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nblue (暗暗), 信区: People
标 题: 二十一世纪你应该关注的中国人(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0日18:40:5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张朝阳
评述
1998年10月,美国《时代》周刊评出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的50名风云人物,搜狐引
擎(Sohu)的创建者,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入选。被人戏称为"搜狐狐主"的张朝阳此番入
选让人大跌眼镜,因为他毕竟太年轻。但是,正因为他年轻,他才有为。
在大陆日益膨胀的网络业内,查理士(张朝阳)以"中国的比尔·盖茨"而闻名。这对
于"爱特信公司"(ITC)年仅34岁的创业者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他开发的具有雅虎风格的
搜索引擎——搜狐1997年开始"上网"时,月点去数仅在100到200次之间。而现在搜狐平均
每天的访问达到50万人次。并且每一周这个数目都在上升。尽管ITC还有钱赚,张更希望在
未来的几年有一个大的变化,到时候,公司将集中力量致力于网络内容、电子邮件、电子
商务等方面。张朝阳毕业于斐声海内外的清华大学。之后,这位物理专业毕业生赴美到麻
省理工学院读博。呆了几年之后,他成功地从这家大学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杰出人物尼克拉
尼葛洛庞蒂与爱德华·罗伯特两人的手中募集到22.5万美元的种子资金。此后回国并于199
6年成立ITC,目前张可能已是中国第一代的网络百万富翁了。他以为现在发展IT业的主要
障碍在于获取风险资金的渠道不畅。但他同时也从中关村计划中看到了希望。有关部门正
谋划着在10年之内把北京的这个科技园建成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现在有点混乱,但这不
应该影响它的发展",张朝阳说:"中国有它自身的优势——大量的人力资本,丰富的组织
经验会有助于成功的。"
张朝阳就是这样的创业者。看张朝阳1964年出生的张朝阳,清华大学本科毕业,麻省
理工大学物理学博士。在网络股让美国疯狂的年代,全到中国投身网络事业,开公司当互
联网内容提供商;在《数字化生存》一书席卷中国之后,他咸功说服了尼葛洛庞蒂这位"数
字化教父给他投资。无论是张朝阳本身,还是他所从事的行业,都赋予媒体太多的想象和
炒作空间,从去年到现在,张的头像和炒作空间,从去年至现在,张的头像不断出现在IT
专业报刊和大众媒体的封面上。现在张朝阳代表着一种成功的范式:出中留学,学成归业
,又创业成功。不仅中国人喜欢这种范式,美国人也喜欢。所以《时代》周刊会选他学"全
球数字英雄50人",《亚洲周刊》也买他的账,让他上封面。
听说过张朝阳的人太多了。就连一个出租汽车司机也带着很是熟络的口吻说:"张朝阳
?不就是那个麻省小子,全球50名嘛。我载过他。"
在报章杂志上看到张朝阳永远是意气风发,干得很好的成功形象;在各式各样的公开
场合看到的张朝阳永远干练洗练,虽然仍不擅言辞,但看得到他的进步;在小型聚会中的
张朝阳出言谨慎,让人感觉到他的过分的自我保护;在迪厅和长安街上的狂放奔驰,又让
人觉得他有太多的压力需要纤解。大家都不希望看到张朝阳失败,因为很大程度上,他不
仅是这个行业的形象代表。
朝阳印象
印象之一,年轻的人第一次走进搜狐公司的写字间,会看到这里有很多充满活力的女
孩。或许你心里有一点疑问:IT行业一贯是男人的天下,这里怎么有这么多漂亮的小姐?
