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aveller (小游侠), 信区: People
标 题: 第六篇 戏剧性的暗杀事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3日15:58:3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田长霖上任不到半年,校园即出现了三次危机。前两次危机,均涉及学生的死伤。因出
身工程师,田长霖的管理很重组织,上任之初,外界人士担心他在处理人的问题时,会
过于冷酷和机械化,但后来证明,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
1990年秋天,校园内的一连串悲剧事件中,田长霖处理的方式非常感人。9 月间,
一栋兄弟会的宿舍火灾,烧死了3 名学生。之后,在一间地方酒馆内,发生持枪歹徒挟
持人质的事件,造成1名学生死亡,7名学生重伤。在兄弟会大火悲剧中,田长霖自凌晨
5点到10点都在现场指挥救灾,破除消防队、警察和地方官员的官僚作风。当酒吧几天
后重新开业时,田长霖和太太刘棣华特别到现场对受害者表示关切。他在这些事件过后
的一个月,特别与教授、学生和行政人员在户外召开追思会。他的作风传达出一个信息
:这位校长确实关心学生,他很有感情。
第三次危机发生于田长霖送柏克利加大足球队到亚利桑那州吐桑市(Tucson)参加
比赛时,因该州不庆祝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的纪念日,整个加州的黑人团
体群起抗议与反对;但田长霖坚决认为政治与运动应该分开,在征求黑人教练与队员的
同意后,他还是决定让球队前往参加比赛。在他宣布这项决定之后,加州七个黑人团体
的领袖集体到校长办公室,要求田长霖辞职,但田长霖未予理会,事情也自然平息。
田长霖后来被视为少数族裔的英雄,但当时被骂成“出卖少数族裔”的人。不过,
他一向不畏惧外在的压力,总以全校的整体利益作为取决的标准。也因为这种择善固执
的本性,得罪了一些亚裔教授与亚裔社区。例如,因为他不特别优惠教授退休补助金,
使一些教授不谅解他;另外,有人认为他玩弄政治、偏向白人,对亚裔不给予优惠。但
田长霖始终秉持一个理念:“作为一校之长,我不可能取悦每一个人,我必须顾全大局
。”
自从1990年获选为柏克利加大校长后,田长霖就像坐上高等教育界无可匹敌、且引
人注目的云霄飞车的头排座位。柏克利加州大学充满“似是而非”的人和事;在这里似
乎任何事都不是按牌理出牌。在柏克利,一名坐在街角、颓废邋遢的男人可能是受挫折
的学生、得奖的哲学家,或是无家可归的醉汉。
既是天才也幽默
当一些美国传媒记者在办公室见到了坐在“智慧金字塔顶端”的皮椅上的男人,说
他一点也不像一位知名大学的校长。不过记者在报上立刻又说道:“但你只要花短短五
分钟和他谈话,就能发现他的不同。田长霖自然流露出一股让你愿意相信他的气质。和
他谈话既有趣又具启发性,他是少见的既是天才又具幽默感的人。”
与前一任校长海曼最大的差别是,田长霖带领的柏克利加大不仅在学术上表现优异
,其他各项运动的表现,也有很强的实力。重组的足球队计划是由一位声望很高的新教
练带队;田长霖担任校长的七年里,柏克利加大的足、篮球队成为劲旅,不仅吸引了顶
尖的运动员,也赢得了校友慷慨的支持,包括捐款为“纪念体育场”新植草皮和为“赫
斯体育场”扩建。
在校园里,田长霖深受欢迎。不论是在史普罗(SProul)广场与学生们在一起或是
为篮球赛举杯庆祝,田长霖与校园生活打成一片。他总是笑容满面,把一切好的事情都
