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穆罕默德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2:57:0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穆罕默德
 


 
(公元570~公元631) 


我把穆罕默德排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首,一些读者可能会感到意外,或提出疑问,
但是他确实是在宗教和非宗教领域内都取得了无比辉煌成就的唯一的历史人物。 


穆罕默德出身贫寒。他创立和传播了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是一位极有魔力的政治领袖。
在他死后十三个世纪后的今天,他的影响仍然强烈而巨大。 


本书中的大多数人物都具有这样的优越条件:他们生长在文明的中心,即文化发达、政治
强大的国家里。但是穆罕默德却于570年出生在阿拉伯南部的麦加市,当时世界的一个落后
地区,远离贸易、艺术和文化的中心。他六岁就成了孤儿,是在恶劣的环境下长大的,伊
斯兰传说告诉我们,他目不识丁,25岁时和一个富孀结了婚,经济状况才得以改善。然而
在他年近四十的时候,还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他是一个非凡的人物。 


阿拉伯人大多数是异教徒,他们信仰许多神。但是在麦加却有少数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
穆罕默德无疑就是在他们那里了解到有一个主宰整个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万能者——主神。
到了四十岁,穆罕默德确信这个独一无二、当真存在的主神(安拉)在同他讲话,选中了
他去传播真实的信仰。 


前三年,他只是向亲朋密友宣讲教义。随后约在613年,他开始向公众宣讲教义。由于他逐
渐赢得了皈依宗教者的心,麦加当局终于认识到他是一个危险而讨厌的人物。622年穆罕默
德由于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就逃到了距麦加以北约二百英里的一个城市——麦地那
。他在那儿被予以一个有很大政治权力的职位。 


这一出逃,人称为回教纪元,是这位先知一生的转折点。在麦加他的追随者不多,但在麦
地那却迅速增多,很快他就获得了一个独裁者实际上所具有的影响。之后几年中,随着穆
罕默德追随者的迅速增多,麦地那和麦加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这场战争于630年结束
,穆罕默德以征服者的身份凯旋回到了麦加。穆罕默德于632年去逝,当时他已是整个南阿
拉伯的强有力的统治者。 


阿拉伯贝多因部落的人们享有强悍勇士的名誉。但是由于人口少,再加上内部四分五裂,
互相残杀,因此他们显然不是位于北部农垦区请王国众多军队的对手。但是这个寡少的阿
拉伯部队,在穆罕默德的统一指挥下,在只有一个真主的这个强烈的信念鼓舞下,开始了
人类史上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系列进攻战之一。阿拉伯东北濒临萨珊王朝的新波斯大帝国
,西北面临拜占庭,即位于君士坦丁堡中部的东罗马帝国。从数量上来看,阿拉伯强弱胜
负已判定,然而在战场上,深受鼓舞的阿拉伯人迅速征服了美索不达尼亚,叙利亚和巴勒
斯坦。642年经过激烈的角逐,从拜占庭手中夺取了埃及,而波斯军队在637年和642年卡迪
西亚战役和尼哈文得战役中均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些重大胜利是在穆罕默德的亲密朋友和直接接班人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指挥下取得的
。虽然取得了这些重大的胜利,但并不标志着阿拉伯扩张的结束。711年阿拉伯各军以卷席
之势从北非一直横扫到大西洋海岸,随后又进军北路,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彻底征服了在
西班牙的西哥德王国。 


乍看起来伊斯兰教徒会征服整个信仰基督教的欧洲。但是在732年一支深入法国中部的伊斯
兰部队最终在著名的图尔战役中被法兰克人击败。贝多因部落在穆罕默德的话鼓舞之下,
经过不到百年的艰苦奋战,创建了一个北起印度边界南至大西洋海岸的帝国——世界上曾
出现过的最大帝国。在部队所克之处,人们都纷纷改变信仰,最终皈依伊斯兰教。 


但是并非这些胜利都具有永久性。波斯人虽然也皈依穆罕默德教,但是自那时起就从阿拉
伯人的统治下获得了独立。在西班牙,连绵七百多年的战争终于使基督教徒征服了整个半
岛。但是两个古代文明的摇篮——美索不达尼亚和埃及,仍同整个北非海岸地区一样属于
阿拉伯地区。新教在许多世纪中不断四处传播,远远超出了原来伊斯兰教所征服的疆界。
目前它在非洲和中亚有数以千万计的信徒,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和印度尼西亚甚至还要
多些。在印度尼西亚,新教是一个统一的因素,但是在印度次大陆,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
徒之间的斗争仍是统一的一个主要障碍。 


那么人们应该怎样估价穆罕默德对人类历史的整个影响呢?与所有的宗教一样,伊斯兰教
对其信徒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创立者都在本书中占有突出地位。既然基督教徒比
伊斯兰教徒大约多一倍,把穆罕默德排在耶稣之前乍看起来会使人出乎意料。做出这一决
定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穆罕默德对伊斯兰教比耶稣对基督教的创立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要大得多。虽然耶稣创造了基督教的主要伦理道德准则(就与犹太教不同而论),但是圣
·保罗是基督教神学的主要创立者,使异教徒改信基督教的主要功劳者和《新约》的主要
作者。 


穆罕默德不仅创立了伊斯兰教神学而且还创立了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准则。此外,他在使异
教徒改信新教和创立伊斯兰教方面都起了关键的作用,他还是伊斯兰圣经《可兰经》的作
者,该部经书收集了他的洞察世界所得的一些结果,他自信这些结果是真主直接向他展示
出来的。其中主要的语录穆罕默德在世期间就在不同程度上如实地记录下来,并在他死后
不久由权威人士整理成册。因此《可兰经》近似地代表了穆罕默德的思想和主张,其中有
许多都是他的原话。但却没有一部记载汇编得如此详细的耶稣语录。既然《可兰经》对伊
斯兰教徒的重要性至少可以与《圣经》对基督教徒的重要性相媲美,穆罕默德通过《可兰
经》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巨大的。也许相对来说穆罕默德对伊斯兰教的影响比耶稣和圣·
保罗对基督教徒两人合起来的影响还要大些。这样仅从宗教的角度来看,穆罕默德对人类
史的影响比耶稣也是不相上下的。 


况且穆罕默德不仅仅是宗教领袖而且还是非宗教领袖。事实上就阿拉伯征服活动所带来的
巨大势力而论,他可算是一位超越时间限制的最有影响的政治领袖。 


人们也许会认为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无个别的政治领袖指引也同样会
发生。例如,即使西蒙·包利瓦不曾存活于世,南美洲殖民地也会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
独立。但是阿拉伯人的征服活动就与此不同了。在穆罕默德以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形,
因而就没有理由认为没有他征服也会取得成功。”在人类史上唯一可以与此征服活动相比
拟的是13世纪蒙古主要靠成吉思汗的影响而进行的征服,其征服活动虽比阿拉伯人所进行
的更为广泛,但未能持久。今天蒙古族所占据的唯一领土还是在成吉思汗之前他们所占有
的领土。 


但是阿拉伯族的征服活动就大不相同了。从伊拉克到摩洛哥有一连串的阿拉伯国家,他们
不仅为有共同信仰伊斯兰教而团结在一起,而且为有相同的阿拉伯语言、历史和文化而相
连在一起。在伊斯兰教中,《可兰经》的向心作用及其用阿拉伯语写成的事实,或许是使
阿拉伯语没有分裂成为互不相通的方言的原因,这在长达1300年的动乱期间是有可能发生
的。这些阿拉伯国家之间当然存在差别和分歧,而且是很大的差别和分歧,但是某种程度
上的分裂不能使我们一概不考虑至今尚存的重要的团结因素。例如,伊朗和印尼都是石油
国,并且都信伊斯兰教,却都没有参加1973——1974年冬季的石油禁运活动。可是所有的
阿拉伯国家,也只有阿拉伯国家,才参加了那次禁运活动,这决不是偶然的。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17世纪阿拉伯民族的征服活动时至今日在人类史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是穆罕默德的这种无与伦比的宗教和非宗教方面的双重影响,才使人们认为他是人类
史上唯一最有影响的人物。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艾萨克·牛顿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2:57:3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艾萨克·牛顿
 

)
 
(公元1642~公元1727) 


茫茫苍海夜, 


万物匿其行。 


天公降牛顿, 


处处皆光明。 


——亚历山大·蒲柏 


艾萨克·牛顿是曾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他于1642年圣诞节出生在英格兰
伍尔斯索蒲村,这一年正值伽利略与世长辞。和穆罕默德一样,牛顿也是一个遗腹子。童
年时代的牛顿就显示出巨大的力学天赋。他有一双非常灵巧的小手。他聪明伶俐,但对功
课却总是粗心大意,在学校并未引起特别的重视。十几岁时,母亲让他辍学,希望他能成
为一位象样的农民。幸亏他的母亲被说服了,她相信了儿子的主要天赋不在于务农,而是
另有所为。十八岁的牛顿进入剑桥大学后,迅速地掌握了当时的科学和数学知识,很快就
开始进行独立的研究工作。他在21到27岁期间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使随后的世界发生
了革命性的变化。 


十七世纪中期是一个科学鼎盛的时期,该世纪初期望远镜的发明,使天文学的研究发生了
彻底的革命。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都极力劝告所有欧洲
的科学家,再不要依赖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而要亲自做观察和实验。培根和笛卡尔的倡导
为伟大的伽俐略所实践。他用新发明的望远镜所做的天文观测给天文学带来了革命,他的
力学试验建立了现在人称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其他伟大的科学家,如发现血液循环的威廉·哈维和发现行星绕日运动定律的约翰尼斯·
开普勒都为科学领域提供了新的基本知识,而且纯科学成了知识分子的一种消遣,但还无
法证明弗朗西斯·培根的预言:当科学被运用到技术领域时,就会使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
发生革命。 


虽然哥白尼和伽俐略澄清了古代科学中的一些错误观念,为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作出了贡
献,但是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定律来把这些似乎是互木相干的发现变成可以做科学预测的统
一学说。是艾萨克·牛顿提出了这种统一的学说,从而使现代科学进入了它一直所遵循的
航程。 


牛顿一般不愿意发表他的研究成果。早在1669年他就在他的大多数著作里对基本概念作了
系统的阐述,但是他的许多学说却在很久以后才公开发表出来。他公布的第一个发现是有
关光的性质的一项突破性的贡献。牛顿经过一系列认真的试验,发现普通光是彩虹所有的
不同色光的混合光。他还对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结果做了认真的分析,根据这两个定律
,1668年他设计并真正制造出了第一台反射望远镜,如今大多数天文台都使用这类望远镜
。牛顿29岁时把他的这些发现及其许多其他光学试验结果呈交给英国皇家学会。 


仅就光学方面的成就或许就可以使他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比起
他在数学或力学方面的成就来,那就相形见拙了。他对数学的贡献主要是发明了积分,这
一成就可能是他在二十三、四岁时做出的,这一发明是当代数学中最伟大的成就,它不仅
仅是许多现今数学学说产生的种子,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没有这一工具现代科
学在随后就不会取得进展。如果牛顿仅仅发明了积分而别无所获,也可以使他在本册中排
到相当高的名次。 


但是牛顿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力学方面,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伽俐略发明了第一运
动定律,这一定律描述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物体运动的情形。当然在现实中所有的物体都
受外力作用,力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这种情况下物体怎样运动。牛顿提出的最著名的第二
运动定律,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定律可能被理所当然地视为经典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
。他的第二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F=ma)可表述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即速度变化率)
,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除了这两个定律外,牛顿又提
出了著名的第三运动定律(这定律可表述为,有作用力即外力就必然有反作用力,且两者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他的科学定律中最著名的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这四条定律一起
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实际上所有的宏观力学体系都可以利用这一体系来加以研究和预测
,从单摆的振动到行星绕日在其轨道上运动都用得上。牛顿不仅提出了这些力学定律,而
且还利用积分这一数学工具说明了如何利用这些基本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牛顿定律可以而且已被用来解决极其广泛的科学和工程学方面的问题。牛顿在世时,他的
定律的最有戏剧性的应用是在天文学领域里。他在这个领域里也处于领先地位。1687年发
表了他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人们通常只称作《原理》),在该书中他提
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并说明如何利用这些定律来准确预测行星绕日的运动。牛
顿的这一壮举圆满地解决了动力天文学的主要问题,即准确预测星体和行星的位置和运动
。因此牛顿常被认为是所有的天文学家之魁。 


应该怎样评价牛顿在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呢?如果我们翻阅一部科学百科全书的索引,就会
看到提到牛顿及其定律和发现的条目比任何其他一个科学家都要多(也许多二到三倍)。
况且我们还要考虑其他伟大的科学家对牛顿的评价。莱布尼兹决不是牛顿的朋友而是与他
进行过唇枪齿剑之争的对手,他写道:“从有世以来,到牛顿所处的时代,他在数学领域
所做的工作占了整个的绝大部分。”伟大的德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写道:“《原理》一书比
任何其他天才的作品都出类拔革。”拉格朗日常说牛顿是曾经出现过的最伟大的天才。厄
恩斯特·马赫在1901年写道:“自从牛顿时代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牛顿力学在演绎
上、形式上和数学上的进展。”这也许说出了牛顿的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他发现科学是
一门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构成的杂学,它能描述一些现象,但只能预测几种现象,他为我
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定律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物理现象,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由于篇幅有限,不能把牛顿所有的发明都一一包罗进来,因此他的小发明就其本身来看虽
然也是重要的成就,但这里只好忽略不提了。牛顿对热力学(对热的研究)和声学(对声
的研究)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提出了极其重要的物理学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
守恒定律;他发现了数学中的二项式定理;他第一次对星体起源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现在读者虽然会认定牛顿是曾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但是仍然会提出为什
么把牛顿排在如亚历山大大帝和华盛顿这样重大的政治人物以及如耶稣·基督和乔达摩·
佛伦这样重大的宗教人物之前呢?我自己的观点是:尽管政治变化是重大的,但仍有理由
认为在亚历山大之死前后1000年间的大多数生活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就主要的日
常活动而论,大多数人在公元前后3000年间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过去的50
0年中,随着现代科学的出现,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但是与1500年的人
们相比,我们的吃喝穿戴有了变化,我们的娱乐活动也有了很大的改观。科学发现不仅仅
使技术和经济发生了革命,而且使政治、宗教思想、艺术和哲学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科学
革命使人类所有的活动方式均有变化。正因为如此,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才被列入本册。
牛顿不仅仅是无与伦比的科学家,而且是科学理论发展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因此在任何一
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册上,他名列前茅是当之无愧的。 


1727年,牛顿这颗巨星陨落了,他安葬在西敏寺大教堂①,是被赐予这种荣誉的第一位科
学家。 


注释:①西敏寺大教堂:位于西敏寺的哥德式建筑。10世纪仟海王爱德华所建,此后曾重
建多次。历代君主的加冕仪式皆在此举行,内有许多君主、政治家、军人、诗人等的墓。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耶 稣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2:58:07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耶 稣
 


(公元前30~前6) 


耶稣对人类史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他在本册中名列前茅谁也不会提出疑议。事实上很的
相对影响。与伊斯兰教不同,基督教并不是由一个人而是由两个人——耶稣和圣·保罗创
立的,因此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功绩应归于这两个人。 


耶稣阐述了基督教基本的道德观念及其基本的精神观和主要的行为准则,但是基督教神学
主要是圣·保罗创作的结果。耶稣写了精神启示录,圣·保罗把崇拜耶稣补充进去,而且
圣·保罗是《新约》的主要作者,也是第一世纪中使人们改信基督教的主要人物。 


与佛佗和穆罕默德不同,耶稣死时还相当年轻,他留下的信徒在数目上不多。基督死时,
他的信徒只是成立了一个小小的犹太教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圣·保罗的著作及他不知
疲倦地努力劝说人们信仰基督教,才使这小小的教派掀起了一场生机勃勃的伟大运动,这
场运动不仅触及了犹太人而且也触及到了非犹太人,最后发展成为世界伟大的宗教之一。
 


由于这些原因,有些人甚至会认为真正创造基督教的是圣·保罗而不是耶稣。按这种逻辑
来推论,我们应在本册中把圣·保罗的名次排在耶稣之前,虽然没有圣保罗的影响,基督
教前景如何,将无法断定,但是很明显没有耶稣,基督教就根本不会存在。 


但是似乎没有理由把基督教各教派及其信徒在后来的所做所为都归于耶稣,其突出问题在
于其中有许多行径是耶稣显然不赞成的。例如各种不同基督教派之间的宗教战争和对犹太
人的野蛮的屠杀和迫害,这些显然违背了耶稣的态度和教导,因而说这些行径启灵于耶稣
似乎毫无道理。 


同样,虽然现代科学技术首先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欧国家兴起,但是因此就认为科学的兴起
应归于耶稣就近乎可笑了。早期的基督教徒肯定没有谁把耶稣的教导看作是要对物质世界
进行科学研究的号召。事实上,罗马世界改信基督教是伴随着整个技术水平和对科学的关
注的陡然下降而出现的。 


科学最终在欧洲的兴起这一事实表明在欧洲文化传统中有某种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因素,
但是这种因素并不是耶稣的格言而是如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德的著作中所具有的典型特征
——希腊”理性主义。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的兴起并不是发生在教会权力和基督教崇拜
的鼎盛时期,而是紧随着一个欧洲对先前基督传统重新发生兴趣的时期——文艺复兴时期
而来的。 


有关耶稣生平的故事在《新约》里有记载,为大多数读者所知晓,在此就不必赘述了。但
是有几点值得注意。我们所掌握的有关耶稣生平的材料是不可靠的。我们甚至不能肯定他
的原名是什么,很可能是一个常见的犹太人名Yehoshua(英文为约书亚)他的生年可能是
公元前6年,但是谁也不能肯定,甚至他的卒年——他的信徒们一定会一清二楚,今天却不
能知之确切。耶稣本人没有给后人留下著作,事实上我们所掌握的有关他生平的一切情况
均来源于《新约》中的记述。 


不幸的是四部《福音》中有好多处自相矛盾,《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对耶稣的临终
遗言的记载完全不同,而这两种情况恰巧又都直接引自《旧约》。 


耶稣曾引用《旧约》决非偶然。虽然他是基督教的祖先,但是他是个虔诚的犹太人,人们
经常指出耶稣在很多方面与《旧约》中的希伯来先知相似,并且深受他的影响。与那些先
知们一样,耶稣的性格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他给所有见过他的人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
象。说他有超人的雄才大略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但是耶稣实际上在一生当中和随后的一百年中对政治发展没有影响,这与政治及宗教权威
穆罕默德形成鲜明对比。当然两者对长期的政治发展都有过重大的间接影响。耶稣完全是
作为道德和精神领袖而使人感知他的影响的。 


如果说耶稣主要是作为道德领袖给人留下印象的,那么当然就该问一问他的道德观念对世
界的影响有多大。耶稣的主要准则可能会提出为什么不把耶稣排在首位的问题,因为他是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宗教的启示者。 


按照时间的历程来算,基督教无疑比任何其它教都具有更多的信徒。但是本书并不考虑不
同宗教的相对影响而是考虑一个人之一当然是“金科玉律”。今天“金科玉律”为大多数
人所公认。不管是基督教信徒还是非基督教信徒都把它看成是道德行为的良好准则。我们
的行为并不总和它相符,但我们通常是尽力而为之。如果耶稣真的创造了这条几乎为人人
所公认的准则的话,他肯定就该是本册中的第一位人物。 


但是事实上在耶稣问世以前,“金科玉律”就是犹太人公认的准则。公元前一世纪犹太人
的精神领袖拉毕·希雷尔就对“金科玉律”做过明确的阐述,并正式宣布为犹太人的首要
原则。这一观点不仅仅为西方世界所知晓,而且中国的哲学家孔子早在公元前500年就提出
过,他的话还出现在一首古代印度诗歌《巴拉塔王朝的伟大颂歌》里,实际上“金科玉律
”的内在哲理几乎为每一个大宗教团体所公认。 


难道这竟意味着耶稣没有提出新的道德观念吗?决非如此。《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四十三
节和第四十四节中就阐述了一个十分鲜明的观点。 


你听人说过:你要爱自己的街坊,恨自己的敌人。 


但是我想告诉你:你要爱自己的敌人,祝福诅咒你的人。 


对恨你的人行善,为虐待你的人和迫害你的人祈祷。 


在这一段的前几行中有这样的话:“不要反抗恶行,谁要打你的右脸,把左脸也伸过去。
” 


这些观念现在当然算是曾出现过的最著名的、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不是
耶稣时代的犹太教的一部分,也不是大多数其他宗教的一部分。要是他们被广为遵循的话
,我将会毫不犹豫地把耶稣列在本书之首。 


但事实上它们并非被广为遵循,甚至不为一般人所公认。大多数基督教徒把“爱你的敌人
”的训令最多看作是在某种完美的世界可以实现的理想,但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里却不
是一部中用的德行指南。我们通常并不把它付诸实践,也不希望别人把它付诸实践,也不
教导我们的孩子把它付诸实践。因此,耶稣的最明确的教导仍然是一条有趣的、基本上无
人听的启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释迦牟尼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2:58:45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释迦牟尼
 


(公元前563~前485) 


乔达摩·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王子,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悉达
多是卡皮拉瓦斯图的一位国王之子,如今皮拉瓦斯图是一座位于尼泊尔边界附近的印度东
北部城市。 


悉达多大约公元前563年出生于今天尼泊尔境内的蓝田比尼区的一个乔达摩民族与赛基亚部
落联姻的家庭中。他十六岁和同龄的表妹结婚。悉达多王子在豪华的皇宫里长大,不乏物
质享乐,但却十分不满。他看到大多数人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即使有钱的人家也常常遭
受挫折和不幸,所有的人都是病魔缠身,最终夭折西天。这就使悉达多必然想到生活中还
有比倏忽即逝的快乐更为重要的东西,但是痛苦和死亡很快就把它们完全吞没掉了。 


29岁的乔达摩刚得长子就决定放弃当时优越的生活条件,一心一意地去寻求真谛。他告别
妻子和孩子,抛弃万贯家产,离开宫殿,成为身无分文的流浪汉。在一段时期内他和当时
一些有名气的圣人一起探讨人生,但是熟知了他们的说教以后,他感到他们解决人生问题
的办法是无法叫人满意的。人们普遍认为极端的禁欲主义是达到真知的途径。因此乔达摩
曾一连几年极度行素和禁欲,企图做一名苦行僧,但是他终于认识到折磨自己的肉体只能
使自己的头脑模糊不清,而不会使自己更接近真知。因此他恢复了正常饮食,抛弃了禁欲
主义。 


他独处幽居,努力探索人生问题。终于在一个黄昏,当他坐在一颗巨大的无花果树下时,
所有人生问题之谜似乎一下子都解开了。悉达多彻底地进行了反省,第二天早晨他确信他
找到了谜底,他现在已成了一个佛佗,一位“开明之士”。 


这时他已经35岁了。在余生的45年中,他游遍整个印度北方,向所有愿意听讲的人宣讲他
的新人生观。公元前483年他死去时,他已赢得了数以千计的昄依宗教徒。虽然他的话无文
字记载,但是他的许多教导都铭刻在他的教徒的心中,在后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口头中流传
。 


佛佗的主要教导可以用佛教徒所谓的“四谛”来加以概括。第一,人生本身是不幸的;第
二,这种不幸的原因在于人的自私欲望;第三,个人的自私欲望可以解除,当一切欲望和
欲念解除后,他所处的状态叫做涅槃(字面意思是“吹熄”或“熄灭”);第四,从自私
欲望解脱出来的方法是所谓的“八重经”:正观、正思、正语、正行、正坐、正求、正心
和正省。此外,佛教不分种族和阶级(与印度教不同),人人都可以修行。 


在乔达摩死后的一个时期里,新教传播缓慢。公元前三世纪,伟大的印度国王改信佛教。
他的支持使佛教的影响和说教印度迅速传播开来,并传到了相邻国家。佛教南到锡兰,东
至缅甸,从那儿又传遍整个东南亚,直到马来西亚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佛教还向北传播
,直接进入西藏,又向西北传播,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它传入中国,赢得了一大批信
徒,又从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在印度国内,新教在500年后开始衰落,到1200年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但是在中国和日本
佛教却一直是一个主要的宗教。在西藏和东南亚,它千百年来都是主要的宗教。 


释迦牟尼的教说直到他死后几百年才用文字记录下来。他的宗教思想已分裂成许多不同的
教派是可想而知的。佛教的主要两派是小乘派和大乘派。小乘派在南亚居主要地位,大多
数西方学者认为它与释迦牟尼创造的教说比较接近;大乘派在西藏、中国和北亚一般地区
居统治地位。 


释迦牟尼作为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的创史人,显然该在本册中名列前茅。世界上大约仅有
两亿佛教徒,却有五亿多伊斯兰教徒和约十亿基督教徒,所以显而易见释迦牟尼比穆罕默
德或耶稣影响的人数要少些,然而这数字上的差别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佛教在印度逐渐消
亡的一个原因就是印度教从其中吸取了许多观念和准则,在中国许多人虽然不自称是佛教
徒,但是他们却深深受着佛教哲学的影响。 


佛教强烈热爱和平的成份要比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大得多。要求非暴力的势力在佛教国家的
政治史上起了重大的作用。 


人们常说如果耶稣再生回到人世间的话,他对于人们以他的名义做的许多事将会感到震惊
,对自称是他的信徒而组成的不同教派之间的血战将会感到恐惧。释迦牟尼对人们提出的
许多佛教学说也定会感到出乎意料。虽然佛教有许多教派,而且各派别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但是佛教史上发生的冲突都远远不能同发生在基督教欧洲的血腥宗教战争相提并论。从
这方面来看,释迦牟尼的教说对其信徒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基督的教说对其信徒的影响。 



释迦牟尼和孔夫子对世界的影响近乎相仿,两者生活的时代近乎相同,两者的信徒在数目
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我把释迦牟尼排在孔子之前是基于以下两点:第一,共产主义在中
国的出现大大地削弱了孔子的影响,将来的佛教似乎比儒教更为重要;第二,儒教未能在
中国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表明了孔子的思想是多么密切地根植于世袭的中国风俗习惯之中
,而佛教教说则决不是重述先前的印度哲学,佛教的传播远远超出了印度的国界。这是因
为乔达摩·释迦牟尼提出的观念新颖,他的哲学具有巨大魔力。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孔 子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2:59:0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孔 子
 



 
(公元前551~前479)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独创一套信仰体系的鼻祖
。他的哲学根基于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范来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观念,贯穿于中国人的
生活和文化之中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世界上许多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孔子于公元前55年出生在疆土很小的鲁国,即如今中国东北部的山东省。他幼年丧父,与
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年青时,这位未来的哲学家做过小官,几年后辞官不做。他在随后
的十六年中教书,招徕了大批信仰其哲学的弟子。约在50岁时,他在鲁国担任要职,四年
后,朝廷中的反对派逼他下了台,实际上是把他从鲁国流放出来。在随后的十三年中,他
四处游说,晚年返回鲁国,五年后(前479年)与世长辞。 


孔子常常被誉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是这种说法失为确切。他很少提及上帝,拒绝讨
论鬼神,回避使用玄学学派思维的一切方式。他是一个重视人生道德的中国古代哲学家。
 


在孔子看来,两个最重要的德行是“仁”和“礼”,是贤者行为的标准。“仁”有时被解
释为“爱”,但是最为确切的解释是“与人为善”。礼则是举止、礼仪、风俗、礼节、礼
貌等规范的总称。 


甚至在孔子以前,祭祖就成了中国人的主要宗教活动。孔子坚决强调尊敬祖先,孝敬父母
,使这种祭祖活动得以加强。孔子还主张妻子对丈夫、被统治者对统治者、仆人对主人要
绝对尊敬和服从,但是这位中国圣人不赞成暴政。他相信国家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而
不是人民为国家的利益而存在。他一再强调统治者主要靠仁政而不是武治来进行管理。他
的另一个信条①与“你愿意人如何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待人”这条金科玉律之间仅稍有差
别而已。 


孔子的基本观点极其保守。他相信黄金时代在往昔,规劝统治者和人民都回到美好的旧道
德标准上来。但是他的伦理道德的政治理想实际上在当时不为多数统治者所接受并遭到排
斥,因此孔夫子是一位比自诩的还更具有创造精神的改革家。 


孔子生活在周朝,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大混乱时期,统治者拒不接受他的学说,但是在
他死后,他的思想在全国广为流传。 


然而随着公元前22年秦王朝的建立,孔子的学说却横遭祸殃。秦王朝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决心根除孔子的影响,与其彻底决裂。他下令打倒孔子学说,焚毁孔子书籍。但是这种镇
压并没有得逞,几年后秦王朝覆灭了,研究孔子的学者又获得了说教的自由。在相继的汉
朝时期(前206—后220),孔子学说已被确立为正式的中国国家哲学。 


从汉朝起,中国皇帝就逐步实行科举考试来选拔政府官吏。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考试成
了以检验考生掌握孔子经典著作的程度为主的考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脐身官场,名
利双收,科举考试,竞争激烈。结果世世代代都有许多人长年攻读孔子经典著作,千百年
来中国所有的政府官吏都是由这样的人来担任,他们的人生观浸透了孔子的宗旨。这种制
度在中国实行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约从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后1900年。 


然而孔子学说不仅仅是中国官僚的正式哲学,而且孔子的理想也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
孔子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思想长达两千多年之久。 


有几个原因可以说明孔子为什么对中国有着巨大的魔力。第一,人们都无容置疑地认为他
为人真诚,个性完美。第二,他不偏不倚,讲求实际,他不要人们去做力所不及的事,而
要求他们诚实,从不苛求他们白壁无暇。从这些方面来看,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中国人讲
求实际的气质,也许这就是他的思想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孔子不要求中国人
改变他们的基本信念,而是用清晰生动的语言一再重申他们基本的传统理想。也许没有哪
一种哲学能象孔子的那样与其国民的基本观点相连得这样密切了。 


孔子学说只强调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用当今西方标准来衡量这似乎未免有点迂
腐和乏味。然而作为政治哲学,实践证明它的成效是显著的。根据这种哲学为保持国内和
平和繁荣所起的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最佳的地区。 


深深根基于中国文化之中的孔子的理想,对东亚以外的地区并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但是
他的理想对朝鲜和日本起着重大的作用,这两个国家都深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前,孔子学说在中国的声势甚为低落。中国共产党坚决与过去彻底决裂,对孔子及其学
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看来孔子影响历史的阶段已告完结。但是在过去,孔子思想根植于
中国的土地,已经根深蒂固,因此从现在起50年到100年内,如果有某位中国哲学家会把孔
子和毛泽东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不足为奇的。 


注释:①孔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圣·保罗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2:59:2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圣·保罗
 



 
(公元前4—公元64) 


使徒保罗是耶稣的同时代人,但比耶稣年轻。他是发展新生的基督教教徒的最重要的先驱
。在所有的基督教作家和思想家中,他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千古犹存。 



保罗又名扫罗,于公元前几年出生在西里西的一个城市——塔瑟斯(在今日土耳其境内)
。他虽然是罗马公民,但却是犹太血统,少年时学过希伯来文,受过完备的犹太教育,还
学过做帐篷的手艺。年轻时他前往耶路撒冷,在一位杰出的犹太教拉比①迦马列的指导下
潜心苦读。虽然保罗和耶稣都同时在耶路撒冷,但是很难说两个人是否曾见过面。 


耶稣死后,早期的基督教徒因被视为异教徒而遭受迫害。保罗曾一时参加过这种迫害活动
。但是一次在前往大马士革的旅途中,他在迷津之中仿佛感到耶稣在同他讲话。从此他改
变了宗教信仰,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这位曾一度是基督教的反对者,摇身变成了新的宗
教的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支持者。 


保罗在余生中就基督教的问题进行思索和写作,并为这个新的宗教收罗信徒。他在传教活
动期间,广泛漫游了小亚细亚、希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保罗对犹太人的说教远不如早
期一些基督教徒那么成功,事实上他的举止常常引起极大的仇视,连生命也有几次遭到威
胁。但是保罗对非犹太人的说教却非常成功,所以人们常说他是“非犹太人的使徒”。没
有任何其他人在传播基督教中起到了这么重大的作用。 


在罗马帝国东部作三次传教漫游后,保罗返回耶路撒冷。他在那里被逮捕,最后被送往罗
马接受审判。我们不知道这场审判是怎样结束的,也不知他是否曾离开罗马。但是他最终
在罗马附近被处以死刑(很可能在64年)。 


保罗对基督教发展的影响有三点:一、他作为传教士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二、他的构成《
新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著作;三、他在发展基督教神学中所起的作用。 


在《新约》二十七部书中,至少有十四部被认为是保罗所作。即使现代学者认为这些书中
有四、五部实际上是其他人写的,也可以看出保罗显然是《新约》唯一重要的作者。 


保罗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他的思想包括如下内容:耶稣不仅是一位开明的
人类先知,而且实际上还是一位神。耶稣由于我们犯了罪行而捐躯献身,他的受难挽救了
我们的生命。我们不能通过按照圣经上的训谕办事而得到解救,而只能通过接受耶稣而得
到解救;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接受了耶稣,他的罪行就会得到宽恕。保罗还阐明了原罪
②说(见《罗马人》第五章第十二——十九节)。 


由于只遵守法规并不能得到解救,所以保罗坚持认为改信基督教的人没有必要接受犹太教
的饮食限制,没有必要遵循“摩西律法”③的礼拜式,甚至也没有必要行割礼④(犹太男
婴命名时下身动手术的礼仪)。早期的基督教领袖当中有几个在这一点上与保罗发生了严
重的分歧,如果他们的观点占了上风的话,看来基督教就不会如此迅速地传遍整个罗马帝
国。 


保罗从未结婚,虽然这似乎无法证明,但是他显然从未与女人发生过性关系。由于他的关
于性和女人的观点编入了《圣经》,因此对后来人们的观点有着显著的影响。他有关这方
面最著名的格言(《哥林多人》第一卷,第七章,第八——九节)是:“因此我对未婚者
和寡妇说,如果他们即使能够忍耐到象我这种程度,对他们也有益处,但是如果他们坚持
不住,就让他们结婚,因为结婚比情欲燃烧要好一些。” 


保罗有关妇女应有什么地位的思想也十分鲜明;“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的顺从,我不许
女人讲道,也不许她管辖男人,只要沉静。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前提摩
太书》第二章第十——十三节)。”类似的思想在《哥林多人》第一卷第十一章第三——
九节中也许表达得更有力量。保罗无疑是在这样的段落里表达了他的许多时代人已经坚持
的一种观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耶稣似乎没有作过类似的说明。 


基督教由一种犹太派教转变成为一种世界宗教,保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要比其他任何人都
大。自从那时以来的所有这些世纪中,他的耶稣神性和唯有信仰才能获得释罪的中心思想
一直是基督教思想的基础。后来所有的基督教神学家,包括奥古斯丁、阿奎奈、路德和加
尔文在内都深受他的著作的影响。实际上保罗思想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于有些学者认
为应该把他而不是耶稣看作是基督教的主要创立人,看来这种观点未免太过于偏激。但是
保罗的影响即使不能与耶稣相等同,也远大于任何其他基督教思想家。 


注释: 


①拉比(希伯来文rabbi):犹太教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并主持宗教仪式者的称谓。意思为
“老师”。 


②原罪: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谓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受造后被置于伊甸园,因受蛇诱
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故名。认为此罪一直传至
亚当的所有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即使是刚出世就死去的婴儿,虽未犯
任何罪过,但因其有与生俱来的原罪,故仍是罪人,需要基督的救赎。 


③摩西律法;即“律法书”,基督教《旧约圣经》的一部分,《圣经》的首五卷,包括《
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是犹太教第一批确定
为《圣经》的各卷。犹太传说,这五卷书是上帝通过摩西所宣布的“律法”,故称。五卷
书中,有些部分详细记载各项律法条文;有些地方记述犹太人关于世界和人类的由来,以
及犹太民族早期历史情况的传说故事。这些内容,综合在一起总称“律法书”,构成犹太
教教义、教规的重要依据之一。基督教亦对之尊敬。 


④割礼;犹太教的一种宗教仪式,用石刀割损男婴阴茎的包皮。据《创世记》载:上帝立
亚伯拉罕为万民之父,同他立约:凡男孩诞生后第八天必须受割礼,作为立约的标志。凡
不受割礼的男子,不得成为雅赫维的子民。由此以色列人中男孩诞生后第八天都受割礼。
后伊斯兰教亦有此俗,称海特乃。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蔡 伦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2:59:3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蔡 伦
 

(?——公元121) 


纸的发明家蔡伦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与他的重大发明相比,他在西方受到忽视的程度的
确使人瞠目,有些大部头的百科全书里甚至没有一篇短文提及到他,他的名字在标准的历
史教程中也很少提到。由于纸的重要性显而易知,所以有关蔡伦史料的缺乏会使人们认为
他这个人物是纯属虚构。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就清楚地说明蔡伦确有其人。他在中国皇宫当
过官吏,约在105年他把纸的样品呈献给皇帝。中国有关蔡伦发明的记载出现在汉朝正式的
史书中,记述翔实可信,没有一点神秘或传奇的色彩。中国人总是把纸的发明归功于蔡伦
,他的名字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妇蠕皆知。 


有关蔡伦的生平人们知道的并不多。中国的史书中提到他是个太监,还提到皇帝对他的发
明不胜喜悦,因而对他加以擢升提拔,使他名利双收。但是由于后来他参与了宫廷政变,
因而一跌不振。有的史书中叙述道:蔡伦一被革职就穿上最漂亮的服装,喝下致命的毒药
。 


公元二世纪纸在中国就有了广泛的作用,不到几百年时间中国人就向亚洲其他一些地区出
口纸。在很长的时期里,他们对造纸技术保密。但是751年有些中国造纸工人被阿拉伯人俘
虏,不久撒马尔罕和巴格达都有了造纸业。造纸技术逐渐传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12世纪
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造纸技术。纸的使用逐渐广泛起来,古腾堡发明现代印刷术后
,纸在西方取代了羊皮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今天纸的使用非常普遍是不言而喻的。很难想象出没有纸世界会是个什么模样。在蔡伦以
前的中国,书籍大多是用竹子做的,这样的书显然极其笨重。有些书是用丝绸做的,代价
昂贵,得不到普及。在西方,纸未引进以前的大多数书是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制成的,这两
种纸就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羊皮和小牛皮;纸取代了希腊人、罗马人和埃及人喜欢用的纸莎
草纸。牛羊皮纸和纸莎草纸都是稀罕之物,而且造价昂贵。 


今天,书和其他文字材料造价低廉,产量巨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纸的问世。要是没有
印刷机,纸就绝对不会象今天这样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低廉丰富的印刷材料,印刷机也确
是无矢之弓。 


那么哪个人的名次应该排得高些,蔡伦还是古腾堡呢?虽然我认为两者几乎不相上下,但
是我还是把蔡伦排得略高些,其理由如下:(1)纸除了作书写材料外,还有许多其它用途
,实际纸的用途之广使人出乎意料。目前制造的纸张有很大的百分比不是作为印刷材料,
而是作为其他用途。(2)蔡伦早于古腾堡。若当时没有纸,古腾堡完全有可能发明不出印
刷术。(3)假如这两项发明只出现一项的话,我认为使用刻版印刷(早在古腾堡之前)和
纸会比使用活字印刷术和羊皮纸生产出来的书籍更多。 


把蔡伦和古腾堡列入世界上曾出现过的最有影响的十位人物当中妥当吗?为了充分认识纸
和印刷术的重要性,有必要比较一下中西文化的发展情况。在公元二世纪以前,中国文化
一直不如西方文化先进,但在公元后的一千年间,中国的成就则超过了西方。根据许多标
准来看,七、八世纪中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最为先进。但是在15世纪后,西方超过了中国
。人们对这些变化从不同角度上做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是其中大多数说法都忽略了我
认为是这个最简单不过的解释。 


当然中东农业和书写实际上比中国起步早些,但是仅仅这一点还不能说明为什么中国文化
一直落后于西方文化。我认为关键的原因是在蔡伦之前中国没有方便的书写材料。西方世
界有纸莎草纸,虽然这种材料有其缺陷,但是却比用木头或竹子做的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缺乏适当的书写材料是中国文化进步的一种极大的障碍。中国学者需要用车随行带上在
我们看来是可怜的几本书。可想而知,用此依据来掌管政务,是何等的艰难。 


但是蔡伦对纸的发明,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由于有了适当的书写材料,中国文化得到了
迅速发展,几百年内就赶上了西方。 


(当然西方的政治分裂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就整个发展来看却是微不足道的。中国在第四
世纪虽然不如西方那么统一,但却在文化方面取得了迅速的进步。)在随后的几百年中,
西方发展得比较慢,而中国却出现了诸如指南针、火药和刻板印刷术等重大发明。由于纸
比羊皮纸便宜又容易大量生产,所以整个形势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西方国家开始使用纸以后,就堪与中国平起平坐,甚至成功地缩小了文化上的差距。但是
马可·波罗的著作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十三世纪,中国也远比欧洲繁荣昌盛。 



那么中国为什么最后又落在西方后头呢?人们说出各种不同的复杂的文化上的原因。但是
也许一种单纯的技术上的原因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在15世纪的欧洲,一个名叫约翰·古腾
堡的天才发明了一种可以大规模印刷书的技术,因而欧洲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中国
却没有古腾堡,因而中国人仍使用刻字印刷术,其文化相对说来就发展得慢些。 


如果有人同意上述分析,那么他就得同意这样的结论:蔡伦和古腾堡是历史上中心人物之
二。实际上把蔡伦排得远远高于大多数其他发明家还有另一个原因。大多数发明是其时代
的产物,即使实际上不曾有那些发明者,那些发明也会出现。但是就纸而言,显然不存在
这种情况。欧洲人在蔡伦以后一千年才开始造纸,而且其中的唯一原因是当时他们从阿拉
伯人那里学会了造纸技术。就造纸而论,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甚至在看到中国造的纸以后自
己也不知道怎样才能造出纸来。显然发明一种造纸技术是相当难的,它决不会出现在发达
程度一般的国家里,而且需要有天赋的个人做出杰出的贡献。蔡伦就是个这样的人,他使
用的造纸技术基本上沿用至今(不包括1800年前后实行的机械化)。 


上述这些就是我认为应该把古腾堡和蔡伦列入本书前十名当中的理由,而把蔡伦排在古腾
堡之前。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约翰·古腾堡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2:59:5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约翰·古腾堡
 



 
(公元1400—公元1468) 


约翰·古腾堡常被称为印刷发明家。,实际上他的贡献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机,从
而使多种多样的文字材料得到迅速准确的印刷。哪一项完全成功的发明都不是出自一个人
的智慧,印刷当然也是如此。人们从古代以来就使用与刻板印刷工作原理相同的章印和图
章戒指。在古腾堡以前许多世纪,中国人就懂得刻板印刷术,在该国发现了注有868年印刷
的书。在古腾堡以前,西方人也懂得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可使一本书印成许多册。但是
这种方法有一项很大的缺陷,就是印刷每一种新书都需要一套崭新的木刻或印板,因而出
版种类繁多的书是不切合实际的。 


人们常常说古腾堡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活字。其实早在十一世纪中期中国就发明了活字,
发明者的名字叫毕昇。他发明的活字是用陶瓷制成的,耐用性差,但是另一些中国人和朝
鲜人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早在古腾堡之前朝鲜人就使用了金属活字。十五世纪初期
朝鲜政府就资助过一家铸造厂承办印刷活字的生产。尽管如此,认为毕昇是位特别有影响
的人物是不对的。首先,欧洲并不是从中国学会制造活字,而是独立发明的。其次,中国
从西方学到现代印刷术是相当近期的事,在此之前活字印刷术从来没有得到普遍使用。 



现代印刷术有四个主体成份。第一是活字及其定位法;第二是印刷机本身;第三是适宜的
墨水;第四是适宜的材料,如印刷的纸张。中国的蔡伦所发明的纸早在古腾堡发明活字印
刷术以前就传入了西方。纸对古腾堡来说是印刷术中唯一伸手可得的成份,其它三种成份
虽说前人已经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仍需要他做出许多重要的改进。例如他发明了一种适于
制造活字的金属合金,一种能准确无误地倒出活字字模的铸模,一种油印墨水和一种印刷
机。 


但是古腾堡的整个贡献远远超出他的任何一项具体的发明或革新。他成为一位重要人物主
要是因为他把所有这些印刷成份结合起来变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系统,是因为印刷有别于先
前所有的发明,基本上是一个大规模的生产过程。一枝来福枪比一副弓箭自然是杀伤力更
强的武器,但是一个印刷本比一个手抄本从效果来看并无差别,因此印刷的优越性就是于
大规模生产。古腾堡创造的不是一种小配件、小仪器,甚至也不是一系列的技术革新,而
是一种完整的生产过程。 


我们对古腾堡的生平知之甚少。他大约1400年出生在德国美因兹。他对印刷术的贡献是在
15世纪中期做出的。他的最有名的著作,即所谓的《古腾堡经》大约于1454年在美因兹印
刷。说来也怪,古腾堡的任何一本书上都没有他的大名,甚至在《古腾堡经》上也没有,
不过该书显然是用他的机器印刷的。他似乎不是一位杰出的商人,当然未能从自己的发明
中赚大钱。他卷入了几起起诉案,其中有一件似乎是将他的机器做为押金交付给了他的同
伴约翰·法斯特。古腾堡于1468年在美因兹去世。 


比较中国与欧洲在随后的发展状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古腾堡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古
腾堡出生时这两个地区的技术发展大致相等。但是在古腾堡发明了现代印刷术之后,欧洲
发展非常迅速,而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使用刻版印刷术,其进步则相对缓慢。要说
造成这种差异的唯一因素是印刷术的发展也许有些过份,但是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还值得注意的是本册中只有三个人生活在古腾堡之前,有67人生活在他死后的500年中。这
表明古腾堡的发明对激发革命性的发展是一项重要因素——甚至可能是一项决定性因素。
 


似乎可以完全肯定地说,既使没有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电话也会在大约同一时期
发明出来,对其他许多发明也是如此的。但是没有古腾堡,现代印刷术的发明有可能会推
迟许多世代。从印刷术对后来的历史所产生压倒一切的影响来看,古腾堡当然应在本册中
名列前茅。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0:22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公元1451~公元1506) 


哥伦布在寻找由西欧通往亚洲的西行之路时无意中发现了美洲大陆。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比他本人可能预料的还要大。他的这一发现是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开创了在新大陆开
发和殖民的新纪元。当时欧洲人口正在膨胀,有了这一发现,欧洲人就有了可以定居的两
个新大陆,就有了能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藏资源和原材料。这一发现,导致了美国印
地安人文明的毁灭。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还致使西半球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这些国家
与曾在该地区定居的各个印地安部落截然不同,它们极大地影响着旧大陆的各个国家。 



哥伦布事迹的梗概是众所周知的。1451年他出生在意大利热耶亚。长大后当上了舰长,是
一名技术娴熟的航海家。他终于确信西起大西洋是可以找到一条通往东亚的切实可行的航
海路线的。他坚决要把这种设想变成现实。他终于说服了伊莎贝拉一世女皇,女皇为他的
探险航行提供了经费。 


他的大小船只于1492年8月3日由西班牙启航,第一站到了位于非洲海岸线附近的卡那利群
岛。9月6日从该岛出发向西航行。这是一个漫长的航程,水手们感到万分恐惧,想要返航
,但是哥伦布坚持继续前进,1492年10月12日陆地才显现在他们的视野里。 


翌年3月哥伦布返回西班牙。这位凯旋而归的探险家被授予最高的荣誉。随后他又进行了三
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妄图找到直接通往中国或日本的航线。哥伦布坚持认为他找到了一
条通往东亚的道路,大多数人早已认识到那不是通往东亚的道路,而他还是以为自己是正
确的。 


伊莎贝拉向哥伦布许诺,他可以做他所发现的任何陆地的总督。但是作为一个行政官他是
不称职的,最后被撤职,带着镣铐被遣送回西班牙。在西班牙他很快就得到了释放,但是
没有再让他担当任何官职。普遍谣传说他在贫困中丧生,这是毫无根据的。1506年他去世
时相当富裕。 


显然哥伦布的首次航行对欧洲历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甚至比对美洲大陆的影响还要大。
1492年是每个学童都知道的年份。但是把哥伦布在此册中排得这样高,很可能会有几种反
对意见。 


一种反对意见是:哥伦布不是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个欧洲人。海盗水手雷弗·艾利克逊早在
他几百年前就到达了美国。似乎可以相信,在这个海盗水手和哥伦布期间,还有其他几位
欧洲人穿越过大西洋。但是从历史上来看,雷弗·艾利克逊相对说来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有关他的发现的消息从未被广为流传过,也没有引起欧洲和美国发生过任何大变化。但
是哥伦布发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欧洲。在他返回后的几年内,就有许多次到新大陆
的探险行程,于是征服新领土,在新领土上殖民的活动开始了,这些都是他的发现所引起
的直接结果。 


与本书中的一些其他人物一样,哥伦布的要害处是即使没有他,他的发现别人也会做出。
十五世纪的欧洲已成为一块人心鼎沸的土地:通商贸易向四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探
险活动。事实上,葡萄牙人在哥伦布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一直在积极地寻找一条通
往印度群岛的新道路。 


似乎确实有可能欧洲人迟早都会发现美国,甚至也有可能不会推迟很长时间。但是如果说
不是哥伦布在1492年的那次探险,而是法国人或英国人在1510年最先发现了美国,随后的
发展就会迥然不同。 


可能出现的第三种反对意见是在哥伦布航海之前,许多十五世纪的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球
是圆的。这个学说在许多世纪以前就由希腊哲学家们提出过,又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坚决
赞成,因而是会得到十四世纪受过教育的欧洲人承认的。不过哥伦布并不因证明地球是圆
的而闻名(事实上在这方面他并没有真正成功),而是因发现了新大陆而闻名的。十五世
纪的欧洲人和亚里士多德都不知道美洲大陆的存在。 


哥伦布的性格并不完全为世人所喜爱。他格外贪婪。事实上他一时不能说服伊莎贝拉给他
提供经费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贪得无厌,总是讨价还价。另外他对待印地安人残酷到了难
以想象的程度。尽管如此,用今天的道德标准来评论他可能是不公平的。但这不是一部历
史上品格最高尚的人物册,而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册。依这一标准,哥伦布应该名列
前茅。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0:37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公元1879~公元1955)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永远属于智慧超群行列中的天才,爱因斯坦以其相对论而最为
世人所知。实际上相对论包含两种学说,即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和1915年提出的广义
相对论。人们常把后者称为爱因斯坦引力定律。由于这两种学说都十分复杂,在此不打算
加以说明,而只是想对狭义相对论作几点评说。 


“一切都是相对的”是一句世人熟知的格言。但是爱因斯坦的学说并不是哲学上陈词滥调
的重复,而是用数学准确表述科学度量的具有相对性的道理。显然,对时空的主观感觉取
决于观察者,但是在爱因斯坦以前,大多数人总是认为实际的距离和绝对的时间就存在于
主观印象之中,用精密的仪器就可以把它们如实地测量出来。爱因斯坦的学说否定了绝对
时间的存在,使科学思想发生了革命。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他的学说究竟是怎样彻底改变
我们的时间观的。 


设想有一架飞船X以每秒100000公里的速度飞离地球。在飞船上和地球上的观察者都对飞船
速度进行测量,两者所测得的结果相等。与此同时,有另一架飞船Y沿着飞船X的同一方向
但以大得多的速度作飞行运动。如果地球上的观察者对飞船Y的速度进行测定,就会发现它
是在以每秒180000公里的速度飞离地球。飞船Y上的观察者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由于现在两个飞船都沿同一方向运动,两者的速度差似乎应该是80000公里/秒,而且较快
的飞船肯定会以这个速度飞离较慢的飞船。 


但是爱因斯坦学说却预言,如果观察者是在这两个飞船上进行的,两个观察者会一致认为
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以100000公里/秒而不是80000公里/秒的速率增加。 


乍看起来,这样的结果荒唐可笑,作者这里在措词上耍了个花招,或者认为这个问题的某
些重要的细节还没有提及,事实决非如此。这个结果与飞船构造的详细情况或用来推进飞
船的力毫无关系;不是观察有错误,不是由于测量仪有毛病,措词上也没有玩弄花招。根
据爱因斯坦的速度合成公式很容易计算出来,上述结果只不过是时空基本性质的一个产物
。 


但是所有这些,在理论上似乎使人感到高深莫测,实际上许多人在长年中把相对论视为无
实用价值的“象牙之塔”之类的假说,避而不谈。自从1945年原子弹落在长崎、广岛以来
,人们对相对论开始正目以视。从爱因斯坦相对论所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物质和能量在某
种意义上来看是等同的,两者的关系可以用公式E=MC2来描述,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质
量,C代表光速。由于C是个很大的数字,等于186000英里/秒,那么C2就是一个更为巨大
的数字。由此可知,很小量的物质即使只发生部分转变也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当然人们不能只根据公式E=MC2制造原子弹和建立核电站。切须记住许多其他人也对发展
原子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爱因斯坦为之做出的重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爱因斯坦19
39年致函罗斯福总统,指出了制造原子弹武器的可能性,强调了美国抢在德国前面造出这
种武器的重要意义。就是这封信促进了曼哈顿工程的建立,导致了第一颗原子弹的发射。
 


狭义相对论引起了人们激烈的争执,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它是曾被发明的最令人
感到神密莫测的学说。可是人们都错了,因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前
提,引力效应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物理力,而是空间本身弯曲的结果。一个多么令人惊奇不
已的学说啊! 


怎样才能测出空间本身的曲度呢?空间弯曲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爱因斯坦不仅提出了这一
学说,而且把这一学说用清晰的数学式表达出来,他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做出一些具体的预
见,使他的假说得到验证。后来所做的观察——其中最有名的观察是在日全食期间做的—
—反复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 


广义相对论与所有其他科学定律相比具有几个独到之处。爱因斯坦学说的提出并不是以细
致的实验为基础,而是以对称和精巧的数学为依据,即象希腊哲学家和中世纪学者那样,
以理性主义为依据(这样地的学说就与基本上以实验为依据的现代科学发生了冲突)。但
是希腊哲学家在追求美和对称过程中从来没能提出一种经得起实验的关键性检验的力学学
说,而爱因斯坦的学说到目前为止却经受住了各种检验。一般认为在所有的科学学说中,
广义相对论最美妙、最幽雅、最有效、最有说服力。这是他的研究方法带来的一个成果。
 


广义相对论还有另一个独到之处。大多数科学定律只是近似正确,它们可以在许多情况下
应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能应用。但是就我们所知相对论却根本没有例外的情况。就
所掌握的情况,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验来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得出的推论都近似正
确。未来的实验可能会打破这一学说的完美纪录,但到目前为止,它仍是最接近于科学家
设想过的真理极限。 


虽然爱因斯坦以其相对论最为世人所知,但是他的其它科学成就也完全足可使他进入著名
科学家的行列。事实上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主要是他的光电效应论文。在此之前光
电效应是使物理学家迷惑不解的一个重要现象。他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光子(光微粒)存
在的假说。由于很久以前通过干扰实验就确立了光是由电磁波组成的,而且波和微粒是两
个对立的概念,因而爱因斯坦的假说是对经典学说的一次似非而是的彻底突破。他的光电
效应定律不仅仅有重要的实际应用,而且他的光子假说对量子论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今天仍是量子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把爱因斯坦和艾萨克·牛顿相比,他的重要性就会显而易见。牛顿的学说基本上容易理解
,他的杰出的才能在于首先创立了这些学说。但是即使对爱因斯坦相对论做详细的解释也
极难理解,因此创立这样的学说比创立牛顿学说要难多少倍啊!虽然牛顿提出的一些概念
与当时流行的科学概念互相之间有尖锐的矛盾,但是他的学说看上去好象从来都不自相矛
盾。而相对论看上去却充满了矛盾。爱因斯坦的杰出天才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在于他并没有
由于这些昭然若揭的矛盾而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初他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无名小卒,他提
出的概念只不过是未经验证的假说,更确切地说,他在头脑中对这些矛盾进行了仔细的思
考,直到其中的每个矛盾都可用一种微妙而正确的方法加以解决为止。 


今天人们认为爱因斯坦学说从根本上来说比牛顿学说更“正确”。那么为什么在本书中把
爱因斯坦的名次排得低一些呢?这主要是因为牛顿学说为现代科学技术奠定了基础。如果
只有牛顿的贡献而没有爱因斯坦的贡献,当代多数科学技术仍会是今天的模样。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影响着爱因斯坦在本册中的名次。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种重要思想的发
展,倾注着许多人的心血。显然社会主义历史或电磁学说发展的情形就是如此。虽然不能
把发明相对论的成就百分之百地归功于爱因斯坦,但是其绝大部分当然应归功于他。与任
何其他可以相提并论的重大学说相比,相对论在更大程度上来看主要是一位举世无双的杰
出天才创作的成果。 


爱因斯坦1879年生于德国乌尔姆市。他在瑞士就读中学,1900年加入瑞士籍。1905年他在
苏黎世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但是在当时却谋不到一个教书职业。然而就在当年他发表
了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和布朗运动等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特别是狭义相对论那篇,
在几年之内就使他享有世界上最杰出、最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的盛名。他的学说引起了激
烈的争论,除达尔文外没有哪位现代科学家象爱因斯坦引起那么多的争论。尽管如此,他
仍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教授,同时还担任威廉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普鲁士科学院院士。他乐于
身兼数职,因为这些职务可以使他把全部精神都投入到科研中去。 


德国政府没有什么理由为给爱因斯坦提供这些慷慨的支持而感到遗憾,因为就在两年过后
,他就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又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他在后半生中举世闻名,完全有可
能算是曾出现过的最著名的科学家。 


由于爱因斯坦是犹太人,希特勒上台后使他在德国处境险峻。1933年他移居美国新泽西州
普林斯顿市,在该市高级研究所工作。1944年他加入美国籍,后来又取一个妻子,夫妻生
活显然过得很幸福。1955年他在普林斯顿去世。 


爱因斯坦始终不渝地关心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经常表白自己对政治问题的看法。他一向
反对暴政,强烈爱好和平,坚决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在穿着打扮和社会风俗的问题上,他
有着鲜明的个性。他幽默感很强,为人和蔼谦逊,有拉小提琴的天赋。若把牛顿的碑文献
给爱因斯坦可能会更加合适: 


人类伟大骄傲之子 


世间无穷欢乐之泉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1.卡尔·马克思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0:5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1.卡尔·马克思
 



 
(公元1818~公元1883)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卡尔·马克思1818年诞生在德国的特里尔镇,父亲是律师
。卡尔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功读法律,随后又转入柏林大学,最后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
士学位。 


此后马克思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科伦为《莱茵报》当过一个时期的编辑。但是他那激进
的政治观点,不久就给自己惹出了是非,于是便迁居到巴黎。在那儿他遇到了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相同的政治观点使两人结下了真切的友谊,甘苦与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不久,马克思被驱逐出国,迁居到布鲁塞尔。1847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他发表了第一部重要
的著作《哲学的贫困》。翌年他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其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著作《共产党宣
言》。在同年晚些时候,马克思返回科伦,数月后又遭驱逐。之后他迁居伦敦,在那里度
过余生。 


虽然马克思当记者时赚些钱,但是他大量的时间在伦敦搞研究,撰写有关政治学和经济学
著作(在那些年月里,马克思和他的一家主要靠恩格斯的慷慨捐助来维持生计)。马克思
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问世。1883年马克思去世,另两卷还没有写完,
后来恩格斯根据马克思遗留下来的笔记和手稿编辑整理出版。 


马克思著作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从共产主义运动在二十世纪以空前的规模迅速发展来
看,马克思显然应在本册居于高位,问题是他应高挂第几位呢? 


