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Music 版 (精华区)
发 信 人: dxtl (Terry), 信 区: music
标 题: 【转载】写给音乐新鲜人...
发 信 站: 紫 丁 香
日 期: Tue Mar 18 20:18:48 1997
出 处: h55.hit.edu.cn
┌———————————————————————┐
│【本文转载处】台大计中椰林风情站 (ClMusic版) │
│【本文原作者】Hamburger@Palmarama (BEARTOK) │
│【原发表时间】Fri. Nov. 18th, 1994, 09:44:06 │
└———————————————————————┘
写给音乐新鲜人... By BEAR in NTU Philharmonic Club
前言
待在爱乐社的两年多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听了很多的音乐。也一直
有许多依然不太成熟的想法想和大家分享。因为精力、篇幅、时间的关系,
我只能在这里向大家说说关于「如何欣赏音乐」、「音乐讨论」及「音乐
评论」这一方面的问题,关于社团生活及交友等极重要的部份,只能先略
过不谈了。只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有某些收获:或者是对音乐产生更多
的好奇,或者觉得我是个疯子,把文章当笑话读,那也没关系... (希望
文章够好笑...)
我对音乐的一些想法
讨论「音乐的定义」,是一件相当无聊的事(虽然我想过不少这类无聊的
问题);或者说,这只对已经喜欢上音乐的人有意义。为了不至于吓到正
站在门边想一窥音乐世界奥妙的众多所谓「入门者」,我还是和大家谈谈
一些轻松一些的话题...
对我来说,音乐是一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无聊的时候,总是想好好
地听一下音乐,视自己的心情选定 CD 之后,便呆坐在音响前听想听的音
乐。随著旋律、色彩、密度、时空等音乐的要素加上我不太够用的想像力
与观察力,驰骋在声音的世界中。当然,这种听音乐的态度未免显得消极,
好像是因为期中考要到了,只好躲起来欣赏音乐。其实我到觉得练习将注
意力专注在音乐上,就像练习专注于课本,绘画或是其他的任何事情上面
一样,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观察力与理解力慢慢地进步了。而这个
「观察与理解」指的可不只是一般知识或是物理上的现象而已,或者应该
说音乐让我更能够体会各种抽象事物给人的感觉吧!
正因为音乐欣赏可说是所有人类能从事的活动中最抽象的一种(音乐中除
了「记旋律」、「跟著唱」以外其实还有很多寻求感动的方法是没办法「
讲」的),在面对「音乐」这酲铡S有实体还会随著时间不断变化的东
西时,一开始能抓到的应该都是优美的旋律,或是振奋人心的节奏。但听
久了以后(其实我接触音乐至今也没多久啦!),总会觉得想要一点其他
的东西,如果一直这样一如往常地听下去,大家可能迟早会受不了。
有些人渐渐觉得在音乐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里找不到他要的,而选择了较
具体的绘画、文学、实用得多的课本或是投入服务性社团、逸乐性社团...
而我,则很幸运(不幸?)地窝在爱乐社继续听著更多的音乐,只因为我
觉得在我听音乐的过程中,光是由音乐欣赏所产生的「副产品」就多得让
我过了两年相当充实的大学生活。
这些音乐欣赏的「副产品」包括了许多因此认识的朋友、身为干部b和
人沟通讨论的过程中知道「原来别人可能是这么想的」、多了一点点的沟
通技巧、学会了使用学术网路参与讨论、多多少少让我想一些奇奇怪怪的
事、发现自己可以双手在钢琴上弹出不同的东西、甚至有时候还能弹琴自
娱... 以上是都是正面的效益,反面的也有啦...如:买 CD 太花钱、听
CD 太花时间、现代社会中时间就是金钱、算起来所费不赀,还不如花钱
去打电动..#$^#$。
除了这些有趣的副产品之外,音乐带给我的感动当然也很多很多,只不过、
很抱歉,这些感动就不是嘴巴说说就可以解释清楚的了,有兴趣的人自己
去买买 CD 听听音乐或是到爱乐社来坐坐吧!