和加大联想在一起,而一切不好的事似乎都与加大无关。他是一位深具弹性的人,对美
国太空计划等一些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有相当的贡献,然而也不吝于在镜头前表演一段踢
踏舞。
暗杀事件
危机来临,一波接着一波。
田长霖上任后所处理的危机还包括:缩减的州政府补助预算;教授提早退休事宜;
助教罢工;一场毁灭性的灌木丛林火灾,使许多学生无家可归并且威胁到校园安全;人
民公园的破坏性暴动;加州大学校董事会计划撤销平权政策所引起的愤怒等。但所有的
危机当中,没有比暗杀务件更具戏剧性。
1990年田长霖刚上任时,因校长官邸必须进行地震防固工程,没有立即搬迁。官邸
占地两万多平方英尺,四层楼、八个卧室,未迁新居前,夫妻两人对未来的新家做了一
番巡视。房子外观有如小白宫,内部宽敞、舒适,切颇令人满意,但唯一的缺点正好出
在主卧室。庞大的主卧室内共有五六扇门连接着周围的客房,潜意识里直让人没有安全
感。
“我觉得主卧室怪怪的,反正房间很多,我们选别的房间当主卧房怎么样?”刘棣
华问丈夫。
早在台大念书时,田长霖就对手相、命理学、风水等有点兴趣,一听妻子的直接感
应,心有戚戚焉。于是他们让前几任校长住过的主卧室空着,选择另一间较小的、招待
佳宾的客房当睡房。
1992年8 月25日是学校开学第一天,前一天晚上,田长霖早早就寝,养精蓄锐以准
备应付隔天忙碌的一日。
双刀刺客
凌晨五时许,天仍是灰暗的,大地一片寂静。一名著暗色衣服的女子鬼鬼祟祟地在
官邸四周走动。她试着用电焊枪将前门与院子的两扇玻璃门窗打破,但没有成功。在六
七十年代,校长官邸的玻璃门窗常遭示威者及激进分子破坏,校方“特别换装高温不碎
玻璃来做防护之用。前门进不了,她绕到房子后方地下室的厨房,敲了敲窗户,发现玻
璃厚度较薄,她取出电焊枪,先把窗口烧了一个圆洞,再把玻璃吸出去。她卷曲着身子
爬入官邸,再伸手拿过长刀与弯形镰刀。
女子蹑手蹑脚地自一楼走向二楼,找寻主卧室的位置。经过长廊,她停在主卧室门
口,双手紧紧抓着两把刀,脑海里浮现出一项任务——“将人民的公敌”干掉。
杀气腾腾的女子轻轻转动了门把,将门推开,不料眼前出现的,只是两张铺得整整
齐齐的床,“校长不在?”女子颇感惊讶,以为他们外出去了。当时,田长霖夫妇睡在
隔壁的住宾房,主卧室与该客房仅隔两道门,但却没有一般的门把,从外观看卜去,仿
佛是一间用来装饰用的假门。刺客当然没有料到校长会睡在客房里,因此,再往第三层
楼搜索而去。凌晨5 时51分,她在通往屋顶的阁楼上触动了警铃,学校警卫收到信号后
,立即出动警车,并拨电话给沉睡中的校长夫妇。
刘棣华在睡梦中接起听筒:“哈罗,”对方以急切的日气说道:“家里现在闯进一
名不速之客,你们要特别注意……”
话没说完,刘棣华就把电话给挂了,她以为是无聊分子打来捣乱的。未几,电话铃
又再度响起。“你们家里潜进了一名危险分子,她正在搜寻你们,快把房间锁紧,千万
不要出声,电话不要挂断,和我们保持联系……。万一有紧急状况,立刻给我们信号。
”对方那严肃紧张的口吻,一点都不像在开玩笑,让刘棣华顿时警觉起来。田长霖守在
听筒旁,等候警察进一步指示的同时,也和妻子很快的将睡衣换掉。他预感一旦出了门
,也许已经有一堆新闻记者与摄影机等在门外。
在屋内的警铃声大作后,女子从阁楼奔下一楼,试图扳动控制警铃的开关。当她在
屋后关闭警铃的同时,从窗子看到迎面而来的校警。校警一眼就认出这位在校园附近出
了名的非学生激进分子,其未婚夫因为玩炸药有案在身,她身上也常携带炸药,警方不
知室内是夫还有同伙及炸药,基于安全的考虑,不敢贸然冲进屋内。
警方透过扩音器对刺客喊话:“出来,放下武器,不然我们就开火!”
