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ujialun (水过无痕), 信区: People
标  题: 宋庆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1日14:27:52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宋庆龄 
朝代 近现代 
性别 女  
身份 名女 
事迹 &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描述 宋庆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广东文昌(今属海
南)人。 
  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大学。1915年和
孙中山结婚。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继续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7和1929
年被国际反帝国主义同盟大会选为名誉主席,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
1931年回国,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批评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对
内反共压迫人民的政策。1932年底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争取民主权利的革
命者。
    1933年当选远东反帝反战同盟中国分会主席。后联合爱国人士发表《中国人民对日
作战基本纲领》,成立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积极支持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抗
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募集医药物资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斗争。
1945年9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呼吁美国人民制止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又创办
“中国福利基金会”,从事妇幼福利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
席,后历任国家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和中
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1950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发言年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
理事,1951年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1952年,她当选为亚洲和太平洋区域和平
联络委员会主席。
    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
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附:宋庆龄——终身未育之谜 
  1916年3月,宋庆龄和孙中山自日本返回上海。自此以后将近10年中,孙中山继续领导
革命,其间数度蛰居上海,著书立说,或开赴广州,主持政务,夫妇常在一起。宋庆龄与
孙中山在一起工作,她“辉煌的头脑,充实了她丈夫的头脑,完成了他更伟大的人格。”
 
      当他们回国后,孙中山南下广州任大元帅,领导第一次护法运动。由于受到军
阀和政客的排挤,愤而辞去大元帅职务。这时孙中山困居上海,一筹莫展,极度苦闷,好
似陷入绝望境地。宋庆龄对孙中山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在精神上鼓励孙中山振作起来。她
说,“争雄的武人终是少数,广大民众的心是向着先生的。”她殚思竭虑,帮助孙中山总
结经验唤醒民众,继续前进。
       宋庆龄深知孙中山爱好读书,随时帮助他收集有价值的书和报刊杂志,协助
孙中山查阅资料,著书立说。从1918-1919年间,孙中山闭门谢客,撰写文稿,决心改变
现状。这期间的著作,都包含着宋庆龄的心血。她还帮助孙中山起草许多电函稿,作英文
翻译,勤勤恳恳地尽到秘书的职责。她还加紧学习德文、俄文,为和苏联联系做准备。孙
中山和宋庆龄对列宁十分钦佩。这期间,宋庆龄多次帮助孙中山与苏联联系。1918年,孙
中山与列宁开始往来电函。1922年,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第一次建立了直接联系。宋庆龄说
