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aveller (小游侠), 信区: People
标 题: 第五篇 第一位华裔校长的诞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3日15:57:0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
担任柏克利加大校长以前,田长霖曾多次碰撞过“玻璃天花板”。玻璃天花板是一种因
种族肤色产生的无形限制,在升迁时会遭到阻碍。田长霖的升迁过程并不如一般人想象
得那么顺利,而他深知在一个以白人占优势的社会中,身为少数民族,要打入决策阶层
非常困难;只有不断冲撞尝试,才可能有出头之日。
柏克利加大工程系中有三个大系:土木、机械、电机,另外有四个小系,也在全美
排名数一数二。田长霖被提升为工程系总系主任,是因为他太受欢迎了,提升他变成一
种必然。因为有玻璃天花板的存在,田长霖曾经一度升不上院长的位置,后因来自外界
的压力,校长才说以后若有重要的行政职务再分派给他,而他在升迁的机会中却摔下来
好几次。后来成为研究副校长,是因为旁边的人实在看不过去了,硬是把他提上去的。
田长霖在担任热系统工程系系主任时,几次有机会升院长、副校长,但都失掉机会
。有人说他本身还未准备好,有人说是种族歧视的关系,但是当客观环境无法改变时,
田长霖是不气馁,一方面努力争取正义。公平,另一方面积极做心理准备,鼓励自己继
续冲刺。
担任尔湾加大执行副校长
在柏克利加大,有五位副校长,除了头号的执行副校长(或称事务副校长)外,还
有四名副校长,分别掌管外界联系与筹款。总务、学生分务与研究会务。田长霖担任研
究副校长,名称很好听,但权力不大,田长霖做了两年下来,有职无权,他不愿继续下
去,所以辞职回系里继续从事他喜好的教学研究工作。过了一年多,他前往尔湾加大(
UC lrvine )担任执行副校长。但他原来并不是第一人选,雀屏中选的第一人临时因家
庭因素,前往另外一个学校任职,田长霖因而才成为尔湾加大的执行副校长。
田长霖的每一步都遇到玻璃天花板,但他未曾气馁,被打下去又爬上来。他发现爬
得愈高,障碍愈多,也正因为如此,他在接任尔湾加大执行副校长时,就期许自己要有
一番新的作为。在柏克利加大工作了29年后前往领导一个全新的学术机构,对他来说,
是相当重要的转折与挑战。
赢得众誉
初到尔湾加大,田长霖面临的新的挑战,就是发现学校缺乏完善的学术规划。对此
,在“学术至上”的大原则下,他提出了三个重要阶段的规划。首先,制定学校整个学
术发展的前景与方向;其次,进行基础事设计划,也就是根据学术的方向增建物理大楼
、艺术大楼、音乐大楼等;第三,做预算规划,进行募款实务等。
不论美国、中国大陆或台湾等地,都有许多高等学府因为不了解学术至上的重要,
经常本末倒置;先四处募款、再建造大楼,最后才决定要成立何种研究中心。在尔湾加
大,田长霖除了落实学术前景规划,他还特别选择住在学校附近,以便积极与教授、学
生沟通,和他们打成一片。很快地,他就成为校内深受欢迎与好评的行政主管,连新闻
媒体也公开支持与赞扬他。
尔湾加大位于全美最保守的橘郡(Orange County ),除尔湾加大所在的尔湾市自
由主义的气氛较浓厚、市长为民主党员外,附近大多是较保守的共和党,对亚裔并不太
友善,但田长霖却赢得多数人的支持;到尔湾加大才一年半,外界就盛传他会接任尔湾
加大校长的职务,但后来又盛传他到柏克利加大做校长的机会更大。
媒体红人
“担任尔湾加州大学执行副校长的华裔田长霖,可能于今年7 月接任海曼为柏克利
加州大学的校长。”1990年2 月11日,星期日《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o Chron
icle)与《旧金山观察报》(San Francisco Examine )的合并版报道,田长霖将是柏
克利加大建校122 年以来,第一位担任校长的亚裔。报道中引用“可靠消息来源”指出
:加州大学校董会将于15日举行的会议上,正式任命田长霖。消息一公开,在南加州尔
湾的田长霖家里与办公室电话响个不停,除了来自各地的好友兴奋地道贺外,记者也蜂
拥而至,想一探这位未来将担任一流大学的校长究竟是什么模样?他的治校理念是什么
?他将如何去面对柏克利加大这个“最难治理的大学”的挑战?