做这样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人们对在渊古流长的世界史上的共产主义重要性的认识如何
。虽然人们不能肯定共产主义究竟会发展到什么范围,将会维持多久,但是现在显而易见
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已经牢牢地扎下了根,至少在未来的几百年内会对世界有重大的
影响。 


在马克思逝世后大约一个世纪的今天,至少在名义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已接近13亿。这
个数字在人类史上比任何皈依其他思想体系的信徒还要多,从占世界整个人口数字的比例
来看也是史无前例的。这就使许多共产主义者和一些非共产主义者相信将来也许总有一天
马克思主义会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但是很难有把握地预料到将来会有这样的发展趋向。有
很多似乎很重要的思想体系都有过其全盛时期,但是最终都销声匿迹了(摩尼创建的宗教
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早在1900年宪政民主似乎显然是未来的潮流,虽然它在将来最终
有希望得以实现,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再说这样的结论是靠得住的。 


即使人们承认共产主义对今日世界和未来有巨大的影响,也可能会对卡尔·马克思本人在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意义提出质疑。苏联政府的实际政策似乎并未受到马克思著作的约
束,他写了有关黑格尔辩证法和劳动剩余价值等著作,这样的学说似乎对苏联现今的国际
国内政策并没有多大影响。 


当今共产主义强调四个主要原则;①只有少数有钱人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大多数劳动者
则在比较贫困中度日;②革除这种不合理的方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生产资料归政府
而不是私人所有的制度;③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立这种制度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暴
力革命;④要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长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前三项原则早在马克思以前就被明确地陈述过。第四项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马克思关于
“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而来的。苏联长期实行的现行专政,与其说是马克思著作带来的
结果,倒不如说是列宁和斯大林的实践所带来的结果。因此或许可以说马克思对共产主义
的影响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而对他著作的注重也只不过是装点门面而已,企图标榜那种无
论如何都要推行的思想和政策是有“科学”根据的。 


虽然这种标榜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的确太过份了。例如,列宁不仅仅宣称要遵循马克思的
教导,而且实际读过并完全接受了他的教导,自信是在按照他的教导办事。毛泽东和许多
其他共产党领袖也都是如此。是的,马克思的思想可能会引起误解和异议,但是基督、佛
陀或穆罕默德也是如此。假如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的一切主要政策都是直接来源于马克思
著作的话,那么他在本册中的名次甚至还会高些。 


也许可以认为,使共产主义在世界如此广阔的天地里成为基本政治思想体系的主要功劳,
应归于真正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的实用政治家列宁,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列宁当然是
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但是马克思甚至比列宁更重要,因为他的著作不仅仅强烈地影响了列
宁的思想,而且也强烈地影响了许多其他共产主义领袖。 


还有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就是是否应该把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功劳在马克思和弗
里德里希·恩格斯之间划分开来。他们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对《资本论》
的最后定稿肯定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两个人各自都以自己的名义写了几部书,但是他俩
在智慧上合作得如此密切以致理应把两人共同创造的产品当作一项不可分割的共同成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本书中确实也是两人合占一章,只不过标题是马克思一个人的名字,这
是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他是两个伙伴中起主导作用的一个,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常常有人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有严重的错误。当然马克思具体
的预言中有许多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例如,他曾预言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工人阶级随着时
间的推移将会变得越来越贫困,显而易见这种情况并未发生。马克思还曾预言中产阶级将
会被消灭,其中大多数成员将跌入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只有少数升入资产阶级中去,显
然这一情形也没有出现。他似乎还相信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会使资本家的利润减少,这一预
言不仅错误而且荒唐。然而不管他的经济学说正确与否,对马克思的影响都没有多大关系
。一个哲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而在于他的思想驱使人们付诸于行动
。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无疑是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2. 路易·巴斯德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1:1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2. 路易·巴斯德
 



 
(公元1822~公元1895) 


一般认为法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是医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重要人物。巴斯德对科学做出了许
多贡献,但是他却以倡导疾病细菌学说、发明预防接种方法而最为闻名。 


巴斯德于1822年出生在法国东部的多尔镇。他在巴黎读大学,主修自然科学。他的天赋在
学生时代并没有显露出来,他的一位教授把他的化学成绩评为“及格”。但是巴斯德在18
47年获得博士学位,不久便证明了教授的裁判还为时过早,年仅二十六岁的巴斯德因对酒
石酸的镜像同分异构体的研究而一跃跨入著名化学家的行列之中。 


此后他开始潜心研究发酵,证明了发酵过程是某种微生物作用的结果。他还证明了其他某
种微生物的存在会使正在发酵的饮料变为次品。这使他很快认识到了某种微生物可在人体
或动物体内产生不合要求的产品和作用。 


巴斯德并不是提出疾病细菌学说的第一个人,类似的假说以前就由吉罗拉摩·费拉卡斯托
罗、弗里德里克·亨利及其他人提出过。但是巴斯德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论证有力地支持了
细菌学说,这种支持是使科学界相信该学说正确的主要因素。 


如果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那么通过防止有害细菌进入人体就可以避免疫病,这看来是合
乎逻辑的。因此巴斯德强调防菌方法对内科临床的重要性,他对把防菌方法引入外科临床
的约瑟夫·李斯特有着重大的影响。 


有害细菌可以通过食品和饮料进入人体。巴斯德发明了一种消灭饮料中的微生物的方法(
叫做巴斯德氏消毒法),这种方法在使用之处几乎把受污染的牛奶传染源彻底消除了。 



巴斯德年过半百又开始潜心研究炭疽——一种侵袭牛和许多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的严重传
染病。巴斯德证明有一种特殊的细菌是这种病的致病因素。但是远比这更为重要的是他发
明一种弱株炭疽杆菌,用这种弱株给牛注射,会使这种病发作轻微,而无致命危险,并且
还会使牛对此病的正常状况产生免疫力。巴斯德公开演示证明了他的方法会使牛产生免疫
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很快就认识到他的一般方法可用于许多其他传染病的预防。
 


巴斯德本人在他那举世无双的著名成就基础之上发明了一种人体免疫法,此法使人接种后
对可怕的狂犬病具有免疫能力。从那时起,其他科学家也发明了防治许多严重疾病如流行
性斑疹伤寒和脊髓灰质炎的疫苗。 


巴斯德是一位格外勤奋的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功劳簿上有许多仍有价值的小成果。就是他
的而不是任何他人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微生物并不是自然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
厌氧生活现象,即某些微生物能在无空气或无氧的条件下生存。巴斯德对蚕病的研究成果
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他的其他成就之一就是发明了鸡霍乱——家禽的霍乱疫苗。巴斯德于
1895年在巴黎附近去世。 


人们常把巴斯德和发明天花疫苗的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相比较。虽然詹纳的工作比巴斯
德早八十年,但是我认为詹纳远不如巴斯德重要,因为他的免疫方法只对一种疾病有效,
而巴斯德的方法可以而且已经用于许多种疾病的预防。 


自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许多地区的人口估计寿命大体上增长了一倍。在整个人类史
上,人类寿命的这种巨大增长对个人生活来说可能比任何其他发明都具有更大的影响。实
际上现代科学和医学真正把第二次生命赐给了我们现在生活着的每一个人。假如这种寿命
的延长可以完全归功于巴斯德的工作的话,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列在本书之首。巴斯德
的贡献是如此重要以致于上个世纪死亡率下降的最大成就应当毫无疑问地归功于他。因此
他在本册中得以名列前茅。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3.伽俐留·伽俐略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2:04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3.伽俐留·伽俐略
 


 
(公元1564—公元1642) 


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伽俐留·伽俐略对科学方法论的创立也许比任何其他个人所做出的贡
献都大。他1564年生于意大利比萨市,年轻时就读比萨大学,但由于经济拮据,中途辍学
。1589年他在该校找到了一个教书的职业。几年后他正式在帕尤尔大学任教,一直到1610
年。他的大多数科学发现就是在此期间做出的。 


伽俐略最初的重大贡献是在力学领域内做出的。亚里士多德教导说,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
的速度要快些。由于这位希腊哲学家的绝对权威,世世代代的学者都接受了他的论断。但
是伽俐略却决定对它加以验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他很快发现亚里士多德错了。事实上
若没有空气的摩擦阻力,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的速度相同(顺便说一句,有关伽俐略在比
萨斜塔上所做的物体下落实验的传说似乎是毫无根据的)。发现这一规律后,伽俐略又采
取了下一步骤,他仔细测量了下落的物体在给定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后,发现一个下落的
物体经过的距离与它下落所用的时间秒数的平方成正比。这一发现本身意味着一个恒定的
加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伽俐略能用一个数学公式概括出一系列实验的结
果。广泛使用数学公式和数学方法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伽俐略的另一个主要贡献是他发现了惯性定律。在此以前人们认为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
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必然要逐渐减速,最后停下来。但是伽俐略的实验表明这个普遍的认
识是错误的。如果没有阻力,如摩擦力的作用,一个物体会无限地继续运动下去。牛顿明
确地重申了这一重要原理,并把它作为第一运动定律并入自己的体系中,它是物理学中的
重要定律之一。 


伽俐略最著名的发现是在天文学领域中做出的。在17世纪初期天文学说处于十分混乱的状
态,哥白尼的日心说的追随者和古老的地心说的拥护者之间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论战。早在
1604年伽俐略就宣布他认为哥白尼是正确的,但是当时无法证明。1609年伽俐略听到荷兰
发明了望远镜的情况,虽然他对这种装置只能做出蜻蜓点水的描述,但是他凭借自己独特
的天赋,很快就亲手制成一台特别高级的望远镜。有了这台望远镜,他就可以利用自己的
观察天才来探索太空,仅在一年之内就做出了一连串的重大发现。 


通过观察,他看到月亮不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它的表面矗立着无数座火山口和高山。于是
他得出结论说从总体来看,天体不是平滑完美的,而是和地球同样,具有凸凹不平的表面
。通过观察,他看到从整体来讲银河并不是一片银色的云体,而是由众多的个体星星组成
的,这些星星距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致用肉眼看上去就成了模糊的一片。通过对行星的观察
,他发现有些环带包围着土星,有四个卫星绕着木星运行。这显然说明了地球以外的行星
周围也可能会有运行的天体。通过观察他发现了太阳黑子(事实上在他以前就有人观察到
了太阳黑子,但是他公布的观察结果更有说服力,因而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他发现金
星这颗行星的盈亏和月亮的盈亏十分相似。这对于说明地球和所有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行
的哥白尼学说是一项重要的证据。 


望远镜的发明及由此而做出的一系列发现使伽俐略闻名遐迩。但是他却由于支持哥白尼学
说而遭致了有势力的教会的反对,1616年他被下了一道禁令,不准讲授哥白尼学说。这道
禁令好儿年未解除,使他不胜烦恼。1623年教皇死了,他的继位人是伽俐略的崇拜者。翌
年这位新教皇乌尔班八世暗示说(虽然有点含糊其词),对伽俐略的禁令已告无效。 


在随后的六年中伽俐略写出了他的最有名的著作《两个主要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该书
巧妙地说明了支持哥白尼学说的证据,于1632年得到教会监察吏的许可后出版发行。但是
教会的权威人士对该书的出版感到愤怒,伽俐略很快就受到罗马宗教审判所的审判,指责
他违反了1616年禁令。 


似乎很明显,许多牧师对于迫害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的决定表示不满。既使根据当时的教会
法,对指控伽俐略的案件也会有争议,对他的判刑是比较轻的,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坐牢,
而只是被软禁在他的阿西特利的舒适的别墅里。按规定不允许他会客,但是实际上这条判
决规定并没有加以实施。他所受到另外唯一的惩罚是要求他公开收回他的地球绕太阳运行
的观点。这位六十九岁的科学家公开收回了他的这一观点。有一个有名的也许是不可靠的
故事说,他收回自己的观点后,俯视地球,哺哺自语:“它仍在运行。”在阿西特利,他
继续写力学专著。他于1642年在那里去逝。 


伽俐略对科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长期以来就已被确认。他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的科学
发现,如惯性定律,望远镜,天文观测及确立哥白尼假说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他在创立科
学方法论中所起的作用。在此之前,大多数自然科学家都在受亚里士多德的启迪,先对事
物定性观察,再划分类别。然而伽俐略则先对事物加以研究,再做定量观察。这种对仔细
做定量测量的强调从那以来就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 


伽俐略对科研的经验方法的创立所做出的贡献也许比任何其他人都大。是他首先坚持做实
验的必要性。他摒弃通过信赖权威——不管是教会的布告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命题——来解
决科学问题的观念,摒弃在没有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对进行复杂推理的方法的信赖。中世纪
的学者们滔滔不绝地讨论应该发生什么事情及其发生的原因,但是伽俐略却坚持通过实验
来确定实际发生了什么。他的科学观显然没有神密色彩,从这方面来看,他甚至比他的一
些晚辈人如牛顿更先进些。 


人们也许知道伽俐略是一位笃信宗教的人。尽管他受到了审判和定罪,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宗教信仰,也没有脱离教会。后代人羡慕伽俐略,把他看作是反对教条主义和反对权威扼
杀思想自由的象征,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在创立科学方法中所起的作用则具有更重
要的意义。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4.亚里士多德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2:22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4.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创立了几乎丰富了每个哲学领域的形
式逻辑学,对科学做出了许多贡献。 


今天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虽然有许多已经过时了,但是比其他任何一个具体的学说都更为重
要的是他研究问题的理性主义方法。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包含有他的态度、观念、信仰和信
心。他的态度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的每个方面都可以是思维和分析的合适对象:他的观念是
宇宙并不是受纯粹的机会、魔力或任何神的荒了延不经的念头所支配,宇宙的运动是受理
性定理所支配;他的信仰是人类应该对自然世界的每个方面都进行系统的研究;他的信心
是我们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既要利用实验观察又要利用逻辑推理。这一套方法与传统主义
、谜信主义和神秘主义相对立,对西方文明有着深刻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年出生在马其顿的斯塔基拉。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内科医生。亚
里士多德十七岁时前往雅典柏拉图学园学习。在那儿他一学就是二十年,直到柏拉图死后
不久才离开。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对生物学和“实用科学”产生了兴趣。 


公元前342年,亚里士多德返回马其顿,给国王十三岁的儿子——历史上人称亚历山大大帝
——当了几年私人教师。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亚里士多德返回雅典,创办了
自己的学校——莱希门学园。随后的十二年他一直在雅典,这一时期与亚历山大军事征服
的生涯大体相巧合。亚历山大并没有向先前的导师请求指教,但是却慷慨地为他提供研究
经费。这在历史上也许是科学家从政府得到大批研究经费的头一个先例,也是随后几个世
纪中的最后一个事例。 


但是与亚历山大交往是有危险的,亚里士多德原则上反对亚历山大的独裁作风。这位征服
者因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侄儿有变节行为而将其处以死刑;看来他这时曾想过要把亚里士多
德也处以死刑。亚里士多德颇为民主,不合亚历山大的味口,尽管如此,他也会因为与亚
历山大交往过甚而得不到雅典人的信赖。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时,反马其顿的派别在
雅典占据统治地位,亚里士多德被指控为犯有“渎神罪”。亚里士多德想起了七十六年前
苏格拉底的命运,他逃离雅典,边逃边说:他不会给雅典第二次机会来犯下攻击哲学的罪
行。几个月后他在流亡中丧生,终年62岁。其时为公元前522年。 


亚里士多德全部作品的数目大得惊人,有47部留存下来,古代书名册上记录表明他写的书
不少于170本。但是令人吃惊的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数量,而且在于他知识的博大精深。实际
上他的科学著作构成了他所在时代的一部科学知识百科全书。其中包括天文学、动物学、
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几乎古希腊人所掌握的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所
不有。他的科学著作一部分是对其他人已经获得的知识的汇编,一部分是他雇用助手为他
收集资料所获的创造成果,一部分是他自己通过大量的观察而获得的成果。 


有能力做每一个科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这就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功绩,将来可能不会
再出现这样的人物。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成就远不止这些,他还是一位有创建的哲学家,对
推理哲学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论著有伦理学和形而上学,心理学和经济
学,神学和政治学,修辞学和美学。他写了有关教育、诗歌、野蛮人的风俗习惯和雅典宪
法的作品。他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收集许多不同国家的宪法,以进行比较研究。 


也许在亚里土多德的所有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他的逻辑学。一般认为他是哲学中这个重要分
支的创立人。实际上就是由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具有逻辑性,才使他对如此众多的学科都
做出了贡献。他有组织思想的才赋,他提出的定义和建立的范畴为后来许多不同领域产生
的思想提供了基础。亚里士多德从来不搞神秘主义和极端主义,总是实用主义的代言人。
当然他犯过错误,但是在如此大部头的思想百科全书中,他犯下的愚蠢错误却寥寥稀少。
 


亚里士多德对后来的整个西方思想有巨大的影响。在古代和中世纪期间,他的著作被译成
拉丁语、叙利亚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法语、希伯来语、德语和英语。后来的希腊作
家都研究他的作品,赞美他的作品,拜占庭的哲学家也是如此。他的著作对伊斯兰教哲学
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许多世纪中,他的作品一直统治着欧洲思想。阿维罗伊斯①——也许
是所有阿拉伯哲学家中最著名的哲学家——努力把伊斯兰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加
以综合。中世纪最有影响的犹太教思想家麦孟尼底也为犹太教做了类似的综合。但是这类
著作中最著名的是基督教学者圣·汤姆斯·阿奎奈的伟大著作《神学大全》。受亚里士多
德深刻影响的中世纪学者多不胜举。 


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羡慕如此之深,以致于在中世纪末期到了近乎崇拜偶像的地步,他的
作品已不再是一盏指路的明灯,而是成了一件禁止人们进一步探索知识的紧身衣。亚里士
多德喜欢进行独立观察和思索,无疑他不会赞成后世人对他的作品所做的崇拜。 


用今天的标准来看,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些是极其反动的。例如,他支持奴隶制度,认为
它符合自然规律;他相信妇女生来就低贱(当然这两种思想都反映了他所在时代的流行观
点)。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许多显然非常摩登,例如“贫穷是革命和罪恶的根源”,
“所有冥想过治人艺术的人都认为皇帝的命运取决于对青年的教育”(当然在亚里士多德
生活的时代里没有公共教育)。 


在近世纪中,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和声望一落千丈。但是我感到他的影响是如此广泛、深入
和持久,以致于我为不能把他在本册中的名次排得再高些而感到非常遗憾。他现在的名次
主要是由于在他前面的十三位人物中的每一位都极其重要。 


①阿维罗伊斯(1126—1198):阿拉伯医生、哲学家,生于西班牙哥多华,曾注释亚里士
多德的著作。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5.列 宁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3:0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5.列 宁
 



 
(公元1870~公元1924)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是俄国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主要政治领袖。今天他的笔
名列宁最为人们所熟悉。列宁是卡尔·马克思的忠实信徒,他的政策只是在马克思本人的
提示下创立的。由于列宁,各种不同的共产主义迅速传入世界许多地区,他肯定被认为是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列宁于1870年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市(为了纪念他,现在称为乌里扬诺夫斯克)。他的
父亲是一位忠实的政府官吏。但是他的哥哥亚历山大是一个年青的激进分子,因参与一次
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刑。二十岁时列宁自己已经成为一位热情的马克思主义者。1895年12
月列宁由于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坐了十四个月的监狱,随后就被流放到西伯利
亚。 


在西伯利亚的三年中(这三年对他来说似乎并不是特别不愉快),他与一位革命同志结成
终生伴侣,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池在西伯利亚的刑期于1900年2月结束,
几个月后他动身到西欧去旅行。之后他作为职业的革命家,在那里度过了十七个春秋。当
他所加入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成两派时,他成为其中较大的派别——布尔什维克的领
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列宁提供了伟大的转机。战争对俄国来说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是一场大
灾难,使人们对整个沙皇制度极为不满。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俄国一时好象可以实
行一种民主政体。列宁得悉沙皇垮台,立即返回俄国,归国后,他敏锐地察觉到民主党虽
然已经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但并非大权在握;共产党虽然数目不多,但此时却是夺取政
权的良机。因此他号召布尔什维克立即组织推翻临时政府,用一个共产主义政府来取而代
之。在7月举行了一次起义,但未成功,列宁被迫转入地下。1917年11月又举行了第二次起
义,获得成功,列宁成为国家的新首脑。 


作为政府领导人,列宁虽然残酷无情,但却颇讲实际。起初他竭力争取迅速实行一种不妥
协的完全社会主义化的经济体制。当这种体制未取得预期结果时,列宁采取了灵活的态度
,改变了自己原来的主张,建立了一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合二为一的经济体制,这种体
制在苏联持续实行了几年。 


1922年5月,列宁患了严重的中风,从此时直到1924年去世,他几乎完全处于瘫痪状态。他
去世后,对他的遗体作了认真的防腐保存处理,自从那时以来一直安放在莫斯科红星广场
上的一座宏伟的陵墓里供人瞻仰。 


列宁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用实际行动在俄国建立了共产主义政府。他接受了卡尔,马克思
的思想并将其付诸于现实的政治实践。自从1917年11月以来,共产王义势力在全世界不断
扩展,到今天差不多有占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共产主义制度下。 


虽然列宁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是一位务实的政治领袖,但是他的著作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列于的思想与马克思的思想在实际上并不矛盾,但是在着重点上确实有明显的变化。他不
断地强调实行暴力的必要性:一个典型的引语是“在历史上,不采取暴力就没有哪一个阶
级斗争的问题曾经得到过解决”。马克思只是偶尔提到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几乎被这个问
题磁石般地吸引住了,例如:“无产阶级专政不是别的而是用武装建立起来的政权,它不
受任何限制——不受法律限制,绝对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实际上远比他的经济政策重要。苏联政府最显著的特点并不
是他的经济政策(在许多其他国家也有社会主义政府)而是它的无限期维持政权的手段。
自从列宁之日起,无论在世界上什么地方的共产主义政府,一旦牢固地建立起来,就没有
哪一个被推翻过。通过牢固地控制国内的一切权力机构——舆论界、银行、教会和工会等
——共产主义政府看来已经消除了被从内部推翻的可能性。这种铁的制度也许存在有懈可
击之处,即使如此,人们还尚未发现。 


共产主义虽然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运动。但是很难看出这场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是列宁还是马克思。我断定马克思是两者中较有影响的人物,因为他是列宁的前辈,对列
宁有影响;但是可以证明列宁的务实的政治能力是在俄国建立共产主义的更关键的因素。
若不是列宁,共产党可能还要等上几年才有机会夺取政权,若是遇到组织更为有素的敌对
势力,也许不会成功。在判断列宁的影响时,人们应当考虑到他统治的时期相当短暂。此
外,在苏联建立极权主义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列宁的接班人,甚至比他更加残酷无情
的约瑟夫·斯大林。 


列宁在整个一生都非常认真和勤奋。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全部著作加在一起有56卷。虽然
他热爱自己的家庭,但他却一心投身于革命事业,总是那么专心致志,决不让任何事情影
响他的工作。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虽然列宁在一生中为消灭压迫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
他从事的活动的最终结果却是在世界上很大的范围内消灭了个人的一切自由。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6.摩 西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3:2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6.摩 西
 



 
(最享盛名时期约前十三世纪) 


也许历史上没有谁象伟大的犹太先知摩西那样广泛地受人爱戴,而且他的名气和尊敬他的
人的数目世世代代以来在不断地增长。摩西最享盛名时期很可能是公元前十三世纪,因为
普遍认为《出埃及记》中的法老拉姆萨斯二世就死于公元前1237年。《出埃及记》中明确
地记载,摩西在世的,有相当数量的犹太人与他政见不合,但是之后不到五百年中,摩西
为所有的犹太人所敬仰。到公元后五百年,他的名气和声望同基督教一道传遍欧洲许多地
区。一百年以后,穆罕默德认为摩西是真正的先知。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摩西在整个伊
斯兰世界里(甚至包括埃及)成了受人敬仰的人物。摩西在他死后三千多年的今天,仍同
样受到犹太教徒、基督教徒的尊敬_甚至还受到许多不可知论者的尊敬。由于现代交通的
发达,他规在的名气可能比过去更大了。 


虽然摩西名扬四海,但是有关他生平的资料却少得可怜。有一种推测(未被大多数学者所
承认)认为摩西是埃及人。因为他的名字来自埃及语而不是西伯来语,意思是“儿童”或
“儿子”,是几个有名国王的名字的一部分。《旧约》中有关摩西的故事从表面上看来都
难以令人相信,因为其中讲到许多荒诞不经的事。例如,有关燃烧的木材和摩西把所有的
同事都变成蟒蛇的故事,从本质上说大多是极为荒诞的。一个人若相信《出埃及记》中已
八十高龄的摩西能率领西伯来人在大沙漠上长途跋涉四十年,也许就会有损于他的声誉。
有关摩西生平的传说比比皆是,我们当然想知道真实的摩西究竟做出过什么贡献。 


许多人试图对《圣经》中十大瘟疫和横渡红海做出客观的解释。《旧约》中最为人喜爱的
故事和其他一些神话故事一样带有传奇色彩。例如有关摩西和纸草的故事,与在公元前23
60年至前2350年期间有关伟大的阿卡德国王萨尔冈的寻欢无度的故事有明显相似之处。 



一般说来,有三项主要成就应归于摩西: 


第一,他是率领在《出埃及记》中提到的希伯来人出埃及的政治领袖。显然这是他受之无
愧的光荣。 


第二,他是《圣经》五卷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
申命记》)的著名作者,这五卷书常常被称为《摩西五经》,构成犹太教经书。《五经》
中有“摩西法”,即在《圣经》所指的年代中对犹太教的行为在原则上制定出的一套戒律
,包括“十戒”。从整部摩西经书特别是“十戒”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来看,其作者理所当
然是一位具有伟大而永久影响的人物,但是许多《圣经》学者认为这些书不是由摩西一个
人完成的,其中许多内容是在摩西死去很久以后才开始有文字记载,显然这些书是由几位
作者共同完成的。摩西在编纂整理西伯来风俗习惯及在创建西伯来法律方面起了一定的作
用,但是他究竟起了多大作用还真的无从确定。 


第三,许多人认为摩西是犹太一神教的创始人。从某方面来看,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有关摩西情况的唯一来源就是《旧约》,而《旧约》明确地写道亚伯拉罕是一神教的创始
人。但是很显然没有摩西,犹太一神教就会衰亡,他无疑在保护和传播犹太一种教方面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他的最大贡献也就在于此,因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和
伊斯兰教都来源于犹太一神教。摩西无限信仰的一个真正的上帝的思想终于传遍世界许多
地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7.查理·达尔文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3:4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7.查理·达尔文
 



 
(公元1809~公元1882) 


自然选择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查理·达尔文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什鲁斯伯里(亚伯
拉罕·林肯也恰好出生在这一天)。他十六岁进入爱丁堡大学就读医学,但是他感到医学
和解剖学都是枯燥无味的学科,不久便转入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在剑桥,他感到象骑马、
射击这样的活动远比所学的课程更令人赏心悦目。但是他给他的一位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这位教授推荐他担任英国猎犬号军舰探险航程上的博物学家一职。起初父亲反对儿子
接受这一职务,认为这样的旅行只不过是这个青年人推迟安心做正经工作的另一个借口。
好在老达尔文被说服了,他同意儿子做这次旅行,因为这是西方科学史上最有价值的海洋
航行之一。 


1831年,二十二岁的达尔文乘猎犬号起航。在随后五年的历程中,猎犬号做环球航行,以
从容不迫的速度环绕南美海岸,考察荒无人烟的加拉戈斯群岛(即科隆群岛),访问太平
洋、印度洋和南大西洋的一些其他岛屿。在这次漫长的航程中,达尔文目睹许多自然奇迹
,发现了大量的化石,观察过无数种植物和动物,而且他对所观察到的一切都做了详细的
笔记。这些笔记几乎为他后来的全部工作打下了基础;他从中得出了许多主要的思想,找
出了能使自己的学说被普遍接受所需要的丰富证据。 


1836年,达尔文返回故乡。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间,他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使自己享有英
国主要生物学家之一的盛誉。早在1837年达尔文就确信动物和植物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
而是在地质史的过程中进化。但是当时他并不知道这种进化的原因是什么。1838年他读到
了托马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该书对他建立起通过生存竞争而进行自然选择的观念
给予了极其重要的启发。达尔文甚至在系统阐述了自然选择原理之后,也没有急忙发表他
的思想。他认识到他的学说注定要引起强烈的反对,因此他花费长期的时间来为他的假说
认真地收集证据和充实论证。 


达尔文早在1842年就写出了其学说的纲要,1844年他正在着手写一部巨著。但是1858年7月
正当达尔文仍在补充和修改他的伟大著作时,他收到了艾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一
位英国博物学家,当时在东印度群岛)送来的一份略述华莱士自己的进化论的手槁。在每
个要点上,华莱士的学说都与达尔文的相同!华莱士完全独自地提出了自己的学说,他把
手稿送给达尔文,目的是想在发表前征得一位有名望的科学家的意见和评论。这是令人窘
迫的,完全可能引起一场令人不快的优先权之争。但是华莱士的论文和达尔文的纲要于翌
月作为一份共同的论文递交给了一个科学团体。 


出乎意料,这份论文的递交并未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达尔文翌年发表的论著《物种起源
》却引起了一场强烈的反响。事实上可能没有哪一部科学论著象《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
源即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简称《物种起源》那样引起科学界内外同样广泛而热烈的争论
。这种争论在1871仍在激烈地进行着,当年达尔文发表了《人类的祖先和性选择》。该书
提出了人类是由象猿一样的动物演变而来的思想,给正处在白热化的争论泼上了一层油。
 


达尔文没有参加有关其学说的公开辩论。有一个原因是他自从乘猎犬号航海以来健康状况
一直不佳,也许是一种复发病——恰加斯氏病(南美洲锥虫病)作用的结果。他在南美由
于受昆虫叮咬而患上了这种病。此外,进化论的支持者们拥有一位达尔文学说的得力的申
辩人和衷心的捍卫者——托马斯·H·赫胥黎。1882年在达尔文去地下安息时,绝大多数科
学家都承认他的学说基本上是正确的。 


达尔文并不是物种进化学说的创史人;在他以前就有不少人提出过这种假说,其中包括法
国博物学家让·拉马克和查理自己的祖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这些假说从未得到科学界
的承认,因为其申辩者对进化方式所做的解释没有说服力。达尔文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他不
仅能提出进化的可能方式——自然选择,而且也能提出支持其假说的令人信服的大量证据
。 


值得注意的是达尔文学说的发明没有依赖于遗传学说,实际上没有依赖任何遗传学说的知
识。在达尔文所处的时代里,人们对特别特征从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方法都一无所知。虽然
在达尔文撰写和发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的那些年月里,雷戈尔·孟德尔正在从事研
究遗传规律,但是孟德尔的著作——对达尔文的著作做了如此完美的补充——却一直被忽
略到1900年,此时达尔文的学说已被牢固地建立起来了。因此我们现代对进化学说——把
遗传和自然选择相结合——的了解比达尔文的学说更加完全。 


达尔文对人类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从纯科学的角度来看,达尔文使整个生物学科发
生了革命。自然选择确实是一项非常广泛的原理,人们试图把它应用到许多别的领域中去
,如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 


也许甚至比达尔文学说具有的科学或社会学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其对宗教思想的影响。在达
尔文生活的时代及其以后许多年间,很多虔诚的基督教徒认为达尔文的学说会逐渐使宗教
信仰遭致毁灭,他们的担心也许不无道理,虽然许多其他因素对宗教感情的总体下降也起
了一定的作用(达尔文自己变成为一个不可知论者)。 


甚至从非宗教的观念来看,达尔文学说也使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来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再不象曾一度那样在事物的自然体系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我们现代不
得不把自己看作是许多物种中的一个,我们承认我们有一天会被取而代之的可能性。由于
达尔文的工作,赫拉克赖脱“除变化外再没有永恒可言”的观点得到了远比从前更为广泛
的接受。进化论对人类起源的总体解释所获得的成功,大大地加强了人们对科学有能力回
答一切物质问题的信念(虽然不是所有的人类问题)。达尔文的术语“生存竞争”和“适
者生存”已进入了我们的语汇。 


显而易见既使没有达尔文,他的学说也会有人提出来,事实上华莱士的成果,也许与本书
的其他类似情况相比,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然而却是达尔文的著作使生物学和人类学发生
了革命,且因而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在世界的位置的看法。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8.秦始皇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3:55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8.秦始皇
 



 
(公元前259—前210) 


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公元前238—前210),用武力统一了中国,
实行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改革。随后中国之所以一直保持着文化统一,这些改革是一个主
要因素。 


秦始皇(又称始皇帝)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前210年。为了弄清他的重要作用,有必要
了解一下他所处的时代的历史背景。他生在周朝末年,该朝是在公元前1100年建立的。在
他以前的几百年间,周朝的统治者昏庸无能,诸侯割据,各霸一方,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 


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着战争,有些小诸侯国逐步被大诸侯国吞并。地处中国西部地区
的秦国成为各交战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秦国把中国哲学流派的法家思想作为制定基
本国策的指导思想。孔夫子提出英明的统治者主要是靠道德规范来治人,但是按照法家哲
学,大多数人不会好到接受这种统治的程度,一对他们只能坚决地推行一套严格的法律来
加以治理。法律是由统治者制订的,他们为了推行国策,可以对之随时加以更改。 


政(未来的秦始皇)出世时,秦国已经变成各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或许是由于采用
了法家思想。或许是由于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或许是由于秦国统治者别具才能。政在名
义上是于前246年即在他13岁时继位,实际上国家是由摄政王统治的,直到前238年他已成
年为止。新君主任用一些有才干的将领,同其余各诸侯国进行了英勇的战争。公元前221年
灭掉了最后一个诸侯,他本来可以宣布自己是中国之王(国王)。但是为了强调与过去彻
底决裂,他选用了一个新头衔,自称始皇帝,意思是“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称帝后马上开始实行许多重大改革。为了避免使周王朝覆灭的分裂重演,他决心要
根除整个旧的封建体系。他把所辖的领土重新划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的郡首都由皇帝直
接任命。秦始皇下诏令郡首的官职不再实行世袭制。结果很快就实行了郡首任职几年后在
郡与郡之间互相调换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有野心的郡首建立自己的强大的势力范围
。 


每个郡都有自己的武郡首和一个维系文武郡首两者间平衡的第三者——调停官。武郡首由
皇帝任命且可随时免职,调停官由中央任命。在都城与各郡之间修建了一个畅通无阻的庞
大公路网,确保中央军队能迅速到达叛乱分子所封锁的郡地。秦始皇还下了一道诏令,让
旧王朝中残存下来的成员都迁到他已经修建的都城咸阳,以便亲自监视他们。 


但是秦始皇并不仅仅满足于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统一,他还要实行商业统一。他在全国
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体制,统一了货币,对各种农具实行规范化,使车轴长度标准化,以
及监督公路和运河的建设。他还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法律体制,统一了书面语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的那道诏今最为著名(也许是臭名昭著的),要焚毁中国的全部书籍
。但是有关技术方面的书未遭焚毁,如农业、医学、秦国史录及法家的哲学著作等。而所
有其他哲学流派的著作——包括孔子的学说,都均遭毁灭。秦始皇下这道严峻的诏令,是
为了消除敌对哲学流派的影响,特别是儒家学派的影响。这也许是整个历史上大规模政治
检查的第一个先例。但是他指令都城皇帝图书馆里要收藏禁书的样本。 


秦始皇对外也是推行强硬政策。他在中国南方进行了广泛的征服,获得了成功,所吞并的
地区最终都划入了中国版图。他的部队在北方和西方也是马到成功。但是他不能永久地征
服当地的各个民族。为了防止这些民族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秦始皇把当时中国北疆存在
的各个区域的城墙连接起来,筑成一道巨大的城墙,这就是留存至今的中国长城。修建这
些宏大建筑工程和连年对外征战,依靠横征暴敛,使得秦始皇不得人心。由于利用叛乱根
本无法推翻秦始皇的暴政,人们只好设法暗杀他,但均未成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寿终正
寝。 


他的二儿子继承帝位,号称二世皇帝。但是他缺乏父亲的才干,各地很快就发生了叛乱,
四年之内二世皇帝就被砍了头,宫殿和皇帝图书馆均遭焚毁,秦王朝彻底覆灭了。 


但是秦始皇建立的功绩并未随之而烟消云散,中国人为他的暴政结束而感到欢心喜悦,但
却谁也不想回到秦王朝前的时代去。下一个王朝(汉朝)继续实行秦始皇所建立的行政体
制。实际上中国帝国的组织形式按照他所制订的路线继续了两千一百年之久。虽然汉朝皇
帝立即对秦朝残酷的法律体制进行了更改,整个法家哲学失宠,儒家哲学成为正统的国家
哲学,但是秦始皇开创的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局面是不可逆转的。 


现在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的关键作用从整体来看就一目了然了。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
怀有恐惧心理,但是在大部分历史上,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两者之间的差
别在于欧洲总被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国。这种差别似乎是由政治和
社会因素而不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天然的障碍如山脉在中国和欧洲完全一样突出。当然
不能把中国统一归功于秦始皇一个人,其他许多人如隋文帝都起了重要作用。秦始皇起了
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似乎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不提才华卓绝、名声赫赫的李斯宰相就
不能对秦始皇加以完备的论述。事实上李斯对秦始皇的政策有如此重要的影响,以致很难
在二者之间分清他俩所带来的伟大变革的功绩。我不打算做这种尝试,而是把两者共同的
功绩都归于秦始皇(李斯虽然能献计献策,但决策人毕竟还是秦始皇)。 


后来,大多数儒家都攻击诽谤秦始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的焚书。他们指责他是暴
君,骂他是私生子,说他崇拜迷信,心狠手辣,才能平庸。但是中国共产党则基本上称赞
他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西方作家偶尔把秦始皇与拿破仑相提并论,但是若把他与罗马帝
国的创始人奥古斯都相提并论似乎更加适宜。两者所建立的帝国在面积和人口上大体相同
。但是罗马帝国历经的时期却短得多,从长远观点来看,奥古斯都所统治的领土也未能保
持统一,但是秦始皇所统治的领土却保持了统一。因而他是两人中较为有影响的人物。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9.奥古斯都·凯撒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4:1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9.奥古斯都·凯撒
 


 
公元前63~公元41


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奥古斯都·凯撒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结束了公元前1世
纪期间使罗马共和国陷入混乱的内战,重新组建了罗马政府,因此他的国家内部出现了长
达两个世纪之久的太平盛世。


盖厄斯·奥克塔维厄斯(他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奥克塔维安,直到三十五岁才得到“奥古
斯都”①这个皇号)生于公元前63年。他是儒略·凯撒的侄孙,儒略在奥克塔维安年青时
是罗马的政治风云人物,他自己没有儿子,十分喜爱这位青年,为他铺下了从政之路。但
是在公元前44年当凯撒遇刺之时,他还只不过是个年仅十八岁的学生。


凯撒之死在许多罗马军政人物之间掀起了一场长期而激烈的权力斗争。起初他的劲敌——
—都是些久经罗马政治沙场的人物——并不把年青的奥克塔维安放在眼里。实际上这位年
青人唯一可见的优势只在于他是儒略·凯撒的养子。奥斯塔维安机智巧妙地利用这一优势
,赢得了凯撒部分军队的支持。但是凯撒的多数军队都决定支持马可·安东尼,安东尼是
凯撒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在随之而来的数年夺权战中,所有的其他竞争对手都相继灰飞烟
灭。到公元前36年,罗马及其所征服的许多地区被马克·安东尼和奥克塔维安两人一分为
二,前者控制东部,后者控制西方。在此后几年,两者之间却出现了令人不安的休战状态
,在此期间,安东尼似乎只沉湎于同克丽佩脱拉的风流艳事之中,而奥克塔维安则不断地
加强自己的地位。公元前32年两者之间爆发了战争,公元前31年阿克提莫岬角大海战一决
雌雄,奥克塔维安的军队赢得了胜利。翌年,战争以奥克塔维安的全盘胜利而告结束,安
东尼和克丽佩脱拉双双自杀。


奥克塔维安现在的权力地位堪与十五年前的儒略·凯撒相提并论。凯撒遇刺,因为他要结
束罗马共和政体、自称帝王的意图昭然若揭。但是公元前30年,在经历了多年内战和共和
政体在罗马遭到明显失败以后,大多数罗马人愿意接受一位仁慈的专制君主,只要他表面
上继续实行民主统治就行。


虽然奥克塔维安在登上权力顶座的斗争中残酷无情,但是一当地位巩固,他就采取出人意
外的和解态度。公元前27年,为了稳定元老院议员的情绪,他宣布要恢复共和国,主动辞
去了自己所有的政治职务。但事实上他保留了作为西班牙、高卢和叙利亚诸行省②的元首
职务。由于罗马的大多数军队都在这三个行省,所以实权仍牢固地掌握在他的手中。元老
院推选他为名誉奥古斯都,但是他从未接受过帝位。在口头上,罗马仍是一个共和国,奥
古斯都只不过是第一公民,但实际上,奥古斯都想要得到任何官职皆是开口之劳,感恩戴
德、温良驯顺的元老院对他总是一呼百诺。他在余生的岁月中,是一位强有力的独裁者。
到公元14年他去世时,罗马完成了由共和国向君主国的转变,他的养子轻而易举地成了他
的继位人。


奥古斯都出类拔革,看来是历史上才干卓绝、仁慈大度的君主的最佳楷模。他是一位真正
的政治家,他的安抚政策为愈合罗马内战所带来的深刻创伤起了重大作用。


奥古斯都统治罗马四十多年,他的政策在随后的许多年中对该帝国都有影响。在他的领导
下,罗马军队完成了对西班牙、瑞士、加拉西亚(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许多地区的
征服。在他的统治完结时,罗马帝国北部边界与莱茵河一多瑙河河道没有多大区别,该河
道在随后几个世纪的大部分时期里均为北部边界。


奥古斯都是一位极有才干的行政官,为建立一个得力的行政机构起了重大的作用。他修改
了罗马的税务结构和金融制度,改编了罗马军队,建立起一支永久的海军队伍;他还组建
了一支贴身护卫队——罗马皇帝侍卫队,这支侍卫队在未来的世纪里对挑选和罢免皇帝起
了重大的作用。


在奥古斯都的领导下,一个庞大的宽阔公路网遍布整个罗马帝国,许多公共建筑在罗马城
市内拔地而起;罗马城的面貌美饰一新。一座座教堂突兀而现,奥古斯都鼓励人们奉行和
忠诚老天主教会;通过了鼓励结婚和生育的法律。


从公元前30年起,在奥古斯都的领导下,罗马天下太平,经济繁荣昌盛,文艺百花盛开。
奥古斯都时代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罗马最伟大的作家维吉尔、霍里斯和李维等人就是
出现在这个时期。作家奥维德引起了奥古斯都的不快,因此被逐放出罗马。


奥古斯都没有亲生儿子,他的一个侄儿和两个侄孙都在他以前过世。因此他收养了继子台
比留斯,死前指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他的王朝(包括后来的两个臭名昭著的皇帝凯
勒格拉和尼禄)不久便土崩瓦解,然而他开创的国内和平即所谓的“罗马和平”却持续了
大约两百年之久。在这个待续的和平与繁荣时期,罗马文化弥漫扩散,遍及奥古斯都和其
他罗马领袖所征服的领土。


罗马帝国是古代最负盛名的帝国,的确名不虚传。因为罗马既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又是
古代世界各民族(埃及、巴比伦、犹太、希腊等等)的思想和文化成果输入西欧的主要导
管。


把奥古斯都与他的伯祖父加以比较是令人感兴趣的。尽管奥古斯都具有漂亮的外貌、聪明
的头脑、坚毅的个性和显赫的军功,但却缺乏他的先人所具有的那种领袖气魄。儒略远比
奥古斯都更能引其同代人的想象,从那时以来前者一直比后者更享盛名。但是从两者对历
史的实际影响来看,奥古斯都却是远比儒略更加重要的人物。


把奥古斯都和亚历山大相比较也耐人寻味。两者都是在十分年青时就开始了政治生涯,但
是奥古斯都要登上权力的顶峰则必须战胜更为强硬的对手。他的军事才能不如亚历山大杰
出,但无疑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的征服成果更为持久。实际上这就是两者之间
的最大差别。奥古斯都为未来精心筹划,悉心安排,因而他对人类历史的长期影响更为大
些。


也可以把奥古斯都与毛泽东或乔治·华盛顿相比较。他们三人都对世界历史起了重要(而
在一定程度上相似)的作用,但是从奥古斯部所统治的时间、政策的成功以及罗马帝国在
世界史上的重要位置来看,我认为奥古斯都的名次应该比其他两位排得高些。


注释:


①奥古斯都(Augustus):在拉丁语里有“皇帝陛下”的意思。


②行省:意大利本土以外,由罗马派遣总督所支配的地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0.毛泽东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4:2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0.毛泽东
 

公元1893—公元1976


毛泽东在中国领导共产党夺取了政权,并在此后的二十七年中,对这个大国进行了其历史
上成效最显著、意义最深远的改造。


1893年毛泽东诞生在中国湖南省韶山冲。那时他父亲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农民。1911年,在
毛泽东还是一个18岁的学生的时候,中国爆发了一场反对统治中国达百年之久的清王朝的
革命,在几个月之内,就推翻了腐败的清王朝政府,中国实行了共和制。不幸的是革命的
领袖们未能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统一的政府,这场革命使中国长期处于动荡不安、军
阀混战的局面,这种局面实际上一直持续到1949年。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一个政治思想上的激进派,到1920年他就已变成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
义者,成了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十二位创始人之一。但是他上升到党的最高领导地位却经历
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1935年才成为党的领袖。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为了夺取政权,经历了漫长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党在1927年
和1934年遭受了重大挫折,但却幸存下来了。1935年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党的力量在
稳定地增长。1947年,他展开了推翻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全面战争。1949年共产党的军队取
得了胜利,共产党完全控制了中国大陆。


中国在过去三十八年中,由于大部分时期里处于战争状态,人民饱经了苦难和忧患。现在
才开始由党的领袖毛泽东来统治。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其众多的人口主要是没有
文化的农民,受着传统思想的束缚。毛泽东自己当时五十六岁,其生涯的主要时期似乎已
经过去。


然而事实上毛泽东最有影响的阶段才刚刚开始,到1976年他去世时,他的政策已经使中国
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中国全面地实行现代化。具体说来就是工
业化有了迅速的发展,公共教育有了巨大的增长,公共卫生有了显著的改善。这些变化显
然是很重要的,但在此期间其他几个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仅凭这些变化还没有足够
的理由让毛泽东在本册中名列前排。


中国共产党政府的第二项成就是使国家经济体制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当然从政治
上来看是建立了一个残酷的极权主义体制。此外,毛泽东通过政府部门的不断宣传,不仅
在政治和经济革命中获得了成功,而且在社会革命中也取得了胜利。在过去的四分之一的
世纪里,中国的忠于家庭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为忠实于整个国家的观念。这种转变尤
为显著,因为从历史来看,中国人一直有着特别强的忠于家庭的观念。中国政府还发动了
一场反对孔子思想的有力的宣传运动,这场运动看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成功。


当然,共产党政府的政策并不是由毛泽东一个人决定的。他从来都没有象斯大林在苏联那
样一个人说了算。但是毛泽东在中国政府内显然是最最重要的人物。


有一项运动他似乎要负主要责任,这就是五十年代后期的“大跃进”运动。这种运动是可
以在农村公社开展的,它强调小规模和重体力劳动方式,许多观察家认为这个运动是一个
失败(不管怎样它终于被放弃了)。毛泽东所支持的另一个反对许多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运
动就是六十年代后期的“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大动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以
毛泽东及其支持者为一方、以党内的当权派为另一方的内战。


人们会有趣地注意到:毛泽东在65岁时号召开展“大跃进”,在70多岁时发动“文化大革
命”,在快到80岁时恢复与美国的友邦关系。


毛泽东起初相信城市产业工人是共产党最坚强的后盾,这和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是一致的。
但是,大约在1925年毛泽东得出了共产党的主要支持力量是农民的结论,至少在中国是如
此。因而他把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在与国民党所进行的长期斗争中,他的政权基础总是
在农村。在他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年代里,也坚持了这种思想。例如,毛泽东泽东对农
业和乡村的发展通常给予较高的重视,而斯大林在俄国一般只强调工业的发展。但在毛泽
东的领导下中国的工业生产也有了戏剧性的增长。


评价一个当代的政治人物的长期影响总是有点儿不太容易,为了估计出毛泽东在本册中的
名次,把他与其他一些杰出的领袖人物作个比较可能是有帮助的。毛泽东排列得略高于华
盛顿,因为毛泽东给国内带来的变化看来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加重要。毛泽东排
列的名次比拿破仑、希特勒、亚历山大等高不少,因为他对将来的影响看来可能比这些人
要大得多。


毛泽东和列宁之间的比较也是显而易见的。毛泽东统治的时间比列宁要长得多,统治的人
口比其他国家的多得多(事实上如果考虑到毛泽东掌权的时间,他统治的人口比历史上任
何其他人都多得多!)但列宁是毛泽东的先辈,对毛泽东有重大的影响,他在俄国建立了
共产主义,为随后在中国建设共产主义开拓了道路。


与毛泽东的功绩最相当的是秦始皇,两者都是中国人,都是在自己的国家实行一系列革命
改造的掌舵人。秦始皇排在毛泽东之前,因为前者对中国的影响已长达约二千二百多年。
虽然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毛泽东所带来的变化可能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意义,但我们还难以
确定他的影响究竟会持续多久。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1.成吉思汗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4:49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1.成吉思汗
 



 
约公元1162—公元1227


伟大的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大约生于1162年。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小的蒙古酋长,给儿子起
了一个被击败的敌对酋长的名字叫做铁木真。铁木真九岁时,他父亲被一个敌对部落的成
员杀害。岁岁月月,家中的幸存者一直在危难和贫困的边缘上挣扎。这是一个不幸的开端
,但是铁木真的境况在好转之前还更为恶劣得多。年青时,他在一次敌对部落的突然袭击
中被俘。由于怕他逃跑,他们给他脖子上套了一个木枷。但是铁木真却在一片原始荒凉的
国土上,由一个完全无依无靠、目不识丁的囚犯崛身而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人物。


铁木真是从他的捕捉者手中逃离后开始发迹的。他与父亲的一位好友王罕——当地的一个
亲族部落的酋长结成联盟。接着在这些不同的蒙古部落之间出现了多年的互相掠夺、互相
残杀的战争。在此期间,铁木真越战越强,逐步成为一代天骄。


蒙古部落的成员向来以弓马娴熟的骑手和凶猛慓悍的勇士而著称。在整个历史上他们不时
地袭击中国北方,但是在铁木真发迹之前,各不同部落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相互撕杀格
斗之中。铁木真溶军事雄才大略、外交手腕、无情残忍和组织能力于一身,在他的领导下
所有的这些部落都结为一体。1206年的一次蒙古酋长大会正式宣布他为成吉思汗,即“万
国皇帝”。


随后成吉思汗就集结可怖的兵器,把矛头指向邻国。他首先对位于中国西北的西夏国和位
于中国北方的金国发动进攻。正当这些战斗进行的时候,成吉思汗和花剌子模①国王穆罕
默德之间发生了一场论战,穆罕默德统治着一个位于波斯和中亚的庞大帝国。1219年成吉
思汗率军向花剌子模国王进攻,侵战了波斯和中亚,花刺子模国王统治的帝国彻底土崩瓦
解了。正当其他蒙古部队向俄国进攻的时候,成吉思汗亲自率军对阿富汗和印度北方发动
了一次袭击。1225年他返回蒙古,1227年在那里溘然而逝。


成吉思汗在死前不久立下遗嘱,要他的三儿子窝阔台继位。这是一项英明的选择,窝阔台
成了一位名符其实的杰出将领。在他的统帅下,蒙军继续向中国挺进,完全占领了俄国,
并向欧洲进攻。1241年蒙军接连彻底歼灭了波兰、德国和匈牙利的军队,远远越过了布达
佩斯。但是窝阔台在当年去世,蒙军从欧洲撤退,永未复返。


一时间入侵活动实际上出现了中断,因为蒙古酋长之间在继承权上发生了纠纷。但是在下
任两位可汗(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汗和忽必烈)的领导下,蒙古恢复了对亚洲的扩张。12
79年忽必烈完成了对中国的征服,蒙古人统治的帝国的领土在整个历史上占据的面积最大
。他们的版图包括中国、俄国和中亚,此外还有波斯和大部分西南亚。他们的军队所向披
靡,从波兰直到印度北方,连朝鲜、西藏和东南亚部分地区都接受了忽必烈的统治。


由于当时的交通工具十分落后,一个拥有这么大面积的帝国不可能长久保持统一,因而不
久就发生了分裂。但是蒙古的统治在几个从蒙古帝国分裂出来的国家中却持续了一个很长
的时期。1368年中国大部分地区驱逐了蒙古侵略者,但是他们在俄国的统治却长久得多。
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在俄国建立的蒙古王国——人们通常称为黄金游牧部落——一直持续
到十六世纪,而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可汗之位一直继承到1783年。成吉思汗的其他儿子和孙
子也在亚洲和波斯建立了统治王朝。这两个地区在十四世纪被帖木儿所征服。帖木儿本人
是蒙古血统,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子孙。帖木儿王朝终于在十五世纪土崩瓦解,即使这
样也不是蒙古征服和统治的完结。帖木儿的第五代曾孙巴卑尔入侵印度,在那里建立起莫
俄儿(蒙古)王朝。莫俄儿统治者最后几乎征服了整个印度,直到十八世纪中期还在掌握
大权。


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就会注意到,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一系列人——狂人,他们决心要征服
世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狂人中最著名的是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拿破仑·
波拿巴和阿道夫·希特勒。为什么这四个人物在本册中名列高位呢?难道从根本上来讲思
想就不比武力更重要吗?我当然认为从长计议笔比剑更有力量。但是从短计议也不容忽视
,这四个人中的每一个都控制过广阔的领土,众多的人口,对其同时代人的生活有巨大的
影响。因此不能轻率地说他们是一般的土匪便一言了之。


我为什么认为成吉思汗比其他三人更重要呢?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所影响的区域比
其他三人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大,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影响远比其他三人中的任何一个持久。
拿破仑和希特勒在其生涯中都被打败过,而且他们的征服是短命的。虽然亚历山大的军队
到其死时皆保持不败,但是由于他没有指定接班人,他一死他的帝国就倾巢覆灭了。然而
成吉思汗却对他征服的领地治理有条,他的子孙又是才干非凡的接班人,所以他死后蒙古
人继续统治着亚洲的一些辽阔地区长达好几个世纪。


成吉思汗的生涯所带来的一个间接的结果值得一提。蒙古的征服统一了亚洲大部分地区,
因而使通过该洲的贸易路线比过去更加安全。这促进了中国和欧洲的贸易往来,使象马可
·波罗这样的欧洲商人有可能到中国来旅行,并把有关中国财富的情况带回欧洲。与东方
贸易的增加和对中国兴趣的增长是最终导致欧洲航海探险的因素之一。


最后要提的一点是:假如没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蒙·玻利瓦尔和托马斯·爱迪生,
其他人也会发现美洲大陆、解放南美和发明电灯。但是如果没有成吉思汗,看来不可能出
现任何可以与蒙古人在十三世纪所进行的大规模征服相提并论的事件。蒙古各部落之间在
十三世纪以前从未能统一过,并且也从未能再度统一。由此看来,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
真正的原动力之一。


①花剌子模(Khorazm)旧译“火寻”。古国名,位于阿姆河下游,古代为波斯帝国的一个
省。约公元700年前后为阿拉伯人征服。十一到十三世纪受塞尔柱突厥统治,领土扩大到波
斯、阿富汗一带,继成吉思汗的征服后,1388年又为帖木儿征服。十六世纪属乌兹别克,
1873年为俄国所并。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2.欧几里德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5:04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2.欧几里德
 



 
最享盛誉时期约公元前300


象伟大的希腊几何学家欧几里德这样千古流传的人物在本册中寥寥无几。虽然象拿破仑、
亚力山大和马丁·路德这样的人物在他们的生涯期间的名气要比欧几里德显赫得多,但是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也许远不如他流传久远。


虽然欧几里德大名鼎鼎,但是有关他生活的详细情况我们都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只知道他
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是积极活跃在埃及亚历山大省的一位教师。我们不知道他的生卒年,甚
至不知道他诞生在哪个大陆,更不用说在哪座城市了。他的名气主要在于他编写的伟大的
几何教科书《几何原本》。他还写了几本书,其中有的被保存下来。


《几何原本》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所论证的哪条具体定理,书中几乎所有的定理和证法在
欧几里德以前就为人所知晓。欧几里德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对教材的编排和大纲的制订。


他首先涉及到要挑选一套定理和公理,接着就认真地编排这些定理和公理,循序渐进,逻
辑性强。他在必要的地方补充了缺少的步骤,提出了缺少的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几何
原本》虽然主要是对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发展,但是也包含着大量的代数和数论内容。



《几何原本》作为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教科书,不容置疑是曾经出现过的最成功的教科书。
他编写的这部著作臻于完美,刚一问世就取代了所有先前的教科书,使它们很快就被人遗
忘了。《几何原本》最初用希腊文写成,后来被译成许多种其他文字。该书的首次印刷版
出现在1482年,仅在古腾堡发明印刷术约三十年之后。从那时起已经出版了一千多种不同
的版本。


《几何原本》起到了锻炼人们逻辑思维的作用,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亚里士多德的任何一篇
逻辑论文。它是严谨的逻辑推理体系的杰作,因此自从问世以来对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具
有巨大的魔力。


欧几里德这部巨著是现代科学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科学不只是准确
的观察和精辟概括的集合。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一部分是经验论和实验法相结合的产物,
另一部分是认真分析和逻辑演绎相结合的产物。


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科学为什么出现在欧洲而不是中国,但是可以有把握地认为这并非仅
仅出于偶然。当然象牛顿、伽利略和哥白尼这样的杰出人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这
样的人才在欧洲大量涌现看来是有其内在的原因的。欧洲朝着科学方向发展最明显的历史
因素也许就是希腊的唯理论和希腊人遗赠西欧的数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虽然有不少
世纪在技术方面都比欧洲先进,但是却从未掌握西欧的数学理论基础。没有哪一位中国数
学家可以和欧几里德媲美。中国人有很好的实用几何学知识,但是他们的几何学知识却从
来未形成推理体系。


从几个基本物理学定律可以推导出任何其它定律,欧洲人认为这种思想是天经地义的,因
为在他们面前有欧几里德这样的权威。一般说来欧洲人并未把欧几里德几何仅仅看作是一
个抽象的体系,而是认为欧几里德公理和定律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


欧几里德对艾萨克·牛顿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牛顿的伟大著作《原理》是用“几何”形
式,即用《几何原本》相类似的形式写成的。许多不同的科学家都竭力效仿欧几里德,他
们试图把自己所有的结论都合乎逻辑地从少数几个原始前提下推导出来。象罗素和怀特默
德这样著名的数学家和斯宾诺莎这样的哲学家都做过这种尝试。


今天的数学家终于明白了欧几里德几何并不是可以设计出来的唯一统一的几何学体系。在
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建立了许多门非欧几里德几何学。实际上自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被公认以来,科学家就认识到在客观的宇宙中欧几里德几何并不总是成立的。例如在黑洞
和中子星相邻的区域内,重力场非常强,欧几里德几何学不能准确地描述出那个世界的模
样,如此看来它也不能把宇宙作为整体来加以正确的描述。但是这些例子很特殊,欧几里
德几何学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非常逼真地反映客观现实。人类知识的这些新的进展无论如
何不能减少凝聚着欧几里德智慧的成就,也不能削弱他的历史意义。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3.马丁·路德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5:17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3.马丁·路德
 

公元1483~公元1546


马丁·路德坚决抗议罗马天主教会,发动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1483年他出生在德国的艾
森斯莱市。他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曾一度攻读法律(显然是根据他父亲的建议),但是
中途辍学,成为一名奥古斯丁教团教士。1512年他从维腾贝格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此
后不久就在该校任教。


路德对天主教会的苦衷是逐渐产生的。1510年他去罗马旅游,耳闻罗马牧师的贪污腐化和
世俗观念,他感到震惊;目睹天主教会实行的受贿赎罪,他极其愤怒,公开表示抗议(赎
罪是天主教会赐予的对罪犯惩罚的一种宽恕;包括减少罪犯必须炼狱的年限)。1517年10
月31日,路德把他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维腾贝格大学教堂的大门上,在该书中
他深刻地批判了罗马教会的贪污腐化,特别是维恕罪行为。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送给
美因茨市大主教一份,此外还把论纲印刷出来,在该地区进行广泛散发。


路德抗议教会的范围迅速扩展,他很快就否定了教皇和总教会会议的权威,坚持只接受《
圣经》和公理的指导。可想而知教会是不会仁慈地看待这些观点的。路德被传叫到教会官
吏面前,经过多次审判,将他解职,并根据他的《蠕虫的饮食》一书(1521),最终宣布
他为异端分子和犯法分子。他的著作均被查封。


按照惯例路德有遭受火刑的危险。但是他的观点在德国人民和许多德国王亲中赢得了广泛
的支持,这种支持足以使他避免遭受任何严重的犯罪刑罚,不过,他还是不得不隐藏了大
约一年时间。


路德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圣
经》的德泽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而不依赖教会及其
教士们(顺便提一下,路德把《圣经》译成了华丽的散文,对德国的语言和文学产生了影
响)。


当然路德的神学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他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只信仰释罪①学说
,一个源自圣·保罗作品的思想。路德认为人生下来就会因犯罪而身败名裂,因而只靠优
秀的作品是不能把他从永久性的身败名裂中拯救出来的。灵魂的拯救只有通过信仰,只有
靠上帝的慈悲才能实现。如果是这样的话,靠行贿来赎罪显然是歪门斜道,毫无用处。传
统的观点认为教会是基督教徒个人和上帝之间的必不可少的调停者,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
误的。如果人们遵循路德的学说,就会即刻从理论上使罗马天主教完全无立足之地。除了
对教会的主要作用提出质疑外,路德还对教会的许多具体信仰和实践提出反对意见。例如
他否定了炼狱的存在,否定教士应该过独身生活。他自己于1525年与一个先前的修女结了
婚,他俩共有六个孩子。1546年路德在对家乡艾森斯莱市的一次访问中去世。


当然马丁·路德并不是第一位抗罗教的思想家,早在他一个世纪以前就有波希米亚的简·
赫斯和十四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克利夫。实际上十二世纪法国人彼得·瓦尔多也很可能
被认为是一位早期的抗罗教徒。但是在这些早期的运动中,无论哪一个的影响都基本上局
限在本地区。1517年,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情绪非常普遍,以至路德的话如同燎原的火种,
立刻点起了抗议的烈焰,迅速遍及欧洲许多地区。因此路德理应被认为是宗教改革运动的
主要发动者。


当然,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最明显的结果是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虽然新教团体只
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而且不是它的最大的分支,但是它的信徒仍比佛教多,事实上比大多
其他宗教都多。


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第二个重大结果是随之而来的在欧洲广泛进行的宗教战争,其中有
些是叫人难以相信的血腥战争(例如从1618年到1648年的德国三十年战争)。即使不考虑
这些战争,在随后几个世纪中的欧洲政治舞台上,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之间的政治斗争都
起着一种主要的作用。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
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带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
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
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在列入本册的人物中,来自英国的比来自任何其他国家的都多,德
国屈居第二位。从整体来看,本册的确主要是被来自北欧和美洲的新教国家的人物所占据
。但是人们可以看到,其中只有两个人(古腾保和查理曼)生活在1517年以前。在这个日
期以前的列入本册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来自世界其他地区,而生息在今称新教国家的各族人
民对人类文化和历史做出的贡献比较小。这显然表明在过去的四百五十年中这些地区出现
了大量杰出的人物,而从某方面来看,这一事实是由新教即宗教改革运动所引起的。也许
在这些地区实行较多的思想自由是一个重要因素。


路德并不是一位完人。虽然他自己是一位宗教信仰的叛逆者,但是他却丝毫不能容忍在宗
教问题上和他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也许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由于路德不容异说的榜样,才
使得宗教战争在德国远比其他国家如英国激烈和残忍。此外他凶狠野蛮地反对犹太人。他
极其恶毒攻击犹太人的作品也许有助于为二十世纪德国的希特勒时代开辟道路。


路德经常强调服从合法民权的重要性。也许他提出这一点的主要动机是反对教会干涉政事
(人们应当记住宗教改革运动不仅仅是一场神学论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主义德国
对罗马的一次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这种原因路德才赢得了德国皇帝的大力支持
)。但是不管路德的动机如何,他的声音看来使许多德国新教徒在政治问题上接受了专制
主义,这样路德的作品也可能为希特勒时代开辟了道路。


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把马丁·路德的名次在本册中排得更高些。首先,虽然路德在欧
洲人和美洲人看来很重要,但是在亚洲和非洲的居民看来却远非那么重要,因为相对说来
他们当中没有什么基督教徒。就大多数中国人、日本人或印度人而论,天主教徒和新教徒
之间的分歧是完全无足轻重的(同样,也没有很多欧洲人去关心伊斯兰教的逊尼教派和什
叶派之间的分歧)。其次,路德在历史上相对说来还是位近期崛起的人物,他所影响历史
的跨度远远小于穆罕默德、释迦牟尼或摩西;而且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宗教信仰在西方
一直在走下坡路。在今后的一千年中,宗教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可能会远比上一千年小。
如果宗教信仰继续走下坡路的话,那么路德对未来的历史学家就有可能远不如今天这样重
要。


最后人们还要记住,从长远的观点看,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的宗教论战所影响的人数实际
上不如出现在同一时期的科学进展上的那么多。事实上,把路德排在他的同代人哥白尼之
前,其主要原因是路德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个人所起的作用确确实实要比哥白尼在科学革命
中个人的作用要大些。


①释罪:(神学)由于义所当然犯罪可不受谴责。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4.尼古拉·哥白尼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5:35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4.尼古拉·哥白尼
 

 
公元1473~公元1543


伟大的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波兰名为MikolajKopernik)出生于波兰维斯杜拉河畔的
托兰市的一个富裕家庭。年轻时就读于克莱考大学,学习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二十
多岁时他去意大利留学,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迪尔大学攻读法律和医学,后来在费拉拉大
学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
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在意大利期间,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学说,确信地球
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
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
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
的反对。但是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怕遭到教会的反对。直到在他临
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逝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
写的书。


在书中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
阳运转的事实。但是他也和前人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规模。他认为星体运行的轨道是
一系列的同心圆,这当然是错误的。他的学说里的数学运算很复杂也很不准确。但是他的
书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驱使一些其他天文学家对行星运动作更为准确的观察,其中最
著名的是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泰寿·勃莱荷,开普勒就是根据泰寿积累的观察资料,最终
推导出了星体运行的正确规律。


虽然阿里斯塔克斯比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早1700多年,但是事实上哥白尼得到了这一盛誉
。阿里斯塔克斯只是凭借灵感做了一个猜想,并没有加以详细的讨论,因而他的学说在科
学上毫无用处。哥白尼逐个解决了猜想中的数学问题后,就把它变成了有用的科学学说—
—一种可以用来做预测的学说,通过对天体观察结果的检验并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旧学说
的比较,你就会发现它的重大意义。


显然哥白尼的学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它使人们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是在估价哥白尼的影响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天文学的应用范围不如物理学、化学和
生物学那样广泛。从理论上来讲,人们即使对哥白尼学说的知识和应用一窍不通,也会造
出电视机、汽车和现代化学厂之类的东西。但是不应用法拉第、麦克斯韦、拉瓦锡和牛顿
的学说则是不可想象的。


仅仅考虑哥白尼学说对技术的影响就会完全忽略它的真正意义。哥白尼的书对伽利略和开
普勒的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序幕。他俩又成了牛顿的主要前辈。是这两者的发现才使牛
顿有能力确定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体运行论》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5.詹姆斯·瓦特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6:1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5.詹姆斯·瓦特
 



公元1736—公元1819


苏格兰发明家詹姆斯·瓦特经常被称为蒸汽机发明家,是工业革命的关键人物。


实际上瓦特并不是第一个发明蒸汽机的人。公元一世纪,亚历山大·希罗曾设计过类似的
机器。1698年,汤姆斯·萨威利获得了用蒸汽机抽水的专利权。1712年英国人汤姆斯·牛
考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牛考门蒸汽机效率非常低,只能用于煤矿排水。



1764年瓦特在修理一台牛考门蒸汽机时,自己对这种机器发生了兴趣。瓦特虽然只受过一
年的机械制造训练,但却具有非凡的发明天才。他对牛考门机所做的改进非常重要,所以
人们认为是他发明了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瓦特所做的第一项重大革新就是增加一个独立的凝汽室,于1769年获得专利权。他还使蒸
汽缸与外界绝缘,又于1782年发明了双动发动机。连同一些较小的革新一起,这些发明使
蒸汽机的效率至少提高了四倍。实际上效率的提高意味着一台华而不实的装置与一台有巨
大工业价值的机械之间的差别。


1781年,瓦特还发明了一套齿轮,从而使蒸汽机的往复运动变换成为旋转运动。这套齿轮
使蒸汽机的用途增多。瓦特又发明了自动调节蒸汽机运转速度的离心式调速器(1788年)
、压力计(1790年)、计数器、示功器、节流阀以及许多其他仪器。


瓦特本人没有很好的经商头脑。但是他在1775年同一个非常能干的商人、工程师马娄·布
尔顿合股成立了一个瓦特—布尔顿公司。该公司生产了大量的蒸汽机,两个股东也都成了
富翁。


对蒸汽机的重要性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分。当然在工业革命中出现了许多其他发明,如
在采矿,冶炼和许多工业机械等方面都有所发明。其中的几项发明如滑轮梭子(约翰·凯
,1733年)和勒尼纺纱机(詹姆斯·哈格瑞夫斯法,1764年)皆出在瓦特着手之前。其他
发明中的大多数只代表了小改小革,没有哪一项能单独地对工业革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蒸汽机则不同,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没有它,工业革命就会面目全非。在它之前虽
然风车和水轮有一定的用途,但是主要的动力源一向是人的肌体,这个因素严重地限制了
工业生产力。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这条限制消除了。现在有了可供生产使用的巨大能量,
生产也就随之有了巨大的增长。1973年禁运石油使我们认识到缺乏能量会多么严重地阻碍
工业的发展,这个经历会使我们粗浅地认识到瓦特的发明对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蒸汽机除了作为工厂动力来源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应用。1783年马贵斯·朱费罗伊·
达班斯成功地使用蒸汽机驱动船的航行。1804年理查德,特利维西克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
车。不过这两种机型从经济上来看都不是成功的。然而数十年之内,轮船和铁路使水陆交
通都发生了革命。


在历史上,工业革命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几乎是同一时期出现的。虽然人们当时似乎对
工业革命认识不清楚,但是今天我们可以看出它对人类日常生活的作用显然要比那两场伟
大政治革命都重要得多。因此,詹姆斯·瓦特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6.君士坦丁大帝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6:3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6.君士坦丁大帝
 


 
公元280~公元337


君士坦丁大帝是罗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他信仰基督教并制订出鼓励该教发展的许
多政策,使基督教从一个受迫害的宗教转变为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起了重大的作用。



君士坦丁约于280年出生在南斯拉夫的内苏斯镇(今日的尼什)。他父亲是一位部队的高级
将领。君士坦丁在戴克里先皇帝的宫廷所在地尼考米迪亚度过少年时期。


戴克里先305年让位,君士坦丁的父亲君士坦子就成了罗马帝国西半部的君主。君士坦子翌
年去世,他的军队要求君士坦丁当皇帝,但是另一些将领反对这一要求,因而爆发了一系
列的国内战争。战争一直到312年君士坦丁在罗马附近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击败他的最后
一个劲敌马克森提时才告结束。


君士坦丁成了罗马帝国西半部名正言顺的统治者,但是东半部却是由另一位将军李锡尼统
治着。323年君士坦丁主动出击,打败了李锡尼。他从那时起到337年逝世时一直都是罗马
帝国唯一的君主。


君士坦丁究竟何时开始信奉基督教我们不得而知。最通常的一种说法是在米尔维安大桥战
役的前夕,君士坦丁看到天空上闪耀着十字架样的火舌与这样的话:“这是你克敌的迹象
。”不管君士坦丁怎样或何时成为基督信徒的,他总是非常热衷于基督教的发展。他最早
期的行动之一就是颁布《米兰敕令》,根据这部敕令,基督教成为一种合法的、自由的宗
教。敕令还要求归还先前迫害时期没收的基督教教会的财产,规定星期天为礼拜日。


颁布《米兰敕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相反,它标志着君
士坦丁的统治正式对犹太教实行迫害的开始,而这种迫害在基督教化的欧洲持续了数百年
之久。


君士坦丁建立基督教决不是为了使它成为正式的国教,但是他制订的法律和其它的政策都
有力地促进了它的发展。显而易见,在他统治期间改信基督教会增大在政治上谋到高官显
位的可能性。他的法令给予基督教各种不同实惠的特权及税收豁免权。几所属于世界最著
名的教堂也是在他的统治期间建成的,如伯利恒圣诞教堂和耶路撒冷圣墓(耶稣墓)教堂



仅就君士坦丁作为罗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所起的作用就可以使他在本册中有一席之
位。况且他的另外几个举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他重建并大规模扩建了古老的城
市拜占庭,把它重新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并定为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名伊斯坦布尔)曾
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直到1453年仍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君士坦丁对基督教派的内部事物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了解决阿里乌和亚大那西(两位
神学家提出了相互对立的学说)的信徒之间发生的一场论战,君士坦丁召开了尼西亚会议
——基督教第一次会议(325年)。他在会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会议通过了《尼西亚信经》
①,结束了这场论战,《尼西亚信经》成了正统的基督教学说。


君士坦丁制定的一些民法更为重要。他创建的法律规定某些职业(如屠夫和面包师)为世
袭职业。他还颁布一道法令禁止佃农离开祖种的土地,用现代话来说,他把佃农变成了农
奴,终生依附在那块土地上。这道法令和类似的法律为奠定中世纪欧洲整个的社会结构基
础起到了积极作用。


君士坦丁直到临终时才肯接受洗礼,显然在此很久以前他就变成了基督教信徒。同样也很
清楚基督教精神已完全使他神魂颠倒了。即使按照当时的标准来说,他也是残酷无情的,
而且不仅仅是对他的敌人。不知何故,326年他的妻子和长子都死在他的手下。


也许可以证明君士坦丁信奉基督教并没有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只是顺应了这不可避免
的历史潮流。戴克里先帝王(284~305在位)疯狂地迫害基督教,但毕竟没有得逞,因为
当时基督教的势力已非常强大,即使用最疯狂的手段也无法把它消除。当人们想到戴克里
先企图消灭基督教的斗争终归失败时,也许会认为即使没有君士坦丁的干预,基督教最终
也会赢得胜利。


这样的猜想新颖独特,但却不能以理服人。很难说没有君土坦丁将会是怎样一番情形。但
是很显然在他的鼓励下基督教的势力和影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扩大。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
,基督教就从少数人的宗教变成为地球上最大帝国里居支配地位的法定宗教。显然,君士
坦丁是欧洲史上最伟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名次比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和希特勒更高
些,尽管他们的名气比他还要大,但是他的政策具有更为持久的影响。


