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yjun (大侠&奋战江湖&闭关), 信区: People
标  题: 周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25日19:25:0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周公 
朝代 夏、商、西周 
性别 男  
身份 皇族 
事迹 &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兼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 
描述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因封地
在周(今陕西省歧山北),称为周公。他一生经历了文王、武王、成王三代,曾辅
佐武王灭掉殷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出师东征,平定叛乱,分封诸
侯,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他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地位上起了关
键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
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他从
小就孝敬父母,诚实忠厚,多才多艺,聪明伶俐,深得文王的喜爱。文王在世的时
候,周公和他的哥哥姬发(后来的武王)常在他的左右,帮助处理政务。文王为周
代的发展和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没有来得及灭掉商朝就死去了。 周武王
继位后,周公成为武王的助手。这时候,周公的地位和老臣姜太公相当,都是武王
左右最得力的大臣,共同筹划灭商大计,完成文王未完成的大业。 两年后,周公
和武王一起在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和联合伐商的各国诸侯订立盟约,检阅军
队。盟津路商朝的首都很近,在这里演武检阅,就是向商朝的试探和示威。 盟律
会盟后的第二年,武王在周公等人的辅佐下,统率战车300辆,勇士3000人,士卒
4万5千人,渡过盟津,在商郊牧野集众誓师,誓词就是《尚书》中的《牧誓》。 
《牧誓》是周公所作。全文分作两段。第一段痛斥商纣王只听妇人(妲己)的话,
祭把祖先天地之神;连自己同祖兄弟都不任用,反而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让他们
暴虐百姓,导致天怒人怨,招致段纣王灭亡;第二段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罚,宣布作
战纪律,鼓励战士勇猛杀敌。 商纣王派出的兵是一批临时抓来的奴隶和俘虏。这
些人对商朝早已心怀怨恨,和武王的联军刚一交战,就掉转枪头,往回冲杀,纣军
溃败。武王顺利占领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从此,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 灭商后,如何处置殷商奴隶主和上层贵族,武王征求大臣的意见。太公望——
姜尚表示:这些人统统杀掉,不留后患。 周武王不同意,又找来大臣召公商量。
召公说:“有罪的杀,没罪的留下。”武王心里想:举凡有罪者,不分轻重一律杀
掉,也不行。 于是,武王又找来周公。周公说:“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居
,耕种原来的土地。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 周公这种给降者以生路
,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深得武王的赞许。武王命令召公释放被囚禁的箕子
和被关押的贵族;修整商容故居,并且设立了标志;让闳夭修整了被纣王残害的大
臣比干的坟墓;命令南宫括散发了鹿台的钱财,打开钜桥的粮仓,赈济饥饿的殷民
。这一切措施都表明要反殷纣之道而行之,给受殷纣残害的人平反昭雪,大力争取
殷人之心。 为了统治商朝的遗民,武王把原来商王直接控制的领地分成三个区:
原殷都朝歌以北地区(今河南省汤阴县一带)为邶,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一
说霍叔居部)掌管;朝歌以东地区(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为卫,封给武王的弟弟
管叔鲜掌管;朝歌以西地区(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为部,封给武王的弟弟蔡叔度
堂管。此外,封周公于鲁(今山东省曲阜市)。 灭商归来,在镐京(今陕西省长
安县)武王同周公谈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方。由
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周公焦虑万分,他虔诚地向先祖太王、季王、文王祈
祷。他说:“你们的元孙某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们欠了上天一个孩子,那就让我
去代替他。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艺。你们的元孙某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
。”在今天我们看来,觉得这种祈祷是好笑的,可是对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
周人来说,那是十分真诚无私的。 尽管周公真诚地愿意代替武王而死,但祈祷是
无用的。不久,武王还是病故了。武王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周公,并
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 武王死后,周公
