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ujialun (水过无痕), 信区: People
标  题: 王温舒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1日14:05:2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王温舒 
朝代 秦汉 
性别 男  
身份 文臣 
事迹 &酷吏加贪官 
描述 西汉建立以后,经过六七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了武帝时期,封建的政治、经济都达
到了鼎盛阶段。与此同时,一批豪强地主势力也开始膨胀起来。他们凭借强大的宗族势力
,勾结官府和贵族,武断乡曲,横行霸道,大量吞并农民土地。为了打击豪强地主势力,
汉武帝重用了一大批酷吏。这些人以皇权做后盾,以酷杀而著称。他们的活动,对于抑制
豪强地主的气焰,加强专制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必须指出,有些酷吏决非清官
廉吏。他们往往以酷行贪,以酷掩贪,这既是他们聚敛财富的主要方式,也是这一时期贪
官的重要特点。因此,一批豪强地主被打下去了,一批酷吏贪官却滋生起来,这是汉武帝
始料所木及的。王温舒就是这批人中的一个典型。(一)以杀立威 王温舒,阳陵(今陕西
咸阳市东)人。年轻时就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了抢夺路人财物,他常常在月黑风高之
夜以锤杀人而埋之。这种杀人越货的强盗行径,养成了他后来好杀行威的暴虐性格。后来
,地方上让他试作亭长,这是一个乡村基层的官,管理一亭(汉制,十里为一亭)的治安
警卫,兼理民事。但试了好几次,他都干不好本职工作,因而罢去。此后,他又在县衙门
里充当小吏,逐渐升为廷尉史。不久,王温舒投靠张汤。张汤也以严酷著称,用其为御史
,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后,杀伤甚多。其暴虐性格又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时汉武帝主张
全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厉打击危害专制统治的行为,在这种形势下,乐以刑杀为
威的人往往提拔较快。故王温舒很快就升迁为广平郡(今河北曲周县北)都尉,辅佐郡守
负责全郡的军事和治安,是一郡的主要长官之一。为了治理广平的治安,他从郡中仔细挑
选了十几个果敢能任事、一往无所顾的人充当郡吏,作为自己的爪牙,去督捕郡内“盗贼
”。王温舒之所以重用这批人,自有他的想法。王温舒了解到这批人以往都犯有重罪,只
不过没有暴露,仍然逍遥法外而已。王温舒将此作为控制他们的重要手段,如果你督捕“
盗贼”有功,颇得王温舒满意者,无论你以前犯有多么严重的罪行,他都不加处罚;而如
果你督捕“盗贼”不力,甚至有意回避或加以庇护的话,那就不但诛杀其身,还要灭其全
族。这样一来,这批人没有不竭尽全力的。至于是否滥杀无辜,王温舒是不管的。这种严
酷的手段颇为见效,广平周围,齐、赵之效的“盗贼”乃不敢接近广平。广平以此号为“
道不拾遗”。 应该指出,封建统治者所指的“盗贼”,首先包括甚至主要是指那些走投无
路、被迫起来进行反抗斗争的农民群众。他们的斗争威胁了汉王朝的封建统治,所以封建
统治者必须用最严酷的手段将他们镇压下去。王温舒正是起到了刽子手的作用。 广平郡内
道不拾遗,使王温舒声望大著。汉武帝知道后极为赞赏,立刻提拔他为河内郡(今河南武
陵县西南)的太守。他成为一郡之最高行政长官。 广平、河内两郡相隔不远,王温舒在广
平时就知道河内的一些豪强之家。这些豪强不守法庭,称霸地方。他们不仅宗族势力强大
,而且往往连成一体,沆瀣一气,官府对他们毫无办法。这当然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汉
武帝这次把王温舒派到这样的地方。正是要他以严厉的手段惩治这批豪强。 这年九月,王
温舒到河内走马上任。他立刻做了一系列的部署。鉴于当时官府的驿站传送文书速度太慢
,他另外命令准备私马五十匹,部署在河内至京师的沿途上,作为另一套驿站。他要求凡
有河内、京师的往返文书,一定要以最快速度传送。同时,他又仿照在广平的办法,挑选
若干名曾犯有重罪而又果敢任事的人充当郡吏,让他们到第一线去逮捕郡中豪强。短短时
间里,就以各种理由将郡中豪强大族基本上全部捕获。然后三温舒穷加审问,转相株连达