①《尼西亚信经》:由尼西亚公会议所编订,故命。其主要内容为:相信上帝(天主)圣
父、圣子、圣灵(圣神)。明确规定上帝为“独一、全能的父”和“创造有形、无形万物
的主”;相信耶稣基督“在万世以前与父一体”,“受生而非被造”;相信圣灵(圣神)
“是主、是赐生命的”,“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崇”,“相信圣而公之教会”等。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7.乔治·华盛顿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6:50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7.乔治·华盛顿
 

 
公元1732~公元1799


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他是一位富有的种植园主之子
,二十岁时继承了一笔可观的财产。1753年到1758年期间华盛顿在军中服役,积极参加了
法国人同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从而获得了军事经验和威望;1758年解甲回到弗吉尼亚,
不久便与一位带有四个孩子的富孀——玛莎·丹德利居·卡斯蒂斯结了婚(他没有亲生子
女)。


华盛顿在随后的十五年中经营自己的家产,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1774年他被选为弗吉尼
亚的一位代表去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时,就已经成为美国殖民地中最大的富翁之一了。华
盛顿不是一位主张独立的先驱者,但是1775年6月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他是一位代表)却一
致推选他来统率大陆部队。他军事经验丰富,家产万贯,闻名遐迩;他外貌英俊,体魄健
壮(身高6英尺2时),指挥才能卓越,尤其他那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他成为统帅的理所当然
的人选。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


华盛顿于1775年6月开始统率大陆军队,到1797年3月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他的最有意义
的贡献就是在这期间取得的。1799年12月在弗吉尼亚的温恩山,他在家中病逝。


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但事实上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
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由于同他对垒
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但是应记住几位其他美国
将领均遭惨败,而华盛顿虽说打了几个小败仗而最终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虽然他的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形成没有起重要的作用,但是
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
反对新宪法,要不是华盛顿的影响,很难说这部宪法能实行得了。


再其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做为第一任总统
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
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
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
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与当时的其他美国领袖如托马斯·杰弗逊、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相比
,乔治·华盛顿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
得多,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他在行政领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任何
政治运动都不会达到目的。对美国的形成,麦迪逊的贡献是重大的,而华盛顿的贡献几乎
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乔治·华盛顿在本册中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
义。要求一个当今的美国人对那种历史意义做出不偏不倚的评价自然是困难的。


虽然美国在二十世纪中叶具有甚至比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还要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
但是其政权也许不会象罗马帝国那样行之久远。另一方面,美国所取得的技术成就有几项
将来也会被其他民族视为有重大意义的,这一点看来是有目共睹的。例如飞机的发明和人
类在月球上的登陆就代表了过去世世代代人们梦寐以求的成果;很难想象核武器的发明将
来会被看成是无足轻重的成就。


既然乔治·华盛顿大体上可以和罗马的奥古斯都·凯撒相媲美,在本册中把他与奥古斯都
排得很接近似乎不无道理。如果说把华盛顿排得略低了一点儿,那主要是因为他比奥古斯
都领导的时间要短得多,还有许多其他人如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对美国的形
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
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8.迈克尔·法拉第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7:0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8.迈克尔·法拉第
 


 
公元1791~公元1867


我们的时代是电气的时代,不过事实上我们有时称为航天时代,有时称为原子时代,但是
不管航天旅行和原子武器的意义多么深远,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对来说起不了什么作
用。然而我们却无时不在使用电器。事实上没有哪一项技术特征能象电的使用那样完全地
渗入当代世界。


许多人对电都做出过贡献,查尔斯·奥古斯丁·库仑,亚历山得罗·伏特伯爵,汉斯·克
里斯琴·奥斯特,安得烈·玛丽·安培等就在最重要的人物之列。但是比其他人都遥遥领
先的是两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和詹姆士·克拉克·麦克斯韦。虽然他俩在
一定程度上互为补充,但却不是合作人。其中各自的贡献就足以使本人在本名册中排列在
前。


迈克尔·法拉第1791年生于英国新英顿。他出生贫寒,主要靠自学成才。14岁时他跟一位
装书兼卖书师傅当学徒,利用此机会博览群书。他在二十岁时听英国著名科学家汉弗利,
戴维先生讲课,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给戴维写信,终于得到了为戴维当助手的工作
。法拉第在几年之内就做出了自己的重大发现。虽然他的数学基础不好,但是作为一名实
验物理学家他是无与伦比的。


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第一项重大的电发明。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
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
定,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
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
动机,是第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
所有电动机的祖先。


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实际用途还非常有限,因为当时除了用简陋的电池以外别
无其它方法发电。


人们知道静止的磁铁不会使附近的线路内产生电流。1831法拉第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
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一般认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
定律是他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用两个理由足以说明这项发现可以载入史册。第一,法拉第定律对于从理论上认识电磁更
为重要。第二,正如法拉第用他发明的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盘)所演示的那样,电磁感
应可以用来产生连续电流。虽然给城镇和工厂供电的现代发电机比法拉第发明的电机要复
杂得多,但是它们都是根据同样的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


法拉第对化学也做出了贡献。他发明了使气体液化的方法,发现了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包
括苯,更主要的是他在电化学方面(对电流所产生的化学效应的研究)所做出的贡献。经
过多次精心试验,法拉第总结了两个电解定律,这两个定律均以他的名字命名,构成了电
化学的基础。他将化学中的许多重要术语给予了通俗的名称,如阳极、阴极、电极、离子
等。


是法拉第把磁力线和电力线的重要概念引入物理学,通过强调不是磁铁本身而是它们之间
的“场”,为当代物理学中的许多进展开拓了道路,其中包括麦克斯韦方程。法拉第还发
现如果有偏振光通过磁场,其偏振作用就会发生变化。这一发现具有特殊意义,首次表明
了光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法拉第不仅聪明而且俊美。他是一位颇受欢迎的科学讲演家,然而他谦虚谨慎,把名气金
钱荣誉看得十分淡薄。他拒绝接受授予他的爵士身份,还拒绝接受让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
主席的请求。他的婚后生活幸福、和谐、持久,只是没有子女。他于1867年在伦敦附近去
逝。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9.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7:2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29.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公元1831~公元1879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他由于列出了表达电磁基本定律的四
元方程组而闻名于世。在麦克斯韦以前的许多年间,人们就对电和磁这两个领域进行了广
泛的研究,人们都知道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适用于特定场合的各种电磁定律已被发现,
但是在麦克斯韦之前却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学说。麦克斯韦用列出的简短四元方程组(
但却非常复杂),就可以准确地描绘出电磁场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样他就把混
乱纷纭的现象归纳成为一种统一完整的学说。麦克斯韦方程在理论和应用科学上都已经广
泛应用一个世纪了。


麦克斯韦方程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的通用性,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应用。在此以前所有的
电磁定律都可由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来,许多从前没能解决的未知数也能从方程推导过程
中寻出答案。


这些新成果中最重要的是由麦克斯韦自己推导出来的。根据他的方程可以证明出电磁场的
周期振荡的存在。这种振荡叫电磁波,一旦发出就会通过空间向外传播。根据方程,麦克
斯韦就可以表达出电磁波的速度接近300000公里(186000英里)/秒,麦克斯韦认识到这
同所测到的光速是一样的。由此他得出光本身是由电磁波构成的这一正确结论。


因此,麦克斯韦方程不仅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也是光学的基本定律。的确如此,所有先
前已知的光学定律可以由方程导出,许多先前未发现的事实和关系也可由方程导出。


可见光并不是唯一的一种电磁幅射。麦克斯韦方程表明与可见光的波长和频率不同的其它
电磁波也可能存在。这些从理论上得出的结论后来被海因利茨·赫兹公开演示证明了。赫
兹不仅生产出而且检验出了麦克斯韦预言存在的不可见光波。几年以后,伽格利耶尔摩·
马可尼证明这些不可见光波可以用于无线电通讯,无线电随之问世。今天我们也用不可见
光为电视通讯。X线、γ线、红外线、紫外线都是电磁波幅射的其它一些例子。所有这些射
线都可以用麦克斯韦方程来加以研究。


虽然麦克斯韦成名主要是在于他对电磁学和光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他对许多其它学科
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包括天文学和热力学。他的特殊兴趣之一是气体运动学。麦克
斯韦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气体分子都按同一速度运动。有些分子运动慢,有些分子运动快,
有些以极高速度运动。麦克斯韦推导出了求已知气体中的分子按某一速度运动的百分比公
式,这个公式叫做“麦克斯韦分布式”,是应用最广泛的科学公式之一,在许多物理分支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麦克斯韦1831年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他的智力发育格外早,年仅十五岁时,就向爱丁堡皇
家学院递交了一份科研论文。他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成年时期的大部
分时光是在大学里当教授,最后是在剑桥大学任教。他结过婚,但没有孩子。一般认为麦
克斯韦是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这一整个阶段中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1879年他在临近48岁
生日之际因病与世长辞。他光辉的生涯就这样过早地结束了。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0.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7:42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0.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
 


 
公元1871-公元1948 公元1867~公元1912


由于这两位兄弟的成就密切相联,因而就在同一章中共叙两者的生平事迹。威尔伯·莱特
1867年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密切维。


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1871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两兄弟都上过中学,但实际上谁
也未获得毕业文凭。


两兄弟都具有力学天赋,都对载人飞行感兴趣。1892年他们开设了一家出售、修理、制造
目行车的联营公司。这为他们极感兴趣的问题——航空学研究提供了经费。他们认真攻读
其他航空学家的著作,如鄂图·李连塔尔(德国航空工程师及发明家)、奥克塔夫、契牛
特和塞缪尔·P·兰利等。1899年他们开始亲自着手对飞行问题的研究,经过四年多的努力
,于1903年获得成功。


人们可能会问莱特兄弟为什么能做到许多其他人做不到的事,这里有几个原因。第一,两
个人的智慧比一个人强得多。莱特兄弟总是在一起共同工作,配合十分默契。第二,他们
做出了英明的决定,在试制动力飞机之前先学习飞行。这听起来有点荒唐,没有飞机怎么
能学飞行呢?原来莱特兄弟利用滑翔机学习飞行。他们于1899年开始试用风筝和滑翔机。
翌年他们把自己的第一台足尺寸(即大到可以载人的尺寸)的滑翔机带到北卡罗利纳州的
猫头鹰村进行测试,但结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他们分别于1901年和1902年制造和测试了
第二架和第三架足尺寸滑翔机,其中凝聚着他们某些最重要的革新(1903年申请的基本专
利权中有些与其说是与第一架动力飞机有关,倒不如说是与第三架滑翔机有关〕。他们使
用这架滑翔机做了多次飞行试验。莱特兄弟在开始制造动力飞机之前就已经成为世界上最
佳的、最有经验的滑翔飞行员。


滑翔飞行经验为他们的成功又提供了第三条线索。先前大多数想制造飞机的人主要担心的
是怎样使机身离开地面,莱特兄弟则正确认识到最大的问题是起飞后怎样控制飞机。因而
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探索飞行期间保持飞机稳定和平衡的方法。他们成功地发
明了飞机的三轴操纵法,从而获得了彻底操纵飞机的能力。


莱特兄弟对机翼设计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很快就认识到从前发表的数据不可靠,因
而动手制造了自己的风洞;并对两百多个形状不同的翼面做了测试,根据这些实验亲自绘
出了空气压和机翼形状之间关系的图表。那时他们就是根据这一资料设计飞机机翼的。


莱特兄弟若不是生逢良辰,也不会取得所有这些成就。在十九世纪头五十年中,搞动力飞
行的努力注定要失败。蒸汽机的重力和它所产生的动力按比例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到了莱
特兄弟问世的时候,已经发明了高效率的内燃机。但是这种内燃机仍太重,不能在飞机上
提供动力。由于当时好象没有哪个制造商能生产出机重和动力之间的比率比较低的引擎,
因而莱特兄弟在一位机械师的帮助下设计出了自己的引擎。虽然他们相对说来在引擎设计
上费时不多,但是仍设计出来一台比大多数制造商设计的引擎具有优越性的引擎。这表现
了他们的天才。另外莱特兄弟还设计出了自己的推进器。他们在1903年使用的一台推进器
效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


1903年12月7日在北卡罗利纳州的猫头鹰村附近的歼魔山上,兄弟俩进行了首次飞行。当天
兄弟俩共做了两次飞行。第一次是由奥维尔·莱特做出的,飞行12秒,120英尺;第二次是
由威尔伯·莱特做出的,飞行5l秒,852英尺。这架飞机的造价不到一千美元,被兄弟俩命
名为飞行者Ⅰ号(今天人们通称为猫头鹰号)。机翼长约40英尺,重约750磅。引擎的功率
为12马力,重仅有170英磅。附带说一句,这架原始飞机目前陈放在华盛顿哥伦比亚区美国
国家航天博物馆内。


虽然有五人目击了那天的首次飞行,但翌日却没有几家报纸对此加以报道(而且所做的报
导基本上不很准确)。


在俄亥俄州代顿市莱特家乡的报纸完全没有报导这一新闻。事实上差不多过了五年后全世
界才普遍知道真的有过载人飞行。


莱特兄弟在猫头鹰村做完飞行后,返回代顿市,在那儿又制造了第二架飞机——飞行者Ⅱ
号。他俩在1904年用此飞机飞行了105次,但是也未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1905年又制成了
飞行者Ⅲ号,一架经过改装很实用的样机。即使是他俩在代顿市附近进行过许多次飞行之
后,许多人仍不相信有人发明了飞机。例如,1906年《先驱论坛报》巴黎版就刊登了一篇
有关莱特兄弟的文章,题目为“飞行者还是撒谎者!”


但是1908年莱特兄弟结束了公众的怀疑。威尔伯把一架飞机带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有效
的公开演示,并在那里组建一家公司销售自己的发明。与此同时奥维尔返回美国,做了类
似的公开表演,不幸的是1908年9月17日他架驶的飞机堕毁,这是他们俩人遇到过的唯一的
一次严重事故。一位乘客丧生,奥维尔摔断了一条腿和两根肋骨,后来恢复了健康。他们
成功飞行却已经说服了美国政府签署一项合同来为美国国防部提供飞机。1909年联邦预算
包括为发展军事航空而拨的一笔款——30,000美元。


一时间莱特兄弟和一些申请对手之间为专利权打了许多官司。1914年法院把专利权判决给
两兄弟。但这时威尔伯·莱特得了伤寒,于1921年病逝,终年45岁。奥威尔·莱特1915年
在飞机公司经销股票。他于1948年去世。兄弟俩都未曾结婚。


尽管先前就有人在航空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付出了代价,宣布了成果,但是发明飞机的
主要功劳应归功于莱特兄弟。因此,在确定他俩在本册中的名次时,主要的因素是人们对
飞机的重要性的估价。在我看来,飞机似乎是一项远不如印刷机或轮船重要的发明。因为
后两项发明都使人类生存的全部方式发生了革命。但是飞机既可用于和平事业,也可用于
战争目的,无疑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在几十年期间,飞机使我们这个曾一度是巨大
的行星缩小了,使其成为一个小小的环球。此外载人飞行取得的可喜成就为发展太空旅行
奠定了基础。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梦想登天。但是讲求实际的人们一直认为《天方夜谭》中的“航空
地毯”只是梦幻而已,在现实世界中决不会存在。然而莱特兄弟的天赋却使人类世世代代
的梦想得以实现,使神话故事变成了现实。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1.拉瓦泽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8:2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1.拉瓦泽
 



 
公元1743~公元1794


伟大的法国科学家安多旺·洛朗·拉瓦泽是化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1743年他在巴黎
诞生时,化学遥遥落在物理、数学之后。化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孤立的事实,然而没有一种
系统的科学学说来改变这种杂乱无章的现象。当时人们错误地认为空气和水是单质物质,
更糟糕的是人们完全误解了火的性质,认为所有可燃烧的物质中均含有一种假定的物质,
叫“燃素”,在燃烧期间,不可燃烧的物质把其燃素释入空中。


在1754年到1774年期间,如约瑟夫·勃莱克、约瑟夫·蒲力斯特里、享利·加文秋希等天
才的化学家分离出了重要的气体,如氧气、氢气、氮气以及二氧化碳。但是由于他们相信
“燃素”这一说法,就无法完全理解他们所发现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意义。例如,人们认
为氧气是缺乏燃素的空气,即所有的燃素都被分离出去的空气。人们知道木块在氧气中比
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好些,于是就凭想象认为这是因为缺乏燃素的空气能更容易从燃烧的木
块里吸收燃素。显然不正确理解这些基本的东西,化学就不会取得真正的进展。


拉瓦泽解开了这些令人不解之谜,使化学理论走上了正轨。首先拉瓦泽指出燃素说完全错
误,不存在燃素这样的物质。燃烧过程就是燃烧物质和氧化合的过程。其次水根本就不是
一种单质物质而是由氧和氢结合而成的一种化合物。在今天看来这是显然易懂的,但是对
拉瓦泽的前辈及同时代人来讲却是不可思议的。即使在拉瓦泽提出了他的学说并予以证明
之后,还有许多第一流的化学家拒不接受。拉瓦泽在他的杰出的教课书《化学元素》(17
89)中清晰明了地介绍了他的假说及其令人信服的证据,很快就被较年轻的化学家们所接
受。


拉瓦泽证明了水和空气不是化学元素后,就在他的书中附上一张表,把他认为是单质的物
质都列入表中。虽然表中有几处错误,但是现代的化学元素表基本上是拉瓦泽所列出的表
的增订篇。


拉瓦泽与伯索勒尔、付柯瓦、居顿·莫尔维欧等人一起制定了第一个条理性极强的化学命
名法。根据拉瓦泽法(今天使用的命名法的基础),一种化学物质的成分是由其名称来描
绘的,采用统一的命名法使全世界各地的化学家首次能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


拉瓦泽是通过化学反应明确提出物质守恒定律的第一个人,化学反应可以使参加反应的物
质中的元素加以重新排列,但物质并没有通过反应而被消灭,反应后的生成物与参加的反
应物的重量相等。拉瓦泽强调把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称量准确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把化学
变成一门准确的科学,为随后在化学领域内取得的许多进展扫清了道路。


拉瓦泽还为地质学的研究做出了一些小贡献,在生理学领域内做出了一项重大贡献。他与
拉普拉斯通过精心实验,证明了呼吸的生理过程基本上是慢性燃烧过程。换言之人类和其
它动物是利用吸进体内的氧气使有机物进行慢性的内在燃烧来获取能量的。这项发现的重
大意义也许能同哈维对血液循环的发现相媲美,仅这一项发现就足以使拉瓦泽在本册中占
有名次,况且拉瓦泽的贡献不在于此,而在于他系统地提出了化学理论,使化学坚实地步
入正轨。人们都称他为化学之父,这个荣誉他是受之无愧的。


与本册中一些其他人一样,拉瓦泽年青时学过法律。他获得法学学位后接受了法国国家法
院的聘请,但是他从来没有当过律师,只是做过许多行政工作和法律咨询工作。他在法国
皇家科学院是位活跃人物,还是一个税务机构的成员。结果1789年法国革命后,革命政府
认为他是个嫌疑犯,最终逮捕了他,与此同时还逮捕了那个税务机构的其他二十七位成员
。虽然法国革命政府的裁决非常果断,但是可能不够准确。在1794年5月8日这同一天,所
有这二十八个人都受审定罪,被送上断头台。拉瓦泽留下了妻子;她协助他做过研究工作
,是一位聪明过人的女子。


在审判期间,法院收到了一份上诉书,上诉书中引证了拉瓦泽对国家和科学所做出的众多
贡献,要求给他免罪,但是法官用一条简洁的评语“共和国不需要天才”回拒了这一请求
。他的同事,伟大的数学家拉格朗日的评语比较合乎实际:“虽然可能一百年都不会再出
现那样的头脑。但是却只在刹那间被砍掉了。”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8:42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公元1856~公元1939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856年出生在弗赖贝格市,该市现在位于捷克
斯洛伐克,当时是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他四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
在那里度过的。弗洛伊德读书时就是一个出类拔革的学生,1881年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
学学位。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在一个精神病诊所行医,个人开业治疗神经病,同时致力于
生理学的研究。他在巴黎与杰出的精神病专家让·夏尔科共事。他还曾与维也纳内科专家
约瑟夫·布鲁尔共过事。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直到1895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论著《歇斯底
里论文集》;他的第二部论著《释梦》于1900年问世,这是他最有创造性、最有意义的论
著之一。虽然该书开始非常滞销,但是却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声望,他的其它重要论著也相
继问世。1908年弗洛伊德在美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当时他已是一位知名人士了。1902年他
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艾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其中的最早成员之一,几
年以后卡尔·容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两个人后来都成了名符其实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结过婚,有六个孩子。他晚年患了颌癌,为了解除病根,他从1932年起先后做过
三十多次手术。尽管如此,他仍然工作不息,继续写出了一些重要论著。1938年纳粹分子
入侵奥地利,由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因此他不顾八十二岁高龄逃往伦敦,翌年在那里不
幸去世。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做出了很大贡献,用简短的文字很难加以概括。他强调人的行为中的无
意识思维过程极为重要。他证明了这样的过程如何影响梦的内容,如何造成常见的不幸,
如口误,忘记人名,致伤的事故,甚至疾病。


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还
发展和普及了一些心理学学说,如有关焦虑、防御功能、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在此
不必一、一列及。他的著作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对他的许多观点在过去和
现在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而且自从他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热烈的争论。


弗洛伊德最为世人所知也许是由于他提出了受抑制的性爱会经常引起精神病或神经病这一
学说(实际上这个学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虽然他的著作为普及这个学说做出了许
多贡献)。他还指出,性爱和性欲始于早期儿童时期而不是成年时期。


由于对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他有创立
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和巴斯德的不
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所以很难说出他的学说中有百分之几最终会被认为是
正确的。


尽管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他仍不愧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
物。他的心理学观点使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已
被普遍使用——例如,本我①,自我②,超我③,恋母情绪④和死亡冲动⑤。


精神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代价极高的治疗方法,因此往往无效。但是也有许多成功的事例
应当归于这种方法,这是无容置疑。未来的心理学家很可能最终会断定受抑制的性爱所起
的作用比许多弗洛伊德派学者所认为的要小,但是这种作用肯定比弗洛伊德以前的大多数
心理学家所认为的要大。同样,大多数心理学家现在已经确信无意识思维过程对人的行为
起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一种在弗洛伊德之前被大大低估了的作用。


弗洛伊德当然不是心理学的鼻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人们也许会认为他作为心理学家所
提出的学说并非十分正确;但是他显然是在现代心理学发展中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人物。
由于他的研究领域十分重要,因此他理应在本册中名列前茅。


①本我;为本能冲动的根源,指原始的、非人格化的而完全无意识的精神层面而言。②自
我;为人格的核心,受现实原则支配,一方面管制本我的原始冲动,另一方面帮助本我使
其需要得到满足。


③超我:为精神一主要成份,大半无意识,少半有意识,产生于自我,对父母、老师或其
他权威的劝告、威胁、警告或惩罚表现出顺从或抑制,从而反映出了父母的良心和社会准
则,有助于性格形成和保护自我来克服过胜的本我冲动。


④恋母情绪:儿子倾慕异性母亲而敌视同性父亲的无意倾向,是弗洛伊德的幼儿性欲论的
一个阶段。


⑤死亡冲动:希望自己或他人死亡之愿望。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3.亚历山大大帝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8:55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3.亚历山大大帝
 



 
公元前356—公元前323


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征服者。他于公元前356年出生在马其顿首都佩拉市。父
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确是位远见卓识、才华非凡的人。腓力二世扩充、整编了马
其顿军队,使其成为一支最有战斗力的队伍。他最先挥师北上,征服了希腊以北一带地区
;随即又挥师南下,征服了希腊大部分地区;随之建立了希腊城邦联合政府,他自己任政
府首脑。他打算对希腊以东的大波斯帝国发动战争,其实入侵活动在腓力二世36岁遭到暗
杀时就已经开始了。


亚历山大在父亲被害时年仅20岁,却轻而易举地继承了王位。腓力二世为让儿子继位曾做
过精心安排,当时小亚历山大已具有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父亲从未忽视对他的文化教育,
家庭教师就是名声显赫的哲学家,也许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在希腊及以北领地,被腓力二世征服的民族皆认为他葬身之时便是马其顿摆脱奴役的大好
时机,但是亚力山大继位两年后就使这两个地区都平静下来,接着就把注意力转向波斯。



两百年来,波斯人统治着广阔的领土,从地中海一直蔓延到印度。虽然波斯施行强权的鼎
盛时期已成为过去,但仍是一可怕的敌对势力,仍是地球上领域最广、财富最多、势力最
大的帝国。


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4年发动了对波斯帝国的侵略战争。他将一部分军队留守在国内,以维
持对欧洲的占领,所以当他肆无忌惮出征时,所率部队只有35000人——与波斯部队相比则
是敌众他寡。尽管存在许多不利,亚历山大仍对波斯军队致以一系列毁灭性的打击,取得
了胜利。他的成功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给他的军队比波斯军队训练有素。
第二,亚历山大是一位杰出天才将领,也许是举世无双的最伟大的将领。第三,亚历山大
本人具有英勇无畏的精神。虽然每场战斗初期亚历山大是在后方坐阵指挥,但他的方针是
如果部队发动决定性进攻,他则身先士卒。这种冒险的战术使他屡次受伤,但士兵们看到
他与他们生死与共,并不要求他们去冒那些他自己不愿冒的危险,这对鼓舞他们的士气影
响巨大。


亚历山大首先率领部队攻克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驻守在那里为数不多的波斯部队;随后向
叙利亚北部挺进,在伊苏城击败了一支庞大的波斯部队。接着亚历山大又向南进军,经过
七个月的艰难围攻,攻克了腓尼基鸟市泰尔(现在的黎巴嫩)。在围攻泰尔期间,亚历山
大收到波斯国王的一封书笺,提出为了达成和平协议,他愿把半个波斯帝国割让给亚历山
大。亚历山大手下一位将军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他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采纳这
个建议”。亚历山大回答:“如果我是帕门牛,我也会采纳这个建议。”


攻克泰尔之后,亚历山大继续南进。经过两个月的围攻,埃及一箭未发,自动投降。接着
亚历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时间,让军队稍有喘息之机。在那里年仅24岁的亚历山大被誉为
法老,称之为神。随后他率军返回亚洲,公元前331年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阿拉伯战役中,
彻底歼灭了一支极为庞大的波斯军队。


取得这场胜利之后,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巴比伦和两座波斯都城,苏萨和波斯波利斯。为了
防止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不要误认为是大流士大帝)向亚历山大投降,大流士手下的军
官把他们的国王暗杀了。时年为公元前330年。但是亚历山大击败了大流士的继承人,并将
他斩首,经过三年奋战,攻克了整个伊朗东部地区,并继续向中亚推进。


这时亚历山大已经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本可以返回家园,重新筹划他的新领土。但是他
征服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继续挥军进入阿富汗,又从阿富汗穿过兴都库什山脉进
入印度。他在印度西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企图继续向印度东部进军,但是他的军队由于长
年战争,已经精疲力竭,不肯东进,亚历山大不得不返回波斯。


返回波斯的第二年,亚历山大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他的帝国和军队进行改编,这是一次重
大的改编。亚历山大从小就认为希腊民族代表了唯一真正的开化民族,而所有非希腊民族
都是野蛮民族。这当然是在整个希腊世界流行的观点,甚至亚里士多德也有这种看法。尽
管亚历山大已经彻底打败了波斯军队,但是他逐渐认识到波斯人根本就不是野蛮人,他们
与希腊人一样具有智慧和才能,一样值得尊敬。因此他产生了融其帝国的两部分于一体的
设想,由此创造了合二而一的希腊波斯民族共和王国,当然是他自己当最高统治者。据我
们所知,他确实想让波斯人与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结成同等的伙伴。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
把大量的波斯部队编入自己的部队,还为此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东西方联合”宴会。在宴
会上,几千名马其顿士兵同亚洲妇女正式结成夫妻。他自己虽然从前与一位亚洲公主结过
婚,这次却娶个达赖利斯的女儿为妻。


显然亚历山大企图利用这支改编的军队再开展征服活动。我们知道他打算入侵阿拉伯,也
许还有波斯帝国以北地区,也许打算再次入侵印度或征服罗马,迦太基和西地中海地区。
不管他的算盘如何,结果进一步的征服活动都未能进行。公元前323年6月初,亚历山大在
巴比伦突然因发热而病倒,十天后就死去了。其时还不满33岁。


亚历山大生前没有指定接班人,死后不久就出现了一场夺权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亚历山
大的母亲、妻于和孩子都横遭杀身之祸。他的帝国终于被他的将领们肢解了。


因为亚历山大死时年轻,又保持不败纪录,人们做了许多猜测,假如他活着会发生什么事
,假如他挥军入侵西地中海诸国,他很可能获得成功,那么西欧的全部历史就会迥然不同
。这样的猜测尽管有趣,但对评价亚历山大的实际影响没有多大关系。


亚历山大是历史上最富有戏剧性的人物,他的经历和个性一直是力量的源泉。有关他生涯
的确凿事实十分富有戏剧性,有关他的名字就有许多种传说。他的志向显然是做一名不受
时空间限制的最伟大的勇士,似乎也应该给予他这种称号。做为战士,他智勇双全;做为
将军,他无与伦比。在11年的奋战中,他从未打过一次败仗。


然而他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是一位智慧非凡的人。他珍爱荷马诗歌。他认识到了非希
腊人不一定是野蛮人,这确实表现了他远比当时的大多数希腊思想家更具有远见卓识。但
是,在其它方面,他却目光短浅,令人瞠目。虽然他多次在战斗中冒过生命危险,但是却
没有安排接班人,这是他死后波斯帝国迅速瓦解的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亚历山大是位颇受人喜爱的人物。他对被击败的敌人经常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爱护和慰藉,但另一方面,却生性凶暴残忍,极端自私自利。有一次因酒后争端,他亲
手杀死了他的亲密朋友、救命恩人克雷特斯。


同拿破仑、希特勒一样,亚历山大对他的同代人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他在短时期的影响
不如他们大完全是因为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后,使他的影响限制在地球的一个较小的
范围内。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亚历山大征服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使希腊和中东开化民族开始相
互密切往来,因此极大地丰富了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在亚历山大在世期间及其死后不久,
希腊文化迅速传入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竹地尔和埃及;而亚历山大以前的希腊
文化仅以缓慢的速度传入这些地区。亚历山大还把希腊的影响播及以前从未到达的印度和
中亚地区。但是文化影响决不是单向传播的事。在希腊文化时代(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几百
年间),东方思想,特别是宗教思想就传入了希腊世界。就是这种希腊文化——主要指具
有希腊特征但也深受东方影响的文化,最终对罗马产生了影响。


亚历山大在其征战生涯期间,建立了二十多个城市。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及亚历山大市,它
很快便成为世界主要的城市之一,一个著名学术和文化中心。还有几个城市如阿富汗的赫
拉特和坎大哈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城市。


亚历山大、拿破仑和希特勒按其总影响而言似乎不相上下。但是人们有这样的感觉,亚历
山大的影响会比其他两个人更加行之久远。基于这一点,他的名次排得比他俩略微高些,
尽管他在短时期的影响不如他俩那么大。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4.拿破仑·波拿巴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09:27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4.拿破仑·波拿巴
 


(2002-11-27 12:35:51)
 
公元1769~公元1821


著名的法国将军和皇帝拿破仑一世于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亚丘镇,他的原名叫拿破
仑·比欧拿巴特。法国只是在他出生前15个月左右才获取科西嘉。年青时拿破仑是一位民
族主义者,认为法国人是压迫者。但是拿破仑却被派遣到法国军事院校学习。1785年毕业
时,他年仅十六岁,就开始在军队当少尉。


四年后,法国革命爆发了,刚成立不久的法国政府几年之内就卷入了同几个外国列强战争
的急流之中。老天头一回赐给了拿破仑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指挥炮队在1793年土伦包围战
中,从法军和英军手中收复了土伦。此时他已经放弃了他的科西嘉民族主义思想,把自己
看作是法国人。他在土伦包围战中立下了战功;被提升为旅长,1796年又被提升为驻意大
利法军司令。从1796年到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以英雄
的身份返回巴黎。


1798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埃及,这次出征惨遭失败。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取得了
全盘胜利,但是纳尔逊统率的英国海军摧毁了法国舰队。1799年拿破仑放弃了他在埃及的
军队,返回法国。


拿破仑回到法国发现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他指挥意大利之战的成功而不是出征埃及的溃败。
拿破仑利用这一优势,一个月后就与阿贝·西叶雨及其他人一起发动了一次政变,宣告成
立一个新政府——执政府,他任政府的第一执政。虽然拿破仑主持制定出一部完备的宪法
,并为民众投票通过,但那只不过是他实行军事独裁的一付假面具,他很快就战胜了政变
中的其他同谋者。


因此拿破仑飞黄腾达的速度令人吃惊。1793年8月在土伦包围战之前他只不过是个无名鼠辈
,一个24岁的非完全法国血统的小军官;不到六年以后,年仅30岁的他就成为法国无庸争
辩的君主,他在君主的宝座上一坐就是14年多。


拿破仑在执政期间,对法国的行政和法律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改革了法国的金融结
构和司法制度;创办了法兰西银行和法兰西大学;实行了法国行政的中央集权制。虽然其
中的每项改革对法国本身产生了重要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是持久的影响,但是对世界上的其
他国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拿破仑所进行的改革中有一项肯定远远地超过了法国国界,这就是创编了法国公民法
典,著名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在很多方面体现了法国革命的理想。例如,在法典
面前人人无血统特权,在法典面前人人平等。与此同时法典还与过去的法国法律和风俗相
近到足以使法国大众和法律界接受得了的程度。总之,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
了,令人夸口称颂。因而法典不仅在法国一直得到实施(今日法国的民法与原版的《拿破
仑法典》明显相似),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拿破仑一贯主张的
方针就是做革命的保卫者。但是1804年拿破仑却正式宣布自己为法国皇帝,而且还让他的
三个兄弟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登极。他的这些行为无疑引起了一些法国共和党人的忿恨——
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法国革命理想的彻底背叛——但是拿破仑所面临的唯一严重的困
难却是来自对外战争。


1802年拿破仑在亚眠与英国签订了一项和平条约,目的是使法国在历经十多年连绵的战争
后有个喘息之机。但是翌年和平条约就被撕毁,法国与英国及其同盟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
长期的战争。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不断地赢得胜利,但是不打败英国的海军就无法
征服英国。1805年拿破仑时运不济,在特法拉加海角上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英国海军势
如破竹,取得了彻底胜利,此后英国基本上取得了海上的控制。虽然拿破仑仅在特拉法加
海角战六周后大破奥俄联军,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但是也未能真正补偿他那海军的重
大惨败。


1808年拿破仑愚蠢地使法国卷入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场长期而无目的的战争,使法军
多年陷入困境。但是拿破仑铸成的致命大错是他的征俄之战。1807年拿破仑会见俄国沙皇
,签订了提尔西特协议,发誓要建立永久性的友谊。但是这种联盟却逐渐出现了恶性分裂
,1812年拿破仑率大军入侵俄国。


战争的结局为人所共知。俄国部队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与拿破仑进行对阵战。于是他得以迅
速出击,到九月份就已经占领了莫斯科。但是俄国人点然起漫天大火,几乎使全城化为灰
烬。拿破仑在莫斯科等待五个星期,求和的希望也化为泡影,于是终于决定撤军,然而为
时已晚。俄国的军队以逸待劳,俄国的冬天残酷无情,法军供给短缺,这一切立刻使法国
士兵心惊胆颤,乱作一团,相互践踏,结果能活着逃命者还不足百分之十。


其他欧洲国家如奥地利和普鲁士都认识到现在是他们摆脱法国统治的妙时良机。他们共同
会师攻打拿破仑。1813年拿破仑在来比锡战役中又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失败。翌年他宣告
辞职,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


1815年他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在法国他颇受欢迎,复辟成功。其他欧洲列强立即宣战,
他复辟一百天后就在滑铁卢遭到了最终的失败。滑铁卢之战后拿破仑被英国人囚禁在南大
西洋的一个小岛——圣赫勒拿岛上,于1821年因患癌症在那里死去。


拿破仑的戎马生涯矛盾重重,变化莫测。他在战术上的指挥天才令人拍手叫绝,如果仅从
这方面来判断,也许可以把他看作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将军。但是从重大的战略上来看
,他却易于犯下令人瞠目的盲动性错误,如对埃及和俄国的入侵。拿破仑的战略错误非常
严重,因而他算不上第一流的将军。这一评价有失公允吗?我认为不是的。毫无疑问,评
价一位将军是否伟大的一个标准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避免造成重大伤亡。因此评价象亚历山
大大帝、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这样最伟大的将军就不会引起争沦,因为他们的军队从未打过
败仗。拿破仑最终被打败了,因而他在国外征服的领土也如漫天浮云,随风飘散。1815年
他最终失败后,法国占据的领土比1789年革命爆发时还要少些。


毫无疑问,拿破仑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人们常常把他同希特勒相提并论,但是两者之间
有着极其重要的区别。希特勒在很大程度上是歇斯里底大发作,而拿破仑则是一个野心勃
勃的机会主义者,他对悚人听闻的大屠杀没有特别的兴趣。拿破仑的统治无论从哪一个方
面来看都不能和纳粹集中营相比。


拿破仑名声显赫,人们容易过高地估计他的影响。他在短期内的影响确实很大,比亚历山
大大帝也许还要大,虽然远不如希特勒(据估计在拿破仑战争中死亡的法国土兵将近50万
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德国人有800万名)。无论如何,拿破仑的活动在数目上
和对其同代人生活的影响都远不如希特勒。


从长期影响来看,拿破仑似乎比希特勒更重要,但不及亚历山大。拿破仑在法国进行了广
泛的政治改革,但是法国人口还不到世界的七十分之一,因此一定要如实地看待这样的政
治改革。从对法国个人生活的影响来看,他的改革远远不如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发生的规
模空前的政治改革。


据说拿破仑时代为巩固法国革命时期的成果和确保法国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提供了时机。
因此在1815年法国君主制度最终复辟时,这些变化已经如此深入人心,恢复旧制度的社会
秩序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发生在拿破仑之前,1799年拿破仑开始执政时
要回到原来状态看来就已经为时过晚了。尽管拿破仑自己有建立君主制的野心,他还是为
在全欧洲传播法国革命的理想起了作用。


拿破仑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有巨大的间接影响。他对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西班牙政府的实
力,使它在几年的时间里不能控制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就是在这个实际上的自治时期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开始了。


拿破仑做了一笔交易,这件事看来和他的主要意图无关,然而却成为他一生中产生最持久
最重大的影响的一件事。那就是1803年拿破仑向美国出售了一片辽阔的土地。他认识到要
保卫法国在北美占据的土地不受英国掠夺,想必是非常困难,此外他资金缺乏。路易斯安
那契约也许是整个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土地转让,使美国成为一个接近占有一个洲的面
积的国家。如果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就很难预料美国将会是个什么样子,肯定会与今日
的美国迥然不同。的确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美国能否成为一个大列强国都很难说。


当然拿破仑并不是促成签订路易斯安那契约的唯一因素,美国政府显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法国要价非常低廉,似乎无论哪届美国政府都有可能愿意做这笔生意,而法国政府
出售路易斯安那领土的决定却只是通过拿破仑一个人作出的。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5.阿道夫·希特勒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0:10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5.阿道夫·希特勒
 


公元1889~公元1945


坦率地说,我是带着一种恶心的感觉把阿道夫·希特勒编入此书的。他的影响几乎完全恶
毒有害,他的主要作用是使大约三千五百万人丧失了性命。我无意为这个人树碑立传,但
是事实不容回避:希特勒对许许多多人的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1889年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布劳瑙小镇。青年时代,他是位一事无成的艺术家,
却成了一位狂热的德国民族主义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德国部队里服过役,受过伤,
还得过两枚勇敢勋章。


德国的失败使希特勒感到震惊和恼怒。1919年他在慕尼黑加入了一个小小的右翼党,这个
党不久就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便成了该
党理所当然的领袖。


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纳粹党的势力在迅猛增长,1923年发动了一场叫做“慕尼黑啤酒店暴
动”的政变,阴谋失败后,希特勒锒铛入狱,他由于变节而受到审判和定罪,但是他服刑
还不到一年便悠闲地走出了狱门。1928年纳粹党仍是一个小党。但是大萧条的到来引起了
公众对根基牢固的各个德国政党颇为不满。因此纳粹党的势力在迅速增长,1933年四十四
岁的希特勒一跃成为德国总理。


希特勒一当上总理,就利用政府机构镇压一切敌对势力,迅速建立起一种独裁统治。这个
过程不是通过逐步腐蚀公民自由和被告辩护的权利,而是以闪电般的速度来完成的。纳粹
党人根本就不实行审判,许多政敌倍受毒打,或直接遭到暗杀。在战前的年代里,大多数
德国人却真正拥护希特勒,因为他能减少失业,恢复经济。 随后希特勒把德国引上了一条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征服之路。起初他获得的领土实际上是一弹未发。英国和法国自己
正面临着重重的经济困难,极度渴望和平。希特勒扩充德国军队,破坏凡尔赛和约,占领
莱茵河西部地区并实行军事设防,强行吞并奥地利(1938年3月)。对所有这些,英法两国
都未出面干涉,甚至对强占捷克斯洛伐克设防牢固的边界地区苏台德也加以默许(l938)
。英法希冀慕尼黑协定——一项国际协定——能够买到“我们时代的和平”,才使得捷克
斯洛伐克孤立无援,几个月后希特勒就占领了该国的所有地区。每次进攻之前,狡诈多端
的希特勒一面为他的行径辩护,一面威胁说,如果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发动战争;每次
进攻,脆弱胆怯的西方民主国家都作出了让步。


但是英法决心要保卫希特勒下一个进攻目标——波兰。希特勒在1939年8月下旬与斯大林签
订了一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实际上是一项侵略同盟条约,两位独裁者就相互间如何
瓜分波兰在条约中达成协议),使自己首先得到了保护。九天后德国入侵波兰,又过了十
六天苏联也入侵波兰。虽然此时英法两国对德宣战,但是波兰很快就被击败了。


1940年是希特勒的最得意忘形之时,4月他的军队吞并丹麦和挪威,5月侵占荷兰、比利时
和卢森堡,6月法国投降。但是在年末英国抵住了德国空军一系列长时间的袭击,这就是著
名的


“不列颠之战”。希特勒从未能够入侵英国。


1941年4月希特勒的部队征服了希腊和南斯拉夫。I941年6月,希特勒撕毁了他与苏联签订
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对其发动进攻。他的军队征服了大片的苏联领土,但是在冬
季到来之前却未能歼灭苏军。


虽然希特勒已经与英国和苏联作战,但是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几天
之后,他即对美宣战。


到1942年中期,德国所征服的欧洲领土面积大于历史上任何国家所征服的领土,此外它还
占领了北非的许多地区。1942年下半年,战争的转折点出现了,德国在苏联斯大林格勒和
埃及阿莱曼两场关键性战役中连遭失败。经受这些挫折之后,德军势力大减。虽然德国的
最终失败现在看来已成定局,但是希特勒却不甘服输;尽管德国伤亡惨重,但是在斯大林
格勒战役后又继续战斗了两年多。惨痛的结局在1945年春天终于来到了,4月30日希特勒在
柏林自杀,七天后德国投降。


希特勒在掌权期间,实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种族灭绝政策。他是一个狂热的种族主义者,
特别恶毒地憎恨犹太人。杀掉世界上每一个犹太人是他公开明确的目标。在他执政期间,
纳粹分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造了庞大的集中营,营内设有巨大的毒气室。在他所征服
的每块领土上,无辜的男女老幼就被捆绑起来,装上畜车,投进毒气室活活毒死。仅在几
年期间,几乎有6百万犹太人就这样惨遭杀害。


不仅犹太人是希特勒的牺牲品,在他执政期间,大批大批的俄国人和吉普赛人以及许许多
多被认为是低劣种族的人和国家的敌人也惨遭屠杀。人们决不会想到这些谋杀是自发的行
为,是在战斗最激烈期间进行的:希特勒死亡营是一门经过精心组织的大商业。要保持记
录,要有定额,要全面搜索尸体,以求得到诸如金质假牙和结婚戒指等贵重物品。许多受
害者的尸体也被用来制作肥皂。希特勒十分热衷于这项谋杀计划,在战争末期德国民用和
军用燃料短缺时,畜车却不停地向死亡营驶去,执行着阴森可怖但无益于军事的任务。


看来希特勒显然会留名于世,其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众所皆知,他是整个历史上罪恶
最大的人。如果说象尼禄和喀利古拉这样的人物——已经作为残酷的象征闻名于世长达二
十个世纪之久——他们所犯下的罪恶同希特勒相比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似乎可以有把握
地预言希特勒作为历史上罪恶最大的人是无可争议的,所以他在未来的许多世纪中都会留
有名气的。此外他当然还会作为世界曾经历过的最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
者而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核武器的出现使将来再发生这么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为减少。
因此,即使从现在到今后的两千多年内,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许都会被认为是历史上的一个
重大的事件。


而且希特勒还会为他整个生平十分古怪有趣而将继续留名。一个外国人(希特勒生在奥地
利,不是德国人)没有政治经验,没有金钱,没有政治背景,但是却在不到十四年的时间
就爬上了一个主要的世界强国的元首宝座,这确实是令人瞠目。他具有杰出的演说才能,
从希特勒鼓动人们采取重大行动的能力来判断,他可能是整个历史上最精湛的演说家。最
后希特勒一获得政权就行使恶魔般的手段,这当然也不会很快被世人遗忘。


也许历史上没有哪一位人物对其同代人的影响象阿道夫·希特勒那样大。除了在他发动的
战争或在纳粹集中营中死去的数以百万计的人以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流离失所,无家
可归,他们的生活由于战争而被完全扰乱了。


要估价希特勒的影响还必须得考虑另外两个因素。第一,要是没有希特勒,在他领导下实
际发生的事件有许多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在这方面,他与诸如查尔斯或西蒙·玻利瓦尔
这样的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然德国和欧洲的形势也确实为他提供了机会。例如,
他提倡军国主义和反对犹太人的演说肯定在许多听众中引起了共鸣。但是没有迹象表明在
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大多数德国人希望或有意让他们的政府奉行近乎象希特勒所推行的
那种极端的政策,也没有什么迹象表明其他可能会成为德国领袖的人物会干出同样的勾当
来。事实上对于希特勒时代实际发生的事件,任何局外的观察家都不能作出近乎准确的预
见。


第二,整个纳粹运动绝对操纵在一个领导人手中。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和其他人对共产
主义的崛起都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国家社会主义在希特勒前后都没有重要的领导人。他
领导纳粹党夺取了政权,并在这个党的整个掌权期间维持住了他的领导地位。当他死亡时
,纳粹党及其所领导的政府也随之消亡。


虽然希特勒对他同时代人的影响十分巨大,但是他的举动对未来世世代代的影响看来却无
足轻重。希特勒完全未能实现他的任何远大目标,他对后代人所产生的一点儿影响似乎与
他的本意相违背。例如,希特勒热衷于扩大德国的领土和影响,但是他征服的领土虽大,
却瞬息即逝。今天即使把东德和西德的领土合在一起也没有希特勒就职时的德意志共和国
大。希特勒极力想灭绝犹太人,但是在他就职的十五年后,十个独立的犹太国家在两千年
中首次宣告成立。希特勒憎恨共产主义和苏联,但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所发动的战争,
苏联人在他死时就已经把自己的控制范围扩大到东欧的一个广大的地区,共产主义的影响
在世界上迅速扩展开来。他轻视民主政体,希望不仅在其他国家而且也在德国将其消灭,
但是今日的西德就是一个正在运转的民主政体,它的公民对于独裁统治的忍耐力比希特勒
以前任何一代的德国都要小得多。


希特勒在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有着巨大的影响,但对未来的世世代代没有什么影响,把这个
奇怪的现象综合起来分析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希特勒对他所处的时代的世界的影响如此巨
大,显然他应在本册中占据相当高的位次。但是他肯定应该远排在秦始皇、奥古斯都·凯
撒和成吉思汗这样的人物之后,因为他们的行动在其死后若干个世纪中对世界仍有影响。
与希特勒般配的是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大帝。从短期来看,希特勒对世界的骚动,甚至比这
两位还要大,但是他的名次要比他俩略微低些,因为他的长期影响不如他俩大。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6威廉·沙士比亚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0:35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6威廉·沙士比亚
 

 
公元1564—公元1616 


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他虽受过良好的
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莎士比亚18岁时与一个26岁的女子结婚,他不满21岁时已有
了三个孩子。 


几年后他来到伦敦,成为一名演员和剧作家。他三十而立,蜚声剧坛,四年后就已经成了
英国戏剧界的泰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写了《儒略·凯撒》、《奥塞罗》、《麦克白》和
《李尔王》这样的杰作。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
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他的子
孙都已经断宗绝代了。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
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就莎士比亚的天才、成就和声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册中名列前茅看来有点离奇。我
把莎士比亚排得这样低,不是因为我不赏识他的艺术成就,而是我认为文学艺术人物一般
说来对人类历史影响较小。 


宗教领袖、科学家、政治家、探险家、哲学家或发明家的活动经常影响到人类奋斗的许多
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科学的进展对经济和政治事物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
宗教信仰、哲学观点和艺术的发展。 


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可能对后来的画家的作品影响很大,但是他对音乐和文学可能带来
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对探险和其他人类奋斗的领域实际上则毫无影响可言。类似的说法也
适合于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作曲家。一般说来,文艺人物只对文艺有影响,实际上只对他
们所从事的那个特殊领域有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一名文学、音乐或美术人物被
列进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数几个人物才被列入本册。 


那么为什么本册中有文艺人物呢?这是因为欣赏文艺对每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响(
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很大),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会花一部分时间听音乐,一部分时
间读书,一部分时间作画,等等。即使我们听音乐的时间对我们的其他活动毫无影响(这
肯定是种夸张的说法),这一部分时间仍然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无聊时间。 


一位艺术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比我们听、读或看他的作品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是因
为他的作品很可能对其他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影响,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所体验和赏识。 



在有些情况下,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确的哲学内容,这会影响我们对其他问题的看
法。当然文学作品比音乐或美术作品更经常是如此这般。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三幕,第一场)中,莎士比亚让亲王说:“对杀人的凶手不能讲慈悲,否则就是鼓励杀
人。”这里提出的观点(不管人们接受与否)具有鲜明的哲学内容,可能会对人们的政治
态度产生影响,而不是其他如欣赏“蒙娜丽莎”①所产生的影响。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相对来说,今天很少有人
谈乔叟、维吉尔、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
。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
他的戏剧的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
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
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一推测看来不无道理。 


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时,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他的作品(当
然类似的论断适合于每一位文学艺术人物,但是这个因素在评价一般的艺术家的影响时看
来并不特别重要)。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
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
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 


当然有些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也会受到文学评论家的轻视,但是莎士比亚就不同了,文学
学者都不遗余力地赞扬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
气质。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响和不断受到大众的赏识,才使他在本书
中获得相当高的名次。 


①“蒙娜丽莎”(MonaLisa):又称“拉·乔肯达’LaCioconda。为达·芬奇最著名的作
品,完成于1503—1506年间。画中的蒙娜丽莎虽身著丧服,但是从脸上神秘微笑的表情,
以及背景的自然描写,成为充满了强烈暗示性的作品,连带的也产生了许多传说。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7.亚当·斯密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0:5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7.亚当·斯密
 


公元1723—公元1790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
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
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
伟大著作《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
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他于1776年在克科底去逝。斯密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
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
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这种学说
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
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斯密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
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
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
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
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
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
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
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
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但是如果自由竞争受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因而斯密相
信自由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事实上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
。他声言这样的干涉几乎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斯密虽然没有
发明“放任政策”这个术语,但是他为建立这个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


有些人认为亚当·斯密只不过是一位商业利益的辩护士,但是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他经
常反复用最强烈的言辞痛斥垄断商的活动,坚决要求将其消灭。斯密对现实的商业活动的
认识也并非天真幼稚。《国富论》中记有这样一个典型观察:“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
们会谈不是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提高物价的计划。”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结构严密,论证有力,使经济思想学派在几十年内就被抛弃了
。实际上亚当·斯密把他们所有的优点都吸入进了自己的体系,同时也系统地披露了他们
的缺点。斯密的接班人,包括象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对
他的体系进行了精心的充实和修正(没有改变基本纲要),今天被称为经典经济学体系。
虽然现代经济学说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但这些大体说来是经典经济学的自然产物。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自然不是他的政治学说)都可以看作
是经典经济学说的继续。


在《国富论》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观点。虽然李嘉图和卡
尔·马克思都坚持认为人口负担会阻碍工资高出维持生计的水平(所谓的“工资钢铁定律
”),但是斯密指出在增加生产的情况下工资就会增长。事实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斯密在
这一点上正确,而李嘉图和马克思是错的。


除了斯密观点的正确性及对后来理论家的影响之外就是他对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国
富论》一书技巧高超,文笔清晰,拥有广泛的读者。斯密反对政府干涉商业和商业事务、
赞成低关税和自由贸易的观点在整个十九世纪对政府政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他对
这些政策的影响今天人们仍能感觉出来。


自从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致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搁置一边,因而人们容易
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立人,因而是人类
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8.托马斯·爱迪生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1:1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8.托马斯·爱迪生
 


公元1847~公元1931


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于1847年在俄亥俄州米兰镇出生,他只受过三年的正规
教育,他的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智力迟钝的学生!


爱迪生在他年仅二十三岁时就做出了他的首项发明——电子投票计录器,这样的仪器没有
销路,从此爱迪生专心致志地发明他预计能够容易打入市场的东西。在发明了记录器以后
不久,爱迪生发明了一种改进的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以此换取四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
笔巨大的收入。爱迪生随之又做出了一系列其它发明,很快就名利双收。也许他的最有创
造性的发明是留声机,1877年他获得该项发明的专利权。但是对世界来说更重要的是1879
年他发明了一种实用的白炽灯泡。


第一个发明电照明装置的人,并不是爱迪生。早在几年前巴黎就使用孤光灯为街道照明。
然而爱迪生的灯泡连同他所发明的输电装置一起使普通家庭实现了用电照明,1882年他的
公司在纽约市开始生产家用电,此后电的家庭使用迅即传遍了整个世界。


爱迪生建立了第一家输电公司,把电力送到私人家中,为一种巨大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天使用这种电源的毕竟不仅仅是电灯,而是从电视机到洗衣机的一整套系列家用电器
。由于爱迪生所建输电网的电力便于利用,因此它极大地促进了电在工业上的应用。


爱迪生对电影、照像机和放映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电话(他的碳精送话器显
著地提高了可听性)、电报和打字机均做了重要的改进。在他的其它发明中有留声机、油
印机和蓄电池。总计起来,爱迪生获得了一千多个单项发明的专利权,这的确是一个令人
难以置信的数目。


爱迪生的工作效率如此惊人,其原因之一是在他生涯的早期,他在新泽西曼娄公园建立了
一个研究实验室,聘用了一批有才干的助手协助他做工作。自从那时以来许多工业公司部
建立了大型的研究实验室,它们的原型就是爱迪生的这个实验室。爱迪生创办的现代的、
装备精良的研究实验室——在实验室里许多人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是他最重要的发
明之一,虽然这项发明他肯定不会获得专利权。


爱迪生不仅是一位发明家,还从事制造工作,并且组建了几个公司,其中最重要的公司后
来成为通用电气公司。


虽然爱迪生没有纯理论科学家的气质,但他做出了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1882年他发现在
接近真空状态下,电流可以在彼此不相接触的电线之间通过,这个现象叫做爱迪生效应,
它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际应用,终于导致了真空管和电子工业的创立



爱迪生一生的大部分时期都患有严重的失聪症,但是他工作刻苦,毅力超人,因而完全补
偿了这一缺陷。爱迪生结过两次婚


(他的第一个妻子年青时夭折),两个妻子均给他生三个孩子。他于1931年在新泽西奥兰
治去逝。


人们公认爱迪生是天才,是曾出现过的最伟大的发明天才。浏览他的实用发明成果,一种
敬畏之感油然而生,虽然其中的大多数发明可能会在三十年内被其它人做出来。但是如果
我们分别来看他的发明,就会发现其中没有哪一项具有真正的重大意义。例如白炽灯虽然
被广泛使用,但并不是现代生活的一个无法弥补的空白。事实上,日光灯这个运用完全不
同的原理而做出的发明,也被广泛地使用;如果根本没有白炽灯泡,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不
会与现在迥然不同。确实在有电灯以前,人们一般认为蜡烛、油灯和煤气灯是相当令人满
意的光源。


留声机当然是一种巧夺天工的仪器,但是人们都认为,它同象收音机、电视或电话给我们
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相比则黯然失色。而且近年来出现完全不同的录音办法,如磁带录音
机等。今天如果根本没有留声机或录音机,相对来说也无关紧要。在爱迪生获得的专利权
中,有许多是有关对他人已经发明、并且相当有用的装置所做的改革,这样的改革虽然是
有益的,但不能认为在整个历史进程上有重大的意义。


虽然爱迪生的发明中没有哪一个单项鹤立鸡群、独占鳌头,但是应该记住他做出的不只是
一种发明,而是一千种。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把爱迪生的名次排在伽格尔摩·马可尼
和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之前。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9.安东尼·万·雷汶胡克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1:5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39.安东尼·万·雷汶胡克
 



 
公元1632~公元1723


微生物的发现者安东尼·万·雷汶胡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台夫特镇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他的成年多半都是在镇府里当小官。


雷汶胡克的伟大发现来自他那摆弄显微镜的嗜好。当时在商店自然是买不到显微镜,雷汶
胡克就自己动手设计制造。他从来没有当过职业磨镜师,也未曾在这方面受过正规训练,
但是他掌握的技术的确精湛,比当时的任何一个职业磨镜师都要高超。


虽然约在雷汶胡克出生前三十年就已经发明了复合显微镜,但他却从未使用过。但是经过
非常认真而准确的研磨,他磨出了焦距很短的小透镜,其分辨能力大于任何早期的复合显
微镜。现在他所磨制的透镜中有一台的放大倍数大约是270,而且有迹象表明他曾制造过比
这个放大倍数还要大的透镜。


雷汶胡克在做观察时极其耐心细致。他独具只眼,好奇无比,用自己精心制作的透镜,检
查各种各样的物质,从人的头发到狗的精液,从雨水到小昆虫,还有肌肉纤维,皮肤组织
以及许多其它样品。他认真做笔记,并对所观察到的事物都详详细细地绘制成图。


自从1673年以后,雷汶胡克就与当时主要的科学组织美国皇家学会保持通信联系。虽然他
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只念过初中,除荷兰语以外不懂任何语言),但是在1680年却被选
为该会会员,同时还当上了巴黎科学院院士。


雷汶胡克结过两次婚,有六个孩子,但是没有第三代子孙。他身体健壮,到了晚年仍能继
续工作。许多达官贵人都前来登门拜访过他,其中包括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和英国女王
。他于1723年在台夫特去世,终年九十岁。


雷汶胡克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发现。他是第一个描述精子的人(1677年),是红血球的最早
描述者之一。他反对低等生物自然生殖学说,并给出大量的证据。例如,虱子的繁殖方式
与有翼昆虫通常的繁殖方式相同。


1674年他对微生物进行第一次观察,做出了他的最伟大发现。这是人类史上最具有潜在力
的伟大发现之一。雷汶胡克在一小滴水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新世界,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
富有生命力的新世界。虽然他对这个新世界还不了解,但是它对人类具有非常伟大的意义
。他所观察到的这些“非常微小的动物”实际上常常掌握着人的生死命运。雷汶胡克曾对
微生物做过研究,他在许多不同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这种生物:井水、塘水、雨水以及口腔
和肠道里都有。他对各种不同的细菌及原生动物都做过描述,并计算过它们的体积。


几乎是在两个世纪以后的巴斯德时期,雷汶胡克的伟大发现才得以应用。事实上整个微生
物学科在19世纪末先进的显微镜未发明之前一直处于冬眠状态。因此可能有人会认为即使
没有雷汶胡克,即使他的发现是在19世纪做出的,也不会因此使科学的进展受到多大影响
。但是雷汶胡克确实发现了微生物,科学是通过他才真正意识到了微生物的存在,这是不
容否认的。


人们有时会认为雷汶胡克完全是凭运气才做出了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但事实毕竟是事实
。他认真地制作出了质量超前的显微镜,他的观察耐心准确,他对微生物的发现自然就是
其中的一个结果。换句话说,他的发现是技巧和甘苦结合的产物——恰好同纯粹的运气相
对立。


主要通过个人奋斗而做出的重大科技发明实在是屈指可数,而微生物的发现就是其中之一
。雷汶胡克独自从事研究,对细菌和原生动物的发现是人们先前未曾料到的,也与生物学
中大多数其它进展不同,根本就不是先前生物学知识的自然产物。就是这个因素连同他的
发现终于得以应用的重要性一起,才使他在本册中居于高位。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0.柏拉图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2:0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0.柏拉图
 


 
公元前427~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代表着西方政治哲学以及我们的许多道德和玄学思想的起点。他对这
些课题的思索已被阅读和研究两千三百多年之久。因此,柏拉图是西方思想的伟大创始人
之一。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在雅典一个贵族家庭。年青时他就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成了他的良师益友。公元前399年,20岁的苏格拉底被十分含糊地控告为不信上帝
和腐蚀雅典青年而遭受审讯,被判处死刑。柏拉图称苏格拉底是“我曾知道的所有的人中
最聪明、最正派、最优秀的人”。苏格拉底的死使柏拉图长期厌恶民主政体。


苏格拉底死后不久,柏拉图离开雅典,在随后的10到12年之间一直四处漫游。约在公元前
387年他返回雅典,在那里创办了一所学校——柏拉图学园,该园连续开办了九百多年。柏
拉图余下40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雅典度过的,传授哲学学说和纂写哲学论著。他的最著名
的弟子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17岁来到学园时,柏拉图已60岁了。柏拉图于公元前34
7年去世,享年80岁。


柏拉图写了36部书,其中大多数是有关政治和道德问题的,也有关于神学和玄学的。这些
著作显然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但是我要冒过于简化柏拉图的思想之险,以求概括
柏拉图最有名的著作《理想国》所表达的主要政治思想。该书代表了他的理想社会观。


柏拉图指出,最好的政体是贵族政体。他这种提法并不意味着世袭的贵族政体,也不意味
着君主政体,而是意味着实行选贤任能的贵族政体——即由国中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来统
治。这样的人并不是通过公民投票来选举,而是通过选拔任命(选举委员,由原任委员投
票选举所需增加的新委员)。已经成为统治阶级即监护阶级的成员应该完全根据功绩来吸
收新人加入自己的行列。


柏拉图认为所有的人,不管是男是女,都应该让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看他们是否
胜任担当监护阶级的成员(柏拉图是指出男女基本平等的第一位主要的哲学家,实际上在
很长一个时期里都是唯一的一位)。为了确保机会均等,柏拉图主张所有的孩子都由国家
抚养和教育。孩子们首先接受完备的体育训练,但是音乐、数学以及其它学科也不能忽视
。内容广泛的考试应分几个阶段进行,让成绩较差的人到社会上从事经济工作,让成绩好
的继续深造。深造期间的教育不仅应包括通常的学科,也应包括对“哲学”的研究,柏拉
图这里的“哲学”是指他的理想形式的玄学。


到了35岁,能令人信服地表明自己已精通了理论原理的人,还要继续深造15年以求掌握实
际工作经验。只有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现实世界中去的人,才能被吸收进监护阶级中来。
而且只有明确地显示出自己把民众幸福放在首位的人,才能成为监护人。


做一个监护阶级的成员并非对所有的人都具有吸引力。监护人不能成为富翁。他们只允许
有极少的个人财产,而不允许有土地和私人住房。他们的工资固定但数目不多,既不许拥
有黄金也不许拥有白银。监护阶级的成员不允许有个自的家庭,要在一起进餐,要有普通
身份的朋友。这些哲人国王所得到的报酬不应该是物质财富,而应该是公共事业的圆满实
现。简言之,这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观念。


许多世纪以来,《理想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宣扬的政治制度并
没有用来作为实际中哪个国家政体的模特。从柏拉图时代到我们时代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
间里,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实行世袭的君主政体。在最近的几个世纪中,有几个国家实行了
民主政体;也有军事统治和蛊惑人心的暴君统治的事例,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统治。这
些政体中没有哪一个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相似。柏拉图的学说从未被哪个政党所采用,也从
未象卡尔·马克思的学说那样构成一种政治运动的基础。我们因此就是否应该得出结论,
柏拉图的著作虽然受到了高度的称赞,但是在实践中却被完全忽略了呢?我认为不是这样



实际上欧洲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体是柏拉图模式的直接翻版,但是中世纪欧洲大主教的职
责同柏拉图监护阶级的职责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中世纪的教会是由一个自我完善的
豪杰团体组成的,其成员都接受过一种正统哲学的训练。从原则上来讲,所有的男子不管
家庭出身如何都有资格当教士(虽然女子不包括在内)。还从原则上讲,教士没有家庭,
其目的是促使他们关心自己的民众,而不是自己去追名逐利。


苏联共产党的作用也好比柏拉图《理想国》中监护阶级的作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组成自
我完善的豪杰集团的成员们都受过一种正统哲学的训练。


柏拉图的思想也影响了美国的政府机构。美国立宪代表会议的许多代表都熟知柏拉图的政
治思想。当然目的是为了使美国宪法能成为发现民众的意志并使其发挥作用提供一种手段
,也是为选择最英明、最优秀的人来治国提供一种手段。


估价柏拉图的重要性难就难在他对世世代代的影响虽然广泛而深入,但是却微妙而间接。
除了他的政治学说外,他的道德学和玄学的论述也影响着后来的许多哲学家。如果说柏拉
图在本册中的名次远比亚里士多德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一位哲学家而且
还是一位重要的科学家。但是柏拉图的名次高于诸如约翰·洛克、托马斯·杰弗逊和伏尔
泰这样的思想家,因为他们的哲学著作到目前为止只对世界产生了两三个世纪的影响,而
柏拉图的影响已经持续了二十三个世纪。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1.伽利尔摩·马可尼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2:3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1.伽利尔摩·马可尼
 



 
公元1874~公元1937


无线电发明家伽利尔摩·马可尼1874年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市。他的家庭十分富裕,他
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1894年年满二十岁的马可尼了解到海因利希·赫兹几年前所做
的实验,这些实验清楚地表明了不可见的电磁波是存在的,这种电磁波以光速在空中传播



马可尼很快就想到可以利用这种波向远距离发送信号而又不需要线路,这就使电报完成不
了的许多通信有了可能。例如利用这种手段可以把信息传送到海上航行的船只。


马可尼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895年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工作装置,1896年他在英国做了该装
置的演示试验,首次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马可尼立即成立了一个公司,1898年第一
次发射了无线电。翌年他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穿过了英吉利海峡。虽然马可尼最重要的专利
权是在1900年授予的,但是他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发明,从中获得了许多专利权。1901年他
发射的无线电信息成功地穿越大西洋,从英格兰传到加拿大的纽芬兰省。


这项发明的重要性在一次事故中戏剧性地显示出来了。那是1909年共和国号汽船由于碰撞
遭到毁坏而沉入海底,这时无线电信息起了作用,除六个人外所有的人员全部得救。同年
马可尼因其发明而获得诺贝尔奖。翌年他发射的无线电信息成功地穿越六千英里的距离,
从爱尔兰传到阿根廷。


附带提一下,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利用莫尔斯电码的虚线系统发射的。当时就已经知道声音
也可以用无线电传播,但是这大约在1915年才得以实现,用于商业的无线电广播在30年代
初期才刚刚开始,但是它的普及和意义随后则迅速地增长。


一项发明的专利若价值连城,那么这项发明定会引起法律上的争执。1914年法院撤消了一
项起诉,宣布马可尼具有明显的获专利权的优先权。马可尼在晚年对短波和微波通信做了
重要的研究。他于1937年在罗马逝世。


由于马可尼只是作为发明家而著称于世,因而他的影响显然是与无线电及其产物的意义成
正比。(马可尼没有发明电视,但是无线电的发明是电视的一个重要先兆,因而把发明电
视的一部分也归功于马可尼似乎是情理之中的。)显然无线电通信在现代世界中是极其重
要的。它可以用于新闻、消遣、军事、科研、警察及其它目的。虽然从某些用途来说,电
报(比无线电早发明半个世纪)也可以起到同样作用,但是对许许多多用途来说无线电不
可能被取而代之,它可以与地上的汽车、海上的轮船、天上的飞机,甚至航天飞机相互通
信、显然无线电的发明比电报的发明更为重要,因为电报发送的信息可以用无线电来发送
,而无线电信息可以传到电报传不到的一些地方。


马可尼在本册中的名次比亚历山大·格雷厄尔·贝尔排得高些,只是因为无线电通讯比电
报的发明更为重要。把爱迪生排得比马可尼略高些,是因为他做出了很多项发明,尽管其
中没有一项有无线电那样重要。既然无线电和电视只是迈克尔·法拉第和詹姆斯·克拉克
·麦克斯韦学说实际应用的一小部分,马可尼的名次落在这两位人物之后似乎不无道理。
只有极少数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对世界的影响可以与马可尼相提并论,这一点似乎也是不言
而喻的。因此,马可尼在本册中的名次是比较高的。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2.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2:5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2.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公元1770~公元1827


全世界最伟大的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市。他从小就表现出了
音乐天赋,他的处女作是在1783年发表的。他年轻时访问过维也纳,在那儿结识了莫扎特
,不过他们的交往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1792年,贝多芬返回维也纳,在一段时期里求
教于海顿——当时维也纳首屈一指的作曲家(莫扎特在此年去逝)。贝多芬在维也纳——
当时世界音乐之都度过余生。


贝多芬作为钢琴家所具有的娴熟技巧给所有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仅是一名成功
的演奏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不久就成为一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颇受欢迎,
二十五六岁时就能轻而易举地把作品卖给出版商。


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为此不祥之兆而感到惴惴不
安,这是可想而知的。一时间他竟想到了自杀。


1802年到1815年间有时被称为是贝多芬创作生活的中期。在这期间,他的失聪症在不断加
剧,从此便深居简出。他那日渐严重的失聪症使人们形成了他是一个厌世者的错误印象。
他曾同好几个妙龄少女有过海誓山盟,但最终却似乎都在不幸中结束。他终生未娶。


贝多芬不断地谱写出大量的音乐作品。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对当时音乐观众所喜闻乐
听的音乐的关注日渐减少。但是他却在不断地获得成功。


贝多芬快到50岁时已经完全耳聋。结果他不再登台演出,甚至变得更加孤独怪癖。他并不
象先前那样多产,而且作品也给人以诘屈聱牙之感。那时他主要是为自己和一些理想的未
来观众而作曲。据说,他曾对一位批评家说,他的作品“不是为你而是为未来的一代而创
作的”。


如果说这位超乎时空的最富有天才的作曲家饱尝了失聪的辛酸,不如说那就是对命运的一
种最无情的嘲弄;如果说贝多芬不顾失聪的痛苦,以一种超人的毅力继续保证了作品的质
量,那么这就是一种鼓舞人心的、近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功绩。但是事实比想象的还要出人
意料:实际上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岁月里,谱写出的乐章超出了他早期作品的水准。一般
认为他在晚年的岁月里创作的作品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他1827年在维也纳去逝,终
年57岁。


贝多芬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十部
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但是和
他众多的乐曲的数量相比,更重要的是其质量。他的作品把完美的想象和奔放的感情有机
地融为一体。贝多芬用自己的演奏扣动了人们的心弦,他们再也不认为器乐是一种次要的
艺术。


贝多芬是一位颇具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他给音乐带来的变化中有许多已经产生了流芳百世
的效果。他扩大了管弦乐队的规模,增加了交响曲的长度,扩大了它们的领域。他证明了
钢琴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为使它成为第一流的乐器做出了贡献。贝多芬代表了音乐从古
典式向浪漫式的转变。他的作品给许多富有浪漫色彩的乐曲带来启迪。


贝多芬对许多后来的作曲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各种风格不同的人,如勃拉姆斯、
瓦格纳、舒伯特和柴柯夫斯基。他还为柏辽兹、古斯塔夫、马勒、斯特劳斯等许多人开辟
了道路。


贝多芬在本册中的名次看来显然应排在任何其他作曲家之首。虽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
赫几乎和他同享盛名,但是贝多芬的乐曲比巴赫的乐曲拥有范围更广、数目更多的听众,
而且贝多芬做出的众多革新比巴赫的作品对后来的音乐发展具有更为深刻的影响。


一般说来,用语言表达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能比用音乐表达得更容易、更清晰,因此文学
是一个比音乐更具有影响的艺术领域。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虽然贝多芬是音乐史上最杰出
的人物,但还是比莎士比亚排得低些。在比较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时,我深受这样事实的
影响:大多数人听音乐远比看画和雕像所花的时间多。因此我认为一般说来音乐作曲家比
画家和雕塑家具有更大的影响,如果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里都享有同样的盛名。总而言之,
大体上把贝多芬排在莎士比亚和米开朗基罗之间看来是再合适不过了。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3.沃纳·海森堡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3:0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3.沃纳·海森堡
 



 
公元1901~公元1976


德国物理学家沃纳·卡尔·海森堡由于在取得整个科学史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之——量子力
学的创立中所起的作用,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普遍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它是物理学的最基本分支,又是最基础学科
。在20世纪初的年月里,人们逐渐认识到公认的力学定律不能描写极其微小物体如原子和
亚原子粒子的行为;他们对此感到迷惑不解,忐忑不安,因为公认的定律应用于宏观物体
(即比个体原子大得多的物体)时是白壁无瑕,完美无缺的。


1925年,沃纳·海森堡提出了一个新的物理学说,一个在基本概念上与经典牛顿学说有着
根本不同的学说。这个新学说——在海森堡的继承人做了某些修正后——取得了光辉的成
果,今天被公认为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物理体系,而不管其类型如何或规模大小。


用数学能演证出:在只涉及宏观体系的情况下,量子力学的预测不同于经典力学的预测,
不过由于两者在量上差别太小而无法度量出来(由于这种原因,经典力学——在数学上比
量子力学简单得多——仍可用于大多数的科学运算)。但是在涉及原子量纲体系的情况下
,量子力学的预测与经典力学的预测迥然各异;实验表明在这样的情况下,量子力学的预
测是正确的。


海森堡学说所得出的成果之一是著名的“测不准原理”。这条原理由他在1927亲自提出,
被一般认为是科学中所有道理最深奥、意义最深远的原理之一。测不准原理所起的作用就
在于它说明了我们的科学度量的能力在理论上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具有巨大的意义。如果
一个科学家用物理学基本定律甚至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不能获得有关他正在研究的体系的
准确知识,那么就显然表明该体系的将来行为是不能完全预测出来的。根据测不准原理,
不管对测量仪器做出何种改进都不可能会使我们克服这个困难!