立武王之子诵继位,这就是成王。成王当时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面对国家初立
,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应付复杂的局面,
这个责任便落到周公肩上。 周公摄政,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然而受封在东方监
视武庚的管叔和蔡叔,对周公摄政很不满意。按照兄弟间排行,管叔行三,周公排
四,管叔是兄,周公是弟,不论是继位,还是摄政,管叔都比周公有优先权。所以
管叔不服。蔡叔虽然行五,但他的态度支持管叔。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不利
于孺子(成王)”,想谋害成王,篡夺他的王位。 灭商后的第三年,管叔、蔡叔
鼓动商朝旧势力的代表、封于邶的武庚禄父一同起来反对周公,发动叛乱。响应的
有东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密切的大小方国。这对刚刚建立的
周朝来说,是个异常沉重的打击。如果不平息叛乱,周朝先世经营了几十年才建立
起来的功业就会毁于一旦。周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然而,周公临危不乱。他
首先稳定内部,保持团结,说服太公望和召公爽。他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形
势而主持政务,是担心天下背叛周朝。否则我无颜回报太王、秀王、文王。三王忧
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才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
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的。” 周公统一了内部意见之后,第二年举行东征
,讨伐管、蔡、武庚的叛乱。出征前进行了占卜,周公向臣子们讲了一番话,他说
: “殷人刚刚恢复了一点儿力量,就想乘着我们内部混乱,起来造反,重新夺回
他们已经失掉的权位,说什么他们‘光复旧业的机会到了!’妄图再让我们成为他
们的属国。这是白日作梦!我告诉大家,殷人里头有一伙人,愿意出来帮助我们,
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够平定叛乱,一定能保住文王和武王的功业。” 又
说:“我们小小的周邦,是靠了上天的保佑才兴盛起来的,我们承受的是天命。为
了这次出征,我又占卜了一次,卜兆表明,上天又要来帮助我们了,这是上天显示
的威严,谁都不能违抗,你们应该顺从天意,帮助我成就这个伟大的事业!” 这
是动员,也是命令。巨子们听了,众志成城,随同周公一起东征。周公的话,史官
记载下来,这就是《尚书》里的《大诸》。 周公东征,是一场很艰苦的战争,是
武王伐纣之战的继续。这次战争持续了三年,终于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庆联合的
武装叛乱。武庚、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蔡叔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胡品德高尚,
为人善良,和他的父亲大不一样。周公听到之后,便提拔他作鲁国卿土。胡把鲁国
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他封到新蔡。 周公讨平管、蔡之后,乘胜东进,消灭了参
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 周公东征的胜利,粉碎了以武庚为头子的反动势力的复
辟阴谋,把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沿海地区。 如何统治被征服的地区,是战
争胜利之后的大问题。武庚和奄国、淮夷的叛乱,表明重要地区不能再用旧的氏族
首领,必须分封周族中最可信赖的成员,这和武王分封已经有所不同。 周公把弟
弟康叔封派到商王统治的中心地区,以朝歌为都,建立卫国,为卫侯。分给他殷民
七族,大多是些有某种手工艺专长的氏族。康叔封的封地不仅面积大,而且统有八
师兵力,以防止殷民的再度反抗。为了使康叔封强化统治,周公先后给康叔封发布
《康法》、《酒浩》、《梓材》三篇文告,这是周公对被征服地区的施政纲领。三
篇的主旨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为的是使殷民经过战乱后安定下来,从
事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 康叔封上任的时候,周公特别嘱咐他说:“小人
是难治理的,你要尽心竭力去作,不要贪图安逸玩乐,那样才能把殷民治好。我听
人说:‘民怨不在大,也不在小,在于使不驯服的人驯服,使不努力的人努力。’
你的职务就是把我们周王的事业发扬光大,安定股民成为我们周朝顺从的百姓。”
 如果段民反抗,周公告诉康叔封,要实行坚决镇压。他说:“假如当政的人不对
罪犯实行惩戒,上天给我们的法律就会紊乱和废弃。我们应当依照文王制定的刑罚
,去惩处那些不可宽大赦免的人。”但是,“执行刑罚要慎重。人有小罪,如果不
是偶然的过失,而是明知故犯、坚持不改,其罪虽小,不可不杀。人有大罪,如果
出于一时过失,不坚持错误,不顽固到底,能自首悔罪,无所隐瞒,其罪虽大,也
可不杀。”周公就是这样教导他的兄弟,把他的一套统治办法带到卫国去。 周公
的长子伯禽,封到奄(今山东省曲阜市)地区,建立了鲁国。分给伯禽殷民六族,
也都是具有某种专长的手工业氏族,作为鲁公的奴隶。姜太公原被封为齐侯,都城
营丘(今山东省临淄北),这次姜太公平定叛乱有功,封地扩大到“东至海,西至
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建立了齐国。 周公的同姓召公爽被封到燕,召公长
子在平叛之后才就封,建都于前(今北京一带)。燕是周王朝东北方的屏障。 此
外,唐叔(成主的弟弟)封在以前夏朝的所在地(今山西省太原市市),建立了晋
国;封正的哥哥微子反对纣王,也反对武庚叛乱,因此也受了分封,在商丘(今河
南省商丘市)建立了宋国。周公还分封了大大小小的同姓国和异性国。据记载:周
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公把周朝的同姓兄弟、功臣、贵族安插