倒是张朝阳本人在不经意间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招聘员工时,他不仅要看学历,而且要特
别注重"做事"的能力。在中国,由于自古以来女性具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他觉得女孩子们"
做事"的能力往往更强。
印象之二,自信的人——不是"第一"称"第一"。搜狐宣扬自己有200万的页读数,而同
一参数人民日报网站有400万,新浪网也有350万,其它一些网络排名搜狐也只位居第三,
但张朝阳却相信搜狐一直是行业第一。他批评那些评选方法缺乏科学性,他们自己甚至想
提出一种"客观、公正、科学的标准。""外企来了,他也不怕将加剧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竞争
,供应商为争夺市场交际将提高服务质量,开始降低服务收费,同时加快内地网络宽频的
发展,这都有利吸引更多市民使用国际互联网,所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能加快内地
互联网服务的发展。"
印象之三,有钱的人。他一直辩解,他只是想做中国首富,而非实际上的首富。"这件
事情起因在《羊城晚报》。当时我在广州,《羊城晚报》的记者采访我'想不想成为中国首
富'?我说我对这件事想得不多。记者遂改口说'那你希望不希望成为中国首富'?我说那当
然希望啦,人人都希望嘛!于是就给人家留下了话柄。因为南方人对与钱有关的事情更感
兴趣,所以后来总编审文章的时候,这句话被放大成了文章的标题。并被很多报纸转载。"
他说只想埋头拉车,赶快发展。但看看搜狐的口袋,就知道张朝阳的口袋了。他非常自豪
地称搜狐不愁钱。"……现在不能说这是第几轮的风险投资,因为只要搜狐需要钱,投资者
就会源源不断地送来,搜狐新一轮投资又将到位。另有消息说张不在中国上市的原因是"中
国股市7000亿元的兑通市值装不下一个搜狐。"
印象之四,新时代的知识人。他搞了个NIKE一般的企业文化。"一种做事的精神,即Ju
stdoit.一种Love、一种有意造成的结构的松散。这样造成跨部门的联系特别多。每个人
只是操作中心,去动用各种各样的资源来完成整个目标。我们强调每个人是火山而不是颗
螺丝钉。因为搜狐这样的文化使每一个人都感觉他是会对公司造成一定影响的人才,他不
是颗螺丝钉,这样他有好的主意就可以去尝试,公司给他这个尝试的机会。如果他的主意
和行动被人注意到,并且有了好的结果。那他这个主意就会被放大、吸纳、接收。由此整
个公司就会受到影响,方向就会改变。"
他以"内容为王"。注重搜狐的中国特色。
"搜狐的战略是瞄准中国内地,因为我讲过做一个全球的网站是没有意义的。网站是一
个文化的东西,你不可能让全世界的华人,尽管是讲中文的,但完全是不同文化的群体来
共享一个平台。"
最近他又到处乱跑,以博士身份大讲特讲"注意力经济"。
信息时代的显著标志是信息的无限量递增,也就是信息爆炸,而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
样,有用无用的信息铺天盖地。那么,评判一条信息是否有用取决于人们的注意力,注意
力将成为评判信息价值标准。人们在纷繁忙碌的生活中将极其有限的精力关注到各个网站
上,这就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因此,张朝阳提出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概念,认为未来的网
络经济也就体现了注意力经济特征,而未来的网络大战,就是"眼球大战"(WarofEyeballs
),即争夺人的注意。照此说法,中国目前同民已达210万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呈几何级
数增长,到2001年将增长到3000万人,其"注意力资源"可见一斑。
据说正因为如此,张朝阳的眼睛也是最值得他投资的部分,每天他都宁可多花些时间
佩隐形眼镜。
朝阳的成功
他的成功引起技术界和媒体的强烈震动。因为他的成功是横空出世、前所未有的。因
为他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崭新的企业生长机制。也因为他的成功触动了我们社会现有的知识
价值观,为我们带来了知识经济的新注解。以及它背后的文化渊源。
风险投资如何用
问:你会不会引入海外风险投资?
会的。这有好的一面,它会强迫你接受国际通行的管理惯例,但也有危险的地方,即
这种惯例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所以说拿了钱后还要学会与投资者进行沟通,才能使这种
投资变得有效。这也是一种国际惯例。比如说在硅谷,操作者拿了钱以后,与投资者就会
形成一种关系,或者说同事的关系,反正大家都希望你的公司好,好了以后大家才有利益
。
问:现在中国也开始有了一些风险投资机构,你觉得中国的企业在引进风险投资的时
候有必要像你一样到海外去融资吗?