有的人是这么听音乐的
接著呢,我稍稍介绍一下几种不同类型的态度,如果你也喜欢听音乐,也
想要和别人讨论音乐,就有迟早会遇到以下几种有趣的人类... 当然,这
些不同的态度只是我硬是把他们区分出来的,事实上每个人都多少具有这
些不尽然相同的态度。对于某些态度我会表现出不太欣赏,但这也只是我
的个人观点,可绝不代表那样听音乐的人脑筋不好或是人品有问题!
第一种人把音乐当成生活的调剂,拿出来听一听,觉得很舒服。可以同时
读读书、写写信、整理房间。这样听音乐很好,这样听音乐的人也最多。
如果你是这一类的人,不妨把这篇文章拿来消磨无聊时间,看看笑话。毕
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把音乐当成很重要的一回事!(我当然建议你们有
空可以试著专心听音乐,虽然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无聊或是好笑)
有的人与其说是喜欢听音乐,倒不如说是喜欢听音乐家的小故事。将乐曲
当成一个个描绘故事主角的配乐,听到命运交响曲就想到跟命运搏斗的贝
多芬,听到莫札特的安魂曲就想到电影中的黑衣人与莫札特晚年的遭遇。
当这种人得知有个叫巴哈的家伙在「为了赚钱」的理由下写了一大堆音乐
作品时,往往觉得不知所措... 大胆些的就会骂「巴哈的音乐没啥情感」,
听弧L巴哈很伟大而较保守的人便说「我听不懂这些比较深奥的音乐」或
「我听不懂这种比较需要数学头脑的音乐」。其实这是很适合「入门著」
的一种音乐欣赏方法,也是相当有趣的方法!不过这样子听音乐,在面对
很多「没有故事的音乐」时,就比较难过一点了,是其可惜之处。
有的人则听了相当久的时间,甚至十几二十年以上。但对他们来说,音乐
经常是拿来炫耀的话题,听了二十年都是在听一大堆唱片公司正在炒作的
热门 CD 、讲了二十年都在讲一样的「某某作曲家实在是烂毙了,只有他
的某某曲子还稍微可以听一听。」或者说「这张唱片我看演奏者就知道没
什么值得一听的,你还是听听那一张好了... 」甚至夸张如「老板,这里
有哪些三星带花*的,全部买下来... 」(注*:三星带花代表某英国唱片
评鉴强力推荐)。
一个刚开始听音乐,尤其是听古典音乐的人,遇上了这种类型的「音乐老
油条」,最好能抱持著比较小心一点的态度。不要把他们的话当成真理(
迷信他们还不如信我说的鬼话!)。先观察一下,他们是不是很久没有听
音乐了、对于同一演奏家是不是永远都用同一种评语、是不是永远只批评
年轻小伙子、对于你自觉得很烂的名家录音,他们是不是说些玄妙异常但
嘴服心不服的夸赞之词。如果以上几个答案都是「是」,那建议你在音乐
方面最好别太相信他们的话。每个人也最好小心别让自己变成这种爱乐者,
看到三星带花就掏钱买也就罢了,如果从此觉得自己很懂音乐而在入门者
面前到处批评音乐家的不是,那就不太好了。
有的人则在接触音乐之后,对于乐理或音乐史觉得好奇。便开始从这些方
向拓展自己听的曲目,会买一些乐理的书来读一读,认真的人还会到处参
加有关的讲座。相反的,就有人则坚持喜欢音乐就是喜欢,没有有什么理
由或原因,所以有点反对「乐理」或是不喜欢听别人讨论自己喜欢的音乐,
认为那是在戕害他的感受。有的人把音乐欣赏当成是件很严肃的事,有人
则很轻松地试著尝试各种音乐...
因为听音乐其实是很「个人」的活动,所以每个人听音乐的态度实在太多
了!不可能一一说完,只在这里提醒一些刚刚接触古典音乐的人,别被前
面所提到的那种老油条给吓到而从此不听音乐。如果你的想法和我相似,
可能会想给我一个会心的微笑。如果你觉得自己正是我所不喜欢的那一种,
相信你也不会介意我这个小朋友胡说八道,也麻烦您一笑置之。u要音乐
能够给你乐趣,那就够了!
