是争
吵后的下场,结局的考虑超过她被谋杀的过程。蒙太奇凸显事件结果所带来的惊觉,先使
观众瞬间知道死的结局,再让观众看到客厅内凌乱的场面,由知倒溯缘由和场景。
举例说明
科波拉的《吸血鬼》一片中有一幕,吸血鬼的头被砍了之后 飞了出去 镜头跟拍到
头要落下时剪接接上晚餐时一大块盘子上的肥肉,给人好像头落到盘子上变一团食物的
感觉,就给人弱肉强食的隐喻。在科波拉的另一部经点作《现代启示录》,男主角要去
杀马龙白兰度时,杀人和杀水牛祭典的画面不断交错剪接再一起,
什么意思看了就知道。
《走出非洲》的片头,女主角回忆往事的声音配合闪现心中的丛林,(镜头不稳定)和
野兽的吼声。紧接一个镜头,是一个人(后来观众知道是男主角丹尼斯)站在平原,头上是
轮夕阳。观众印证后来剧情的发展,将发现这两个并置的镜头,是他们过去交往过程的缩
影。丹尼斯适时出现,使一头渐渐逼近女主角的狮子惊走,他给她带来稳定力。但他英年
即坠机而亡,结局如一轮落日,只是人死不可能再日出东山。以两个镜头的连接来说,简短
的瞬间已是人一生的缩影。以单一镜头来说,夕阳下朦胧的身影正是丹尼斯真确的写照.
对于女主角来说,丹尼斯是神秘难以理解的,心中所见的实际上只是一个朦胧的轮廓。
--
你一笑,我就上了天堂。。。。。。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fms.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