但是董事会尚未宣布消息之前,田长霖沉住气,对记者们的问题均“不予置评”。
他只是展露友善与诚恳的微笑说:“有什么事15号以后再说吧!”一向不规避任何难题
、态度开放的田长霖并没有以他特意的“缄默”,堵住记者们的口,尤其是美国与世界
各地的中文与亚裔媒体,在《旧金山观察报》的消息“走漏”后,隔天的报纸版面上便
陆续有补遗的消息。
最佳校长人选
又是介绍、又是分析,记者们各凭本事挖掘消息,或是以间接访问方式去了解田长
霖。大部分的受访者都持相同的看法:田长霖于1988年9 月才接掌尔湾加大执行副校长
,且担任加大体系华裔最高行政职位,在该校获得了普遍的欢迎和敬佩。其中担任尔湾
加大亚裔教职员协会共同主席的刘家噗教授说:“如果田博士真的被擢升为柏克利加大
校长,我会为尔湾加大感到惋惜。”刘家噗特别称赞田长霖于18个月中,在尔湾加大促
进族裔沟通的努力与贡献。
田长霖不论参加任何聚会,都主动会和每一个友谊团体亲切地打招呼,绝不只坐等
别人来和他说话。这种平易近人的作风,让教职员和学生都愿和他坐下来讨论问题,因
为大家都知道田博士愿意“倾听”。
他亲和而开放的行政风格,受到师生一致的肯定。除开放、沟通外,田长霖在尔湾
加大增加延聘少数族裔教员,使该校在少数族裔学生已占三分之二、而教授却多数是白
人的缺憾能稍微减轻。尔湾加大1989学年度共雇用了50名教授,其中少数族裔有14人,
占28%,是加大系统几个校区中少数族裔教授比例最高者。
大学课程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是尔湾加大前任执行副校长应允推行的首要工作,田
长霖接任后毫不迟疑地积极促成其实现。他要求自1990年起,凡是进入尔湾加大就读的
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选修一门介绍美国少数族裔和一门讨论国际事务的课程。这项政
策,是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一个重要的革新,对迎接21世纪的来临,有着重要与深远的影
响。
阴差阳错始知任命
1990年 2月11日星期日《旧金山纪事报》与《旧金山观察报》的合并版刊出消息,
表示田长霖可能就任柏克利加大校长。周日上午就有记者打电话到田长霖家中求证,但
田长霖自己对于被任命却一无所知。田长霖和太太商量,认为《洛杉矶时报》等其他各
报的记者一定会追问,最好不要待在家中。因为田长霖自己都不知道消息的准确性,两
人干脆去看个早场电影,在外面吃顿中饭,以避开记者的“骚扰”。
但是,这项消息是千真万确的。
加大校董会的“校长速选小组”于周五、周六决定了校长入选后,必须立到通报全
体校董会。总校长贾德纳(David Gardner )亲自打电话通知人在尔湾的田长霖,但到
处找不着他。贾德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后又打电话给尔湾加大校长派特森(Jack P
ellason )说:“田长霖已被选为校长,但我找不到他,也没人知道他在哪里。你快点
到田长霖家里去看看,星期一我们就要通报全体校董,我今天一定要和他谈任命校长的
细节。”派特森一放下电话,立刻开车到田长霖家。他在后车房留了一张便条:“Call
Gardner Urgent !”(打电话给贾德纳,紧急!)想想不放心,怕田长霖看不见,又
在前门留下了内容相同的字条。
田长霖夫妇下午四点左右回到家,开车进车房,在车房外发现了字条。派特森为了
提防记者的追问,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也未写明贾德纳是谁,只留下贾德纳的电话。
田长霖看完字条,把它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并对身边的妻子说:“又是一个新闻记
者!”