答:到海外融资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另外一个国内企业拿到国际的风险资本时,它
面临着一个更大的挑战。在美国,股东和公司之间本身就存在关系的协调,但是它没有文
化的差别。而对于国内公司来讲,如果风险资本在国外,他们对中国是不了解的;或者只
是人在中国,存在着文化上的隔阂,没法了解。这样就需要沟通,沟通不好就容易失去市
场机会。所以我倒觉得在资金操作上,如果国内有资金可以用国内的,在管理结构上用国
外的管理。人才也可以用国外的,但要是我们自己文化圈子里的有国际管理经验的人,我
们将优选使用。我始终认为文化的隔阂,产生了很多问题。
问:你就是因为无法跨越这种隔阂所以回来了?
答:是的。假设一个国内的企业家,英语都讲得不太好,或者说会讲英语,但达不到
与国外投资者形成交流的程度,那把这种资金引进来就是一个包袱。因为每天都存在着沟
通,沟通不了就导致矛盾和内耗。因为投资者不会在投入资金以后还跟你客客气气。在这
种情况下,因为现在国内的投资者很多,所以我建议引进国内资金,引人西方管理。
问:你有没有打算引进国内的风险资金?
答:有打算。因为我们是一个在国内操作的公司,国内风险投资肯定对我们有很多价
值,很多支持,也没有什么文化的隔阂。因为很多决定只有在中国的中国人才能懂得为什
么。如果不懂的话,就会产生很多争议。
问:但是国外的风险投资给你带来了很多有益的信息,如工业、技术、管理等,这些
国内资金是带不来的。
答:是的,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得学会按国际惯例进行董事会的管理。
问: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引入风险投资。根据你的经验,风险投资在中国
的实施存在哪些问题?
答:我觉得中国应该建立适合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在国外,虽然你的新
想法已被写进商业计划,但得到风险投资以后,你仍然有权调整方向。而中国的产业政策
对行业的划分则极严格,当风险投资投向这个公司以后,你要转向,就得去申请许可证,
申请不到就犯法了。国际资本介入的时候对此都是非常敏感的,别说违法,你我稍微有些
不对头,他们都会很紧张,所以我说第一就是政策风险。
问:这个风险在你身上有没有体现?
答:公司成立的时候和后来形成的搜狐不太一样,当时进入这个行业时,ICP的概念还
没有在中国建立,中国的ICP的概念都是由搜狐来定义的。在以前的电信政策中,信息服务
业的定义也很模糊,ICP是不是信息服务业所能管辖的信息?服务业是怎么定义的?ICP新
产生的一些层次怎么办?这些层次是由小公司来做的事,电信公司是做不了的。这就和在
美国,AT*T产生不了YAHOO和Excite这样的公司是一样的。这样如果把电信的政策延续到IC
P来的话,问题就特别多。
首先是国内的私营企业能不能做ICP?第二是外资能不能做ICP?如果以前一个企业做
了ISP,他转向ICP需不需要申请许可证?所有这些例子在硅谷就会有一个解释:爱做什么
就做什么。你几十美元申请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到底是一个什么模式根本就不清楚,但是
摸着石头过河,越来越清楚。所以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实际上是我们国家高科技发展的一
个绳索,把我们给捆起来了。我们不妨在风险投资这个领域搞一个特许政策,风险资金投
向高科技领域是一个特区,你可以灵活地选择自己的经营范围、业务范围。开始时写的商
业计划书,一年以后可能面目全非了,你得重写。这是我认为风险投资面临的最大一个挑
战。政策风险导致国际资本根本不敢进来。有些公司看到搜狐等等这些例子以后才能鼓足
胆量进来,但是政策问题不解决的话就会有大量资金等在外面进不来。另外一点就是中国I
T产业的一个整体成熟问题。不过现在好多了,至少大家都可以接受风险投资了。两年前去
谈风险投资别人根本就不理解。他会马上问你厂房设备的抵押、贷款等等。但是整体的成
熟度与硅谷相比还差得很远。从各个方面,都属于才刚刚认识这一阶段。
如何管理中国的企业
问:搜狐公司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机构调整等管理方面的问题,那么你在管理
方面面临着哪些困惑?
