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yjun (大侠&奋战江湖&闭关), 信区: People
标 题: 罗荣桓 难得的政治元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30日14:42:46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罗荣桓 难得的政治元帅
国防大学 王志军
担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时的罗荣桓
在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设史上,铭刻着罗荣桓这个光辉的名字。毛泽东领
导的三湾改编是建军的重要起点,从那时起连队有了党代表(后来改称指导员),
而罗荣桓即是最早的七个连党代表之一。他由此起步,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军队政工
领导人,直至共和国元帅。
毛泽东的悼诗
吊罗荣桓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荣桓曾上过两所大学,三湾改编时是党代表中学历最高的
■古田会议上,毛泽东说:“罗荣桓是个人才,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
■对于罗荣桓的功绩,毛泽东曾有过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
就下活了
罗荣桓,原名慎镇,字雅怀,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一个乡绅家庭。读高
小时,一位国文老师取《诗经》“桓桓于征”之意,为他改名荣桓。他8岁入私塾
,后转入新式小学。1919年,罗荣桓入长沙协均中学,后入青岛大学,受五四运动
影响曾参加社会上的反帝爱国活动。1926年秋,他从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回乡后组
织农民协会,斗争土豪劣坤。1927年4月,他又进入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同年夏,
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加入共产党。
入党后,罗荣桓被派往鄂南搞农运,随即率农军参加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途
中,毛泽东在三湾村将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缩编为两个营和一个特务连,实行了“党
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的全新制度。在这次改编中,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罗荣桓被
任命为特务连党代表,从此跟随毛泽东在部队中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在1929年底的
古田会议上,罗荣桓以基层政工干部的身份当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
当时评价说:“罗荣桓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
了。”
此后,罗荣桓先后担任红四军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随中央红军参
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罗荣桓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
翌年末,他率部挺进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先后任115师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兼
政委等职。对于罗荣桓在山东的功绩,毛泽东在1962年曾有过评价:山东只换上一
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
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北占东北,南下长江。
1945年夏,考虑到罗荣桓伤病交加,中央派人去山东接替他的工作。因日本投
降形势突变,罗荣桓随即又强支病体率山东主力部队6万余人进军东北,先后担任
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参加领导了解放东北和后来进军关内解放
平津的作战。
新中国成立之初,罗荣桓被任命为最高检察署检察长,1950年春又出任新中国
首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53年,他提议创办政治学院,后兼任院长。由于长期
抱病坚持工作,他的健康情况日益恶化,1963年在北京病逝,享年61岁。
■出身于乡绅家庭的大学生能够投身革命已属难能可贵,罗荣桓又是从部队最
基层干起,与工农出身的战士同甘共苦,最终成为军内的“政治元帅”
从曾国藩、左宗棠组建湘军开始,湖南近代就有从军习武的风气,故有人云:
无湘不成军。在三位湘籍元帅中,彭德怀和贺龙均为行伍出身,而罗荣桓则是书生
出身。尚武的社会环境对将帅的成长固然有重要影响,选择革命道路又是他们成就
事业的关键。
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罗荣桓,当时同许多青年学子一样胸怀强国激情,不过最
初的志向还是实业救国。罗荣桓开始时的志愿是当一名建筑师,所进的两所大学选