在圣地亚哥加大攻读电机博士学位的田之楠,周日下午开车北上探望父母。他从前
门进入时,发现了派特森留下的第二张字条。他赶忙告诉父亲,可能是总校长贾德纳要
他回电,田长霖从区域号码辨识,发现儿子可能是对的,这才给贾德纳回了电话。经过
这一番阴差阳错,田长霖终于确定自已被任命,还来不及做各种准备,全家立刻赶忙整
理行囊,飞往北加州,参加校董会会议及记者会。
加大校董于1990年2 月15日任命当天,在记者会上发布田长霖将于7月1日就任的消
息之后,田长霖当天下午就飞回南加州尔湾。一回到家,就接到尔湾警察局的电话,一
名警官说:“根据柏克利警局传来的消息,他们接到一通电话和一张纸条,有人威胁要
杀害你。”警官说,他们相信威胁者应该不知道田长霖已回尔湾,但仍要田长霖特别小
心,以防万一。这期间,警方积极依线索找寻涉嫌想杀害新校长的人。两天后,他们打
电话通知田长霖,逮捕了一名精神状态有问题的男子,危机因此宣告解除。
首位一流大学华裔校长
1990年2 月15日是一个深具意义的日子。加州大学董事会正式任命田长霖为柏克利
加州大学第七任校长,使他成为全美著名公立大学的第一位亚裔校长。人事命令公布:
田长霖继任即将退休的海曼,自1990年7月1日起担任柏克利加大的新校长。校董会在通
过任命后,立即在旧金山加州大学的校园内举行记者会,向新闻界宣布新校长人选。
总校长贾德纳在会上盛赞田长霖是一流“学者”,也是资历很深的“行政人员”,
校董会是基于他在各方面的杰出表现,而一致通过任命他为继任人选。贾德纳说:“田
长霖教授在柏克利加大和整个加州大学,均备受尊敬、赞美和爱戴,他的性格、精神和
对柏克利加大校园的贡献,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吉兆。”
前几年柏克利加大因对亚裔入学设限而成为被批评的目标,在记者会上曾有记者问
贾德纳,是否因此而任命亚裔担任校长?贾德纳坚决否认,他表示田长霖是国际知名的
学者,而且他也有丰富的行政经验,他已经在柏克利加大服务了29年,对校园的环境非
常熟悉,他过去担任柏克利加大和尔湾加大副校长时,均有显著的建树,他敢于做出新
决策,绝对能胜任新校长职务。
全家都是加大成员
加大校董会的校长遴选小组共有16名成员,除总校长外,还有五名校董、五名教授
、两名校友会代表、两名学生代表和一名职工代表,半年以前就开始在全美找寻柏克利
加大校长继任的人选。他们共收到258 人申请,其中包括自行申请和被提名者,经过详
细审查后,校董会选出15至20位可考虑的人选,再挑选五六位进行面试,最后他们只选
出一位申请人,就是田长霖。
田长霖一家六口当天出席了记者会。田长霖介绍了他的家庭成员:“我家中的每一
个人都是加州大学的成员。”接着他说,妻子在过去30年的生活中给予他无以伦比的支
持,是他的“最佳拍档”。他又介绍一子两女:长子田之楠28岁,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
攻读电视博士;媳妇董淇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也在圣地亚哥加大获得硕士学位;次女
田之平,25岁,是圣地亚哥加大医学院学生;三女田之恰,21岁,在柏克利加大获得工
业工程学士学位。
接下来,田长霖在记者会上发表他个人的感想:“能被任命为柏克利加大的校长,
是一项最高的荣誉。感谢总校长贾德纳和校董会给我这个机会,往后经由彼此间的合作
,我有信心让柏克利加大成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机构。”他说:“作为校长,我将使柏
克利加大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校园,更要使柏克利加大在步入21世纪后,继续领导学术
界。”
田长霖的雀屏中选固然是因为他在学术上与行政管理上的杰出表现,另外一个很重
要的因素是他的筹款能力。田长霖于1983至1985年担任柏克利加大副校长期间,曾使伯
克利加大从政府和私人机构所获得的研究款项,每年总数首次超过一亿元。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在加大校董会宣布田长霖的任命时,谈到田长霖是他共事
十多年的好朋友:“中国有句谚语——宰相肚里能撑船,田教授心胸宽大,处理事物的
分寸总是掌握得很好,是个了不起的人!”李远哲认为田长霖不但在学术研究上非常有
成就,行政能力也很强。他早就认为田长霖会在学术界或重要的行政工作上出人头地。
并且成就非问小可。“我对他出任帕克利加大校长一点也不感觉惊讶!”