答:要建立一个高层管理的队伍,建立一个国际化操作模式,我们在努力寻求一种平
衡,既能弓队高层管理结构,同时又不能让这种结构把企业的创造性湮没,这是对企业的
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当一个企业只有十几个人的时候,它一般都非常具有创造性,特别有
工作热情,效率非常高,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百多个人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构
就会比较零乱。这种零乱导致任务不能及时完成造成的内耗还是比较大的。零乱有一定的
好处,就是创造精神,但是也带来一种效率的低下,所以就要引人结构。但引人结构又使
公司的企业文化变得比较僵硬,人事关系不协调,产生决策失误等等。这就要求你我创造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既有结构,又要维持其创造性,这是我面临的一个大的挑战。
问:你曾介绍过企业要有机成长的概念,这与中关村王志东从外面引进合并成一个"国
际纵队"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答:渐渐趋于完善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有机地成长。我们认为,一个在中国操作的
公司必须了解中国的情况。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来自于企业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
是从企业一开始就有的。但非有机成长带来的额外成本会破坏这种文化,这种破坏是较大
的。搜狐从一开始就在努力把握本地化和国际化之间的平衡,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个彻底的
国内公司,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与另外一个彻底的国外公司合并。我认为这样的合并带
来了很多的磨擦,会导致企业文化受损,交流非常困难。而且这是一种马拉松式的赛跑,
我坚信搜狐所代表的这种企业文化在长远看来非常有竞争力。
问:引进西方管理有没有必要
有这个必要。因为国际上有很多商业上多年积累的经验,有些事情你不要再去学了,
只需要拿过来用。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点我是接受的。但我特别注意在引用这种结构
时要小心翼翼地引用,添砖加瓦地引用,而不是大刀阔斧地引用,使得引用的结构不是断
臂后接上的异肢,使企业文化产生抗体。这就要逐渐地切入。因为到目前为止搜狐的投资
非常小,而我们创造出这样的品牌,它的爆发力就来自于他的员工,来自于企业文化,所
以在引进结构时要千万小心不要让结构把这种文化破坏。
ICP用词不当否
问:你曾强调过"内容为王",但国内的ICP都是从其他网站上摘抄东西下来,自己没有
信息来源,如果没有信息来源,那怎么能把网站内容做好呢?
答:1998年时大家认识到网站是一个搜索引擎,1999年大家认为它是一个媒体。是媒
体就必须有东西让别人读,那你如果不去创造原始内容的话,你就没法跟传统媒体比。但
是大家必须知道网站不只是媒体,它要超越媒体。
网站是以内容为王,如果把这个内容定义为传统媒体的内容的话,网站是活不下去的
。我们当时提出内容为王是1997年,当时大家都没有意识到阿站是一个内容,是一个大家
公共的传播媒介。那时业界互联的计算机还是数据库,是给各层领导人提供参照意见,给
企业决策提供背景、数据等方面的一个东西,所以那时候说你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同站就必
须有很好的内容,才能吸引大量的受众。但是现在再提内容为王已经过时了。现在大家都
已经意识到他是一个媒体。我可以看电视,读报纸,我也可以到网上去获得消息。但同站
远远超过内容,网站要想成功,除了抄写以外,还有很多新的东西。搜狐没有任何记者,
但搜狐将会发展很多很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东西。比如我们有了免费的电子邮件,马上要
有全新版的免费电子邮件。这个东西报纸不可能有,这就是网站的优势。
问:所谓的ICP不是指的网站内容提供商吗?