千余家,当然其中有不少无辜平民百姓也被牵连进去。首战告捷后,王温舒立刻上书武帝
,提出对这批人的惩处方案;大者诛全族,小者杀其身,无论大小其家产统统没入官府。
过去,此种文书若通过官府驿马递送,往返费时很长。这次王温舒使用率先设置的私人驿
马传递,书奏不过两日,汉武帝的允准诏书就已到达,河内官民对其如此神速莫不感到惊
讶。诏书一到,一场大规模的杀就开始了。上万人成了刀下之鬼,“流血十余里”。真是
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这对那些横行乡里的豪强地主来说,是咎由自取,但对大多数无辜
被牵连的平民百姓而言,真是血海奇冤。 经过这番刑杀,也收到了在广平那样的效果。从
九月上任到十二月底,短短三个多月,郡中安宁,无犬吠之盗。人们侧目而视,重足而立
。全郡都沉浸在一片恐怖之中。当时尚有个别人闻风逃到旁郡,王温舒派人前往追捕,待
捕获回郡,已是第二年春天了、按汉朝法律规定,秋冬行刑,春夏不准杀戮。眼看透到的
人非要等到秋后处决,王温舒顿足叹道:“哎呀!假使冬季再延长一个月,我就可以彻底
完成这个任务了。”杀人,对王温舒来说,已成为一种嗜好;人命,全被他视为草芥。 无
辜平民和豪强地主的白骨为王温舒垒就了向上爬的阶梯。他在河内的“治绩”,很快传到
朝廷,汉武帝把他视为十分能干的人,准备予以重用。当时京师治安很成问题。汉初以来
,由于政府、私人铸钱并行,从而使币制十分紊乱。武帝决定由国家收回铸币权,并以严
刑竣法禁止民间自由铸钱。但利之所在,人不畏死。民间私铸钱币者仍不乏其人,京师一
地尤盛。为了严惩私铸钱币者,武帝乃起用酷吏治理京师。先是任义纵为内史,作为京师
一地最高行政长官,这次又将王温舒拔到京师为中尉,让他专管京师的治安。这对王温舒
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飞跃。过去他一直是地方官,如今却一跃成为京官了。在京师,王温
舒仍故伎重演,像在河内一样,以酷杀行威。他专门选用那些专好猜疑、心狠手毒、敢于
祸及别人的好毒之徒,作为自己的鹰犬。当时又纵早以酷暴著称,它位又在王温舒之上。
王温舒想干的一些事情如果事先没有请示义纵,义纵就对他加以凌辱。并从中掣肘,败坏
其功。因此,在京师王温舒并不能像在河内那样恣行无忌,快其意而行事。不久,义纵因
反对杨可告缗而以“废格诅事”被杀,王温舒辄被提为廷尉,成了掌管刑狱的全国最高司
法官,为中央九卿之一。但王温舒此人酷暴少文,嗜杀成性,至于国家法律常被置于不顾
。对一些大案、疑案更是昏昏不辨。显然这种人是不适宜担任最高司法官的。所以时隔不
久,当接替王温舒为中尉的尹齐被免官后,汉武帝乃将王温舒廷尉一职免去,让他仍担任
中尉,负责京师治安。而这正符合王温舒的心意。上次任中尉时因有义纵掣肘,因而不能
不有所顾忌。、现在义纵已死,没有谁敢和他刁难,王温舒又可以肆无忌惮了。他对京师
风俗人情十分熟悉,对一些豪强恶克也很了解,他就重用这些豪恶之吏。这些人善于深文
周纳,巧低人罪,他们要想惩治谁,就千方百计地给你罗织罪名,谁也休想逃脱。而且一
旦落入他们手中,无不惨遭严刑拷打,到头来,“大抵尽靡烂狱中”,极少能够生还。他
们常常对下户中的好猾之人采取这样暴虐的方法,使其身死、家亡、族破,意在警告那些
豪强大户,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刑杀,在短时间里收到了成效。京师,似乎安宁了。(
二)以酷行贪 如果我们以为王温舒仅仅是一个以杀立威的酷吏,或是专门对付豪强地主、
刚正不阿的廉官,那就不对了。王温舒还是个贪官。他与其他贪官相比,虽然在本质上并
无二致,但其贪的手段确有不同。以酷行贪,以酷掩贪,这是表现在王温舒身上比较突出
的特点。 王温舒有两副面孔, 一副是“酷”。在无权无势者面前,他如虎似狼,酷虐非
常。被他毫不留情杀死的那些人都是无权无势之人,当然其中还有不少平民百姓。即或是
身为贵戚,如果不居权要之位,他也要侵夺之、侮辱之。但在有权有势者面前,王温舒又
换了一副面孔,这就是“谄”。史载;“温舒多焰,善事有势者。”他之所以能从一个小
吏爬到九卿之一的高位,与他的善事权责分不开的。在权势者面前,以酷虐著称的王温费
变成了俯首帖耳的绵羊,尽管他以察奸惩恶为职,但那些权势者即使“有奸如山”,他也
不动你一根毫毛,并千方百计地加以回护。正因为如此,作为回报,权势者们通过各种渠
道,向各种人士为王温舒游说,使其声誉鹊起。王温舒官运亨通,与这些权贵们为他造的
舆论大有关系。 王温舒摆出这两副面孔,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贪。在无权无势者面前