刺客未屈服,调了头就立刻奔向二楼。她奔间主卧室,拿起床头条几上的电话,拨
了一通415 字头的长途电话,对她的同伙说:“校长不在,我现在已经被警方包围。我
若因此殉难,在任务未完成前,同志仍需继续努力。”
女子在使用电话时,已有大批警察包围校长官邸,她并未华觉电话上有一个按钮亮
了红灯,这个按钮显示的通话线正是田校长与警方联络的线。田校长夫妇正在隔墙,屏
住呼吸,凝神注意刺客的动静。
警方见刺客未屈服,立即由警犬队打前锋,进屋进行搜索、警察层层,一间间地向
上搜,他们先找到了校长夫妇的房间,操着半自动步枪的警卫在长廊整齐地排成两列,
护送田长霖、刘棣华出了房门。
接着,警方包围了刺客所在的主卧室,一名警犬队的华裔警员先引警犬入室,将左
方客房的浴室打开时,出奇不意地,只见刺客挥舞镰刀朝他砍杀,警员顺势倒退,身体
立刻失去平衡,一跤摔进澡缸,但同时他已手扣板机,朝刺客“砰!砰!砰!砰!”连
续开了四枪,刺客顿时两眼翻白,镰刀落地,倒在血泊中……。浴室墙上留下数个弹痕
。
田长霖夫妇在踏出后门的那一刹那听到枪声。 果真,出了官邸已有全国性CNN有线
电视网的摄影师,从远距离将他们摄入镜头。
8月25日是柏克利加大建校第125周年新学期的第一天,田长霖不过才上任两年,虽
然校区一直都不甚宁静,遇到这样的事仍令人心惊胆颤。上午8 时学生陆续到校上课,
收音机、电视都报道了“校长官邸闯进刺客、危及校长性命”的暗杀事件。田长霖为了
安抚校园不安的情绪,一早就出现在挤着数百名学生的课堂,“我很安全,你们好好上
课,不需要为这件事感到忧虑或害怕。”学生们看到这么一位处处以学生为念的校长,
都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学校的职员劝田长霖暂停开会与工作, 充好好休息, 压压惊。但田长霖坚持“所
有校务会议仍照常进行。”上午10点的资深教职员会议,并未因此取消。为了防止刺客
同伙的报复,警方立刻指派了24小时的警卫保护田校长夫妇。
烛光游行逮捕同伙
警方从刺客所携带的工具判断,刺客的未婚夫当天也参与了暗杀行动,但临时开溜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探员找不出刺客与其未婚夫的地址,原因是,他们都是住在公园的
流浪汉。找不到住址,抓人有困难,治安单位于是设下陷饼。由于刺客被激进分子视为
烈士,联邦调查局人员渗透进左派组织,故意为她在人民公园安排了一场烛光游行活动
。他们判断,刺客的未婚夫一定会来参加,并借机攻击警察。这是个“引狼入室”的计
划,希望能将他一举逮捕。
烛光游行从校长官邸开始点蜡烛,游行到人民公园。有人站出来讲话,用激烈而具
煽动性的言辞歌颂死者;说到激动处,刺客的未婚夫声泪俱下,果真取出小刀刺杀身旁
的警员,这个预计中的动作,使刺客的未婚夫当场被捕。
为了加强校长官邸的安全性,田长霖与刘棣华自暗杀事件发生后,搬离校长官邸达
一个半月。再搬回去时,也有警卫驻在家中近一年的时间。田长霖在事件发生后,仍然
前往“人民公园”巡视,表明他不受威胁与恐吓的态度,也昭告激进分子不得寸进尺。
由于有便衣警察随行保护,田长霖拒绝穿防弹衣。
在龙蛇杂处的人民公园,安全不是绝对的。有一位负责社区联络工作的日裔职员,
外形长得像田长霖。有一次有人追着要打他,他边跑边叫:“不要打我,不要打我,我
不是田校长!”
刺客的来历
经警方调查,刺容是一名叫艾比葛的20岁白人女子,她是无家可归者中的政治活跃
分子,于1991年到柏克利市。她来自一个中上层的家庭,父亲是中西部一所大学的院长
兼教授,母亲也从事教育工作。警方发现她的银行存款高达20万美元。田长霖在事件发
生后曾与该女子的父母通电话,得知艾比葛从小就有强烈的反抗性,在高中时就曾暗杀
过校长。她离家后,先选择自由风气盛的密西很大学校园附近游荡,后又到威斯康辛州
立大学的麦迪逊市活动。1991年到柏克利,成为浑身是胆的亡命之徒。
她到柏克利后,积极参加人民公园活动。“人民公园”自60年代开始,就是嬉皮、
激进分子、流浪汉等的温床,他们生存的目的仿佛是为了向社会常规唱反调,成为鞑邻
右舍头痛的地区。田长霖曾向当局要求扫荡该地区,因而触怒“人民公园”的拥护者,
他们视田长霖为“人民的公敌”,在公园为田长霖立了一块墓碑。警方在刺客的随身包
中发现一张字条,下面写着:加大滚出“人民公园”,最后是一句威胁田校长的话:“
我们愿意为这块地(指人民公园)而死,你愿意吗?”