答:这里讲一点。ICP这个词用得不太对。在美国ICP指的是非常狭窄的一些公司,有
几个是ICP,如ZDDNET,CNET,SPORTLINE和被兼并了的WEIRD等,这些是ICP,叫contentpr
ovider,就是有很多记者写很多文章被发表在网上,为网站提供内容。但是在国内这种叫
法被用滥了。原因是中国人对缩写的词比较容易记住,在国外涌现出来的很多名词比如用
户、internetmediacompany、digitalmediacompany等就ICP就跳出来了,还有一点就是ISP
在美国是用得很广的,它有一个特殊的定义就是他要给人们提供上网。Service还不是简单
的服务的概念,ISP的"S"代表一个非常具体的含义。这个具体的含义就是帮别人上网,做
一些与上网相关的服务,如主页面空间的租赁、域名的注册等,这叫ISP。因为ISP在美国
用得特别的广,所以ISP传到中国来,中国人对缩写词又记得很好,所以ISP在我国用得也
特别广。ICP在美国用得并不很广,所以把现在各种各样的网站都叫ICP是不对的。狭窄的
一些公司,有几个是ICP,如ZDDNET,CNET,SPORTLINE,和被兼并了的WEIRD等,这些是IC
P,叫contentprovider,就是有很多记者写很多文章被发展在网上,为网站提供内容。但
是在国内这种叫法被用滥了。
原因是中国人对缩写的词比较容易记住在国外涌现出来的很多名词比如用户、interne
tmediacompany、digitalmediacompany等,所以ICP就跳出来了,还有一点就是ISP在美国
是用得很广的,它有一个特殊的定义就是他要给人们提供上网。Service还不是简单的服务
的概念,ISP的S代表一个非常具体的含义。这个具体的含义就是帮别人上网,做一些与上
网相关的服务,如主页面空间的租赁、城名的注册等,这叫ISP。因为ISP在美国用都特别
的广,所以ISP传到中国来,中国人对缩写词又记得很好,所以ISP在美国用特别广。后来
大家发现,既然美国有ISP了呢?实际上不是的。ICP在美国用得并不很广,所以把现在各
种各样的门户站战场为都叫ICP是不对的。中国对成立了一个ICP联盟,当时我就说这名字
是不对的。
那么ICP既然这么叫了,就产生了你刚才的那个问题,网站就是content。实际网站完
全不是content,现在门户站点、各种门户站点、各种商业站点全笼罩ICP这个名字下面,
是一种误导。中国曾成立了一个ICP联盟,当时我就说这名字是不对的。
问:搜狐目前正处在一种迅速扩张的过程中,也必然要面临很多问题或隐患,你怎样
避免在扩张中失败呢?是单纯引进西方的管理就行了吗?
答:搜狐不会在扩张中失败,因为搜狐从一开始就是东西方的结合,走的每一步都非
常慎重,表面上迅速扩张,背后却非常稳健,表面上发展很快,实际上非常保守。包括我
们没有兼并,都显示我们一种保守的态度。因为合并是要付出代价的,会使公司过早地把
股本结构变成一种分散的结构,在公司还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与创业阶段相适应的文化底
蕴。
问:这就是你刚才所说的有机的发展吗?
答:对。搜狐虽然不盈利,但对收人是非常重视的。在投入那么少的时候获得很大的
回报也反映出我们金融操作上的稳健和保守,1998年我们靠那么一点钱签了那么多合同,
把网站靠广告赚钱的模式确立下来。
知识≠能力
问:现在高科技领域有一批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开始出现,你认为这些知识型的企业家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答:首先最好让自己国际化一点。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国情,但西方的商业发展确实是
非常成熟的,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要注重宣传、品牌、服务和消费者的反应等,因为国内往往把创业者理解成科技
人员。我认为知识分子办一家公司与一个老板在街道上开一个餐馆在操作规律上没有太大
的区别。
同时我不同意把读书多些的人都叫知识分子。因为这些人有些人能干事,有些人干不
了事,餐馆老板有人没读书,但他真正做得很出色。
在我面试新员工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时,要求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受教育只是
一个参数,我不会因为他受过什么教育就对他另眼相看。我更看重实际做事的能力。一个
人读过本科、研究生,甚至受过更高等的教育,但在商业上他可能还是个小学生,你没有
理由让他把这件事做好。也不是说他就一定做不好。教育只是一张门票,但你能不能加入
公司还要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实干精神。一流、二流大学没有太大区别,关
键是做事的态度。
问:新浪和中国网都在准备上市,搜狐有什么想法,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答:上市后在资本市场融资比较通畅,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发展。但也有缺点,它会
把公司的很多注意力放在包装这个公司上,来迎合股民的要求。选择私下融资还是选择上
市是公司的一种决定。上市本身不代表成功,它代表一种融资手段的成功。我们之所以不
去争取要第一个上市,因为我觉得我们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而且我们认为从公司发展的角
度来讲,对公司最好的就是通过资产融资,能使我们的竞争力更强。商业:赚钱耶?理想
耶
问:你们公司介绍中说公司致力于商业发展模式,为什么这么说?