测不准原理表明从本质上来讲物理学不能做出超越统计学范围的预测(例如,一位研究放
射的科学家可能会预测出在三兆个原子中将会有两百万个在翌日放射Υ射线,但是他却无
法预测出任何一个具体的镭原子将会是如此)。在许多实际情况中,这并不构成一种严重
的限制。在牵涉到巨大数目的情况下,统计方法经常可以为行动提供十分可靠的依据;但
是在牵涉到小数目的情况下,统计预测就确实靠不住了。事实上在微观体系里,测不准原
理迫使我们不得不抛弃我们的严格的物质因果观念。这就表明了科学基本观发生了非常深
刻的变化;的确是非常深刻的变化以致于象爱因斯坦这样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都不愿意接
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不相信上帝在和宇宙投骰子。”然而这却基本上是大多数现
代物理学家感到必须得采纳的观点。


显而易见,从某种理论观点来看,量子学说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观念,其改变的
程度也许甚至比相对论还要大。然而量子学说带来的结果并不仅仅是人生观的变化。


在量子学说的实际应用的行列之中,有诸如电子显微镜、激光器和半导体等现代仪器。它
在核物理学和原子能领域里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应用;它构成了我们的光谱学知识的基础,
广泛地用于天文学和化学领域;它还用于对各种不同论题的理论研究,诸如液态氦的特性
、星体的内部构造、铁磁性和放射性等等。


沃纳·海森堡于1901年出生在德国,1923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从19
24年到1927年他在哥本哈根与伟大的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共事。他的关于量子力学
的第一篇重要论文发表于1925年,他对测不准原理论述的结果于1927年问世。海森堡1976
年溘然长逝,享年七十四岁,他留下了妻子和七个儿女。


就量子力学的重要性而论,读者可能要问为什么不把海森堡的名次在本册中排得更加高些
。然而海森堡并不是量子力学创立中的唯一重要的科学家,为此做出了有深远意义贡献的
有他的前辈马克斯·普朗克、阿伯特·爱因斯坦、尼尔斯·玻尔和法国科学家路易·德·
布罗格利。此外,在海森堡的那篇具有独创性的论文发表不久以后的年月里,许多其他科
学家其中包括奥地利人欧文·施罗丁格和英国人P·A·M迪拉克都对量子学说做出了重要的
贡献。但是我认为海森堡是量子力学创立中的主要人物,即使按劳分功,他的贡献也理应
使他在本册中名列高位。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4.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3:30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4.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公元1847~公元1922


电话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1847年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市。虽然他只在学校念过
几年书,但是通过家庭的熏陶和自学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贝尔对语音复制感兴趣是很自
然的,因为他父亲是语言生理、语言矫正和聋哑教学方面的专家。


1871年贝尔移居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在那里于1875年他做出了导致发明电话的一些发现
。1876年2月他申请电话发明的专利权,几个星期之后就获得了该项发明的专利权。有趣的
是,还有一名叫伊茉沙·格雷的人申请类似装置的专利权的报告与贝尔的同一天到达,但
只是晚到了一个多钟头的时间。


贝尔获得专利权不久就在费拉德尔菲亚市百年纪念展览馆展出了他的电话。他的发明引起
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并且获了奖。但是东方联合电报公司花十万美元获得了该项发明权,
拒不购买贝尔的电话。因此贝尔及其同事一起于1877年7月成立了一家公司,即今日美国电
话电报公司的祖先。电话在金融上一举获得巨大的成功,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现在是世界上
最大的私人企业公司。


1879年贝尔和妻子占有该电话公司股份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他们似乎不懂得公司究竟有多
少红利可赚,七个月之内就把手中的大多数股份出售完毕,每个股份的平均售价只有250美
元左右。到9月份,每个股份的股票售价已涨至1千美元,而在当年3月份每个股份的股票售
价是65美元!贝尔的妻子恳求他立即出售一空,因为她担心股票价再不会这样高了!1881
年他们把手头剩余的股票不明智地售出三分之一,但是这些股票到1883年价值就高达1百万
美元左右。


虽然电话发明使贝尔成了富翁,但是他从来没有中断研究工作。他还发明了几项有用的(
虽然比较不重要的)仪器。他的兴致广泛,但是主要关心的问题自始至终是帮助聋哑人。
他的妻子实际上是他先前教授过的聋女。他们有两儿两女,两个儿子都在襁褓时死去了。
1882年贝尔加入美国籍,1922年去世。


评价贝尔的影响完全取决于电话的重要性的大小。我认为电话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因
为具有如此广泛的用途、对日常生活有如此巨大影响的发明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把贝尔排在马可尼之后是因为无线电比电话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也就是说,电话上的
通话基本上可以用无线电来代替,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电话不可能取代无线电。假如这是所
牵涉到的唯一因素的话,就会把贝尔远远地排在马可尼之后。但是还要考虑另外两个因素
。第一,虽然个人用电话可以用无线电来取代,但是要把整个电话体系用一个相应的无线
电通讯网来代替是极其困难的。第二,贝尔发明电话听筒复制声音的基本方法后来也为无
线电接收器、录音机以及类似装置的发明家所采用。因此我认为亚历山大·格雷厄尔·贝
尔的影响比马可尼只是略差一筹。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5.亚历山大·弗莱明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4:0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5.亚历山大·弗莱明
 


 
公元1881~公元1955


青霉素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881年出生在苏格兰的洛克菲尔德。弗莱明从伦敦圣
马利亚医院医科学校毕业后,从事免疫学研究;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做为一名军医,
研究伤口感染。他注意到许多防腐剂对人体细胞的伤害甚于对细菌的伤害,他认识到需要
某种有害于细菌而无害于人体细胞的物质。


战后弗莱明返回圣马利亚医院。1922年他在做实验时,发现了一种他称之为溶菌霉的物质
。溶菌霉产生在体内,是粘液和眼泪的一种成份,对人体细胞无害。它能够消灭某些细菌
,但不幸的是在那些对人类特别有害的细菌面前却无能为力。因此这项发现虽然独特,却
不十分重要。


1928年弗莱明做出了他的伟大发现。在他的实验室里,有一个葡萄球菌培养基暴露在空气
之中,受到了一种霉的污染。弗莱明注意到恰好在培养基中霉周围区域里的细菌消失了,
他正确地断定这种霉在生产某种对葡萄球菌有害的物质。不久他就证明了这种物质能抑制
许多其它有害细菌的生长。这种物质——他根据其生产者霉的名称(青霉菌)将其命名为
青霉素——对人或动物都无毒作用。


弗莱明的结果发表于1929年,但是起初并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弗莱明指出青霉素将会有重
要的用途,但是他自己无法发明一种提纯青霉素的技术,致使这种灵丹妙药十几年一直未
得以使用。


终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两位英国医学研究人员霍德华·瓦尔特·弗洛里和厄恩斯
特·鲍里斯·钱恩偶然读到了弗莱明的文章。他俩重复了他的工作,证实了他的结果。然
后他俩提纯青霉素,给实验室动物加以试用;1941年给病人试用。他俩的试验清楚地表明
了这种新药具有惊人的效力。


在英美政府的鼓励下,现在医药公司进入了这个领域,很快就找到了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
方法。起初,青霉素只是留给战争伤员使用,但是到1944年,英美公民在医疗中也能够使
用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青霉素的使用已遍及全世界。


青霉素的发现对寻找其它抗菌素是一个巨大的促进,这项研究导致发明出了许多其它“神
奇的药物”,但是青霉素却是用途最广的抗菌素。


青霉素不断保持领先地位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对许多有害微生物都有效。该药能有效地治疗
梅毒、淋病、猩红热、白喉以及某些类型的关节炎、支气管炎、脑膜炎、血液中毒、骨骼
感染、肺炎、坏疽和许多其它种疾病。


青霉素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的安全范围大。五十万单位青霉素的剂量对某些感染是有效的
,但每日注射一百万单位青霉素也没有副作用。虽然有少数人对青霉素过敏,但是对大多
数人来说该药为既有效又安全的理想药物。


由于青霉素已经救活了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而且将来肯定还会救活更多的生命,因而没
有谁会对弗莱明的发明的重要性提出质疑。他在一部名册中的确切位置,如在本册中的位
置,自然要取决于人们认为有多少功劳应功于弗洛里和钱恩。我认为主要功劳应归于弗莱
明,因为是他做出了主要的发现。没有他,也许过了许多年以后才能发明出青霉素。而他
的结果一经发表,迟早都会发明出生产和提纯青霉素的先进技术,这是自然的。


弗莱明婚后生活幸福,有一个孩子。1954年他因其发明而获得诺贝尔奖,他与弗洛里和钱
恩共同分享奖赏。弗莱明于1955年与世长辞。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6.西蒙·玻利瓦尔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4:19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6.西蒙·玻利瓦尔
 



 
公元1783-公元1830


由于西蒙·玻利瓦尔在使南美五个国家(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
亚)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的作用,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在
整个这一大洲的历史上没有几个政治人物象他那样起着主导作用。


玻利瓦尔于1783年出生在委内瑞拉加斯市的一个西班牙血统的贵族家庭,九岁时成了孤儿
。在他成长期间,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和理想深深地影响着他。他读过约翰·洛克、卢梭
、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等哲学家的著作。


青年时玻利瓦尔访问过几个欧洲国家。1805年在罗马阿旺丁山顶上他立下了著名的誓言:
只要祖国一天不从西班牙统治下获得解放,他就要奋斗一天。


1808年拿破仑·波拿巴入侵西班牙,任命他的胞弟为西班牙政府首脑。拿破仑通过解除西
班牙皇家的政治实权,给南美殖民地获得自己的政治独立奋起斗争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1810年委内瑞拉的西班牙总督被解职,从此开始了反对西班牙统治委内瑞拉的革命。1811
年做出了正式的独立宣言,同年玻利瓦尔成为革命军的一员将领。但是西班牙军队翌年又
控制了委内瑞拉。革命领袖弗朗西斯科·米兰达被投入狱中,玻利瓦尔逃往国外。。


随后的岁月中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继短暂的胜利而来的是惨痛的失败。但是玻利瓦尔从
未动摇过自己的决心。1819年出现了转折点,玻利瓦尔率领他的由平民组成的小部军队,
跨河流、越平原,穿过安第斯山上陡峭的狭路,对哥伦比亚的西班牙军队发起了进攻。在
那里他赢得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波亚卡战役(1819年8月7日);使战争出现了真正的转折点
。委内瑞拉于1821年获得解放,厄瓜多尔于1822年获得解放。


与此同时阿根廷爱国主义者何塞·圣马丁使阿根廷和智利在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了自由,
秘鲁获得了解放。两位救星于1822年夏在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相会。由于圣马丁不愿与野
心勃勃的玻利瓦尔进行权力斗争(这样只能对西班牙人有利),于是决定辞去他的军事统
帅职务,他的军队全部从南美撤出。到1824年玻利瓦尔的部队已经解放了今日的秘鲁,18
25年彻底歼灭了驻守在上秘鲁(今日的玻利维亚)的西班牙军队。


玻利瓦尔余年的生涯不免有些逊色。美国的榜样对他的印象颇深,他渴望建立一个新南美
洲民族联邦政府。事实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哥伦比亚共和
国,玻利瓦尔任共和国总统。可惜在南美的离心趋势要比在北美的离心趋势大得多。1826
年玻利瓦尔召开泛美会议时,只有四个国家参加了会议。确实再没有更多的国家加入大哥
伦比亚共和国,而这个共和国本身也很快就开始土崩瓦解。于是内战爆发了。1828年出现
了一起暗杀玻利瓦尔的阴谋。1830年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脱离了共和国。玻利瓦尔认识到
自己是和平的累赘后,于1830年4月宣布辞职。他被迫离开了故土委内瑞拉,过着流放的生
活,穷困潦倒,于1830年12月去世。


玻利瓦尔显然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危难关头,他有时利用职权,独断专行。但是面临
一种抉择时,他愿意将个人的雄心大志置于民众的福利和民主的理想之下,不断放弃自己
手中的各种独裁权力。曾一度有人要封他王位,但被他拒绝了。无疑他感到自己已被授予
“救星”这个称号比起任何王冠都是一种更大的荣誉。


毫无疑问玻利瓦尔是使南美洲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得到解放的主要人物。他为这一运动提
出了指导思想——撰写文章,发表演讲,创办报纸,着笔书信。他为斗争筹集资金进行了
不知疲倦的努力。他是革命军的主要领导人。


但是把玻利瓦尔看成是一位伟大的将领就错了。他击败的军队数目不多而又指挥无方。玻
利瓦尔自己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没有特别的才能。(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从未受过军事训练
)。是玻利瓦尔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弥补了他所有的其它不足。每次被西班牙击败后
,有些人想放弃斗争。他却坚决重整旗鼓,继续斗争。


我认为玻利瓦尔甚至远比儒略·凯撒和查理曼这样的著名人物有影响,这不仅因为他的生
涯所带来的变化更具有持久性,而且因为他所影响的地区更为广大。但是玻利瓦尔的名次
比亚历山大大帝、阿道夫·希特勒和拿破仑低不少,因为若没有这三个人。他们所做的事
中有许多是不会发生的,但是却难以相信南美国家无论如何也不会最终获得独立。


最有趣味和最有意义的是把玻利瓦尔和乔治·华盛顿加以比较。玻利瓦尔象华盛顿一样指
挥着小小的训练无素的军队,资金不足,往往需要一位能鼓舞士气的领袖才能把军队聚集
起来。


和华盛顿不同的是玻利瓦尔在有生之年把他所有的奴隶都解放了。此外他通过发表宣言和
制订宪法条款,为在他所解放的国家里消灭奴隶制进行了积极的斗争。但他的努力并没有
成功,他死时奴隶制在该地区仍然存在。


玻利瓦尔的个性复杂而有趣:鲜明、勇敢、浪漫。他英俊潇洒,一表人才,不乏风流韵事
;是一个目光远大的理想主义者;他的雄心壮志远比华盛顿大得多,但这对他所解放的地
区却是不利因素。玻利瓦尔对物质利益毫不在意,他进入政界是富翁,隐退时成了穷汉。



玻利瓦尔从殖民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的领土远远大于最初的美国。但是不言而喻,他远不
如华盛顿那么重要,这完全是由于美国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比他所解放的国家要大得多。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7.奥利弗·克伦威尔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4:40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7.奥利弗·克伦威尔
 


公元1599—公元1658


奥利弗·克伦威尔领导国议军在英国内战中大获全胜,他是才干杰出、叱咤风云的军事将
领,是使国会民主政体成为英国政体的关键性的人物。


1599年克伦威尔出生在英国亨廷顿。在他的青年时期,英国被各教派之间的纠纷弄得动荡
不安,在任的国王信仰并且想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克伦威尔自己是一个农场主和乡绅,一
个虔诚的清教徒,1628年他被选进议会,但是为期不长,因为翌年国王查理一世就决定解
散议会,独自一人统治国家,直到1640年在对苏格兰人作战需要资金的情况下,才召集了
一个新议会。克伦威尔又当选为议员。新议会强烈要求国王不再实行专制统治。但是查理
一世不甘屈从议会,于是1642年在忠实于国王和忠实于议会的军队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



克伦威尔站在议会一边。他返回亨廷顿,组织一支骑兵队同国王作战。在历时四年的战争
中,他那杰出的军事才能使之声望日隆。在使战争出现转机的关键性的马斯顿战役中,克
伦威尔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646年战争结束,查理一世成了阶下之囚,而克伦威尔则
被认为是议会方面最成功的将军。


但是和平并没有到来,因为内部发生分裂,各派别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还因为国王对此
了如指掌而未有求和之意。没过一年,国王潜逃,企图东山再起,重新纠集他的军队,就
这样第二次内战爆发了。这场战争继续的结果是克伦威尔击败了国王的军队,从议会中解
除了占多数的温和派议员,并于1649年1月30日把国王推上了断头台。


英国这时变成了一个共和国(叫做共和政体),临时由一个国务委员会来领导,克伦威尔
任国务委员会主任。但是保皇党分子不久就控制了苏格兰和爱尔兰,支持已被处死的国王
的儿子——未来的查理二世。结果克伦威尔的军队成功地占领了爱尔兰和苏格兰。长期连
绵不断的战争最终在1652年以保皇党军队被彻底击败而告结束。


由于战争已经结束,建立了一个新政府的时机应该到来了,但是还存在着实行立宪政体的
问题,这个问题在克伦威尔的有生之年从未得到解决。这位清教徒将军能够领导反对君主
专制制度的军队赢得胜利,但是他的威望却不足以解决他的支持者中间存在着的社会冲突
,不足以使他们对一部新宪法取得一致意见。这些社会冲突和宗教冲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
一起,宗教冲突使新教徒内部四分五裂并且同罗马天主教划清了界限。


当克伦威尔开始执政时,1640年组成的议会所保留的成员都属于一个数目不多、无代表性
、过于激进的少数派,即所谓的残余议会。起初克伦威尔想要通过谈判来进行新的选举,
但是当谈判破裂时,他就用武力解散了残余议会(1653年4月20日)。从那时起直到1658年
克伦威尔去世为止,曾先后成立和解散了三个不同的议会;采用了两部不同的宪法,但都
未能发挥作用。在此整个期间,克伦威尔靠军队的支持来维系统治,实际上他是一个军事
独裁者。但是他多次试图建立民主政体和坚持拒绝别人给他加冕,其目的是表明他不想实
行独裁统治,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的支持者们创建不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政体。



从1653年到1658年,克伦威尔使用护国主的头衔统治着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在这五
年期间,他在不列颠建成了大体完好的政体和井然有序的行政机构。他改善了粗暴的法律
,扶持文化教育。他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允许犹太人再来英格兰定居,在那里实行他们自
己的宗教(他们在三个多世纪以前被国王爱德华一世驱逐出境)。克伦威尔推行的外交政
策也是成功的。他于1658年因患疟疾在伦敦去世。


克伦威尔的长子理查德·克伦威尔继承了父位,但是他统治的时间极为短暂。1660年查理
二世恢复王位。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遗体被掘出来吊在绞刑架上。这种报复的行径并不能
掩盖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斗争已经失败的事实。查理二世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不想同
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相抗衡。当他的继承人詹姆斯二世企图恢复君主专制主义时,顷刻间
就被1688年的不流血革命给废除了王位。革命的结果与克伦威尔1640年的期望恰好相同—
—一种君主立宪制,国王明确地服从议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自从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以来,他的品格成为了人们争论不休的对象。许多评论家指责
他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
,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大多数人却认为,虽然克伦威尔在局面失控
的情况下不得不实行独裁统治,但他对民主政体的献身精神是十分真诚的。据人们评述说
他从不偏激,从未曾接受王位和建立永久性的独裁统治。他的统治通常是温厚宽容的。


我们应该怎样估价克伦威尔对历史的总的影响呢?当然他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他是一位杰出
的军事将领,在英国内战中打败了保皇党军队。既然在克伦威尔初露锋芒之前的战争的初
期,议会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失败,看来要是没有他,这支军队完全有可能不会取得最
后的胜利。克伦威尔胜利的结果使民主政体在英国得到了持续和巩固。


人们不应该把这看作是无论如何都会发生的事件。在十七世纪,欧洲大部地区都正在朝着
更强大的君主专制主义的方向发展;民主政体在英国的胜利是逆总的历史趋势而出现的事
件,在随后的年月里,英国民主政体的榜样对法国启蒙运动、法国革命和最终在西欧建立
民主政体都是一个重要因素。还有显而易见的是,民主势力在英国的胜利对于在美国以及
英国先前的殖民地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民主政体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英国在
世界上只是个弹丸之地,但是民主政体却从英国涌向世界的其他某些范围不小的地区。


如果不是哲学家约翰·洛克对于英国和美国建立民主制度也做出了几乎同等贡献的话,奥
利弗·克伦威尔在本册中的名次还要高些。克伦威尔基本上是一个实干家,洛克则是一个
思想家,因而很难估计他俩的相对重要性。根据洛克时代的才智状况来看,即使没有他本
人,与之非常近似的政治思想也许会有人不久就会提出来。但是假如没有克伦威尔,议会
很可能在英国内战中失败。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8.约翰·洛克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4:5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8.约翰·洛克
 


 
公元1632—公元1704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他的思
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许多主要哲学家。


1632年洛克出生于英国灵顿。他就读于牛津大学,1656年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
位。青年时期的洛克就对科学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36岁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他与著
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意耳过从甚密,晚年又同艾萨克·牛顿结成好友。他还对医学感兴
趣,得过医学学士学位,但只是偶尔行医。


洛克一生的转折点是他与莎夫茨伯里伯爵相识,成了伯爵的秘书和家庭医生。莎夫茨伯里
是一位重要的自由政治思想的代言人,曾一度因政治运动而被查理二世国王囚禁过。1682
年沙夫茨伯里逃往荷兰,翌年在那里去世。洛克因与沙夫茨伯里交往甚密,也同样被看作
是嫌疑分子,被迫于1683年逃往荷兰。光阴荏苒,转瞬之间他在那里度过了五个春秋,此
时正值1688年的革命成功,查理二世的继承人詹姆斯二世已被赶下台去。1689年洛克返回
家园,此后一直住在伦敦。洛克终身未娶,他于1704年溘然长逝。


洛克最初的成名之作是《人类理智论》(1690),在该书中他论述了人类知识的起源、性
质及局限性。洛克的观点基本上是经验主义的,弗朗西斯·培根和勒内·笛卡尔对他的影
响是显而易见的。洛克的思想反过来又影响了诸如乔治·伯克利主教、戴维·休姆和伊曼
纽尔·坎得这样的哲学家。虽然《人类理智论》是洛克最有创造性的论著,也是著名的哲
学经典著作之一,但是却没有他的政治论著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大。


在《论信仰自由书》(1689年初次发表时未署名)中,洛克主张国家不应干涉宗教信仰自
由。洛克虽然不是提出在所有的宗教派别中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第一位英国人,但是他提
出的拥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有力论证是赢得公众支持这种方针的一个因素。而且洛克把这种
信仰自由的原则扩展到非基督教徒当中去:“邪教徒、伊斯兰教徒都不应该因其宗教而被
剥夺国家规定的民权。”但洛克认为这种信仰自由不应扩大到天主教徒和无神论者当中去
,因为他认为他们忠实于外国君主。因此按照今天的准则来看,人们会认为他是个气小量
狭之辈,但是人们为他论定时应该联系他所处的时代的思想。事实上他提出的赞成宗教信
仰自由的论证比他所提出的事例更能说服读者。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洛克的论著,宗
教信仰自由才扩展到了他将会排斥的团体之中。


洛克最重要的著作是《论政府》,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自由宪政民主的基本思想。它对所有
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思想的影响更为深刻。洛克坚信人人皆有与生俱来的权力,这
些权力不仅仅包括人生,而且还包括个人自由和拥有财产的权力。洛克声言政治的主要目
的是保护个人及臣民的财产,这种观点有时被称为“更夫政治”。


洛克批驳了王权神授的观念,主张政府的权威只能建立在被统治者拥护的基础之上。“人
在社会中的自由只受根据国家的意志而建立的立法权的限制而不受任何其他立法权的限制
……”。洛克强调社会契约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源自于一位早期的英国哲学家托马斯·
霍布斯,但是霍布斯利用社会契约论来为专制主义辩护,而洛克认为社会契约可以废除。
……每当立法者竭力掠夺和毁坏人民的财产或竭力把人民变成独裁统治下的奴隶时,他们
就使自己处于与人民对抗的局面,因而人民不会进一步屈从而是被迫进入上帝为所有的人
提供反抗武力和暴力的普通避难所。


而且“人民仍保留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当他们发现立法机关的行为与其职责相违背时
,就会将其取消或改组……”。洛克为革命的权力所做的伸辩强烈地影响了托马斯·杰弗
逊和其他美国革命家。


洛克相信权力分散的原则;但是他认为立法机关应高于行政机关(因此也高于司法机关,
他认为司法机关是行政机关的一部分)。由于洛克认为立法机关应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
而他肯定会反对法院有宣布立法机关所立的法案不合宪法的权力。


虽然洛克坚信应由大多数人统治的原则,但是他清楚地表明政府不能拥有无限的权力。大
多数人决不能破坏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力,也不能随意剥夺他们的财产权。政府只能根据被
统治者的意志来合法地没收财产(在美国,这种思想最终用一个口号来表达:“不许选代
表,就不许征税。”


从上述可以看出,洛克实际上几乎是在美国革命发生的一个世纪之前就把他的主要思想都
表述出来了。他对托马斯·杰弗逊的影响极为明显。洛克的思想也渗入到了欧洲大陆——
特别是法国,他的思想是导致法国革命和法国《人权宣言》的一个间接因素。虽然洛克不
象伏尔泰和托马斯·杰弗逊那样闻名,但是他的作品产生在他们之前,对他们有强烈的影
响。因此在本册中把他排在他俩之前,看来是在情理之中的。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9.米开朗基罗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5:1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9.米开朗基罗
 


 
公元1475~公元1564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布欧纳罗蒂是直观艺术史上的杰出人物。米开朗
基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给人类留下了风格各异的传世之作,四个
多世纪来给观赏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作品对欧洲绘画和雕塑艺术随后的发展有
着深刻的影响。


米开朗基罗于1475年生于意大利卡普里斯镇,离佛罗伦萨大约四十英里。他早年就显露出
天赋,13岁时在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画家基兰达约。米开朗基罗15岁被带到麦第奇宫殿中生
活,几乎是被佛罗伦萨君主伟大的罗廉佐看成为麦第奇家族的成员,罗廉佐成了他的保护
人。米开朗基罗在整个生活期间都显露出了卓越的才华,常受教皇和非宗教君主委托设计
制作艺术作品。他虽然在许多地方生活过,但是他一生的大部时光是在罗马和佛罗伦萨度
过的。1564年他在临近89岁寿辰之际去世。他从未结婚。


虽然米开朗基罗并不象他的同时代的老前辈列奥纳多·达·芬奇那样是一个全面的天才,
但是他的多才多艺,也给人们留下了其极深刻的印象。实际上他是在人类奋斗的两个独立
领域里的成就都曾达到顶峰的唯一的一位艺术家,也许是唯一的人物。作为一位画家,米
开朗基罗无论从他传世作品的质量,还是对历代画家的影响来看,都是无与伦比的。他为
装饰罗马西斯廷教堂天花板那套巨型壁画被真正地誉为是历代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之一。但
是米开朗基罗认为他自己主要是位雕刻家,许多评论家都认为他是曾出现过的最伟大的雕
刻家。例如他创作的大卫雕像、摩西雕像和著名的圣母抱基督尸体哀戚之雕像皆堪称为登
峰造极的艺术品。


米开朗基罗也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他在这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一就是设计了佛罗
伦萨麦第奇教堂。他还为罗马的圣·彼得担任多年的总工程师。


米开朗基罗在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首诗歌,至今尚存下来的大约有300首。他的众多首十四行
诗和其他韵体诗直到他去世后很久才发表。这些诗可以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他的个性,也清
楚地表明了他是一个天才的诗人。


在莎士比亚一章中已经说明,我确信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家对人类历史和日常生活相对来
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把米开朗基罗在本册中的名次排在许多科学
家和发明家之后,尽管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天才并且远比他们中的许多人有名气。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0.乌尔班二世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5:24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0.乌尔班二世
 


 
公元1042~公元1099


今天没有很多人记得乌尔班二世教皇,但是没有谁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象他那样明显和直接
,他作为罗马皇帝发动了一场从伊斯兰教徒手中重获圣地的基督教战争,开始了十字军东
征。


乌尔班原名欧德·德·拉尼,1042年在法国马恩市附近问世。他出生于一个法国贵族家庭
,受过良好的教育。年青时在兰斯任副主教,随即先后担任克吕尼隐修院修士,副院长,
红衣主教,1088年当选为罗马教皇。


乌尔班是一位坚强有力、政治敏感的教皇,但这不是他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人
们记得乌尔班二世,主要是因为他在1095年11月27日所采取的行动。那一天在法国的勒芒
市,他召集了一次伟大的宗教会议。在会上他面对数以千计的听众,发表了一个或许是历
史上唯一的最有说服力的演讲——一个在随后影响着欧洲许多个世纪的演讲。在演讲中,
他抗议侵占着圣地①的赛尔柱克王朝②的土耳其人在亵渎基督教的神圣土地,在污辱基督
教的朝拜者。乌尔班呼吁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联合起来,投入一场神圣的战争——一场
为基督教而重获圣地的伟大的十字军东征。但是乌尔班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远不止是吸引
着有利他主义动机的人。他指出圣地是一片肥沃富饶的土地——比人口过剩的基督欧洲要
富得多。最后他宣布参加十字军东征可以免除一切苦行(告解),保证赦免十字东征者的
一切罪行。


乌尔班这篇演讲对动机最高尚和最自私的人都具有同样的吸引力,在听众当中激起了澎湃
如澜的热浪,在他的演讲结束之前,全体听众高呼:“这是上帝的旨意!”这个口号很快
就成了十字军东征的战斗口号。在几个月内,第一方面十字军出发了,随后就爆发了一系
列长期的神圣战争(有八个方面主要的十字东征军和许多方面小部的十字东征军),这场
系列战长达200年左右。


就乌尔班二世自己的情况而言,他在第一方面十字军成功占领耶路撒冷两周后去世,但他
未听到占领的消息。


十字军东征的重要性似乎毋庸加以解释,和所有的战争一样,它对参战人员和部队所经过
的地区的人们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它为西欧与拜占庭和伊斯兰各国之间的密切往来
起了作用,当时拜占庭和伊斯兰各国远比西欧先进。这种往来为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文
艺复兴反过来又使现代欧洲文明之花大放异彩。


乌尔班二世教皇被列入此册不仅仅因为十字军东征的巨大意义,而且还因为若没有他的鼓
舞就可能不会有十字军东征。显然当时的条件已经成熟,否则人们对他的演讲就会置若惘
闻。但是要掀起一场全欧运动,必须得有一个核心人物的领导,某一个国家的国王对此是
无能为力的(例如一位德国皇帝对土耳其人宣布一场圣战,且率军进行一场十字东征,很
难相信许多英国勇士会加入他的行列之中)。在西欧只有一个人物,他的权威可以超越国
界的限制,只有教皇才能提出一项使所有西方信仰基督教的国家都执行的计划,才有希望
使众多的人都服从他的指示。没有教皇的领导,没有他做的那个激动人心的演讲,十字军
东征作为一次大规模的欧洲运动也许永远就不会出现。


当时的实际情况也不是谁身居教皇之职谁就会提出十字军东征解放圣地的计划。大多数谨
慎的领袖都很难做出一项非常的提议,因为其结果十分难以预测。但是乌尔班二世却有这
样的胆略。因此,虽然许多人的名气比他大得多,但是他对历史的影响却比他们硕大而久
远。


注释:


①圣地:指巴勒斯坦。


②赛尔柱克王朝:土耳其之一王朝,十一至十二世纪统治亚洲西部的一个广大地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1.欧麦尔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5:37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1.欧麦尔
 

约586—644


欧麦尔是伊斯兰教的第二任,也许是最伟大的哈里发①。他是穆罕默德的同时代人,但比
穆罕默德年轻,他与这位教祖同样是在麦加来到人世间。他的生年不详,可能是在586年左
右。


起初欧麦尔是穆罕默德及其新教的生死对头,但后来却改变其信仰,成为伊斯兰教徒,并
且在以后成为其最强有力的支持者之一(与圣·保罗改信基督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欧
麦尔成为先知穆罕默德最信任的顾问之一,直到穆罕默德去世为止。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没有指定继承人,欧麦尔立即支持教祖的一位亲密朋友即岳父阿布
伯克继位,这样就避免了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阿布伯克被公认为是第一位哈里发(即作
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阿布伯克是一位成功的领袖,但是只当了两年哈里发便命归
黄泉,他明确指定欧麦尔(也是教祖的一位岳父)为他的继承人,因此又避免了一场权力
之争。634年,欧麦尔成为哈里发,此后他一直是大权在握,直到644年在麦地那他被一个
波斯奴隶暗杀为止。欧麦尔在临死时指定一个六人委员会来推选他的继承人,因而再一次
避免了武力夺权斗争。委员会选举奥斯曼为第三任哈里发,他在位期间是从644年到656年



就是在欧麦尔当哈里发的十年期间,阿拉伯人赢得了最重大的征服胜利,欧麦尔继位不久
,阿拉伯军队侵占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这两个地区当时是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在耶尔
穆克战斗中,阿拉伯人大败拜占庭军队,同年大马士革陷落,两年后耶路撒冷投降。阿拉
伯人征服了整个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并且向今日的土耳其进军。639年阿拉伯军队入侵当时
也在拜占庭统治下的埃及,不到三年的时间,阿拉伯人就彻底征服了埃及。


甚至在欧麦尔执政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了对伊拉克的进攻,伊拉克当时是波斯萨珊帝国
的一部分。然而却是在欧麦尔的统治期间,阿拉伯人在卡迪西战斗(637年)中夺取了决定
性的胜利。到641年整个伊拉克都处在了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下。但还不止于此:阿拉伯军队
侵占了波斯本身,并且在内哈文德战斗中一举歼灭了萨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军队。到欧麦尔
644年死去时,已经侵占了伊朗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而且阿拉伯军队的锐气未竭。在东部他
们很快就彻底地征服了波斯,而在西部他们继续向北推进。


欧麦尔征服的领域与其持久性刚好同样重要。虽然伊朗人都改信了伊斯兰教,但其国家最
终却从阿拉伯人的统治下获得了独立。而叙利亚、埃及和伊拉克却从未获得独立。这些国
家完全被阿拉伯化,而且至今依然如此。


当然,欧麦尔需要制订他的军队征服大帝国的政策。他决定阿拉伯人在他们所征服的地区
内有军事特权,他们住在卫戍城,不与当地人住在一起;被统治的各族人们要向征服者(
大多是阿拉伯人)进贡,只有这样才得以安宁;特别是规定不能强迫他们改信伊斯兰教。
从上可以显而易知,与其说阿拉伯人征服是一场宗教战争,倒不如说是一场民族战争,虽
然也肯定不乏宗教色彩。


欧麦尔取得的成就确实令人难忘。继穆罕默德本人之后,他是传播伊斯兰教的主要人物,
没有他取得的迅速征服的胜利,今天伊斯兰教传播的范围很可能远不及实际上那么广泛。
而且他统治期间所征服的领土的大部分地区,自从那时以来一直属于阿拉伯人。当然这些
发展的首要功劳显然大多应归于发动者穆罕默德,但是忽略了欧麦尔的贡献是非常错误的
。他进行的征服并不是在穆罕默德感召下的自然结果,有些扩张也许必定要发生,但是其
范围并不象在欧麦尔的英明统帅下所取得的那样广大。


欧麦尔——一个实际上在西方鲜为人知的人物——在本册中的名次比查理曼和儒略·凯撒
这样的名人还要高些,使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将在欧麦尔领导下阿拉伯人所征服的地区
的面积和经历的时间考虑在内,其重要性远胜于凯撒和查理曼所征服的地域。


注释:


①哈里发:伊斯兰教国家政教合一的领袖称号。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2.阿育王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5:50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2.阿育王
 

约公元前300-前232


阿育王也许是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该王朝的创始人
旃陀罗笈多之孙。旃陀罗笈多是一位印度军事领袖,他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后的岁月里,
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主要的帝国。


阿育王的生卒年不详,也许是公元前300年。阿育王约在公元前273年登位。起初他沿着祖
父的脚步向前行走,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他在统治的第八年中,胜利结
束了一场对印度东海岸上羯陵伽国的征服之战。但是当他认识到他的胜利使人类惨遭伤亡
时,就感到心惊肉跳。有十万人丧失生命,甚至有更多的受伤致残,阿育王在惊愕和忏悔
之余,决定不再用暴力来完成对印度的征服,并且放弃一切侵略性的军事行动。他采用佛
教作为他的宗教哲学,努力实践“达摩”规范,包括诚实、仁慈和非暴力。


阿育王放弃了狩猎,开始食素。更有意义的是他采用了各种人道的政治方针,他建立医院
和政治保护区,缓和许多粗暴的法律,建筑公路,兴修水利。他还任命特别的政府官员—
—达摩官吏——来教导人们要虔诚,要相互促进友好关系。在阿育王的国土上,所有的宗
教都允许实行,但是他特别注重发展佛教,因而佛教的声望便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佛教的
传道团体被派往许多国家,在锡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阿育王下令把他的生平和政策都雕刻在他的广阔国土上的岩石和石柱上。这些纪念碑有许
多至今尚存,它们的地理分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阿育王势力范围的可靠信息,上面的碑文
是我们了解他的生涯的主要来源。还提上一句,这些碑文也被认为是杰出的艺术品。


阿育王死后不到十五年,孔雀帝国便土崩瓦解,此后从未恢复。但是佛教得到过阿育王的
支持,他对世界的长期影响是巨大的。他登极时,佛教只在印度西北的一弹丸之地流行,
但在他死去时,它的教徒遍及印度各地,而且迅速传向邻国。除了乔达摩·悉达多本人以
外,阿育王对佛教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宗教所起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都大。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3.圣·奥古斯丁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6:42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3.圣·奥古斯丁
 


 
公元354—公元430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当时最伟大的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
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354年奥古斯丁出生在距沿海城河马以南45英里的塔加斯特城(现在阿尔及利亚的苏格艾赫
拉斯)。他父亲是个非基督教徒,母亲则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在襁褓褓时未受洗礼



奥古斯丁甚至在少年时期就显露出了非凡的才华。十六岁前往迦太基学习。在那儿他找到
了一位情妇,生了一个私生子。十九岁时他立志攻读哲学,不久便开始信仰摩尼教——由
先知摩尼约在204年创立的宗教。在年青的奥古斯丁看来,基督教天真单纯,而摩尼教哲理
深奥。但是在随后的九年中,他逐渐对摩尼教感到失望。他二十九岁时来到罗马,不久又
到了意大利北方的米兰市,在那儿担任雄辩术教授,通晓了一门经过修正的柏拉图哲学—
—新柏拉图主义,该学说是蒲鲁太纳斯在公元三世纪发展的。


当时米兰的主教是圣·恩布路斯,奥古斯丁听了他的一些说教,对基督教有了新的更为深
刻的认识。到32岁时他改信基督教,由一度是基督教的怀疑者转变为基督教热情的支持者
。387年奥古斯丁接受恩布路斯的洗礼,随即返回家乡塔加斯特。


391年奥古斯丁成为河马市主教的助手,五年后主教去世,当时42岁的奥古斯丁成了河马市
的新主教,在随后的余生中一直担任此职。


虽然河马不是一个重要城市,但是奥古斯丁才华卓越,很快就成为基督教界最受尊敬的领
袖之一。虽然他体质孱弱,但是却在速记员的帮助下写出了大量的宗教著作。至今尚存的
他的布道约有500篇,书信200多封,他的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是《论上帝之城》
和《忏悔录》。后一部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自传之一,是他在四十多岁时写成的。


奥古斯丁的书信和布道中有许多是批驳摩尼教派(一个从基督教中分离出来的教派)和贝
拉基教派(当时另一个主张异端的基督教派)的。他同贝拉基教派的辩论是他的教说的一
个重要部分。贝拉基是一个修道士,他约在400年来到罗马,讲解几种有趣的神学学说。贝
拉基声言:我们谁都没有犯过原罪,我们谁都有选择行善或作恶的权力,一个人若一生正
直,取得功绩,就会得到拯救。


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奥古斯丁的影响,贝拉基的观点被宣布为异端,他本人(已被驱逐出
罗马)被开除教籍。根据奥古斯丁的说法,所有的人都犯有亚当之罪,仅仅通过个人努力
取得的成就是不能得到拯救的,要获得拯救必须靠上帝的恩典。在此以前就有过类似的思
想,但是奥古斯丁使先前的论说得到了加强,他的著作通过这些论点巩固了基督教的地位
,随后又成为千古不变的信条。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已经知道谁会得到拯救,因此我们当中有些人是命里注定会得到拯救的
。这种命中注定的思想大大地影响了后来的神学家如圣·托马斯·阿奎奈和约翰·卡尔文



也许比命里注定的思想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奥古斯丁的两性关系的观点。当他改信基督教时
就已下定决心放弃性生活(他曾写道:“回避两性关系比回避什么都重要。”)。但事实
表明放弃性生活对奥古斯丁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他在《忏悔录》中对自己有关这方面的斗
争和观点都做了一定的论述。因为他名声鼎鼎,所以在该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强烈地影响着
中世纪人对性的态度。奥古斯丁在他的著作中还把原罪和性欲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在奥古斯丁的一生期间,罗马帝国正在迅速衰落。事实上在公元410年罗马市遭到了艾拉瑞
克①所率的西哥特人的洗劫。留在罗马的异教徒自然想要借此机会惩罚罗马人,因为他们
为了基督教的利益而抛弃了古代的众神。圣·奥古斯丁最著名的一书《论上帝之城》在一
定程度上就是针对这种指责为基督教所做的辩护。但在该书中还包含着一种完整的历史观
,一种后来对欧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历史观。奥古斯丁表述的观点认为罗马帝国无足轻重
,罗马市和地球上的其他任何城市都是根本不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上帝之城”的发展
——换言之即人类精神的进步。基督教理所应当是实行这种进步的媒介(在基督之外不存
在着拯救)。因此可以这样说,无论皇帝是异教徒、基督徒或是野蛮人都没有罗马教皇和
基督教重要。


虽然奥古斯丁没有采取决定性的措施,但是他提出的论点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世的
统治者应从属于罗马教皇。中世纪的罗马教皇为从他的教说中所得出的这个结论而感到高
兴。因此他的教说为教会和国家之间的长期斗争打下了根基,欧洲历史在许多世纪中都有
这一斗争的特点。


奥古斯丁的著作是使希腊哲学的某些方面传入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因素。特别是新柏拉图主
义对奥古斯丁思想的成熟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又通过奥古斯丁影响着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
。我们至今还会饶有兴致地注意到:笛卡尔提出过著名的论断“我思我在”,奥古斯丁也
提出过隐含这一论断的思想,当然两者的说法各异。


奥古斯丁是黑暗时代之前的最后一位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从所有的主流方面来看,他的
著作使基督教学说在整个中世纪基本上具有它所要保持的形式。他是一位杰出的拉丁教父
②。他的著作在牧师中拥有广泛的读者。他的有关拯救、性、原罪以及许多其他观点都产
生过相应的影响。许多后来的天主教神学家如圣·托马斯·阿奎奈以及新教徒领袖如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都受过他的强烈影响。


公元430年奥古斯丁在河马去世,终年76岁。当时一个侵略过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的野蛮部
落——旺达尔人正在包围着河马市。几个月以后,他们攻克了该市,几乎把全城都焚为灰
烬;然而奥古斯丁图书馆和大教堂却安然无恙。


注释:


①艾拉瑞克(370?-410):西多哥王。于410年成为日耳曼民族征服罗马的第一位人物。



②拉丁教父:基督教西派教会的教父,用拉丁文写作,故称。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
安布罗斯和哲罗姆等。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4.马克斯·普朗克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7:00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4.马克斯·普朗克
 


 
公元1858~公元1947


1900年德国科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在科学界一鸣惊人。这一假说
认为幅射能(即光波能)不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的形式,而是由小微粒组成的。他把这种
小微粒叫做量子。普朗克的假说与经典的光学说和电磁学说相对立,使物理学发生了一场
革命,使人们对物质性和放射性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普朗克于1858年出生在德国的基尔市。他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和慕尼黑大学,二十一岁时
在慕尼黑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他一时曾在慕尼黑大学和基尔大学任教,1889年任柏
林大学教授,直到1928年70岁退休为止。


和其他几位科学家一样,普朗克对黑体幅射问题也很感兴趣,黑体幅射是描述给绝对黑体
加热来做电磁幅射的术语(绝对黑体是不反射任何光而完全吸收所遇见光的物体)。实验
物理学家们甚至在普朗克着手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就对这样的物体幅射做过认真的测量。普
朗克取得的第一项成就是提出了一个用来正确描绘黑体幅射的相当复杂的代数公式。这个
代数式完美地概述了实验数据,在今天理论物理学上仍常常使用。但是却有一个问题:公
认的物理学定律预示存在着一个完全不同的公式。


普朗克对这个问题沉思默想,终于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学说:幅射能只能以普朗克称为量子
这个基本单位的整倍数形式幅射出来。根据普朗克学说,一个光量子的大小取决于光的频
率(即颜色)且与一个物理量成正比。普朗克把这个物理量缩写为h,现在被称为普朗克常
数。普朗克假说与当时流行的物理概念完全对立,但是他却利用这一假说在理论上准确地
推导了正确的黑体幅射公式。


普朗克假说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因此若不是他以顽固保守的物理学家而著称,他的假说无
疑会被当作一种荒诞的思想而弃之一边。虽然这一假说听起来很离奇,但是在这种特殊情
况下却推导出了正确的公式。


当初大多数物理学家(包括普朗克本人在内)都认为这一假说不过是适应面很窄的一个数
学假设。但是几年以后表明普朗克的概念还能应用于除黑体幅射以外的许多各种不同的物
理现象。1905年爱因斯坦用这一概念解释光电效应,1913年尼尔斯·玻尔在他的原子结构
学说中也使用了这一概念。1918年普朗克获得诺贝尔奖。他的学说基本正确而且在物理学
理论方面具有根本重要的意义。


普朗克坚决反对纳粹分子,这使他在希特勒时代的处境十分危险。他的次子有一次参与一
伙军官暗杀希特勒的密谋,但因刺杀未遂于1945年初被处以死刑。普朗克于1947年去世,
终年89岁。


量子力学的发展可能是二十世纪中最重要的科学发展,甚至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要重要
。普朗克常数h在物理理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被认为是两三个最基本的物理常数之一
。它出现在原子结构学说、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幅射学说和许多科学公式中。普朗克最初
计算出来的常数数值比今天使用的相差百分之二。


一般认为普朗克是量子力学之父。虽然他对此理论后来的发展没有起什么作用,但是若把
他的名次排得太后是不公正的。他所做的起始突破非常重要,使人们在思想上摆脱了先前
的错误概念。因此他的继承人才能创立出今天这样完美的学说。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5.约翰·加尔文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7:20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5.约翰·加尔文
 

 
公元1509~公元1564


著名的新教①神学家和道德学家约翰·加尔文是欧洲历史上的主要人物之一。四百多年来
,他的有关神学、政治、个人道德和工作习惯等许多不同学科的观点影响着数以亿计人的
生活。


约翰·加尔文(原名琼·考文)于1509年出生在法国努瓦营镇。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巴
黎蒙泰居学院毕业后到奥良尔大学攻读法律,也在布尔日大学攻读过法律。


正当加尔文年仅八岁的时候,马丁·路德把自己的“95条论纲”张贴在维腾贝格大学教堂
大门上并由此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加尔文从小就成为天主教徒,但是在青年时期改信新
教。为了免受迫害,他不久便离开了他一直生活的巴黎。他经过一个时期的旅游生活后,
就定居在瑞士巴塞尔市。从此他隐姓埋名,努力钻研神学。1530年他二十七岁时发表了他
的最有名的著作《基督教原理》。该书概括了新教的基本信仰,并对此做了全面系统的介
绍,使他一鸣惊人。


1536年末期他访问了瑞士日内瓦,当时那里的新教势力正在迅速增长。他在那里住了下来
,被聘为新教团体的领袖和导师。但是宗教狂加尔文和日内瓦人不久便发生了冲突,1538
年他被迫离开日内瓦。但是1541年他应邀重新归来,这次他不仅是该市的宗教领袖,也是
具有实力的政治领袖,直到1564年死去为止。


在口头上加尔文从来都不是日内瓦的独裁者:大多数市民都有选举权;许多合法的政治权
力都在一个二十五人委员会的掌握之中,而加尔文又不是委员会委员;若得不到委员会中
大多数委员的拥护,他随时都可能被驱逐(事实上他在1538年就是被驱逐出去的)。然而
在实际上他却统治着这个城市,1555年以后他成了一个无名有实的独裁君主。


在加尔文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欧洲新教的领导核心。他在其它国家特别是在法国为发展
新教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时日内瓦被称为“新教罗马”。他返回日内瓦首先做的事情之
一就是为那里的新教教会起草了一套教会规章,规章为欧洲许多其它新教建立了一个模式
。在日内瓦期间,加尔文记叙了许多有影响宗教的发展历程,继续修改《基督教原理》,
同时还做了许多次关于神学和《圣经》的演讲。


加尔文统治的日内瓦相当阴森古板。不仅已婚之间的私通和未婚之间的私通被认为是严重
的犯罪行为,而且赌博、酗酒、跳舞和唱黄歌也皆属于被禁之列,违犯者要受到严厉的制
裁。法律规定都要按指定的时间上教堂,冗长的讲道司空见惯。


加尔文大力提倡勤奋工作。他还支持教育,日内瓦大学就是在他当政期间建立起来的。


加尔文这个人气小量狭,凡是他视为异端分子的人就会很快被处以死刑。他的受害者当中
最有名的是西班牙医生和神学家米歇尔·塞维塔斯(这样的受害者大有人在)。塞维塔斯
不信三位一体说②,到日内瓦就被逮捕审讯,以致终被火刑处死(1553年)。此外在加尔
文当政期间,还有几个人因有耍巫术的嫌疑而被处以火刑。


1564年加尔文在日内瓦死去。他结过婚,他的妻子在1549年夭折,他们的独生子一生下来
就命归九泉。


加尔文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他置身参加的政治活动,而在于他所传播的思想体系。他强调
《圣经》的权威和重要性;同路德一样,他否认罗马天主教的权威和重要性;同路德、圣
·奥古斯丁和圣·保罗一样;他认为人人都是罪犯,解救只能从信仰中来,而不能从良好
的业绩中来。加尔文有关宿命论和定罪论的思想特别鲜明突出。他认为上帝在不考虑功绩
的情况下就已经决定了谁该得到解救和谁该受到惩罚。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还要在乎道德行
为呢?加尔文的回答是:“选民”(即上帝挑选的要接受基督求解救的人们)也是被上帝
选中的,其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表现正直。我们得到解救并不是因为我们行善,但是我们行
善因为我们是为了解救而被选中的。虽然这种说教在有些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却鼓舞过
许多加尔文教徒过着格外正直虔诚的生活。


加尔文对世界影响很大。他的神学学说最终赢得的信徒甚至比路德的还多。虽然路德教派
在法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居统治地位,但是加尔文教派却在瑞士和荷兰占了上峰。在波兰、
匈牙利和法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少数加尔文教派,苏格兰的长老会教友是加尔文派教徒,如
同法国的新教徒和英国的清教徒是加尔文派教徒一样。清教徒在美洲的影响当然是即深刻
又持久。


加尔文统治的日内瓦可能与其说是民主政治倒不如说是神权政治。但是加尔文主义的最终
作用是增强了民主政治。加尔文教徒在如此众多的国家内均属少数派,也许就是这一事实
使得他们易于对已建立起来的政权加以限制,或者加尔文教会内部组织比较民主是一个因
素。然而不管原因如何,最初的加尔文教派堡垒


(瑞士、荷兰和大不列颠)也变成了民主政治的堡垒。


有人认为加尔文学说对所谓的“新教劳动原则”的创立和资本主义的崛起是一个主要因素
。不过很难估计出这种论断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例如,在加尔文出生很久以前,荷兰
人民就享有勤劳的美誉。但是认为加尔文坚决主张的勤奋工作态度对其教徒没有影响也是
没有道理的。也许值得注意的是加尔文允许收利收息,这是一种为大多数早期基督教道德
学家所谴责的行为,但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却有重要的作用。


加尔文在本册中的名次应排多高呢?加尔文的影响主要限于西欧和北美,而且他的影响在
过去一个世纪中显然是在急剧地下降。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加尔文主义问世的许多功绩应
归于耶稣、圣·保罗和路德这样的早期人物。


虽然宗教改革是一个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但是马丁·路德显然对这场大动荡负有主
要责任。加尔文本人只是在路德之后崛起的几位有影响的新教领袖之一。因此十分显然加
尔文的名次应远在伏尔泰和卢梭这样的哲学家之前,这不仅由于他的影响所经历的时期是
他们的两倍还多,而且由于他的思想对其信徒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影响。


注释:


①新教:亦称“更正教”、“抗罗宗”、“耶稣教”。基督教的一派,与天主教、正教并
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因对罗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议态度,不承认罗马主教的教皇地
位,故在西方一般称“抗罗宗”或“抗议宗”。在我国有时还以“基督教”一词单指新教
。该教在鸦片战争前后陆续传入我国,曾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用作侵华的工具。


②三位一体说:父、子、圣灵三个位格为一体的基督教教义。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6.威廉·T·G·莫顿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7:4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6.威廉·T·G·莫顿
 


 
公元1819~公元1868


威廉·汤姆斯·格林·莫顿的名字可能在大多数读者的脑海里难以荡起记忆的涟漪,但是
许多鼎鼎大名的人物却远不如他有影响,因为他是把麻醉引用到外科的主要人物。


翻阅整个历史,象麻醉剂这样被人夸口称颂的发明可谓凤毛麟角,而对人类健康有如此深
刻影响的人物也屈指可数。往昔岁月如烟,外科医生锯断病人的骨头,病人则疼痛难忍,
撕心裂肺,失声于床。外科阴森可怖,不亚于魔鬼的宫殿。此情此景,回想起来令人感到
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让这种疼痛见鬼去吧,这无疑是任何一个人馈赠给他的同伴们的最
崇高的礼物。


1819年莫顿出生在马萨诸塞的查尔顿。他青年时就读于巴尔的摩口腔外科学院。1842年他
开始当牙科医生,1842年到1843年期间,同比他稍微年长的牙科医生霍勒斯·威尔斯合作
,威尔斯本人也对麻醉深感兴趣,但是他们的合作看来是双方都无利可图,情薄难系,于
是在1843年年未时,两个人终于分道扬镳。


一年后,威尔斯开始把氧化亚氮(笑气)当麻醉剂来做实验,他在康涅狄格哈特福德的医
疗中使其得以有效的利用。然而天不做美,他在波士顿做的一次公开表演却遭致失败。


莫顿自己以牙科医疗为职业,专事镶牙。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得首先拔出旧牙根。在没
有麻醉法之前,拔牙根会使患者疼痛不堪。寻求某种适当的麻醉手段则为当务之急。莫顿
正确断定氧化亚氮不足以有效地达到他的目的。他要另辟蹊径,寻找一种更有效的麻醉剂



查尔斯·T·杰克逊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医生和科学家,他认识莫顿,建议他试用乙醚。乙醚
具有麻醉的性质,早在三百多年前就被著名的瑞士医生和炼金家巴拉塞尔士所发现,在十
九世纪初期还出现过一两份印刷的类似报告。但是杰克逊和任何写文论述乙醚的人都未曾
把这种化学药品用于外科手术。


在莫顿看来,乙醚可能是一种大有可为的麻醉剂。他先用它给动物(包括他的爱狗)试验
,然后给自己试验。1846年9月3日,一个给病人试用乙醚的妙时良机终于出现了。一个名
叫埃本·弗罗斯特的人奔进莫顿的办公室,他牙疼严重,非拔不可,情愿接受能缓解拔牙
之疼的任何疗法。莫顿给他吸入乙醚,随后拔出了他的牙。当弗罗斯特恢复知觉时,诉说
他没有感到疼痛。灵丹妙药!神奇!神奇!莫顿看到了展现在他眼前的一条成功、荣誉和
幸运之路。


虽然这次手术有人亲眼目睹,并且波士顿的报纸在翌日也做了报导,但是仍没有引起广泛
的注意。显然还需要做一次更为富有戏剧性的表演。因此莫顿请求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院
年老资深的外科医生约翰·C·瓦伦博士通力合作,当众医生之面做莫顿麻醉法的实用表演
,瓦伦博士点头称许,即在医院安排了一次表演。1846年10月6日,莫顿在医院围观的一大
群医生和医学生的众目睽睽之下,给一个外科病人吉尔伯特·阿博特吸入乙醚,然后瓦伦
博士给病人开颈取瘤。麻醉剂证明有效无疑,表演获得了非凡的成功。此次表演即刻在众
家报纸上予以报导,这是随后几百年间广泛使用麻醉剂的直接原因。


在阿博特的手术几天后,莫顿和杰克逊递交了一份专利申请。虽然翌月就授予了他们专利
权,但是一系列争夺优先权之举却未能避免。莫顿要求把引用麻醉的主要功劳归于己有,
但却遭致其他几人特别是杰克逊的反对。莫顿希望他的发明会使他大发钱财,但却未能如
愿以尝。大多数使用乙醚的医生和医院根本不付专利税。莫顿为打官司争优先权所付出的
代价很快就超出了他发明所获得的金钱。他心灰意冷,穷困潦倒,于1868年在纽约市丧生
,时年还不足四十九岁。


麻醉剂在牙科和主要外科的用途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估价莫顿的总影响时,主要的难题
是在莫顿和其他有关人员之间怎样划分引用麻醉的功劳。要考虑的主要其他人有:霍勒斯
·威尔斯、查尔斯·杰克逊和一位佐治亚医生克劳福德·W·朗。考虑到这些事实,我觉得
莫顿的贡献远比任何其他人的都重要得多,因此把他列入本册。


霍勒斯·威尔斯确实是几乎在莫顿成功地使用麻醉剂两年之前就开始在自己的牙科医疗中
使用过麻醉。但是威尔斯使用的麻醉剂是氧化亚氮,没有也不可能使外科发生根本性的变
化。尽管氧化亚氮有某些合乎需要的性质,但是却不能做为一种强有力的麻醉剂在主要外
科中单独使用(今天它与其它药物复合使用有效益,也在某些牙科医疗中有用途)。但是
乙醚却是一种疗效惊人、用途多样的化学药品,它的使用使外科发生了革命。今天在极个
别情况下,可以找到比乙醚更为理想的药物或复合药物,但是乙醚在被引用后的一个世纪
中是最常用的麻醉剂。乙醚尽管有缺陷(它易燃,恶心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但是金无
足赤,药无完药,它可能仍是曾发明的用途最多、独一无二的麻醉剂。它便于运输,最重
要的是它溶安全性和有效性于一体。


克劳福德·W·朗(1815—1878)是一位左治亚医生,他在1842年就在外科手术中使用过乙
醚,比莫顿的表演早四年。但是朗直到1849年才发表他的结果,此时莫顿的表演早已使乙
醚的外科用途为医学界所周知。结果朗的工作仅使少数人受益,而莫顿的成功却使整个世
界得福。


查尔斯·杰克逊建议莫顿使用乙醚并且还就乙醚的使用给莫顿以有益的劝告。但是杰克逊
本人却从没有在一个外科手术中有效地使用乙醚,在莫顿的成功表演之前,杰克逊也未想
要告诉医学界他对乙醚的认识。是莫顿而不是杰克逊冒其名誉之险,做了一次公开表演。
假如患者吉尔伯特挺尸于手术台上,看来查尔斯·T·杰克逊极不可能会宣称对此表演负有
任何责任。


威廉·莫顿在本册中应占据何等位置呢?把莫顿和约瑟夫·李斯特相比较极为恰当。两者
都是医学家;两者都是由于引入了使外科和分娩发生革命的新技术而闻达于世;两者的发
明在事后诸葛看来都如汤沃雪,极易做出;两者都不是最先使用这种技术的开山之人;两
者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使这种技术公布于众并使其得到普及;两者都必须同他人一起分
享其发明的荣誉。我把莫顿的名次排得略高于李斯特一筹,其主要原因是我认为从长远来
看,麻醉的引用比外科防腐的引用是一项更为重要的发展。现代抗菌素在一定程度上毕竟
可以补偿外科防腐措施上的短缺。没有麻醉,精细或长时间的手术就无法施行,甚至连简
单的手术也经常回避三舍,贻误病人,以致宝刀空攥,望病兴叹。


莫顿于1846年10月的那天上午对麻醉实用方法所做的公开表演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分水岭之
一。莫顿纪念碑上的碑文再恰当不过地概括了他的成就:


威廉·T·G·莫顿


了却一切外科苦,


麻醉济生君勋殊。


往昔手术撕心碎,


君握科学解病除。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7.威廉·哈维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8:0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7.威廉·哈维
 