我在这里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有些音乐并不能马上吸引你们的注意力,
但是在听久了以后,原本不起眼或是觉得艰涩难懂的音乐很可能会变成你
的最爱!所以尽量让自己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听音乐(做人、做事... ),
这是我觉得很重要一个态度,我自己是在试著朝这个方向去做。
关于唱片评鉴和版本比较
几乎每个听音乐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听的东西加上些批评或将流行音
乐中同一曲子的不同演唱或古典音乐中的不同版本做一些比较。这些比较
是相当有趣的!这也是一种听音乐的乐趣。但当@个爱乐者面对著许多杂
志上的评论或是同侪间的版本比较时,往往会觉得无所适从。
我自己一直认为各种音乐与演奏都有值得一听的地方,批评责骂一个演奏,
或者阻止别人去买它,都可能不小心而伤害到某些喜欢那些音乐的人。至
少,你永远无法确定「阻止别人听某些音乐」对他们可能造成的损失!社
团有不少学长在杂志社写过 CD 评鉴的稿(我也有写过一些啦!), 我也
认识一些号称听过数万张 CD 的怪物乐评。但是我还是奉劝大家,所有乐
评的话都只能当作参考。某些时候杂志社会考虑代理商的面子问题,而将
评论中比较不好的用语给删除或是改写,大家看到的也都不再是原本的东
西了。有些好恶强烈的乐评则相当主观的批评音乐或演奏(这是艺术家及
学者常有的特性),这些批评都是在他们听过这些音乐以后得到的,对于
还没听过的人来说,也就只有参考价值了,大家可千万要认清「乐评说不
好」与「自己听过以后觉得不好」的差别!乐评说不好,不要买就是了,
如果就此认为这个演奏者的演奏就真的是那样差而不屑一顾甚至拿乐评的
话公开批评没听过的 CD ,那可不是值得嘉许的态度。
我自己在聊到演奏与版本比较时,不太喜欢提我讨厌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个
原因。对于乐评,我觉得那是可以参考的,倒犯不著全盘否定,但是真要
能理解某一H写的评论,可能要听过蛮多他写的东西,将他常用的词语
和自己听到后的感觉重新连结起来。这或许是将音乐用语言来描述的较好
方法。当然,这个方法还是建立在某些不一定成立的假设之上(如:对于
他同类的形容,你都能得到相似的感觉)。
同一个曲子在不同的演奏家手下,是会有不同的面貌的。对于喜欢音乐的
人来说,版本比较是有趣的。有时甚至会有类似「坦克大决战」之类的「
指挥大对决」或「钢琴家大对抗」等的场面出现。
但我觉得版本的比较只是音乐欣赏的一部份,过分强调或是过分否定都是
不好的。有些人在听版本时非常强调作曲家的原意,认为每个音乐作品都
应该有一种「决定性」的演出方式,但我觉得这只对个人有意义,单独的
一个演出版本通常是不能满足各种爱乐者的!过分要求音乐的「正统性」
只会抹杀掉演奏者的地位与空间而使演奏者沦为作曲者的ァ酢C我觉得较
健康的态度应该是演奏者与作曲者共同创造出音乐给我们欣赏,而非要求
演奏者「客观地」绞尽脑汁揣摩一堆死人的想法。
荀白克说:「作曲家是不需要演奏者的,只有听众需要。」这只能视为一
时的气话。史特拉汶斯基说的:「演奏者不应该诠释(interprete)我的
音乐,只要将他们演奏(play)出来就好了!」的这种倾向排斥演奏者主
观诠释的态度,最好也只是拿来参考参考就够了。作曲者毕竟不是上帝,
无权主宰别人该怎么理解他的音乐。
结语
总而言之,听音乐重要的还是能找到自己的方法,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建
立起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同时要勇于打破或翻新这个价值观)、时常给听
过的音乐一个「翻身」的机会、听到别人批评自己喜欢的音乐时也不要太
难过、觉得别人听得很「懂」很厉害时也没什么好自卑。这就算是我给开
始听音乐的朋友们的建议。
最后还是祝福你们能够藉由音乐,交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的收获与快乐!
--
***
We study, we explore, we communicate
because we love freedom.
*******
※ Origin:·紫 丁 香 pclinux·[FROM: h55.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