答:我的意思是我们以一种商业的模式来建议网站。国内很多公司往往是做一个产品
,搜狐是在做商业。我们把网站当作公司来做,它要考虑市场销售、品牌、产品。技术、
受众、收人、消费行为及最终商业的成功,中国要想发展高科技,没有商业上的成功根本
无从谈起。
中国以前对高科技和科教兴国的理解就是科研,研究所、大学、教授彻夜作战搞出一
个研究成果,这样好像中国的科技就有希望了,那是差得远呢。
科教兴国应该把高科技都当商业来做,如果它们把科技当作商业来做,在每一个领域
都产生出一批优秀的企业,那国力就上去了。
另外,中国的传统对商业的地位一直看得很低。中国的很多企业失败的原因还是从商
动机不纯洁。很多人从商是为了当个人大代表,要出名,要当官,当你把这些作为追求的
目标而不把商业作为追求目标的时候,就容易好大喜功。我自己认为,商业可以作为人的
最高理想。
问:商业的目标是要赚钱的,可是搜狐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赚到钱。这怎么解释呢?
答:互联网领域是一场巨大的革命,你必须迅速成长来形成你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需要很大的投资。商业的终极目的是赚取利润。但赚取利润还得看在什么样的时间尺
度。现在搜狐完全可以赚钱,只要我不去扩张,完全停留在十几个人的规模,小本经营的
运转,肯定会有利润。但在互联网这个领域内,在更大的参数衡量下,它是个败笔。因为
我们没有花更多的钱去投入,让它获得更好的品牌、受众认知度和收人,我现在有收人,
但是负数,因为花销更大,但我的花销是为了扩大再生产,为了更大的发展。
看朝阳就是看中国第四代商人
改革开放20年,中国人经历了四次创业高潮。
第一次在80年代初期,也就是当时被我们嘲弄为穷得只剩下钱的个体户。
第二次是在80年代中期,其主体是在砸五铁的热潮中非常不情愿的下海经商者,主要
来自于国有企业以及政府机关。
第三次是在90年代初,确切的说法是邓小平南巡以后,文化人与机关干部在前两类创
业成功者的示范下下海从事包括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在内的三产。
如果说头两次的创业热潮有着被迫与无奈的因素,那么,到第三次热潮兴起时,已是
创业者们主动的选择。如今回头来看,这三批下海者不但成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改革先锋
,同时也是目前市经济的主导力量,其诞生出来的一批企业家让我们不得不仰视才见。总
结其成功之路可以看出,敢为天下先的魅力与短缺经济的时代背景以及转型时期的优惠政
策是带其踏上创业快车道的三驾马车。
眼下,在新世纪的朝霞中,正在形成的创业热潮可以说是中国的第四代,这批创业者
的主体基本上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足音成长起来的青年,如今人到中年,热情化作行
动,多数人都已经在自己的领域里成为中流砥柱,颇富建树,横空出世的创业欲喷薄而出
。高峰落,会打击投资商和市场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信心,会打击中国人对第四代商人的
信心。
确实,作为第四代商人的杰出代表,有许多不同于前三代商人的特点与优势,也有着
前者所没有的风险与困难。
前三批创业者严格地来讲更近乎于淘金者,许多人用寻租的手段获取了高额利润,为
此常常表现为不择行为甚至不择手段,当然也是因为时人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太多的选择余
地;但是眼下的第四代人在市场经济已经初具规模的大环境里,再也不可能采取五年前甚
至十年前的游戏规则,故而其创业的动机也自然从单纯的赚钱转向追求事业成功。他们多
半是从自身的知识结构出发,有明确清晰的市场定位,有出类拨革的专业水平和清醒成熟
的经营理念。
另一个与以往的创业者不同的特点是前几批人的第一桶金是相对容易得多,而今天的
创业者是以知识苦力的角色出现,用自己智慧的血汗来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对他们而言
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过程,也正是因为这一过程,使得他们在以后面对更大的风浪时能够
比其前辈有更多的承受能力者一直没来得及补的管理一课,他们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到市
场管理上,而非利用其他手段来壮大自己,这种后来居上的优势常常会是今天这些老牌大