公元1578-公元1657


发明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伟大的英国医学家威廉·哈维于1578年出生在英国福克斯通镇
。哈维的伟大著作《动物心血运动解剖论》发表于1628年,被称为全部生理学史上最重要
的著作,真是恰如其份。实际上它是现代生理学的起点,它的主要意义不在于直接应用,
而在于人们对人体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今天对我们这些从小就知道血液循环流动因而把这一事实视为理所当然的人来说,哈维的
学说显然是通俗易懂的。但是现在看来如此简单明了的东西对早期生物学家来说又是这样
的迷惑不解,请看下面当时生物学主要作者所阐述的一些观点:①食物在心脏内转变成血
液;②心脏给血液加热;③动脉里充满了空气;④心脏产生“元气”;⑤静脉和动脉血都
有涨有落,有时向心脏流入,有时从心脏流出。


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内科医生盖伦曾亲自做过大量的解剖,也对心脏和血管做过细心的研究
,但是却从未想到血液会循环流动;亚里士多德也没有想到竟是这么回事,虽然生物学是
他的主要兴趣之一。甚至在哈维的书发表之后,许多内科医生们也不愿接受哈维的观点—
—人体内的血液不停地通过一个闭合的血管体系循环,使血液流动的力量是由心脏提供的



哈维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来最先形成血液循环这一概念的。哈维估计心脏每次跳动
的排血量大约是两盎司,由于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所以用简单的乘法运算就可以得出结
论:每小时大约有540磅血液从心脏排入主动脉。但是540磅远远超过了一个正常的整个体
重,甚至更加远远地超过了血液本身的重量。因此哈维似乎明显地认识到了等量的血液往
复不停地通过心脏。提出这一假说后,他花费了九年时间来做实验和仔细观察,掌握了血
液循环的详细情况。


哈维在书中明确指出,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出而同时静脉把血液输入心脏。由于没有显微
镜,哈维无法看到毛细血管——血液从最小的动脉输入静脉的微小血管,但是他却正确地
推断出了它们的存在(哈维去世几年以后意大利生物学家发现了毛细血管)。


哈维还提出心脏的功能就是把血液泵入动脉。哈维在这点上如同他在其它每个要点上一样
,基本上是正确的;而且他还给出大量的实验证据,严密地论证了他的学说。虽然他的学
说起初遭到了反对,但是到了他的生命完结时已被广为公认。


哈维对胚胎学所做的研究虽然不如他对血液循环那么重要,但也不是没有意义。他是一位
细心的观察家。他在1651年发表的著作《动物的生殖》标志着当代胚胎学研究的真正开始
。哈维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并同他一样反对先成学说——这种假说认为胚胎即使在其
最早的阶段也与成年动物具有同样的总体结构,虽然前者的规模要比后者小得多。哈维正
确地提出了胚胎的最终结构是逐渐发展形成的。


哈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前进一步都留下了成功的足迹,令人回味无穷。他十多岁就读
于剑桥大学凯厄斯学院。1600年他前往意大利帕度亚大学攻读医学,该校可能在当时拥有
世界上最佳的医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哈维就读于帕度亚大学时,伽利略正在那里担任教授
)。哈维于1602年在帕度亚大学获医学学位。随后他返回英国,在那里开始了他作为一位
内科医生的漫长而成功的生涯。他的患者当中有两名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和查尔斯一世
),以及杰出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他在伦敦内科医师学院讲授解剖学,事实上他有
一次被选为该学院院长(他谢绝了这个职务)。除个人开业外,他还在伦敦圣·巴托洛梅
医院担任多年的内科医生。他的论血液循环的著作在1628年发表后,他的名声传遍了整个
欧洲。哈维结过婚,但没有孩子。他于1657年在伦敦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8.安托万·亨利·贝克雷尔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8:17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8.安托万·亨利·贝克雷尔
 


 
公元1852~公元1908


放射线的发明者安托万·亨利·贝克雷尔1852年出生在法国巴黎。他受过良好的教育,18
92年获得博士学位。1892年他开始在巴黎自然博物馆担任应用物理学教授。说来也巧,他
的祖父和父亲先前都曾担任过这种职务,而后来却都成为内科医生。再后来他的儿子也有
过这样类似的经历。1895年贝克雷尔成为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的物理学教授。1896年就是在
这所学校他做出了使他成名的伟大发现。


1896年前,伦琴发现了X射线,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伦琴用阴极射线管产生出X射
线。贝克雷尔考虑到通过普通太阳光对磷光物质的作用是否也可以产生X射线,他的实验室
里有一些硫酸钾铀晶体,他知道这是一种磷光化合物,于是就决定利用它做下列实验:首
先把一张照像底片用一种很厚的黑纸包起来,以确保可见光照不到底片上去,随后把磷光
晶体放在包好的底片上并使其暴露在阳光下。结果他后来洗底片时发现了上面有晶体的图
象。


起初贝克雷尔认为他成功地发现了一种新的X射线源。后来他偶然发现这种铀化合物即使不
首先暴露在可见光下,也会发出有穿透能力的射线。有一天,天空乌云密布,贝克雷尔已
无法准确地重做他的实验,于是就把实验物质——磷光晶体和仔细包好的照相底片放在一
个抽屉里,这就没有首先使晶体暴露在阳光下。可是几天后他又决定冲洗这未用的底片,
出乎意料的是底片上有一个晶体图象。


显然这里所牵涉的物质不是普通的磷光物质。贝克雷尔做出明智的决定,放弃原来的计划
,开始研究偶然遇到的这种奇怪现象。他很快就发现由铀盐放射出的射线不是X射线,一时
被称为贝克雷尔射线。贝克雷尔还发现这种新型射线可由任何一种钠盐放射出来,而不仅
仅是他最初研究的那种放射。事实上他发现金属铀甚至也具有放射性。由于放射线与铀的
化学形式毫无关系,因而贝克雷尔认识到放射并不是一种化学原因而一定是铀原子本身所
具有的一种性质。


1896年贝克雷尔就所发现的现象发表了七篇科学论文。一些科学家读后产生了兴趣,并随
后就一些课题做了补充研究,玛丽·居里就是其中之一。她很快就知道钍元素也具有放射
性,与丈夫皮埃尔合作,还发现了两种以前不知的元素——钋和镭,两者都是放射性元素
(附带一句,是居里夫妇首先使用“放射”一词来描述这种现象的)。


其他科学家,其中包括欧内斯特·卢瑟福和弗雷德里克·索迪也对放射现象进行过研究,
结果很快发现贝克雷尔射线是三种性质不同的射线。科学家把它们命名为α射线,β折射
线和γ射线,并开始研究它们各种不同的特性。


但是令人对射线格外感兴趣的问题是其所含的能量。放射性物质显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看来能量除可能来自原子内部以外别无它处。这非常令人吃惊,因为在发现放射现象以
前,没有谁认为原子含有大量的能量。


1903年贝克雷尔与皮埃尔和玛丽·居里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于1908年在德国格瓦济
城逝世。


有几个理由可以说明放射线是重要的。第一,它有好几种直接的实际应用,例如,有时用
来治疗癌症;第二,放射线在科研上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它可使我们获得原子核结构的
信息;放射性追踪物用于生物化学研究;放射测定日期是考古学和地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
工具。但是放射线所带来的最最重要的意义是它的存在清楚地表明了原子内部潜藏的巨大
能量。在贝克雷尔做出发明以来的五十年中,就发明了在瞬间释放出大量原子能的技术(
落在广岛上的那颗原子弹是用铀制造的)。当然核反应堆可以控制原子能以较慢的速度释
放出来。


贝克雷尔在这本一百个最有影响的人物名册中应排在什么位置上呢?当然把发展核动力和
核武器的全部功劳都归于贝克雷尔是不完全合情合理的,因为许多人都为此做出了贡献,
但是贝克雷尔对放射线的发现是在科学史上引起重大发展的发现之一。事实上贝克雷尔与
雷汉胡克非常相似,正如雷汶胡克在一滴水内发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崭新的微生物世界一
样,贝克雷尔在原子内部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崭新世界。两人都是在无意中做出了各自
的发现,但是他俩以前若不是一直都在做认真的研究的话,就谁也不会有各自的伟大发现



虽然两个人的类比很相近,但是把贝克雷尔远排在雷汶胡克之下看来显而易知。微生物和
微生物知识在人类事物方面所起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放射线和原子能所起的作用。


但是我认为贝克雷尔比在制造原子弹中起到更直接作用的人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利克·费
米)都要重要得多。1895年以前,没有谁在理论上证明竟会有放射现象确实存在。但是这
个关键性的发明一经做出,这个领域随后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9.格雷戈尔·孟德尔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8:3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59.格雷戈尔·孟德尔
 


 
公元1822~公元1884


孟德尔今天以遗传基本原理的发现者而驰名于世。然而他在有生之年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
奥地利修道士和业余科学家,他那光辉的研究成果却被科学界所忽视。


孟德尔于1822年出生在海因珍多弗镇,该镇当时在奥地利境内,现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
分。1843年他进入奥地利布鲁恩(现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一家奥古斯都修道院。1847年
他被任命为牧师。1843年他参加一次获得教师证书的考试,但未能如愿,他的生物和地质
的分数最低!但是他所在修道院的院长却送他上了维也纳大学。他从1851年到1853年在那
里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孟德尔从未获得过一个正式的教师证书,但是从1854年到1868年
他在布鲁恩现代学校担任自然科学代课教师。


与此同时,孟德尔从1856年起开始进行他的著名的植物育种实验。1865年他推导出了著名
的遗传学定律,他将定律用一篇论文表述出来,并将论文呈交给布鲁恩自然历史学会。18
66年他的成果被发表在该学会学报上,题目是“植物杂交实验”。三年后又在同一杂志上
发表了第二篇论文。虽然布鲁恩自然历史学会学报不是一家有名望的杂志,但却为主要的
图书馆所收藏。此外,孟德尔把他的论文送一份给遗传学的主要权威卡尔·纳基里。纳基
里读过论文后给孟德尔做了答复,但却未能理解该论文的重大意义。此后孟德尔的文章大
体上被忽视了,实际上几乎被遗忘了三十多年。


1868年孟德尔被任命为牧师会会长。从那时起,行政的职责使得他没有什么时间继续搞植
物实验。1884年当他六十一岁去世时,他那光辉的研究成果几乎被世人遗忘,他从未得到
过任何承认。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直到1900年才被重新发现,当时有三位不同的科学家(荷兰的雨果·德
·弗里斯,德国的卡尔·考伦斯,奥地利的埃里克·冯·车尔麦克)各自独立工作,却都
意外地发现了孟德尔的文章。他们三人中每人都做自己的植物实验;每人都独自发现了孟
德尔定律;每人在发表自己的结果之前都在查阅文献中找到了孟德尔的原文;每人都认真
地引证了孟德尔的论文,用自己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孟德尔的结论。一个多么奇妙的三重巧
合啊!同年也有一位英国科学家偶然发现了孟德尔的原文,并立即使其得到了其他科学家
的重视。到了年底,孟德尔得到了他有生之年就应该得到的祝贺。


孟德尔发现了哪些遗传事实呢?第一,他发现所有的生物体内都存在着基本单位,今天称
为基因,遗传特征就是通过基因从亲代传给了子代。在孟德尔研究的植物里,每项个体特
征都是由一对基因决定的。一株个体植物通过遗传获得一对基因,这对基因来自每对亲代
的每对基因中的一个。孟德尔发现如果两个通过遗传获得的具有一种给定的特征基因不相
同的话(例如,一个代表绿色种子,一个代表黄色种子),那么在通常情况下只有显性基
因(在这种情况下指黄色种子)的作用才能使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个体植物中表现出
来。但是隐性基因并没有被毁灭,可能会传给这个植物的后代。孟德尔指出每一个生殖细
胞即配子(相当于人的精子细胞或卵子细胞)只含有每一对基因中的一个。他还指出至于
一对基因中的哪一个出现在一个个体配子内,并且传递给个体的后代,这完全是一个机遇
的问题。


孟德尔定律虽然已被稍加修饰,但却是现代遗传学的起点。孟德尔的发明使许多年资高深
的、杰出的职业生物学家都感到迷惑不解。做为一名业余科学家,孟德尔竟能做出这样的
发明,原因何在呢?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在研究中选择了这样的一类植物:它们的最显著
的特征是其中的每一个都是由单一的一套基因所决定的。如果他所研究的植物的特征都是
由几套基因所决定的话,那么他的研究就会极其困难。但是如果他不是一位相当仔细耐心
的实验者,这个运气就会从他的手中溜掉;如果他认识不到对观察做统计分析的重要性的
话,这个运气也会不翼而飞。由于上面提到的是随机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预见一个
个体子代会有什么遗传特征,只有通过做大量的实验(孟德尔记录下21,000棵个体植物的
实验结果)及对结果做统计分析,孟德尔才能推导出他的定律。


显而易见,孟德尔遗传学说是对人类知识的重要补充,我们的遗传学知识可能在将来甚至
比以往和现在会有更重要的应用。但是在决定孟德尔的名次时还要考虑到另外一个因素。
由于孟德尔在世时他的发现受到忽视,并且他的结论是由后来的科学家独自从新发现的,
人们可能认为他的研究成果是使他人耗精费力的一纸空文,没有多少保存的价值。如果把
这个论点推向极端,人们可能会得出孟德尔完全无资格进入本册的结论,正如由于哥仑布
、哥白尼和约瑟夫·李斯特而把莱夫·埃里克森、阿里斯塔克斯和伊格纳兹·塞梅尔维斯
摒出册外。


但是孟德尔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只是被遗忘一时,而一当慧眼识珠,则
迅即为人所周知。而且德·弗里斯、考伦斯和车尔麦克虽然都独自地重新发现了他的原理
,但却最终都读到了他的论文,并且引证了他的结果。最后,没有人会理直气壮地说如果
没有德·弗里斯、考伦斯和车尔麦克,孟德尔做的工作就不会产生影响。孟德尔的文章已
被W·O·福克列入一个发行广泛的遗传著作的目录中。这个目录可以确保该学科中迟早要
有某个认真的学生会意外地读到孟德尔的文章。人们可能会注意到其他三位科学家谁也未
曾要求把发明遗传学的功劳归于自己,而且所发明的原理被普遍称为“孟德尔定律”。


看来孟德尔的发现在创造性和重要性两方面都可以与哈维对血液循环的发现相媲美,且就
照此给他排了名次。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0.约瑟夫·李斯特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8:5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0.约瑟夫·李斯特
 

公元1827~公元1912


约瑟夫·李斯特是发明和推广外科防腐技术的外科专家。他于1827年生于英国尤普顿。他
是伦敦大学学院的优等生,于1852年在该院获得医学学士。1861年他成为格拉斯哥皇家医
院的外科医生,一直干了八年。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发明了外科防腐技术。


在格拉斯哥皇家医院,李斯特主持新外区病房工作。他深为这里出现的术后高死亡率而感
到惊恐不安。严重的感染如坏疽等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李斯特尽力使病房保持十分
清洁,但是这并不能足以避免高死亡率的发生。许多医生坚持认为医院周围的“瘴气”(
有毒蒸汽)是引起这些感染的原因,但是这一解释并不能使李斯特感到满意。


随后在1865年,李斯特读到了路易·巴斯德的一篇论文,豁然开朗,认识了疾病细菌学说
。这给李斯特提供了关键的思想。如果感染是由细菌造成的,那么防止术后感染的最好办
法是在细菌进入暴露的伤口之前就将其消灭。李斯特用石炭酸做灭菌剂,建立了一套新的
灭菌法。他不仅在每项手术前认真洗手,而且还确保要使用的器皿和敷料都做彻底的卫生
处理。实际上他在一个时期里甚至向手术室空中喷洒石炭酸,结果术后死亡率有了戏剧性
的下降。从1861年到1865年期间,男性急诊病房中的术后死亡率为45%,到1889年减少到
15%。


李斯特第一篇杰出的灭菌学论文发表于1867年。他的观点并未即刻被人们所接受。1869年
他被任命为爱丁堡大学临床外科学教授。在任职七年期间,他名扬四海。1875年他到法国
观光,宣讲他的思想方法,翌年他在美国做了一次类似的旅行;但是尚未能说服大多数听
众。


1877年李斯特被任命为伦敦皇家学院临床外科教授,一任就是十五年之久。他在伦敦做的
灭菌外科演示实验,引起了医学界的浓厚兴趣,接受他的思想的人在不断增多。到李斯特
享尽天年之时,他的灭菌原理在医学界被普遍接受。


李斯特由于其开拓性的贡献而得到了许多荣誉。他就任皇家学会主席达五年之久,是维多
利亚女王的私人外科医生。李斯特结过婚,但无子女。1912年在英国的瓦尔摩,他正准备
欢度八十五大寿,不幸溘然长逝。


李斯特的发现使外科学领域发生了彻底的革命,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今天不仅死于术
后感染的患者极为少见,而且也救活了许多这样的人:如果感染的危险还象前一个世纪一
样大的话,他们是不会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而且现在的外科能够做那些早先认为感染危
险如此之大以致被列入禁区的复杂手术。例如,一个世纪前,开胸手术一般不予以考虑。
虽然现今的无菌外科技术和李斯特的灭菌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前者与后者所涉及的思想基
本相同,是李斯特原理的扩展。


人们可能会认为李斯特的思想显然是巴斯德思想的必然产物,因而不应该把任何重大功劳
归于李斯特。然而尽管巴斯德写出了论著,却仍然需要某人来发明和推广灭菌技术。把李
斯特和巴斯德都列入本书并不等于把同一发明照样叙述两遍。疾病细菌学说的应用具有非
常重大的意义,若把这一成就按劳分配的话,巴斯德、雷汶胡克、弗莱明和李斯特都完全
有资格在本册中占有一席之位。


人们还可能反对把李斯特的名次在本册中排得这么高。几乎在李斯特做出成就之前25年,
工作在维也纳总院的匈牙利医生伊格纳兹·塞梅耳维斯就一清二楚地表明了灭菌法在产科
和外科中的优越性。虽然塞梅耳维斯当上了教授,写了本优秀论著来阐述他的思想,但是
他大体上被忽略了。实际上是约瑟夫·李斯特的论文、演讲和演示实验使整个医学界认识
到了在医疗中使用灭菌法的重要性。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1.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9:0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1.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
 
公元1832-公元1891


法国发明家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在1876年制造出第一台四部冲程内燃机,那就是至
今已生产出数以亿计的四部冲程内燃机的样机。


内燃机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机器:它驱动车辆和船只;它可以在工业的许多领域里使用
;它是发明飞机必不可少的条件(到1939年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飞上蓝天为止,所有的航空
飞行都是用奥托四步冲程内燃机做动力)。但是内燃机最最重要的用途是驱动汽车。


在奥托的内燃机发明以前,人们就为制造汽车做了很多尝试。有些发明家如西格弗里德·
马库斯(1875年)、埃特时纳·勒内瓦尔(1862年)和尼古拉斯·约瑟夫·卡格诺特(约
1769年)甚至成功地制造出能跑的样机。但是由于没有适当类型的引擎——重量小功率大
的引擎,这些样机都没有实用价值。但是在奥托发明出四部冲程引擎还不到十五年的时间
里,有两位发明家卡尔·本兹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各自都制造出实用而畅销的汽车。从那
时以来许多其它类型的引擎也用来驱动汽车。用蒸汽、电磁或其它手段来驱动汽车将来终
究会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制造出的数以亿万计
的汽车中有百分之九十九是使用四部冲程内燃机。柴油机使用的四部冲程基本上与奥托冲
程相似,但是输入燃料的间隔不同,它是一种有独到之处的内燃机,用来驱动许多卡车、
公共汽车和轮船。


一般认为绝大多数发明(除重要的武器和爆炸物之外)都有益于人类。例如,没有人会建
议我们放弃冰箱和青霉素或严格限制对它们的使用。然而私人普遍使用汽车的弊病显而易
见;它们引起噪音和空气污染,消耗绝无仅有的燃料资源,每年造成可怕的伤亡人数。


显然要是汽车不给我们带来许多益处的话,我们决不会想忍受它们的折磨。私人汽车比公
共交通工具具有无限的灵活性。例如,与乘火车和地铁不同,乘自己的汽车会使你随心所
欲,想什么时间走就什么时间走,想到哪儿去就到哪儿去,还可以坐至家门,它又快又舒
适,携带行李方便极了。它们给我们选择在哪儿居住和怎样打发时光的范围扩展得空前广
泛起来,大大增加了个人的自由。


所有这些益处是否值得社会为汽车所付出的代价,人们对此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
是没有人会否认汽车对我们的文明世界产生了一种重大的影响。仅就美国在使用的一亿多
辆汽车来说,它们每年运行乘客的行程将近两万亿英里——比步行、飞机、火车、轮船及
所有其它类交通工具的里程的总和还要多。


为了适应汽车的需要,我们建设了大量的停车场和无尽的高速公路,沿途周围的整个风光
也为之一新。反过来汽车为我们带来了从前世世代代都难以梦想到的灵活性,大多数有汽
车的人现在举手可得的活动范围和便利条件比没有汽车不知要大上多少倍,它扩大了我们
选择生活和工作地点的范围。由于有了汽车,先前只是市区居民才可能享有的许多便利现
在郊区居民也同样可以得到(这也许是近几十年来美国郊区得以发展而与此同时市区衰落
的主要潜在因素)。


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于1832年出生在法国霍尔照森·镇。他在襁褓时父亲就去世了
。奥托读书时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但却在十六岁从中学辍学,参加了工作,获得了经商的
经验。一时他在一个小镇上的一家杂货店工作,随后在法兰克福市当一名店员,接着又成
为一名推销员。


约在1860年,奥托听说艾蒂安·勒努瓦(1822年-1900年)最近发明了燃气机——第一台
可使用的内燃机。奥托认识到如果勒努瓦燃气机能够使用液体燃料来开动,它的用途就会
大大地增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不必与一个煤气管道相连接。他很快就发明出一种汽化
器,但是他的专利申请却被专利局否决了,因为已经有人发明出类似的装置。


奥托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而是竭尽全力改革努勒瓦燃气机。早在1861年,他就设想要
制造一台基本上全新型的引擎,一种使用四部冲程的引擎(与使用两部冲程的努勒瓦原型
引擎不同)。1862年2月,奥托制造出一台四部冲程引擎工作样机。他在把这台新引擎变得
实用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特别是在点火装置方面的困难,不久便把它搁置一旁。但是他
又发明了“常压引擎”,一种革新的二部冲程引擎,靠煤气做动力。


1863年他获得该项革新的专利权,不久就找到了一个为他提供资助的伙伴,名叫尤金·兰
根。他俩建立了一个小公司,继续改进引擎。1867年他们的二部冲程引擎在巴黎世界博览
会上赢得一枚金牌。从此销路畅通;公司利润暴长。1872年他们聘请才华非凡、管理经验
丰富的工程师戈特利叶博·戴姆勒帮助生产引擎。


虽然二部冲程引擎创利巨多,但是奥托还是念念不忘他最初设想的四部冲程引擎。他确信
四部冲程引擎如果对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先压缩后点火,就会比任何改进的勒努瓦二部冲
程引擎在效率上都要高得多。1876年,奥托设计出来一个改进的点火系统,有了这个系统
就可以制造出一台实用的四部冲程引擎。第一台这样的样机于1816年5月制造出来了,翌年
就获得了一项专利权。四部冲程引擎的功率和性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一下子就打入
了市场,大获成功。仅在随后的十年中就销售了三万多台,各种类型的勒努瓦引擎很快就
被淘汰了。


1886年,奥托因发明四部冲程引擎而获得的德国专利权被一项专利权起诉给推翻了。原来
法国人阿尔方斯·博。罗夏在1862年设计出一种基本相似的装置,并获得专利权。但是人
们不应该把博·罗夏看作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他的发明也从未打入市场,实际上他也从
未制造出一台样机,奥托也不了解有关他发明的任何情况。奥托公司虽然失去了有价值的
专利权,但是仍在继续赚钱。到1891年他去世时,公司生意兴隆,财值万贯。


1882年戈特利叶·博·戴姆勒离开了该公司,他决心要把奥托引擎应用到交通工具上去。
1883年,他发明一种先进的点火系统(但不是今天普遍使用的那一种),使引擎能以700—
900转/分的速率运转(奥托引擎的最大速率为180-200转/分),并且还煞费苦心制造出
一台重量很轻的引擎。1885年他把一台引擎附系在一辆自行车上,由此制造出世界上第一
台摩托车。翌年戴姆勒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但是卡尔·本兹却抢先一步,他在几
个月前就制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一辆三轮汽车——一辆无容否认的汽车。本兹的汽
车与戴姆勒的汽车一样,也是用奥托引擎作动力。本兹引擎的转速远没有达到400转/秒的
速率,这就不足以使他的汽车有实用价值。本兹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汽车,几年内就成功地
打入了市场。戈特利叶·博·戴姆勒的汽车比本兹的稍迟些打入市场,但也获得了成功。
最后,本兹和戴姆勒两家公司合并成一家,著名的默西迪斯—本兹牌汽车就是由这家合并
公司生产的。


在汽车发展中还有一位人物必须得提一提,他就是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亨利·福特。福特
直到1896年才制造出他的第一台汽车。他的有名的T型牌汽车直到1908年才问世。福特并不
是制造出价格合理的汽车的第一家厂商。欧尔德斯摩拜尔1901牌(650美元)和凯蒂莱克1
903牌(750美元)比最初的T型牌(875美元)便宜,而且也比福特更早期生产的任何牌汽
车都便宜。但是T型车设计精良、坚固耐用,维修简便。而且福特还引进了大规模生产汽车
的革新方法,使T型车的价格持续下降,因而使许多人都能够买得起。


内燃机和汽车具有惊人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能独享发明它们的荣誉,他就会在本册中名
列前茅。但是这些发明的主要荣誉应归于几个人:勒努瓦、奥托、戴姆勒、本兹和福特。
在所有这些人当中,奥托做出的贡献最大。勒努瓦引擎确实是马力小,功率低,不能驱动
汽车,但是奥托引擎却可以做到这一点。1876年在奥托发明了他的引擎之前,要制造实用
的汽车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此之后实际上却又是很自然的。因此尼考罗斯·奥古斯特·
奥托是当代世界真正的创造者之一。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2.路易·达盖尔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9:22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2.路易·达盖尔
 

 
公元1787~公元1851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路易·雅克·芒戴·达盖尔首次成功地发明了实用摄影术。


1887年达盖尔出生在法国北方的科梅伊镇,年青时是位艺术家,他约在三十五岁时设计出
西洋镜,用特殊的光效应展示全景画。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同时,他对一种不用画笔和颜料
自动再现世界的景色装置——换句话说就是照相机——发生了兴趣。


先前达盖尔为发明可使用的照相机作出了努力,但没能获得成功。1827年他遇见约瑟夫·
尼塞福尔·涅普斯,他也一直在努力发明照像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获得了成功。两
年后他们成为合作人。1833年涅普斯逝世,但是达盖尔仍在继续努力。1837年他成功地发
明了一种实用的摄影术,叫做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术)。


1839年,达盖尔把他的技术公布于世,但未获得专利权,然而法国政府为达盖尔和涅普斯
的儿子提供终生恩给金作为酬谢。达盖尔发明的宣布在公众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达盖尔
成了一代英雄,享尽了荣华富贵,与此同时达盖尔摄影术迅即得以广泛的使用。达盖尔本
人不久就隐退了,1851年他在巴黎附近的家乡去逝。


没有几项发明象达盖尔照像有那么多的用途,实际上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每一个科研领域,
在工业和军事上都有着许许多多的应用。它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种严肃的艺术形式,对更多
的数以百万计的人来说是一种快乐的爱好。照片能够传递教育、新闻和广告等方面的真实
信息(或错误信息),由于照片能栩栩如生地再现过去,因此它成为最常见的珍藏品和纪
念物。当然电影摄影术是一项补充发明,除作为一种主要的娱乐手段外,实际上也和一般
摄影术的用途一样多。


很少有哪一项发明完全是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当然许多其他人早期的劳动为达盖尔的成功
扫清了道路。投象器(一种与无透镜照像机类似,但无胶卷的装置)至少是在达盖尔八个
世纪以前就被发明出来了。八世纪吉罗拉摩·卡达诺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他在投象器的开
孔内安置一块透镜,使其成为现代照相机的一个有趣的序幕;但是由于产生的图象根本不
能耐久,因此人们往往不把它看作是一种摄影术。1727年,约翰·舒尔茨得到了另一项重
要的发现——银盐感光。虽然舒尔茨用这项发现制成了一些临时图象,但是他并没真正去
寻求其中的奥妙。


与达盖尔成就接近的前辈是涅普斯,他后来成为达盖尔的合作人。约在1820年涅普斯发现
朱迪亚沥青感光。通过把这种感光物质和投象器结合使用,涅普斯成功地制出世界上第一
批照片(他1826年摄的一张仍然存在)。由于这个原因,有些人认为涅普斯理应是摄影术
的发明者。但是涅普斯摄影术根本就不实用,因为它大约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时间,而且
在当时产生的图象也相当模糊。


使用达盖尔方法,图象就被记录在镀有碘化银的平板上。曝光时间需要十五分钟,这种方
法虽然麻烦,但是却具有实用价值。在达盖尔把他的方法公布于世不到两年的时间,有人
就建议要稍稍加以修正:在用作感光物质的碘化银里加入溴化银。这个小小的修正有着重
要的作用,大大地减少了所需的曝光时间,使摄影术照像广为实用。


1839年在达盖尔宣布他的摄影发明以后不久,一位英国科学家威廉·福克斯·塔尔博特宣
布他发明了一种不同的摄影术,一种牵涉到首先制作照像底片的方法,与今天所使用的基
本相同。塔尔博特实际上是在1835年制出了他的第一批照片,早在达盖尔摄影术首次问世
的两年前,这不能不令人惊奇。塔尔博特因忙于其它几个项目的研究,没有立即把他的照
像实验进行到底。要是他继续制作的话,他也许会发明一种可以打入市场的照像仪器,而
且今天会被认为是摄影术的发明家。


在达盖尔和塔尔博特以后的岁月里,摄影术有了很多的改进:湿板法、干板法、现代式胶
卷、彩色照片、电影、彼拉罗伊德摄影术和静电复印术。尽管为发明摄影术做出了贡献的
人众多如云,但是我认为路易·达盖尔做出的贡献远比其他人重大得多。在达盖尔之前没
有实用的照像仪器,而达盖尔发明的技术切实可行,很快就得到了广泛使用。他的发明的
正式公布对随后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实际上我们所使用的摄影术与达盖尔摄影术
大不相同,但是后来的这些技术即使一项也未被发明,达盖尔摄影术也会给我们提供一种
便利的照像技术。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3.约瑟夫·斯大林”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9:3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3.约瑟夫·斯大林”
 



 
公元1879—公元1953


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施维里,是苏联多年的独裁者。他1879年出
生在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哥里城。他的母语是格鲁吉亚语,与俄语有很大的差别,后来他学
会了俄语,讲俄语时总带有很重的格鲁吉亚口音。


斯大林是在贫困中长大的。他父亲是个皮鞋匠,常常嗜酒无度,毒打儿子。约瑟夫十一岁
时他就去世了。儿童时期的约瑟夫就读于哥里的一所教会学校。十多岁时进入第比利斯一
所正教中学读书,1899年他因宣传推翻政府的思想被学校开除,随后参加了地下的马克思
主义运动。1903年党发生了分裂,他站立在布尔什维克一边。从那时至1917年,他一直是
个积极的共产党员,至少被逮捕过六次。因为每次判的刑都很轻,而且逃跑的机会也多,
所以这个时期的某个阶段中他实际上有可能是一个双料特工,就在这期间,他使用了“斯
大林”(铁人)这一恰当的匿名。


在1917年的共产主义革命中斯大林并没有起主要作用。但是在随后的两年中他表现得很积
极,1922年成为党的总书记①。这一职务使他在党的工作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是列宁逝
世后他在夺权斗争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列宁想让里昂·托洛茨基当自己的接班人。事实上列宁在他的政治遗嘱中已提到斯大林太
残忍,应该撤销他的总书记职务。但是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功地把它消毁了②。他进而又
与列夫·加米涅夫和格里哥里·季诺维也夫两位重要的政治局委员合作,形成“三套马车
”,即三人政治。他们三人成功地战胜了托洛茨基及其追随者。随后斯大林——党内政治
斗争的天才,就把矛头指向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把他俩赶下了台。斯大林在权力斗争
中战胜了“左翼敌对势力”(即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及其同伙)后,又逐步
地采纳了几项由他们提出的政治建议。不久以后,斯大林又把矛头指向党内的右翼领袖—
—他从前的同盟,而且也取得了胜利。到三十年代初,他成了苏联唯一的独裁者。


自1934年大权在握后,斯大林发动了一系列的清洗运动。从表面上来看,引起这些清洗运
动的原因是1934年12月1日舍盖·基洛夫遭暗杀。基洛夫是共产党的高级官员,斯大林的顾
问之一。然而很可能是斯大林亲自下令暗杀了基洛夫,这一是为了除掉基洛夫,但更主要
的是为随后的清洗运动制造一个借口。


在随后的几年里,那些在1917年革命中就当过共产党领袖的人,在苏维埃政府中给列宁当
过部卞的人,他们多数被斯大林指控有判国罪,被判处死刑,而且有许多都在大庭广众的
审判下公开认了罪。这和托马斯·杰弗逊当总统时逮捕了《独立宣言》的大多数签署者的
做法差不多,他指控他们都犯了判国罪,他们在公开审判中“认了罪”就被处以死刑。19
38年,领导过早期清洗运动的金利克·亚戈达本人也被带上了审判台,承认犯了判国罪,
因而被处死刑。而他的接班人尼古拉·叶左夫最终也遭到清洗,被处以死刑。


三十年代中期的清洗扩展到苏联的全党和全军。其主要矛头并不是指向反党分子和反革命
分子(这类人中的大多数在列宁当权时就已被粉碎了),确切地说,其矛头是对着共产党
的。斯大林在屠杀共产党方面比沙皇警方成功得多。例如,在1934年党的代表会议上当选
的中央委员中,有三分之二还要多的人在随后的清洗中被杀。由此清晰可见,斯大林的主
要目的是要防止在国内出现独立政权。然而就在清洗运动进入高潮时斯大林颁布了一部新
宪法,称为苏联民主宪法。


斯大林所制订的经济政策之一就是用强迫手段实行农业集体化。这一政策在农民当中很不
得人心,许多农民加以抵制。然而三十年代初根据斯大林的命令数百万农民不是被杀死就
是被饿死,就这样他的政策终于获胜,并且得到全面的贯彻。但自那以来苏联的农业状况
一直不佳。


斯大林推行的另一项政策就是加速实现苏联的工业化。这种政策由于有苏联国境外的许多
国家效仿,经过一系列的“五年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达到了目的。尽管斯大
林的工业化政策还有不足之处,但总的说来是非常成功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虽然
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是却治愈了战争的创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大国。


1939年8月希特勒和斯大林签订了著名的“不侵犯”条约。可是不到两个星期,希特勒从西
部入侵波兰,占领了该国的半个西部。快到年底时,苏联发动军事入侵,威胁着拉脱维亚
、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三个独立民族,这三个民族都没有抵抗就自动缴械,并最终归属于苏
联。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迫于苏联势力的威胁也被吞并了。芬兰在威胁面前不肯低头,但
是苏军一次入侵就占领了整个芬兰的领土。常为上述吞并行径打着的一个幌子就是苏联需
要这些领土来防御纳粹德国的突然袭击。但是当战争已结束、德国被彻底击败以后,斯大
林并没有表示放弃对所占据领土的控制(不过,这两个国家都没有他的追随者)。


第二次大战结束时,苏联占领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领区建立了顺
从苏联的共产党政府。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也在南斯拉夫出现了,但是该国没有苏联军
队,因而没有变成苏联的卫星国。为了防止东欧其他共产党国家走南斯拉夫的道路,斯大
林在东欧的卫星国也搞了清洗异己分子的运动。就是在第二次大战刚结束期间,美国和苏
联开始了冷战。虽然人们宣称杜鲁门和西方领袖们对发动这场冷战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
斯大林做得也真有点过份。


195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一伙医生由于阴谋暗杀苏联高级官员而被捕。这听起来使人感到
斯大林在计划另一场大规模的清洗运动。但是1953年3月5日,这位73岁的独裁者在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逝世了。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红场陵墓里,和列宁的遗体并放在一起。但是在几
年之后(特别是在1956年2月赫鲁晓夫的演说之后),斯大林的名声在苏联一落千丈。


斯大林的家庭生活并不很幸福。他1904年结婚,但三年后他的妻子就死于痨病。他俩的独
生子雅各布在第二次大战中被德国军队捉去,德军提出要互换战俘,被斯大林拒绝,雅各
布死在一所德国的俘虏营中。1919年斯大林再度成婚,这第二个妻子也在1932年死去了。
据报导说是自杀,但有谣言说是斯大林杀的,或说是他指使人杀的。斯大林的第二个妻子
生有两个孩子,儿子是苏联空军部队的军官,后来变成了酒鬼,于1962年死去,女儿斯维
特拉娜1967年从苏联逃到美国。


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他那绝对的残忍性。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和怜悯之心。他满
腹狐疑,几乎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但是他有卓绝的才干,精力旺盛,坚毅不拔,思路敏
捷,智慧超群。


斯大林作为独裁者,统治苏联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因而对许多人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事实上,如果把一个独裁者对同代人的全部影响与他所统治的人数、控制的程度和掌权
的时间按正比计算,那么斯大林在历史上也许是无与伦比的独裁者(也许有人认为这个头
衔应给毛泽东戴上)。斯大林在一生中把数以百万计的人送上了断头台和劳改营(在他的
多次清洗中究竟死了多少人无从计数,可能要接近两千万)。


因此,斯大林在这期间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但他的影响究竟能存在多久尚不能定论
。例如,自斯大林死后,秘密警察伸向苏联人民的铁爪已经大大地收敛了。虽然苏联缺乏
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那种公民权和政治自由,但是今天独裁统治的程度比起斯大林掌权前的
列宁时代并无过份之处。


苏联在东欧看样子是个堂堂正正的卫星帝国。因而无法预言这个帝国何时会消亡。大国在
边界上建立附庸国来为自己庇护,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一般说来这样的国家不会无
休止地当奴隶,它们在短时期内不被统治国吞并就会获得独立。既然苏联好象并无吞并东
欧的卫星国的意思,那么这些卫星国在一个世纪内似乎有可能获得独立。从另一方面来看
,象东德和保加利亚这样的国家受共产主义的统治可能会远比受苏联统治的时间长。


在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自己的边界有了很大的扩张。但是应该牢记,在过去的好几百年
间俄国西部边界一直折腾不定。事实上苏联今天的领土比1879年斯大林诞生时的沙皇俄国
的领土要少。


人们常常把苏联的工业化归功于斯大林,这种说法有点过头了,其理由有两点:第一,即
使没有斯大林苏联也会实现工业化,这一点看来可以确信无疑;第二,虽然斯大林可能加
速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但他并不是工业化的开创者,沙俄在1914年就已成为世界上第五
大工业国。


从另一角度来看,如果不是斯大林采用高压手段,苏联农业集体化也许永远不会出现。


人们也认为斯大林对共产主义势力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起了重要作用。这种看法有一定
道理。当然是由于斯大林的作用,东欧的各卫星国才建立了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在中国
获得了政权却是毛泽东等人努力的结果。大体说来,我认为马克思和列宁对共产主义政权
在全世界的崛起起了主要作用。但是如果说斯大林并不完全象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那样
重要的话,他也是历史上的巨人之一——一位不会很快被人们遗忘的、残酷的天才。 注:
斯大林晚年的确犯过严重的肃反扩大化和鼓励个人崇拜等错误,在对待兄弟党和一些国家
问题上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但斯大林的一生为建设和保卫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打败
法西斯侵略者建立了历史功勋,对苏联人民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一生仍然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一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总
而言之,斯大林的成绩是主要的,缺点、错误是次要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77
页)


注释:


①1917年10月1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扩大会议上,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斯大林
被选入领导起义的革命军事总部。他积极参加与组织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为夺取十月社
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立下了功勋。1922年4月,中央委员会鉴于列宁患病,依照列宁的建议,
选举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


②在挑选党的中央领导人问题上,列宁认为斯大林是党的卓越活动家,但也指出他担任总
书记后“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列宁批评斯大林太
粗暴,曾建议将他“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列宁全集》第36卷第617,618页)。但斯大
林接受了列宁的批评,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他继续担任党的总书记。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4.勒内·笛卡尔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19:5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4.勒内·笛卡尔
 


 
公元1596~公元1650


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勒内·笛卡尔于1596年出生在都兰省海乐村。少年时
期他上过一所环境优雅的耶稣会学校——尖塔中学。二十岁在普瓦提·埃大学获得法律学
学位。虽然笛卡尔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却认为除了数学以外,任何其它领域的知识皆是
有懈可击的。从此,他没有继续接受正规教育,而是决定漫游整个欧洲,开阔视野,见悉
世面。由于笛卡尔的家庭经济富裕,足以使他囊满无挂,悠哉游哉。


从1616年到1682年,笛卡尔做了广泛的游历。他曾在三个军队中(荷兰、巴伐利亚和匈牙
利)短期服役,但是他显然未参加任何战斗。他还观光过意大利、波兰、丹麦及其它许多
国家。在这些年间,他系统陈述了他认为他发现真理的一般方法。他五十二岁时,决定用
此方法将世界做个综合性的描述。当时他定居荷兰。此后的二十五年一直生活在那里,他
选择了荷兰,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思想自由,还可以躲避巴黎社会的纷扰。


1629年他写了《思维指南录》一书,概述了他的方法(但是这本书从未完稿,也许从未打
算发表,直到他去世五十多年后他的第一版才问世)。在1630年到1634年期间,笛卡尔运
用自己的方法研究科学。为了学到更多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他亲自做解剖。他在光学
、气象学、数学及其他几个学科领域内都独立从事过重要研究。


笛卡尔本想在一本题为《世界》的书中介绍他的科研成果,但是当该书在1633年快要完稿
时,他获悉意大利教会的权威们宣告伽利略有罪,因为他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笛卡
尔在荷兰未受到天主教权威的迫害,但是他还是决定谨慎从事,收书稿进箧入匣,因为在
书中他捍卫了哥白尼的学说。但是在1637年他发表了最有名的著作《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
真理的方法论》,通常简称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用法文而不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一切有文化的人都可以通读,包括没有学过
古典语言的人。在《方法论》中附有三篇论文,在这三篇论文中笛卡尔给出了用自己的方
法做出发明的例子。第一篇《光学》论文中,笛卡尔提出了光的折射定律(但是这个定律
在此之前就已被威勒勃劳德·斯内尔发现);讨论了透镜和多种其它光学仪器;描述了眼
睛的功能及病态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光的学说,后来为克里斯琴·海更斯系统阐述的光波
学说揭开了序幕。他的第二篇论文第一次用现代的观点来探索气象,讨论了云雨风,正确
解释了彩虹的形成原因。他批驳热是一种不可见的流体组成的观念,指出热是一种内在运
动形式的正确推论(但是这个推论以前已由弗朗西斯,培根和其他人提出过)。在第三篇
论文中,笛卡尔介绍了他所有的贡献中最重要的——解析几何。这是一项重大的数学进展
,为牛顿发明微分开辟了道路。


也许笛卡尔哲学的最大有趣之处来自他的方法。笛卡尔十分留心被普遍接受的大量错误的
概念,决定要达到恢复真理的目的,就须得从零开始做起。因此他开始怀疑一切——老师
教给他的一切,他的所有最崇高的信仰,所有的常识观念,甚至外部世界的存在,连同他
自己的存在——总之是一切的一切。


这自然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消除如此普遍的怀疑来获得一切事物的可靠知识呢?
笛卡尔用形而上学观点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推论,证明出使自己满意的结果:由于他自
己的存在(我思我在),上帝才存在,外部世界才存在,这就是笛卡尔学说的起点。


笛卡尔方法具有双重意义。第一,他把“什么是知识”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置于他的哲
学体系的中心。早期的哲学家力图描写世界的本质,但是笛卡尔教导我们这样的问题若不
和“我怎么能知道?”联系在一起,就得不出满意的回答。


第二,笛卡尔认为,我们不应该从信仰开始而是从怀疑开始。(这恰好与圣·奥古斯丁及
大多数中世纪神学家的看法相反,他们认为信仰第一)。这样笛卡尔确实得出了正统神学
的结论。但是他的读者对他的倡导方法远比对他得出的结论还要更为重视(教会担心他的
著作会起破坏性作用不是没有理由的)。


笛卡尔在他的哲学中强调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区别,在这方面他提倡彻底的二元论。这个区
别以前就有人提出过,但是笛卡尔的论著引起了对该问题的哲学讨论。他所提出的问题从
那时以来就引起了哲学家的兴趣,但是尚未得到解决。


笛卡尔的物质宇宙观也很有影响。他认为整个世界——除了上帝和人的心灵之外——都是
机械运动的,因此所育的自然事物都可以用机械原因来解释。他否认占星术、魔法以及其
它迷信形式,同样否认了对事物所做的一切目的论的解释(也就是他寻找直接的机械原因
,否定事物的发生是为了某种遥远的终极目的的认识)。由笛卡尔的观点可以看出,动物
从本质上讲就是复杂的机械,人体也受通常的力学定律所支配。从那时起,这就成了现代
生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笛卡尔提倡科学研究,认为把它应用于实践会有益于社会。他觉得科学家应避免使用模糊
不清的概念,应该努力用数学方程来描述世界。所有这些听起来倒很合乎现代要求,但是
笛卡尔虽然自己也亲自做观察实验,但是却从未强调过实验在科学方法中的极其重要性。



早在笛卡尔几年之前,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要搞科学研究,并且会从中
受益。笛卡尔“我思我在”的著名观点也并不新奇,圣。奥古斯丁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
提出过(当然用词不同)。同样,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也只不过是圣·安瑟尔姆
(1033——1109)最先提出的实体观点的一种变体。1641年,笛卡尔发表了另一部名著《
冥想录》,1644年,他的《哲学原理》问世。这两部著作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1647年又
有译本问世。


虽然笛卡尔是一位文笔精练语句华丽的散文体作家,但是他的文风复古,令人瞠目不解。
的确,他的话听起来常常使人感到他是一个中世纪的学究,也许是他采用理性主义方法的
原因。而弗朗西斯·培根虽然比笛卡尔早生三十五年,却完全具有现代的风格。


笛卡尔的著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上帝虔诚的信徒。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良好的天主教徒,但
是教会的权威不喜欢他的观点,他的著作被列入天主教的禁书之列。即使在信奉新教的荷
兰(当时也许是欧洲最宽容的国家),笛卡尔也被指控为无神论者,他同教会的权威发生
了矛盾,不胜烦恼。


1649年,笛卡尔接受了瑞典女王克里斯蒂的慷慨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做她的私人教师。
笛卡尔喜欢温暖的卧室,总是习惯晚些起床。当得知女王让他清早五点钟去上课,他深感
焦虑不安。笛卡尔担心早上五点钟那刺骨的寒风会要了他的命。果不出所料,他很快就患
了肺炎,1650年2月,在他达瑞典仅四个月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笛卡尔从未结婚,但却有一个女儿,她不幸早年夭折。


笛卡尔的哲学受到了他的同时代人的强烈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感到其中有循环
推理。后来的哲学家指出了他体系中的许多缺陷,今天没有谁会捍卫他的体系。但是一个
哲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体系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看他的思想——更确切地
说是别人从他的著作中吸取思想的精华——是否具有广泛的影响,基于这一点,笛卡尔无
疑是一位重要的人物。


笛卡尔至少有五个观念对欧洲思想有着重大影响:①力学宇宙观;②对科研的积极态度;
③在科学中强调使用数学;④提倡在初期采取怀疑主义;⑤重视认识论。


在估价笛卡尔的整个影响时,我还考虑到了他那令人难忘的科学成就,特别是解析几何的
发明。就是这个因素,我才确定把笛卡尔的名次比伏尔泰、卢梭和弗朗西斯·培根这样杰
出的哲学家的名次排得高些。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5.儒略·凯撒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0:15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5.儒略·凯撒
 


 
公元前100—前44


著名的罗马军事和政治领袖盖厄斯·儒略·凯撒,出生在一个政治大动乱的时期。


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在第二次战胜迦太基之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次胜利使许
多罗马人大发横财,但是连绵不断的战争扰乱了罗马的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许多农民的
财产被抢夺一空。最初的罗马元老院只不过是个小城市的元老院,实践已经证明它已经不
能合理地治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政治上腐化堕落,贪污受贿到处盛行,整个地中海周
围地方都因罗马人的昏庸统治而遭灾受难。约从公元前133年起,就在罗马出现了一场长期
的动乱。政治家、军事将领和民众领袖相互间钩心斗角、争权夺利。游击队(如公元前87
年马留的游击队和公元前82年索拉的游击队)经常在罗马神出鬼没,东袭西扰。虽然昏庸
的统治这一事实路人皆知,但是大多数罗马公民希望继续维持共和制政体。儒略·凯撒也
许是第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清楚地认识到这个民主政体不值得挽救了,因为它已经达到
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凯撒出生在一个有悠久历史的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年青时就步入政坛,有关他所
担任过的各种职务、结过的各种联盟和政治崛起的详细情况纷繁复杂,在此不打算加以叙
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58年,他42岁时被任命为罗马所辖的三个行省的总督。这三
个行省是阿尔卑斯山南侧的高卢(位于意大利北部)、伊利里可姆(在今南斯拉夫沿海地
区)和纳博尼兹高卢(法国南部沿海地区)。那时他统帅四个罗马军团,大约有两万将士



在公元前58年到前51年期间,凯撒率领这四个军团,入侵并征服了高卢所有其余的地区,
大体上包括今日法国和比利时以及瑞士、德国、荷兰的部分地区。虽然他的部队在数量上
还不及他的对手,但却战胜了高卢地区的部落,把直到莱茵河畔的所有领土都纳入了罗马
的版图。他还派遣两支部队渡海到英国,但未取得永久性的战果。


当时业已成为一个重要政治人物的凯撒,由于征服了高卢,回到罗马后即成了一位受到普
遍爱戴的英雄,他深得民心;强大至极,但他的政敌则对他嫉恨不已,当他完成军事指挥
后,罗马元老院下令让他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即不许带部队返回罗马。凯撒感到忧虑不安,
如果他不带部队返回罗马,他的政敌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干掉他,他的这种想法不无道理。
于是在公元前49年1月10日至11的夜晚,凯撒率领他的部队越过意大利北部的卢比孔河,长
驱直入抵达罗马城,以表示对元老院的蔑视。这种明显的不法举动引起了一场内战,一方
是凯撒的军团,一方为忠实于元老院的部队。这场内战持续四年,以凯撒的彻底胜利而告
终。最后一战是在公元前45年3月7日在西班牙曼达进行的。


凯撒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自己最适合担当建立罗马所需要的有效而开明的专制制度的任
务。公元前45年10月他返回罗马,不久就成为终身独裁者。公元前44年2月有人要为他加冕
,被他拒绝了。但由于他是一个军事独裁者,所以这并未给拥护共和制政体的反对派消除
疑虑。公元前44年3月15日(著名的三·一五),在一次元老院会上凯撒被一伙阴谋者暗杀



凯撒在他的晚年期间,开始筹划一场生气勃勃的改革运动。他计划在整个罗马帝国内重新
调配军队元老,让罗马的贫民到新社区去重新安家落户。他把罗马公民权扩大到新征服的
几个民族中去。他计划在意大利城市中建立起统一的市政体制,还计划了一个庞大的建筑
工程和罗马法典的编纂,还实行了许多其他改革。但是他未能为罗马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
立宪政体,也许这是使他早归西天的主要原因。


由于凯撒在曼达的胜利和在罗马遇刺之间仅有一年的时间,所以他的许多计划从未得到贯
彻执行,因此很难说假如他没有遇刺,他的政府究竟会怎样开明,怎样卓有成效。在他所
有的改革中,最有持久影响的一项是实行一种历法①。他实行的历法从那时起一直沿用至
今,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


儒略·凯撒是历史上聪明绝顶的政治人物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天赋。他是一位成功的政治
家,杰出的将领,优秀的演说家和作家。他的描写征服高卢的《高卢战记》一书长期被看
作是一部第一流的文学作品,许多学生认为在所有的拉丁文学著作中它最通俗易懂,最动
人心弦。凯撒果断勇敢,雄姿飒爽,潇洒倜傥。他是一个风流公子,即使按当时的标准来
看,他也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好色狂(他最闻名的风流韵事是与克丽佩脱拉之间的著名罗曼
史)。


人们常常指责凯撒的人格,他极欲获得权力,当然就利用职权大发横财。但是与大多数野
心勃勃的政治家不同,一般说来他既不虔诚也不虚伪。在同高卢人的战争中,凯撒凶暴残
忍,但是对被打败的对手却特别宽宏大量。


德国的皇号Kaiser和俄国的皇号Czar都源自“Caesar(凯撒)”一词,这是他的名字所享
有的威望。他的名声一直都比他的甥孙——罗马帝国的真正创始人奥古斯都·凯撒显赫得
多。但是儒略·凯撒对历史的影响并不等于他巨大的声望。他在推翻罗马共和国中无疑起
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不能夸大他在这方面的重要性,因为罗马共和政体本来已摇摇欲坠,
濒于覆灭。


凯撒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征服了高卢,他所征服的领土差不多被罗马统治了五个世纪。在此
期间,这些地区已经完全罗马化了,实行了罗马的法律、风俗和语言,以后还实行了罗马
基督教,当今的法语基本上是来源于拉丁语的口语。


凯撒征服了高卢,对罗马本身也有重要的影响,确保了意大利几个世纪不受来自北方的侵
略,其实对高卢的征服也是确保整个罗马帝国安全的一个因素。


如果没有凯撒,罗马人迟早也会征服高卢吗?罗马人在数量和技术上都不比高卢的部落优
越。但是罗马在凯撒征服高卢以前和以后的一个时期里都在迅速地扩大。由于当时罗马部
队的战斗力强,罗马到高卢的距离近,还有高卢各部落之间的不和,看来高卢没有什么保
持独立的可能性。但是无论如何,凯撒是打败庞大的赛尔特部队、征服高卢的将领,他入
此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个成就。


注释:①指儒略历,现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阳历的前身,公元前46年儒略·凯撒决定采用
,故名。每年平均长度365.25日,历年中的平均年为365日,4年1闰,闰年366日;每年1
2月,单月31日,双月30日,只有2月平年29日,闰年30日。其继承人奥古斯都从2月减去1
天加在8月(因8月的拉了名即他的名字奥古斯都),又把9月、11月改为小月,10月12月改
为大月。儒略历历年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积累到十六世纪末,春分日由3月21日提早到3
月11日。后经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GregoriusXⅢ)于1582年命人加以修订,而成现
今通用的公历。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6.弗朗西斯科·皮扎诺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0:3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6.弗朗西斯科·皮扎诺
 


 
约公元1475-公元1541

弗朗西斯科·皮扎诺约于1475年出生在西班牙特鲁希略市,这个目不识丁的冒险家,征服
了在秘鲁的印加帝国。同荷南多·科尔特斯一样,皮扎诺来新大陆也是为了追名逐利,两
个人的生涯有许多相似之处。从1502年到1509年,皮扎诺生活在加勒比岛屿中的希斯盘纽
拉岛,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现在就位于该岛上。1513年他当上了以瓦索·努聂兹·德·
贝尔波尔为领队的探险队的队员,该探险队发现了太平洋。1519年他来到巴拿马定居。15
22年他从一位西班牙探险家巴斯库阿尔·德·安达哥瓦雅那里获悉印加帝国的存在,巴斯
库阿尔·德,安达哥瓦雅在此之前访问过印加帝国。皮扎诺无疑是受了荷兰多·科尔特斯
前不久成功地征服了墨西哥的启发,下定决心要征服印加帝国。他在1524年到1525年的初
步尝试中没有成功,他的两艘船还没有来得及到达秘鲁就被迫返航。在1526年到1528年的
第二次尝试中,他成功地登上了秘鲁海岸,满载着黄金、异叶番荔叶和印地安人而归。

1528年他返回西班牙,翌年西班牙皇帝查尔斯五世授权他代表西班牙征服秘鲁,并且为他
提供经费组建一支远征队。皮扎诺回到巴拿马,组建了远征队。该远征队于1531年从巴拿
马启航,其时皮扎诺年已五十六岁。他所组建的远征队不足两百人,而他出发去征服的帝
国却有六百多万人口。

1532年皮扎诺登上秘鲁海岸。他只带领177人和62匹马向内陆进军。皮扎诺率领他的小支部
队深入安第斯山脉,进入卡哈卡马城。印加君主阿塔华尔帕正住在该城,身边有一支由四
万五千勇士组成的军队,皮扎诺的部队于1532年11月5日进入卡哈卡马,第二天阿塔华尔帕
根据皮扎诺的请求,留下他的大部队,只是在大约五千名手无寸铁的侍从的陪同下,来和
皮扎诺谈判。

根据阿塔华尔帕肯定能够掌握的情况来分析,他的举动真叫人难以捉摸。西班牙人从登岸
的第一天起就已经明显地暴露出他们的罪恶目的和极度的残忍。因此难以理解为什么阿塔
华尔帕让皮扎诺的军队畅通无阻地接近卡哈马卡城。要是印第安人在狭隘的山路处袭击皮
扎诺,就会不费吹灰之力把西班牙部队一网打尽。因为在狭隘山路上他的马几乎毫无用武
之地。在皮扎诺进入卡哈马卡城之后,阿塔华尔帕的举动更加令人莫名其妙,他自己赤手
空拳去接触敌人的军队。伏击是印加人惯用的一种战术,这一事实只能使人进一步感到阿
塔华尔帕迂腐之极。

皮扎诺没有坐失良机,他命令部队向阿塔华尔帕及其手无寸铁的护卫队进攻。这场战斗—
—更确切地说是一场大屠杀——只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没有一个西班牙士兵被杀死,唯
一受伤的是皮扎诺本人,他在活捉阿塔华尔帕时受了一处轻伤。

皮扎诺的战略无比正确。印加帝国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所有的权力都来自印加皇帝,
他有点儿被人们神圣化了。皇帝被囚禁,印第安人就不能对西班牙入侵作任何反应。为了
使自己获得自由,阿塔华尔帕付给皮扎诺大量赎身的黄金和白银,价值大概有两千八百多
万美元。但是几个月之内,皮扎诺就把他处决了。在活捉阿塔华尔帕一年后的1533年11月
,皮加诺的部队开进印加首都库斯科,未发生任何战斗。在首都皮扎诺任命一个新印加皇
帝作为他的傀儡。1535年他创立了利马市,该市成为秘鲁的新都。

但是1536年印加傀儡逃走了,领导了一场反对西班牙人的印地安人暴动,一时把西班牙人
围困在利马和库斯科。翌年西班牙人又控制住了该国的大部分地区。但是直到1572年暴动
才被最终平息。那时皮扎诺本人已见上帝去了。

皮扎诺的垮台是因为西班牙人内部发生了冲突。1537年皮扎诺的一个最亲密的同事迪戈·
德·阿尔玛格罗发动叛乱,声称皮扎诺分给他的战利品不合理。虽然阿尔玛格罗被捉获并
处以死刑,但是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1541年在皮扎诺胜利开进库斯克的第八年,阿尔
玛格罗的一伙追随者闯入皮扎诺在利马的邸宅,暗杀了这位六十六岁的领袖。

弗朗西斯科·皮扎诺勇敢机智、坚定敏捷。据他自己讲,他是个宗教信徒。据报道,他在
临死时,用自己的血在地上划了一个十字,他说出的最后两个字是“耶稣”。但是他贪婪
无厌、残酷无情、野心勃勃、奸诈狡猾,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也许是最野蛮
的征服者。

但是皮扎诺残忍的性格不应该影响我们看到他的伟大的军事功绩。1967年,以色列虽然在
数目上和军事装备上都远远不如阿拉伯国家,但是却出乎众人所料,取得了戏剧性的胜利
。这是一场令人难忘的胜利。但是,在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却比比皆是。拿破仑和亚
历山大大帝曾多次取得以寡敌众的军事胜利。中国的人口至少是蒙古的三十倍,然而在成
吉思汗继承人的统帅下,蒙古人却征服了中国。

但是皮扎诺仅以一百八十人的军事力量成功地征服了一个拥有六百多万人口的帝国,这在
历史上是最惊人的军事功绩。从敌对双方的比例来看,他所征服的数目大大超过了科尔特
斯的对手,科尔特斯以一个六百人的军事力量侵占了一个大约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帝国。难
道亚历山大大帝或成吉思汗可以和皮扎诺的成就相媲美吗?我认为不可以,因为敌对双方
在数量上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他们俩都不敢如此冒然地去夺取胜利。

但是人们可能要问:西班牙的火器不是使他们占有绝对的战术优势吗?决非如此。火绳枪
——当时的一种原始武器,射程短小,装药费时。虽然这种火器的响声可怕,但实际上还
不如好弓好箭。皮扎诺进入卡哈马卡时,无论如何只是三人有火绳枪,不到二十人有石弓
。大多数印地安人都是被常规武器如短刀和长矛刺死的。尽管西班牙人拥有不多的战马和
火绳枪,但还是可以显然看出他们进入冲突时在军事上处于绝对的劣势。西班牙取得胜利
的主要因素是指挥和决心,而不是武器。当然皮扎诺还碰上了好运气,但是常言说好运与
勇夫有不解之缘。

在一些作家的笔下,弗朗西斯科·皮扎诺被斥之为亡命之徒。但是即使如此,也很少有几
个亡命之徒对历史的影响有他那样大。他推翻的帝国曾统治过今日秘鲁和厄瓜多尔的大部
分地区,还有智利的北半部和玻利维亚的部分地区。它的人口远远大于南美其余地区的总
和。由于皮扎诺征服的胜利,整个地区都强行西班牙宗教和文化。而且在印加帝国崩溃后
,南美洲也没有任何其他地区有任何机会取得反抗欧洲征服的胜利。数百万印第安人仍然
居住在南美洲。但是在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印第安人从未再得到政权,欧洲的语言、
宗教和文化一直保持着统治地位。

科尔特斯和皮扎诺每个人都率领一支小部队,以相当快的速度成功地推翻了阿兹台克帝国
和印加帝国。这使很多人认为欧洲人对墨西哥和秘鲁的征服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阿兹
台克帝国看来确实没有真正的机会来保持独立。它位于墨西哥湾附近,距离古巴的海路也
比较近,易受到西班牙的武力进攻。即使阿兹台克成功地打败了科尔特斯的小部队,更多
的西班牙部队也肯定会随之而来。

但是印加帝国面临的局势就好多了,有利于防御外敌。它滨临唯一的海洋是太平洋,比起
大西洋来更不利于西班牙船只靠岸。印加人拥有大量的军队,他们的帝国人口众多,组织
有素,而且秘鲁的地势山多土少,道路崎岖不平,欧洲殖民强国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感到征
服山区很困难。即使在十九世纪末期——欧洲的武器比十六世纪先进得多的时期,意大利
对埃塞俄比亚的一切征服都归于失败。同样,英国人在征服印度多山的北部边疆的部落时
,几乎历尽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欧洲人从未能把尼泊尔、阿富汗和伊朗这样的多山国家变
成自己的殖民地。假如皮扎诺的入侵没有成功,假如印第安人因此有机会对欧洲的武器和
战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此后就很可能会以自多敌寡赶走欧洲侵略军。事实上西班牙人
花了三十六年的功夫才把1536年印第安人的暴乱平息下来,虽然印第安人武器很少而且所
召集起来的部队只是他们在皮扎诺征服以前就能组建的军队的一小点分。即使没有皮扎诺
,西班牙人也可能会征服印加帝国,但是这个结论看来还很不能确定。

因此皮扎诺的名次在本册中比科尔特斯略高一点,科尔特斯只是加速了历史的进程,而皮
扎诺则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7.荷南多·科尔特斯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0:44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7.荷南多·科尔特斯
 


 
公元1485—公元1547


墨西哥征服者荷南多·科尔特斯于1485年出生在西班牙麦德林。他父亲是一个小贵族,他
年青时在萨拉曼卡大学攻读法律。到了十九岁他离开西班牙到新发现的西半球去碰运气。
1504年他到达希斯盘纽拉岛,在那里的几年时间里,他作为一个乡绅,不劳而获,放荡不
羁,虚掷光阴。1511年他参加了西班牙征服古巴的战斗,历经过这场冒险之后,他与古巴
总督迪戈·维拉斯凯的妻妹结为伉俪,并被任命为圣地亚哥市长。


1518年维拉斯凯任命他为向墨西哥进军的远征队队长。这位总督由于担心科尔特斯有野心
,很快便取缔了对他的任命。但为时已晚,没能控制住科尔特斯。科尔特斯于1519年2月带
上11条船只,110个水手,553个士兵(只有13个士兵有火枪,32个士兵有石弓),10门重
炮,4门轻炮和16匹马。探险队于耶稣受难日在现今的韦拉克鲁斯市登陆。科尔特斯在海岸
附近停留了一段时间,收集有关墨西哥形势的情报。他获悉统治墨西哥的阿兹特克①人在
内陆有一大笔资金,有大量的贵重金属,而且被征服的其他印地安部落有许多人都对他们
有切齿之恨。


科尔斯特一心要进行征服,即决定向内陆进军,侵占阿兹特克领土。他的一些士兵因寡众
悬殊而感到心惊胆颤。于是科尔特斯在进军前,毁坏了探险队的船只,使得他的手下将士
要么就跟他夺取胜利,要么就被印地安人斩首杀头,别无它路可走。


在向内陆进军中,西班牙人遇到了一个独立的印地安部落——特拉斯卡拉人的激烈抵抗。
经过一番苦战,他们的大部队被西班牙人打败后,则决定同科尔特斯会师来打击他们所仇
恨的阿兹特克人。科尔特斯随后向乔卢拉进军;阿兹特克的首领蒙特珠玛二世计划对西班
牙人发动一场突然袭击。但是科尔特斯事先获得了印地安人去向的情报,首先发起进攻,
在乔卢拉屠杀了数以千计的印地安人。随即向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现在的墨西哥城)进军
,1519年9月8日他一枪未发就进入了该城。他立即将蒙特珠玛关押起来,使其成为自己的
傀儡,看来征战几乎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但是这时又有一支西班牙部队登上海岸,他们在潘菲罗·纳瓦埃兹的率领下奉命来逮捕科
尔特斯。科尔特斯把一部分军队留守在特诺奇蒂特兰,率领余部匆匆赶回海岸,在那里打
败了纳瓦埃兹的部队,说服其残部加入了他的队伍。但是当他可以返回特诺奇蒂兰时,阿
兹特克人对他的留守部队忍无可忍,奋起反抗。1520年6月30日,特诺奇蒂特兰爆发了一场
起义,西班牙部队伤亡惨重,只好退回特拉斯卡拉。但是科尔特斯又重新充实了部队,翌
年五月卷土重来,包围了特诺奇蒂特兰,于8月13日攻陷该城。此后,西班牙人对墨西哥的
控制是相当稳固的,虽然科尔特斯需费些时间来巩固对边远地区的征服成果。特诺奇蒂特
兰市得以重建,改名为墨西哥城,成为新西班牙殖民地的首都。


从科尔特斯起程时所率的小部队的人数来看,他征服了一个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帝国,这确
实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功勋。历史上以极少数征服极多数人的唯一例子是弗朗西斯·皮扎诺
征服了秘鲁的印加部落。人们自然会对科尔特斯成功的原因和过程感到好奇。无疑他拥有
战马和火器是一个因素,但是这些在数目上非常小的战马和火器远远不能补偿他在人数上
所处的巨大劣势(值得注意的是以前有两个到墨西哥海岸的远征队都未能建成殖民地,也
未能取得任何永久性的征服胜利)。科尔特斯所表现出的领导才华、勇气和决心无疑是他
成功的主要因素。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是他有非凡的外交才能,他不仅免使印地安人联合
起来反对他,反而还成功地劝服了许多印地安人加入了他的队伍来打击阿兹特克人。


