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ujialun (水过无痕), 信区: People
标  题: 韩世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1日14:22:5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韩世忠 
朝代 宋 
性别 男  
身份 武将 
事迹 &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 
描述 韩世忠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 韩
世忠,字臣良,绥德(今陕西东北)人,公元108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勇
气过人,能骑末驯服的马驹,好喝酒、不受约束。18岁应募参军。身体魁梧、风度潇洒、
双目有神,时而挽300斤强弓飞马射箭,时而舞铁架急驰峭壁之间,勇冠三军。 韩世忠入
伍不久便随军征讨西夏。西夏人凭借牢固的城防攻事死守银州(今陕西米脂西)。韩世忠
奋勇当先攀上城楼,杀死敌将,掷其首级于城下,接着又率一批敢死战士,同一支掩杀过
来的西夏人马死战。他跃马挥矛斩杀其监军附马。战后他被提升为武副尉。 1121年,在抗
击金军收复燕山府的战斗中,韩世忠率50骑在滹伦河风驰电掣追杀金军2000余骑。宋钦宗
即位后,随内侍官梁方平屯驻睿州(今河北睿县),梁军防备不力,军士不善骑,甚至在
马下扶鞍而行,金军迫近时,数万人仓卒奔溃,韩世忠拚死突围,得钦宗召见,授选锋统
制。此后,他又以不足千人兵马平定淄州、青州叛军数万之众。 1125年,金军首次南侵,
攻下真定(河北正定),韩世忠率兵往赵州(今河北赵县)迎敌,金军围城,州城粮尽援
绝,多数人主张突围,韩世忠却趁雪夜率300勇士直捣敌营,使金军惊慌失措,甚至自相残
杀,天明时主将被杀,余众一哄而散。 两年后,金军二次南侵,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宗
北归。高宗在南京应天(今河南商邱)即位。韩世忠奏请迁都长安,派军收复河北、河南
失地,而一心只想保住皇位的高宗却迁都去了扬州。1128年,东京(即汴京)留守宗泽忧
愤成疾而亡,金军团后方无人牵制,再次大举南侵,万人袭取扬州,高宗仓惶渡江,经常
州、无锡、平江(今江苏吴县)南走杭州。韩世忠随同转战江南,曾被金军主力击破于淮
阳,出走盐城方得脱身。叛将苗傅、刘正彦逼高宗退位,韩世忠从海路赶到常熟与张俊等
相约,又往秀州(今浙江嘉兴)修理战具,斩叛将使者,进军临平(今浙江余杭东北),
舍身力战,击退叛军两千,又沿浙江衢州、信州进兵擒获叛将,斩杀共谋主。被封为武胜
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 1129年,金军乘江防未固,两路渡江,连破建康(今江苏南
京)、杭州、越州、明州(今浙江鄞县),高宗乘楼船逃往海上,金军海路追击300里未能
追上,恐归路被断,遂于1130年春沿运河北撤。韩世忠迅即连夜率部八平直起镇江焦山寺
(镇江东北9里)等险要之地,断定敌军一定要登金山(镇江西北7里)龙王庙查看军情,
遂派几百名士兵埋伏于岸边和庙内,约定去鼓为号,由岸边伏兵先杀人,庙内伏兵随后杀
出,夹击捉敌。不料金军五骑闯入庙内时,庙内伏兵喜出望外竞不待鼓声光冲杀出来,敌