公司所永远难以企及的。因为,对于这前几次创业者中的佼佼者而言,其先天不足后天往
往无法弥补,所以,可以预言这新近崛起的第四代创业族群在未来的一轮经济高潮里青胜
于蓝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代创业者往往是有备而来。他们也许不愿意把自己做成公众人物,不会到大学里
去演讲,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曾经盖了几处房子留了几块地。他们不需要,因为凝聚着他
们的心血的产品已经说明了一切,甚至他的产品散布在万家灯火中时,即使他们不去声嘶
力竭夸夸其谈,别人也没办法忽视他们;他们也许不会有前几代创业者那样的所谓社会责
任感,比如参加很多公益活动大笔大笔的捐款。他们不需要,因为他们挣到的是自己的智
慧心血钱,他们不会感到良心不安,也不担心自己的历史会被揭穿,所以他们心安理得。
在那遥远的地平线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他们艰难又坚定、辛苦又辛勤、孤独又孤傲的身
影,那是一代真正的企业家正走入中国的视野。
美国《商业周刊》在1999年9月27日,推出25位网络英雄。这份榜单中的第一类人为"
网络帝国的建造者",包括岁佐斯(Amazo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建了最大的网络零售公
司)、凯斯(AOL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建了最大的网络服务公司)、库哥(Yahoo!首
席执行官,创建了最大的网络人口同站)。
第二类是网络事业的创新人物,包括惠特曼(Ebay首席执行官,拍卖网站的先驱)、
何赛柯斯(E——Trade首席执行官,网上券商的先驱)等。
第三类是网络银行家或风险投资家,如日本软件银行公司董事长孙正义、今年成功地
为22家Internet公司股票进行IPO(初次公募)的高盛集团常务董事菲特等。
第四类为网络远见者,如摩根士公司常务董事米克尔(预言了电子商务淘金热)、肯
锡公司合伙人海格尔(两本著作道出Internet淘金成功之道)和Sun创办人、首席科学家卓
尔(爪哇语言的发明者)。
第五类是网络建筑师,包括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斯特纳(带领IBM领先迎接网络
时代),DOUBLECLICK创办人、首席执行官欧康纳(构建第一个网络广告公司),ExedusCo
mmunications的首席执行官韩卡克(替企业管理网站的先驱)等。
第六类则为网络事业规划者,包括第一大网络商——嘉信理财公司总裁兼联合执行官
普特拉克,网络设备龙头厂商——思科系统董事长七伯斯和首创上网销售电脑的戴尔公司
董事长戴尔。
同登榜上呢?这是值得任何一个关心企业的中国人应该关注的问题。做中文世界的杨
致远一直是张朝阳的梦想。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 作者:张海棠、宋均营
--------------------------------------------------------
--
我乃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年少多金神勇威武天下无敌宇内第一寂寞高手刀枪不入唯
我独尊玉面郎君仁者无敌勇者无惧金刚不坏英明神武侠义非凡义薄云天古往今来无与伦比
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待友热情对敌冷酷阴险狡诈无所不为心狠手辣无恶不
作对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两肋岔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慷慨大方头脑精明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百折不饶百打不死侠中豪杰人中龙凤有情有义有胆有色举世无双既酷又帅人之表率诚实可
信谈吐大方风度翩翩气势凌人气质高贵典雅单身贵族貌赛潘安智胜孔明勇比子龙义超关羽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8.43.1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1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