科尔特斯还得益于阿兹特克人的有关天堂大丽鹃神②的传说。根据印地安传说,这个神教
授印地安人农业、冶金和政治;他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长髯飘荡。他许诺重访印地安人
后就飘过“东海”,即墨西哥海湾。在蒙特珠玛看来,科尔特斯很可能是正在返回的神,
这种恐惧感象是明显地左右着他的行为。无疑蒙特珠玛对西班牙人入侵的反应是迟钝的,
抵抗是软弱的。


西班牙人成功的最后一个因素是他们的宗教热情。当然在我们看来,科尔特斯的入侵似乎
是一种不可饶恕的侵略行为。但是科尔特斯相信他的入侵在道德上是正义的。他能够而且
确实是十分真诚地告诉他的手下人胜利定会来到,因为他们的事业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战
斗在基督的旗帜下。科尔特斯对宗教用心十分真诚:他不止一次挺而走险去劝说他的印地
安盟友改信基督教,才使他的探险队终获全胜。


虽然在与印地安人打交道中,科尔特斯堪称为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但是在同西班牙对手的
政治斗争中却稍有逊色。西班牙国王赐予他以许多土地,封之为侯爵,但是却撤掉了他的
墨西哥总督的职务。1504年科尔特斯返回西班牙,不惜花尽一生的最后七个春秋来请求国
王恢复他在新西班牙的职权,但却丝毫没有奏效。1547年当科尔特斯在西班牙塞维尔附近
去世之前,他纵有万贯家产,也难解心中的忿忿不平。他在墨西哥的大批财产都由他的儿
子继承下来了。


科尔特斯贪得无厌,野心勃勃。一位熟悉和崇拜科尔特斯的人形容他残酷、傲慢、狡诈、
暴躁。但是科尔特斯也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品质,他有勇气,有决心,有智慧。他的性情算
是开朗活泼。他虽然是一位坚定的军事领袖,但却不是无度的残忍。与受到普遍仇视的皮
扎诺不同,科尔特斯与许多印地安人相处甚密,不对他们施行苛政。顺便提一下,科尔特
斯外貌英俊,富有魁力,经常和许多女人一起寻欢作乐。


科尔特斯在遗嘱中声明他不能肯定占有印地安奴隶在道义上是否正确。这使他局促不安,
他要求儿子对此加以认真的考虑。从他的时代来讲,这种态度是罕见的,人们难以想象出
弗朗西斯克·皮扎诺(或克里斯托弗·哥仑布)会为这样的一个问题而有所烦忧。总之在
人们的心目中,科尔特斯在所有西班牙的征服者当中是最正直的人。


科尔特斯和皮扎诺两人的出生地相距不到十五英里,出生日期相隔也只有十年左右。两人
(似乎是亲戚)取得的成就明显相似。他们俩征服的地区合起来相当于一个大陆,并都强
硬地推行征服者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从那时起在征服的大部分地区里,政权一直掌握在
欧洲血统人之手。


乍看起来,科尔特斯的名次应比皮扎诺高些,因为他的征服早些,进而激励了皮扎诺的征
服欲。而且在皮扎诺死时印地安人的反抗尚未完结,科尔特斯实质上已完成了对墨西哥的
征服。但是我认为这些看法未免有点儿失之过偏,因为还有另一个因素值得考虑。西班牙
人征服的热情以及武器上占据的优势显然构成了对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一种严重威胁。
秘鲁受到天然屏障——众多崇山峻岭的保护,有维持其独立的某种可能性,因而皮扎诺大
胆、成功的进军可能在实际上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但是阿兹特克的地势却不象秘鲁那样多山,而且墨西哥(与秘鲁不同)的边界与大西洋的
一部分接壤,因此较容易受到西班牙军队的进攻。由此看来,西班牙对墨西哥的征服实际
上是不可避免的。科尔特斯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别具才华的领导是加速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



注释:


①阿兹特克:1100年在墨西哥发现的一个印地安部落,1324年于现在的墨西哥城附近设立
首都,15世纪后在蒙特请马一世领导下势力渐渐扩张。


②天堂大丽鹃神:阿兹特克神话中被视为是人类艺术文明之授予者而为人们礼拜的神,以
一条羽毛蛇为特征,蛇的鳞片为天堂大丽鹃的羽毛所取代。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8.伊莎贝拉一世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0:5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8.伊莎贝拉一世
 

公元1451—公元1504


今天大多数人们只知道伊莎贝拉一世是资助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女皇,实际
上她是个精力充沛、才干非凡的君主。她做出过一套完整的关键性决策,这些决策在好几
个世纪中都对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有着深刻的影响,至今对更多的人仍有着间接的影响。


她的丈夫是亚拉冈的裴迪南,他机智敏锐,才干与她不相上下。她的大多数决策都是通过
与他商议后才做出的,而且是通过与他的密切合作才得到贯彻执行。因此在本书中把他们
俩编入同一篇章似乎不无道理。但是本章的标题是伊莎贝拉的名字而不是两者的名字,因
为他们的大多数重要决策通常是根据她的建议而做出的。


伊莎贝拉于1451年出生于卡斯提尔王国(现在是西班牙的一部分)的牧歌镇。她小时候受
过严格的宗教训练,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天主教教徒。她的同父异母长兄亨利四世从1454年
到1474年死去时一直就任卡斯提尔国王。那时候还没有西班牙王国,而西班牙现在的领土
分为四个王国:卡斯提尔、亚拉冈、格拉那达和那瓦尔。卡斯提尔的面积最大,亚拉同位
于今日西班牙东北部,格拉那达位于南部,那瓦尔在北方。


十五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伊莎贝拉是继承卡斯提尔王位的候选人,又是欧洲最富有的女子
,因此许多王子都向她求爱。她的同父异母兄长亨利四世希望她嫁给葡萄牙国王。但是14
69年年满十八岁的伊莎贝拉逃出家门,不顾亨利国王的反对,与亚拉冈王位的继承人裴迪
南结了婚。伊莎贝拉这一违命举动激怒了亨利,他于是便指定他的女儿胡安娜为他的继承
人。但是1474年当亨利死去时,伊莎贝拉宣布登坐卡斯提尔王位,这遭到胡安娜支持者的
反对,于是爆发了一场内战。1479年2月,伊莎贝拉的武装力量取得了胜利。同年亚拉冈国
王约翰二世死去,裴迪南成为亚拉冈国王。从此裴迪南和伊莎贝拉共同统治西班牙的大片
江山。


从表面上来看,亚拉冈和卡斯提尔两个王国仍是各自独立,两国的大多行政机构也仍然各
自保持独立。但是实际上裴迪南和伊莎贝拉所有的决策都是俩人共同制定的,夫妻俩皆尽
全力,默契配合,共当西班牙君主。在他俩共同统治的二十五年中,其基本政策是要创建
一个统一的西班牙王国,这个王国由一个强大的君主政体统治。他俩的首要目标之一是征
服格拉那达——伊伯利亚半岛上仍受伊斯兰教统治的唯一地区。征服战于1481年开始,到
1492年2月结束,裴迪南和伊莎贝拉取得了彻底胜利。征服了格拉那达,西班牙占据的领土
就几乎和它今日的领土一样多。纳瓦尔小王国在伊莎贝拉死后,于1521年被裴迪南吞并。



裴迪南和伊莎贝拉在其统治初期创建了西班牙宗教法庭。该法庭融法官、陪审团、起诉律
师和警方调查人的权力为一体,以其刑罚手段凶暴残忍和审理程序粗糙不平而臭名远扬。
嫌疑犯很少有机会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反驳对自己的控告。他们无法知道控告自己的全部证
据,甚至连原告人的名字也无法知道。嫌疑犯若否认对自己的指控常常要遭到酷刑拷打,
直到承认为止。根据一项保守的估计,至少有两千人被烧死在火柱刑上,受到刑罚比这轻
的人数要比这个数目多许多倍。


西班牙宗教法庭的头目是一个极端狂热的僧侣托马斯·汤戈马达,他是伊莎贝拉的私人仟
悔神父。宗教法庭虽然得到了教皇的认可,但是实际上是在西班牙国王的控制之下,宗教
法庭一是用来建立宗教统一,二是用来镇压国王的政敌。在英国,封建领主总是保持足够
的势力以限制国王的权力。西班牙的封建主也曾经有权有势;但是西班牙国王现在可以利
用宗教法庭为武器来镇压公然反抗的封建主,由此来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国,也
可以利用它来进一步控制西班牙牧师。


但是宗教法庭的主要对象是在宗教上有离经叛道行径的嫌疑分子,特别是一些犹太教徒和
伊斯兰教徒,他们名义上已经改信天主教,但在暗地里却在继续奉行自己先前的宗教。


起初宗教法庭并没有把矛头指向那些把自己的信仰公开出来的犹太教徒,但是1492年在狂
热的汤戈马达的极力主张下,裴迪南和伊莎贝拉签署了一项布告,命令所有西班牙的犹太
教徒如果不改信基督教,就在四个月内离开西班牙,并且不允许携带财产出境。这道驱逐
令对大约二十万犹太教徒是一个大灾难,许多人未来得及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难之所便横遭
杀身之祸。西班牙国中很大一部分最勤劳、最精明的商人和手艺人流离失所,因此西班牙
在经济上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打击。


当拉格纳达投降时,双方签订的和平协议规定居住在西班牙的伊斯兰教徒可以继续奉行自
己的宗教。但是在事实上,西班牙政府不久便践踏了这项协议。因此摩尔人奋起反抗,但
却遭致失败。1502年所有住在西班牙的伊斯兰教徒都被迫做出选择,不是改信基督教就是
流亡国外,同样的选择在十年前就摆在了犹太教徒面前。


伊莎贝拉虽然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却从来不允许让她的正统观念干扰她的西班牙民
族主义。为了确保西班牙天主教在西班牙君主制而不是教皇的控制之下,她和裴迪南努力
斗争,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在西班牙未取得任何进展的理由之一。


当然,在伊莎贝拉统治期间最著名的事件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个事件
也发生在极不平凡的1492年。哥伦布探险是由卡斯提尔王国资助的,但是有关伊莎贝拉不
得不典当她的珠宝来资助这次探险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伊莎贝拉于1504年去世。她一生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胡安于1479年早夭。她的四
个女儿中最著名的是胡安娜。裴迪南和伊莎贝拉把胡安娜许配给菲利普一世(美男子),
他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帝之子,也是勃艮地王国的王位继承人。这两位不寻常的王朝联姻
,使得伊莎贝拉的外孙查尔斯五世皇帝继承了欧洲历史上最大帝国之一的帝位,他还被当
选为圣罗马皇帝,是当时财富最多、势力最大的欧洲帝王。他在名义上或实际上统治过的
领土包括西班牙、德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瑞士、大部分意大利、部分法国、捷克
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此外还有西半球的一个很大地区。查尔斯五世和菲
利普二世都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他们在长年的统治期间,靠掠夺大陆的财富来资助反对北
欧新教国家的战争。因此由裴迪南和伊莎贝拉一年安排的王朝联姻几乎在她俩死后一百年
当中都对欧洲的历史产生着影响。


现在我们来概括一下裴迪南和伊莎贝拉的成就和影响。他俩经过共同努力,成功地创建了
一个统一的西班牙王国,其当时的边界和西班牙在过去五个世纪中所保持的边界基本上相
同;他们在西班牙创建了一个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驱逐摩尔人和犹太人对被驱逐者及
西班牙本身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俩持有的宗教偏见和创立的宗教法庭对西班牙整个未
来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上述最后一点应该加以讨论。人们可能会十分简单地认为宗教法庭给西班牙穿上了一件
文化紧身夹克。在1492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大多数西欧国家出现了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
繁荣昌盛的局面,但是西班牙却并非如此。在一发表离经叛道思想就会遭到宗教法庭逮捕
之险的社会里,缺乏开拓和创造精神是不足为奇的;在其它欧洲国家中允许发表某些不同
的言论。在西班牙,宗教只允许一种完全正统的天主教存在。1700年和西欧其它国家相比
,西班牙在思想文化方面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虽然自从裴迪南和伊莎贝拉初建西班牙
宗教法庭至今几乎已有五个世纪了,虽然自从它被彻底消灭之日起至今也已有一百四十多
年了,但是西班牙还没有从它的影响下真正恢复过来。


进而言之,伊莎贝拉资助哥伦布探险,又使南美和中美大部分地区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这意味着在西半球的一个广大地区建立起来了西班牙的文化及其机构——包括宗教法庭。
因此,如同西班牙在思想文化方面和多数西欧国家相比是落后的一样,西班牙在南美的殖
民地在思想文化方面也比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落后,这不足为奇。


给伊莎贝拉在本册中排名次,要考虑一个因素,那就是假如没有她是否也会大体上出现同
样的事件。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从伊斯兰教徒手中收复伊伯利亚半岛的长达七百年的斗
争,西班牙已经有了很强的十字军精神。但是当这场斗争在1492年胜利结束时,西班牙要
朝着哪个方面发展有了一个选择的机会。是裴迪南和伊莎贝拉——特别是伊莎贝拉——把
西班牙引向了毫无妥协的宗教正统的方向。没有她的影响,西班牙象是完全有可能一直都
是一个通常有多宗教信仰的社会。


也许人们自然会把伊莎贝拉和更著名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相比较。至少伊丽莎白的才干可
以和伊莎贝拉相媲美;而且由于她的政策比较有仁爱和宽容精神,她似乎是一个更加令人
羡慕的君主。但是她比伊莎贝拉缺乏开拓精神,她的事迹中没有哪一个的影响有伊莎贝拉
创建宗教法庭那样深刻。虽然伊莎贝拉有些政策令人深恶痛绝,但是历史上没有几个帝王
的影响能象她那样深远。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9.威廉大帝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1:09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69.威廉大帝
 


 
约公元1027~公元1087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军数千人,穿过英吉利海峡,试图搞夺英国王冠。他的果敢尝试
获得了成功——外族侵略英国所获得的最后一次成功。诺曼底人的征服远不止是仅为威廉
及其继承人摘下了英国王冠,它深刻地影响了随后整个英国的历史——在有些方面和某种
程度上几乎是威廉本人未曾料想到的。


威廉大约于1027年出生在法国诺曼底的一个城镇法雷兹。他是诺曼底公爵罗伯特一世的私
生子,又是独生子。罗伯特于1035年在去耶路撒冷朝圣的归途中丧生。他在行前就已经委
任威廉为他的继位人。因此威廉八岁时就当上了诺曼底的公爵。


威廉继位后远不能稳定享用财富和权力的地位,使他处于一个朝不保夕的危险境况之中。
他虽然只是个小孩子,但却是成年封建男爵的大封主。可想而知男爵的志向要比其主子的
大。随后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混乱时期,在此期间威廉有三个卫兵横遭暴死,他的私人教
师遇刺身亡。他只是在他的名义上的君主——法国国王亨利一世的帮助下,才幸运地度过
了早期的难关。


1042年当威廉十五岁的时候被封为爵士。此后他在政治事件中发挥了个人的作用。在与诺
曼底的封建诸侯进行了长期连绵的战争以后,威廉才终于牢固控制住了他的公爵领地(顺
便说一句,他的私生子身份在政治上是一个明显的不利因素,他的对手常常叫他“杂种”
)。1063年他成功地征服了邻省缅因,1064年还被认为是邻省不列塔尼的大封主。


从1024年到1066年,英国的国王是爱德华坚信者。由于爱德华无后,便策划出了许多争夺
王位继承权的计谋。从血缘的观点来看,威廉提出要继承爱德华王位的根据是不充分的:
爱德华的母亲是威廉祖父的妹妹。但是1064年,爱德华可能是受威廉的杰出才能的影响,
把继承权许给了威廉。


1064年,英国最有势力的诸侯、爱德华坚信者的亲密朋友和内弟哈罗德·哥德文落入了威
廉之手。威廉表面热情款待哈罗德,实际上是把他软禁起来了,直到哈罗德发誓支持威廉
继承英国王位的要求为止。许多人认为这样强索的许诺在法律和道德上都无约束力,哈罗
德·哥德文当然也认为如此。当1066年爱德华去世时。哈罗德·哥德文自己要求得到英国
王位的继承权。咨议院(一个经常参加决定王位继承权的英国诸侯委员会)选他为新国王
。由于威廉志在扩大他的势力范围,且为哈罗德不信守誓言而感到愤怒,决定通过武装入
侵英国来强行实现他继承王位的愿望。


威廉在法国境内组建了一支海军舰队和一支陆军部队,1066年8月初他就作好了启航的准备
。但是由于呼啸的北风使出征日期推迟了几个星期。与此同时,挪威国王哈拉尔德·哈德
雷德横过北海对英国发动了一次单独的入侵。哈罗德·哥德文一直把他的军队布署在英国
的南部,准备对付威廉的入侵。现在他不得不挥师北上,对付挪威的进攻。9月25日在斯坦
福大桥之战中,挪威国王被杀,他的部队被赶了出去。


就在两天之后,英吉利海峡上的风向发生了变化,威廉迅即把他的部队输送到英国。也许
哈罗德应该让威廉向他进军,或至少应该让他的部队出击之前得到充分地休息,但是他却
迅即挥师南下抗击威廉。1066年10月4日两军在著名的哈斯丁斯大桥之战中展开了交锋。当
天傍晚,威廉的骑兵和射手成功地击退了盎格鲁撒克逊部队,临近深夜,哈罗德国王自己
首身相离,他的两个兄弟在这场交战之期被杀。剩下来的英国领袖中没有哪一位有能力招
募新军或者与威廉争夺王位。当年的圣诞节,威廉在伦敦登极。


在随后的五年多中,出现了一系列零兵散将的反抗,但都被威廉镇压下去了。威廉把这些
反抗作为没收所有英国的土地并宣布其为自己个人财产的借口。后来他把其中的大片土地
发配给了他的诺曼底追随者,他们作为他的诸侯,依封建保有权来占有所发配的土地。结
果整个盎格鲁撒克逊贵族阶级实际上被诺曼底人剥夺了财产并被取而代之(如此般的戏剧
性变化,却只有几千人直接参与了这场权力的移交斗争,对耕田的农民来说只是大封主易
人而已)。


威廉一直认为他自己是合法的英国国王。他在世期间,英国多半的体制都保留下来了。由
于威廉对收集他的新领地的情报感兴趣,所以他下令对英国的人口和财产作一次详尽的调
查,所得的结果被纪录在大部头的《末日裁判书》中,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源
泉。


威廉结过婚,有四个儿子和五个女儿。1087年他在法国北方鲁昂瞑目而逝。自那时以来英
国的每一个国王都是他的直系后代子孙。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威廉大帝可能在所有的英国国
王中最为重要,但是他自己却不是英国人而是法国人。他生在法国,死在法国,一生几乎
都是在法国度过的。他只会讲法语(还说一句,他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在估价威廉对历史的影响时,要记住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没有他就不会出现诺曼底对英国
的征服。威廉不是英国王位理所当然的继承人,除了他个人的志向和才能外,找不出诺曼
底入侵的历史原因和必然性。英国自从一千年前罗马的征服以来没有被法国征服过,而且
在自从威廉时期的九个世纪以来一直未遭到法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成功入侵。


那么问题就在于诺曼底征服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诺曼底侵略者虽然在数目上比较小,但却
对英国历史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诺曼底征服以前的五、六个世纪中,英国不断地遭受盎格
鲁撒克逊族和斯堪的纳维亚各族的侵略。它的文化基本上是条顿族文化。诺曼底族本身就
是北欧海盗的后裔,其语言和文化属于法国。因此诺曼底的征服起到了使英国文化和法国
文化密切交往的作用(今天这看来可能是一件自然的事,但是在威廉大帝以前的世纪里,
英国的文化往来大多是与北欧进行的)。结果在英国产生了一种法国与盎格鲁撒克逊水乳
相溶的文化——一种否则就不会出现的混合文化。


威廉给英国引进了一种先进的封建体制。因此诺曼底国王同他们的盎格鲁撒克逊先辈不同
,掌管着一支由数千名武装爵士组成的军队——按中世纪的标准来看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诺曼底统治者是有才能的行政官,英国政府已成为欧洲最强大、最有能力的政府之一。


诺曼底征服所带来的另一个有趣的结果是发展了一种新的英国语言。由于诺曼底的征服,
大量的新词进入了英语之中——事实上其数量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在现代英语词典中源自法
语或拉丁语的词比从盎格鲁撒克逊派生出来的词要多些。而且在紧接着诺底征服以后的三
四个世纪里,英语的语法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大体上是朝着更简单的方向变化。要不是诺
曼底的征服,今日英语可能同低地德语以及荷兰语只有细微的差别。要不是由于单独一个
人的生涯,一种主要的语言完全不会以现在的形式存在,这是已知唯一的一个例子。


人们可能会谈到诺曼底的征服对法国的影响。大约在此后的四个世纪里,英国国王(由于
他们是诺曼底血统,在法国拥有大量的土地)和法国国王之间进行了长期连绵的战争。这
些战争可以直接追溯到诺曼底的征服。在1066年以前,英法之间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争。


英国在许多方面与所有的大陆欧洲国家有着实质的区别。由于英国获取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和建立了民主政体这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它对世界的其余地区有过深刻的影响,这与它自
己的面积完全不相称。不列颠政治史的这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是威廉活动的结果呢?


现代民主政体究竟为什么起源于英国而不可能是德国,历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是
英国的文化和制度是盎格鲁撒克逊和诺曼底的文化和制度的一种混合的文化和制度,这是
诺曼底征服带来的结果。但是我认为没有理由把以后英国民主政体发展的功劳过多地归于
暴君威廉。在诺曼底征服以后的那个世纪里,英国肯定是极少有民主政体。


从不列颠帝国的形势来看,威廉的影响似乎更加显而易见。在1066年以前,英国总是接受
被侵略的苦果,但是1066年以后,它就扮演了相反的角色。由于威廉建立的、他的后继人
所保持的强大中央政府,由于这个政府所掌管的军事力量,英国从未再遭侵略。相反,它
还不断地在海外进行军事行动。因此,当欧洲势力在海外扩张时,英国最终比任何其它欧
洲国家所获得的殖民地都多。


当然人们不能把英国历史后来所有的发展成就都归于威廉大帝,但是诺曼底征服对后来发
生的许多事件无疑是一个间接因素,因此威廉的长期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0.托马斯·杰佛逊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1:2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0.托马斯·杰佛逊
 

 
公元1743~公元1826


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马斯·杰佛逊于1743年出生在弗吉尼
亚的沙德威尔。他的父亲是位检察官,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种植园主,临终时给儿子留下
了万贯家产。杰佛逊就读于威廉——玛丽学院,两年后辍学,未获得学位。后来他学过几
年法律,1767年在弗吉尼亚法院谋到职位。在随后的七年中,杰佛逊是一位见习律师和一
位种植园主。他还成为弗吉尼亚议会——弗吉尼亚立法机关的下议院的议员。


杰佛逊的第一篇重要论文《不列颠美洲殖民地权力概论》写于1774年。翌年他被选为弗吉
尼亚第二次大陆会议代表,1776年起草了《独立宣言》,当年晚些时候又返回弗吉尼亚立
法机关,为实行几项重大改革发挥了主导作用。他的重要提案中有两项是“弗吉尼亚宗教
自由章程”和“关于进一步普及知识的法案”,两者都是有关公共教育的。


杰佛逊有关教育的提案包括:完全普及公共初等教育,创办一所使较有才能的人都能受到
高等教育的州立大学,建立一种奖学金制度。他的教育方案当时被弗吉尼亚州采纳,虽然
类似的方案后来实际上在所有各州中都实现了。


有关宗教自由的章程值得注意,因为它提出了完全的宗教自由,教会与政府完全相脱离(
以前英国国教是佛吉尼亚的州教)。杰佛逊的这项提案受到了很大的阻挠,但最终被弗吉
尼亚立法机关通过(1786年)。同样的思想主张不久就被其他州的人权法案所采用,后来
又为《美国宪法》所采用。


杰佛逊在1779年到1781年担任弗吉尼亚州州长,随后从政坛上“隐退”。在隐退期间他写
出了他唯一的一本书《弗吉尼亚札记》,书中清楚地表明了杰佛逊反对奴隶制的立场,还
包括有其他方面的记述。1782年杰佛逊的妻子去世(他们结婚整十年,有六个孩子)。他
虽然十分年青,但从未再娶。


不久杰佛逊东山再起,他加入了国会。在国会上,他的一项为实行十进位货币制的提案被
通过,但是他的另一项为实行十进位度量制的提案却未被通过。他还递交了一份在所有的
新州中禁止实行奴隶制的提案,但因一票之差而未被通过。


1784年,杰佛逊前往法国执行外交使命,不久便接替本杰明·富兰克林担任美国大使。在
法国他一住就是七年,因此在《美国宪法》起草和通过的整个期间他都不在美国。杰佛逊
拥护《宪法》的通过,虽然他与许多其他人一样坚信一项人权法案应该包括在内。


杰佛逊1789年返回美国,不久就被任命为美国第一任国务卿。在内阁中杰佛逊和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不久就发生了一场冲突。汉密尔顿是财政部长,他的政治观点与杰佛逊完全不
同。在美国汉米尔顿政策的支持者最终聚集在一起成立了联邦党,杰佛逊政策的支持者联
合起来成立了民主共和党,该党最终以民主党而著称于世。


1796年,杰佛逊成为总统候选人,他的选票仅次于约翰·亚当斯。根据当时的宪法规定,
他当上了副总统。1800年他再度参加总统竞选,这次他击败了亚当斯。


作为总统,杰佛逊对他从前的对手采取稳健调和的态度,因此给美国开创了一个极有价值
的先例。从长久的影响方面来看,在他任职期间,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行动是购买路易斯安
那领地,使美国的面积大体上增加了一倍。购买路易斯安那也许是有史记录以来最大的和
平移交领土,是美国成为大国的一个因素,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如果我认为托马
斯·杰佛逊是购买路易斯安那的主要负责人的话,他在本册中的名次将会提高很多。但是
我认为法国领袖拿破仑·波拿巴对这次土地移交负有主要责任,是他做了把土地出售给美
国这一关健性的决定。如果说有哪个美国人对购买路易斯安那立下了特殊功勋的话,这个
人不是杰佛逊,他从未想到要购买这么一大片宽广的土地,而是美国驻巴黎的外交官罗伯
特·利文斯顿和詹姆斯·门罗,当他们看准有机会能做成一笔极其划得来的生意时,就超
越自己的外交权限,为获得广阔的领土而展开谈判(值得注意的是杰佛逊为他自己写的墓
志铭中并没有把购买路易斯安那作为他的主要成就之一包括进去)。


杰佛逊于1804年再次当选为总统,但是1808年他决定不再参加第三次竞选,因此为乔治·
华盛顿树立的先例增添了光彩。杰佛逊于1809年隐退,随后从事过的唯一的政治活动是创
立弗吉尼亚大学(于1819年获得审批)。所以他看到了四十三年前他向弗吉尼亚立法机关
提出的教育方案的一部分终于被付诸实践。杰佛逊于1826年7月4日在《独立宣言》发表五
十周年纪念日之际溘然长逝,结束了他那八十三年多的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杰佛逊除了有显著的政治才能外,还有许多其他才能。他懂得六门外语,对自然科学和数
学感兴趣,他从事科学种田,是位成功的种植园主。他还是一位制造商、小发明家,一位
娴熟的建筑师。


由于杰佛逊个性完美、才华超群,人们容易过高地估计他对历史的影响。在估价他的实际
影响时,我们也许应该从《独立宣言》开始加以考虑,因为起草《独立宣言》通常被认为
是他的杰出成就。首先应注意的是,《独立宣言》并不是美国主要法律的一部分,它的主
要意义是表述了美国人的理想,而且它所表达的思想并不是杰佛逊的创造,其中有许多是
来自约翰·洛克的著作。《宣言》不是一种新哲学,其用意也并不在于此,而在于简洁地
表述了许多美国人已有的信念。


在《宣言》中,杰佛逊的措词虽感人肺腑,但对美国作出宣布独立的决定并没有起到作用
。革命战争实际上是在1775年4月(比《独立宣言》早一年)以列克星顿和康科德的战斗开
始的。在这两场战斗随后的日月里,美国殖民地面临着一种重大的抉择。是直接了当地要
求独立还是寻求与英国政府达成一项和解呢?1776年春天,大陆会议群情激奋,强烈地倾
向于前一种抉择。不是杰佛逊而是弗吉尼亚的理查德·亨利·李在6月17日正式提议美国殖
民地应该宣布独立于大不列颠。会议决定把对李的提议投票表决推迟几个星期,并且指定
一个以杰佛逊为首的委员会在此期间准备一项公开声明,陈述宣布独立的理由(其他委员
都明智地让杰佛逊起草这项声明,几乎由他一人起草)。会议于7月1日开始讨论李的提议
,翌日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获得一致通过。正是7月2日的投票表决才作出了支持独立的重
大决择。直到这次投票表决以后才开始对杰佛逊的草案内容进行讨论。1776年7月4日草案
作了一些修改后被通过。


即使《独立宣言》并不真正象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重要,那么杰佛逊的其他成就不能使
他在本册中占有一个较高的名次吗?杰佛逊在他的墓志铭中提到了他最希望人们记住的两
项成就:其一,他作为弗吉尼亚大学创始人所起的作用,这当然非常值得称颂,但是不足
以重要到影响他在本册中基本名次的位置。其二,他是弗吉尼亚《宗教自由章程》的作者
,这确实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成就。当然宗教自由的基本思想早在杰佛逊之前就由几位杰出
的哲学家提了出来,其中包括约翰·洛克和伏尔泰。但是杰佛逊的章程比洛克所提倡的方
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而且杰佛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成功地把他的提案颁布成法律,
而且其他州在起草人权宣言时也受到了杰佛逊提案的影响。


这就引起了另一个问题:托马斯·杰佛逊对通过“联邦人权法案”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呢?
杰佛逊肯定代表着主张有一项人权法案这类人的利益,实际上他是这类人明智的领袖人物
之一,但是由于杰佛逊从1784年到1789年在国外,因此在制宪代表大会之后的重大时期内
不能直接领导争取人权议案的斗争。是詹姆斯·麦迪逊在使国会真正通过修正案中起了主
导作用(国会在杰佛逊返回美国之前的1789年9日25日就通过了修正案)。


人们可能认为不是杰佛逊的政治活动而是他的思想对美国影响很深,但是很难说杰佛逊的
思想实际在多大程度上为美国人所接受。许多人一提起托马斯·杰佛逊的名字就感到光荣
,但是却支持与他的观点完全相对立的方针。例如,杰佛逊对我们今天所谓的“小型政府
”抱以深切的希望。有一句他的名言(引自他的就职演说)就是:“一个英明的廉洁的政
府必须要防止人们相互伤害,除此之外还必须让他们自由地追求自己的事业和进步……。
”杰佛逊的观点可能正确,但是过去四十年的选举表明他的话不能使大多数美国人信服。
再举一个例子,杰佛逊坚决反对把最高法院对《宪法》的解释作为最高的权威性解释,因
为如果那样的话,那么即使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最高法院也可以宣布其为违宪。这是他
坚决反对的一种观点,他认为这种观点违反民主政治的原则。


也许上述各段听起来好象是杰佛逊的影响小得很,根本不应列入此册之中。但是过多地注
重细节有时会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假如我们回过头来,纵观杰佛逊的整个生涯,就不
难看出他为什么被称为“人类自由的杰出代言人”。


托马斯·杰佛逊应该排在华盛顿之前还是之后呢?美国独立和民主政体是思想家和实干家
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虽然两者缺一不可,但我认为从总体来看思想的贡献更为重要。从
行政方面来看,华盛顿显然起了主要作用。而思想方面的贡献应归于许多人,其中包括如
杰佛逊和詹姆斯·麦迪逊这样的美国人,还包括象约翰·洛克、伏尔泰这样的欧洲人以及
许多其他人。就是由于托马斯·杰佛逊在本册中的名次才要实实在在地低于华盛顿,尽管
他有卓绝的才赋和盖世的声望。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1.让·雅克·卢梭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1:49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1.让·雅克·卢梭
 


 
公元1712~公元1778


著名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于1712年出生于瑞士的日内瓦。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
人世。卢梭十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丁的儿子。1728年卢梭十六
岁时,只身离开日内瓦。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他有过
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泰雷兹·勒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有五个孩子,他把所有这五
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最终到了五十六岁时才与勒瓦瑟结婚)。


1750年卢梭在三十岁时一举成名。第戎科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科学
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益于人类
,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一代名人。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
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尔》(1762),《社会契
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
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和
让·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卢梭反对伏尔泰在
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成了
终生的仇敌。此外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的理性主义,形
成了鲜明的对照。从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纷。他的一
些同事开始疏远他,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他患了明显的偏执狂症。虽然有些人对他表示友
好,但他却采取怀疑和敌视的态度,同他们每个人都争吵过。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
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他在法国埃及迈农维尔去世。


有人说卢梭的著作对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浪漫主义、极权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崛起是一
个重要的因素,还为法国革命扫清了道路,为现代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享有对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盛名。有人认为,人类几乎完全是其环境的产物(因此完
全可以改变)的学说,是来自他的著作。现代技术危害人类,现代社会腐败不堪,因而需
要“高尚野蛮人”的理想,这种观念无疑与他有关。如果所有这些观念确实都是他创立的
话,那么他在本册中的名次就会大为提高。但是在我看来,这些说法有许多不是失之正确
就是过于夸大。


例如让我们来看看“高尚野蛮人”这个概念。首先,卢梭从未使用过这个词语,也不羡慕
南海岛上的土著居民或美国印第安人。况且有关“高尚野蛮人”的概念早在卢梭时代之前
就很流行,著名的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在卢梭诞生一个多世纪以前就一字不差地使用过
这个词语。卢梭也没有“社会必然腐坏”这个观点,恰恰相反,他总认为社会是人类必不
可少的。


卢梭创立了“社会契约”学说的这种提法是完全不真实的。约翰·洛克对这一学说做过详
尽的论述,他的著作早在卢梭诞生之前就发表了。事实上,著名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
斯甚至早在洛克之前就论述过社会契约论的学说。


卢梭反对技术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十分显然,自从卢梭去世的两个世纪以来技术有了空
前的增长,他反对技术所做的努力显然是徒劳而已。况且今天存在的反对技术的偏见并不
源自卢梭的著作,而恰恰是对上个世纪中无限制地应用技术所带来的不良效果的一种反应



许多其他思想家提出过环境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具有绝对的重要性,我认为没有理由把
这个相当一般的学说归于卢梭。同样民族主义早在这位法国哲学家问世很久以前就是一股
重要的力量,他对它的崛起没有什么影响。


卢梭的著作为法国革命扫清了道路吗?毫无疑问,他的著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也许
比狄德罗或达朗贝尔所起的作用要大。但是就此而论,伏尔泰的影响远在卢梭之上,因为
他的著作比卢梭的问世早,内容多,思想明确。


卢梭具有反理性主义的气质,特别是与当时其他著名的法国作家相对立,这是相当真实的
。但是,反理性主义并不是新货色:我们的政治和社会信仰通常是建立在情感和偏见的基
础之上的,虽然我们经常寻找表面看来是合乎理性的论据来为我们的信仰申辩。


但是即使说卢梭的影响不象他的羡慕者(或反对者)所宣称的那么大,它也是不可低估的
。可以完全肯定他对于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
影响甚至还要重要些。卢梭轻视在儿童教育中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提倡对儿童的情感培
养应先于理智培养,强调儿童通过体验来学习的意义(顺便提一句,卢梭是一位宣传母乳
喂养具有优越性的先驱)。一个抛弃了自己孩子的人却有胆量给别人上怎样哺育孩子的课
,这听起来也许未免使人感到离奇,但是毫无疑问卢梭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的教育理
论。


卢梭的政治著作中有许多思想独特新颖,引人入胜。但是总体说来就是一种追求平等的强
烈欲望和一种同样强烈的感受: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已经达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
人生下来本来是自由的,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戴上枷锁)。卢梭自己可能并不喜欢暴力
行为,但是他无疑激励了其他人实行暴力革命,逐步改革社会制度。


卢梭对私有财产的观点(以及对许多其它问题的观点),常常自相矛盾。一次他曾把财产
形容为“公民一切权力中最神圣的权力”,但是似乎可以有把握地说,他对私有财产的攻
击比称赞在他的读者心目中影响更大。卢梭是早期认真攻击私有制的现代重要的作家之一
,因此可以认为他是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先驱之一。


最后人们决不能忽视卢梭的宪政学说。《社会契约论》的中心思想用卢梭自己的话来说,
就是“把每个伙伴及其一切权力完全交给整个社会。”这样的话没有给公民自由和人权法
留有余地。卢梭自己是一位权势的叛逆者,但是他这本书的一个主要作用是为后来的极权
主义政权开拓了辩词。


有人批评卢梭是一个极其神经质(而不说偏执狂)的人,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是一个思
想不切实际的、糊涂的思想家,这样的批评大体上是正确的。但是远比他的缺点更重要的
是他的洞察力和杰出的创造精神所闪现出来的思想火花,两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地影响着
现代思想。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2.爱德华·詹纳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2:1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2.爱德华·詹纳
 


 
公元1749—公元1832


英国内科专家爱德华·詹纳发明和普及了一种预防可怕的天花病的方法——接种疫苗法。



今天,应该感谢詹纳,天花在地球上真正被消除殆尽了。此时我们容易忘却它在早期世纪
里造成了蚕食鲸吞人生那着实可怕的情景。天花的传染性如此之大,以致大多数的欧洲居
民在一生的某个时候确实都要染上此病;它具有的毒性如此之大,以致足以使百分之一、
二十的患者丧生。纵有幸存者,其中仍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人终生留有严重的症根
。当然天花不只限于欧洲,它还在北美、印度、中国和世界许多其它地区肆意猖撅,在每
个地区儿童都是最常见的受害者。


人们为找出预防天花的可靠方法进行过多年的努力。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人们知道患天花
病的幸存者从此具有了免疫力,不会再患第二次天花病。在东方,这种观察的结果导致出
一种接种方法,即用从患有轻度天花症的人体内取出病毒给健康人接种,其目的是为了让
接过种的人只染上轻微的天花症,待恢复后获得免疫力。


这种方法在八世纪初期由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女士引入英国,并且在詹纳许多年以前就
在英国得以普遍使用。事实上詹纳自己在八岁的时候就接种过天花痘。但是这种直率的预
防方法有一种严重的缺陷:有相当数量的接过天花痘的人没能患上轻微的天花病,而是患
上了恶性天花病,给自己留下了累累的痘根。实际上就是在接种期的约百分之二的时间里
会出现天花的致命性发作。因此,寻求一种更好的预防方法显然是迫在眉睫。


詹纳于1749年出生在英国格洛斯特郡伯克利小镇上。十二岁时他跟一位内科医生学徒,后
来在一家医院里边学解剖边工作。1792年在圣·安德鲁大学获得医学学位。他四十五、六
岁时已成为格洛郡内的一位有名的内科和外科医生。


詹纳熟悉他所在地区的奶场女工和农民当中的一种公认的说法:牛症是牛患的一种轻度病
,但也可以传染给人,人若传染上牛痘,就再也不会得天花病(牛痘本身对人来说没有危
险,虽然其症状与极轻度的天花病有点相似)。詹纳认识到如果农民的说法是正确的话,
那么给人种牛痘就是使之获得天花免疫的一种安全的方法。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调
查研究,1796年他相信农民的说法确实正确,因此他决定直接对它加以检验。


1796年5月,詹纳用从一个奶场女工手上的牛痘脓胞中取出来的物质给一个八岁的男孩詹姆
斯·菲普斯注射。如事先所料,这孩子患了牛痘,但很快就得以恢复。詹纳又给他种天花
痘,果不出所料,孩子没有出现天花病症。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后,詹纳在一本薄书《天花疫苗因果之调查》里公布了他的结果,他于
1798年非正式地发表了这本书。就是这本书是接种方法被迅速采用的主要原因。随后詹纳
又发表了另外五篇论接种的文章。他为人们接受接种而长年旰衣宵食,四处宣传。


接种法迅速在英国传开了,不久就在不列颠陆军和海军中强制实行。最终它被全世界大部
分地区所采用。


詹纳无私地把他的接种方法奉献给世界,无意从中取利。但是1802年英国议会为了对詹纳
表示感谢,授予他一笔一万英镑的奖金,几年后又追加一笔两万英镑的奖金。他成了世界
名人,得到许多荣誉和奖赏。詹纳结过婚,有三个孩子。他于1823年初在他的家乡伯克利
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我们看到,詹纳并没有发明患牛瘟病会带来天花免疫的思想,他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事
实上在詹纳成功之前,有几个人就曾被有意识地接种过牛痘。


虽然詹纳不是一位有惊天动地的创新思想的科学家,但是为人类利益做出这样杰出贡献的
人确是绝无仅有。他通过调查、实验和写作,把一种医学界忽视的民间说法转变成了拯救
无数人生命的标准方法。虽然詹纳的方法只用于对一种疾病的预防,但此病是危害人类的
一种强敌,非同小可。他的同代人和后来的每一代人所给予他的荣誉,他完全受之无愧。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3.威廉·康拉德·伦琴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2:25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3.威廉·康拉德·伦琴
 


 
公元1845—公元1923


X射线的发现者威廉·康拉德·伦琴于1845年出生在德国尼普镇。他于1869年从苏黎世大学
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随后的十九年间,伦琴在一些不同的大学工作,逐步地赢得了优秀
科学家的声誉。1888年他被任命为维尔茨堡大学物理所物理学教授兼所长。1895年伦琴在
这里发现了X射线。


1895年9月8日这一天,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阴极射线是由一束电子流组成的。当位
于几乎完全真空的封闭玻璃管两端的电极之间有高电压时,就有电子流产生。阴极射线并
没有特别强的穿透力,连几厘米厚的空气都难以穿过。这一次伦琴用厚黑纸完全覆盖住阴
极射线,这样即使有电流通过,也不会看到来自玻璃管的光。可是当伦琴接通阴极射线管
的电路时,他惊奇地发现在附近一条长凳上的一个荧光屏(镀有一种荧光物质氰亚铂酸钡
)上开始发光,恰好象受一盏灯的感应激发出来似的。他断开阴极射线管的电流,荧光屏
即停止发光。由于阴极射线管完全被覆盖,伦琴很快就认识到当电流接通时,一定有某种
不可见的辐射线自阴极发出。由于这种辐射线的神密性质,他称之为“X射线”——X在数
学上通常用来代表一个未知数。


这一偶然发现使伦琴感到兴奋,他把其它的研究工作搁置下来,专心致志地研究X射线的性
质。经过几周的紧张工作,他发现了下例事实。(1)X射线除了能引起氰亚铂酸钡发荧光
外,还能引起许多其它化学制品发荧光。(2)X射线能穿透许多普通光所不能穿透的物质
;特别是能直接穿过肌肉但却不能透过骨胳,伦琴把手放在阴极射线管和荧光屏之间,就
能在荧光屏上看到他的手骨。(3)X射线沿直线运行,与带电粒子不同,X射线不会因磁场
的作用而发生偏移。


1895年12月伦琴写出了他的第一篇X射线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振奋
。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有数以百计的科学家在研究X射线,在一年之内发表的有关论文大约
就有一千篇!在伦琴发明的直接感召下而进行研究的科学家当中有一位是安托万·亨利·
贝克雷尔。贝克雷尔虽然是有意在做X射线的研究,但是却偶然发现了甚至更为重要的放射
现象。


在一般情况下,每当用高能电子轰击一个物体时,就会有X射线产生。X射线本身并不是由
电子而是由电磁波构成的。因此这种射线与可见辐射线(即光波)基本上相似,不过其波
长要短得多。


当然X射线的最著名的应用还是在医疗(包括口腔)诊断中。其另一种应用是放射性治疗,
在这种治疗当中X射线被用来消灭恶性肿瘤或抑制其生长。X射线在工业上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可以用来测量某些物质的厚度或勘测潜在的缺陷。X射线还应用于许多科研领域,从
生物到天文,特别是为科学家提供了大量有关原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


发现X射线的全部功劳都应归于伦琴。他独自研究,他的发现是前所未料的,他对其进行了
极佳的追踪研究,而且他的发现对贝克雷尔及其他研究人员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人们不要过高地估计伦琴的重要性。X射线的应用当然很有益处,但是不能认为它如同
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发现一样,改变了我们的整个技术;也不能认为X射线的发明在科学理论
中有其真正重大的意义。人们知道紫外线(波长要比可见光短)已近一个世纪了,X射线与
紫外线相类似,但是它的波长比紫外线还要短,它的存在与经典物理学的观点完全相符。
总之,我认为完全有理由把伦琴远排在贝克雷尔之后,因为贝克雷尔的发现具有更重大的
意义。


伦琴目己没有孩子,但他和妻子抱养了一个女儿。1901年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获得
该项奖的头一个人。他于1923年在德国慕尼黑与世长辞。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4.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2:4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4.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公元1685~公元1750


伟大的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成功地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
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壁合,天衣
无缝。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
来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
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巴赫于1685年出生在德国爱森纳赫。天赐良机,他生在一个音乐天赋受到重视、音乐成就
受到鼓励的环境里,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他父亲是
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
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


巴赫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由于他嗓音美妙,经济拮据,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
讷堡的圣·米歇尔学校。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学校毕业,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
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
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
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1750年,他的
心脏停止了跳动。


巴赫从未居过高位,不过总能养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远不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甚至不如
弗朗兹·李斯特和弗雷德里克·萧邦)那样驰名。并不是巴赫所有的雇主都能赏识他的才
能。莱比锡教会希望能聘到一位“第一流音乐家”,只是他们未能雇上最初认定的两位人
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让巴赫担任歌咏班领唱一职!但在几年以前,他要辞去魏玛公
爵庭中的风琴手和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另谋新职,公爵对此耿耿于怀,结果将他投入狱
中。巴赫度过了三个多星期的铁窗生活,公爵终于慈悲大发,将他释放。


巴赫二十一岁时同他的叔伯二妹结为伉俪,他们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但是当巴赫三十五岁
时妻子不幸夭折。翌年他鸾凤再续,可是他的第二个妻子非但不能帮助抚养头七个孩子,
反而又给他生了十三个。巴赫死后只留下九个儿女,其中有四个成为真正著名的音乐家。
这的确是一个音乐天才之家!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
》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
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
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笃信宗教,是个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
乐。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形式推上顶峰。


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里,他的音乐大体上无人问津(但是值得注
意的是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极为欣赏巴赫的天赋)。新
的音乐风格在发展,巴赫的“旧式”乐曲一时声消音灭。但是1800年以后,人们对巴赫乐
曲重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他的声誉和名望与日俱增。在今天这个非宗教的时
代里,巴赫远比他在世期间的名望更高。一位两百年前在风格和主题方面都被认为是旧式
的作曲家,今天却受到了广泛的颂扬,这确是一件怪事,其原因何在呢?


第一,一般认为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谙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
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他对旋律组合法(
同时演奏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曲调的方法)在艺术上的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
加倍受赞颂。


大多数严肃的音乐学生感到,巴赫作品结构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比大多数其他作曲家那些更
易理解的作品具有更加无穷的魅力。许多偶尔对音乐感兴趣的人认为他是阳春白雪,但是
应该指出他的追随者并非少数几个音乐名流,他的唱片可能比除贝多芬以外的任何其他古
典作曲家的都要畅销。从长远观点来看,巴赫或贝多芬的作品远比一位风靡一时的“流行
”作曲家的作品拥有更多的听众,因为“流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倏忽即逝。


巴赫在本册应排在何处呢?显然他应排在贝多芬之下:贝多芬的作品不仅倍受欢迎,而且
他还是一位大胆的革新者,对音乐史的进程比巴赫影响要大。同样看来也应该把巴赫排在
直觉艺术的主要人物米开朗基罗之后,远排在最伟大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之后。但是从巴
赫音乐流传的持久性及其对后来作曲家的巨大影响来看,似乎应该把他排在任何其他艺术
或文学人物之前。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5.老 子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3:20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5.老 子
 


 
最享盛誉的在公元前四世纪


在卷帙浩繁的中国书海当中,有一卷薄而又薄可能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这本书
名叫《老子》或《道德经》。《道德经》是解释道教哲学的主要经文。


这是一本微妙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道”这个主要概念通常
被译为“方法”或“道路”。但是这个概念有点儿含糊其辞,因为《道德经》本身一开始
就说:“‘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
永恒不变的‘名’。”①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大体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则”。


道教认为,人不应该与道作斗争,而应该服从道,按照道来办事。积极追求得到权力或积
极寻求行使权力,与其说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说是愚昧无知和徒劳无益的。道是不可消灭的
,人们在生活中应力求顺道而行。一个道教徒可能会指出水是无限柔软的,它驯眼地流向
最低点,甚至对最弱的力也不加抵制,但是它却是不可毁灭的;而最硬的岩石是最终会被
磨掉的。


对个人来说,通常应提倡纯朴和自然;应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为一
样。人们不应该寻求改造世界,而应该尊敬世界。对政府来说,稍有消极的政策通常也是
最英明的政策。规章繁冗,通过更多的法律或严厉施行旧法律通常会使事情弄得更糟。高
税赋,雄心勃勃的政府计划和发动战争,这一切都是与道教哲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按照中国的传说,《道德经》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老子的人。据说他是孔子的同时代人,但
比孔子年长。孔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从《道德经》的内容和风格上来看,没有几个现
代学者认为它是这么早期的作品;有关该书的实际创作日期问题,存在着许多争论(《道
德经》本身未提到一个具体的人物、地点、日期或历史事件)。但是公元前320年是一个靠
得住的估计——与实际日期的误差在八十年以内——也许比这个误差范围还要小得多。


这个问题引起了对有关老子其人的生卒年及甚至对有关其人的真伪的许多争论。有些权威
相信老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这个传说,因而断定他没有写《道德经》。其他学者指出他
只不过是传说中的人物。我个人的观点仅为少数学者所接受,我认为:(1)老子实有其人
,是《道德经》的作者;(2)他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3)老子是孔子较年长的同时代
人的传说纯属虚构,是后来的道教哲学家为给老子及其著作涂脂抹粉而编造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的中国作家当中,孔子(前551—479)、墨翟(前5世纪)和孟子(前
371—289)既没有提到老子,也没有提过《道德经》;但是庄子——一位公元前三世纪誉
满全国的。道教哲学家却反复地提到过老子。


由于甚至对老子的存在都有争论,我们对他的生平详情就应该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下列的
说法有很多的出处:老子诞生和生活在中国的北方;他在一个时期里很可能在国都洛阳当
过历史学家或在朝中任守藏室的史官;老子不是他的原名而是一个尊称,大体意思是“大
师”;他结过婚,有个儿子,叫聪;聪后来成为魏国的将领。


虽然道教开始时基本上是一种非宗教哲学,但是却最终由此掀起了一场宗教运动。然而虽
然做为一种哲学的道教继续以《道德经》中所表达的思想为基础,但是道教不久就被芸芸
众生的迷信信念和习惯所囊括,这些信念和习惯相对说来同老子的说教没有什么关系。


假定老子实际上是《道德经》的作者,那么他的影响确实很大。这部书虽然很薄(不到六
千中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张报纸登载),但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整个系列的道教哲学
家都用此书来做为他们自己思想的起点。


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
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


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
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
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
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
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象老子那样广泛和
持久。


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一章》)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6.恩利克·费米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3:32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6.恩利克·费米
 


公元1901~公元1954


第一台核反应堆的设计师恩利克·费米于1901年出生在意大利罗马。读书时他是一个非常
出类拔萃的学生,不满二十一岁就在比萨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二十六岁时他就在罗马
大学当上了正教授。当时他已经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主要论文,论述了物理学中的一个深奥
的分支,人称量子统计学。在这篇论文中,费米发展了量子统计学,用它来描述某类粒子
大量聚集的行为,这类粒子人称费米子。由于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普通物质的三种
“建筑材料”都是费米子,所以费米学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费米方程可以使我们更好
地了解原子核、退化物质(诸如出现在某些种类星体内部的退化物质)的行为,以及金属
的特性和行为——一个有明显实际用途的课题。


1933年费米提出了β衰变(一种放射)学说,对当今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课题——中微子
和弱相互作用首次作了定量分析。这类研究外行人不会真正懂得,费米成了世界上主要的
物理学家之一。但是费米取得他最重大的成就的时机尚未到来。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了一种新的亚原子粒子——中子。从1954年起
,费米就开始用中子轰击大多数已知的化学元素。他的实验表明许多种原子能够吸收中子
,这样在原子核变化中产生的原子在很多情况下具有放射性。人们可能会猜想,如果中子
的运动速度很快,它就能比较容易穿入原子核。但是费米的实验证明实际情形与此相反,
如果首先让中子穿过石腊或水使之减速,那么就较容易被原子吸收。费米的这项发现在建
造核反应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在核反应堆中用来使中子减速的物质叫做减速剂。


费米由于对中子吸收做了重要的研究,于193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但是就在这时他却在
意大利遇到了麻烦。一是因为他的妻子是犹太人,意大利法西斯政府颁布出一套粗暴的反
对犹太人的法律;二是因为费米强烈反对法西斯主义——墨索里尼独裁统治下的一种危险
的态度。1938年12月他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此后就没有返回意大利,而是去了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主动为他提供职位,并为自己的师资队伍中增添了一位世界上最伟大
的科学家而感到自豪和骄傲。1944年费米加入美国籍。


在1939年初,据李泽·梅特纳、奥特·哈尔姆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报导,中子被吸收后
有时会引起铀原子裂变。这项报导发表后,和其他几位主要的物理学家一样,费米立即认
识到一个裂变的铀原子可以释放出足够的中子来引起一项链式反应,而且还和另外几位物
理学家一样,费米马上就预见到这样的链式反应可用于军事目的潜在性。1939年3月,费米
与美国海军界接触,希望引起他们对发展原子武器的兴趣。但是直到几个月后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就此课题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信以后,美国政府才对原子能给予重视。


美国政府一有了兴趣,建立一个模式原子反应堆就成了科学家的首要任务,以探明自保持
的链式反应是否确实可行。由于恩利克·费米是世界上主要的中子权威,且集理论与实验
天才于一身,所以被选为世界第一台核反应堆攻关小组组长。他最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随后又到芝加哥大学工作。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费米指导下设计和制造出来的核
反应堆首次运转成功。这是原子时代的真正开端,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一次
核链式反应。试验成功的消息以意味深长的预言形式一下子就传到了东方:意大利航海家
进入了新世界。……随着这项实验的成功,即刻做出了全速开展哈曼顿工程计划。费米在
这项工程中作为一位主要的科学顾问,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战后,费米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授。他于1954年去逝。费米结过婚,有两个孩子。100号化学
元素鉘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


费米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其理由有以下几点。首先无容争辩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之一,又是在理论和实验双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几位科学家之一。本文只记叙了费米最重要
的科学成果中的几项,实际上他在一生中写出过250多篇科学论文。


第二,费米是原子弹发明中的一位很重要的人物,虽然其他几位科学家对其发展也起了同
样重要的作用。


费米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在发明核反应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十分显然,这项发明的主要功
劳应归于费米。他最先对有关方面的基础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后又亲自指挥第一座
核反应堆的设计和建造。


自从1945年以来,原子武器并没有用于战争,而是建造了许多核反应堆,为和平事业提供
能源。在将来反应堆可能会是更重要的能源。此外,有些反应堆用来生产所需的放射性同
位素,用于医学和科研;反应堆还是凶多吉少的钚源,钚是一种可用来制造原子武器的物
质。人们会担心核反应堆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大灾难,但是无人认为它是一项举无轻重的发
明。不管是凶是吉,费米的发现在未来的年代可能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7.托马斯·马尔萨斯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3:4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7.托马斯·马尔萨斯
 


 
公元166-公元1833


1798年,一位从前默默无闻的英国教区牧师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出版了一本颇具影
响的小书,题目是《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的基本论题是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马尔萨斯在他最初发表
的论著中,用相当严格的形式表述了这种思想,认为人口有几何增长的趋势(即按指数增
长的趋势,如级数1,2,4,8,16……),而食物供应只有算术增长的趋势(即按直线性
增长的趋势,如级数1,2,3,4,5……)。马尔萨斯在他后来的几种版本的书中,用不那
么严格的形式重述了他的主题,只指出人口会有无限增长的趋势,直至到食物供应的极限
为止。马尔萨斯从他这部论著的两种形式中得出结论:大多数人注定要在贫困中和在饥饿
的边缘上生活。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任何技术进展也不能改变这种趋势,因为食品供应增
加必然要受到限制,而“人口指数无限地大于地球为人类生产物质的指数”。


但是可以用某种其它方法来抑制人口的增长吗?当然可以。战争、瘟疫和其它灾难经常可
以减少人口,这些祸患显然是以痛苦的代价来减少人口过剩所造成的威胁。马尔萨斯认为
,避免人口过剩的较好的办法是“道德限制”,看来他这话的意思是把实行晚婚、婚前守
洁和自愿限制同房的频率等方法结合起来。但是马尔萨斯是个现实主义者,他认识到大多
数人不会实行这样受限制的方法。他断定人口过剩实际上的确无法避免,因而贫困几乎是
大多数人不可摆脱的厄运。这是一个多么悲观的结论!


虽然马尔萨斯本人从未提倡过用避孕方法控制人口,但是这一政策的提出却是他基本思想
的必然结果。第一个公开提倡用避孕方法来防止人口过剩的人是颇有影响的英国改革家弗
朗西斯·普莱斯。普莱斯读过马尔萨斯的论著,深受影响。1822年他写了一本提倡避孕的
书,还在工人阶级当中宣传节育知识。在美国,查尔斯·诺尔顿博士于1832年发表了一部
有关避孕的书。第一个“马尔萨斯同盟会”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成立,计划生育的倡导者
们在不断地赢得信徒。由于马尔萨斯本人以道德为依据不赞成使用避孕方法,因此用避孕
手段来控制人口的倡导者们通常被称为是新马尔萨斯主义者。


马尔萨斯学者对经济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受马尔萨斯影响的经济学家断定:在正常的环
境下,人口过剩使工资不会大大地高于维持生计的水平。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
图(他是马尔萨斯的亲密朋友)说:“劳动的自然价格就是必须使劳动者能够共同生存,
即使人类不增不减永世长存的价格”。这个学说一般被称为“工资钢铁定律”,为马克思
所接受,成为他剩余价值学说的一个主要成份。


马尔萨斯的观点还影响着生物学的研究。查理·达尔文说他读过《人口原理》,该书为他
的进化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1766年,马尔萨斯出生在英国萨里郡多金附近。他就读于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是一位优秀
的学生。他毕业于1788年,同年被委任为英国国教牧师。1791年他获得硕士学位,1793年
成为耶稣学院的一名牧师。


马尔萨斯的名著第一版本最初发表时没有署名,但是由于拥有广泛的读者,使他一鸣惊人
。这部名著的较长版本发表于五年后的1803年。这部书经过反复修订和增补,1826年出版
问世。


1804年马尔萨斯结婚,当时他已经38岁了。1805年他被任为海利伯利东印度公司学院历史
和政治经济学教授,他在余生中一直担任此职。马尔萨斯还写过几本经济学论著,其中最
重要的是《政治经济学原理》(1802年)。该书影响了后来的经济学家,特别是二十世纪
的重要人物约翰·海纳德·凯斯。马尔萨斯晚年享有很多荣誉。1834年他在美国巴斯去世
,终年六十八岁。他的三个孩子有两个在他死后还活着,他没有孙子和孙女。


由于在马尔萨斯去逝很久以后避孕法才普遍使用,所以时常有人提出马尔萨斯没有真正的
影响。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第一,马尔萨斯的思想对也许是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
两位思想家——查理·达尔文和卡尔·马克思都有着强烈的影响。第二,虽然新马尔萨斯
主义者的政策并未直接被大多数人所采用,但是他们的建议却未受到忽略,他们的思想永
未枯竭。今日的节育运动是马尔萨斯在自己生活的时代中所倡导的运动的继续。


在其他方面治理有方的国家有可能会吃人口过剩的苦果,最先提醒人们注意这一问题的并
不是马尔萨斯。这一问题在以前就被其他几位哲学家提出来过。马尔萨斯自己就指出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探讨过这个问题。实际上他摘章截句地引用过亚里士多德的话:“……
如果在一般国家中每个人都有想生多少孩子就生多少孩子的自由,其必然的结果肯定就是
贫困。”


但是即使马尔萨斯的基本思想并不完全新颖独特,人们也不应该低估他的重要性。柏拉图
和亚里士多德只不过是随便提到了这种思想,而他们有关这个论题的简短评说大体上被忽
略了。是马尔萨斯详尽地阐述了这种思想,并广泛地为这个课题大写文章;更重要的是,
马尔萨斯首次强调人口过剩问题的极其重要性,并使其引起了知识界的注意。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8.弗朗西斯·培根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4:04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8.弗朗西斯·培根
 


 
公元1561~公元1626


虽然弗朗西斯·培根在很多年中都是一位主要的政治家,虽然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
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但是他被列入本书却只是因为他的哲学作品。这些作品表明他是科
学新时代的先驱:认识到科学和技术可以改变世界的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一位科学调查
的得力倡导者。


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次子。他十二岁进入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他从十六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
使当一个时期的官员。但是当培根十八岁时,他的父亲猝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钱财。因
此他开始攻读法律,二十一岁时找到一个律师的职业。


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开始的。二十三岁时他被选为下议院议员。虽然他有高朋贵
亲和显赫的才华,但是伊丽莎白女王拒绝委任他任何要职,或有利可图之职。其理由之一
是他在议会中果敢地反对女王坚决支持的某项税务法案。他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借”
债累累,无所顾忌。(实际上他曾一次因欠债而被捕)。


培根成为一位踌躇满志、深得民心的青年贵族埃塞克斯伯爵的朋友和顾问,而埃塞克斯也
成了培根的朋友和慷慨的捐助人。但是当埃塞克斯野心膨胀,阴谋发动一场推翻伊丽莎白
女王的政变时,是培根告诫他,要把忠实女王放在首位。尽管如此,埃塞克斯还是发动了
政变,但却未遂。培根在起诉伯爵犯有叛国罪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埃塞克斯被斩首。整
个事件,使许多人都对培根产生了恶感。


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为她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顾问。虽然詹姆斯拒
不采纳培根的劝告,但是他却赏识培根,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
年培根成为法务次长,1618年被任为英国大法官,一个与美国法院院长大体相等的职务;
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


但是乐极生悲,培根随后便大难临头。作为一个法官,培根当面接受诉讼当事人的“礼物
”,虽然此事非常普遍,但是却显然违反法律。他在议会中的政敌正想抓住这个机会把他
赶下台去。培根招供了,被判了徒刑,关押在伦敦塔,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公职,同时,还
被罚了一笔巨款。国王不久就将培根从狱中释放出来,免除了对他的罚款,但是他的政治
生涯已告终结。


现在到处都有高级政客因受贿或以其它手段来践踏公众的信任而被捕的例子。当这样的人
被捕时,他们往往起诉为自己辨护,声称每个其他人也都在行骗。如果认真对待这种辨护
,看来那就意味着行骗的政客会逍遥法外,除非惩罚事有先例。培根服罪的话却与众不同
:“我是这五十年来英国最正义的法官,但给我的定罪却是这两百年来议会所做的最正义
的遣责”。


有这样一种积极而充实的政治生涯,似乎就无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气
和在本册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学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动。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随笔》最初发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补。该书文笔言简意赅、智睿夺目,它包含许多
洞察秋毫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仅论及政治而且还探讨许多人生哲理。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
性的话:


青年人更适之发明而非为判断,更适之实干而非为商议,更适之创新之举而非为既定之业
……老年人否定之多,磋商 之久,冒险之少……若青老两结合,必将受益匪浅,……因为
彼此可以取长补短……


——《谈青年和老年》


有妻室儿女者已向命运付出了抵押品……


——《谈婚嫁与单身》


(培根自己结过婚,但没有子女)


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论述科学哲学的。他计划分六个部分来写一部巨著《伟大的复兴
》。打算在第一部分重申我们的知识现状;第二部分描述一种新的科学调查方法;第三部
分汇集实验数据;第四部分解释说明他的新科学工作方法;第五部分提出一些暂定的结论
;最后一部分综述用他的新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可想而知,这项宏伟的计划——可能是自
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最有抱负的设想——从未得以完全实现。但是可以把《学术的进展》(
1605年)和《新工具》(1620年)看作是他的伟大著作的头两个部分。


《新工具》也许是培根最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基本上是号召人们采用实验调查法。由于
完全依靠亚里士多德演绎逻辑方法的荒诞可笑,因而需要一种新的逻辑方法——归纳法。
知识并不是我们推论中的已知条件,而是要从条件中归纳出结论性的东西,更确切地说是
我们要达到目的的结论。人们要了解世界,就必须首先去观察世界。培根指出要首先收集
事实,然后再用归纳推理手段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虽然科学家在每一个细节方面并不
都是遵循培根的归纳法,但是他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对观察和实验有重大意义,构成了自那
时起科学家一直所采用的方法的核心。


培根的最后一部著作是《新西特兰提斯岛》,该书描写了太平洋的一个虚构的岛上的一个
乌托邦国家。虽然书中的背景令人想起托马斯·摩尔爵士的乌托邦,但是其整个观点则截
然不同。在培根的书中,他的理想王国的繁荣和幸福取决于而且直接来自于集中精力所从
事的科学研究。当然培根是在间接地告诉读者科研的明智应用可以使欧洲人民与他的神密
岛上的人民一样繁荣幸福。


人们完全可以说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现代哲学家。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
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
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他那渊博的学识连同
精采的文笔与科学和技术相共鸣。


虽然培根是一位忠实的英国人,但是他的洞察力远远地超过了他自己的国界。他划分出三
种雄心:


其一类者,朝思暮想,惨淡经营,在本疆之内,得陇望蜀,觊觎青云;其二类者,官衣旰
食,机关算尽,图他人之邦,扩己国之势,拜倒称臣者愈多愈善,此辈虽贪婪无度,然却
至尊至贵;若一人披荆斩棘,努力登攀,以求人类享有经天纬地之略,驾驭字宙之才,此
实属雄心大志,…尽臻尽善。


虽然培根是科学的指路人,但是他自己却不是一位科学家,也跟不上他的同时代人所取得
的进展的步伐。他忽略了纳皮尔(新近发明了对数)和开普勒,甚至还有他的英国同伴威
廉·哈维。培根正确地指出热是一种运动形式——一个重要的科学学说,但是在天文学上
他却拒绝接受哥白尼的学说。不过人们应该记住培根不是要提出一套完整、正确的科学定
律,而是要提出一个应该学什么的概说。他的科学猜想意在作为进一步探讨的起点而不是
作为终极的结论。


弗朗西斯·培根并不是最先认识到归纳推理用途的人,也不是最先理解科学会给社会带来
各种可能利益的人。但是在他以前没有人如此热情而广泛地发表这些思想。而且部分由于
培根是一位好作家,部分由于他作为一位主要政治家的名气,他对待科学的观点在实际上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662年当为了促进科学知识的增长而创建伦敦皇家学会时,创建者们
称培根为他们的启灵人。而且当在法国启蒙运动期间编篡大部头的《百科全书》时,主要
的编篡者们如狄德罗和阿朗贝尔赞誉培根是他们的作品的启灵人。如果说《新工具》和《
新亚特兰提斯岛》今天比过去一度曾有的读者少了,这是因为它们的寓意已被广泛地接受