:“在通信往来当中,这两位伟大的革命战士在争取人类自由和进步的斗争中携起了手来
。” 
      历史事实证明,孙中山和宋庆龄结合在一起,的确“能够成就他们分居时所不
能成就的事业”。 
      1920年11月25日,宋庆龄随同孙中山离开上海重返广州,恢复军政府工作。二
人临时住在新亚酒店,后移至粤秀楼。1921年4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
中华民国正式政府,总统府设在越秀山南麓。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0月2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计划集师北伐,宋
庆龄在后面积极配合孙中山的军事行动,发动妇女组织“出征军人慰劳会”。同时,宋庆
龄动员各界人士,募集到巨额慰问经费,组织慰劳队到前线慰问出征的战士,随后由人护
送到桂林。
       在桂林,孙中山和宋庆龄会见了列宁派来的代表马林。正在北伐军顺利进军
的时候,孙中山亲自培植起来的部属陈炯明在后方密谋反叛。1922年5月18日其部将率重兵
乘虚潜入广州,广州气氛非常紧张,粤秀楼近处驻满陈炯明部队。为扭转局势,宋庆龄与
孙中山不得不迅速赶回广州,了解到陈部确有谋反迹象。6月12日,孙中山在广州举行记者
招待会,希望陈炯明所部退回东江原防。然陈叛迹日著,数名要员、华侨被杀,事态十分
严重。15日晚,陈炯明部队已经开始包围总统府。孙中山得知陈叛变的确切消息时,十分
伤心“悲愤得欲以身殉职”。
       6月16日凌晨两点,孙中山得到秘密报告,陈炯明部队将攻击粤秀楼,情势危
急。宋庆龄正在酣梦中,忽被孙中山叫醒,要她随他一块撤离险地。宋庆龄顾全大局,临
危不惧,认为若同孙中山一同行动,易被叛军发现。因此,坚持留下来掩护孙中山秘密撤
离,并深情地看着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没有你!”卫士们都劝宋庆龄赶紧
撤离,但阻挡不住她的决心。孙中山不得已才答应先行。但是令50名卫队全留守府中,自
己只身逃出。孙中山两次避过叛军耳目,终于到达黄埔永丰舰上,按事先约定,鸣炮三响
,以示安全抵达永丰舰。震撼夜空的三声炮响传到粤秀楼,宋庆龄和卫队人员才松下一口
气。
       在孙中山走后半小时,忽然炮声四起,叛军开始向粤秀楼发起进攻。叛军占
据山地,居高临下,左右夹击,还疯狂地喊着:“打死孙文!打死孙文!”由于四周漆黑
,看不出敌兵,小卫队暂未还击。黎明时,卫队开始用来福枪和机关枪与叛军对射。奋勇
抗击,击退叛军三十余次的进攻。叛军又用炮猛轰粤秀楼,洗澡房被炮弹击毁但卫队仍英
勇作战,毫不畏惧。8时许,子弹快打完了。由于孙中山已安抵永丰舰,此时留在山上也没
有意义了,宋庆龄决定下山。于是,两名卫士和姚队长他们四人,循着天桥往前爬行。流
弹在空中飞鸣,有一二回正从宋庆龄的鬓部穿过。当他们刚刚穿过天桥,天桥就被叛军炸
塌。姚队长中弹倒下。两位卫士把他抬入总统府后院进行包扎。当他们来到总统府时,周
围尽是炮火,宋庆龄刚走出总统府房间,房屋顶就被炸塌。自晨8时到下午4时,宋庆龄他
们无异藏身于炮火连天的地狱里。
       下午4时,广州卫戍区司令魏邦平派副官到总统府来讲条件。卫兵提出的条件
第一就是保证宋庆龄的安全,但那个副官说他不能担保宋庆龄的安全。这时,两层铁门被
打开,叛军一哄而入。在一片混乱中,宋庆龄冲出大门,并急中生智,把手中包裹里的东
西撒在地上。她利用叛军们抢钱物之机从人丛中逃出。宋庆龄此时身怀有孕,行动不便。
逃出大门后,宋庆龄凭着机智勇敢,多次躲过叛军,艰难地走到沙面一位友人处休息,后
又乘电船到达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校址)校长钟荣光家里。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宋庆
龄在钟荣光家里流了产,这是“一生唯一的一次妊娠”。
       以后,宋庆龄安全转到黄埔岛,登上永丰舰。宋庆龄后来说:“我终于在舰
上见到了孙中山,真如死别重逢。”经过这次惊心动魄的枪林弹雨的洗礼,宋庆龄的革命
意志更加坚强,所以后来她身陷逆境时,总是临危不惧,威武不屈。
       宋庆龄在这件事中表现出的临难应变和大义凛然及几年来辅助孙中山南征北
战的功绩,受到了革命党人及广大官兵的衷心爱戴,国民党中一些原来对宋庆龄与孙中山
结婚不满的党员,也开始对宋庆龄刮目相看。
      陈炯明叛变,宋庆龄广州蒙难,因惊恐疲惫交迫而导致流产,以至于终生未生
,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不但在健康方面受到严重的损害,精神上所蒙受的创痛,尤为严
重。但宋庆龄毕竟是一代伟人,她具有博大的胸怀和真诚的爱心。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
她心中装着成千上万的儿童,长期致力于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疼爱孩子,为全中国的儿童
献出了她那博大的母爱. 

--
为什么不做梦呢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2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42毫秒