,他以酷行贪;在权责者面前,他以馆行贪。其手段不外是贪污和纳贿两种。就其贪污而
言,主要是贪污被淹没的财产。在广平,在河内,在京师,他杀了几万人,被籍没的人家
恐怕也有数百上千家。对这些籍没入官的财产,他当然不敢全部鲸吞,只能从中染指一部
分。就其纳贿而言,情况就多了。正因为他掌握了人们的生杀予夺大权,以权换钱也就有
了雄厚的资本,加上他以暴虐酷杀著称,更使他在这场权钱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一些豪
强地主虽无权无势,却有的是钱。更何况花钱买命,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于是他们
大行其贿,以求脱祸,这是可想而知的事。一些无辜百姓为求免遭株连,被迫破产行贿也
完全有可能。更有那些“有奸如山”的权贵,因受到王温舒的包庇回护而逍遥法外,他们
当然愿意拿出大量钱财进行贿赂,作为对王温舒的报答。这方面的具体细节,虽然史料语
焉不详,但也透露了一些信息。史载,王温好任中尉以后,“数岁,其吏多以权贵富。”
王温舒的爪牙都因权贵的拥佑贿赂而暴富,他本人就更不用说了。 王温舒在几年后曾被人
告发,其中的重要罪状就是“受员骑钱”及其他“好利事”。所谓“受员骑钱”,显然是
接受部下贿赂。部下贿赂,他都敢接受,其他人的贿赂更是来者不拒了。至于“好利事”
,当然是枉法卖狱、贪污受贿之类的丑行。 王温舒死后,史载其“家累千金”。这在当时
可谓“暴发户”了。先他几年而死的张汤,也是个酷吏,官至御史大夫,贵为三公,遭人
陷害而自杀。据史载其家产不过五百金。而且这都是得自平时皇帝的赏赐和自己积余的俸
禄,其他什么产业也没有。比王温舒后死几年的尹齐,也曾以酷吏闻名,也曾官至中尉,
后在淮阳都尉任上病死,其家产所值还不满五十金。由此可知,王温舒在短短十几年的官
场生涯中就聚敛了这么多的财富,确实是个典型。 以杀立威,其威风只能奏效于一时;以
酷行贪,其贪迹也不能隐藏于长久。一旦威势不行,贪迹败露,就绝对逃不脱可悲的下场
。太初元年(前104年),西汉王朝派兵征大宛。武帝下诏征发豪吏从军,而王温舒却隐匿
其吏华成,终被告发。接着又有人告发他企图谋反,而他“受员骑钱”及其他“好利事”
也相继被揭露。按汉朝法律,其罪当诛灭全族。王温舒知道末日来临,乃自杀身死。他的
两个弟弟和他们的岳丈家亦各以他罪而全族被诛。难怪时人曾感慨系之地说:“真可悲啊
,古代有诛三族之刑,而王温舒竟然被诛了五族。” 王温舒以杀立威,以酷行贪的劣迹,
在当时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由于他屡次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所以当时那些“郡守、都尉、
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其治大抵尽放(仿效)温舒。”他们在境内大开杀戒,滥及无辜,
造成白色恐怖,企图也能像王温舒那样青云直上。但是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压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发必速。越是严刑竣法,越是达不到大治的局面
。相反,“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这些人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南阳以
梅免、白政为首,南方楚地以殷中、杜少为首,东方齐地以徐勃为首,北方燕赵之间以坚
庐、范生为首纷纷举行起义。人数多的有数千人,少的也有百余人。他们自有称号,攻城
掠邑,夺取兵器,释放死囚,逮杀郡守。有的甚至给县令发布撤文,命令他迅速为起义军
队伍准备餐宴。他们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西汉王朝的统治,使西汉政府元气大伤。这无情
宣告了王温舒以杀立威政策的破产,也是对汉武帝酷吏政治的莫大讽刺。  

--
为什么不做梦呢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2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0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