在全国各个重要据点,这样,周王室就处在一个安全的屏障之中。 此外,各诸侯
国又在国内把一部分土地分赐给大夫,称为采邑。这一系列大小奴隶主,构成了周
朝统治全国的基础,也组成了以王室为中心包括许多诸侯国的统治体系。 周公还
设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中央有太师、太保,辅助周正统治天下;有三事大夫:常
伯、常任、准人,分别管理地方民事,选任政府官吏,负责司法审判等;有六大:
大史、大祝、大卜、大宰、大宗、大士,分别负担诸行政事务和宗教祭扫活动;还
有司徒(管农田耕作)、司空(管百官职事)、司马(管军事军赋)、司寇(管司
法)、虎臣(管宫廷侍卫)、膳夫(管出纳王命)、趣马(管天子马匹)等等。这
些统称“内服”职官,都是专管朝廷事务的。 此外,还有许多“外服”职官,如
侯、甸、男,是处理诸侯国事务的。在诸侯国内和卿、大夫的采邑里,也设立了一
套政治军事组织。 同姓诸侯除了和周天子保持着从属的政治关系以外,还和周天
子保持着严格的宗法关系。宗法关系的中心是确认摘长子的继承权。搞长子的继承
权有明显的政治性质,他不仅可以继承财产,而且可以继承政治地位。 周朝实行
同姓不婚制度,异姓之间结婚不受限制,这样,周天子和异姓诸侯之间,就可以依
靠通婚建立起血缘联系。所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叔伯,称异娃诸侯为甥舅,从
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封邦建国确立起来的统治机
构,就好像一条绳索,紧紧地捆在奴隶大众身上。同时,周天子也用这条绳索去牵
制各国诸侯,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周公以前就有,但是到
周公执政和辅佐成王期间,这些制度更加完备了。周公正是通过这些制度,凭借着
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把他对付殷人的那一套政策贯彻下去。周公实行这套办法
是有效果的,经过10年努力,到成王当政时,政令可以下达到各封国的各国官吏。
周朝的统治终于巩固了。 周朝的都城在丰、镐(在今西安附近),远离中原,偏
于西部。周公东征班师以后,决定营建东都洛邑(今洛阳市西),以便有效地控制
东方,就近镇压股旋奴隶主的反抗。 周公辅政的第5年,正式营建洛邑。这年5月
,周公来到洛邑,全面视察了新邑规划,重新占卜。卜兆表明,洛水之滨营建新都
人占。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内城万1720丈,外城方70里。城内宫殿富丽堂皇
,新都叫新邑,又称新洛邑。 在洛邑营建矿之前,周公还建工了一整套礼乐制度
。所谓礼,指的是阶级社会划分等级名分的典章制度。礼非常复杂和烦琐,几乎包
括了贵族们衣食住行丧葬婚嫁等一切行为规则。概括起来有5类:一为吉礼,用于
祭扫鬼神;二是凶礼,用于丧葬凶荒;三为宾礼,用于朝聘接待;四为军礼,用于
兴师动众;五为嘉礼,用于饮宴婚冠。所谓乐,就是音乐。这在当时是少数奴隶主
才能享有的特权,什么等级什么场合用什么乐,有严格的区分,不能滥用。礼和乐
相辅相成,是巩固周朝等级制度的手段。 当东都洛邑建成时,周公的礼乐也制成
。这时成王已经长大,周公便把政权交给成王,自己退居辅佐地位。周成王迁都洛
邑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在新都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且宣布各项
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说的“制礼作乐”。 周成王执政后,周公担心成王年少,贪
图安逸,便写了一篇《无逸》,劝勉成王:要懂得点勤劳辛苦的好处,不要一味贪
图享受。要学习商代几个贤王和周文王的榜样,爱护百姓,励精图治,以便长久地
享有王位。反之,不关心百姓疾苦,一味骄奢淫逸,就不会得到好下场。他举例说
:当年殷王中宗在位,作事严肃谨慎,行动瞻前顾后,常常反省自己,不敢纵情享
乐,荒废政事,所以做了75年国君。高宗也善于治理国家,上下没有怨言,做国君
达59年。祖甲长期在下面当下民,懂得民间疾苦,因此他继位以后,能爱护百姓,
施以恩惠,不欺侮鳏寡,治国达33年。此后继位的国王,生下来就只会享受,整天
沉迷于花天酒地之中,不晓得耕作的辛苦,不重视小民的劳动,所以,在位时间都
很短,或者十年八年,或者五六年,或者三四年。他谆谆告诫成王,教导他成为一
个有作为的国君,要像文王那样礼贤下土,治理好国家。 周公对成王的教导和辅
佐,是有效果的。成王执政后,能按照周公规定下来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重视农
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在中原和沿海区进行贸易活动,使商业走向发达。成王执政
37年,继位的康王执政26年,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繁荣景象,是我国奴隶制发展
的鼎盛时期。 周公为了周王朝的事业,用尽了毕生的精力。到了晚年,他回到丰
的地方。后来得了病,临终前嘱咐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地方,以
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 周公死后,成王用最隆重的天子礼节,把周公葬在毕原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那里有文王陵和武王陵。把周公和文王、武王葬在一起
,是表示周公的功劳大,完成了文王和武王的未竟事业。  

--
                                                      ┏━┓          
      ┏━┓                                          ┃江┃          
  ┏━┛大┗━━━━━━━━━━━━━━━━━━━━━┛湖┗━━━┓ 
  ┗━┓侠┏━━━━━━━━━━━━━━━━━━━━━┓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4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