择的专业都是理工科。在校期间,旧中国的黑暗现实和社会上汹涌澎湃的斗争浪潮
使他无法坐下来安心读书,最终还是汇入这股革命洪流。
罗荣桓与多数因贫寒交迫而投身革命的人不同,他出身于富裕的乡绅家庭,又
是大学生,自愿去过终日“红米饭、南瓜汤”且单衣草鞋的艰苦生活,还要闯九死
一生的枪林弹雨,确实需要很高的觉悟和献身精神。能够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
相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使中国富强,才能拯救苦难的人民。
罗荣桓更可贵的一点,又在于他能把理论信仰转化为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
—从革命军队中最基层的连队干起,与贫苦农民出身的广大战士同甘共苦,而且身
先士卒。榜样的作用与革命理论相结合,才能产生最有效的动员力量。罗荣桓能成
为出色的政工干部,后来又成为军内的“政治元帅”,首先在于他自身的模范作用
。
■秀才管账,被人骗走了全连经费,他就此认为革命者不经磨练不行
■林彪任红四军军长后,与历任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毛泽东觉得,这个政委
非罗荣桓莫属
罗荣桓初到鄂南组织农民自卫军时,因戴一副近视眼镜、文质彬彬且为人忠厚
,任党代表的同时又被推举为管账。农军向修水转移时,罗荣桓除带行李外还提着
装有二三百块光洋的箱子。有两个农军战士过来说:“我们帮你扛吧。”罗荣桓见
二人很热情,就放心地让他们扛箱子。傍晚,部队宿营时却找不到这两人的影子。
丢了全连的家底,罗荣桓懊悔不迭,此后办事就很谨慎。
多年后,罗荣桓还常提此事,说当年是秀才造反,脱不了书呆子气,要成为革
命者不经过磨练是不行的。毛泽东听罗荣桓夫人林月琴说起过此事,毛泽东表示:
“你看,他非常老实,但他又是一个聪明人,从这么一件事上就悟出了一条重要的
道理,真是‘吃一堑长一智’。”
罗荣桓顾全大局,很善于团结同志。1930年2月,年仅24岁的林彪因指挥有方
被提拔为红四军军长,但他个性很强,与历任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与他做搭档必
须既有原则性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毛泽东觉得这个政委非罗荣桓莫属,将他派到
红四军后果然把政治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林彪则专负责指挥作战。因罗荣桓在非原
则问题上能够谅解和忍让,二人长期相安无事。不过,到东北以后,林彪个人主义
越来越厉害,罗荣桓则坚持原则经常提出不同意见。林彪对此非常不满,进入关内
见到聂荣臻便发牢骚,还劝他来替换罗荣桓任四野政委,遭到坚决拒绝。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罗荣桓负过枪伤,从1942年起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由
于根据地医疗条件太差,罗荣桓强撑病体,常常坐在担架上坚持工作。他对夫人林
月琴说:“我要订一个五年计划,争取再活五年,打败日寇。到那时,死也瞑目了
。”1946年夏,他因病情加重被党组织送到莫斯科治疗,苏联医生切除了他的左肾
,并建议他修养三年。罗荣桓心系东北解放战争,谢绝了医生的建议,刀口刚愈合
便回到东北战场。直到1963年上半年,罗荣桓仍然抱病坚持工作。正如他经常所言
:“有一份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
■他得知中央拟定元帅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主动提出改为大将。但毛泽东还
是坚持原议
■毛泽东一生只写过两首怀念战友和亲人的诗,其中一首就是《吊罗荣桓》
从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开始,罗荣桓就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工作。1928年
秋,毛泽东率部迎接第二十八团回井冈山。为加快行军速度,罗荣桓灵机一动,命
令战士坐在山坡上顺势滑下。看到几百名战士在草丛中飞速而下的壮观场面,毛泽
东不禁脱口说道:“我们都成了‘草上飞’啦!”36年后,毛泽东在《吊罗荣桓》
一诗中,开头一句就是“记得当年草上飞”,可见当年的情景在毛泽东脑海中的印
象之深。
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慧眼识英才,对罗荣桓一直委以重任。后来,毛泽东回忆
红军时期的艰难岁月,发自内心地说:“同我相处这么多年,就是一个罗荣桓,还
有一个邓小平。”1955年,授元帅衔之前,罗荣桓得知中央拟定元帅名单中有他的
名字,便主动提出自己应授大将。毛泽东得知后还是坚持原议。
1963年,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悲痛万分,几天几夜不能寐。一天深夜,毛泽
东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诗词,怀念战友和亲
人的作品却很少。《蝶恋花·答李淑一》表达了怀念亡妻杨开慧和战友柳直荀之情
,但属于寓意较深的词作。《吊罗荣桓》这首七律,应该说是目前可见的毛泽东惟
一的一首严格意义上的悼诗。诗中最后一句“国有疑难可问谁”,足以体现毛泽东
对罗荣桓的友情和器重。
《北京青年报》 2001年5月16日
--
有一种心境,分辨不清好坏!☆☆☆☆☆
有一种爱情,不再渴望表白!☆☆☆☆☆
有一种眼泪,只能流向心底!☆☆☆☆☆
有一种悲伤,从不表现出来!☆☆☆☆☆
有一种天空,喜欢接近阴霾!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4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