人们有理由把培根与另一位即将来临的科学时代的先驱勒内·笛卡尔相提并论。培根比笛
卡尔早一代人(三十年)。他比笛卡尔更多地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但是这位法国人
重大的数学发明使这种对比的天平稍微向有利于他的一边倾斜。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9.伏尔泰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4:5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79.伏尔泰
 


 
公元1694~公元1778


费朗索瓦兹·玛丽·阿鲁埃——以其笔名伏尔泰更为世人所熟知——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
要人物。他学识渊博,身兼百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
他是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


伏尔泰于1694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伏尔泰少年时期就读于耶
稣会创办的大路易学院,以后一段时期攻读法律,但不久就放弃了。作为一个巴黎年轻人
,他很快便闻名遐迩:他才思敏捷、妙趣横生,嘻笑怒骂,皆成诗文。但是在法国旧制度
下,有这样的才华会遭灾致险。伏尔泰由于写了一些政治诗文,被投入巴士底监狱。他度
过了将近一年的铁窗生活。在此期间,他挥笔疾书,写成一首史诗《昂里埃特》,该诗后
来得到了普遍的称赞。1718年伏尔泰被释放不久,他的戏剧《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获
得巨大成功。伏尔泰二十四岁就已闻名于世,在余生的六十年间,他是法国文学的主要人
物。


伏尔泰不仅是语言大师,而且深懂生财之道,他逐渐独自成为一个富翁。但是在1762年,
他遇到一些麻烦。伏尔泰已成为自己所在时代的最机敏、最著名的演说家(也许是超乎时
空的),但是一些法国贵族人士认为他缺少一个平民所应具有的谦逊。这导致了伏尔泰和
这样的一个贵族罗昂骑士之间发生了一场公开的论战,伏尔泰在舌辩中以智取胜,使对方
瞠目结舌,无地自容。可是不久以后,这个骑士就唆使一帮恶棍突然殴打了伏尔泰,后来
又把他投入巴士底监狱。伏尔泰答应了离开法国的条件,不久被释放出狱。因此他前往英
国,大约住了两年半。


伏尔泰在英国的生活是他一生中的一个主要转折点。他学会了英文,通读了约翰·洛克、
弗朗西斯·培根、艾萨克·牛顿和威廉·莎士比亚这样一些著名英国人的著作。他还结识
了当时大多数主要英国思想家。莎士比亚以及英国科学和经验论都给伏尔泰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他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的民主和个人的自由与伏尔泰在法国所知的
政治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没有哪一个英国贵族能发布一项密令来匆匆把伏尔泰投入狱
中。如果以某种非正当理由而把伏尔泰拘留,那么一份人身保护令就可以使他立即获释。



伏尔泰回到法国,写出了他的第一部主要哲学著作《哲学通信》,通常称为《论英人书简
》。该书发表于1734年,它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在《论英人书简》一书中,
伏尔泰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以及约翰·洛克和其他英国思想家做了一番大体上赞许的描述。
该书的问世引起了法国当局的愤怒,伏尔泰又被迫离开了巴黎。


在随后十五年的大部分时光里,伏尔泰是在法国东部的西雷度过的。在那里他成了一个侯
爵聪慧文雅的妻子夏特莉女士的情夫。在她去世后的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大王腓特烈
私下邀请前往德国。伏尔泰在波茨坦腓特烈的王官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起初他与才华卓
越、智慧超群的腓特烈交往甚密,但是两人最终发生了口角。1753年伏尔泰离开了德国。



离开德国以后,伏尔泰来到日内瓦附近的一家庄园定居,在那里他可以免遭法国国王和普
鲁士国王的迫害。但是他的自由见解甚至使他在瑞士的处境都有点危险。因此1758年他移
居到法瑞边境附近的弗尔尼一家新庄园上。在那里,如果当局找他的麻烦,他就可以有两
个逃跑的去向。他在那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写出大量的文学和哲学著作,与整个欧洲文化
领袖通信,接待来访。


在所有的这些年间,伏尔泰文学作品的数量一直未减。他是一位难以令人置信的多产作家
,也许是本册人物中作品数量最多的作者,总计起来他被收集的作品共有三万多页。其中
包括史诗、抒情诗、信件、随笔、长篇小说、短篇故事、戏剧、以及重要的历史和哲学著
作。


伏尔泰一向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坚信者,但是当他接近古稀之年时,法国发生几起惊人听闻
的迫害新教徒事件。在激怒之下,他致力于对宗教狂热主义进行的一场智识讨伐。他写了
许多本政治小册子,抨击宗教上不容异说的言行。他还喜欢在他的每封亲笔信上用“Eras
ez I'infame作为结束语,意思是”消灭臭名昭著的东西。“对伏尔泰来说,这个臭名昭著
的东西就是宗教的偏执和狂热。


1778年,八十三岁高龄的伏尔泰返回巴黎,在那里参加了他的新剧《和平女神》的首次公
演。许多观众为他喝采,呼之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老人”。数以百计的敬慕者其中包
括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登门拜访。但是伏尔泰的生命不久就完结了,他于1778年5月30日
在巴黎逝世。由于他直言不讳地反对教权主义,因而不能在巴黎举行基督教葬礼。但是十
三年后,胜利的法国革命者挖掘出他的遗体,重新安葬在巴黎伟人祠。


伏尔泰的作品如此之多,以致用一篇短文都很难列出他的主要著作。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在
一生中所提出的基本思想。他的最坚定的信念之一就是必须得实行言论和出版自由。有一
句话常被人们认为是他说的:“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它的权力”。虽
然伏尔泰实际上从未有过这样的明确声言,但是这肯定反映了他的态度。


伏尔泰的另一个原则是他对宗教自由的信念。他一生始终不渝地反对宗教不自由和宗教迫
害。虽然伏尔泰相信上帝,但是却坚决反对大多数宗教教条,不断地指出有组织的宗教是
根本虚伪的。


十分自然,伏尔泰决不相信法国有头衔的贵族要比他更英明或更善良,他的听众也完全明
白所谓的“王权神授说”是一派胡言乱语。虽然伏尔泰自己远不是一位现代式的民主主义
者(他有赞成一个强大而又开明的君主的倾向〕,但是他的主要思想鲜明突出地反对任何
形式的世袭制度。因此,他的追随者大都恰好赞同民主政体是可想而知的;他的政治和宗
教思想处于法国启蒙运动的主流,对1789年的法国革命具有实质性的贡献。


伏尔泰自己不是科学家,但却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是弗朗西斯·培根和约翰·洛克实验
观的坚定支持者。他是一位重要的、有才干的历史学家,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他的世
界通史《论民族风俗与民族精神》。该书有两个主要方面与从前大多数历史书不同:第一
,伏尔泰承认欧洲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因此这部著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写亚洲的历史;第
二,伏尔泰认为文化史一般说来远比政治史重要。因此他在书中主要是写关于社会和经济
状况以及艺术的发展,而不是关于国王及其之间的战争。


作为哲学家,伏尔泰远不如本册中的其他几位具有创新精神。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取了如
约翰·洛克和弗朗西斯·培根等其他人的思想,加以重新叙述,使其大众化。就是通过伏
尔泰的作品(比通过任何其他人的都多),民主政治、宗教自由和思想自由等观念才传遍
了整个法国,以及欧洲许多其他地区。虽然在法国启蒙运动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
狄德罗、阿朗贝尔、卢梭、孟德斯鸠等等),但是应该说伏尔泰是这场运动的卓越领袖。
第一,他那辛辣的文学风格、长期的生涯和巨多的作品,使他远比任何其他作家都拥有更
多的听众。第二,他的思想代表了整个启蒙运动的思想。第三,从时间上来看,他出现在
所有其他重要人物之前。孟德斯鸠的伟大著作《法意》直到1748年才问世;著名的《百科
全书》第一卷于1751年问世;卢梭的第一篇论文写于1751年。但是伏尔泰的《论英人书简
》发表于1734年,而且该书发表时他已闻名有十六年之久了。


伏尔泰的作品除了短篇小说《老实人》外今天已没有什么读者,但是在十八世纪却拥有非
常广泛的读者。因此伏尔泰在最终导致法国革命的舆论变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影
响也不只限于法国:象托马斯·杰弗逊、詹姆斯·墨迪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这样的美国
人也熟知他的著作。


把伏尔泰和他的同时代的著名人物让·雅克·卢梭相比较是令人感兴趣的。伏尔泰的整个
世界观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他比多愁善感的卢梭更多地站在启蒙运动的主流之中。
在十八世纪中,伏尔泰是两者中较有影响的一位;但是卢梭是更富有创造性的一位,今天
他的作品影响较大。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0.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5:15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0.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公元1917—公元1963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于1917年出生在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城。他从1961年1月20日
到1963年11月22日担任美国总统,1963年11月22日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被暗杀。我不打
算对肯尼迪生平的大多其它方面的情况加以叙述,部分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广为人们所熟知
,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肯尼迪大部分的个人和政治活动与他列入本册没有多大关系。


从现在起到未来的一千年内,和平工作团、美洲进步同盟或猪海湾事件①都不可能深刻地
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肯尼迪的税务政策和人权立法看来也不会很重要。把约翰·菲茨杰拉
德·肯尼迪列入本册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是制订阿波罗计划的主要负责人。如果今后人类
不会被彻底毁灭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确信,我们的月球之行从现在起甚至到今后的5000年
中仍被看作是一个真正的重大事件,人类史上伟大的里程碑之一。


我将对登月计划的重要性稍加进一步讨论。难道我们不应该把主要功绩归于尼尔·阿姆斯
特朗或埃德温·奥尔德林这样在月球上第一次留下足迹的人吗?假如我们以留名千古为基
础给人排名次的话,这样做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我确实认为从现在起到今后的5000年中,
更可能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是尼尔·阿姆斯特朗而不是肯尼迪。但是从影响的角度来看,阿
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是完全不重要的。假如这两个人在阿波罗2号发射二个月之前不幸死去
,当时还有很多名训练有素、才能非凡的宇航员来取代他们。


那么我们应该把功绩归于沃纳·V·布朗或对航天科学有过重大贡献的某个其他科学家或工
程师吗?当然沃纳·冯·布朗象康斯坦丁·茨欧尔考维斯基、罗伯特·H·戈达德和赫尔曼
·欧伯斯这样重要的先辈一样,为探索空间做出的贡献超出了自己应尽的职责。但是执行
阿波罗计划的政治决定一旦做出,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或任何一个由十个科学家组成的小
组对其成功会起决定性的作用。登月旅行的决定性突破不是一个独特的科学进展,而是事
先做出的给该项计划拨款240亿美元的政治决定。


那么这项政治决定是怎样做出的呢?即使没有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不是迟早也会做
出这样的决定吗?但是我坚信当然无法做出绝对的肯定——最终会有某个政府为载人到月
球旅行而拨款。当然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并不是不顾公众的反对来强行实施阿波罗
计划的。


但是也没有来自公众的巨大压力来支持这样的一项宏大计划。假设在1959年或1960年美国
国会通过了制定阿波罗计划并为其拨款的议案,而随后又被艾森豪威尔总统否决了话,那
么也许可以说肯尼迪只是顺应了公众舆论的潮流。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许多美国人希望
有某种空间计划,但是公众当中支持一个真正庞大空间计划的呼声并不是很高。事实上甚
至阿波罗2号成功之后,公众当中对该计划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当
然自从1966年以来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预算有了猛烈的下降。


因此不难看出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领导才是使阿波罗计划开始实施的真正原因,
是他在1961年5月使美国做出在“本年代结束以前”发射一架载人飞船登月的保证;是他从
国会得到资金并且是在他的领导下制订出了计划。人们可能会相信登月计划迟早总会制订
出来(这是不能完全肯定的),但是肯尼迪是实际上制订出了这一计划的人。


当然有些人仍会感到阿波罗计划只不过是一项耗资巨大、收效甚微的工程,实为无足轻重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迹象表明会把1969年7月20日(实际在月球着陆的日子)的周年纪
念日作为全国的节日。但是我们也许记得虽然在十六世纪并没有庆祝哥伦布的节日,但是
在一个新时代开始的今天它却成了人们庆祝的节日。


即使阿波罗计划后继无人,它也将永远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但
是我认为阿波罗事业终究会继往开来,遨游太空在将来所起的作用比过去要大得多。如果
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感到阿波罗2号之行会象哥伦布穿越大西洋一样,在人类
史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①猪海湾事件(BahiadelosCochinos):1961年4月17日由1200名反卡斯特罗的古巴流亡分
子从古巴西南海岸发动的一次未遂入侵事件。因为这次入侵是由美国政府资助和指挥的,
所以使已经敌对的美古关系进一步恶化,使国际冷战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1.格雷戈里·平卡斯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5:2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1.格雷戈里·平卡斯
 


 
公元1903~公元1967


格雷戈里·平卡斯是美国生物学家,他在研制口服避孕药中起了重要作用。虽然他从来不
特别出名,但是他对世界的实际影响远远大于许多闻名全球的人物。


这种避孕药具有双重作用。在一个人们越来越担心人口过剩之危的世界里,它作为控制人
口的药剂,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对改变人们对性生活的道德观所起的作用也许不很明
显,但是却同样具有革命性。人们普遍认为在过去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人对性生活
的态度发生了一场革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无疑会影响着这场革命,但是唯一最重
要的因素显然是避孕药的出现。从前担心怀孕的恐惧心理是禁止许多妇女在婚前甚至婚后
过性生活的一个主要因素,突然间为妇女提供了既可以过性生活又不必担心怀孕的机会,
环境的变化往往会使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都发生变化。


人们可能认为异炔诺酮(首次发明的避孕药)的发明并非完全那样重要,因为在那以前就
已有安全合理的避孕方法。这种观点忽视了一种避孕方法在技术上有效和在心理上可以接
受之间的区别。在异炔诺酮发明以前,“专家们”最经常推荐的避孕具是子宫帽。子宫帽
确实是即安全又合理,但是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妇女在过去甚至现在仍不喜欢使用它们。值
得注意的是,当对这种避孕药进行首次测验时,成千上万名妇女情愿冒风险来使用这种未
曾试用过的(而且也许是危险的)避孕方法,也不情愿使用那既安全又经过时间考验的方
法。


人们可能还会认为异炔诺酮的发明并不真正值得如此大力赞颂,因为使用它会对健康带来
一些危害,而且可能最终——甚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更新、更安全的药物或用具
所取代。但是从事物的本质来看,未来的避孕方法也只能代表比较微小的进步,因异炔诺
酮已被广泛接受而且基本上令人满意(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十五年中——在一个千千万
万的美国妇女开始常规地使用这种避孕药的时期里——美国妇女的估计寿命却大大地延长
了,仅这一事实就不难看出,异炔诺酮不是一种危害健康的主要因素)。历史将会或至少
认为五十年代异炔诺酮的发明是节育方法中的决定性突破。


许多人对于这种口服避孕药发明都做出了贡献,事实上人们长期讨论过这种课题,但是无
人知道这样的一种药究竟应包含什么化学成分。说来奇怪,早在1937年就已做出过关键性
的发现。这一年A·w·梅克皮斯、G·L·温斯坦和M·H·弗里德曼就已证明黄体酮(一种
雌性激素)注射会抑制实验动物排卵。但是或许是由于皮下注射听起来不是一种有吸引力
的节育方法,或许是由于当时黄体酮是一种极其昂贵的化学物质——这项发明没有引起节
育倡导者的兴趣。


这种药的主要研制工作大约到1950年才开始起步,当时美国生物学家格雷戈里·平卡斯开
始着手研究这个课题。显然是计划生育的长期倡导者玛格丽特·桑格说服了他从事这项研
究工作,她几乎找不出比这更佳的人选,因为平卡斯是甾醇类代谢和动物生殖方面的专家
,也是马萨诸塞什鲁斯伯里武斯特实验生物学基金会实验中心主任。


显然皮卡斯由于把技术知识和科学直觉完美地溶为一体,因而几乎是一下就找到了答案的
基本性质。他立即让武斯特基金会的一位研究人员张民楚博士用实验动物做黄体酮试验,
探明这种口服避孕激素是否也有抑制排卵的作用。张的实验获得了成功。这肯定是一个有
希望的开端,特别是一位名叫拉寒尔·马克的化学家发明了一种合成黄体酮的经济方法后
就更证实了这一点。


另一位重要的贡献者是妇科专家约翰·罗克博士。他根据平卡斯的建议做了可以证明口服
黄体酮能抑制妇女排卵的试验。罗克的研究还揭露出把黄体酮作为口服避孕药使用所存在
的两个严重问题。第一,它大约仅在百分之八十五的时间内抑制排精排卵。第二,即使做
到这样也需要不适度的大量药剂。


但是平卡斯确信他已走上了正轨,坚决不肯放弃。他认识到可能会有另一种与黄体酮的化
学性质相似但没有不利因素的化合物。1953年4月他请求许多家化学公司将其生产的与黄体
酮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任何合成甾醇类样品送给他。他对这些化学药品分别进行试验,结果
发现其中一种化学药品羟炔诺酮(G·D瑟尔公司生产)似乎特别有效。


这对平卡斯来说是一次幸运的突破,因为当他早在1950年开始从事研究时甚至还没有羟炔
诺酮!它是由G·D瑟尔公司实验中心的一位生物化学家弗兰克·B·科尔顿和G·D·瑟尔公
司的监制人都无意要发明的一种口服避孕药——当时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发明了一
种口服避孕药。


由平卡斯组建的研究小组所做的进一步试验表明,羟炔诺酮内如果混入少量的另一种化学
药品——炔雌醇甲醚就会变得更为有效,就是这种复方药物最终由G·D瑟尔公司作为异炔
诺酮投入市场。


1955年平卡斯认为对这种药物进行大规模试验的机会已经成熟。1956年4月彼多黎各圣胡安
的一个郊区,试验在埃德里斯·赖斯雷博士的监督下开始进行。大约在九个月内,他的试
验就已证明了这种药的效果十分显著。但是试验工作又继续进行了三年之后——1960年5月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才批准异炔诺酮上市销售。


从上述显然可以看出,避孕药并不是由格雷戈里·平卡斯独自发明的,实际上是弗兰克·
科尔顿发明了羟炔诺酮。显然科尔顿和许多科学家都为他的成功开辟了道路,他们应享有
很大的一部分荣誉。在平卡斯小组工作的许多其他人,其中包括约翰·罗克、张民楚和塞
尔索拉曼·加西亚博士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就此而论,赖斯雷·玛格丽特·桑格及我
所提到的许多其他人都为整个成就的取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整个发明看来,格雷
戈里·平卡斯无疑是主要人物,是推动整个科研项目前进的动力。他是一位决心要竭尽全
力积极投入到口服避孕药的研究中去的科学家,他是一位组织能力极强、成功地取得科研
胜利的人物;他构思出基本的设想,为研究争得经费,聘请其他有才赋的人来从事这项研
究。他有把研究彻底推向成功的洞查力和决心,他是已经赢得并且应该赢得这项成就的主
要荣誉的人。


格雷格里·平卡斯于1903年出生在新泽西伍德拜因,他的父母是在俄国出生的犹太人。他
于1924年毕业于科因尔大学,1927年在哈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在几个机构里从事
过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哈费大学和剑桥大学,他还在克拉克大学当过几年教授。1944年他
帮助创立了武斯特实验生物学基金会,此后长期担任该基金会的实验中心主任。他写过25
0篇科研论文,还著有《征服生育的力量》一书,出版于1965年。


平卡斯一生中享受过许多科学荣誉,但是他和参与避孕药研制的任何其它人都没有得过诺
贝尔奖金。平卡斯1967年在波士顿去世,几乎未引起大众的注意,就此而言也未引起大多
数科学家的注意。今天甚至很少有百科全书提及他的名字。然而他却是人类史上取得最重
大成果之一的主要创造者。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2.隋文帝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5:4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2.隋文帝
 


 
公元541~公元604


中国皇帝隋文帝(原名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自从那时起,
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因而基本上是世界强大的国家之一
。政治统一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中国人——大体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比欧洲、
中东和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地区的居民都少受战争恐怖的折磨之苦。


先前的一位皇帝——秦始皇在公元前三世纪统一了中国。他的王朝——秦朝在他死后不久
即被推翻,很快就为汉朝所代替,汉朝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间统治整个中国(其中
从公元8年到公元25年间中国由王莽建立的“新”政权统治)。汉朝破灭后,中国经历了一
段长时期的内部分裂,这段时期大体上与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黑暗时代相似。


杨坚出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有势力的家庭,他年仅十四岁就接受了对他的首次军任状。杨
坚才干卓越,在他的君主——北方周朝皇帝的军中飞黄腾达。他辅佐这位君主控制了中国
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到了嘉奖。573年杨坚的女儿嫁给了皇太子。五年后,皇帝驾崩,皇太
子患有精神病。继之发生了一场皇位之争。杨坚在这场斗争中力克群臣,终获胜利,于公
元581年在他四十岁时龙袍加身,面南而坐,成为公认的新皇帝。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只做北
方人的皇帝,在做好认真的准备之后,杨坚的军队于588年攻入南方,于589年统一中国,
杨坚成了整个中国的皇帝。


隋文帝即位期间为重新统一的帝国建立了一个广阔的新都城。他还开始了连通两条中国最
大的河流——流经中国中部的长江和流经中国北方的黄河——大运河的建造,这条运河在
他的儿子杨广统治期间峻工,为中国南北统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隋文帝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在许多世纪中,这种
制度不断地把全国各地和各阶层才华出众的人输送到政府机关,为中国提供了一批又一批
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吏(汉朝最先采用这种制度,但在汉朝灭亡之后的长时期内,许多政府
官职都实行世袭制)。


隋文帝还坚决实行所谓“避免制”——郡守不能在他们的出生地任职的政策。这是一种预
防措施,即可以防止任人唯亲,同时也可以防止任何郡守获得太大的势力范围。


隋文帝虽然在必要时能采取果断行动,但平常总是谨小慎微。他反对铺张浪费,似乎减轻
了臣民的税赋负担。他的对外政策大体上是成功的。


隋文帝的成就与大多数君主和征服者相比可说是不相上下,但是却远比别的君主缺乏自信
心。虽然他是数以千百万人的强大的、成功的君主,但是却似乎特别怕老婆,他的老婆虽
说是盛气凌人,可是却特有能耐,在他夺权和即位期间帮了他很大的忙。604年隋文帝驾崩
,时年六十三岁。人们都认为他是他的次子(皇后的掌上明珠)阴谋的牺牲品,他的次子
继承了皇位。


新皇帝推行倒行逆施的对外政策,百姓深受其害,最终在中国爆发了反对他的统治的叛乱
。他于618年被杀害,他一死隋朝就土崩瓦解了。但这并不是中国统一的结束。隋朝很快便
为唐朝所取代,唐朝从618年统治到907年。唐朝各代皇帝基本上沿袭了隋朝的政治体制,
在他们的统治下中国保持了统一(唐朝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时期,部分由于
其军事力量的强大,但更多是由于当时文学艺术的伟大繁荣)。


隋文帝究竟是一位多重要的人物呢?要对这个问题作出判断人们可以试着把他与欧洲帝王
查理曼相比较。两个人的生涯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罗马灭亡约三个世纪以后,查理曼成
功地重新统一了西欧的一个广大地区。在汉王朝灭亡约三个半世纪以后,隋文帝成功地重
新统一了中国。当然查理曼在西方远比隋文帝在中国有名气,但是隋文帝似乎是两位君主
中较有影响的人物。第一,他成功地统一了中国,而西欧许多重要的地区(如英国、西班
牙和意大利南方)却从来未被查理曼征服过。第二,隋文帝建立的重新统一行之久远,而
查理曼的帝国不久就四分五裂,从未再次获得统一。第三,唐朝取得的文化成就至少在一
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政治统一后出现的经济繁荣,而查理曼王朝的文艺复兴却随着查理曼
王朝的灭亡和他的帝国的崩溃而夭折。最后还有一点,隋文帝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具有长
期深远的影响。根据所有这些理由——即使把欧洲在整体上对世界历史的作用大这个因素
考虑在内——隋文帝对历史的影响仍比查理曼大很多。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象隋文帝
那样有持久影响的帝王的确为数不多。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3.摩 尼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5:54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3.摩 尼
 

公元216~公元276


三世纪的先知摩尼是摩尼教的创立人。该教虽然今天已绝迹,然而在鼎盛时期其教徒人数
却很多。摩尼教起源于中东,向西传至大西洋,向东传到太平洋,它经历过一千多年的历
史。


摩尼创立的宗教是对早期宗教思想的一种有趣的综合。摩尼承认左罗阿斯脱、佛佗和耶稣
是真正的先知,然而却声称自己后来接受了一种比他们当中任何一个都更为全面的启示。



摩尼教虽然含有佛教和基督教的成份,但它十分明显是来自左罗阿斯脱教的二元论,这一
点至少在西方人看来是如此。摩尼教导说,世界并不是由一个独一无二的神来统治,而是
两种势力之间不断斗争的场所。其中一种是罪恶势力,用黑暗和物质来鉴别,另一种是善
良势力,用光明和精神来鉴别。从表面看来这似乎有点象基督教有关上帝和魔王的观念。
摩尼教认为善良势力和罪恶势力在实力上旗鼓相当。由于这种信念,有关罪恶存在的哲学
佯谬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哲学家造成许多麻烦,但是在摩尼教哲学中却毫无问题。


因篇幅所限,在此不打算详细介绍摩尼教神学,但是有一点却非提不可。由于摩尼教徒用
善良势力鉴别人的灵魂,用罪恶势力鉴别人的躯体,所以他们认为所有的性关系——即使
是为了生育的目的——都应该被禁止,吃荤和饮酒也属于被禁之列。


乍看起来这样的一种教说似乎不可能获得一大批教徒,但是整套禁令不用于摩尼教会的普
通会员,而只用于被称为“上帝的选民”的少数会员。普通会员——“旁听者”允许有妻
子(或情人),抚养家庭,吃荤、饮酒等等。但是有不少宗教仪式“旁听者”必须要遵守
,他们必须得支持上帝的选民,然而施加给他们的道德法规不难奉行(当然其他宗教也规
定牧师和僧侣而不是教徒大众过独身生活)。上帝的选民死后的心灵直接升入天堂,而听
众的通往天堂之路要遥远些。但是有些摩尼教派如卡特里派等认为听众也能和上帝的选民
同样容易步入天堂,而且在活着的时候就被赐予很大的特许权。


摩尼于216年出生在美索不达米亚,该地当时为阿赛希德即帕提亚王朝所统治,是波斯帝国
的一部分。摩尼自己是波斯血统,与阿赛希德统治者有亲戚关系,大多数波斯人都拥护左
罗阿斯脱教的某个教派,而摩尼却是在一个深受基督教说影响的宗教熏陶之下长大的。他
十二岁就具有宗教方面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二十四岁开始宣讲他的新教。起初他在本国没
有什么起色,便漫游到印度西北部,成功地使一个小君主改信了他的新教。


242年他返回波斯,在那里赢得了一批听众,其中包括沙波尔一世国王在内。虽然沙波尔没
有改信他的新教,但他对摩尼产生了良好的印象,允许他在整个波斯帝国宣讲他的新教。
约在266年,这个波斯帝国建立了一个新王朝,有时被称为萨珊帝国。


随后的大约三十年中,在沙波尔一世和霍米兹一世的领导下,摩尼可以自由讲道,赢得了
一大批皈依教徒,传教团还被派往国外。但是摩尼的成功引起了左罗阿斯脱教牧师的敌视
,该教在萨珊王朝时代成为波斯国教。约在276年,新国王巴拉姆一世登极,摩尼成了阶下
之囚,经过26天残酷的神裁法,被活活折磨致死。


摩尼一生写了几本书,一本是用波斯语写的,其余都是用叙利亚语写的(闪语在耶稣时期
与阿拉姆语密切相关),这些书成为摩尼教的正经。在摩尼教灭绝以后,它的经文也遗失
散尽,但是有些在二十世纪又被重新发现。


摩尼教一开始就以一种生机勃勃的气势致力于改宗活动。先知在世期间,他的宗教从印度
到欧洲都赢得了信徒,在他死后仍在继续发展,最终西传至西班牙,东传到中国。到了第
四世纪,它在西方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基督教危险的劲敌(圣奥古斯丁当过九年的摩
尼教信徒)。但是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摩尼教受到严重迫害,大约到了600年
就大体上在西方被灭绝了。


但是它在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的势力仍很强大。它从那里传入中亚、和中国西部等地区。
在八世纪末期,它成为维吾尔族的官方宗教,该族控制着中国和蒙古西部的一个相当大的
地区。它还传入中国本土,直至沿海地区,并从那里传入台湾岛。但是在七世纪,伊斯兰
教的出现最终导致了摩尼教的衰落。从八世纪开始,在巴格达的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严重
地迫害摩尼教,过了一个时期它就在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逐渐消声匿迹。从九世纪后,它
也开始在中亚衰落,十三世纪蒙古的入侵实际上就已经把它消灭了。但是马可·波罗大约
在1300年在中国西部地区遇见过摩尼教团体。


与此同时,摩尼教在欧洲派生出了各种不同的教派。保罗派从七世纪开始出现在拜占庭帝
国,鲍格兰勒派大约出现在十世纪,在巴尔干国家十分强大。但是这些欧洲旁系中最著名
的是卡特里派(以阿尔比派更为人知,因为它是根据法国阿尔比城而命名的,该城是他们
的堡垒之一)。十二世纪,卡特里派在欧洲赢得一大批信徒,特别是在法国南部地区。虽
然阿尔比派的教说与摩尼教更为相似,但仍然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正统的教会权威说他
们是邪教徒。最终英诺森三世教皇——中世纪势力最大、度量最小的教皇——对他们发动
了一场讨伐运动,这场运动始于1209年,这是一场可怕的大屠杀,法国南方有大片地区遭
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阿尔比派被彻底粉碎了。但是直到十五世纪阿尔比派才在意大利灭
绝殆尽。


任何宗教对其忠实信徒的一生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即使是一种较小的宗教创始人也往往
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摩尼教虽然现在已灭绝干净,但是它曾经是一种主要的宗教,
因此摩尼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人物(摩尼教说带来了一种不幸但不容忽视的后果——其它
种国教正是为了粉碎摩尼教而发动了许多迫害运动)。


摩尼在创建新教中自己所起的作用是绝对重大的。他创建了新教,创立了它的神学,规定
了它的道德法规。他的思想有许多确实是源自以前的思想家,然而是摩尼把这些各自不同
的思想流派融为一种独树一帜的思想体系。他还通过传道使许多人改信摩尼教,建立了教
会组织,并写出了经文。一个人对于一个重要的群众运动起到了如此鲜明突出的作用,这
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显然可见,如果没有他,他创立的宗教永远也不会问世,从这点来
看,摩尼与许多宗教领袖一样,比大多数科学家和发明家都重要得多。


因此摩尼理应在本册中占有名次;问题是他应占有哪个名次呢?显然他应远排在三种世界
主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创始人之后,因为他们的信徒按时间历程来算共
计有几十亿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尽管今天左罗阿斯脱教和耆那教仍残存未亡,而摩
尼教已消失殆尽,然而摩尼教在其鼎盛时期所有的教徒远远多于这两种宗教的任何一种,
而且对世界总的影响也比这两种宗教大。基于这种理由,摩尼在本册中的名次高于左罗阿
斯和马哈维拉。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4.瓦斯科·达·伽马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6:0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4.瓦斯科·达·伽马
 


 
约公元1460-公元1524


瓦斯科·达·伽马是葡萄牙探险家,他通过绕航非洲,发现了一条从欧洲直接通往印度的
航线。


葡萄牙人自从航海家亨利王子(公元1394-公元1460)时代起就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条航
线。1488年以巴尔托洛摩·狄亚斯为首的一支探险队到达并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
回葡萄牙。葡萄牙国王十分清楚,这项成就意味着长期寻找一条通往印度群岛的努力眼看
就要成功了。但是由于许多原因,直到1479年到印度群岛的探险队才真正起航,国王挑选
瓦斯·科达·伽马为探险队队长,伽马是个小贵族,1460年出生在葡萄牙锡尼什。


达·伽马于1497年起航,率领四艘船只,共计170多名船员,其中包括会讲阿拉伯语的翻译
。探险队最初向佛得角群岛航进。随后,达·伽马没有沿着狄亚斯航行过的非洲的海岸线
而是向大西洋远航,航线几乎是直线向南。他向南行进了很长一段路线后。朝东转去,到
达了好望角。这是一条优选的航线,比沿海岸下行要快,但是更需要拚搏精神和高超精湛
的航海技术。由于达·伽马选择了这条航线,有九十三天从他的航船上望不见陆地——比
哥伦布航线多用了两倍半的时间还不止,令人叹服!


9月22日,达·伽马绕过好望角,随后又沿非洲东海岸上航。在向北航行的路上,他在几个
穆斯林控制的城市停留过,其中包括今日肯尼亚的蒙巴萨和马林迪。在马林迪,他找到了
一个印度引航员,为他引航三十天,从阿拉伯航海至印度。1498年5月20日,大约在离开葡
萄牙十个月之后,达·伽马到达卡利卡特——印度南方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卡利卡特的印
度君主扎莫林一开始对达·伽马表示欢迎,但是他很快就感到失望,因为达·伽马赠送他
的礼物全是些便宜货。这连同对先前控制印度洋贸易航线的穆斯林商人的仇恨一起,使得
达·伽马未能与扎莫林达成一项贸易协定。但是当达·伽马在八月离开卡利卡特时,他在
东道国君主和一些印度人面前炫耀他的一船优质香料。


返航比出航更为艰难。穿越阿拉伯海用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许多船员都死于坏血病,最
终有两艘船安全返航:第一艘于1499年7月10日到达葡萄牙,达·伽马自己的船于两个月后
到达。总共只有五十五名船员——还不到起程时船员的五分之一——在这次返航中幸存下
来。但是当达·伽马返回里斯本时,他和国王都正确地认识到了他的两年航行是一次巨大
的成功。


六个月后,葡萄牙国王派遣了一支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为首的追踪探险队。卡
布拉尔如期到达印度,途中发现了巴西(虽然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其他葡萄牙探险家可能在
此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巴西),载着一大批香料返回葡萄牙。但是喀夫拉尔的船员有些在卡
利卡特遭到杀害,因此,1502年瓦斯科·达·伽马奉命率领一支有二十条航船的舰队去那
里执行讨伐使命。


达·伽马在这次探险中的行为极其残忍。他一离开印度海岸,就捕获一条过路的阿拉伯航
船,把船货卸下来就在海上连人带船一起烧掉,所有船上的人——几百人包括妇女和孩子
——都被活活烧死。达·伽马到卡利卡特后,蛮横地要求扎莫林把所有的伊斯兰教徒都从
这个港市驱逐出去。正当扎莫林犹豫不定之时,达·伽马就捕杀和致残了三十八名印度渔
夫,随后就对这个港市实行轰炸。扎莫林虽极其愤怒,但却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了达·伽
马的要求。归途之上,达·伽马在东非建立了一些葡萄牙殖民地。


由于这些功绩,葡萄牙国王重赏达·伽马,授予他各种头衔,赠给他许多财产、津贴及其
他金融奖。达·伽马直到1524年才返回印度,新上任的葡萄牙国王任命他为总督。他到达
印度几个月后一病不起,于1524年12月去逝。后来他被重新安葬在里斯本附近。达·伽马
结过婚,有七个孩子。


瓦斯科·达·伽马航海的基本意义是他开辟了一条从欧洲到印度和远东的直接航线,其影
响许多国家都能感觉出来。


从短期来看,它对葡萄牙的影响最大。通过控制通往东方新的贸易航线,这个位于文明世
界边远地区的国家,不久便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葡萄牙人
迅即在印度周围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殖民帝国。他们在印度、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非
洲及其它地区均设有前哨站,这当然是对他们在巴西租界地和在非洲西部殖民地的巩固。
甚至早在达·伽马之前他们就拥有在巴西的租界地,在非洲西部建立了殖民地。这些殖民
地中有几个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还被葡萄牙人所把持。


瓦斯科·达·伽马对一条通往印度新贸易航线的开辟,使从前控制印度洋贸易航线的穆斯
林商人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挫折。这些商人不久就被葡萄牙人彻底击败并取而代之。而且从
印度通往欧洲的陆地上贸易之路变得荒凉冷落了,因为走绕过非洲的葡萄牙海路比较便利
。这对于先前控制东方贸易的土耳其人和意大利贸易城市(如威尼斯)均有害无益。但是
对欧洲的其余地区来说,这意味着来自远东的货物要比从前便宜多了。


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瓦斯科·达·伽马航海所带来的影响不在欧洲或中东,而在印度
和东南亚。事实上印度在大部分历史时期是一个相当闭关自守的国家,唯一重要的外来影
响是来自西北,但是达·伽马的航海使印度通过海路与欧洲文明世界相接触。欧洲人的影
响和势力在印度逐步上升,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整个大陆都受不列颠君主统治为止(也
许应该注意,这是在历史上整个印度统一在一个君主之下的唯一时期)。就印度尼西亚来
说,它首先受到欧洲人的影响,随后又完全被欧洲人控制,直到二世纪中期,这些地区才
获得自主权。


显然可以与瓦斯科·达·伽马相比较的人物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从某些方面来看两者
的比较有利于达·伽马。例如,他的航海是一项给人印象颇深的成就,它在距离和时间两
方面都比哥伦布长得多——实际上长三倍还多!它需要更为高超的航海技术(不管哥伦布
离开航线有多远,几乎都不可能错过新大陆,而达·伽马则容易错过好望角,在印度洋里
迷失方向)。而且与哥伦布不同,达·伽马成功地到达了原定的目的地。


当然有人可能会提出瓦斯科·达·伽马并没有发现一个新大陆,而只是给欧洲人和一个已
有人居住的地区之间接通了联系。而哥伦布又何偿不是如此呢。


哥伦布航海最终对从前存在于西半球的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达·伽马航海最终使印度
和印度尼西亚的文明也带来了变化。人们在估价哥伦布和达·伽马的相对重要性时,应该
记住:虽然北美和南美各自都是一个比印度大得多的地区,但是印度的人口比西半球所有
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


但是似乎容易看到哥伦布的影响要比瓦斯科·达·伽马大得多。第一,绕非洲去欧洲的航
行并不是出自瓦斯科·达·伽马的任何提议,葡萄牙国王在选中瓦斯科·达·伽马当领队
很久以前就决定派遣这样的一个探险队。但是哥伦布的探险却是他亲自创造条件,是他的
劝说才使伊莎贝拉女王为他的探险提供了资助。要是没有哥伦布,新大陆(虽然它最终肯
定会被发现)的发现也许确实要晚些,而且也许会被另一个欧洲国家所发现。但是要是没
有瓦斯科·达·伽马,葡萄牙国王完全会挑选另一个人来领导探险队。即使这个人因不胜
任此行而告失败,葡萄牙人也绝不会放弃垂成之功而去耗精费力另辟一条直接通往印度的
航线。而且由于沿非洲西海岸有一批葡萄牙基地,其它欧洲国家几乎没有能够首先到达印
度的机会。第二,欧洲对印度和远东的影响远不如对西半球那样巨大。印度的文明由于与
西方接触最终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哥伦布航海的几十年内,新大陆的文明实际上
已被毁灭。在印度也没有发生类似于西半球美国崛起那样的创举。


正如不能把自从那时以来在西半球发生的所有事件都归功(或归罪)于克里斯托弗·哥伦
布一样,也不能把东方与欧洲直接交往的所有结果都归功于达·伽马。瓦斯科·达·伽马
只不过是一个长系列人物中的一个,这个系列中的人物包括:航海家亨利;在非洲西海岸
探险的一整套葡萄牙船长队伍;巴托罗摩·迪亚斯;达·伽马本人;他的直接接班人(如
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和阿方索·德·阿尔布格克);还有很多其他人。我认为,瓦
斯科·达·伽马显然是此系列人物中唯一最重要的人物,但是他在这些人物中远不如哥伦
布在与西半球欧洲化相关的系列人物中那样突出。主要是这个原因,他的名次才远远地落
在哥伦布之后。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4.瓦斯科·达·伽马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6:2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4.瓦斯科·达·伽马
 

约公元1460-公元1524


瓦斯科·达·伽马是葡萄牙探险家,他通过绕航非洲,发现了一条从欧洲直接通往印度的
航线。


葡萄牙人自从航海家亨利王子(公元1394-公元1460)时代起就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条航
线。1488年以巴尔托洛摩·狄亚斯为首的一支探险队到达并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
回葡萄牙。葡萄牙国王十分清楚,这项成就意味着长期寻找一条通往印度群岛的努力眼看
就要成功了。但是由于许多原因,直到1479年到印度群岛的探险队才真正起航,国王挑选
瓦斯·科达·伽马为探险队队长,伽马是个小贵族,1460年出生在葡萄牙锡尼什。


达·伽马于1497年起航,率领四艘船只,共计170多名船员,其中包括会讲阿拉伯语的翻译
。探险队最初向佛得角群岛航进。随后,达·伽马没有沿着狄亚斯航行过的非洲的海岸线
而是向大西洋远航,航线几乎是直线向南。他向南行进了很长一段路线后。朝东转去,到
达了好望角。这是一条优选的航线,比沿海岸下行要快,但是更需要拚搏精神和高超精湛
的航海技术。由于达·伽马选择了这条航线,有九十三天从他的航船上望不见陆地——比
哥伦布航线多用了两倍半的时间还不止,令人叹服!


9月22日,达·伽马绕过好望角,随后又沿非洲东海岸上航。在向北航行的路上,他在几个
穆斯林控制的城市停留过,其中包括今日肯尼亚的蒙巴萨和马林迪。在马林迪,他找到了
一个印度引航员,为他引航三十天,从阿拉伯航海至印度。1498年5月20日,大约在离开葡
萄牙十个月之后,达·伽马到达卡利卡特——印度南方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卡利卡特的印
度君主扎莫林一开始对达·伽马表示欢迎,但是他很快就感到失望,因为达·伽马赠送他
的礼物全是些便宜货。这连同对先前控制印度洋贸易航线的穆斯林商人的仇恨一起,使得
达·伽马未能与扎莫林达成一项贸易协定。但是当达·伽马在八月离开卡利卡特时,他在
东道国君主和一些印度人面前炫耀他的一船优质香料。


返航比出航更为艰难。穿越阿拉伯海用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许多船员都死于坏血病,最
终有两艘船安全返航:第一艘于1499年7月10日到达葡萄牙,达·伽马自己的船于两个月后
到达。总共只有五十五名船员——还不到起程时船员的五分之一——在这次返航中幸存下
来。但是当达·伽马返回里斯本时,他和国王都正确地认识到了他的两年航行是一次巨大
的成功。


六个月后,葡萄牙国王派遣了一支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为首的追踪探险队。卡
布拉尔如期到达印度,途中发现了巴西(虽然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其他葡萄牙探险家可能在
此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巴西),载着一大批香料返回葡萄牙。但是喀夫拉尔的船员有些在卡
利卡特遭到杀害,因此,1502年瓦斯科·达·伽马奉命率领一支有二十条航船的舰队去那
里执行讨伐使命。


达·伽马在这次探险中的行为极其残忍。他一离开印度海岸,就捕获一条过路的阿拉伯航
船,把船货卸下来就在海上连人带船一起烧掉,所有船上的人——几百人包括妇女和孩子
——都被活活烧死。达·伽马到卡利卡特后,蛮横地要求扎莫林把所有的伊斯兰教徒都从
这个港市驱逐出去。正当扎莫林犹豫不定之时,达·伽马就捕杀和致残了三十八名印度渔
夫,随后就对这个港市实行轰炸。扎莫林虽极其愤怒,但却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了达·伽
马的要求。归途之上,达·伽马在东非建立了一些葡萄牙殖民地。


由于这些功绩,葡萄牙国王重赏达·伽马,授予他各种头衔,赠给他许多财产、津贴及其
他金融奖。达·伽马直到1524年才返回印度,新上任的葡萄牙国王任命他为总督。他到达
印度几个月后一病不起,于1524年12月去逝。后来他被重新安葬在里斯本附近。达·伽马
结过婚,有七个孩子。


瓦斯科·达·伽马航海的基本意义是他开辟了一条从欧洲到印度和远东的直接航线,其影
响许多国家都能感觉出来。


从短期来看,它对葡萄牙的影响最大。通过控制通往东方新的贸易航线,这个位于文明世
界边远地区的国家,不久便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葡萄牙人
迅即在印度周围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殖民帝国。他们在印度、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非
洲及其它地区均设有前哨站,这当然是对他们在巴西租界地和在非洲西部殖民地的巩固。
甚至早在达·伽马之前他们就拥有在巴西的租界地,在非洲西部建立了殖民地。这些殖民
地中有几个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还被葡萄牙人所把持。


瓦斯科·达·伽马对一条通往印度新贸易航线的开辟,使从前控制印度洋贸易航线的穆斯
林商人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挫折。这些商人不久就被葡萄牙人彻底击败并取而代之。而且从
印度通往欧洲的陆地上贸易之路变得荒凉冷落了,因为走绕过非洲的葡萄牙海路比较便利
。这对于先前控制东方贸易的土耳其人和意大利贸易城市(如威尼斯)均有害无益。但是
对欧洲的其余地区来说,这意味着来自远东的货物要比从前便宜多了。


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瓦斯科·达·伽马航海所带来的影响不在欧洲或中东,而在印度
和东南亚。事实上印度在大部分历史时期是一个相当闭关自守的国家,唯一重要的外来影
响是来自西北,但是达·伽马的航海使印度通过海路与欧洲文明世界相接触。欧洲人的影
响和势力在印度逐步上升,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整个大陆都受不列颠君主统治为止(也
许应该注意,这是在历史上整个印度统一在一个君主之下的唯一时期)。就印度尼西亚来
说,它首先受到欧洲人的影响,随后又完全被欧洲人控制,直到二世纪中期,这些地区才
获得自主权。


显然可以与瓦斯科·达·伽马相比较的人物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从某些方面来看两者
的比较有利于达·伽马。例如,他的航海是一项给人印象颇深的成就,它在距离和时间两
方面都比哥伦布长得多——实际上长三倍还多!它需要更为高超的航海技术(不管哥伦布
离开航线有多远,几乎都不可能错过新大陆,而达·伽马则容易错过好望角,在印度洋里
迷失方向)。而且与哥伦布不同,达·伽马成功地到达了原定的目的地。


当然有人可能会提出瓦斯科·达·伽马并没有发现一个新大陆,而只是给欧洲人和一个已
有人居住的地区之间接通了联系。而哥伦布又何偿不是如此呢。


哥伦布航海最终对从前存在于西半球的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达·伽马航海最终使印度
和印度尼西亚的文明也带来了变化。人们在估价哥伦布和达·伽马的相对重要性时,应该
记住:虽然北美和南美各自都是一个比印度大得多的地区,但是印度的人口比西半球所有
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


但是似乎容易看到哥伦布的影响要比瓦斯科·达·伽马大得多。第一,绕非洲去欧洲的航
行并不是出自瓦斯科·达·伽马的任何提议,葡萄牙国王在选中瓦斯科·达·伽马当领队
很久以前就决定派遣这样的一个探险队。但是哥伦布的探险却是他亲自创造条件,是他的
劝说才使伊莎贝拉女王为他的探险提供了资助。要是没有哥伦布,新大陆(虽然它最终肯
定会被发现)的发现也许确实要晚些,而且也许会被另一个欧洲国家所发现。但是要是没
有瓦斯科·达·伽马,葡萄牙国王完全会挑选另一个人来领导探险队。即使这个人因不胜
任此行而告失败,葡萄牙人也绝不会放弃垂成之功而去耗精费力另辟一条直接通往印度的
航线。而且由于沿非洲西海岸有一批葡萄牙基地,其它欧洲国家几乎没有能够首先到达印
度的机会。第二,欧洲对印度和远东的影响远不如对西半球那样巨大。印度的文明由于与
西方接触最终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哥伦布航海的几十年内,新大陆的文明实际上
已被毁灭。在印度也没有发生类似于西半球美国崛起那样的创举。


正如不能把自从那时以来在西半球发生的所有事件都归功(或归罪)于克里斯托弗·哥伦
布一样,也不能把东方与欧洲直接交往的所有结果都归功于达·伽马。瓦斯科·达·伽马
只不过是一个长系列人物中的一个,这个系列中的人物包括:航海家亨利;在非洲西海岸
探险的一整套葡萄牙船长队伍;巴托罗摩·迪亚斯;达·伽马本人;他的直接接班人(如
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和阿方索·德·阿尔布格克);还有很多其他人。我认为,瓦
斯科·达·伽马显然是此系列人物中唯一最重要的人物,但是他在这些人物中远不如哥伦
布在与西半球欧洲化相关的系列人物中那样突出。主要是这个原因,他的名次才远远地落
在哥伦布之后。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5.查理曼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6:3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5.查理曼
 


公元742~公元814


中世纪皇帝查理曼(查尔斯大帝)是法兰克的国王,萨克森的征服者,圣罗马帝国的缔造
者,欧洲史上最早的君主之一。


741年查尔斯大概出生在亚琛市的附近,该市后来成了他的都城。他的父亲是矮子王丕平,
他的祖父是伟大的法兰克领袖查尔斯·马特尔。马特尔在732年夺取了图尔战斗的胜利,粉
碎了穆斯林征服法兰西的行动计划。751年丕平宣称自己为法兰克国王,从而结束了昏庸无
能的梅罗文加王朝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新王朝,今称加洛林王朝,是根据查理曼的名字命
名的。768年丕平驾崩,法兰克王国被查尔斯和他的长兄卡洛曼两人瓜分。771年卡洛曼猝
然去世,这对查尔斯和法兰克的统一来说却是幸运降临,使二十九岁的查尔斯成为法兰克
王国唯一的君主,该王国当时已是西班牙最强大的国家。


查尔斯登极之时,法兰克王国主要包括今日的法国、比利时和瑞士以及今日荷兰和德国的
许多地区。查尔斯不失时机地开展领土扩张。此时卡洛曼的遗孀和孩子已在意大利北方的
巴伦第王国避难。查理曼和他自己的伦巴第妻子蒂赛德拉塔离了婚,随即挥军进入意大利
北部。774年伦巴第人大遭惨败,意大利北部被并入了他的版图,不过为了巩固他的统治还
需要四次进攻。卡洛曼的遗孀和子女都落入查理曼手中,从此再未露面。


也许更重要当然也更困难的是对萨克森——德国北方一个广大地区的征服,进攻的总数不
下十八次。第一次发生在772年,最后一次在804年。反对萨克森人的战争打得如此持久和
残忍,宗教因素肯定是其原因的一部分。萨克森人是异教徒,查理曼坚持要让他所统治的
萨克森人改信基督教,拒绝接受洗礼和后来又改信异教的人均被判处死刑。在这些强迫改
宗运动的过程中,据估计有多达四分之一的萨克森人被杀害。


查理曼还出征德国南部和法国西南部,以巩固他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为了确保帝国和东部
边界地区的安全,查理曼同阿瓦尔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阿瓦尔是一个与匈奴族有血缘
关系的亚洲民族,他们占有一片广阔的领土,即今日的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查理曼最终彻
底打败了阿瓦尔军队。


虽然萨克森和巴伐利亚以东的国家未被法兰克人占领,但是在从德国东部到克罗地区一条
宽广的地带上的那些国家,却都承认法兰克的宗主权。


查理曼也努力确保他的南部边疆的安全。778年,他对西班牙发动了一次侵略,虽未获得成
功但却在西班牙北部建立起一个边境国,叫做西班牙三月国,该国承认他的主权。


由于查理曼许多次战争的胜利(法兰克人在他的四十五年的统治期间进行了五十四次出征
),成功地使西欧大部分地区都归属于他的统一领导之下。他的帝国实际上达到包括今日
的大部分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和低地国①,以及意大利的一个地区和许多的边界地
区。自从罗马帝国衰亡以来,欧洲还没有这么广阔的领土被一个国家控制过。


在整个统治期间,查理曼一直坚持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但是在查理曼在世期
间,人们显然可以看出,总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伙伴是查理曼而不是教皇。


查理曼统治的高峰或至少是最著名事件于800年圣诞节发生在罗马。这一天,教皇利奥三世
把一顶皇冠戴在查尔斯的头上,宣布他为罗马皇帝。从主要方面来讲,这意味着在三个多
世纪前被毁灭的西罗马帝国正在复辟,查理曼现在是奥古斯都·凯撒的合法继承人。


实际上坚持认为查理曼帝国是罗马帝国的复辟肯定是荒唐的。第一,这两个帝国所统治的
范围大不相同。查理曼帝国在鼎盛时期也大约只有西罗马帝国的一半大。两个帝国先后统
治过的相同地区包括比利时、法国、瑞士和意大利北部。但是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南部
和非洲北部——共同构成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都不在查理曼的控制之下;而德国——
构成了他的领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从未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第二,查理曼无论
从哪方面来看,从血统、外貌和教养来看都不是罗马人。法兰克人是一个条顿部落,查尔
曼的母语是一种古日尔曼方言,虽然他学会了讲拉丁语。查理曼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住在欧
洲北部,特别是住在德国。他只对意大利做过四次访问。他的帝国的首都不是罗马而是亚
琛,位于今日的西德,距荷兰和比利时的边界不远。


查理曼在政治上通常是机智敏锐,洞察秋毫,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却在王位继承
问题上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虽然他在大半生的戎马生涯中统一了西欧一个广大的地区,但
是他却认为最明智的方法是他死后把帝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他认为这样做通常是避免战
争的一剂灵丹妙药。然而不料在他临死之前,他的两个长子就先见上帝去了,结果当查理
曼814年在亚琛死去时,他的三子路易接管了查理曼的整个帝国。然而路易在继位问题上所
作出的决断还不如他的父亲:他也希望把帝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经过某种斗争,路易的
三个儿子终于签署了凡尔登条约(843年),根据这项条约,法兰克帝国被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今日法国的部分地区构成;第二部分包括德国的一个广大地区;第三部分包括
意大利北部和一个横跨法德边界的宽阔地带。


现在有些人估计查理曼的影响比我所估计的要大些。他们说他恢复了罗马帝国;重新统一
了西欧,把萨克森并入西欧。为西欧随后的大部分历史定了格调,保卫了西欧,使其免受
外来危胁;制定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大概的边界;传播了基督教,教皇为他加冕。从此
,开始了欧洲国家与教会之间许多世纪的长期斗争的阶段。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非常言
过其实。首先,所谓的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根本不是罗马帝国的复辟,而是查理曼接管的法
兰克王国的继续。


假如查理曼确实成功地完成了西欧的统一,那么这种统一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但是在查
理死后还不到三十年,他的帝国就崩溃了,而且随后从未得到恢复。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目前的边界实际上与查理曼或路易都毫无关系。意大利的北部边界基
本上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地理边界相吻合。法德边界基本上是沿一条语言边界,而这条语言
边界反过来又大体上与旧罗马帝国的北部边界相吻合。


在我看来,把传播基督教的任何真正的功劳归于查理曼是完全不合理的。基督教在查理曼
统治以前几个世纪中一直通过欧洲向北传播,此后又传播了几个世纪。查理曼强迫萨克森
改宗,除了完全是一种可怕的道德行为外,丝毫没有别的必要。不用屠杀手段,英国的盎
格鲁萨克森人也改信了基督教,而且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通过说服而不是动用武力,各
个斯堪的纳维亚民族也改变了宗教信仰。


那么查理曼的军事胜利成功地捍卫了西欧,使其免受外来袭击,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不对
。在整个第九世纪期间,欧洲北海岸和西海岸遭到了北欧海盗即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一系列
掠夺性的袭击。与此同时,马扎尔的骑兵从东方入侵欧洲,穆斯林的袭击者骚扰大陆的南
部。这是欧洲史上最不安全的时期之一。


行政当局和教会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是欧洲史上的一种僵持不化的特征,甚至在非属于查
理曼王朝所统治的地区也是如此。这样的斗争实际是由中世纪教会的远大目标所决定的,
没有查理曼也会出现(虽然也许会以稍微不同的形式出现)。他在罗马加冕是一个有趣的
事件,但是算不上是导致全部斗争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我认为不易说服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或印度人相信查理曼近乎同秦始皇、成吉思汗或阿
育王这样的人物一样重要。实际上如果把查理曼与中国的隋文帝相比,似乎就很容易看出
中国皇帝是两者中比较重要的人物。隋文帝实现的中国统一有一种持久的影响,而查理曼
对西欧的统一几乎还没有持续到一代人的时间。


虽然查理曼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欧洲人估计得过高,但是他的短期影响当然是巨大的。
他毁灭了伦巴第和阿瓦尔两个国家,征服了萨克森,许多人在他发动的战争中丧生。从积
极的方面来看,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文化复兴时期(但在他死后就很快消失了
)。


查理曼的生涯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长期影响。在他死后的数百年中,德国皇帝进行了一场
控制意大利的斗争,结果以徒劳而告终。没有查理曼的榜样,他们完全有可能不会那么肆
意地侵犯意大利,而是集中更多精力向北或向东扩张。还有查理曼所开创的圣罗马帝国,
也确实是持续到了十九世纪初期(但是在这一阶段的许多时期内,圣罗马帝国的实权很小
,而德国的实权被许多小诸侯国掌握着)。


查理曼最重要的成就也许就是他征眼了萨克森,把这个重要的地区引入了欧洲文明的主流
。这是一项与儒略·凯撒对高卢的征服相类似的成就,但是不完全那么重要,因为萨克森
实在是一个较小的地区。


注释:


①低地国:北海沿岸的低地国家,今指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6.塞鲁士大帝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7:24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6.塞鲁士大帝
 
约公元前590-前529 


塞鲁士大帝是波斯帝国的创始人。起初他作为伊朗西南地区的一个从属君主,取得了一系
列辉煌的胜利——推翻了三个大帝国(米底亚帝国、里底亚帝国和巴比伦帝国),统一了
古代中东的大部分地区,使其成为一个从印度一直延伸到地中海的国家。 


塞鲁士(原波斯名库鲁什)约于公元前590年出生在伊朗西南的波西斯省(现名法尔斯省)
。该地区在当时是米底亚帝国的一个省。塞鲁士出身在米底亚国王的直属地方诸侯之家。
 


后来流传着一个关于塞鲁士的趣闻,使人们不禁想起有关埃迪帕斯国王的希腊传说。根据
这个传说,塞鲁士是米底亚国王阿斯戴吉斯的孙子。在塞鲁士出生之前,阿斯戴吉斯做了
一个梦说他的孙子有一天会推翻他。于是国王就下令等这孩子一降生就把他杀掉。但是被
吩咐承担这项杀婴工作的官吏不忍心做这等血腥残酷的事,于是就把婴儿交托给一对牧羊
人夫妇,告诉他俩把婴儿弄死。但是他俩也不忍心杀死孩子,于是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
来抚养。最后当孩子长大成人后,真的推翻了国王。 


看来这个故事(有关详情可在希罗多德的作品中找到)显然是荒诞不经的,实际上我们对
塞鲁士的早年生活一无所知。但是我们确实知道塞鲁士大约生于公元前558年,他继承父亲
冈比西斯之位,当上了波斯国王,这又使他成为米底亚国王的一个诸侯。但是约在公元前
553年塞鲁士奋起造他的君主的反,历经三年的战争,终获成功。 


米底亚人和波斯人在血缘和语言上都非常密切相通。由于塞鲁士保留了米底亚人的大多数
法律,也保留了许多行政管理方法,所以他对米底亚人的胜利与其说是要征服外国,倒不
如说是要改朝换代。 


但是塞鲁士很快就暴露了他要征服外国的野心。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在小亚细亚的里底亚帝
国,该帝国的国王是克里萨斯,传说是一个大富翁。塞鲁士的铁是克里萨斯的金所不能抵
挡的,公元前546年,塞鲁士征服了里底亚帝国,使克里萨斯成了他的阶下囚。 


随后塞鲁士就把注意力转向东方,经过一系列的征战,征服了整个东部伊朗,并把其并入
他的帝国。公元前540年,波斯帝国向东一直漫延到印度境内的印度河畔和中亚的查克隆提
(今日色尔河)河畔。 


由于无后顾之忧,塞鲁士现在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最有价值的争夺目标——富饶的巴比伦
帝国上,巴比伦帝国虽然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中部,但却统治着古代中东整个肥沃的新月地
带。与塞鲁士不同,巴比伦君主纳博尼都斯不得民心。当塞鲁士军队发动进攻时,巴比伦
军队不想进行无济于事的反击,公元前539年巴比伦一羽未发就向塞鲁士面北称臣。当时叙
利亚和巴勒斯坦也属于巴比伦地区,所以这两个地区也被划入塞鲁士所控制的版图。 


塞鲁士取胜之后,继而花费了几年的功夫来巩固他的统治,重新组织他的庞大帝国。随后
他又率军向东北进发去征服马萨格泰人,马萨格泰人是居住在里海东岸的中亚地区的一些
游牧部落。波斯人在一次小规模的初战中告捷,但是却在公元前529年进行的另一次战斗中
败北,塞鲁士——当时世界上曾出现过的最大帝国的君主——身亡于疆场之上。 


塞鲁士的继位人是他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冈比西斯在一次复仇战中打败了马萨格泰人,
寻回了先父的尸首,安葬在伊朗故都帕萨尔加德。冈比西斯后又去征服埃及,结果把整个
中东统一成了一个帝国。 


塞鲁士显然是一位有军事天才的将领。但这只是他一个方面。也许更显著的方面是他的宽
厚仁慈的统治特征。他尊重地方的宗教和风俗,不喜欢其他征服者所具有的极其残忍的特
性。例如巴比他人和甚至更值得一提的亚述人残害了成千上万个生命,并且把他们担心要
造反的民族囫囵放逐。当巴比伦人在公元前586年征服了犹地阿时,就把当地的许多人口输
送到巴比伦。但是半个世纪后,当塞鲁士征服了巴比伦帝国后他立即允许犹太人重返家园
。因此要是没有塞鲁士,看来犹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至少在公元前五世纪就有可能会
被灭绝。塞鲁士在这个问题上所作出的决策可能会有其政治目的;但是他在当时是一个特
别仁慈的君主,看来这是没有多大疑问的。希腊人长期认为波斯帝国是对自己独立的主要
威胁,即使这样他们也一直认为塞鲁士是一位绝对令人佩服的君主。 


塞鲁士立下了如此般的丰功伟绩,以致在他死后波斯帝国还在继续扩张。事实上它持续了
大约200年,直到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为止。在这两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波斯所统治的
国家均太平无事,繁荣昌盛。 


亚历山大的征服并不意味着波斯帝国的永久完结,亚历山大死后,他的一位将军塞留孤一
世控制了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由此建立起塞留孤帝国。但是外国对伊朗的控制
没有持续很久,在公元前二世纪中期,发生了一次反对塞留孤的起义,这次起义是阿萨西
斯一世领导的,他自诩为阿基米尼诸王世系(塞鲁士王朝)的后裔。阿萨西斯创建的王国
——以帕提亚帝国而为世人所知——最终控制了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后224年,阿萨
西斯统治者们为一个新王朝,萨珊王朝所取而代之,新王朝的统治者们也自诩为阿基米尼
请王世系的后裔,其帝国横跨历史,长达四个多世纪之久。甚至在今天,塞鲁士还被誉为
是波斯国的缔造者。 


塞鲁士大帝的生涯代表了世界史上的主要转折点之一。约在公元前3000年文明最初发源于
苏美尔。在两千五百多年间,苏美尔人及其后继人闪特米各族人(如阿卡德人,巴比伦人
和亚述人)就一直生活在文明的中心。在此整个期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世界上最富饶
的地区,而且文化也最为先进(大体说来只有埃及可以与其相媲美)。但是塞鲁士的生涯
——恰巧在有史记录的中间点上——把那一章世界史揭了过去。自那时以后,美索不达米
亚和埃及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不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了。 


进一步说来,闪米特各部落人——肥沃新月地带的主要人口——在以后的许多世纪中再未
获得独立。继波斯人(一个印欧民族)之后来了马其顿人和希腊人,随后又相继来了帕提
亚人、罗马人和萨珊王朝的统治者。直到穆斯林在七世纪的征服胜利以后——几乎是在塞
鲁士大帝十二个世纪以后——肥沃的新月地带才重新掌握在闪米特各部落的手中。 


塞鲁士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他赢得了许多次战斗的胜利,征服了许多领土。更重要的是
他所建立的帝国永远改变了古代世界的政治体系。 


尽管波斯帝国领土广阔、历史悠久,但是它对历史的影响却远不如那些历史更悠久的帝国
如罗马帝国、大英帝国和中国帝国的大。但是在估价塞鲁士的影响时,人们应该记住要是
没有他的话,他所完成的业绩或许永远也不会出现。在公元前820年(约在塞鲁士出生前三
十年),没有谁会想到在百年之内整个古代世界会是在一个来自伊朗西南地区、从前默默
无闻的部落统治之下。即使回顾历史,波斯帝国的崛起看来也不是由于先前存在的社会或
经济因素而迟早注定要发生的历史事件之一。因此,塞鲁士是真正改变历史进程的罕见的
人物之一。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7.伦哈特·欧拉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7:54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7.伦哈特·欧拉
 


公元1707~公元1783 


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伦哈特·欧拉始终是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全部
创造在整个物理学和许多工程领域里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欧拉的数学和科学成果简直多得令人难以相信。他写了三十二部足本著作,其中有几部不
止一卷,还写下了许许多多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和科学论文。总计起来,他的科学论著有七
十多卷。欧拉的天才使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每一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实,他的数学物理成果
有着无限广阔的应用领域。 


早在上一个世纪,艾萨克·牛顿就提出了力学的基本定律。欧拉特别擅长论证如何把这些
定律运用到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中。例如,他把牛顿定律运用到流体运动,建立了流体力
学方程。同样他通过认真分析刚体的可能运动并应用牛顿定律建立了一个可以完全确定刚
体运动的方程组。当然在实际中没有物体是完全刚体。欧拉对弹性力学也做出了贡献,弹
性力学是研究在外力的作用下固体怎样发生形变的学说。 


欧拉的天才还在于他用数学来分析天文学问题,特别是三体问题,即太阳、月亮和地球在
相互引力作用下怎样运动的问题。这个问题——二十一世纪仍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尚未
得到完全解决。顺便提一下,欧拉是十八世纪独一无二的杰出科学家。他支持光波学说,
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 


欧拉丰富的头脑常常为他人做出成名的发现开拓前进的道路。例如,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
家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创建一方程组,叫做“拉格朗日方程”。此方程在理论上非
常重要,而且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力学问题。但是由于基本方程是由欧拉首先提出的,因而
通常称为欧拉—拉格朗日方程。一般认为另一名法国数学家琼·巴普蒂斯特·傅里叶创造
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叫做傅里叶分析法,其基本方程也是由伦哈特·欧拉最初创立的
,因而叫做欧拉—傅里时方程。这套方程在物理学的许多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包括声学和电磁学。 


在数学方面他对微积分的两个领域——微分方程和无穷级数——特别感兴趣。他在这两方
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专业性太强不便在此加以叙述。他对变分学和复数学
的贡献为后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奠定了基础。这两个学科除了对纯数学有重要的意义外,
还在科学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欧拉公式eiQ=cosθ十isinθ表明了三角函数和虚数之
间的关系,可以用来求负数的对数,是所有数学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公式之一。欧拉还编
写了一本解析几何的教科书,对微分几何和普通几何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 


欧拉不仅在做可应用于科学的数学发明上得心应手,而且在纯数学领域也具备几乎同样杰
出的才能。但是他对数论做出的许多贡献非常深奥难懂,不宜在此叙述。欧拉也是数学的
一个分支拓扑学领域的先驱,拓扑学在二十世纪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也很重要,欧拉对目前使用的数学符号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常
用的希腊字母π代表圆周率就是他提出来的。他还引出许多其它简便的符号,现在的数学
中经常使用这些符号。 