返身而逃,其中一坠马又仓惶跨马逃离的穿红抱、系玉带者正是金军统帅兀术。兀术急欲
渡江,与韩世忠军江中会战,兀术在南岸,韩世忠部沿北岸,边打边行,一日接战数次,
每次韩世忠皆站在高大海船之上亲自指挥,夫人梁红玉也身披铝甲亲擂战鼓助威,全军士
气高涨,正是:“十万敌兵来假道,八千骁骑截中流”。兀术又以送还财物、奉献名马为
条件请求借路渡江,遭严词拒绝,于是退往长江下游的黄天荡(今江苏江宁东北80里),
此处水面宽阔,前无出路,退路遭韩世忠封锁,一时无计可施。后采纳他人献策,连夜沿
黄天荡东北10里处已淤塞的老鹳河掘30里大渠通秦淮河,再循路向建康逃走。逃至牛头山
又遭岳飞伏击,岳飞乘胜收复了建康。兀术退至长江渡口后,欲从东西两面渡江夹击韩世
忠部在江面激战,韩世忠令工匠连夜打制一端装系大铁钩的铁索,发给士兵。次日,微明
时分敌船前来,韩世忠令两队渡船环绕敌后,精壮士兵以铁索钩住敌船奋力将敌船钩翻。
兀术无奈又悬赏求得一策:乘海风停息,宋军海船风帆无力不便行驶,以轻便战船射火箭
袭击来军海船所是草编之物。第二天,海风骤停,敌箭如雨,烟焰满江,宋军辞不及防,
败退70里,兀术乃得在被困48天后乘机渡江。 1134年秋,金与伪齐联兵70多万进犯淮南,
南来派魏良臣出使金朝求和,韩世忠率军从镇江赶往江北大仪(今扬州西北)迎敌,命令
士兵伐木筑栅,自断退路,激励土气。待魏良臣行至扬州,急令军士拔灶停炊,谎称:奉
命退回镇江,见魏快马驰离,又迅即指挥土兵布设五个营阵、20余处理伏,约定闻鼓声出
击。金军得魏良臣密报,立即派铁骑兵奔袭扬州,行至距大仪5里的长江口,鼓声砰然大作
,伏兵杀声四起,“背嵬军”(卫队)各持长斧,上劈人胸,下砍马腿,金军纷纷落马陷
入泥塘,韩世忠亲率精骑八方袭来,金军别将挞勃也等200余人被活捉,与此同时,在高邮
、鸭口等地的部将也频传捷报。韩世忠又追杀金军抵淮河岸,金军溃散,夺路而逃,争挤
落水淹死无数。从此,韩世忠得“武功第一”称号。 1136年,高宗授韩世忠武宁和安化军
节度使、京东和准东路宽抚处置使,司府设楚州(今江苏淮安),韩世忠常身披草衣与军
土一起劳动,梁夫人也编苇盖屋,编练军队3万,扼守淮河,又联络山东义军,力图恢复两
河地区。次年,金废伪齐,韩世忠请求全军北伐,恢复中原,秦桧令韩退驻镇江。韩世忠
上奏10余次,反对议和,要求护卫江淮,愿率先迎敌,以死报国。朝廷奖而不准其行。11
39年,秦桧代高宗跪拜金使,称臣议和。次年,金朝内乱,毁约南侵,韩世忠领兵围攻淮
阳,大败金援军于口镇,被封英国公。转年,又奉命救援濠州(今安徽钟离),在闻贤驿
指挥骑兵暗夜败金军,赶到境州城已被攻破,遂与金军于淮河边大战,后因归路被全军放
树堵塞,回师。金军渡河北去,不敢再犯。 同年,秦桧收韩世忠、张俊、岳飞兵权,召韩
世忠赴临安任枢密使,韩世忠仍坚决反对议和。秦桧又阴谋挑动三大将之间矛盾,然后逐
个剪除,使张俊、岳飞以检阅为名,拆散韩家军,又使人诬陷韩世忠图谋重掌兵权,岳飞
将此事秉公急报韩世忠。韩世忠也是满朝文武中唯一敢对岳飞冤狱面责秦桧的人。更遭秦
桧忌恨,再唆使亲信弹劾,韩世忠愤而辞职,闭门谢客,1151年病逝,葬于江苏吴县灵岩
山西南麓。 韩世忠性格耿直。轻财重义,平生战功赫赫,全身刀痕箭疤累累,双手仅余4
指,还不能活动。治军严整,韩家军与岳家军齐名。特别对兵器设计独具匠心,克敌弓、
连锁甲、狻猊鍪及骑马跳涧、洞靶射箭的方法都是韩世忠首创的。  

--
为什么不做梦呢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2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