亚裔美国人的里程碑
深具影响力的日裔联邦众议员丰田说,田长霖荣膺柏克利加大校长,是亚裔美国人
的一个里程碑。“今天无论对田长霖、对加州大学、还是对所有的亚裔美国人来说, 都
是伟大的一天!”他说:“这不光是由于田长霖将成为加州大学创校122年以来的首任亚
裔校长,更因为他即将出掌的柏克利加大,是全美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
1953年毕业于柏克利加大的丰田深信,田长霖必定能以其领导能力、学识和做事公
平、有远见的声誉,吸引全美最优秀的学生前来柏克利,并提供最好的教育给他们。
在谈到中选那一刻的心情,田长霖说:“美国第一流的大学聘用一名在外国出生,
受教育的人来担任校长,还是前所未有的。在我之后,斯坦福大学也聘用了一位德裔法
学博士作校长。全美国有两位出身自其他国家的校长都在旧金山湾区,可见加州对多元
文化的认同是超前的。”
他一方面感到战战兢兢,也同时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必须全力以赴,提升华裔、
亚裔的形象。开始时,有人怀疑他是因为亚裔及少数族裔的身份才被看上,他们对于田
长霖的募款能力、是否能胜任大学校长均有所质疑。美国对人文社会科学十分重视,也
担心他无法领导人文社会科学。就因为如此,更强化了他绝对要把工作做好的决心。“
我在美国遭遇过很多挫折,但我们要有能力把负面的结果转化成正面的,即使现在无法
改变,将来也要努力去改变它。”
在柏克利加大宣布校长人选后,英文报纸的记者对这名黄面孔新校长的背景十分感
兴趣,旧金山湾区《奥克兰论坛报》(Oakland Tribune)漫画家透纳(Morrie Turner
)还别出心裁,以漫画图解方式向读者介绍田长霖。
漫画中以一名戴圆帽的小男生担任说故事的主角,他向另外两名小朋友介绍田长霖
:“让我告诉你们一些有关田长霖的故事,他担任尔湾加大执行副校长已经两年,1959
年起就开始在柏克利加大任教,他是柏克利加大第一位亚裔校长。田长霖生在中国大陆
,在上海和台湾念过书。1956年来到美国,后来成为美国公民。1957年他在路易斯维尔
大学获硕士学位。1959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这张漫画,被柏克利加大印
成单张海报,于5月份在校园中广为散发。
荣任第七任校长
2 月15日田长霖接受校长职务的任命,但一直到7月2日才算正式就任。那天,中英
文报都以大篇幅的版面发布消息:“54岁的田长霖成为柏克利加大122 年历史中的第七
任校长。”
学校新闻发言人当天上午 9时15分先给记者几分钟时间拍照。拍照时,田长霖满面
笑容,不时和记者说笑,显得亲切随和。看着照片拍得差不多了,田长霖主动发问:“
你们有什么问题?”
记者的问题中,有严肃,有轻松。看到田长霖的办公桌一尘不染,一位记者问:“
你的办公桌总是这么干净吗?”田长霖答道:“一般来说都是如此,桌子一乱,我就没
办法工作。”
办公桌后面的书架上已整整齐齐地摆满了田长霖的书,书架上最醒目的地方却是整
整一格放了一具足球运动员的头盔。有人问他是不是足球迷,田长霖大笑着说是,接着
转身用手指着那头盔说,这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超级杯球员送他的礼物,特别珍贵。身为
华人,田长霖的办公室也洋溢着中国艺术气息。墙上有一幅“黄山云海”国画,书架上
有一只瓷碟,绘着徐悲鸿的马。办公室里还有一面台大送他的纪念牌。田长霖在简短的
记者会上,说明治校的四个方向:
一、致力维持柏克利加大在师资和学术上的杰出地位。
二、致力于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课程的校园多元化。
三、加强大学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教学。
四、发展柏克利加大对柏克利市、加州、全美以至全世界的交流。
他特别强调:“柏克利加大不是一所地方学校,它是一所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
学。柏克利加大有责任继续保持其学术上的领先地位。”
同一天,在致全校师生员工的信中,田长霖对工作的传承也做了交代:“由于海曼
校长和派克副校长过去十年来在柏克利加大奠定的成就,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任命当天收到“大红包”
田长霖校长履新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个“大红包”,由唐骥千创办的唐氏基金会决
定捐给柏克利加大100 万美元。这笔钱原计划分十年给付,后来加速付清,专门用于该
校的教育项目。唐骥千数十年前由中国大陆来美留学,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后来在香
港创办南海服装厂,本人多年以来均居住在香港。
在1990年6 月30日以前的五个会计年度中,柏克利加大共筹到4.55亿美元,居全美
公校之冠。唐氏基金会的礼物是新会计年度的第一笔捐款,这个礼物由唐骥千的两个女
儿唐文瑛和唐美瑛在就任当天带到柏克利加大。唐文瑛于1976年毕业于柏克利政治经济
系,唐美瑛则于1975年在柏克利获社会福利学硕士。
唐氏基金会在1982年设立,其宗旨是支持亚裔在美国的教育领域出人头地。对许多
人来说,田长霖正是美国亚裔成功的最佳表征与榜样。这个礼物不仅对促进加大的教育
有极重大的价值,同时也显示加大校友对母校放恩的精神。当然,对田长霖的就任来说
,这是最好的开端与吉兆。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成功地带领柏克利加
大这个“美国最难治理的大学”,田长霖仍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
闲着也是闲着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29.128.48.9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