欧拉于1707年出生在瑞士巴塞尔。1720他十三岁时就考入了巴塞尔大学,起初他学习神学
,不久改学数学。他十七岁在巴塞尔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二十岁受凯瑟林一世的邀请加入
圣彼得斯堡科学院。他二十三岁成为该院物理学教授,二十六岁就接任著名数学家但尼尔
·伯努利的职务,成为数学所所长。两年后,他有一只眼睛失明,但仍以极大的热情继续
工作,写出了许多杰出的论文。 


1741年普鲁士弗雷德里克大帝把欧拉从俄国引诱出来,让他加入了柏林科学院。他在柏林
呆了二十五年后于1766年返回俄国。不久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失去了光明。即使这样的灾祸
降临,他也没有停止研究工作。欧拉具有惊人的心算才能,他不断地发表第一流的数学论
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783年他在圣彼得斯堡去逝,终年七十六岁。欧拉结过两次婚
,有十三个孩子,但是其中有八个在襁褓中就死去了。 


即使没有欧拉其人,他的一切发现最终也会有人做出。但是我认为做为衡量这种情况的尺
度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是根本就没有人能做出他的发现,科学和现代世界会有什么不
同呢?就伦哈特·欧拉的情况而言,答案看来很明确:假如没有欧拉的公式、方程和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就会滞后不前,实际上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浏览一下数学和物理教
科书的索引就会找到如下查照:欧拉角(刚体运动)、欧拉常数(无穷级数)、欧拉方程
(流体动力学)、欧拉公式(复合变量)、欧拉数(无穷级数)、欧拉多角曲线(微分方
程)、欧拉齐性函数定理摘微分方程)、欧拉变换(无穷级数)、伯努利一欧拉定律(弹
性力学)、欧拉—傅里叶公式(三角函数)、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变分学,力学)以及
欧拉一马克劳林公式(数字法),这里举的仅仅是最重要的例子。 


从所有这一切来看,读者可能要问为什么在本书中没有把欧拉的名次排得更高些,其主要
原因在于虽然欧拉在论证如何应用牛顿定律方面获得了杰出的成就,但是他自己从未发现
任何独创的科学定律,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威廉·康拉德,伦琴和格雷戈尔·孟德尔这样的
人物排在他前面的原因。他们每个人主要是发现了新的科学现象或定律。尽管如此,欧拉
对科学、工程学和数学的贡献还是巨大的。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8.尼克罗·马基维利亚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8:08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8.尼克罗·马基维利亚
 


 
公元1469—公元1527 


尼克罗·马基维利亚是臭名远扬的意大利政治哲学家,他直言不讳地提倡一个有志于维持
和扩大自己权力的统治者应该把欺骗、狡诈和谎言等手段与残酷的武力合起来使用。 


很多人斥责马基维利亚为厚颜无耻的恶棍,但是也有些人把他称赞为坚定不移的现实主义
者,因为他敢于如实地描写人世间。哲学家和政治家都同样认真仔细地研究他的著作,这
样的作家是不多见的。 


马基维利亚于1469年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的父亲是个律师,出生名门但并不富裕
。马基维利亚的一生都处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高潮时期。当时意大利分裂成为许多小诸侯
国,与相对统一的国家如法国、西班牙和英国形成对照。因此在他所处的时代,意大利文
化尽管辉煌灿烂,但军事却软弱无力。 


马基维利亚年轻时,佛罗伦萨是在麦第奇家族出身的君主伟大的罗伦佐的统治之下。但是
由于1492年罗伦佐的去世,麦第奇家族被驱逐出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变成了一个共和国。
1498年二十九岁的马基维利亚任佛罗伦萨政务院高级官员。在随后的十四年中他为佛罗伦
萨共和国效力,代表共和国前往法国、德国以及在意大利内执行各种不同的外交使命。 



1512年佛罗伦萨共和国被推翻,麦第奇家族重新掌权,马基维利亚被解除公职。翌年他因
被怀疑参与一次推翻新的麦第奇家族统治者的阴谋而被捕。他遭受了严刑拷打,但仍坚决
声称自己无罪,同年则被释放。此后他在离佛罗伦萨不远的座落在圣卡西雅县的一个小庄
园里隐居起来。 


在随后的十四年中他写了几本书,其中最著名的两本是《君王论》(写于1513年)和《论
泰特斯·利维尔斯的前十部书》。其它著作有《战争的艺术——一部佛罗伦萨史》和《曼
德拉格拉》 


(一部好戏,偶尔仍在上演)。但是他的成名主要靠《君王论》一书,该书在所有的哲学
论著中可能是最杰出的并且无疑是最易懂的著作。马基维利亚结过婚,有六个孩子。他于
1527年死去,终年五十八岁。 


看来《君王论》被认为是一本向国家元首进谏的实用入门书。该书的基本观点认为一个君
王要官运亨通,就应该丝毫不考虑道德问题,而要依靠势力和奸计。马基维利亚十分强调
国家完备武装的重要性,认为这比什么都重要。他强调一个国家的军队若是从自己的公民
中招募的,这样的军队才可靠;一个国家若靠雇拥军队或者靠外国军队,则必然会软弱无
能,危机四伏。 


马基维利亚劝告君王要赢得民众的支持,这样就可以消除一些难以避免的祸根。马基维利
亚当然清楚一个新上任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必须得做些失悦于被统治者的事。
但是他指出:“。……征服者在夺取国家权力的过程必须得顷刻用尽所有残暴的手断,以
避免每日都使用这种手断……要逐渐提供福利待遇,这样可以使福利得以更充分的利用”
。一个君王要官运不衰,周围必须得有才干杰出的忠臣;马基维利亚警告君王不要被阿谀
奉承之徒所迷惑;并提出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建议。 


在《君王论》第十七章中;马基维利亚讨论了一个君王是可敬还是可畏的好: 


回答是一个君王应该兼而有之,但是如果二者必居其一的话,那么可畏要比可敬安全得多
……因为可敬只是为一条义务的绳索所维系,而人们是自私自利的,一旦当这条绳索成为
他们个人目的的羁绊时,它就会被砸断;但是可畏却为一套惩罚的刑具所维系;这套刑具
永远灵验。 


第十八章的标题是“君王应该怎样坚持信仰”。马基维利亚说“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当他的
信仰和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不应该再坚持他的信仰了。……”他补充道:“法律根据也不
会使君王找不出他未能实现自己诺言的借口,因为人们完全乐意服从目前的需要,行骗的
人总可以找到愿意受骗的人。”从这种观点自然可以推出马基维利亚在劝告君王要对别人
的承诺采取怀疑的态度。 


人们常把《君王论》称为“独裁者手册”。马基维利亚的生涯和他的其他著作表明在一般
情况下他喜欢共和政治而不喜欢独裁政治。他为意大利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软弱无能而大失
所望。许多异族侵略者的军队在践踏着祖国河山,他渴望有一个强大的君王来统一祖国,
把侵略者赶出去。人们会有兴趣地注意到,虽然马基维利亚提倡君王采用切实可行的玩世
不恭和残酷无情的手段,但是他本人却是个理想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并不很擅长玩弄他
推荐的骗术。 


没有几个政治哲学家受到象马基维利亚这样强烈的谴责。多年来,人们骂他是地地道道的
魔鬼的化身,并把他的名字当作欺骗和狡猾的同义词来使用。其中最强烈的谴责常常出自
于把他所倡导的学说付诸于实践的人们之口,马基维利亚可以在理论上证实这种虚伪的行
径。 


当然人们根据道德规范批判马基维利亚并不表明他没有影响。更为确切地说,人们对他的
影响提出异议是因为他的思想并非格外新颖独特,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马基维利亚反
复重申他并不是提出一种新政策,而是指出自从远古以来许多杰出君王的成功之路。马基
维利亚总是引用古代历史或意大利近期事件中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他的建议。赛萨尔·波吉
亚(马基维利亚《君王论》中称赞的人物)没有从马基维利亚那里学到什么策略,反而是
马基维利亚从他那里学到了实惠。 


本尼托·墨索里尼是曾经公开称赞马基维利亚的少数几个政治领袖之一。毫无疑问许多杰
出的政治人物都认真地读过《君王论》这本书。据说拿破仑睡觉时把一本《君王论》放在
枕头下面,人们对希特勒和斯大林也有类似的传说。但是看来还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马基
维利亚策略在现代政治中比在《君王论》发表之前更加盛行,这是马基维利亚在本册中名
次不高的主要原因。 


但是如果说马基维利亚对政治实践影响的程度还没有确定的话,那么他对政治理论的影响
是不容置辨的。早期的作家如柏拉图和圣·奥古斯丁把政治学和道德学或神学密切结合起
来。而马基维利亚则从纯人性的角度来论述历史和政治。他暗示重要的问题不在于人们应
该怎样表现,而在于实际上他们怎样表现;不在于谁应该掌握政权,而在于实际上人们怎
样取得政权。今天讨论政治学说的方式比从前现实得多,这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由于马基维
利亚的影响。他是名符其实的现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9.琐罗亚斯德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8:22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89.琐罗亚斯德
 


 
约公元前682~前551 


伊朗先知琐罗亚斯德是拜火教①的创始人,该宗教已存在两千五百多年,至今仍有信徒。
琐罗亚斯德也是拜火教徒的圣典《火教经》的最早分册《伽泰》的作者。 


我们对琐罗亚斯德(古伊朗语为Zarathushtra)的生平情况了知甚少。他大概于公元前62
8年出生在今日伊朗北方,我们对他的早年生活一无所知。成年时他宣讲自己所提出的新教
,起初遭到反对;然而到了四十岁左右他取得了成功,使伊朗东北地区②的一个君主维斯
塔巴国王改信了他的新教。从此以后,维斯塔巴国王就成了他的朋友和保护人。根据伊朗
的传说,琐罗亚斯德活到七十七岁,因此他的卒年大概是在公元前55年。 


锁罗亚斯德神学溶一神论和二无论为一体,耐人寻味。根据锁罗亚斯德的说法只有一个真
神,他称之为阿胡拉·玛兹达(现代波斯语为Ormuzd)。阿胡拉·玛兹达(英明的主,即
善神)支持正直和诚实。但是琐罗亚斯德还相信存在一个凶神——安格拉·曼纽(现代波
斯语为Ahriman),他代表罪恶和虚伪。在现实的世界里,善神和凶神双方的势力之间在不
断地进行着斗争。是站在善神一方还是站在凶神一方,每个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虽
然斗争的双方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会势均力敌,但是拜火教徒相信,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善
神的势力终究会赢得胜利。他们的神学还包括对来世的坚定信念。 


在道德问题上,拜火教强调正直和诚实,反对禁欲主义和单身制度。拜火教教徒有许多有
趣的宗教仪式,有些教徒站在自己的尊师周围拜火。例如在拜火教寺里总是燃烧着一堆圣
火。但是他们独具特色的宗教习惯是对死者的处置方式,他们对尸体既不施行土葬又不施
行火葬,而放在塔顶上喂兀鹰(这种鸟在几个小时内就能把尸骨剔光〕。 


虽然拜火教与更为古老的伊朗宗教有许多共同成份,但是在琐罗亚斯德在世期间它却没有
得到广泛的传播。到了公元六世纪中期,大约在琐罗亚斯德死去前后,他所居住的地区被
塞鲁士大帝吞并入波斯帝国。在随后的两百年间,拜火教为历代波斯王所接受,赢得了许
多信徒。在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即在公元前四世纪后半期,拜火教遭受到严
重摧残。然而波斯人最终又赢得了政治独立,希腊的影响霎时低落,拜火教即刻复苏。在
萨珊王朝期间(约226—851),拜火教被立为波斯国教。 


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取得征服胜利之后,波斯人逐渐改信伊斯兰教(在有些情况下是被
迫的,尽管从原则上讲伊斯兰教徒能宽容较古老的拜火教)。大约在十世纪,剩下来的拜
火教徒有些从伊朗逃到波斯湾的一个岛——荷莫兹岛。他们及其后裔又从荷莫兹岛来到印
度,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侨居社会。由于他们是波斯血统,印度人称之为“波斯系拜火教徒
”。今天印度有十多万波斯系拜火教徒,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孟买市附近,构成了一个相当
兴旺的社会团体。拜火教在伊朗从未彻底消亡过,不过剩下来的信徒也只有二十万左右。
 


今天世界上的拜人教徒比摩门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要少,但是摩门教和基督教的起步却相当
晚。从历史进程来看,琐罗亚斯德信徒的总数比后两者都要大得多,这是把他列入本册而
摒掉约瑟夫·史密斯和玛丽。贝克·艾迪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且拜火教神学对其它宗教如犹太教和基督教也有影响。拜火教对摩尼创建的宗教——摩
尼教的影响甚至更为大些。摩尼吸收了善神和凶神之间进行斗争的思想;井经过冥思苦想
,使之成为一种复杂而感人的神学。在一个时期内,他所创建的这种新信仰是一种主要的
世界性宗教,但是自从那时起它就逐渐绝迹了。 


虽然拜火教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但是毫无疑问,它基本上一直是一种地区性宗教
而不是一种主要的世界性信仰。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能同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提并论
。 


①拜火教:即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祆教、火祆。 


②此处指大夏国。四十二岁的琐罗亚斯德得到大夏国王维斯塔巴的信仰,很多王族大臣纷
纷加入,大夏宰相娶琐罗亚斯德最小的女儿为妻,该教骤然兴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0.米尼兹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8:41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0.米尼兹
 



 
鼎盛时期约在公元前3100 


埃及第一个王朝的首任国王米尼兹是最先统一埃及,建立起埃及王国的君主。埃及王国在
人类文明史上所起的作用可谓久驻长存,璀璨辉煌。 


米尼兹的生卒年不详,但一般认为他的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在此之前,埃及是
一个不统一的国家,有两个独立的王国,一个位于北方尼罗河三角洲,另一个远在南方的
尼罗河流域。由于尼罗河向下顺流入海,河口出现在地图的底部,因此埃及人把北部的三
角洲称为“下埃及”,而把南部王国称为“上埃及”。一般说来下埃及在文化上似乎比其
南方的邻邦更为发达,但却是上埃及的君主米尼兹成功地征服了北方,统一了全国。 


米尼兹又称拿摩,他出生在南部埃及的一个叫西尼斯的镇上。他征服了北部埃及王国之后
自称是“上下埃及国王”,继任的历代国王在数千年中都沿用了这一王号。在两个王国原
来的边界上,米尼兹建立了一个新城市孟斐斯。由于该市位于中部地区,很适合作为统一
后国家的首都。孟斐斯在许多世纪中都是埃及的主要城市之一,很长时期都作为埃及的首
都,它的废墟离今日的开罗不远。 


关于米尼兹的其它传闻现知很少。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认为他在位的时间长达26年,但这很
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尽管我们对那个遥远的过去所发生的事件了解得非常有限,但是米尼兹所取得的成就好象
还是非常重要的。在先王朝时期,即在米尼兹之前,埃及文化远不如位于现在伊拉克的苏
美国那样先进。但是埃及的政治统一似乎把潜藏在埃及人民心中的能量释放了出来,统一
后出现了一个在社会和文化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是情理之中的。初王朝时期建立的一些政
治机构和社会机构存在于世长达2000年之久,而相对说来又没有发生什么变动。象形文字
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筑和其它技术也是如此。在几百年之内埃及文化就已经起了变
化而且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苏美国文化。自米尼兹以后2000年的大部分时期中,从经济和
文化方面来看,埃及的确是在世界最先进国家中数一数二的。这就是对不朽成就的一个记
录,没有几国家可以与之匹敌。 


米尼兹在本册中究竟该排上什么名次,这很难确定。有关他个人的活动对征服北方、统一
埃及具有多大的意义,我们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缺乏可靠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对
他起的作用做个猜测,我们似乎相当有把握认为他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一般说来,埃及
国王不是傀儡领袖,而是大权在握的君主。历史还告诉我们在一个昏庸的国王领导下的王
国是不会取得重大的征服战果的,没有得力的领袖也不会保持和巩固其征服战果。因此米
尼兹时代之所以发生了伟大的变革,看来他本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我们对米尼兹了
解的不多,但是看得出来他确实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1.彼得大帝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9:04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1.彼得大帝
 


(2002-12-09 11:51:54)
 
公元1672-公元1725 


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列强国
的主要因素。 


彼得于1672年生于莫斯科。他是沙皇亚历克西斯和他的第二个妻子维塔利尔·纳利什基娜
的独生子。彼得不到4岁父亲就去世了。因为亚历克西斯的第一妻子还为他生了13个孩子,
所以就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殊死斗争。有一次他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逃亡
。彼得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做了几年摄政王,直到1689年才被免去摄政王位。从此彼得
的地位才真正得到了稳固。 


1689年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比西欧落后几百年。到处盛行着农奴
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力在减少。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
大好时机。牧师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同西欧相比,俄国
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在西欧,此时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刚刚问世,文学和哲学事业
繁荣昌盛。 


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
。彼得此行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
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否则就无法看到的事物。在这次旅行期间,他
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
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
,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彼得返回俄国,为了使俄国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为了
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
到东欧去学习。他在整个在位期间都鼓励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他的统治下,城镇的规模
扩大了,资产阶级在数量上有了增长,扩大了影响。 


彼得在统治期间创建了第一支规模可观的俄国海军,并且按西方的形式对军队进行改编,
配备军服和现代火器,实行西方式的军事训练法。彼得也使俄国的民政发生了很多变化,
其中包括一项明智的改革,即提升公务员要根据其工作表现,而不是其世袭地位。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
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虽然他制订的
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
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可想而知,彼得认为俄国正教会是一股落后的、反动的势力。彼得成功地对正教会实行了
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的程度上获得了对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
科学。他还引进了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现代化。在他的统治期间,俄国创办了第一家报
纸。 


除了所有这些内务改革外,彼得还对外交政策实行改革,这对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
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
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
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他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 


同瑞典作战的整个局势几乎与同土耳其作战的情形正相反;俄国人初战失利,但赢得了最
终的胜利。1700年,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结盟同瑞典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瑞典是一个主
要的军事强国(波兰后来也对瑞典宣战)。1700年俄军在纳尔瓦战役中失败。这次战役之
后,瑞典国王就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敌人。与此同时,彼得重建俄国军队。瑞典和俄国再次
交战,1907年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彻底失败。 


俄国通过战争吞并的领土大体上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一片重要领土。虽
然征服的领土并不很大但却很重要,因为它给俄国提供了巴尔干海上的一个出口,因而提
供了一个“瞭望欧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典所获的土地的一部分上
,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今称列宁格勒)。1721年他把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到莫
斯科。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往的主要地点。 


彼得推行的许多国内政策和多次展开的对外战争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可避免地要强
行增收赋税。高税收和改革本身激怒了许多俄国人,出现了几起叛乱事件,但是都被彼得
无情地镇压下去了。虽然彼得在自己的鼎盛时期就有许多敌手,但是今天西方和共产党的
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彼得是俄国沙皇中最伟大的沙皇。 


彼得仪表非凡:高大魁梧(至少有6尺6寸),精力充沛,潇洒欢快。但是他时常发脾气,
饮酒过度时就大发雷霆。彼得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对射击、印刷、航海、造船等做
过研究。他是一位杰出的帝王。 


彼得结过两次婚。他17岁时与尼多克亚结婚,他俩只在一起生活了一周的时间。他26岁时
把她送进了一所修道院。1712年他与她离婚并同另一位女子结婚。他第二个妻子凯瑟琳是
一位出身寒微的立陶宛女子。彼得与他的原配夫人有一个儿子叫亚历克西斯,但是父子俩
的关系也相当恶化。1718年亚历克西斯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终于死在狱中。彼得自
己于1725年初在圣彼得斯堡死去,终年52岁。他的继位人是他的遗孀凯瑟琳(不要与凯瑟
琳大帝混为一谈) 


把彼得列入本册是因为他在俄国西方化和现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也许不禁要
问:许多其他国家的统治者都推行过类似的政策,为什么要让彼得入册而摒弃了其他大多
数的统治者呢? 


在20世纪的今天,大多数国家元首确实弄清了他们的国家特别是在科技方面走西方之路的
重要性。但是在1700年欧洲以外的大多数人对实现西方化的好处还认识不清。彼得的意义
就在于他能够先于时代两个世纪认识到使国家西方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由于彼得的远见
卓识,俄国虽然在他登基前还十分落后,但是却有能力远远地超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
。由于在18世纪和19世纪西欧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俄国则无法同西欧并驾齐驱。 


欧洲东部疆域上的另一重要的国家土耳其与俄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土耳其和俄国都
是半欧洲国家。就彼得未登基以前的两个世纪当中,土耳其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比俄
国先进。就此而论,土耳其在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比俄国先进。但是在1700年前后,没
有哪位土耳其君主认识到迅速西方化的重要性并把国家朝着那个方向推进。因此俄国自从
彼得时期以来取得了迅猛的进展,而土耳其却只是以缓慢的步子向前。直到进入20世纪,
凯末尔·埃塔特克才领导土耳其朝着迅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当时俄国对中亚的控制
已相当稳固,俄国在工业和教育上都比土耳其先进。 


今天我们无疑会把俄国比土耳其强大而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假设俄国没有彼得大帝而土耳
其当时有一位主张改革的伟大君主,那么土耳其今天就可能是一个大列强国,而且很可能
会控制住现在苏联的东亚地区(该地区的居民是伊斯兰教徒;他们与土耳其人的关系比与
俄国人的关系要密切得多)。虽然俄国人在彼得大帝以前就占领了西伯利亚很大的一部分
,但是要不是彼得制订改革和现代化的方针使俄国强大起来,他们就会把已占领的西伯利
亚部分或全部地割让给土耳其、中国或日本。 


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认为
是他的先见之明使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沿着一条否则就无法遵循的道路发展。
基于这些理由,我觉得彼得在本书中应有一席之地。 


在确定彼得的名次中,我把他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加以对比,从中受到了一定的启示
。伊丽莎白的知名度,特别是在西方要比彼得大得多。但是我觉得即使是说服一个最会说
奉承话的俄国人相信伊丽莎白比彼得大帝影响大都是困难的。彼得远比伊丽莎白更富有改
革和开拓精神,他使俄国人走上了一条他们以前从未想过要走的路,而伊丽莎白主要代表
了她的人民的一致愿望。要不是事实上英国在这期间的大多数世纪中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
远远大于俄国的话,彼得和伊丽莎白在名次上的差距甚至还会大些。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2.孟子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9:19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2.孟子
 


 
约公元前371-前289 


中国哲学家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继承人。他的学说如在《孟子》中所阐述的,许多世纪在
中国颇受崇拜。他常被称为“亚圣”,即在智慧上仅次于孔子。他大约是孔子后200年间的
人。 


孟子约在公元前371年出生在疆上很小的邹①国,即现在的中国山东省。他出生的年代恰逢
周王朝的最后阶段,人称“战国时期”,因为当时的中国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孟子虽然在
孔子传统的熏陶下长大成人,并一直是孔子学说和理想的强大支持者·但是终于作为一名
卓有建树的学者和哲学家而赢得了尊敬。 


加冠后孟子花了大量的时间周游列国,为许多统治者献之良策,其中有不少为之洗耳恭听
。因此一段时期他曾为齐国的客卿,但是大体上他没有任过固定哪个国家的政治幕僚。公
元前312年他在59岁时返回家乡邹国,尽其天年。他的卒年不详,可能是公元前289年。 



孟子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培养了一些弟子,但是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来自《孟子》一书,该
书阐明了他的主要学说。虽然他的弟子对此书做了某些修改,但是它基本上代表了孟子自
己的思想,这一点看来是无庸置疑的。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
。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
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
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②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
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
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孟子认
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
而且理应被赶下台。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
·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
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
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随着11世纪和12
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当然孟子在西方实际上毫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完全是由于他用中文写作的这一事
实。老子的《道德经》和《孟子》大体是同一时间在中国写成的,前者却被多次译成各种
欧洲语言,完全是因为许多人对书中表达的思想感到新颖有趣。但是相对说来很少有西方
人对《孟子》的思想感到特别新颖和深刻。 


政府关心老弱病残的福利听起来引人入胜,支持轻税低息看上去也楚楚动人。但是一位美
国政治家揭示他主张这两种方针,而不做许多具体的决定,就有可能受自由分子和保守分
子同样的不信任。孟子一方面表明他支持较平等地分享财富,另一方面赞成自由贸易和轻
赋税,但是都未曾真正考虑过这两种方针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这种说法对孟子未免有失
公允,因为他毕竟不是在参加美国国会竞选。一个哲学家提出了一套有价值的原理(虽然
在一定程度上不一致),即使他没有具体指出怎样解决原理中的矛盾,还是值得称道的。
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象马基维利亚这样的哲学家由于把自己独特的原理表述得比
孟子更清楚,因而对人类的思想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但是孟子的著作肯定对中国人有影响。虽然他对儒教的影响远不如圣·保罗对基督教的影
响大(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孟子缺乏保罗的那种非凡的使人改变宗教信仰的才能),但是
他无疑是一位有巨大影响的作家。在大约二十一个世纪中,在占人口为世界百分之二十多
的国度里,到处都在学习他的思想。全世界也只有几个哲学家有过这么大的影响。 


①邹,《史记·孟荀列传》作“驺”,古代国名。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离孔子故居
曲阜很近。孟子曾为此而自豪:“近圣之居若此其甚也。” 


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3.约翰·道尔顿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9:34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3.约翰·道尔顿
 



 
公元1766~公元1844 


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在19世纪初把原子假说引入了科学主流。他所提供的关键的学说
,使化学领域自那时以来有了巨大的进展。 


确切地说,并不是道尔顿首先提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毁坏的粒子——人
称原子组成的。这个概念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提出来的,甚至在他以前可能就有
人提出过。另一位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公元前342—270年?)采用了这一假说。罗马作
家留克利希阿斯(公元前99?-55年)在他的著名诗歌《论事物的本质》中对这一假说做
了生动形象的介绍。 


德谟克利特的学说未被亚里士多德接受,在中世纪受到了忽视,对现代科学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17世纪有几个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主要科学家支持过类似的学说。不过早期的
原子学说都没有定量表达,也没有用于科学研究,最根本的是谁也没有看到哲学的假想和
化学的严酷事实之间存在的联系。 


这就是道尔顿的贡献所在。他提出了一个明了的定量学说,可以用来解释化学实验,并经
受住了实验室的精确检验。 


虽然道尔顿的术语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稍有不同,但是却清楚地表述了原子、分子、元素等
概念。他明确指出;虽然世界上原子的总数目相当之大,但是不同原子种类的数目却是非
常之小(他的原著中列出20种元素即20种原子,今天所知道的元素有一百多种)。 


虽然不同种类的原子有不同的重量,但是道尔顿认为任何两个同类原子的所有性质包括重
量都相同。道尔顿在他的书中列出了一张各种不同类原子的相对重量表——有关这方面的
第一张表,是定量原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特征。 


道尔顿还明确地指出,任何相同化合物的两个分子都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例如,每个氧
化亚氮都是由两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由此可推出一种已知的化合物——不管
是由什么方法配制或在哪里发现的——总含有相同的元素,而且这些元素之间的重量比完
全一样。这就是约瑟夫·路易斯·普劳特几年前在实验中发现的“定比定律”。 


道尔顿的学说非常具有说服力,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为大多数科学家所采纳。而且化学家
按照书中所提出的方案行事:准确地确定出相对原子重量和每种分子的原子数;定量分析
化合物。当然这个方案已取得彻底的成功。 


原子假说的重要性是不易被夸大的。它是我们认识化学的主要学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
现代物理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序幕。只是因为在道尔顿以前就有人经常讨论原子论,所以
他在此册中的名次并不很高。 


道尔顿于1766年出生在英格兰北方鹰田庄。他只是在11岁以前受过正规教育,几乎完全是
靠自学掌握了科学知识。他才智早熟,12岁就当上了教师。15岁迁往肯德尔城,26岁又迁
到曼彻斯特,在那儿一直居住到1844年去世。他终生未娶。 


道尔顿在1787年26岁时对气象学发生了兴趣,六年后发表了一本有关气象学的书。对空气
和大气的研究又使他对一般气体的特征发生了兴趣。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他发现了有关气
体特性的两个重要定律。第一个定律是道尔顿在1801年提出来的,该定律认为一种气体所
占的体积与其温度成正比(一般称为查尔斯定律,是根据法国科学家查尔斯的名字命名的
。他比道尔顿早几年发现了这个定律,但未能把其成果发表出来)。第二个定律是1801年
提出来的,叫做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 


1804年道尔顿就已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并且编制了一张原子量表。但是他的主要
著作《化学哲学的新体系》直到1808年才问世,那是他的成功之作。他在晚年获得了许多
荣誉。 


附带一提的是道尔顿患有色盲症。这种病的症状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开始研究这个课题
,最终发表了一篇关于色盲的论文——曾经问世的第一篇有关色盲的论文。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4.荷马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9:47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4.荷马
 


 
约公元前九至八世纪 


许多世纪以来就荷马诗歌的作者真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①
是何时何地及怎样写出来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是一个人吗?每部诗都是
由一个作者独自写出来的吗?也许没有象荷马这样的一个人,这两部诗是经历了一个长期
的修订过程汇集而成的,或者是编者从许多不同作者的诗集中编辑成册的。学者们对这些
问题做过许多年的研究,彼此意见不一。那么一个不是研究古代希腊文学的学者怎么能知
道真正的答案呢?我当然不知道答案,但是为了确定荷马在本册中的名次(如果他有一席
之地的话),我做了下列假定: 


第一条假定认为《伊利亚特》确实只有一个主要作者(这完全是因为该诗写得太妙了,所
以不可能是一帮人写的)。在荷马以前的几百年间,其他希腊诗人已写出许多同一题材的
短小诗篇,荷马从中汲取了许多营养,但是他决不是仅仅把先前的短小诗篇收集起来汇编
成《伊利亚特》,而且从中挑选、整理、修改、补充——与此同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天才
创造出最终完美的成果。荷马,创造这部杰作的作者很有可能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虽然对
这一日期还有许多其它说法,其中大多认为比这早些。我还假定《奥德赛》的主要作者也
是同一个人。虽然认为这两部诗是由不同作者创造的论断(部分根据其风格不同)有一定
的说服力,但是从整体来看两部诗在风格上的相近点远远超过其不同点。 


从上所述显然可见现在对荷马本人的情况知之甚少,实际上有关他生平的资料也不确切。
上溯到早期的希腊年代,就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传说认为荷马是个盲人。但是两部诗中
鲜明的视觉比喻表明即使荷马确实是个瞎子,他也不是生来就失明。从诗中的语言隐约可
见他生在奥尼亚,爱琴海东岸的一个地区。 


似乎难以相信象这样的宏篇巨制的诗的画卷能够用口头语描绘出来,但是大多数学者看来
一致认为它们至少大部分或许完全是口头作品。但是它们何时首先有了书面形式还无法确
定。从这两部诗的长度来讲(总共近2800行),要不是在问世不久就被记载下来的话,看
来就完全不可能很准确地流传下去。到了公元前6世纪,这两部诗就已被认为是伟大的文学
作品,是有关荷马生平的情况在当时就已失传。从此以后,希腊人一直认为《奥德赛》和
《伊利亚特》是自己民族至高无上的文学杰作。令人惊奇的是,许多世纪过去了,文学风
格变化沧桑,而荷马的声誉却一直未减当年。 


从荷马的偌大名气和声誉来看,我因把他在本册中的名次排得这样低而感到有些不安。这
样做与我把大多数其他文学艺术人物的名次都相对地排得低些的道理相同。就荷马的情况
而论,声誉和影响之间的差别似乎特别大。虽然在学校里学生常学他的作品,但是在今天
的世界里从中学或大学毕业后,相对来说很少有人再谈荷马。他与莎士比亚形成了鲜明的
对照,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不但有人读,而且他们戏剧也经常上演,拥有众多的观众。
 


荷马的话也不被广泛地引用。虽然荷马的诗句可以在巴特利出版公司的读物中找到,但是
在日常交谈中却很少使用,这又与莎士比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与本杰明·富兰克林和
欧马尔·卡雅姆这样的作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诸如“省一分钱就是挣一分钱”这样被广
泛重复使用的警句可能在实际上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甚至政治上的态度和决定。如今象
这样被广泛引用的话,在荷马的诗句中是找不出来的。 


那么究竟为什么还把荷马列入此册之中呢?其理由有两点。第一,若把所有这些世纪以来
亲自听过或读过荷马诗歌的人加起来,其数目是相当大的。在古代世界里,荷马的诗歌比
现在要流行得多。在希腊,他的著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很长时期里对人们宗教观和
道德观都有影响。《奥德赛》和《伊利亚特》更是人所共知,不仅为文人所通晓,也为军
事和政治领袖所熟谙。许多古代罗马领袖引证荷马的诗,亚历山大大帝在出征时总是随身
携带一本《伊利亚特》。甚至在今天,荷马也是有些人特别喜爱的作者,我们中的大多数
人在学校时都读过他的作品(至少是一部)。 


也许荷马对文学的影响更为重要。所有杰出的希腊诗人和剧作家都受过荷马的影响。诸如
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亚里士多德——这里仅提几个罢了——受荷马传统熏陶颇深,
他们都是根据荷马的文学思想才提出了自己杰出的文学观。 


荷马对古代罗马作家的影响也非常之大。所有古代罗马作家都把他的诗歌看作是杰出的典
范。常被认为是罗马最伟大的作家维吉尔也在创作他的杰作《伊尼德》②的过程中,有意
模仿《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即使在当代,每个著名作家实际上不是直接受到荷马的影响就是受到诸如索福克勒斯和维
吉尔这样作家的影响,后者是直接受到荷马强烈影响的。在历史上再没有那位作家有近乎
这样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最后要说明的也许是最关键的一点。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托尔斯泰比荷马拥有更为广泛的
读者,因而具有更大的影响。但是托尔斯泰在这以前的二十六个世纪却毫无影响,而荷马
的影响已经持续了2700多年。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从时间来看是很多其他文学人物所
不能比拟的,事实上在人类奋斗的任何领域中的人物都无法比拟。 


①《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这两部史诗各为24卷,共48卷,被认为
是希腊团结和英勇的象征及其文化和教育的基础。《伊利亚特》讲叙了阿喀琉斯(Achill
es)由于受到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Agamemnon)的轻蔑而勃然大怒以及由此在特洛伊战
争中带来大灾难的故事。特洛伊战争是亚该亚人为营救被特洛伊王子巴利斯(Paris)拐骗
走的斯巴达国王梅雷阿斯(Menelaus)之妻海伦(Helen)而对特洛伊所发动的进攻。诗的
主要情节只包括战争最后一年四天中发生的事件;谱写了与战争进展相关的种种前奏曲,
塑造了许多人和神的角色。《奥德赛》是描写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Odysseus)历经十年
漫游(虽然诗的情节实际上只出现在最后六周)后从特洛伊战争重返家园的故事。到了家
他发现只有他的忠实的狗儿和一个仆人能认出他来。在儿子特勒马库斯(Telemachus)的
帮助下,消灭了对他妻子彼娜罗普(penlope)纠缠不休求婚的不阿之徒,重新确立了自己
的国王地位。 


②《伊尼德》(Aeneid):维吉尔所著的12篇史诗,以扬抑抑六步格诗行(dactylichexa
meters)组成的拉丁语诗,叙述特洛伊城陷落后,伊尼亚士(Aeneas)的冒险事迹,歌颂
罗马的光荣。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5.伊丽莎白女王一世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29:59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5.伊丽莎白女王一世
 
公元1533-公元1603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在她当政的45年期间,英国的
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灿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在她生活的时
代英国国王不是只充当傀儡的角色,因此英国黄金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
归功于她。 


伊丽莎白于1533年出生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她父亲是领导英国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她的
母亲安娜·布琳是亨利的第二个妻子。1536年安娜被斩首,几个月以后英国国会宣布当时
三岁的伊丽莎白是私生子(这一直是大多数英国天主教徒的看法,因为他们认为亨利和原
配妻子离婚是非法的)。尽管遭到了英国国会的这种挫折,伊丽莎白还是在皇室中哺育成
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1547年当伊丽莎白13岁的时候,亨利八世死了。在随后的十一年中英国统治者的功绩并不
是特别突出。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兄长爱德华六世从1547年执政一直到1553年。在他的统
治下,政府推行坚决支持英国新教的政策。玛丽女王一世在其随后当政的五年期间,支持
罗马教皇的至高权力,恢复了罗马天主教。 


在玛丽统治期间,英国国教徒遭到迫害,约有300人被处以死刑(这使女王有了一个不光彩
的绰号“血腥玛丽”)。伊丽莎白被逮捕,并被押在伦敦塔,虽然后来被释放,但在一个
时期内生命仍处于危险之中。1558年当玛丽死去由25岁的伊丽莎白继位时,举国一片欢腾
。 


年轻的女王即刻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法国的战争;与苏格兰和西班牙的紧张关系;尤其突
出的是英国国内的宗教派别之间的尖锐矛盾。 


后一个问题首先得到了解决。伊丽莎白执政不久就通过了“至高权力与同一性法案”(15
59年),确立英国圣公教为正式的英国宗教。这使温和的英国国教徒感到满意,然而清教
徒想要进行一场更激进的改革。但是伊丽莎白在其整个统治期间使1559年的折中法案得到
了坚决的贯彻执行。 


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处境使宗教形势复杂化了。玛丽被迫离开苏格兰,来到英格兰避难。在
那里她很快就发现自己成了伊丽莎白的阶下囚。伊丽莎白没有采取武断行为。玛丽是罗马
天主教徒,也完全有权继承英国王位。这意味着在叛乱或暗杀得逞的情况下,英国还会再
有一个天主教女王。事实上在玛丽被监禁的19年期间,发生了几起反对伊丽莎白的阴谋,
而且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玛丽参与了这些阴谋。1587年玛丽终于被送上了断头台。伊丽莎白
勉强在死刑执行书上签了字。她的大臣和大多数议员巴不得早就把玛丽处以死刑。 


宗教斗争不可避免地给伊丽莎白带来了危险。1570年教皇庇护五世把她逐出教会,下令废
除她的王位。1580年格列哥里教皇八世宣布暗杀伊丽莎白不算犯罪。但是形势也有对伊丽
莎白有利的一面。她执政期间英国教徒总是担心天主教会在英格兰复辟,而伊丽莎白对此
有所防御。这确实是她受广大教徒欢迎的主要原因。 


伊丽莎白开展灵活多变的对外政策。1560年她缔结了爱丁堡条约,该条约提出了一个与苏
格兰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英国与法国的战争结束了,而且两国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但
是形势却迫使英国与西班牙发生了冲突。伊丽莎白企图避免战争,但是由于16世纪西班牙
有好战的天主教势力,西班牙和新教徒的英国之间的战争大概是无法避免。发生在荷兰的
一场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叛乱是起积极作用的一个因素。荷兰的叛乱分子大多数是新教徒,
西班牙企图平息这场叛乱,于是伊丽莎白就对荷兰叛乱分子予以援助。伊丽莎白本人并不
十分热衷于战争,但是大多数英国人以及她的大臣和议会倒比她更热衷于战争。因此当与
西班牙的战争最终在16世纪80年代末期爆发时,英国人民是坚决支持伊丽莎白的。 


伊丽莎白长年不断地发展英国海军。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为了入侵英国迅速发展了一支
庞大的海军舰队——无敌舰队。无敌舰队所拥有的舰只几乎和英国舰队相差无几,但是水
兵的数目却比后者少得多;况且英国水兵训练有素,船只的质量较好,并拥有更多的火力
装备。1588年双方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以无敌舰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英国的这场胜
利牢固地树立起了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大国的地位,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王的
地位。 


伊丽莎白总是勤俭持国。在她早期执政的岁月里,英国国王政府的财政状况很好。但是由
于与西班牙战争耗资巨大,在她晚期执政的岁月里,国库状况不佳。但由于国王政府保持
廉洁,整个国家还是比她登基时繁荣昌盛。 


伊丽莎白在位的45年(从1558到1603年)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一些最著名的英国作
家如威廉·莎士比亚就产生在这个时代。这一成就中当然包含着她的一份功劳:她不顾伦
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但是音乐和绘画却不如文学那样光彩夺目。 


伊丽莎白时代也是英国探险的时代。有开往俄国的探险,有马丁·弗罗比歇和约翰·戴维
斯发现通往远东的西北之路的创举,有弗朗西斯·德克雷爵士路过加州的环球航行,有沃
尔特·罗利爵士和其他人在北美无意中发现了英国移民的奇遇。 


伊丽莎白的最大过错也许就是她不愿意提出王位继承人。她不仅仅一生未嫁,而且总是回
避指定继承人。这也许是因为她担心无论谁被指定为继承人都会很快成为她的危险对手。
不论伊丽莎白未提继承人的理由是什么,她假如早亡(假设真的死在苏格兰的玛丽之前任
何时候),英国也许会为继承人问题陷入一场内战。但是英国是幸运的,因为伊丽莎白一
直活到70岁。她在临终遗嘱中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苏格兰玛丽之子)为她的继承
人。虽然这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并属于一个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却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选择。
詹姆斯和他的儿子都是独裁者,在大不列颠不得民心,结果在该世纪中期爆发了一场内战
。 


伊丽莎白是个智慧超群的女子,敏捷过人的政治家。她保守谨慎。她显然讨厌战争和流血
,但是需要时她毫不犹豫。她同父亲一样是通过与议会合作而不是与它对立来掌握政权。
她公开宣称操守贞洁终身不嫁是有可能的,但因此认为她是异性的憎恨者是完全错误的。
恰恰相反,她喜欢男子,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伊丽莎白在挑选大臣方面颇具匠心。当然她
的功绩的一部分应归功威廉·塞梭(伯弗利勋爵),他从1558年直到1598年死时一直是她
的首席顾问。 


伊丽莎白的主要功绩可归纳如下。第一,她领导英国在没有严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了宗教
改革的第二阶段。这与德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那里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
)使百分之二十五之多的人口丧生。由于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除了英国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间
的深仇大恨,她成功地保持了民族的统一。第二,她执政的45年是世界上伟大民族之一的
黄金时代。第三,在她执政期间,英国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列强国,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一
直保持着这种列强国的地位。 


伊丽莎白在本册中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本书列入的人物基本上是伟大的发明家和创立新
思想或改变政策的人物。伊丽莎白不是发明家,她的政策基本上谨慎保守,但是在她的统
治下所取得的进步远远超过了那些认真实行改革的大多数统治者在当权中所取得的进步。
 


伊丽莎白无心处理议会和国王之间相对权力这个棘手的问题。她从不当暴君,这对于发展
不列颠民主也许比她颁布一部民主宪法更有利。伊丽莎白不追逐军事功勋,对建立庞大帝
国也不感兴趣。的确,在伊丽莎白的统治下,英国不是一个帝国。但是她给英国留下了世
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为随后发展起来的大不列颠帝国奠定了基础。 


不列颠在海外众多附属国是在伊丽莎白死后获取的——大多数是在她死后很久获取的。许
多其他人为大不列颠帝国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无论如何都可以看作是欧洲的全盘扩
张和英国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应该注意到,在大西洋海岸的其它重要的欧洲国
家(法国、西班牙以至葡萄牙)也成为巨大的海外帝国。 


同样,伊丽莎白在反对西班牙的威胁、保卫英国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也容易被夸大。回过
头来看,西班牙似乎未曾对英国的独立构成真正严重的威胁。我们应该记得英国舰队和无
敌舰队之间的战斗根本没有完结(英方未损失一只军舰)。进一步来说,即使西班牙军队
在英格兰登陆成功,也极不可能会征服该国,西班牙军队在欧洲其它地区也未取得显著的
成功。如果西班牙未能平定小小的荷兰所发生的一场叛乱,实际上它就不会有征服英国的
机会,这看来是显而易见的。到了16世纪英格兰的民族主义非常强大;西班牙人的征服是
不可能的。 


那么应该给伊丽莎白排个什么名次呢?她基本上是一个区域性人物,与俄国彼得大帝相比
较似乎是合情合理的。考虑到彼得的创造精神远比伊丽莎白要大以及他将俄国引上了崭新
的行程,我觉得要把伊丽莎白排在彼得之上就难于说服一个不偏不倚的俄国人。但是考虑
到英国和英国人自从伊丽莎白以来几百年所起的重要作用,把伊丽莎白远远排在彼得之后
也是错误的。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帝王所取得的成就才能和他俩相匹敌,这无论从哪方面
来看都是显而易见的。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6.查士丁尼一世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30:29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6.查士丁尼一世
 
公元483~公元565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
。《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订
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查士丁尼约在483年出生于今日南斯拉夫的托利希尔姆。他是查士丁一世的侄子。查士丁几
乎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色雷斯农民,他是靠军队发迹才当了东罗马帝国的君主。查士丁尼虽
然也出身在农民家庭,但却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他叔叔的帮助下成长很快。查士丁无后,
便于527年任命查士丁尼为他的同位皇帝。查士丁在当年去世。查士丁尼从这时起到565年
去世一直是独一无二的皇帝。

476年亦即查士丁尼出生前的第七年,西罗马帝国在野蛮的日耳曼部落的猛烈攻击下做出让
步,只是东罗马帝国未受到影响,它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决心收复西罗马帝国
的失地和恢复罗马帝国。他在位期间的大部分精力都奉献给了这一目标。他在这方面获得
了一定的成功,因为他从野蛮的日耳曼人的手中收复了意大利、北非和西班牙的上部分。


但是,查士丁尼在本册中的名次与其说是取决于他的成功,倒不如说是取决于他在编纂罗
马法律中所起的作用。早在登基后的529年。查士丁尼就组建了一个帝国法律制订委员会,
该委员会制订的法律草案于529年公布,经修订后于534年作为正式法律生效。与此同时,
未收入这部法典的从前的一切敕令和法规都宣告废除。这部“法典”是《民法大全》的第
一部分;第二部分叫做“罗马法典”或“法律类编”,是对杰出的罗马法律作者观点的概
括,也具有权威性;第三部分叫做“初级法汇编”,基本上是法学学生的教科书和学习手
册。最后查士丁尼批准了这些法律,在此之前“法典”已被编入《新律》,该部法书直到
查士丁尼死后才发表。

由于查士丁尼忙于各种战争和履行行政职责,当然就不能亲自起草《民法大全》。实际上
这部法书是根据查士丁尼的敕令,在大律师及法律专家团的监督下,由一些法律学者编订
而成。

查士丁尼精力非常充沛,他还积极努力致力于政治改革,其中包括一次反对政治贪污腐化
的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鼓励发展贸易和工业,制订了宏伟的公共建筑计划。在他
的领导下,修建了许多堡垒,修道院和教堂(包括在君士坦丁堡的著名的“圣索菲亚教堂
”)。这些建筑计划和战争使赋税大为增加,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532年发生了一起叛
乱事件(尼卡暴乱),险些使他失去了帝位。查士丁尼平息了那起叛乱之后,基本上是稳
坐江山了。但是当他在565年死去时,人们一片欢腾,举国上下同庆。

查士丁尼的妻子西奥多拉才干非凡,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里似乎应该对她略提几笔。西
奥多拉大约生于500年,年青时当过演员和名妓,有一个私生子。她20岁时与查士丁尼相遇
,成了他的情妇。525年就是他登极做皇帝的前两年,他俩结为伉俪。查士丁尼看到他的妻
子才干杰出,就让她做自己的顾问,以及履行各种各样的外交职责。她对他所主编的主要
法规有着重大的影响,包括一些通过的改善妇女权力和地位的法律。她于548年死于癌症,
这对他是一个严重的损失,不过他随后17年的统治还是相当成功的。西奥多拉既美丽又聪
明,成为许多艺术作品的主题。

把查士丁尼列入本册之中,主要是因为《民法大全》所产生的重要意义。这部法书重新表
述了罗马法律,具有权威性。它在不少世纪中在拜占庭帝国确实甚为重要。而在西方它大
体上被遗忘了约五百年的时间。但是约在1100年又恢复了对罗马法律的研究,特别是在意
大利的各个大学之中。在中世纪末期,《民法大全》(即《国法大全》)成为欧洲大陆确
立法律体制的主要基础。据说这样的国家施行的罗马法体制与讲英语的国家施行的普通法
体制形成了对照。没有哪个国家完全照搬《国法大全》,只是把其中的某些部分编入民法
。它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中是法律研究、训练和论说的基础。因为许多非欧洲国家最终都采
用了罗马法中的某些部分,所以《国法大全》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

尽管如此,过高地估计《查士丁尼法典》的重要性也是错误的。除了《国法大全》外,民
法的制订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重要影响。例如,合同法主要是来自商人的实践和商人法官
的决议,而不是来自罗马法律。日耳曼法和教会法对民法也有影响。当然,现代欧洲的法
律和法律体制都得到了广泛的修正。今天大多数实行民法的国家中的基本法和《查士丁尼
法典》相对说来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美]迈克尔·H·哈特 著 苏世军 周宇 译 摘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7.约翰尼斯·开普勒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30:42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7.约翰尼斯·开普勒
 
公元1571~公元1630

行星运动定律的发明者约翰尼斯·开普勒于1571年出生在德国的威尔德斯达特镇,恰好是
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后的第二十八年。哥白尼在这部伟大著作中提出了行星绕太阳
而不是绕地球运转的学说。开普勒就读于蒂宾根大学,1588年获得学士学位,三年后获得
硕士学位。当时大多数科学家拒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说。在蒂宾根大学学习期间,他听到
对日心学说所做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很快就相信了这一学说”

在蒂宾根大学毕业后,开普勒在格拉茨研究院当了几年教授。在此期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
天文学著作(1596年)。虽然开普勒在该书中提出的学说完全错误,但却从中非常清楚地
显露出他的数学才能和富有创见性的思想,于是伟大的天文学家泰修·布拉赫邀请他去布
拉格附近的天文台给自己当助手。开普勒接受了这一邀请,1600年1月加入了泰修的行列。
泰修翌年去世。开普勒在这几个月来给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不久圣罗马皇帝鲁道夫
就委任他为接替泰修的皇家数学家。开普勒在余生一直就任此职。

作为泰修·布拉赫的接班人,开普勒认真地研究了泰修多年对行星进行仔细观察所做的大
量记录。泰修是望远镜发明以前的最后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也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仔
细、最准确的观察家,因此他的记录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开普勒认为通过对泰修的记录
做仔细的数学分析可以确定哪个行星运动学说是正确的:哥白尼日心说,古老的托勒密地
心说,或许是泰修本人提出的第三种学说。但是经过多年煞费苦心的数学计算,开普勒发
现泰修的观察与这种三学说都不符合,他的希望破灭了。

最终开普勒认识到了所存在的问题:他与泰修、拉格茨·哥白尼以及所有的经典天文学家
一样,都假定行星轨道是由圆或复合国组成的。但是实际上行星轨道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


就在找到基本的解决办法后,开普勒仍不得不花费数月的时间来进行复杂而冗长的计算,
以证实他的学说与泰修的观察相符合。他在1609年发表的伟大著作《新天文学》中提出了
他的前两个行星运动定律。行星运动第一定律认为每个行星都在一个椭圆形的轨道上绕太
阳运转,而太阳位于这个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行星运动第二定律认为行星运行离太阳
越近则运行就越快,行星的速度以这样的方式变化: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连线在等时间内扫
过的面积相等。十年后开普勒发表了他的行星运动第三定律: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它的运
转周期越长;运转周期的平方与到太阳之间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开普勒定律对行星绕太阳运动做了一个基本完整、正确的描述,解决了天文学的一个基本
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曾使甚至象哥白尼、伽利略这样的天才都感到迷惑不解。当时开普
勒没能说明按其规律在轨道上运行的原因,到17世纪后期才由艾萨克·牛顿阐明清楚。牛
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普勒无疑
是他所指的巨人之一。

开普勒对天文学的贡献几乎可以和哥白尼相媲美。事实上从某些方面来看,开普勒的成就
甚至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他更富于创新精神。他所面临的数学困难相当巨大。数学
在当时远不如今天这样发达,没有计算机来减轻开普勒的计算负担。

从开普勒取得的成果的重要性来看,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他的成果起初差一点被忽略,甚至
差点被伽利略这样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所忽略(伽利略对开普勒定律的忽视特别令人感到惊
奇,因为他俩之间有书信往来,而且开普勒的成果会有助于伽利略驳斥托勒密学说)。如
果说其他人迟迟不能赏识开普勒成果的重大意义的话,他本人是会谅解这一点的。他在一
次抑制不住巨大喜悦时写道:“我沉湎在神圣的狂喜之中……我的书已经完稿。它不是会
被我的同时代人读到就会被我的子孙后代读到──这是无所谓的事。它也许需要足足等上
一百年才会有一个读者,正如上帝等了6000年才有一个人理解他的作品。”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历程,开普勒定律的意义在科学界逐渐明朗起来。实际上在17世纪晚期
,有一个支持牛顿学说的主要论点认为开普勒定律可以从牛顿学说中推导出来,反过来说
只要有牛顿运动定律,也能从开普勒定律中精确地推导出牛顿引力定律。但是这需要更先
进的数学技术,而在开普勒时代则没有这样的技术、就是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开普勒也
能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出行星运动受来自太阳的引力的控制。

开普勒除了发明行星运动定律外,还对天文学做出了许多小的贡献。他也对光学做出了重
要的贡献。不幸的是他在晚年为私事而感到忧伤。当时德国开始陷入“三十年战争”的大
混乱之中,很少有人能躲进世外桃源。

他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领取薪水。圣罗马皇帝即使在较兴隆的时期都是怏怏不乐地支付薪水
。在战乱时期,开普勒的薪水被一拖再拖,得不到及时的支付。开普勒结过两次婚,有十
二个孩子,这样的经济困难的确很严重。另一个问题是他的母亲在1620年由于行巫术而被
捕。开普勒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设法使母亲在不受拷打的情况下获得释放,他终于达到了目
的。

开普勒于1630年在巴伐利亚州雷根斯堡市去世。在“三十年战争”的动乱中,他的坟墓很
快遭毁。但是业已证明他的行星运动定律是一座比任何石碑都更为久伫长存的纪念碑。


([美]迈克尔·H·哈特 著 苏世军 周宇 译 摘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8. 帕伯罗·毕加索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30:53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8. 帕伯罗·毕加索
 
公元1881~公元1973

画家总需要解决艺术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自从发明了摄影术以来,这个
问题变得更加明显,更加迫切。不言而喻,没有哪一位画家再主张完全描摹自然,因为甚
至技巧最高超的画家也不能赶上一台廉价的照像机。因此一百多年以来,人们做出不懈的
努力来重新确定绘画的功能和范畴。在这场摆脱纯粹描摹艺术的运动中,看来最大胆、最
有创新精神、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帕伯罗·毕加索。

毕加索的艺术由于富于想象力和生命力及对外部世界极为敏感而受到崇拜。他是发展立体
画派的一位中心人物,也以多才多艺和技术高超而著称。一般认为他是现代艺术中的杰出
人物,是所有时代中最富有创造力、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

兴致浓厚时毕加索则能十分得心应手地画出展现现实主义的图画,但是他经常喜欢扭曲和
重新分布物体的自然面目。他曾经说过:“我想画一只杯子,我要向你显示它是圆的,但
是也许图画的总体旋律和结构迫使我把杯子的圆形画成正方形。”

帕伯罗·瑞艺滋·怀·毕加索于1881年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市。他父亲是一位画家、美术
教师。毕加索早露天赋,十几岁就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1904年他来巴黎定居,从此
便生活在法国。

毕加索是一位特别多产的艺术家,在他那漫长的艺术生涯(接近四分之三个世纪)中,共
创造了20000多件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在75年中平均每周五件还多。在许多年间,他的
作品价值很高,因而他成了大富翁。他于1973年在法国的穆绳去世。

毕加索是一位非常全面的艺术家。虽然他主要是位画家,但是也创造了许多雕塑作品。此
外他还设计芭蕾舞舞台布景,创造陶瓷作品。他留下了大量的平板画、素描画以及其它文
艺作品。

和一些艺术家不同的是毕加索非常关心政治。他的最著名的画作《格尔尼卡》(1937年)
是在西班牙内战中的一个事件的激发下创作而成的。他的其它作品有不少也具有政治意义


许多艺术家都以一种基本的风格为表现特征。但毕加索却不是这样,他的风格迥异,使人
眼花瞭乱。艺术评论家常谈起他的蓝色时期、玫瑰时期、新古典时期等等。他是立体画派
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投身到而且有时是预先投身到现代绘画的许多其它新的发展中去。也
许在历史上没有哪位画家能用这么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风格创造出高质量的作品。

并非所有的艺术趋势都会产生长期的影响。虽然毕加索在20世纪得到了极大的赞誉,但他
的作品在未来许多世纪里是否会继续享有这么高的声誉,或他的影响是否很快就会销声匿
迹还是个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无道理,十分显然谁也不能做出有把握的回答。但是
当代评论家一般认为毕加索的影响在远久的未来仍会有重大的意义。这虽然是显然易见的
,但是我们对毕加索将来的影响不能象已经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艺术家的影响那么有把握。



([美]迈克尔·H·哈特 著 苏世军 周宇 译 摘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9. 玛哈维拉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31:06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99. 玛哈维拉
 
约公元前599~前527

玛哈维拉(意思是“伟大的英雄”)这个称号,耆那教徒通常用来指创立其宗教的主要人
物──筏驮摩那。

筏驮摩那于公元前599年出生在印度东北部,与乔达摩·释加牟尼同生在一个地区,但是比
后者早三十多年。事实上他俩的生平的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筏驮摩那是一个酋长的次子
,与乔达摩一样是在十分奢侈豪华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他30岁时,抛弃了万贯家产、妻
室儿女(他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女几)和舒适的环境,毅然去寻求精神真理和精神成果。

筏驮摩那当上了地位很低、磨难很深的巴湿伐那陀派修道士。他进行12年沉思反省,在所
有这个期间忍受着极度的苦行和贫困。他经常禁食,分文皆无,甚至连一个喝水和乞讨用
的小杯和小碟也丢弃了。”虽然他起初还保留一件外衣,但是过一阶段也把它丢掉了,一
丝不挂地到处行走。他情愿让昆虫在他裸露的身上爬行,甚至当它们咬他时也不把它们抹
去。即使在巡回圣人比在西方更普遍的印度,马哈维拉也因其仪表和举止而常常遭受奚落
、污辱和殴打,他毫无反抗地忍受着所有这一切的打击。

玛哈维拉42岁时认为自己终于获得了精神启蒙,在余后的三十年中,他一直在宣讲自己所
获得的精神洞察力。他于公元前527年去世,当时已有很多弟子。

从某些方面来看,玛哈维拉的学说与佛教和印度教的学说非常相似。耆那教徒认为当一个
人的肉体死去时,他的灵魂并不一同死去,而是重新赐给某个其它生物(不一定是人)。
这种死后灵魂转生的学说是耆那教的思想基础之一。耆那教徒也相信羯磨①── 一种认为
一个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所产生的结果会影响其未来命运的学说。从一个人的灵魂里解除堆
积起来的罪过的重负,从而使灵魂得到纯洁,是耆那教的一个主要目标。玛哈维拉教导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解除肉体的快乐来实现,特别是耆那教徒应该实行严厉的苦行。
值得注意的是把自己饿死却被认为是值得赞扬的举动。

耆那教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特别强调不害②即非暴力学说。耆那教徒着重指出不害不仅
包括对人而且包括对动物的非暴力行为。他们食素就是这种信念所带来的一个结果。但是
在对不害原则的贯彻执行上,虔诚的耆那教徒远远地超出了这一范围:毫不夸张地说,一
位虔诚的耆那教徒不杀死一个苍蝇,也不在黑暗处吃东西,因为这样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
吞下去,造成它的死亡。事实上,一个十分虔诚而富裕的耆那教徒走路时要雇一个人在他
前面扫路,这样他就不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或蠕虫踩死。

根据这样的信条当然就会推出耆那教徒无论如何也不会去耕田。事实上耆那教徒真的不去
务农,就此而论,许多其它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也受到该宗教的禁忌。耆那教十分典型地
说明,宗教学说会多么强烈地影响一个全体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耆那教徒虽然生息在一
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里,但是许多世纪以来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事贸易和财务工作。耆
那教徒的宗教态度还使他们对勤劳进行奖赏,因此无怪乎耆那教徒是一个兴隆的团体,他
们当中在印度从事脑力劳动和文艺事业的人按其数目来说占有很高的比例。

最初耆那教没有世袭制度。但是由于不断地与印度教相互影响,耆那教内部也发展了一种
世袭制──虽然远不如印度教那样偏激。同样虽然玛哈维拉从未亲自谈过神,但是通过与
印度教的接触,还是表现了对神的某种崇拜。由于玛哈维拉没有著作,因此耆那教可能就
不可避免地从印度教中吸收了某些成份,但是耆那教对印度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耆那教
在道德上反对用动物作祭品,反对吃肉食,这似乎对印度教的习惯也有显著的影响。而且
耆那教的非暴力学说还不断地影响着印度的思想,甚至直到近代还是如此。例如,甘地就
强烈地受到耆那教哲学家世利玛维·拉伽强德拉(1867—1900)学说的影响,把他看作是
自己的一代宗师,即一位精神导师。

耆那教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数非常众多的团体,今天在整个印度也只有二百六十万个教徒。
这听起来并未占世界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如果把2500多年间耆那教徒加起来计算,其
数目是相当大的。在评价玛哈维拉的影响时,耆那教对其教徒一生所产生巨大的、连续性
的影响,甚至也许会比大多数别的宗教对其教徒的影响还要大。

注:

①羯磨;梵文Karma的音译,意译为“业”或“办事”。佛教名词。指僧团按照戒律的规定
,处理僧侣个人或僧团事物的各种活动。如受戒羯磨、忏悔羯磨等。在律藏里有专门的“
比丘羯磨”、“比丘尼羯磨”,并有各种“羯磨”、“羯磨法”,以作为僧团活动的准则
。《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一:“《明了论疏》翻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为所作。《百论
》云事也。若约义求,翻为办事,谓施造遂法,必有成济之功焉。”

②不害:梵文Ahimsā意译。佛教名词。有部大善地法之一,法相宗善法之一。谓以慈悲为
怀,不害众生。《大乘广五蕴论》“云何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谓由悲故,不害群
生。是无瞋分,不损恼为业。”


([美]迈克尔·H·哈特 著 苏世军 周宇 译 摘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发信人: tsingh (云胡不喜), 信区: People
标  题: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00.尼尔斯·玻尔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1 13:31:20 2004)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100.尼尔斯·玻尔
 
公元1885~公元1962

原子结构学说之父尼尔斯·亨利·戴维·玻尔于1885年出生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1911
年他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不久他前往英国剑桥,在以发现电子而闻名的科学家
J·J·汤普森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几个月后玻尔来到曼彻斯特与在几年前发现电子核的欧
内斯特·卢瑟福共同从事研究。是卢瑟福提出了原子中心有一个重核,周围有电子,而大
部分是空间。这与从前的学说相反。玻尔很快就发展了自己崭新的原子结构学说,他那篇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论原子和分子结构》于1913年发表在《哲学杂志》上。

玻尔学说指出原子就象一个微型的太阳系,电子在重核周围的轨道上旋转。其中一个极其
重要的差别就在于经典物理学定律认为行星轨道的大小可以是任意的,而玻尔假定原子的
电子只能在某些大小确定的轨道上旋转,只有轨道半径使整个原子的全部角动量是普朗克
常数的倍数时才有可能,而中介值则不行。每个确定的轨道都具有与其相关的确定能量。
当一个电子从一个确定的轨道跃迁到另一个确定的轨道时,辐射出来的光的频率就等于能
量的变化再除以普朗克常数。

玻尔学说代表着对经典物理学说的一次彻底突破。一些富于想象力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
)迅即称颂玻尔的论文是一部杰作,虽然起初有许多其他人对新学说提出了质疑。玻尔学
说经受住了关键性的检验,圆满解释了氢原子光谱。长期以来人们就知道氢气遇高温时就
开始进行光辐射。但是它辐射的光并不包括所有颜色的光,而只包括某些频率非常固定的
光。玻尔原子学说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在于它从几个简单的假说出发,以惊人的准确性解释
了氢原子辐射的所有谱线(颜色)的精确长度。而且玻尔学说预示有更多的谱线存在,这
些谱线以前并未观察到,而不久就被实验所证实。此外玻尔原子结构学说第一次明确地解
释了原子为什么具有它们所有的体积。由于具备这些令人信服的证据;玻尔学说很快就被
公认。1922年,玻尔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20年哥本哈根成立理论物理学研究所,玻尔就任所长。在他的指导下,众多才华横溢的
青年科学家纷至沓来,使该所很快就成为世界上主要科研中心之一。

但是与此同时,玻尔的原子结构学说也陷入了困境。主要问题在于玻尔学说虽然成功地解
释了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如氢原子)的光谱,但是它不能正确地预示出其它原子的光谱
。有些科学家对玻尔学说在解释氢原子方面的绝对成功深受启发,企图对它稍加修正就能
解释较重原子的光谱。玻尔首先认识到稍加修正仍无济于事,必须要彻底加以修正。他本
人虽有天才却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方法终于在1925年被海森堡等人找到了。他们是在1925年着手于这项研究工作的。有
趣的是海森堡和大多数对发展新学说有贡献的其他科学家们都在哥本哈根做过研究工作。
在那儿他们通过与玻尔开展讨论和相互间的密切影响,无疑会受益匪浅。玻尔本人立即拥
护新学说,帮助推进新学说。他对新学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通过讨论和写作,他促进了
新学说的系统化。

在30年代,玻尔把注意力转移到原子核结构问题上去了。他创造了重要的原子核“液滴模
型”,还提出了反应堆中的“复核”学说。此外,玻尔还正确指出了参与核裂变的铀的同
位素U235,这对后来发展原子弹具有重大意义。

1940年德国军队占领了丹麦。玻尔的处境十分危险,这是由于他坚决反对纳粹分子的观点
为众人所皆知,还由于他母亲是犹太人。1943年玻尔设法逃出了被占领的丹麦来到瑞典。
他还帮助许多丹麦籍犹太人潜逃出境,否则他们将会死在希特勒的煤气炉上。玻尔从瑞典
飞到英国,又从英国飞到美国。在美国,玻尔在战争时期帮助制造了原子弹。

战后,玻尔返回哥本哈根,在那儿领导理论物理所,直到1962年去世时为止。在战后的年
月里,玻尔为对原子能实行国际性控制进行努力奋斗,不过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玻尔于1921年结婚,当时正值他从事伟大科研工作的黄金时代。他有五个儿子,其中的一
个儿子阿基·玻尔获得1975年诺贝尔物理奖。玻尔是世界上最受爱戴的科学家之一。而且
由于他的品格和人道主义而受到喜爱和仰慕。

虽然玻尔最初的原子结构学说在五十多年前就已被取代,但是他在20世纪仍不愧为是最伟
大的人物之一。其理由有几点:第一,他的学说的某些重要方面仍被认为是正确的。例如
,他的原子只能存在于某些不连续能级上的观点是所有后来的原子结构学说的一个不可分
割的组成部分。第二,即使现代科学家认为玻尔原子图象实际上不正确,它也具有巨大的
启发价值。也许所有理由中最重要的是玻尔学说给量子力学发展带来的动力。就算其中有
些已被取代,也不难看出他的学说已被历史证明是现代原子学说和以后发展起来的量子力
学的起点。

 

([美]迈克尔·H·哈特 著 苏世军 周宇 译 摘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
 

http://www.btjoke.com/bbs/uploads/av-9698.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68.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53.3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