亲和力赢得普遍支持
经过一连串的校园危机,田长霖本着他关爱学生与无畏无私的精神,处处化危机为
转机。当上校长才一年多,田长霖的亲和力便赢得了普遍的支持。影响力很大的校园报
纸《加州人日报》(Daily Californian )就表达了对他的信任,社区或学术界领袖形
容田长霖——“看起来心直口快,而且很乐观。”、“绝对是一位胜任的校长,全美都
找不到比他更适合的校长人选。”
田长霖处理日常事务和特殊事件时都以关怀学生为出发点,他提出一个重要观念:
“不该只用门面来欢迎新生。”为了以身作则,在学生注册日,田长霖常穿着“加州金
熊”的运动衫和同学们握手,回答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当观看柏克利加大主场足球赛
时,人们经常会很惊奇地发现,田长霖就站在球场边线上,他不是在当教练,而是声嘶
力竭地和学生们一起喊加油加油!
除了为返校学生和新生提供更多的方便,田长霖注重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开
学当天,田长霖除了亲自出马欢迎学生,需要的时候还帮学生将行李搬进宿舍。他出席
每一次的迎新晚会。学生们的感觉是:“田校长用自己的行动明确地告诉我们,他是一
位尽全力帮助学生的校长。”“学生会的干部也盼望和田长霖合作。他看起来很愿意聆
听找们的意见。”一名学生会顾问说:“学生会曾和校长就校园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
从教职员的多元比到增加课堂讨论部包含在内。田校长的作风开明,令人愿意和他沟通
。”
使校园温暖而人性化
“美国的大型组织部应该加以人性化。”这是田长霖坚持的理念。他每天在校园内
走动,与学生聊天。学生提到许多校园的问题,虽然很多都属技节小事,田长霖却认为
:“这很重要,让学生有参与感,觉得学校是属于他们的。”田长霖的誓言之一是,要
改变人们认为柏克利加大组织庞大、没有人情味、只以研究为重心的印象。他要显示柏
克利加大也可以是个温暖的地方,对大学部的学生也同样关心。
在一个名为“和缓转型”的计划中,他要求行政人员要对新生多加照顾,以使他们
从家庭环境轻松自在地转移到校园环境。为了拉近研究生与大学生水准的差距,田长霖
要求资深教职人员多对新生授课。他为了以身作则,亲自指导新生的讨论课——机械工
程学导论。“我请其他几位副校长也如此做,我要他们知道,我说到做到。”
校园的转变非常惊人,柏克利加大的大学部学生非常多样化,白人所占比率不到50
%。在这么多元化的情况下,许多不同种族的学生团体互不来往。他们变成分裂的实体
,而田长霖野心勃勃地想把不同种族背景的学生汇聚在一起。他总是有很新奇的点子,
记忆力又好,完全像是个天生的政治家。他知道如何对群众说话,也能轻易地记住每个
人的名字。
与田长霖相识近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1992年在接受一家英文媒体的采
访时说:“人们都很喜欢接近他,这让他做起节来更加成功。善交际又得人缘,田长霖
总是生气盎然,没有一点劳累疲倦的感觉。他的精力,从具有感染性的自信神情中流露
出来。他真是个平民出生的人,不是个自负的贵族。”
田长霖的另一个做事哲学是:走出家庭,做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教育奉献
、与社会互动。“这也是获得支持的方法,不管是在金钱上或是在精神上,服务的精神
对一个属于公众的大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策划教学方案也是田长霖的另一个注册商标。教学有助于理清研究思路,研究则有
助于教学内容,教学与研究有相辅相成之效,他要求两件事都要做好。这是他对那些指
控柏克利加大的助教与教授只重研究、不重教学、亏待大学生等的回应。
关怀他人,乐在工作
行政工作已是日理万机,但田长霖还是经常从有实验和研究。在担任校长期间,田
长霖仍收了三名机械工程系的博士班研究生,他们都相当优秀,实验进行得很顺利。更
不可思议的是,他仍是三家国际杂志的主编,也发表研究报告。当校长后,所写的报告
并不比当校长前少,并经常自愿授课。他一直盼望能多花时间做研究。“我很怀念与大
学部学生在一起的时光,以前花很多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我曾经是大一学生的导师,而
且我喜欢多与学生们交往。”
田长霖受学生欢迎的特质之一,就是他能针对个人不同的情况去关心他人。这也是
让他获得“杰出教学奖”的因素之一。他对每个人总是维持一种关怀的、人道的和坦率
的关系。他不太容易生气。人们常问他:“为什么你总是笑容满面?”他答:“我总是
很快乐,享受工作的乐趣。我相信佛教,相信人的交集都是缘分;即使是动物,或甚至
一只小蚂蚁,都能让人体会出生命的珍贵。”就是因为他珍惜接触到的每一个缘分,田
长霖对工作感到“无比的满足”,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乐在其中。
--
闲着也是闲着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29.128.48.9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9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